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校对)第4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3/522


第613章
夜语
  郭图表示压力很大,从战场上打探消息难,而验证消息更难。越是重要的消息,对方越是保护得严密,能打听到一鳞半爪已是难得,怎么可能让你从容的去验证。
  分析情况的真伪,本来就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抓狂的事。
  郭图深切的感受到戏志才不在身边的苦恼。戏志才有一种超常的本领,他能从几份不相干的情报中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或是证明,或是反驳。他的这项本领曾多次让郭图受益,刘修受伤的情况,就是通过栈道上的一个亭长闻到的药味来证实的。
  一个人可以假装受伤,但是如果走在狭窄和栈道上都坐在车里不出来,浑身都是药味,进门的时候都需要人抬,那作伪的可能性就太小了。郭图虽然没走过栈道,但是他却能猜想到大车在栈道上行驶的困难,如果不是真的受伤不能行动,刘修不可能这么做。
  可惜,那么一个大好机会,被袁绍浪费掉了。在刘修受伤的这段时间内,袁绍的儿子袁尚也病了,以至于他没有趁着朝廷人心惶惶的机会加强攻势,等刘修大半年后复出时,他才回过神来,不过这时朝廷已经恢复了安定。
  现在,郭图需要自己判断这个情报的真假。他冥思苦想,也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实在无奈之下,只得派人快马赶到洛阳,向戏志才问计。
  戏志才给他出了个主意,看看曹操在干什么,一切就明白了。谣言应该只是一个幌子,刘修和曹操这两个人不至于因为一个谣言而矛盾,这只是掩人耳目的原因,如果只有这个原因,那有很大的可能是个陷阱。
  郭图大喜,立刻派人去查。
  ……
  谯县,城东的一个小山谷中,原本平静安祥的景象早已不见,一万精锐将这里守得严严实实,普通人在五里之外就会被拦住,没有任何理由,只是不准进入。
  山谷中,有一个规模并不大的宅院,是曹家的产业,曹操就在这里“养病”。除了宅院中的几个仆人之外,这里只有全副武装的精锐卫士,他们日日夜夜的守护着那个平时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小院,每天都有无数的骑士从四面八方赶来,将消息汇总到谋士陈宫的手中。经过陈宫处理之后,再交给曹操。
  曹操最近的心情很不好,这一点所有人都感觉得出来,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主动去接近他,除了他的妾卞氏。卞氏带着儿子曹丕,长久以来,一直随着大军行动,是曹操疲惫时的开心果。
  不过这两天,卞氏明显觉得曹操情绪不对,连逗弄曹丕的时候都有些心神不宁。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偶尔试探的问过几次,但是曹操没说,她也没再问。她虽然出身倡家,却聪慧得很,知道曹操心里肯定藏着什么大事,连家人都不能透露。
  她只是更小心的侍奉着曹操,再也不多问一个字。
  曹操的沉默不仅让卞氏感到紧张,就连仆人们也感到紧张,特别是那些替曹操做饭的人,比如年轻的帮厨丁仲。丁仲是谯沛人,与曹操的好朋友丁冲同族,不过家境中落,后来托丁冲进曹府做厨子。他做得一手好菜,曹操每次回来,都会点他来做饭。
  丁仲有个毛病,他一焦虑就会不停的喝水,喝多了水,就会经常起夜。这已经成了同伴们取笑他的一个借口。这两天因为气氛紧张,丁仲的毛病又犯了,忙到半夜,刚睡下不久,他又翻身坐了起来,摸索着在地上找鞋。
  “又憋不住了?”累得像条死狗的同伴迷迷糊糊的说道。
  “唉,没办法,这两天将军那脸色吓人,我这老毛病又犯了。”丁仲苦笑一声:“你睡吧,我去去就来。”
  “嗯,你小心点,别惹事。”同伴嘿嘿笑了两声,连打趣的力气都没有了,翻个身向里睡了。丁仲捂着肚子,蹑手蹑脚的出了门,看了看不远处值夜的卫士,哈着腰打了个招呼,指了指远处的茅房。那卫士也是知道他这个毛病的,无声的笑着挥了挥手,示意他快去。
  丁仲感激的点点头,一边解裤子,一边小跑着冲了过去。钻进茅房,他蹲下身子,精神却振奋起来,屏息倾听了片刻,转身扒在角落处的杂物堆,露出一个仅容一人出入的洞。丁仲脱下外衣,钻了进去。
  钻过这堵墙,是一个排雨水的暗沟,五步以外,就是曹操所住的内院。丁仲身材瘦小,却非常灵活,像一只老鼠,悄无声息的进了暗沟,伏在沟中,一声不吭的等待着。
  从曹操回来的那一天起,每天夜里借着起夜的名义,他在这里已经连续潜伏了十三天。不为别的,就为听到一点曹操独处时的信息。
  院中,曹操披着一件白色单衣,敞着怀,在院中来回踱着步。他的步子很慢,听起来很沉重。虽然已经是半夜了,可是天气还是有些闷热,曹操不时的叹息一声,既像是在叹息,又像是烦闷。
  “夫君,时辰不早了,早些歇着吧。”卞氏披着一件小衣走了出来,用手中的蒲扇帮曹操扇了扇。
  一听到这话,藏身于暗沟中的丁仲不禁苦笑了一声,蚊子多,还能多过这暗沟里吗?这里简直是蚊子的老巢啊。为了防止露出破绽,我被咬得浑身是包,却连吭都不能吭一声。
  “我睡不着,你先睡吧。”曹操接过蒲扇,挥了挥手,示意卞氏先回去。卞氏顺从的点点头,回到房中。曹操独自在院里散着步,一圈,一圈,又一圈。
  丁仲伏在暗沟里,竖起了耳朵,不敢放过任何一点声音。他不知道自己能听到什么,但他必须这么做,做暗谍很多时候就是漫长的等待。他会把听到的每一句话都传给他的上线,然后根据那些话的价值收取不同的奖赏。至于他的赏钱来自于谁,他并不清楚。
  他只是一个暗谍,也不需要了解这么多,了解得太多,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
  “……”远处的曹操忽然叹了一声,嘟嘟囔囔的不知说了些什么。丁冲屏住了呼吸,凝神细听,慢慢的,他的眼中露出了笑意。他听懂了曹操的话,曹操虽然说得含糊,而且土音非常浓,但是他听明白了,当初选他作为暗谍进入曹府,就是因为他能听得懂曹操说的每一个字,不管是官话还谯沛的土话。
  这一夜,没有白来。丁仲按捺住心中的狂喜,紧紧的攥住了自己的拳头。
  ……
  半个月后,郭图得到了几十个消息,在经过仔细的筛选后,郭图从中挑出了三个。
  其一,曹操的女儿趁着刘修的女儿刘和与天子有矛盾的机会乘虚而入,现在刘和又重新回到了天子身边,而曹蕤则成了刘和的一个小侍女。
  其二,梁沛间有真人出的谣言,就是从刘修的手下嘴里传出来的,其始作俑者,应该就是刘修本人。
  其三,养病的曹操最近经常一个人深夜坐在庭中,唉声叹气,他经常嘀咕一句话,经过仔细分析后,他说的可能是“鱼目为珠,蓬槁成槚”。
  郭图盯着“鱼目为珠,蓬槁成槚”这八个字看了半天,最后笑了起来。他拿着整理好的情报来到袁绍的大帐,特地把这八个字指给袁绍看,袁绍愣了一下,突然心头一阵狂喜:“真是这八个字?”
  “千真万确。”
  袁绍长长的吁了一口气,直起了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轻轻的拍了一下案几,和郭图交换了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哈哈大笑起来。笑了两声,又禁不住悲从中来,泪水夺眶而出。他双手捂着脸,泣不成声。
  郭图一声不吭,也不上前安慰袁绍。他知道袁绍在哭什么。曹操这句话透露了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证实了当初袁绍对刘修的指控,当今天子不是孝灵帝的血脉,他是刘修的阴谋。袁绍曾经抓住了刘修的把柄,却被刘修用一个玄阳子道士将计就计,为此袁家的势力被赶出朝廷,袁徽身死,袁家走投无路,不得不铤而走险,起兵造反,走上一条不归路,无法再按部就班的实行自己的计划。
  而此时此刻,这个消息也证实了曹操和刘修交恶的真相。既然小天子是刘修的血脉,那和宋家就没关系,和曹操更没什么关系,刘修要借机夺去曹操的兵权也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曹操为什么不把这件事公之于众,想必也是因为袁家折戟沉沙在前,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他不敢贸然行动,否则他就和袁家一样,被逼与刘修对决,而不是能像现在这样保持没有撕破脸的克制状态。
  等袁绍哭完了,郭图轻声道:“主公,是不是和曹操联系一下,当此之时,他已经无路可走,只有投效主公了。”
  袁绍擦了把脸,摇摇头道:“不可,曹操此人多疑。如今刘修还在拉拢宋家,他让宋丰做了大将军,就说明他还没有和宋家撕破脸的打算,他还需要宋太后的支持。既然如此,曹操就还有希望,这个时候,他不会轻易的向我低头。只有等我打败了刘修,他才会认清形势。”
  “这倒也是。”郭图附和道:“他应该很愿意看到我们和刘修两败俱伤。”
  “是的。”袁绍轻蔑的冷笑一声:“从我认识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是这种人。”袁绍眼神忽然变得凌厉起来:“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要犹豫了。刘修攻打平舆已经一个月,他的锐气已挫,正是我们出击的好机会。”
  “那要不要把这个消息宣扬出去?”
  “宣扬出去有什么用?有人会相信我们吗?”袁绍有些不快的反问道。郭图连忙低头检讨自己,他知道袁绍此刻不会公开这个消息,就算是真的,由袁家嘴里说出来,也没人相信。袁绍想了片刻,又冷笑道:“这个功劳,还是留给曹孟德吧。”
  “主公英明,这才是一举两得的好计啊。”郭图赞道:“臣真是愚昧。”
  袁绍矜持的一笑,豪气顿生。
第614章
小天子的胜利
  汝南,平舆。
  攻城大战断断续续的已经进行了一个月,自从曹操离开之后,刘修独力攻城,力有不逮,而平舆城内的守军却士气大振,他们越战越勇,利用兵力的绝对优势,让刘修的多次攻城无功而退。城墙上下,到处都是被箭射出的坑洞,被擂石滚木砸出了裂口。时值盛夏,为了防止大规模的疫情蔓延,双方都默契的收回了阵亡将士的尸体。尸体可以收回去,但血迹却无法清理干净,数以亿万计的苍蝇被血腥味诱来,在城外嘤嘤乱舞,吵得人心烦意乱,却又打不死,赶不走。
  攻城士卒的士气已经明显不如当初,这几天刘修一直没有攻城,双方就这么沉默着,不知在等待什么。袁隗却心中大定,他已经渡过了最难熬的时期,现在到了刘修难熬的时候了,攻城受挫,他为了抢时间而留在身后的那些隐患,将慢慢的暴露出来。
  战贵胜不贵久,特别是对攻城一方来说,旷日持久的围城的确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崩溃的事情。袁隗现在既希望刘修尽快撤兵,这样他还有时间抢收粮食。他又不希望刘修走得太快,他相信袁绍现在就像一只丛林中的猛虎,正躲在一旁窥探,一旦有机会,他就会扑出来,狠狠的咬刘修一口。
  不奢求杀死刘修,只要打败他一次,就是一个振奋人心的胜利。
  袁隗每天都要登上城楼,一面鼓舞士气,一面观察刘修的大营,从刘修大营中的细枝末节来推测刘修此时此刻的心态。袁隗不是个善于用兵的人,但是他久经官场,揣测对方的心理却正是他的长项。
  他发现,这两天刘修经常击鼓聚将,却没有出击。
  ……
  城外的大营中,小天子居中而坐,脸色从容平静。刘修坐在他的身边,脸色阴沉,他虽然不说话,可是眼神中的恼怒就连瞎子都看得到。
  大帐里谁也不说话,因为他们刚刚听到了两个让他们非常紧张的消息。
  第一个消息:小天子刚刚有意无意的提起了刘修当初一个月攻克平舆的诺言。他并不是指责刘修,相反,他是以安抚刘修的面目出现。他说,大军攻城一个月了,虽然没有达到预定计划,但是成果还是有的。只是现在天气太热,不宜攻城,秋收又在即,是不是暂且班师?
  第二个消息:袁绍在顿丘一带集结了无数大军,号称二十万,正在搭建浮桥准备渡河,卫将军领兖州刺史曹操发来急报,请求陛下支援。袁绍来势汹汹,仅靠他的兵力无法抵抗。
  这两个消息都很诡异。第一个消息,天子虽然没说刘修无能,但是没攻克平舆就要班师,这无异于说刘修已经败了。第二个消息,曹操向天子求救,而不是向眼下主掌兵权的刘修求救,那就说明,曹操已经不肯听从刘修的命令,他和刘修真的翻脸了。
  这个时候该说什么?是帮刘修说话,还是帮天子说话?
  大帐内的沉默让人很压抑,很气闷,很不舒服。因为要见天子,这些人都穿得一本正经,虽说武将们也没有披甲,但这个光着膀子都淌汗的天气却要穿得严严实实,绝对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
  小天子咳嗽了一声,打破了平静,带着三分恭敬的笑容看向刘修:“骠骑将军,你看……如何?”
  刘修威严的目光扫了一圈帐内众人的面庞,哑声道:“陛下,臣觉得班师不妥。”
  小天子眉毛一挑:“那骠骑将军的意思是……”
  “平舆未下,袁隗尚未授首,袁绍又不知天高地厚的杀入兖州,当此之时,如是不能迎头痛击,那陛下的御驾亲征,岂不是先胜后败,无功而返?朝廷的颜面何在?”
  小天子抬起一只手,轻轻的揉着眉心,苦恼的说道:“骠骑将军所言甚是,如此班师,朝廷的颜面的确荡然无存,朕真是愧对祖宗啊。”
  刘修的脸色更不好看了,他无礼的直视着小天子:“陛下,这次战事是由臣指挥的,臣一定为陛下攻克平舆,再击退袁绍,然后再请陛下风风光光的回到洛阳。”
  “能行吗?”
  刘修挺直了身子,大声道:“臣愿立军令状。”他顿了顿,又有些底气不足的说道:“陛下,臣这些天只是太累了,敢请陛下再给臣几天时间,容我缓一缓。”
  小天子转过头看着他,眼珠一转,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唇,差点脱口而出。还军令状,你已经食言了一次,是不是先把这个责任担了再说?在片刻的冲动之后,他又道:“骠骑将军,朕相信你的英勇,也看到了你的辛劳。不过,这不仅仅是骠骑将军的事,也是朕与在座文武大臣的事,同样也是数万将士的事,全放在将军一个人身上,的确有些不公平。朕知道,将军这些天殚精竭虑,实在辛苦,朕无能,不能帮将军分忧。不过我大汉人才辈出,朕推荐一个人来辅助将军,如何?”
  刘修眯着眼睛沉默了好半天,才不情不愿的说道:“不知是哪位贤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3/5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