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校对)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522

  想想两个大臣在太后面前拔刀对砍的场面,刘修就想笑,还是汉人生猛啊。
  他一边想着一边走,刚要出北宫的时候,眼睛一瞟,见门阙上站着两个身影,从身材看,好象其中有一个是女人。他刚升了官,有了亲卫营的编制,心情非常好,一时童心大增,停住了脚步,站在阙下偷听。阙虽然高,那两个说话声音也不大,但是他的耳力远过常人,大致还能听到一些。
  不过,听了片刻之后,他就有些疑惑了。这两个不是别人,一个是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张角,另一个却是天师道的嗣师夫人卢氏。这两人在这儿干什么?约会也不至于在宫门的门阙上吧,这么招摇?
  但是他们俩人谈到的内容更让他不解。他们似乎谈到了天师道的第一代天师,也就是他们的师尊张陵,张陵已经死了二十多年了,当然了,天师道的人说他不是死了,而是羽化升仙了。张衡当时才十来岁,比现在的张鲁略微大一些,道业未成,如果不是他的母亲雍氏在天师道中颇有威信,第二次天师恐怕也未必轮到张衡来做。
  张角和卢氏说的事情,刘修大部分都不清楚,他只是从卢氏的语气中听出卢氏对张角有怨恨,应该是认为张衡的死和张角有莫大的关系。不过张角态度非常好,似乎对卢氏有些旧情,拐弯抹角的说他们原本是一门师兄弟,现在天师道和太平道又携手合作,辅佐天子,应该尽弃前嫌之类的。
  卢氏非常不高兴,提高声音说了两句,忽然飞身从门阙上跃下,正好看到正听墙角听得入迷的刘修。卢氏脸一红,沉下脸说道:“刘大人公务繁忙,怎么会在这里?”
  刘修非常尴尬,掩饰的说道:“面见天子回来,正好路过这里。夫人这是去哪儿?如果回道馆,我们一起同行吧。”
  卢氏想了想,点头答应:“那再好不过。”
  刘修本来只是句客气话,没想到她居然应了,一时倒不好推脱。两人一起出了宫城,卢氏上了车,刘修正要跳上自己的大红马,卢氏从车中露出脸:“刘大人,何不同坐?”
  刘修回头看看还在门阙上向这边看的张角,有些吃不准:“这……不方便吧?”
  “没什么不方便的。”卢氏笑道:“我是修道之人,入道无家,本无男女之分。不过大人如果嫌弃我是个寡妇,那就算了。”
  她这么一说,刘修倒不好拒绝了。他将马缰扔给许禇,钻进了卢氏的车。卢氏的车是天子赏赐的,虽然装饰不是很华丽,但是很宽敞,坐两个人倒是绰绰有余。
  卢氏不抹粉,不涂朱,细看长得也不算是天香国色,但是人很有魅力,皮肤也非常好,是那种非常耐看,而且越看越顺眼的人。这可能和她修道有成,擅长养生有关,不是说女人的美由内而外,以血养颜,皮肤细腻有光泽嘛,应该说的就是她这种。
  刘修盘着腿在车里坐好。他不习惯跪坐,这也是他不喜欢坐车而喜欢骑马的原因。实在要坐车,他更宁愿盘腿坐着。因为每天都要打坐练气,他现在双盘一点也不费力。
  卢氏瞟了他一眼,笑了:“大人虽然不入道门,却也是个修道之人。”
  刘修嘿嘿笑了两声,谦虚道:“我只是皮毛而已,有大贤良师和夫人在前,我岂敢自称有道之人。”
  卢氏的嘴角歪了歪,有意无意的说道:“大人何必谦虚,以你现在吐纳术的功力,就是道门中人也未必能及。大人天赋极佳,又有神器重宝在手,只要潜心修炼,将来羽化登仙未必不可期。”
  刘修忍不住笑了。他一想起卢氏说他那把短刀是真正的神器就想笑。他回去之后又仔细研究了刀柄上的花纹,还是什么也没看出来。他还特地请教过张角,不过张角说,他对符术没研究,要论符术,自从师尊远游之后,当今天下没有超过他的师妹卢氏的。当初在师尊门下修行的时候,他们几个师兄弟的符术就不如卢氏,包括张衡在内。提到张衡的时候,刘修注意到张角的眼角会不时的抽动,非常像情敌之间的那种感觉。
  “这神器在我的手上,真是埋没了。”刘修淡淡的笑道:“夫人,不瞒你说,当初张鸣还在我面前请过神,我还是不敢相信。我倒觉得,他那个请神和大秦人的幻术更像。如果他那真是神,那大秦人岂不是都是神仙?”
  大秦人就是罗马人,大汉立国数百年,大秦人来得也不少,现在就有长年住在洛阳的大秦人,有的是商人,有的则是艺人,会玩着吞剑吞火之类的把戏,说实在的,没人把那玩意当成神术。洛阳不仅有大秦人,还是安息人,甚至还有做官的。天子身边有个叫安世高的安息人,据说还是安息国的太子,桓帝初到洛阳来传教的,一直住在城西的白马寺翻译经书。他有个汉人弟子叫严佛调,这次灵台论道,他也去参加了。
  “大人不轻信,不妄拜,这是好的,可是如果因噎废食,见到真正的神仙也不肯信,那未免有些可惜了。”卢氏不紧不慢的说道:“张鸣请神的事,我也略知一二。我还听说,太平道的圣女就是你身边那个叫唐英子的小姑娘。”
  刘修沉默不语。对这件事,他现在也非常奇怪。张角到了洛阳之后,唐英子虽然处处躲着他,尽量不和他见面,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要说张角到现在还不知道唐英子就是圣女,打死他也不信。可是奇怪的是,张角一直没有向他讨要唐英子,甚至连提都不提,好象就没这回事似的,这就显得有些诡异了。
  难道是老爹和张角有什么关系,和他打过招呼了?刘修曾经就此事问过老爹,老爹却一口否定,我是和张角有过交往,但是还没这么大的能量,让他明知英子是他太平道的圣女却不作任何反应。老爹最后说,也许是天意,他们修黄老道的人最讲究天意,做事不强求,凡事顺其自然,可能是他认为圣女愿意跟着你是天意也说不定。
  刘修对此不以为然。再顺从天意,被人抢了圣女这块最得力的镇教之宝都得翻脸。他一直想当面问问张角,可是张角不提,他也不好自己承认说,我知道英子就是你们的圣女,你们太平道的圣物指环也在我的手上。
  现在卢氏主动提起,他倒不妨打听打听。
第225章
班底
  “当年我们几个师兄妹一起学艺的时候,他并不出色。”卢氏抱着腿缩在车厢的角落里,靠在车壁上,随着马车的前进,耳边的耳珰轻轻的摇晃着。她没有看着刘修,而是透过窗帷的缝隙看着外面。也许她什么也没看,只是出神而已。她的声音也有些飘忽,既有几分对往昔的回忆,又有几分感伤。
  “后来师尊入瓦屋山收服蟒妖之后,道成功显,羽化登仙,遗我等而去。”卢氏转过头,悄悄的抹了抹眼角,“当时嗣师还年幼,道法未成,但是大部分师兄都支持他继任天师。唯独张角反对,但他的道术不如诸位师兄,反对无果,就弃门而去,从此与我天师道再无瓜葛。”
  “等等。”刘修打断了卢氏的话,“你刚才说他的道术在你们之中并不出色,何以上次邙山论道,他却以一人之力独战你天师道诸贤?”
  卢氏看了他一眼,伸手指了指刘修的手。刘修摸了摸无名指上的指环,微微眯起了眼睛:“你是说……他的道术突飞猛进,和我手上的这枚指环有关?”
  卢氏点了点头:“还有,他手中多了一枝九节杖。”
  刘修听张鸣说过,张角手中有一件法器叫九节杖,但是张角到洛阳这么久,他从来没有见过张角手中有什么九节杖。当然了,张鸣这么说,肯定不会是骗他,既然九节杖和青牛角一样是个法器,当然是秘不示人了。
  “就是因为九节杖,所以他超过了你们?”
  “一件法器对于道士的作用有多大,道外之人是想像不出来的。”卢氏目光灼灼的看着刘修:“你不相信那刀是神器,是因为你还没有认识到它真正的威力。”
  “你知道?”刘修反问道。
  “我也不知道。”卢氏摇摇头,“不过,我已经描下了那道符,等师尊回来,请他看一看,自然就全明白了。”
  “那我就静候佳音了。”刘修浑不在意的说道。他见卢氏眼神发亮的看着他,知道她在想什么,低头看着指环道:“你想看这个指环中究竟有什么?”
  卢氏点了点头:“如果有幸蒙赐,妾身感激不尽,天师道也将欠你一个人情。”
  刘修眼神闪烁,沉吟了片刻。天师道的实力眼前虽然不如太平道,但是天师道在巴蜀一带的实力非常强悍,张鲁能在汉中独霸三十年,不是空口说白话的。如果能和天师道搭上交情,他以后就算争霸不成,退守巴蜀也是没什么问题。
  “我能先问个问题吗?”刘修抬起头看着卢氏,嘴角挂着笑。卢氏被他看得有些不安,却还是点了点头。刘修轻笑了一声,将目光从卢氏脸上挪开,对着月光打量着手上的指环。“我相信你知道这个指环,应该是从张角那儿听说的,我想问的是,他既然知道指环在我手上,为什么不来讨?”
  卢氏悄悄的松了口气,脸上有些绯红,不自然的把目光挪了开去,在粼粼的车轮声中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这才接着说道:“道门中人最信天意,指环落在你的手中既然是天意,那他又如何敢来讨?”
  “天意?”刘修撇撇嘴,不以为然。
  “指环在太平道数年,张角费尽了心机,始终无法利用指环,只能通过圣女,才能得到指环中的道术。可是指环一到你的手上,就听命于你,这是神器主动认主,除了天意,还能有什么道理?”卢氏微微一笑,似乎对张角的不幸有些幸灾乐祸。“更何况你虽非道门中人,却身拥三大神器,这样的人如果不是上天看中的,又有谁能相信?”
  刘修一时有些讷讷。心道短刀是我从槐纵手中抢来的,青牛角是从火狐手中抢来的,为此还吐了血,至于指环嘛,那是英子送给我的。为什么我能用张角却不能用?因为英子不喜欢他,却信任我,又怕张角再纠缠他,所以才把授权转给了我,仅此而已。
  授权,估计和你也说不清楚,再说也没有必要和你说清楚。
  这么说,张角不敢来要,真是天意?刘修脸上保持着平静,心里却在极短的时间内转了好多想法。卢氏主动邀他同车,大概不是随意这么简单,她的目光一直在有意无意的看着指环,应该也是看中了指环中的道术。不过那些道术……更像是武侠片啊,飞来飞去的是好看,可是真要想练,大概这一辈子是别想了,反正他从中只学到了墨子五行术,在指环中多如牛毛的道术里面,墨子五行术是最低级的,但在他看来也是最靠谱的。
  当然了,实践证明墨子五行术至少是一门非常利害的拳术,但以刘修的水平,现在也只能把他当拳术而已。
  刘修现在对道术已经不像开始那么不以为然了,但是要让他全盘接受,甚至于相信神的存在,也不可能。要他说,他宁愿相信这是另外一个穿越者的外挂,只是运气不错,这个外挂落到他的手里了。
  “那你想从我这儿得到什么?”刘修坐直了身子,笑眯眯的说道:“看看?”
  卢氏点点头,在黑暗中,目光有些发亮。刘修犹豫了一下,指环到了他手里的时候,英子根据他的喜好,把原来那个古装的黄神使者变成了一个身材凹凸有致,穿着暴露的女仆,他一直没改,只当是岛国爱情动作片来看的,让卢氏看到好象有些不妥。
  刘修挠挠头:“那等回到道馆之后,方便的时候,我让你看看?”
  卢氏打量了他片刻,目光渐渐的黯淡了下去,刘修刚刚答应了她,现在又拖延,看样子根本不想让她了解指环中的道术。她叹了口气:“谨遵大人之命。大人什么时候方便,妾身恭听教诲。”
  刘修有些尴尬,他估计卢氏是误会了,只是不好意思解释。他干咳了一声,转了个话题:“对了,你的符术非常精湛,咒术如何?”他顿了顿,等卢氏把目光投过来,才接着往下说:“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把青牛角借你用一段时间。”
  卢氏目光一闪,随即睁大了眼睛,坐直了身子:“此话当真?”
  刘修郑重的点点头:“不是开玩笑,青牛角留在我身边反正也没什么用。”他展颜一笑,又接着说道:“你也知道的,反正我身上也不是一件两件神器。”
  卢氏也不禁扑嗤一声笑出声来,艳羡的说道:“是啊,大人天意所钟,所带的三件神器任一件都是千金难求之物,着实让人眼红。”
  “是啊,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带着这么三件神器,我睡觉都不安稳,生怕哪天被修道之人下了黑手。”刘修很矫情的叹了口气:“我活得累啊。”
  卢氏笑了,连忙躬身说道:“大人大恩大德,妾身没齿难忘。敢为大人分忧,愿意安排教中一位高手随侍大人左右,以后联系也方便。”
  刘修正中下怀,连忙虚伪的推辞道:“那怎么敢当。”
  卢氏知道他不会真的推辞,坚持了一下,刘修就半推半就的收下了。为了不让其他人猜疑,他们约定这件事低调处理,不要搞得路人皆知。卢氏一一应了。回到道馆之后,刘修随即将青牛角转交给她,卢氏感激不尽,再三拜谢。刘修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把女仆重新设定为古装老头,这才请卢氏观看其中的道术。卢氏看了之后,惊叹莫名,觉得收获良多,更是感激莫名。
  卢氏最后告诉刘修一件事,张角在天子面前备询,说到流民问题时,他的很多主张得到了天子的夸奖,天子已经授他为光禄大夫,侍从左右,下次朝议的时候,他将会在朝堂之上和众臣一起讨论国事。看那样子,如果他辩论出色,天子可能会重用他,还有可能让他阅览宫里藏的《太平经》。
  刘修不动声色的谢了卢氏的提醒,又劝卢氏在宫里太后、皇后身边的时候也多施加一些影响力,然后把她送了出去。对张角被封官一事,他早有准备,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光禄大夫从属于光禄勋,虽然无员,只是个侍从官,但是品秩很高,比二千石,卢氏说天子很看重他是一点也没错。
  如果张角在朝廷中做了官,他还会造反吗?刘修靠着案几,推演着各种可能的情况,连王楚走进来都没有注意到。
  “夫君在想什么?笑得这么开心。”王楚将一壶茶放在案上,倒了一杯递到刘修手中,瞥了刘修一眼:“刚才卢夫人出去的时候,也是笑盈盈的。”
  刘修一听,顿生警惕,斜着眼睛勾了王楚一眼。王楚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刘修费尽了心机,把已经入了宫的她又给抢出来,虽然现在是个妾,不是正妻,但是她却非常满足。正因为满足,她觉得自己不该对刘修有什么限制,只是她觉得卢夫人虽然长得不错,却是个有儿子的寡妇,如果刘修和她牵扯不清未免会遭人笑话,传到长公主的耳中也会有所不便,这才敲敲边鼓,提醒提醒刘修。
  “你想哪儿去了?”刘修伸手捏捏她的鼻子,将她揽入怀中,把刚才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王楚听了,这才松了口气,捻着刘修的衣襟轻声问道:“夫君想借重天师道制衡太平道吗?”
  “不是我的阿楚聪明。”刘修轻轻应了一声:“张角野心太大,我担心最后制不住他,引狼入室。”
  “制衡固然重要,可是最根本的还是要夫君自己有实力才行。”王楚从刘修的怀中抬起头来,仰起微红的脸看着刘修:“夫君,妾身听卢夫人说,道术中最高明的乃是双修之术,妾身不敏,想……想……”
  刘修愕然,随即笑着将王楚搂进情里,狠狠的啃了两口,两只狼爪也不规矩起来。“求之不得啊,夫人,咱什么时候开始,是不是现在就开始练习?”
  王楚羞得满脸通红,把脸藏进刘修的怀里,怎么也不肯露出脸来,连声道:“错了,错了,不是这样的……”
  ……
  听完了刘修的宣布,袁绍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刘修自兼长水校尉,他主掌长水营的希望落空了,而且长水营要扩编,天子一口气给了四个司马的编制,他只不过是四个司马之一,而且还未必呆得长,长水营落入刘修的手中已成定局。看来天子也急切的想把北军掌握在手中,不肯让他染指,这才做出这么大的动作。
  可是他能说什么呢?刘修没有现在就把他赶出去,已经算给他面子了。现在刘修是长水校尉,他可以自主指定长水营所有军官的人选,而太尉府想必也不会不给刘修面子。
  “本初,好好干,你允文允武,以后还要靠你多支持。”刘修的表情很诚恳,只是袁绍觉得更多的是讽刺,他又不肯就这么从长水营退出去,既然刘修还要讲面子,他不妨再等等看。
  “愿为大人效劳。”袁绍强忍着心中的憋屈,三整两整,自己成了刘修的下属了,这算怎么回事?王匡原来是他的门客,现在却是射声营的假校尉,也许哪一天就成了实授。他咽了口唾沫,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还算正常:“大人,那士卒怎么安排?”
  “现有的人全部归你指挥。”刘修很大度的说,貌似语重心长的拍拍袁绍的肩膀:“陛下已经下诏从幽州各郡征调乌桓骑士,到时候再交给新来的司马。本初,你手下都是互相了解的熟人,配合多年,又是当年光武皇帝仗以定鼎的勇士后人,现在也是洛阳的子弟兵了,可不能输给那些新来的人啊。”
  袁绍气得要骂人,洛阳子弟兵?这些富贵兵能和新征招来的乌桓人相提并论吗,不输给他们?不输才怪。他非常想现在就当面拒绝,直接退出长水营,可是心里憋着一股气,让他不甘心,让他不愿意就这么放弃。
  为了能抢得先机,袁绍不得不一面加紧时间训练那些富贵兵,把他们练得叫苦连天,一面配合杨彪对洛阳城剩下的一些黑暗势力进行不遗余力的打击。他找到刘修说,我手下现在不满员,四部十曲的编制,你给我两曲编制,我只有三百多人,连一曲都不满,你给我拨一些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5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