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校对)第1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522

  杨彪心花怒放,转身拿着名单出去对人数了。屋里只剩下了刘修和蹇硕两个人,刘修眨了眨眼睛,从金光闪闪的珠宝中拿出一块玉佩,在蹇硕的腰间比了比,然后往他怀里一揣:“这玉和大人正相衬。”
  蹇硕被眼前的金子、铜钱和珠宝晃得眼花,不住的直咽口水,可是真当刘修把这块上好的玉佩揣到他的怀里时,他又有些不好意思,一边推辞着,一边把手伸进怀里,想把玉佩掏出来还给刘修。刘修按住他的手,挤了挤眼睛:“你应得的。”
  蹇硕讪讪的笑道:“大人才是首功,我……我如何能拿这些东西,万一……”
  “你以为这些东西能一个不差的交到天子手中?别的不说,杨大人也许是个清廉的,何进那个屠夫能不雁过拔毛?我可以向你保证,你不是这块玉佩,那就会出现在何家人的身上。”
  蹇硕赞同的连连点头,他对何进非常不爽,何进现在眼里只有张让、赵忠和郭胜那些资历最老的宦官,对他这样的新生代没什么兴趣。
  “大人这次建了奇功,陛下一定会非常高兴。”蹇硕有意无意的提醒道:“大人,你要重练北军,可正缺钱哪,这些钱……”
  “承大人美言。到时候一定不敢忘了大人的恩德。”刘修哈哈一笑,揽着蹇硕的肩膀:“怎么样,练好了武技,有没有兴趣上战场建功立业?”
  “岂敢岂敢。”蹇硕心花怒放,连连谦虚,“有大人这样的高手,我这点粗浅的技艺算什么,最多在陛下身边充充门面。”
  “哈哈哈,大人谦虚了,大人谦虚了。”刘修脸不红心不跳的夸道:“如果宫里每个人都像大人这样忠心耿耿,那天子又有何忧。大人,将来还要多多倚仗呢,到时候请大人不要推辞。”
  “不敢,不敢。”蹇硕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
  天子从一堆奏疏中抬起头,叉着腰扭了扭脖子,酸痛僵硬的脖子发出咯咯的声音。蹇硕连忙跑到他的身后,搓热了双手,熟练的给他捏起了肩膀。随着他的手一路敲打过去,天子发出舒服的叹惜声。
  “全部抓住了?”
  “平家是一个没跑脱。”蹇硕笑眯眯的说道:“刘大人不愧是段纪明的学生,用兵颇有章法。”
  “抓捕几个游侠,也叫用兵?”天子不以为然。
  “陛下,你是没亲眼看见,不知道那些游侠、剑客的厉害。”蹇硕一边手不停挥,一边绘声绘色的讲述当时的场景。他先说了平公不亚于王越的剑术,然后又说了庄里那些汉子的武技,有的身体强壮,一个能对付三四个北军士卒,有的身轻如燕,翻墙越脊如履平地,射声营的箭都跟不上他们,总之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北军虽然出动了两个营,有一千五百多人,可是如果不是刘修事先安排得周密,又有射声司马王匡和步兵司马夏侯渊两个悍将,这次说不准还真会逃出去不少。
  “王匡?”天子对夏侯渊并不陌生,知道他是曹操的族人,又是刘修的亲信,现在还是段颎的弟子之一,武技也不错,做个步兵司马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只是王匡做了射声司马,他非常不高兴。
  “是啊,他刚刚做了射声司马。”蹇硕也是个机灵人,他来之前就去打听过了,不仅王匡做了射声司马,何颙做了屯骑司马,而且袁绍本人也做了长水司马,袁术的门客鲍鸿也做了越骑司马。对这一点,蹇硕特别反感,赵玹是赵忠的弟弟,却让袁术的门客去做司马,这是典型的内外朝勾结,更重要的是和他的对手赵忠勾结。
  这让他忍无可忍,即使刘修能忍,他也不能忍,更何况刘修还塞了一块上好的玉佩给他,不给赵忠上点眼药,岂不是对不住朋友。
  天子的脸色变得非常不好,细长的手指有些神经质的痉挛着,北军五营,刘修能掌握的只有步兵一营,实力最强的长水营居然还被袁绍掌握了?北军的骑兵主力是渔阳、上谷的乌桓突骑,是当年光武皇帝的亲卫骑,现在虽然不及当年骁勇了,但每年还是要从渔阳、上谷中抽调一部分精锐予以补充,算是北军中战力保持最好的一个营。
  “张然明是怎么搞的?”天子勃然大怒,一掌拍在案上,随即又将案上的奏疏全部扫翻在地,白晳的脸庞气得通红。“把他给朕叫来,问问他这太尉还想不想做了。还有那个东曹掾,给朕锁拿到诏狱去,问问他究竟收了袁家多少钱。”
  蹇硕吓了一跳,他只是想打个小报告,让天子知道一点刘修的难处,没想到天子会发这么大的火。见天子要责骂太尉张奂,还要把太尉府的东曹掾给扔到监狱里去拷打,他有些慌了。可是他也不敢劝,只得领了口诏跑了出去,同时让人赶紧给刘修送个口信,让他好有个心理准备,千万不要说漏嘴。
  刘修正在和杨彪清点战果,同时筹划着下一个该收拾谁,接到蹇硕传来的消息,他十分意外,不过这事情也不复杂,无非是天子觉得袁家做得太过份了,又不好直接针对袁家,只好拿太尉府撒气。
  他想了想,对杨彪说,你先在这儿准备,我要赶到宫里去一下,陛下找我有点事。杨彪听了,也没有多问,挥挥手说,快去快回。
  刘修上了马,一路急驰,快到城门口的时候,想想又停住了。这么急急忙忙的赶到宫里去,天子会怎么想?他肯定知道这是蹇硕通知我的,虽说现在他信任我,需要我为他做事,可是内外朝官员互相勾结终归是天子心里的一根刺,现在不发作,但不能保证以后就不发作。再说了,让张奂知道一下天子的怒火未尝不是好事,他这个太尉做得也太乡愿了。如果你非要一门心思的向世家靠拢,那也不能让你在太尉这个位置上呆下去了。
  “回去。”刘修掉转马头。
  许禇虽然不解,但是他也不问,只是紧紧的跟上。
  张奂接到诏书,立刻赶到宫里,天子余怒未消,劈头盖脸的把他一顿训斥,痛心疾首的对张奂说道,你不知道北军现在的情况吗,朕要重整北军,要让北军上战场,征伐匈奴,你怎么还让袁绍和他的门客到北军任职?这是朕的北军,还是袁家的北军?
  张奂静静的伏在地上,一声不发,等天子骂完了,他才磕头说:北军虽然归太尉府管,北军的长吏也由太尉府选拔,可是这些人选大多是由各校尉报上来的。按照这些年的惯例,太尉府通常不会干涉各营内部的事务,特别是司马的人选。因为如果校尉和司马不合,到时候出了事就得由太尉府负责,校尉会推卸责任。这其实和各郡县的掾属一般由郡太守和县令、县长自署差不多。至于主管各营长吏选拔具体事务的太尉府东曹掾,他是新来的,是不是收了袁府的钱,臣也不清楚。
  天子听完了,不吭声了,他明白了张奂的意思。张奂说的是各营的人事安排,其实说的是太尉府,因为这次司徒宋丰为了帮他解决三百多人的就业问题,不仅司徒府消化了五六十人,同时还要求太尉府和司空府照样去做,九卿寺也不例外。可是这样一来等于间接侵害了各府寺的自主用人权。因为以前虽然天子有权确定三府九寺的人选,但大部分时候还是由各府寺自已选择的,为什么做了三公就有很多的门生故吏?就是因为三公府自已有用人权,还有优待推荐权,在三公府做过事,就等于踏上了仕途的捷径,以后出任千石的官员是顺理成章的事。
  说白了,这是和天子在争夺人事权,张奂和杨赐对宋丰的做法不好明的表示反对,但是他们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比如给你制造点难题。这个东曹掾就是陛下你新录用的人,要说他错了,也不是我的责任,因为他本来就不是我要用的,是你非让我用的。
第223章
经济战争
  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刘修和杨彪密切配合,连续作战,一口气将洛阳城内外最大的几个黑社会团体连根拔起,不仅是会任之家,那些依仗着权势窝藏逃犯的,进行不法经营的,一概在打击之列。速度之快,打击力度之大,在让杨彪眉开眼笑的同时,也渐渐的有些吃不消了。
  洛阳狱人满为患,再抓下去,他没地方关人了。
  杨彪和刘修商量,咱是不是喘口气,让我先清理掉一部人再说?
  刘修说,这还不简单,拖出来先打一顿,然后问他们愿不愿意加入北军,愿意的,我领走,不愿意的,你直接报上去杀了。
  杨彪很奇怪,唉,不对啊,这么就杀了,是不是太草率了?当初你在洛阳狱的时候,我要是也这么干,还能让你今天这么开心?
  刘修眼睛一翻,他们是黑社会,我是清清白白的好人,不可同日而语,大人你说话要小心,要不然我告你诽谤。杨彪没心思和他瞎扯。当然也不能照刘修说的那么办,他先让人粗略的查了一下,过了个堂,整理一下大致的情况,然后再做计较。
  杨彪要问案的时候,刘修也没闲着,连续几天的密集战斗,把射声营和步兵营的士卒累得苦不堪言,他们要做的可不是冲上去打一阵那么简单,刘修做好了安排之后,他们要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阵地,布置阵型,尽可能不让一个目标脱网。王瑜和马日磾两个校尉也就罢了,他们其实都不懂,又是书生,没人服他们,可是王匡和夏侯渊两个司马可不是吃素的,哪个不服的,让亲卫营先拖出去打一顿,再反嘴?一刀就剁了,转手就按阵亡给报了上去。
  那些北军将士什么时候遇到过这样的上官,原本的校尉说话都是慢慢悠悠的,就是发火也只是声音大一点而已,哪有一言不合就杀人的啊。他们被吓坏了,有临阵脱逃的,有夜里开小差的,再加上战死的,三天下来之后,至少减员三分之一。
  刘修也需要一点时间休整。他回到北军中候营地,再一次招集五校尉开会。
  袁绍和鲍鸿列席了会议。
  刘修已经得到消息,所以对他们的到来并不意外,相反觉得非常有意思。他当着大家的面嘉奖了王匡和夏侯渊,你们这两天作战积极,天子听了也非常高兴,希望你们再接再励。
  至于王瑜和马日磾,你们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我相信你们自己心里也有数,接下来的战斗肯定会越来越激烈,你们自己考虑能不能承受,如果不能,还是趁早请辞。当然了,我希望你们能留下来。上次我说要把你们赶出去,天子批评我冒进,我承认错误,不赶你们了,但是你们也别指望能像以前一样,特别是马车,你们以后在做事的时候是不要骑了,太慢,跟不上,还是骑马比较方便。
  王瑜虽然很累,但是他的身体还撑得住,毕竟是在军营里呆过几年的人,可是马日磾真的吃不消了,他在射声营就是个摆设啊,什么事也做不了,还成了别人的累赘,几次因为跟不上行动,只能由王匡带着属下先出发,他在后面紧赶慢赶,等他赶到那儿,人家都打得差不多了。
  算了吧,我还辞职算了,回东观去校书,那儿才适合我。
  马日磾第一个递上了辞呈。刘修接过之后,说了几句客套话,立即宣布王匡暂行射声校尉之职,等太尉府的任命下来,你就是射声校尉了。
  王匡大喜,他没想到刘修真的让他做了射声校尉。
  袁绍也松了口气,马日磾离开了,但是王匡接任了,射声营还在他们的手上。
  “射声营和步兵营这些天作战勇敢,但是伤亡也比较大。你们抓紧时间休整,受伤的去疗伤,临阵脱逃的要惩罚,立了功的也要赏,不能让他们白流血。”刘修很郑重的说道,“凡是这次行动中表现不佳的立刻清退,不要怕人手不足,洛阳周边流民虽然不是非常多,但是招收几百人还是不成问题。”
  王匡和王瑜齐声答应。
  刘修转过头对袁逢、赵玹和淳于琼说,接下来要看你们的了。你们三个都是骑兵营,我想你们这些做长官的不会坐车上阵吧?
  袁逢等人面面相觑,袁逢咳嗽了一声,我身体不好,还是由何司马配合大人行动吧。
  他的话音未落,赵玹也跟着请病假,由袁司马配合大人,他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
  刘修打量着他们红润的脸庞,心道好嘛,总算给老子面子,没有硬扛,改泡病号了。大汉有归告制度,也就是病假,可以请三个月病假,三个月之内不能免职,这和后世的保护职工权益法有相似之处。针对他们这样的二千石高级官员,如果天子开恩,还可以赐告,也就是说三个月之后还可以接着休,甚至可以带着官属回家治病。
  刘修无所谓,只要你们不在我眼前转就行,至于三个月之后你们是来接着上任还是请辞,都不在我的关心之列,只要想端这个碗,就得受我的管,敢来上班,到时候就和我一起上战场。
  刘修客客气气的把袁逢和赵玹送了出去,然后意味深长的看着袁绍等人,最后把目光落在了袁绍的脸上:“本初兄,你要不要归告?”
  袁绍微微一笑,挺了挺胸脯,“多谢大人关心,我身体好着呢,用不着请病假。不仅不用请病假,还因为马上就和大人一起征战而感到热血沸腾呢。”
  刘修有些意外,听这口气,袁绍是和我摽上了啊。他不是来玩票的,是真的打算扎根军营,真正做个武人了?他看着袁绍头上的幅巾,扑嗤一声笑了起来:“本初兄,你的热情我非常赞赏。只要你能和王公节、夏侯妙才一样出色,我当然是求之不得,也一定会为你请功。不过,你是不是先把这幅巾去掉?长水营的乌桓骑士大概不喜欢你这打扮吧。”
  袁绍脸一红。他虽然已经决心进入北军从武职,但是打扮上还是习惯的雅人风度,不仅没有戴军中应该戴的武冠,连儒生常戴的进贤冠都没带,而是戴了个幅巾,这是现在名士最喜欢的打扮,显得自己不拘泥礼节,平易近人,没想到被刘修笑话了。
  袁绍忍着不快,拱手道:“大人说的是,属下马上就换。”
  刘修点点头,随即又安排了一个任务,把三个营的骑士全部列阵,让他们看看射声营和步兵营受伤的人,感受一下鲜血的真实感,同时也让他们看看立功的人拿到的赏钱,让有战斗欲望的人感受一点刺激。然后开始清理,承受不起这些血腥的提前退出去,否则到时候受伤甚至战死再后悔就迟了。
  袁绍等人应喏,各自出去安排。
  在看过了伤兵营血淋淋的伤口,听过了伤兵们痛彻心肺的哀嚎后,又有近一半人主动退出了北军。刘修也不着急,一面让他们统计人数,呈送到太尉府,请太尉府补充人手,一面把曹洪叫了来。
  曹洪没做什么司马,刘修给了他一个很特别的职务:军市令。大汉凡是有军营的地方都有军市,凡是士兵们需要的物品,除了军营里供应的之外,都可以从军市上购买,他们得到的赏赐也都可以拿到军市上去出售,换成自己需要的物件。当然了,酒和女人这两种军人最爱更是军市上必不可少的。
  曹洪现在就管军市。他本来有些不满意,他虽然喜欢钱,喜欢做生意,可是他到北军来是想当官的,不是来做生意的。可是刘修说,你以为拿刀砍人才是战争?错!最高明的战争是经济战争。兵马未动,钱粮先行,你看大汉现在最缺的是什么,是兵吗?不是,大汉有上百万的流民,只要有钱有粮,我想招多少兵都行。没钱没粮,哪来的兵?宋奇为什么现在这么受宠,不就是因为他去年从交州贩米,解决了天子最大的危机吗?
  曹洪不服气,那你打鲜卑人,难道不靠刀还靠钱?
  刘修点点头,用刀是下乘,那是底线,是最后的保障。可是如果能不用刀,靠做生意就把鲜卑人玩死,那才叫高明。最后他拍拍曹洪的肩膀,很郑重的说:“我很看好你,我能不能打胜仗,就看你这做生意的手段高明不高明了。”
  这句话说得曹洪心里非常舒坦,心情愉快的投入了钱粮战争的火热熔炉中。刘修这次围剿洛阳的黑社会,得到了不少战利品,这些战利品从天子那儿转了个手,基本上又转回了刘修的手中。刘修给曹洪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大量的战利品转化成钱和其他需要的物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粮食和肉,因为接下来要想在短期内强化士卒们的战斗力,营养能不能跟得上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皇帝不差饿兵,你总不能让士卒饿着肚子训练吧,特别是那些流民,人家愿意来当兵,就是冲着能吃饭来的,没饭吃,谁还跟你玩啊。
  刘修这些话可是抓到了曹洪的痒痒肉,他家很有钱,一方面是因为他家本来就有钱,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在赚钱这方面的确有过人之处。曹操祖孙三代在洛阳做官,赏赐无数,曹嵩做大司农也捞了不少油水,可是曹操家还是没有曹洪家有钱,就是因为他们不会经营。只是会做生意虽然是个生财的好手段,却提不上台面,这年头只有比谁的名声好,谁的学问高的,谁会夸自己会做生意啊。更何况曹洪这人还小气,有钱而吝惜,这和士人们推崇的仗义疏财正好背道而驰,非常被人看不起,这是曹洪心里一直觉得很郁闷的事。他这次千里迢迢的赶到洛阳来,就是想求个官,以后好挺起腰杆做人。
  现在被刘修一忽悠,他觉得自己其实就是一匹千里马,以前是没遇到伯乐,一直被埋没了,现在遇到了刘修,就是遇到了伯乐。而且刘修本人就是靠做生意混到现在这个地位的,他和刘修之间有共同语言,没有隔阂。
  曹洪很开心的走马上任,开始为刘修接下来的筹划兢兢业业的工作。刘修安排他和中山大商张世平和苏双取得了联系,这两个大商人现在常年来往于辽东和洛阳之间,贩卖马匹和各种货物,有刘修在背后支持,他们的生意做得非常大。
  刘修一直怀疑这两个人愿意和自己做生意,背后可能有老爹的授意,但是老爹不肯说,他也不敢肯定。因为造反路线的分歧,老爹对他现在所做的一切还在抱观望态度,不肯把手里掌握的资源放给他。用他的话说,我怎么知道你是想做个忠臣还是真的在积蓄自己的力量?你放心,只要你没说谎,我到时候肯定和盘托出,我就你一个儿子,不给你难道带到棺材里去?
  刘修也没办法,只好自力更生,好在有了曹洪之后,他可以把一部分事情转移给曹洪去办了。他对曹洪这方面才能的了解来自于曹鸾。曹鸾和曹洪是同祖的从兄妹,比她和曹操之间的关系还要近一些。在刘修建议宋奇去交州贩米的时候,她就对刘修提起过曹洪。刘修本来不太相信,在他的印象中,曹洪在曹操的几个亲信里面是最无能的一个,好象就没打过什么胜仗。经过几天的交谈和试用,他相信曹洪这个人的确如曹鸾所说,相比于拿刀砍人,他更适合于拿钱砸人。
  在曹洪的运筹下,立功将士的赏赐很快到了位,吃尽了苦头的将士们终于尝到了甜头,把那些滥竽充数的家伙清理掉之后,整个士气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就连王瑜都受到了感染,不再坐车了,每天骑着马来往于军营和家之间,兴致来的时候,还能去看看夏侯渊练兵。
  在夏侯渊和王匡的训练下,射声营和步兵营有了明显的起色。
  与此同时,袁绍和何颙等人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他们不敢怠慢,也抓紧时间整训士卒,准备在接下来的打黑行动中好好表现一番。为此,袁绍的心情非常沉重,因为刘修要打的黑里面有不少人都和他或者袁术有过交往,而何颙这几年在江湖上漂,也没少和这些人打交道,现在却要亲手把他们送到牢房里去,实在有些拉不下脸。他们也趁着休整的时候派人四处游说,希望那些游侠们要么加入北军,要么赶紧跑远一点,避避风头,不要在洛阳露面。
  几天的功夫,至少有三百多剑客、游侠离开了洛阳。就连许攸都走了,许攸不想加入北军,也不想被刘修抓住,所以干脆远走高飞。他突然失踪,连个招呼都没打,搞得袁绍非常尴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5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