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校对)第4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6/522

  但是他们忘了一件事,现在他们大汗淋漓,所有裸露在外面的皮肤上都是一层又一层的汗水,生石灰根本不需要进入口鼻,只要沾到他们的皮肤上,被汗水浸湿,就能滋滋作响,和进入口鼻造成的伤害没什么区别。
  很快就有人感受到了难以忍受的灼痛感,他们再也顾不上捂着口鼻,拼命的将沾了石灰的手在身上擦着,希望能将石灰擦掉。只是他们一松开手,到处飞舞的石灰粉末就钻进了他们的鼻子,钻进了他们大张的嘴巴,灼痛感不仅没有降低,反而以更快的速度蔓延开来。
  “啊——”一个袁军士卒发出惨叫,扔到了手中的盾牌和环刀,手忙脚乱的用袖子去擦脸、擦手,想把上面的石灰抹掉。石灰倒不是很多,可是他们这么一来,严整的阵形一下子不见了,大家挤在一起,叫喊声、惨叫声混在一起,他们想停下来,可是后面的同伴挤着他们,让他们根本无法站稳,一步步的向前挤去。
  “呼——”
  “呼——”
  一只只陶罐从天而降,砸在盾牌上,越来越多的生石灰从陶罐中飞散开来,撒在那些袁军士卒的身上、脸上、手上,一旦接触到汗水,很快就吱吱作响。
  后面的将士还在百步之外,看到前面一个个黑乎乎的影子从天而降,随即爆开一团团白烟,他们随即明白了这些黑影不是先前的石球,而是其他的武器,很快就有经验丰富的士卒醒过神来,他们大叫着,提醒着所有人。
  “小心,这些是生石灰——”
  前面同伴的惨叫声验证了他们的担心,每个人都睁大了眼睛,惊恐的看着那些不断飞落的陶罐。他们都知道自己现在全身都是汗,就是停下来擦也擦不掉,一旦碰上这些生石灰是什么结果,只要有点经验的人都会不寒而栗。
  有人惊叫着,双腿蹬在地上,将身子全力向后靠,脚尖铲得泥土翻滚,可是后面的人还是在往前挤,眼看着就要进入生石灰的覆盖范围,有人终于控制不住恐惧的情绪,尖声叫起来。
  “不能前进啦,前面有石灰——”
  恐惧混杂着同伴因疼痛而发出的哭喊声,像一阵水波,迅速的向四周扩散开来。后面的人看着前面一团团升腾而起的白烟,又听到同伴们的叫喊声,很快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慌乱起来,有的停住了脚步,有的人还有向前挤,有的大声叫骂着,有的则开始哭泣。
  一罐罐生石灰持续不断的砸落,击起一团又一团的白烟。白烟越来越多,越来越浓,被笼罩在其中的士卒有的脸上、手上被烫出了一个个水泡,有的眼睛被烫瞎了,有的口腔和鼻腔被烧得疼痛难忍,他们尖叫着,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撞,想要夺路而逃,有的甚至挥起了手中的武器,对挡在面前的同伴乱砍乱杀。
  阵形大乱,严密的盾牌四分五散。
  一直咬着牙,绷着脸的许攸看着突然崩溃的两个方阵,目瞪口呆,冷汗涔涔。
第652章
一战成名
  两百架弩车齐声怒吼,射手们连续扳动弩机,一口气射光了十盘弩箭,两万枝羽箭唱着不祥的挽歌,飞上了天空,片刻后,又转头而下,如雄鹰扑兔般冲向混乱的袁军阵地。
  被生石灰迷住了眼,烫伤了脸的袁军这时痛得六神无主,巨盾散乱,面对密如飞蝗的弩箭,他们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锋利的箭头射穿了他们的皮甲,刺入了他们被汗水浸湿的战袄,深深的刺入他们的皮肉,给他们带来了更致命的伤害。
  惨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袁军的万人战阵就像是经历了一场狂风暴雨的庄稼,转眼间就倒下了一大片。
  黄忠举起战刀,厉声长啸:“杀——”
  满脸是血的魏延一个箭步冲了出去,拔步狂奔,四个同样成了血人的步卒紧随其后,紧握手中的武器,横眉竖目,凶神恶煞一般。在他们的身后,近千步卒如下山猛虎,对那些侥幸冲过了石灰阵的袁军士卒痛下杀手。
  大阵的正前方,五百多步卒不再留任何后手,高举着武器,五人一组,大砍大杀。
  已经射空弩箭的弩车射手也跟了上来,拔出环刀,大吼着向前冲去。在他们的身后,那些已经将所有准备好的生石灰罐抛出的砲手也跟了上来。
  后阵的袁军将士看着如乌云般飞来的箭雨,一个个头发发麻,眼睛都直了。他们已经领教了对手的箭阵厉害,可是现在他们才发现,对手一直没有全力施为。现在,他们使出了最狂暴的力量,带有毁灭性的力量。
  在这种力量面前,袁军将士崩溃了,他们再也不敢向前,掉转头,夺路而逃。
  兵败如山倒。
  许攸看着丢盔弃甲,狼狈奔逃的部下,欲哭无泪。他举起手,却半天没有发出命令。他知道,即使是把所有的亲卫派上去也挡不住逃跑的将士,这几百个亲卫再强悍,也挡不住几千溃兵,说不定可能会激起溃兵的反抗,连他都跑不掉。
  走吧,败已经败了,这是袁家的气数,也是我的命数。天意如此,人力难为。许攸长叹一声,无可奈何的说道:“撤!”
  早就被大溃败吓得胆战心惊的亲卫营一听,如释重负,立刻掉转马头,簇拥着许攸脱离战场。
  主将战旗一动,不仅那些攻击的袁军崩溃,就连剩下的五千多后备部队也崩溃了,他们跟着许攸落荒而逃。
  徐荣在千里眼中看到了这一切,他终于露出一抹轻松的笑容,向着远处的公孙度挥了挥手。公孙度大喜,猛踹马腹,战马人立而起,前蹄在空中虚踏两步,公孙度踩着马镫直起了身子,右手高举长矛,直指青天,怒吼一声:“追击!”然后松开缰绳,战马撒开四蹄,向南面飞奔而去。
  一千精骑催动战马,紧紧跟上,以公孙度为锋,化作一柄锋利无比的长剑,直扑纷乱的战场。翻飞的马蹄踢起滚滚烟尘,直冲九霄。隆隆的马蹄声像一道惊雷,越来越响,越来越急。
  正在奔逃的袁军将士一听到这沉闷的马蹄声,吓得魂飞魄散,他们像没头苍蝇似的四散而逃,尽可能的远离这些杀神。幽州出精骑,这是每一个袁军将士都清楚的事,面对骑兵,如果是结阵而战,也许还有抵抗的勇气,现在他们已经乱成一团,大家只顾逃命,对骑兵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所能做的,就是离这些杀神远一点,不要被他们当成目标。
  公孙度率领一千精骑,如虎入羊群,所到之处,袁军根本没有任何反抗,只是抱头鼠窜。他也不纠缠这些溃兵,死死的盯着许攸,一路追了下去。
  从接战开始,这一千人就没有参战,他们一直在养精蓄锐,就是等待这一刻。如今,这一刻终于来临,每一个亲卫营战士都觉得热血在燃烧,浑身有使不完的力量。他们挥舞着战刀和长矛,将所遇的敌人一一击倒,毫无阻碍的冲过了袁军溃兵的战阵,扑向了正在逃跑的许攸。
  许攸从亲卫们的喊叫声中感觉到了危险,他回头看去,只见一飚精骑从纷乱的溃兵中杀出,离自己越来越近,一将手持长矛,一马当先,灼热的目光越过了数百步的距离,看得他肝胆俱裂。他不由得想起了石门山被张燕伏击的那一次。那次如果不是文丑和颜良救他,他早就丧命了,今天,他再一次面临着这样的危险,可是却没有人能像颜良、文丑那样来救他了。
  “快跑!”许攸的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想法,他挥起刀鞭,猛抽战马,连路都来不及看,一路狂奔而去。
  他的身边没有多少骑士,只有袁绍安排给他的二十骑。广陵军中虽然有三万多人,但是骑兵数量非常少,还分属于不同将领,这种时候大家只顾自己逃命,谁还顾得上许攸这个主将。二十骑作为仪仗也许挺威风,在这样的战场上,特别是面对以骑兵称雄的刘修部属,对手还是幽州人徐荣,许攸根本没有停下来和徐荣再较量一下骑战的勇气,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逃,逃得越快越好,越远越好。
  许攸的逃跑彻底击垮了袁军的士气,整个战场上,再也找不到一个敢于反抗的袁军士卒。有的正逃跑,有的干脆扔掉武器,跪倒投降。准备恶战一场的刘军士卒看着眼前的这一切,都不敢相信胜利来得如此之快。片刻之后,他们欢呼起来。
  “徐中郎威武!”
  “徐中郎威武!”所有的士卒都兴高采烈的吼起来,就连那些已经转移到船上,随时准备转移的伤员都压抑不住自己的兴奋,使出浑身的力气,大声呐喊。
  欢呼声响彻云霄,动摇山摇。
  ……
  “大人,我们胜了。”传令兵翻身下马,还没站稳,就喜不自胜的说道。
  “胜了?”卢敏一阵狂喜,声音都有些颤抖起来。
  “是的,我们胜利了。许攸已经逃跑,徐大人的亲卫骑正在追击,袁军无主,近万人投降,徐大人正在打扫战场,很快就会回来拜见陛下。”
  “苍天有眼!”卢敏长笑一声,抚额而赞:“徐子烈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骠骑将军慧眼识人,慧眼识人啊。”
  李成等人听了,也是欣喜异常,纷纷过来道贺。卢敏笑容满面的应了,立刻安排李成回御营报捷。李成翻身上马,飞奔而去。
  ……
  小天子拈着棋子的手忽然在空中滞住,半晌没动弹。宋太后瞥了他一眼,刚要说话,小天子竖起一根手指挡在嘴前。“嘘——母后,好象有人来了。”
  宋太后侧耳一听,什么也没听到。她瞅瞅小天子,笑着摇摇头。“你是等得心焦了吧?”
  “不,真有声音。”小天子眼神发亮:“母后你听,有欢呼声!”
  宋太后又凝神听了听,还是没听到,不过没等她再发问,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奔到帐前,曹昂挑帐而入,大声叫道:“太后,陛下,大喜啊。”
  “胜了?”小天子霍地站了起来,一下子带翻了棋盘,棋子噼噼啪啪的撒得到处都是。小天子也顾不上去看,一把抓住曹昂的手臂,颤声道:“我们胜了?”
  “胜了,胜了。”曹昂用力的点着头,兴奋得脸色发红:“陛下,大捷啊,前所未有的大捷。徐中郎击败许攸了,击败许攸了。”
  “快,快,报捷的人在哪里?”小天子两步就跨到帐门口,刚要冲出去,他又停住了脚步,转过身,三步并作两步的赶到宋太后面前,拱起手,还没说话,眼泪忽然夺眶而出。他泣声道:“母后,我们胜了。”
  宋太后看着小天子这两天急剧消瘦下来的脸,叹了一口气,眼睛也忍不住湿润了。她站起身,拉着小天子的手,轻轻的拍了拍,含泪带笑:“陛下,是的,你胜利了。走,我们一起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的将士们,迎接我们的功臣。”
  “喏,母后请。”小天子用袖子抹了抹眼泪,扶着宋太后的手臂,一起出了帐。李成正好在周瑜的带领下赶到御帐前,一看到并肩而立的宋太后和小天子,立刻跪倒在地,大声说道:“太后,陛下,中郎将徐荣奉陛下之命,已经于繁阳亭大败叛军许攸!贼首许攸在逃,正在追击中。”
  小天子看看宋太后,宋太后鼓励的点点头。小天子挺起胸膛,走到李成面前,朗声道:“朕闻此捷报,心甚慰之。传诏,将捷报通报全营,待立功的将士们归来,朕将封赏有功将士,全营大飨。”他举起手臂,用力一挥拳头:“天佑大汉!”
  曹昂、周瑜等人都压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举起手,齐声大呼:“天佑大汉!”
  欢呼声很快就传遍全营,所有的将士都心潮澎湃,徐荣率三千人迎战三万人,不仅打赢了,而且是大胜,这个好消息太让人激动了。他们从各自的帐篷里走出来,看着御帐的方向,顿足大呼:“天佑大汉!”吼声如山崩地裂,狂涛巨澜,汹涌而去。
  ……
  平舆城的城头,众将面如土色,面面相觑。他们虽然还没有接到许攸战败的消息,但是他们看到了插着报捷的红旗奔入御营的骑士,他们听到了御营中的欢呼声,他们能清晰的听出欢呼声的内容。他们知道,许攸败了。
  许攸怎么会败?每个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互相看看,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出了浓浓的恐惧和疑惑。
  袁隗的脸白如纸,眼神呆滞,他怔怔的看着繁阳亭的方向,慢慢的站了起来。一阵风吹来,拂动他的衣角。这阵风并不大,可是袁隗却被摇得摇摇晃晃,他踉跄了两步,忽然一仰头,喷出一口鲜血,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第653章
智将与福将
  大帐里一片寂静,一伙人大眼瞪小眼,脸上全是不可置信,直到刘和举着小拳头一跃而起,尖叫一声,他们才清醒过来,笑成一团。老成些的摇头微笑,年轻些的则抑制不住兴奋,不顾刘修就在面前,放肆的大声欢呼着。
  虞翻也笑着摇摇头,用诧异的眼光看了一眼嘴角自带三分笑意的刘修,对他信任和放手使用徐荣的能力钦佩不已。徐荣在之前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包括虞翻在内,都认为这是刘修为了扶植幽州系才破格提拔他,要说没意见,那是不可能的。不过经此一战,再也不会有人怀疑刘修的眼光。
  郭嘉走到刘修面前,拱手施礼:“贺喜将军,又得一智将。”
  那些正在忘形庆祝的军谋们也收起了笑容,脸上兴奋的红晕也来不及消退,纷纷走到刘修面前,七嘴八舌的向刘修贺喜。军谋团在此之前预测的结果是小败,也就是说,徐荣能够以器械和训练方面的优势缩小双方兵力上的差距,但是考虑到差距太悬殊,徐荣取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能小挫许攸的锐气,为在平舆城下的决战博得先机,就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但是现在徐荣不仅胜了,而且是干脆利落的大胜,一举击溃了许攸的三万大军,还生擒了许攸本人,这样的成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让军谋团的成员在为之兴奋的时候,又有些不好意思。
  这里面固然有刘修多年来一直重视改进军械和培养通晓兵学的年轻士子作为基层军官,加强对士卒的训练有关,但是决定性的作用还是徐荣的指挥。换一个人去指挥,这一仗不全军覆没就算是谢天谢地了,根本不要指望大胜。
  军谋团虽然是集体的智慧,便他们毕竟是人,很多人也是人,绝不可能变成算无遗策的神。徐荣之前不显山不显水,军谋们对他的作战风格了解有限,只能按照常理做出各种推测,不料徐荣一出手就是神来之笔,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也是可以理解的。
  刘修也很高兴,他对徐荣有把握,但是这个结果还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还没有接到徐荣详细的作战报告,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打赢这一仗的,想来这一战必有一些值得取法之处,否则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胜果。战争又不是做学问,没有凭空出现的可能,所有的胜利都有他的必然之处。
  “好啦好啦。”刘修摆摆手,示意军谋们安静一下:“立刻传书徐荣部下的军谋,让他们把整个战事的经过送来,你们好好分析分析,如果有可取之处,当成经典战例,载入兵学院的教材之中,并通报全军军侯以上的军官,让他们好好揣摩消化。”
  “喏!”孟达应了一声。
  “另外,立刻推演一下接下来的战事。”刘修顿了顿,稳定了一下情绪:“这个结果出乎我们的预料,原先的计划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件事不能耽搁,立刻进行,尽可能的将战果进一步扩大。子敬,让辎重营准备一些酒食,你们可能要辛苦一下,加个班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6/5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