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校对)第3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1/522

  蔡瓒点头道:“那再好不过了,大姊,我车上还有一些酒,我让人搬下来,今天和姊夫好好喝一杯。”一边说着,一边起身匆匆出门。
  黄承彦抬起了眼皮,看了一眼蔡瓒步履匆匆的背影,淡淡的说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蔡琳轻轻的推了他一下:“你看你,多少给我点面子。对了,你可有什么想法?”
  黄承彦目光一闪:“我去一趟成都,替他们传个话。刘表的确不是乱世之才,如果一直让他在荆州,将来少不得要经战火。如果能让车骑将军顺利的进入荆州,也许会让襄阳逃过一劫。”
  蔡琳眉头一皱:“那你呢?”
  “我闲散惯了,不喜欢侍候人。”黄承彦低下头,从阿楚手中接过玩具,柔声道:“阿楚,看好了,爹爹再给你做一遍,你可要记住,不能再忘了。”
  阿楚睁着一对乌溜溜的大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他的双手。黄承彦的手指修长而有力,灵活得让人不敢相信,那个阿楚摆弄了半天也没打开的玩具在他手里拨弄了几下,就散作一堆木块,不仅阿楚看得眼睛直了,就连蔡琳都有些不敢相信。
  “爹爹好棒!”阿楚拍着小手,欢欣鼓舞的笑道。
  “那当然。”黄承彦得意的亲了阿楚小脸蛋一下:“爹爹是最棒的。”
  “君子虚怀若谷,你这可是自比如山了。”蔡琳忍不住笑了一声,眼中流露出骄傲的光芒。黄承彦有一双巧手,阿楚的玩具全是他亲手做的,他们的女儿阿楚虽然才三岁,可是同样有这样的天赋,在这方面的进步非常神速,有些连她都搞不明白的玩具,阿楚却能解开。
  “我只是说一句实话罢了,有什么好谦虚的。”黄承彦淡淡的说道:“你把我的书房关好,不要让任何人进去。”
  “知道了。”蔡琳应了一声,又央求道:“茂珪(蔡瓒)来一趟也不容易,你就和他喝两杯,也算是给我点颜面,可好?”
  黄承彦点了点头。蔡琳大喜,转身出去,把一直在等候的蔡瓒叫了进来。蔡瓒捧着一坛酒,一边走,一边急切的问道:“姊夫可曾答应?”
  “你放心,他会去益州的,只是你不要再提了。当初你们将小妹嫁给刘表,他便不赞成,现在又要背弃刘表,他很不高兴的。”
  “知道了,知道了。”蔡瓒红着脸应道。刘表入荆州时,他们的父亲蔡飒已经死了,他们弟兄为了讨好刘表,想把当时才十一岁的小妹蔡環嫁给刘表,曾经征求蔡琳的意见。当时黄承彦就非常不赞成,一方面是觉得年龄差距太大,蔡環的性格又有些娇蛮,不仅不会讨好刘表,反而可能产生矛盾。二来他认为刘表这人虽然有名气,但是能力有限,在太平之世,他也许能做一个好官,可是现在是乱世,以他那种名士派头,最后肯定会被别人吞并。蔡家兄弟没听他的,硬是把蔡環嫁给了刘表,现在果然如黄承彦所言。蔡家兄弟现在想改投刘修,这和背叛没什么两样,等于是一错再错,难怪黄承彦不高兴。
  ……
  刘修站在高台之上,看着下面正在忙碌的工地,心中喜悦不已。大汉有几个造船有名的工厂,最大的在豫章,其次便是益州,再往后就是会稽船厂和番禺船厂。不过,他入主益州之后,在政策上和人才上都大力向船厂倾斜,益州船厂的规模迅速扩大,早已经超过豫章,成为大汉第一,如今有上万人在船厂里工作,夜以继日的打造战船。
  阎忠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船模:“将军,这是将军座船的模型,他们特地做了送给将军做纪念的。”
  刘修接过船模,高兴的连连点头:“漂亮,做工精致,结构也合理,将来这船就是进入大海,想必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他们说了,按照模拟的风浪,近海应该不成问题,至于远海航行,他们可就没把握了。毕竟这些船师都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
  “这是自然。”刘修爱不释手的把玩着船模,心里有几分得意。这年头造船原本都是根据经验,由富有经验的大船师安排下料,加工,组装,在船最后成型之前,这个船究竟是什么样子,只有大船师清楚。经验这东西往往是很难用言语说清楚的,就算是大船师也有失手的时候,如果是小船也就罢了,造楼船这么干,那可太冒险了。
  于是刘修要求他们先造船模,按比例做出模型,在能够模拟各种水文的池中进行试验,如果能够符合要求,就按图纸加工,如果不符合要求,就再继续改进,一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这个办法在开始的时候遭到了大船师的一致反对,理由是他们从来没有这么做过,而实际上却是担心从此丢了饭碗。对于他们的反对,刘修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他一面宣传这么做的好处,一面拟定了不同级别的船师薪俸,并和几个大船师签定了合约,只要他们不犯错,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他可以雇佣他们一辈子,保证他们衣食无忧。
  大船师们有了保障,最后答应了刘修的要求,按照刘修的意见开始先做船模。在最初的半年内,益州船厂几乎没有生产任何大型战船,大船师们带着上百个识字的年轻人做船模,然后反复的试验,每天花掉的钱让那些入股的益州豪强牙疼不已。不过,当大船师们在试验中发现了原有船型的缺点并做出针对性的改进,造出来的船性能有了大幅度提升,生产速度也明显加快的时候,他们都开心了。
  “将军,按目前的进度,年前我们就可以完成水师换装的任务。”一个满脸是笑的监工指着正在忙碌的工人们,开心的说道:“这批任务完成之后,按照计划,我们会轮流放几个大船师的假,同时派他们到海边去考察。将军,到时候你的战船能够平安到达大海了吧?”
  刘修笑着摇摇头:“哪有这么快,不过,我已经搜集了一批海船的资料,你们可以先按那些资料打造一批模型,做些前期的准备。”
  那监工哦了一声,又讨好的说道:“将军谨慎,我们却是信心十足啊。这批战船又结实,速度又快,什么荆州水师,扬州水师,全不是我们的对手。”
  刘修大笑。这个监工是蜀郡赵家的人,和故太尉赵戒是同族。赵家在蜀郡是数一数二的大族,实力雄厚,在船厂中占了不小的股份,所以这个支族弟子才能做上监工。刘修给益州的豪强带来了美妙的前景,自然受到欢迎,所到之处,像这样讨好他的人比比皆是,刘修已经习惯了。他们正在说笑,身后传来一阵铃铛声,刘修笑道:“大家收声,铃铛贼来了。”
  众人回过头看着大步而来的甘宁,哄堂大笑。甘宁被他们笑得莫名其妙,不过他现在没心情理那些事,一个箭步窜到刘修面前,搓着手道:“好啊,将军,好啊。”
  “什么好啊?”刘修一头雾水。
  “好啊,将军,真是好啊。”甘宁又说了几句,这才发现刘修的脸色,连忙说道:“将军,我是说船好。”
  “船怎么好?”刘修故意追问道。
  “这个……结实!快!”甘宁挠着眉梢,想了半天,把身后的严颜扯了过来:“希伯,你来说。”
  严颜笑了一声,上前给刘修行了礼,把刚才他们试船的经过说了一遍。严颜和甘宁是同乡,甘宁奉刘修之命,去扞关攻击纪灵,就邀严颜同行。严颜长得很儒雅,可是打起仗来非常凶猛,立了功,回来之后就被刘修力排众议,任命为益州水师假督与甘宁一起掌益州水师。两个同乡一起做水师都督,这是很不合常理的。甘宁为刘修入主益州立过大功,那自然是没什么话说,按常理来说,严颜的功劳再大,也要避嫌,只要甘宁在任一天,他都不能做都督或者假督一职。
  刘修这么做,让严颜非常感激,同时也让甘宁觉得非常有面子。
  严颜说完了,甘宁又沉下了脸,杀气腾腾的说道:“刚才有个外乡人,正好在江边经过,他看到我们的战船,居然说不怎么样。老子很不爽,可是又说不过他,就把他带到将军这儿来了。将军,请几个大船师来,让这外乡人开开眼界,好好羞辱羞辱他。”
  “外乡人?”刘修的目光越过甘宁的肩膀,看向人群后的那个中年书生,缓步向前走去。甘宁身后的那些锦衣卫连忙向两边闪开,让出一条通道。刘修走到那中年书生面前,拱拱手:“在下涿郡刘修,不知足下怎么称呼。”
  “襄阳黄承彦。”
  “黄承彦?”刘修吃了一惊,上下打量了这人一眼,脑子里顿时冒出一个人来。我的天,诸葛大神的老岳父啊,听说他女儿长得丑,可是看他一点也不丑啊,难道他也娶了个丑老婆?
第543章
海船
  “这些新造的战船,结实的确结实,快也的确是快,可是稳定却未必见得。越大的船,越是如此。大江之中,勉强能行,可是到了海上,这样的船……”黄承彦摇摇头,表示不屑置评,那从骨子里透出的轻蔑让甘宁火冒三丈,如果不是刘修在眼前,他说不准要跳将起来,铃铛一响,结果了黄承彦的性命。
  刘修身边的几个见习船师也义愤填膺。他们大多是益州人,也参与到新船改造中去,一看这个荆襄人对他们的心血大加鞭挞,心里自然不爽,立刻联系上了区域歧视,怀疑黄承彦是来砸场子,灭益州人威风的。
  “你是替刘表来做说客的吗?”那个姓赵的监工哼了一声,开始上纲上线。不得不说,给对手扣上一顶政治帽子,先让对方处于不利地位,是自古以来无往而不利的惯招。
  黄承彦连看都没看他一眼,从容的眼神落在刘修身上:“车骑将军?”
  刘修微微一笑:“区区微官,焉敢污先生之耳,大江水虽多,只怕也洗不净先生的耳朵。来来来,我们不论那些俗事,且论论这船。先生说这船……”
  赵姓监工连忙提醒道:“将军,他可能是……”
  “不会,黄先生是山林隐士,怎么会和刘表那等欺世盗名的所谓名士同流合污。你们不要想多了,还是听黄先生说说这船的事吧。”他回头告诫那些面露不忿之色的见习船师们:“做学问当虚怀若谷,从善如流,抱残守阙可不是正途。任定祖、周叔布那样的大儒都能抛弃旧说,你们才做了几天学问,怎么就如此固执?”
  那几个年轻的见习船师见刘修不悦,不敢再坚持,一起躬身受命。
  黄承彦眉毛一耸,沉吟片刻,从刘修手中接过那艘楼船的模型,侃侃而谈。“之所以说大型战船不抗风浪,最显著的便是这楼船。因为楼船上有船舱,甚至多达四重。世人只知楼船高大威武,居高而射,顺水而冲,无不披靡。可是他们忘了,在江海之上,最大的对手不是人,而是风浪。这种楼船一旦遇到大风浪,倾覆之祸即在眼前,纵有铁甲强弩,又能奈何?”
  刘修眼前一亮。造船最大的问题就是稳定性,要能抗风浪,现在的长江比后世的长江要宽不少,风浪也要大许多,中小型战船还好,但是这种大楼船却很容易被风吹翻。经过改进的楼船虽然有了不小的改进,但依然抗不得大风大浪。黄承彦只是看了模型,便知道了其中的弊病,或许有解决之道。
  “再者,这样的船型,在江湖这等风浪不大的地方尚可行驶,一旦进入大海,风浪增大,则行进速度大打折扣。”他抚着胡须,微微一笑:“一看就知道,益州船厂的船师们没有见过海船,根本不知道海船的特点。”
  “那海船有什么特点?”一个见习船师还是没忍住,反唇相讥:“黄先生既然这么说,想必是一定见过的了。”
  “我的确见过。”黄承彦哈哈一笑,在船底下比拟了一下:“海船的下面是尖的,这样吃水才深,不仅平稳,而且利于破浪。”
  “尖的?”那船师哑然失笑,指着黄承彦,对同伴们摇摇头,意思是这人根本胡说八道,哪有船下面是尖的。
  刘修却是一阵心惊,他想起自己失误在什么地方了。他自认为不懂技术问题,所以不管是晋阳学堂和关中学堂,还是新建的成都学堂,他一直放手由工匠们自己去摸索,他不在里面掺乎,乱发表意见,以免误导。新酒也好,玻璃也好,都是学堂里的工匠们的集体智慧,他的作用就是提供了一个条件,具体技术问题的解决与他毫无关系。这次战船的改造也是如此,他放手让船师们去改,自己却没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可是黄承彦这句话让他想起了海船的特点,海船的代表性特点就是尖底。郑和下西洋用的就是那种尖底海船,而不是内陆湖泊所用的平底船。
  他刚想称赞黄承彦说得对,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看着那个年轻的见习船师对黄承彦大加指责,而黄承彦却不屑反驳,直到风习船师无趣的闭上了嘴,这才笑道:“实践出真知,对还是不对,做一个模型出来试一试便知。黄先生,不知道能否屈就数日,帮我改进一番,让他们开开眼界,免得以为先生是信口开河?”
  黄承彦有些犹豫,他只是一时兴起,并没有打算替刘修造船的想法,而且说实在的,他见过海船,却没造过海船,甚至连海船的模型都没做过。刘修让他做模型进行测试,万一要砸了怎么办?造船是个很精细的活,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得出来,没有经验的人根本难以下手。
  他本想推辞,可是转念一想,何不借此机会看看益州船厂的流程模式。他以前去过号称第一的豫章船厂,可是眼前的益州船厂显然要比豫章船厂还要大,不仅仅是规模变大了,就连眼前的各个区域布置上的细小变化也显得和理多了,偌大的一个船厂,繁忙却不杂乱,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情,配合紧密,秩序井然,大有讲究。
  刘修入主益州还不到两年,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将军不怕我知道了益州船厂的秘密,回去在荆州同样施为?”黄承彦委婉的推辞道。
  “如果刘表能用你,我也不反对,那样荆州水师就能独立平定江东,不需要我出兵了,我何乐而不为?”
  黄承彦有些感慨,被刘修说中了心思。当然不是刘表不想用他,而是他不想被刘表所用,但之所以他不愿意被刘表所用,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刘表不可能让他放手施为。刘表如果真有那份气度,荆州人才辈出,又不比益州差,打退孙坚,击败袁术是轻而易举的事,又怎么会落到这个田地,说白了,还是刘表无法人尽其才,只是表面上招贤纳士罢了。
  “那好,我就造个海船的模型,让你们开开眼界。”黄承彦道:“不过,在此之前,我想纠正一下将军刚才的说法。我的确是个说客,是荆州的说客。”
  刘修品味了一下荆州的说客和刘表的说客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心中明暸,上前很自然的挽起黄承彦的手臂,热情的邀请道:“黄先生,请,我们到里面坐,喝杯清茶,慢慢说。”
  黄承彦被他的热情搞得有些尴尬,心里却是暖洋洋的。久闻刘修从不主动与什么名士交往,也没有像刘表那样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今天一见面,刘修听到他名字的时候虽然眼神一亮,但其后并没有露出明显的招纳意图,显然对他这个荆襄名士并没什么招揽的想法,只是听了他对海船的见解之后才产生了一些兴趣,但也仅仅是一些兴趣而已。从刘修请他造一个模型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来看,刘修应该还没有完全相信他的话。
  实践出真知。刘修还没有肯定他的本事,这招揽自然是谈不上,眼下的热情,应该是同样出于对工匠之艺的喜爱。早就听说刘修开办学堂必有工坊,与刘表开办学堂只有儒学大相径庭,但对于黄承彦这个精通工匠之艺的隐士来说,显然刘修的观点和他更接近一些。
  两人到堂上坐下,也没客套两句,刘修开门见山的问起了黄承彦的来意。黄承彦也不客气,把荆州现在的情况说了一遍,坦白的说道:“我之所以冒昧前来,就是不希望荆襄再次蒙受战火,前几年袁术占据南阳,双方厮杀,富庶的南阳郡民生凋弊,白骨累累,我虽是山野之人,却也于心不忍。希望将军能进军荆州,尽快平定叛乱,还天下以太平。”
  “刘表不肯接受我车骑将军府的命令?”
  “是。”黄承彦道:“他还妄想借朝廷制衡将军之心割据荆州,只不过荆州大族对他已经失望,不想再支持他了。将军,此刻入荆州,正是大好时机啊。”
  “呵呵呵……”刘修摇摇头:“先生所说,只怕是蔡家的心思,却未必是荆州大族的心思。据我所知,刘表在荆州可不仅仅是依靠蔡家,马家、庞家、蒯家,包括江夏黄家,零陵刘家,义阳邓家,都是刘表依赖的对象,他们从依附刘表中得到了不少好处,岂肯轻易放弃刘表?就算他们有心重归朝廷,只怕这利益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吧。”
  黄承彦见刘修一口气说出了荆州的好几个大族,知道刘修对荆州的情况并不陌生,也知道那些大族的心里在想什么,便点头道:“将军说得有理,那些世家豪强首先考虑的自然是利益,不过,利益也有得与失。当有利益可得时,自然是两利相较取其重,而利益必失时,却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如今天下大乱,刘表非治乱之才,他只会给荆州带来伤害,当此之时,各大家族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避免更大的损失,然后才能考虑能得到什么利益。将军,你就算不给荆州任何好处,至少也能让他们不受更大的伤害啊。”
  刘修看了黄承彦片刻,放声大笑,忽然话锋一转:“先生,听说你有个女儿,聪明伶俐,不知今年几岁了?”
第544章
娃娃亲
  黄承彦莫名其妙,他迟疑了片刻:“我家阿楚才三岁,这……”
  “阿楚?和我爱妾的名字倒是一样。”刘修眉毛一挑:“不瞒先生说,我三个儿子都和令爱差不多,不如我们结个亲,如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1/5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