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校对)第3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9/522

  与此同时,南阳传来消息,数十万黄巾从四面八方赶到南阳,包围了宛城,袁术不敢怠慢,放缓的对小城的攻击,据大城以自守,并向天子求援,希望能派荆州刺史刘表支援南阳。
第401章
焉支山下
  武威向西,张掖向东的河谷之间,有一条南北向的山脉,山脉并不非常雄伟高峻,却覆盖着莽莽丛林,初春的风微微吹过,山岭间的松林发出轻响,如同情人的低语,在山谷间悄悄的吟唱。沟壑间,小草已经浅绿,如一匹无边无地的地毯,一直披到视线的尽头。
  青山披翠,峰峦叠秀,芳草萋萋,流水潺潺,优美的景色既有草原的豪情,却又不缺江南的秀美。
  山坡下,一群刚从冬场转来的骏马正在放足狂奔,尽情宣泄着埋藏了一冬的激情,隆隆的马蹄声如春雷一般越来越近,又越来越远,掠过耳际,余响却在心头萦绕不去,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思绪共鸣。
  这里,便是焉支山,自从霍去病出河西,匈奴人留下了那首悲伤的歌谣,将这片上好的牧场拱手相让,汉武帝便在这里设立了牧苑,此后这里便成为中原王朝和草原民族都向往的好地方,二十一世纪,这里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大马营草场——山丹军马场。
  如今,这里是刘修准备重点打造的祁连牧苑。
  弱水,新任西域长史张郃和刘修并肩而行,天子答应了刘修的请求,任命张郃为西域长史,不受敦煌太守管辖,直接听命于刘修,领兵千人,驻于鄯善,也即历史上有名的楼兰。
  “西域虽说一直没有脱离朝廷的控制,但是这点控制也已经很弱了,你到了那里之后,不要急于征战,先把情况摸清楚,看看是哪些人不安份,到时候一并清除之。”刘修甩着手里的马鞭,一边走一边说道:“一千精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如今凉州自顾不暇,要大量运粮,估计不太现实,你到那里后,看看哪里能屯田,安排一部分士卒去种地,能解决一部分总是好的,但也不能忘了训练。往来的商税,你自己酌情处理,尽量多买一些粮食,价钱贵一点没关系,多给他们一点好处,以后的交道也好打嘛。”
  张郃一一点头,他知道这个西域长史虽然品秩不过千石,比起原先的屯骑校尉还差一级,但是现在没有西域都护,刘修把他安排到那里去,很可能是想重建西域都护府,将来这西域都护就是他。官职之外,刘修把西域的大权全部交到他的手里,也是对他莫大的信任。这就像别部司马虽然也只是一个司马,但是能独领一军一样,那里面蕴含的意思完全不是一样。
  “将军放心,我一定会小心的。”
  “你的性格我还不清楚?让你去西域,我是一点也不担心的。”刘修微微一笑:“不过如今我们实力不足,许多地方只能靠自力更生,有几年苦日子要过,你辛苦一点吧。”
  张郃无声的笑了笑:“没什么辛苦的,比起中原来,这里已经是天堂了。”
  刘修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什么。张郃赶上一步,转身向刘修行了一礼:“将军,就送到这里吧。”
  刘修看了看,与张郃拱手告别。张郃一挥手,一千骑兵跨上战马,左手持疆挽勒,右手握拳抚胸,向刘修欠身施礼。刘修还礼,朗声道:“辛苦诸君,一路顺风,待功成之日,我还在这里恭候诸君得胜归来。”
  “谢卫将军,定不负将军美意。”骑兵们齐声应道,然后拨转马头,向西驰去。张郃再次向刘修点头致意,这才轻催战马,带着大戟士,一路西行。
  刘修看着张郃等人消失在远处,这才转身上了马往回走。他看看身边的庞德、阎行等人,笑道:“看张郃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没有?”
  庞德憨厚的笑了笑:“好羡慕张大人,去了西域,好大一片天地呢。”
  “可不是,这一去,早晚得封侯。”阎行两眼放光,向往的说道。
  “呵呵呵……你们这两个小子,不要眼红,天地大得很,有你们施展的机会。张大人在此之前,也在洛阳憋屈了好几年呢。”
  庞阎二人互相看看,不好意思的缩了缩脖子,掩着嘴乐了。
  他们一路闲聊,一路向东走,十几里路转眼即到,老远就看到一匹白色的骏马从远处飞奔而来,马背上一人裙裾飞扬,长长的头发在春风中飞舞,她在马背上立了起来,挥舞着手臂,尖声叫道:“嘿——嘿——”正是风雪。
  刘修皱了皱眉,轻踢战马,迎了上去,风雪见到他,一拨马头,向他飞奔过来,老远就听到了她银铃般轻脆的笑声:“夫君,真好啊。”
  “好是好,可是你也得小心些,别累着了。”
  “没事没事,一点也不累。我们草原上的女人,可不像你们汉人那么骄贵,刚生了孩子的女人就能下地干活,骑马、打猎,男人能干的活,我们都能干。”风雪用袖子擦着额头的汗,脸蛋红扑扑的,眼睛放着光,满是逃离洛阳那座庭院,重新回到草原的喜悦。
  “我知道你们草原上的女人强,可是你也别忘了,你们草原上的女人到老了可难受。”刘修伸手拉住她的马缰,故意虎了脸道:“你夫君能指挥千军万马,难道连你都管不住?听着,以后每天骑马不得超过半个时辰,现在落下病,以后可受罪。”
  “嘻嘻,那你看着我啊。”风雪咯咯笑道:“要不然,我一不小心就超过你的规定了。”
  “我陪你的时间还不够?”刘修和风雪并肩而行,轻声笑道。
  “不够,我要你永远陪着我。”风雪用肩膀挤了挤刘修,亲昵的笑道:“这儿好呢,没人和我抢。”
  “就知道你那小心眼儿。”刘修伸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子。从风雪热心的跟着他从关中赶到祁连牧场来,他就猜到了她的心思。“你阿哥要回去了,给阿爸的礼物准备好了没有?”
  “准备好了。”风雪伸了个懒腰,心情舒畅:“我跟他说,等阿牛一岁,我就带着他回奔牛原去看他们。”
  阿牛是风雪给她儿子起的小名,借以纪念牛头部落,同时也希望这孩子长得像小牛一样结实。百日已过,刘修却一直忙着诸般事宜,连名字还没来得及起。再者,他心里也有一个想法,希望等老爹哪天来看孙子的时候,让他给孩子取个名字。
  “让你阿爸冬天到浚稽山来过冬吧。”刘修淡淡的说道:“如今鲜卑人乱成一锅粥,西部鲜卑群龙无首,没人敢挡你阿爸的路。”
  “真的?”风雪眼睛一亮,嘴角挑起得意的笑容。北海太冷了,一年倒有半年时间下雪,牛头部落一直想把牧场向南挪,可是又怕刘修对此有想法,裂狂风不敢当着刘修的面提,就在风雪面前嘀咕了几次,风雪借着这个机会试探了一下,没想到刘修一下子就应了。
  “我以前就让他来,是他不来。”
  “嘻嘻,我就知道夫君对我最好了。”风雪按捺不住兴奋,马鞭儿一扬:“我去告诉阿哥,让他也高兴高兴。”说着,向前急驰而去。刘修无声的一笑,他对风裂父子的心思心知肚明,他也有他的打算,牛头部落不来,这里他也无法控制,迟早会有别的部落迁移过来。与其如此,不如让牛头部落控制着,万一牛头部落有什么不安份的想法,他出击也方便,总比要追到北海去好吧。
  等他来到营地前,裂狂风已经满脸堆笑的赶了过来,连声致谢。刘修客气了几句,转眼看到刘协光着膀子,穿着马裤和马靴,一身的泥,正往一匹小马的背上爬,那小马却不肯让他爬上去,不停的转着圈子,刘协两只手紧紧的揪住马鬃,气喘吁吁的叫道:“小马儿,小马儿,我今天非骑了你不可……”
  “这怎么回事?”刘修吃了一惊,本想上去拦住他,可是一看旁边站碰着庞柔和几个经验丰富的马夫,又停住了脚步。有他们照顾,再加上那匹马远远还没有成年,应该伤不着刘协。
  “牧苑送来了两匹小马,是给少将军和姑娘做礼物的,少将军非要试骑一下,没曾想这马年纪不大,脾气却倔,就是不肯让他骑。这一人一马就较上劲了。”庞柔看到刘修,连忙上前解释。
  “哦,我看不光是马倔,这人也够倔的。”刘修又好气又好笑的摇摇头,“有劳你小心些。”
  “那是我的职责所在,将军放心,少将军虽然年幼,身手却灵活,不会有什么事的。”
  刘修看了看抱着一条小狗,安静的站在一旁的刘和,无奈的耸了耸肩。他刚要说话,阎忠掀开帐门,从刘修使了个眼色。刘修一看,顾不上再关心刘协怎么和小马较劲,弯腰进了大帐。
  大帐里点着灯,跪坐了两个人,除了阎忠之外,另一个居然是荀彧。
  “文若,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有些事,我要亲自来告诉将军。”荀彧苦笑一声,“将军,山东彻底乱了。”
  刘修眉梢一挑,不动声色的说道:“你别急,慢慢说。”
  荀彧叹了一口气,从案上拿过一份最新的邸报:“将军,你先看看吧,山东形势已经彻底失控,朝廷已经连兵权都掌握不住了。”
第402章
紧俏物资
  刘修拿着邸报看了好半天,山东的战事发展基本不出他的预料,他甚至有些觉得不够热闹,这黄巾军果然不行啊,先是被皇甫嵩和曹操打得落花如水,紧接着张曼成都被袁术给宰了,唯一可圈可点的也只是张角率主力击败了董卓。不过董卓是三路官军中最弱的一个,而张角却是黄巾军中最强的一个,胜利是意料之中的事,败了才不对劲。
  就和田忌赛马一样,拿上驷对下驷,能不赢吗?赢了不叫赢,输了叫完败。
  再退一步说,八万大军欺负董卓算什么本事?董卓真正能指挥得动的,只怕就是他那一千从西凉带过去的精锐部曲,北军五校战力还不错,但最强的长水营被曹操带走了,剩下的几个营中,王匡和淳于琼大概不会把董卓放在眼里,他们不给董卓使绊子就不错了,蹇武和赵延嘛,人家都是捞战功的,可不是想替你挣战功的。
  董卓兄,真的很可怜啊。
  不过,这黄巾军的补血功能还真是强,张曼成一死,居然立刻补过来十万人,这要是一不小心,一人一口唾沫也够袁术喝一壶的啊。
  刘修晃了晃手里的邸报,一脸不解的看着荀彧。刚才他看邸报的时候,已经感觉到荀彧在观察他,而从邸报上根本得不出荀彧的那个担心,刘修本能的觉得荀彧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
  “朝廷这仗打得不错啊,看样子,接下来就要围歼张角本人了。”刘修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我们虽然没有参战,可是也有功劳,两千匹战马可解决了不少大问题啊。”
  荀彧连忙躲开了他的眼神,迅速的从袖子里又掏出一份诏书:“将军,你看了这个再说。”
  刘修有些诧异,却什么也没说,接过来一看,是天子要再调两千匹战马的诏书,天子没有指明是从什么地方调,但是既然诏书送到了关中,那自然是要刘修安排了。
  关键问题是,天子没提钱的事。
  “这……是什么意思?”刘修晃了晃诏书。
  “天子没钱。”荀彧苦笑一声,“如果我猜得不错,这两千匹战马还是给曹操的,那么接下来袁绍和袁术两路怎么办?他们肯定会要求调拨战马,而天子没有,有也不想给,那他就不能阻止袁家自己买。将军,你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吗?”
  刘修当然明白,天子没钱,却不能做得这么明显的不公平,所以他只能说,这两千匹战马是曹操自己要的,你袁家要,那也只能自己去买。天子也许可以从中捞一笔,但问题在于袁家自己捞钱装备骑兵就有了正当的理由,以后你再想控制,可就控制不住了。而且袁家追随者甚众,这家买个几十匹,那家买个几十匹,凑到一起,很可能就又是几千精骑。
  整个北军有几千骑兵?不足三千,而现在袁绍一个人有就有五千精骑,很快就能突破一万,除了幽并凉三州的边军,请问袁家还有必要听天子的吗?
  这就是荀彧担心的兵权旁落的问题。
  而荀彧没有说的另外一个担心是,天子无法制衡袁家,那只有用他刘修来制衡袁家,而让他率领边军进入中原,一旦他有什么异心,那更没天子什么事了,剩下的就是他和袁家较量,天子只能在旁边看着。
  这是更严重的兵权旁落。荀彧担心袁家,那是明面上的,而担心他刘修却是深层次的。
  刘修能怎么办?他只能装糊涂,和这种人精打交道,特别是不完全一条心的人精打交道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一不小心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荀彧从刘修脸上看不出什么异样,也不知道刘修是真的不懂,还是根本没有那种趁火打劫的心理,便把他担心的问题解释了一遍,刘修“恍然大悟”,然后很恳切的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荀彧有些犹豫:“我赶到这儿来就是想和将军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把战马先给陛下,过了眼前这一关,然后……”
  “白给?”不等刘修说话,阎忠很“惊讶”的问了一句:“文若,你不会是想把羌人和匈奴人再逼反吧?”
  荀彧哑口无言,只好把企求的目光看向刘修,阎忠扔过来的这个大帽子他可承受不起。
  “这个……难办啊。”刘修顾左右而言他,心里有些失落。荀彧赶到这里来,原来还是为了朝廷考虑,他明知凉州和并州正在等米下锅,却还能提出这个建议,宁愿把他有限的一点根基挖去为天子的愚蠢买单。在荀彧看来,也许这是天经地义,凉州也好,并州也罢,都是天子的,天子信任他刘修,这才让他兼领两州,他为报君恩,理当毫无保留的支持天子。可是在他看来,荀彧身为卫将军长史,又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以他的眼光,难道一点也看不出接下来没有实力的人会死得很难看?
  好在有阎忠,而且理由很正当,并凉如今唯一的资源就是战马,如果战马白给,那并州的匈奴人、凉州的羌人怎么活?他们如果反了,那大汉可真是没救了。再说了,凉州新定,勇士牧苑才开了一年,祁连牧苑还在筹备之中,根本没多少战马可调,并州两个牧苑养马各万匹,但每年只能产出五六千匹战马,这其中有一部分还要供给本州边军,能够提供给朝廷的本来就有限,现在已经给了两千匹,最多只能再抽三四千匹,袁家就是想买,刘修也没马卖给他。
  阎忠的理由很充足,而且给荀彧留下了面子,刘修根本不用说一个字,只用在旁边露出一副的确如此的表情,荀彧就没有任何话好说了。他虽然是卫将府长史,但是只清楚凉州的财赋,对并州的具体情况并不熟悉,刘修藏在暗中的那些财源他是一无所知。
  “文若,你也不用担心,我觉得事情不会发展到那一步。”刘修反过来安慰荀彧道:“以皇甫嵩和曹操的能力,他们解决了兖州和豫州的黄巾之后,很快就能转战其他两地,也许黄巾覆灭就在眼前,根本不会给袁家扩充兵力的机会。”
  荀彧咂了咂嘴,没有吭声,其实在他看来,曹操的实力暴涨比袁家实力扩张还要可怕。因为曹操不仅可能帮助宋家成为外戚,他本身还有阉竖的背景,这可是把大汉祸害得最深的两个顽症。可是他知道,刘修和曹操、和宋家的关系都不错,和宦官的关系也非常近,在他面前说这些是不合适的。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9/5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