重装魔(校对)第4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9/501

  “呼!”他松了口气,在主面板平面图上开始划定区域,幽浮运载机将在距离外把机甲部队卸下投入战场。
  对他来说只要有机甲部队能过来救援就行,否则一旦机甲们完蛋,只好自家人动用神秘力量上了,那样的姿态怕是几秒钟就小家伙就会死一片,若被侦察机拍到连续画面,官方身份啥的也就不指望了,在把他们送去实验室前结果不是被围剿就是被通缉。
  结束通话的时候,集火目标已经完成,他们自己的状况其实也就稳定了下来,他还是第一时间把指挥部的消息告诉队友,让几个本地人能安心些。
  在战场上这种消息无疑是很能振奋人心的,虽然没办法提高静止机甲本就高的离谱的命中率,起码能在接下来的作战中保持更为集中的注意力,偶尔闪避几个漏掉的等离子球也算太夸张。
  其实从利用侦察机开始传输数据到现在加起来都不到四分钟,以本地的指挥模式算是效率极高的了,只是粒子熔融炮无法拦截的威胁性导致不得不让相位盾处于长时间开启状态,进而导致了一系列的能量、过载等问题,让他们觉得时间实在有点长。
  因为把两座废墟给融成了一摊不到半米高的熔岩状物,接下来等待支援的时间虽然小家伙仍然在从镇子里获得支援,机甲小组的压力比之前还更小了点,两百米的空旷区就是最大的优势。小家伙们很敏捷,但是光炮在射击时是可以拖来拖去的,用TDKK这样的武器平台在,在机甲的瞄准系统下不可能有任何小家伙靠近到一百五十米内。这样的状态不止是等离子球的命中率和爆炸威力稍有下降,机甲驾驶员们也获得了更多的反应时间,不止是对本地人驾驶的四台机甲有用,对雷云他们同样是好消息,因为他们能反应过来不意味着机甲能在零点几秒内让过整个身躯,机甲宽度本就大,要维持战斗力还要完全闪避,十分不好整。
  第658章
有问题就要处置
  当第一颗慢速飞弹出现在战场掠过地面在小家伙们脸上爆炸的时候,雷云的小组才算是真正获救了。
  相位盾对付高能型攻击十分强大,连正牌粒子炮都能将能量水平降低到无害微粒的程度,但是偶尔也因为受到密集攻击会力有不逮,在那种时候,系统会在能源供应充足前自动缩小防护面以最优先保障本机体胸腰部。
  增援来的时候,十架机甲除了四台使用相位盾的状态还不错,其他的六台外装甲都已经是坑坑洼洼,雷云和索拉姆的座机少了半边脑袋,洁莲那台在进入阵地战之前就已经破烂不堪就别提了,除了腿部还保持进来前的半残状态,连背部喷射组件都给打烂了。
  只是辛苦了阿尔忒弥斯和乔赛特两个,两人躲在两套近战组件的盾牌后面安全度倒是还好,就是温度高了点。
  与雷云之前跟K05-026中队联系时所想的一样,慢速导弹攻击小家伙的效果相当不错。
  慢速飞弹小蛇B型不是直筒型的,呈略扁且头部较宽的流线气动外形,主体最大宽度八厘米、长度六十厘米,扁X型翼体最大宽度二十厘米。它能在秒速50米到500米之间自由变速,最大射程只有两公里,全程慢速机动的射程仅有八百米,是专门以贴地巷战为目的开发的飞弹。其作战部可做一次爆炸战术机动,过程是战斗部在低速时击中类似混凝土之类的物体后,作战部外壳以及作战部及飞行部连接处会发生一次前置爆炸以获得额外的穿透力。
  小蛇B型对付具有厚重装甲层的生体机甲威力略嫌不足,不过打击此时场上的小家伙们,可以说只要被雷达锁定,就不需要发射第二枚飞弹!
  接下来是戒严并试图将整个镇子中的小家伙们都翻出来做掉,这部分工作自然无需作为支援部队过来的雷云小组。
  但是他们现在也不能立刻回家休整,接下来要到菲尼克斯里面进入询问流程对事件做详细报告。
  菲尼克斯的内部除了动力中枢外大体分作三层,最底层是机甲库,上层则是战机库,中间是人员活动区,一层的可利用面积大概是四五个地下停车场的样子。
  过程倒也不复杂,毕竟机甲没有全爆在里面,有录像作为参考,他们的笔录询问主要集中在临场判断方面,当然怀疑是人类吃了怪东西变成那玩意的也要强调一下,对外星人残骸的初步调查是移动基地菲尼克斯的专长。
  “你是说那种蘑菇把难民变成了怪物?”负责询问自己人当然是女军官负责男人,男军官负责女人,问话的这位属于开PARTY时会不记得有这人的那种,感觉有点漂亮,又很普通。
  菲尼克斯上的面积有限,没有专门的询问室,雷云现在所在的地方其实就是一个多功能研究室,从内部大小和外面的门间距看就知道是一个观察室配备两个小研究室。
  用研究室做询问似乎有点奢侈,不过此时设备都收在天花板中,除了“桌子”的长相有点怪,和一般审讯室也没什么不同。
  “推测,推测而已。”雷云开始详细解释,“我的队友蜜雪儿提醒了我,仔细想想除了状似肌肉纤维的菌类断口还有其他疑点。从战斗录像上你能看到它们个体内部结构都有会所区别,生体武器我虽然没详细了解过,但是我知道在不计算个性冲突的前提下,个体差异更小的战士协同率更高。假设它们是以基因技术培养,不论以设备还是用苗床之类的母体培养,一代生物间的大幅度突变率接近零,它们身高、功能会十分相近才对。我相信外星人没精力也没有能力为一种只能用于辅助的生体兵器开发数种功能几乎一样的本体基因,所以前面的假设是不成立的。这种东西肯定经过了数个次代的个体变异才会有今天的差异,从外星人入侵的年限判断只有微生物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突变,变异率很容易在控制范围内的真菌不就是一种很好的载体吗。对了,我们还从你们基地的026中队获知三号卫星城废墟是被登陆舰着陆过的,你觉得如何?”
  “这……这种事情太吓人了,我只负责记录。”女军官想表现出热情,可是话题又实在是有点危险。
  询问完成前,雷云提出了额外的要求:“万一被我们不小心说中了,请你们调查一下那东西会不会跨类感染,有结果请通知我的中队。”
  他担心那东西能通过食草动物和老鼠啥的产生额外的感染源,雷云和斯芬妮的体内不适合生物生存倒是不用太担心,问题是队友们会不会遭殃。
  大半个小时后,确认敌方空军撤退、扫荡也进行的很顺利,他们终于被放回了自家基地。
  5A整备车间,伙计们都已经各自回去,只剩下斯芬妮、法蒂玛和阿尔忒弥斯带着又揍了技师的莱娜在等雷云。
  雷云正在拿专门的设备从参战的机甲上下载各种数据,之后要用到的。
  “你们先带莱娜去玩吧,小型生体兵器的事我们参和不了,我只是想提前了解下然后去找装甲试验部的家伙们帮个忙。”
  “你当心别被那女人缠上了,不然可饶不了你!”斯芬妮以大夫人的身份警告了他,才带着女人和丫头们离开。
  帕米拉的确是个麻烦女人,都怪“工作人员”乱整男女关系,不过她现在还得重新观察雷云,一时半会应该闹不出啥大事儿来。
  下载完数据,雷云先去战术模拟室,进行数据整合。
  战术模拟室系统不只是用来虚构战场进行对战,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台机甲的数据重现战斗,并且做出指定的统计项目。
  雷云唯一关注的东西就是小型生体兵器的粒子熔融炮,粒子熔融炮以纯机械科技算程度不算太高,它带来可能会很严重的问题。
  粒子熔融炮可以进行非直线射击,小型生体兵器远程非直线射击的威力很一般,也就能破坏下民用汽车啥的,不过谁也保证不了“泰坦”登陆时不会有大型号的会用这招,甚至可能出现专门用它作为主武器的辅助机器人都说不定,那个威力绝对能构成不小的威胁,它们本就能动用巨量的生体飞弹。另外机甲的系统现在无法对其发射出的等离子球进行拦截,任务不是只等“泰坦”登陆就好,他们能不能在机甲里靠近它也是很重要的课题,不然被自家人的大功率光束炮瞄准,进去前能有几个活下来都成问题。他现在虽然有些能力,却也不愿意无谓的增大风险。
  除了统计等离子球的发射与运动轨迹,借着战术模拟室强大的战场还原能力,雷云也清楚的从周边场景中看到一些被机甲拍到的“蘑菇”,其中被咬过的还不在少数!
  “蘑菇”的外表和香菇般是赭石色,也没有奇怪的斑点,长相却很别致。野生菌类都是一丛丛长的,这种情况是真菌的特点决定的,真菌是腐食生物(植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初期长大对它们是没有意义的,长大之前会尽可能扩大腐坏物的接触表面积以吸取营养,或者制造特殊酶加快腐化速度。三号微型城废墟出现的蘑菇则是一个点儿长一颗,直径跟人脑袋差不多,根部附近连个想要长更多的凸起都没。
  它的断口表现呈正常的灰白色并非是血红,不过形状的确和肌肉纤维十分接近,很像是平滑肌的断口。
  如果真的是真菌,宏观和围观结构都难以在肠胃中保持完好状态,雷云估摸着应该不是到肚子里的那部分感染,而是在嘴唇和手之类的地方开始。不过更让人在意的是它们是孢子长出来的,还是被埋了什么怪东西在地下弄出来的,两者间可是有不小差别呢。
  蘑菇的事情进展如何只能看K05基地了,是真的真菌虽然在短时间内几乎整个地面都有危险,长期而言危险度反而还小点,以二级科技的基础若是平衡发育的话,最多一个月就能完全解码基因序列,多一倍的时间能弄出特效药。若是地下有怪东西,接下来的状况就很难说了,以雷云对付过的巨型肉球怪为参照,护士的伤害性显然达不到小型生体兵器的程度……不,小型生体兵器的参照对象应该是弱到爆的绿皮怪才对。
  抛开以他的级别短时间内无法接触到的事情,将整合数据带着来到装甲试验部的门口,接下来要想法子进去才行。
  他之前的确是帮忙做了一轮机甲测试,但终归不是装甲实验部的人,所以他的通行权是临时的,要在这儿找到能带他进去的人,时间和运气缺一不可。
  这回幸运女神倒没有为难他,在大门前站了没五分钟,就遇到了多米尼克博士的女助手……名字似乎没记住。
  “测试昨天已经结束了,你不记得了吗?另外,现在晚餐时间都过了!”似乎本地女人跟雷云说话的态度都很一般,也不知是不是跟她们犯冲。
  “啊,我和我的队员今天差点死在外面,如果多米尼克博士不帮忙找些专家处理这个,之后问题会很严重。”雷云抬起手摇晃手里的白色小方块说。
  第659章
诡计
  雷云在本地女人眼里可能不咋的,但是他仍然在研究人员中保持着相当的人气,多米尼克博士在他过去装甲实验部的时候没空,还有简式机甲的设计者埃斯特夫博士愿意帮忙。
  其实要求增加新的拦截辨识能力走正规渠道也能办妥,可是高科技世界里秩序侧的任务实在有些被动,没有人知道情况什么时候会转坏。的确法蒂玛可以花钱查询“泰坦”的登陆日,结果甚至会很精确,然而麻烦并不一定在登陆时才开始,根据现状他们出勤的概率会大幅度增加,一个不慎就会导致当天变成伤患乃至残废必须留在基地里。
  与雷云所去过的所有世界一样,本地战争用计算机也没有主动意识,需要人工或借助预设逻辑进行计算。
  倒也不是拥有主动意识的人工智能有多么难以开发,二级科技已经足够了,原因却是科技等级没有到某个地步,拥有主动意识的人工智能就等于废物!简单而论,具有主动意识意味着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思维方式接近,在必须做出结论的计算中会产生“具有冲突的选择/方向”,反而会导致其损失逻辑效率进而丧失机械相对生物所具有的优势。
  不提远了,就参照SE、SA系列的拦截系统吧。它从传感器获取数据直到产生拦截运算结果费时是零点零一三秒,也就是13ms(毫秒),将其反馈至拦截炮让辅助系统调整角度进行射击动作根据角度差最大值需要110ms,去掉3ms的零头,大角度时整个反应过程需要0.12秒!
  就这样的结果,还只是计算拦截炮的待命状态,假如是行军时的拦截炮收拢状态,包括能源分配系统的运作时间在内,过程会长两倍以上。不管是拦截生体飞弹还是导弹,这样的反应速度已经是战争机器能忍受的极限。
  采用具有主动意识的人工智能的效率肯定会更低。做个假设,同时有几颗飞弹和本机甲距离完全相同,“蠢”计算机不需要思考,它会参照拦截炮角度,在调整角度的过程中依次拦截以求在最短时间内拦截最多数量;主动意识型则有可能会认为某个角度的飞弹对装甲的破坏可能性更高而优先拦截不该去打的,负责调整拦截跑角度的机械运转速度不可能和计算机完全同步,最终会导致原本都能拦截下来的时间不够用反而被击中。
  雷云的侦查机器人属于人工智能,虽然没有自主意识但相比“蠢”型的反应效率仍然会偏低,因此改造成正面武器的可能性不大,最多做个辅助射击。
  所以“战争不需要个人意志”这种话用在计算机上也是对的,当然使用“蠢”计算机也会有它的麻烦,比如现在要新增拦截等离子球的能力,就不可能将其描述成蓝色发光的球形飞行物体就完事,在“蠢”计算机看来生体飞弹在某个速度角度偏离时尾焰也是蓝色球形飞行物呢!
  斯芬妮具有足够等级的软件开发能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整个拦截系统破解并完全解读。因此想要更快的将新的拦截能力应用于现有的机甲上,就需要借助对拦截系统有细致深入了解的专业人士才能做到,K03也许不是初始拦截系统的设计者,毕竟本身具有新型机甲开发能力,不可能对拦截系统软件一无所知。
  埃斯特夫博士原本也只打算把拦截系统升级的事情当做一项优先度稍高的申请来办,不过在雷云的唠叨下,当晚就把装甲设计部的所有软件工程师都弄过来处理问题,所有的地面人都有可能感染可不是开玩笑的!
  埃斯特夫博士和多米尼克博士一样属于高级开发人员,就跟雷云在地球开发全功能伴侣时一样只负责整体设计,下面有很多不同型的小组将其中的细节完善,除非遇到技术上无法通过的事情等大麻烦必须修改设计案,一般是愿意干啥就干啥。当然他们也一样要听取驾驶员们对机甲的反馈信息,不能想设计啥就乱搞,若是能那样,估计任谁都想造些几十上百米高的巨型机械吧。
  雷云一直等到半夜里软件团队把方案拿出来才离开,他们承诺在最短的时间里弄出可选的拦截模块为基地的机甲安装。
  走正规流程一般不会采用可选模块,这种升级模块需要另外在主面板点击或声控,对驾驶员而言是额外的负担。只是此时还是以效率做优先考虑,实际效果就交给实战验证,只要有足够的数据,迟早会被集成进拦截系统。
  第二天早上还没来得及出门就被埃斯特夫跑来抓了壮丁。
  这回不是机甲测试,而是去装甲试验部去看好料,新出炉的设计图!
  设计案是之前雷云在装甲实验部做机甲测试的间隙里,闲聊时引发了多米尼克博士的灵感,若他自己跑去看随便就会给个盗窃机密罪。
  艾斯特夫前几天在忙简式机甲驾驶系统改装的事情,昨天军部答应简式机甲一旦通过陆战队驾驶员测试,将以FTA01的编号进行试列装,他自己也是早上被多米尼克用呼叫器吵醒的才知道设计初稿已经完成了,趁着还没进入试做阶段赶紧拉驾驶员去提意见。
  这儿事儿雷云其实是不适合参和的,装甲实验部和军部的统属不同,很容易各种纠纷,可是他又忍不住想看看自己没机会造的机器人,最后挠挠头还是跑去了。
  设计案能出来的那么快,也多亏了装甲实验部牛X的专业设计系统。这套设计系统就跟钢铁侠那家伙用的几乎一样,基本是全息画面组装模式,已有类型的零部件都可以进行任意组装,没有的则指定材料自己设计,也能实时连接到下属的能源开发部和装备研究部的数据库,进行设想引擎、武器、装备的可行性验证。
  可以这样说,在这套设计系统上作业,不管怎么拼怎么幻想,只要最后的全息画面呈现出来是全绿或有蓝色模块,就一定能在几天内造出试做机来!
  全息结构的呈现中,绿色代表的是已有现成的或型号十分接近的;蓝色则是具有可行性并能很快造出来的新东西;黄色则是仅仅通过可行性验证,短期内看不到实物;红色则属于臆想物,或是被自动判断有致命缺陷。
  “哇!原来是这个样子啊!”看着房间里跟人类身高差不多的全息图形,雷云觉得有那么点意思。
  埃斯特夫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多米尼克双手抬起,手底下立刻有一堆蓝色光线构筑为虚拟控制器,上面还有个巴掌大小的小号模型。他动了几下,房间里的机甲模型各组件保持一定距离整个被分解开来,可以较为清楚的看到每一个小东西是个什么。
  雷云知道其实他们对他还是有点防备的,不然这系统肯定能直接用文字把每个零部件的名字、型号及各种数据都列出来,而不是一个光秃秃的全息造影。
  “根据你的意见,采用了全新的骨骼、装甲结构,看样子是可行的。”多米尼克的地中海发型似乎海面又宽阔了点,不知是错觉还是拔掉了几根。
  这套设计案整体应该还是能称作人形,或者说是兽人型比较合适?
  它的下半身和现在在使用的人形机甲完全不同,和雷云真身时的下半结构有点相似,都是脚跟不着地的类型,不过该部分被加长了很多,大腿、小腿、反关节到脚掌间距离的长度比例大概是2:2:1,加上脚掌三段就是一样的,也就是比反关节下肢多出一截大腿来。比反关节下肢更复杂,是为了回避反关节下肢膝部正面强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先进的制动系统,它也可以最下面一截完全放到地上以强化负载能力和沙地、沼泽行动力。大腿小腿结合的应该被称作膝部的区域做了特别处理,在小腿以下瘫痪时可以主动脱离后将大腿下侧装甲层以特定角度弹出前后两块,变成小短腿,小短腿自然没有机动能力可言,只能说可以继续移动。
  上半身的外形和之前测试的SX0103差不多,胸部前后距离比正常机甲略大。不同的是它并没有采用正常的机械模式以装甲层或液压器进行互相支撑,而是在肩部以下具有本身的骨骼系统,有点类似于人。巨大的胸腔是一整块环状罩,对比人类过粗的腰椎只有七节,胸腔背面是一整块,剩下六块全都在下面,比正常人形机甲大幅度强化了上半身的活动能力。骨骼系统使得驾驶舱变成从脑袋后往里钻,弹射也会把整个机甲脑袋一起弹出去。
  为了全新的骨骼系统,装甲只能更奇葩,全身上下有三百多片装甲,巨多的间隙导致机甲本身完全失去了对雷达甚至声波的隐身能力。好处一来是某些部分有层叠强化了高活动性部分的防御能力,另外总共只有两个型号的装甲片,很容易就可以让辅助机甲在战场上更换外装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9/5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