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校对)第4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5/522

  夏育不敢怠慢,连忙把田晏和麹义请来商议。麹义听了之后,也有些迟疑。上次争功,强攻两万胡骑,损失了近三千人,刘修已经很不高兴了。这次如果再和要拼命的田丰硬捍,伤亡增加,刘修知道了,还能放过他?更何况这是在帮曹操打仗,他们没有必要不惜代价。
  “通知曹仁吧,我们监视着田丰,不让他有机会突袭曹仁便是。”麹义阴险的笑道:“既然曹家兄弟不想让我们立大功,只想让我们打边鼓,我们也没有必要硬抢,对吧?”
  夏育和田晏赞同的点点头,他们的功劳已经足够了,无须再冒险。
  曹仁接到夏育的通知,哑然失笑,他告诉来人说,袁绍已经跑了,六七万大军基本上全扔在了济水两岸。除了战死的,剩下的都成了俘虏,我们俘虏了一万三千多,骠骑将军也轻松的接收了两万多人,现在他正忙着安置俘虏,可能忘了通知你们。至于这些援军,肯定不是来帮田丰打仗的,而是接应田丰退回去了。这点小事,就不麻烦你们了,我马上就亲自率虎豹骑击败他们,把他们赶出兖州,夺回濮阳。
  夏育接到回报,气得破口大骂。他二话不说,召集田宴和麹义,准备出击。这是兖州境内的最后一战,再不出手,就没机会了。
  麹义沉吟片刻,拦住了夏育:“追,肯定是要追的,可是不能这么简单的追。我们和田丰打了这么久,这人脾气虽然臭,可是用兵颇有章法。他要想撤退,岂能不做任何安排?”
  夏育眼睛一翻:“那按你的意思呢?”
  麹义微微一笑:“你不要忘了,我们是骑兵,骑兵最擅长的不是攻坚破阵,而是追击。我们应该让回濮阳的这段路,变成田丰的逃亡之路,而不是在这里和他硬拼。”
第669章
疲军
  曹仁接到夏育的通知后,没有任何迟疑,一面把消息通报给曹操,一面亲自率领虎豹骑赶了过来。他深知夏育这些人是什么德性,现在放着这么大一块肉,这些狼没有不下嘴的道理,为了抢在他们前面把这个功劳收入囊中,曹仁一路急行,结果一头撞进了田丰的埋伏圈。
  雷泽在濮水之北,巨野泽之西。为了防止被骑兵突袭,田丰一直把大军安排在两泽之间,这里虽然没有什么山峦,但是植被茂盛,草木丛生,还有不少沼泽地带,非常不利于骑兵奔驰。田丰就是仗着这些地利才挡住了夏育和曹仁的攻击,否则以他这五千步卒,怎么可能在一万三千多精骑的虎口下生存下来。
  田丰的伏兵就在雷泽之北,瓠子河注入巨野泽的地方,这里已经离开了那片茂密的沼泽地带,曹仁小心翼翼的走过了草丛,看着前面一望无垠的平野,心头的警惕一去,正想放马奔驰,结果伏兵大起,拦住他的去路,伏弩尽出,将冲在最前面的十几名骑士射得人仰马翻。
  没等曹仁回过神来,他的身后也响起了喊杀声,文丑在左,淳于琼在右,举着战刀从藏身处冲了出来,将曹仁的骑兵队伍拦腰赶断。在沼泽之中行走,骑兵速度不能太快,前面又遇到了伏兵,骑兵们正在等待命令,决定是进是退,战马都停在原处,突然被伏击,登时大乱,骑兵的优势根本无从发挥,反倒被等待多时的袁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曹仁虽然年轻,却久经沙场,在短暂的紧张之后,他立刻下令骑士们下马步战,以战马为掩护,和袁军展开了肉搏战。虎豹骑的士卒都是从军中精选出来的,不仅骑术精湛,步战也毫不逊色,个人武技高超。他们慌而不乱,有条不紊的展开反击,在小半个时辰的搏杀之后,他们渐渐的稳住了阵脚。
  田丰有些遗憾,曹军太强悍了,仅凭他这些人是无法全歼他们的。他见好就收,接应文丑和淳于琼退出战场,以瓠子河为掩护,且战且退。
  曹仁一个大意,损失了近千人,特别是战马损失太大。在这种狭窄的战场上作战,战马又无法奔驰,成了绝佳的靶子,被袁军射伤射杀近三成。曹仁懊悔不迭,不敢轻易再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田丰走了。
  淳于琼非常兴奋。自从上一次被皇甫嵩打得灰头土脸之后,他一直对骑兵有所忌惮,这次在田丰的指挥下,他们击败了曹军最精锐的虎豹骑,小胜一场,心里美滋滋的,对田丰说话的态度也好了许多。
  田丰却一点也不轻松,他对淳于琼和文丑说,曹仁虽然善战,但是他毕竟年轻,真正可怕的是夏育那些人。夏育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悍将,和凶残的鲜卑人、羌人打过多年的仗,捕捉战机的能力远远超过曹仁,而他们率领的西凉骑兵也比虎豹骑更精于骑战。曹仁虽然危险,但更危险的却是夏育他们。
  淳于琼一听说是西凉骑,先加了三分小心,他没有多说,听从田丰的指挥,谨慎的注意着周边的一切,用刚刚缴获的十几匹战马装备了斥候,让他们在四处打听。
  不出田丰所料,曹仁刚刚退去,夏育等人率领的骑兵就出现了。看着斥候往来飞驰,每一个袁军士卒都提起了十二分的警惕,紧握着武器,随时准备投入战斗,不敢有任何大意。为了避免被骑兵突袭追杀,田丰下令行军时也要保持阵形,以便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战斗。
  淳于琼和文丑更不敢大意,他们交替掩护,轮流前进。这样安全倒是安全了,可是速度也大打折扣,一天只走了不到二十里,将士们还累得筋疲力尽。
  “这不是办法。”田丰把文丑和淳于琼叫了过来,咕咚咕咚的灌了两口凉水,一抹嘴唇:“照这个速度,我们至少要三天时间才能回到濮阳。三天时间,只怕刘修的前锋已经赶到濮阳城外了。”
  文丑沉默了片刻:“那先生的意思是?”
  “我留下来阻击,你们先走。”
  文丑毫不犹豫的摇摇头:“不行,要走也是先生先走,我留下来断后。”
  田丰冷笑一声:“你只是个偏将,有什么资格独领一军?不要再争了,我留下来断后。天马上就要黑了,休息一个时辰后,你们立刻动身,在前面二十里准备好阵地,我会在一个时辰后开始急行军,如果夏育追,你们要能拦得住他,如果夏育不追,我会一口气走出四十里,列阵休息,然后你们再出发。这样到明天中午,我们就能顺利的回到濮阳城。”
  文丑还在考虑,淳于琼却已经点头答应:“那就按田校尉的意思,我们先出发,在前面准备好阵地,接应田校尉。”
  田丰瞥了他一眼,摆摆手:“那就照计行事。”
  文丑叹了一口气,他和淳于琼一起出来,虽说现在他独领两千人为一部,可毕竟淳于琼是主将。淳于琼答应了,他也不好再说什么。他用目光注视着田丰,抚胸施礼:“田先生,你多加小心。”
  “嗯。”田丰应了一声,又道:“你也是。”
  文丑再施一礼,看看在远处等着的淳于琼,欲言又止,快步赶了上去。田丰坐在辎重车上,看着西山的夕阳,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他一边安排部下列阵,一边从亲卫田静手中接过一块饼,撕了一块放入口中,慢慢的嚼着,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拍了拍手:“钜鹿城的胡饼真是香啊,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吃到。”
  “我们一定能回去的。”田静低声说道:“只要回到濮阳,我们就能安全的回到冀州。”
  “但愿如此。”田丰站起身来,手搭在眉上,向远处眺望。目力可及之处,两匹战马伫立,那是夏育派出的斥候,他们已经跟了一天,但是夏育的骑兵却一直没有露面。田丰不知道夏育究竟在不在后面,他派出去的斥候一直没有发现夏育的影子,但是遭到了对方斥候的劫杀。要论马背上的个人武技,冀州人还真不是西凉人的对手,一天下来,至少有十几个斥候死在了对方的箭下。
  田丰不肯怠慢,他知道骑兵的厉害,三十里路对于步卒来说要走一天,可是对于骑兵来说,也就是一个时辰的事。夏育现在一定隐身于暗处,像一头恶狼,等着他露出破绽。只要他有一丝大意,夏育就会扑上来,狠狠的撕下一块肉,甚至可能把他撕成碎片。
  两万胡骑都不是他的对手,他这一万步卒又算得了什么?田丰心情沉重,他当然知道,一旦文丑他们离开的时候夏育追了上来,他这三四千人肯定是全军覆没的下场,最好的结果也只是给文丑他们争取一点时间。
  他只希望夏育不要来得这么巧,让他有足够的逃跑时间。
  田丰看着远处的骑士,暗暗祈祷。
  一个时辰后,夜色降临,天地之间一片黑暗,伸手不见五指。田丰下令所有的士卒开始急行军,不要向后看,哪怕是骑兵冲到身后,也不要回头看,一门心思向前奔跑。为了不那么快的暴露目标,他连火把都不准打,除了必要的武器和一天的干粮,任何不必要的东西全部抛弃。
  逃亡开始了。袁军士卒已经被身后的骑兵迫得喘不过气来,这一天虽然一直没有看到骑兵出现,但是那种死亡的威胁却时刻压在他们的心头,让他们不敢有丝毫放松。眼下田丰让他们急行军,他们虽然疲惫不堪,却还是咬着牙,跟在田丰后面狂奔。
  行军速度突然快了起来。谁也不说话,每个人都埋头奔跑,耳边全是呼哧呼哧的喘息声,他们竖起了耳朵,倾听着周围,偶尔抬起头看一眼身后黑漆漆的夜空。让他们感到一丝安慰的是,骑兵一直没有出现,连斥候的火把都没有看到。
  田丰带着人一口气跑了二十多里,遇到了严阵以待的淳于琼。淳于琼一见到田丰,就紧张的问道:“怎么样,夏育有没有追来?”
  “没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任何追兵。”
  淳于琼兴奋的一拍手:“太好了。看来夏育没有料到田校尉会冒这个险,他大概还在睡大着呢。田校尉,那你再辛苦一下,继续向前跑,等到了咸城外再休息。我在一个时辰后出发。”
  “一个时辰不够。”田丰喘着粗气,指了指身边正吐着舌头大喘气的士卒:“你看看他们已经累成什么样子了,再跑一个时辰,他们也到不了咸城。”
  淳于琼眉头一挑:“那一个半时辰?”
  “嗯,这应该差不多了。”田丰一抽战马,向前奔去。淳于琼哼了一声,“说一个时辰的也是你,变卦的也是你。你多半个时辰,老子就多半个时辰的危险。”
  “多半个时辰也好,让将士们多休息一会儿,到时候跑起来,也更有力气。”文丑走了过来,客气的说道:“要不你先休息一会儿,我在这儿看着?”
  淳于琼应了一声,打了个哈欠:“也好,那就辛苦子俊了。我先去打个盹,一个时辰后你叫醒我,换你休息。”
  文丑摆摆手,强笑道:“没关系,我还不是很累。你放心睡吧,一个半时辰后我叫你便是。”其实他已经接连好几天没有好好休息,现在眼皮重得像座山,可是淳于琼却一点也没有让他先休息的意思,他又能说什么。他扭了扭脖子,用冷水洗了洗脸,回到了自己的阵地上。
  远处一片沉寂,文丑倚着战马,一动不动的站着,眼皮却不住的开始打架。
第670章
心愿
  夏育跳下马,在田丰扔下的辎重中来回走了几步,笑着摇摇头:“看来这些人快疯了,连辎重都不要,就这么逃了。”
  田晏摇着马鞭,神态轻松的看着西边的夜空,那里漆黑一片,不过田晏的眼中却闪着兴奋的光芒。“田丰这是拼命了,与其等死,不如赌一赌。被我们半路上追上了,算倒霉,如果运气还好,也许他能逃入濮阳城也说不准。”
  “哼!”夏育冷笑一声:“要是就这么让他们进了濮阳城,我等以后还怎么见人。”
  田晏斜睨着夏育:“怎么,你想趁黑追上去?”
  夏育摇摇头:“我可没那么傻。田丰精明得很,他临走还咬了曹仁一块肉,怎么可能让我们轻易得手。这黑灯瞎火的,他要是在哪儿埋伏下来,我们还真未必能发现。不过,他们已经被吓破了胆,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他们坐立不安。我们还是按原计划追,时刻保持压力,看他们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崩溃。”
  田晏打趣道:“我还以为你胆子大了,要夜袭田丰呢,原来还是这样啊。”
  “管他哪样,能打胜仗,就是好样的。”夏育不以为然,马鞭一指西面:“多派些斥候,打起火把,小心些,不要中了他们的暗箭。”
  “没事,他们马骑得好的已经被我们白天杀得差不多了,不会再有胆量和我们较量的。”田晏一边说着,一边叫过几个人,吩咐他们去打探消息。时间不长,几骑快马冲出了队伍,举着火把,耀武扬威的冲进了黑夜之中。
  “我们睡一会儿。”夏育打了个哈欠,下达了就地休息的命令。将士们纷纷下马,负责警戒的牵着战马走出队伍,没有警戒任务的从马背上拿下胡床、酒食,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一边吃一边闲扯着。他们神态轻松,谈论着刚刚听到的济水大捷的战事,以及早上刚收到的曹仁中伏的事情。
  “卫将军这次亏大了。”一个面色黝黑的中年士卒一边嚼着饼,一边含含糊糊的说道:“他和审配打了那么久,结果才抓了一万俘虏。咱们骠骑将军可就舒服了,在后面等了两天,稳稳当当的抓两万,多了足足一倍,可不是一点半点啊。”
  “那还用说,你也不看看他们的身份。曹操虽说出仕比骠骑将军早,可那是占着年纪大的便宜,你看骠骑将军一出道,那家伙,一下子就超过了曹操,当初在咱们长水营的时候,连袁绍这样的世家子弟都成了他的属下……”
  “你们长水营?我呸!”中年士卒唾了一口,笑骂道:“你入营的时候,骠骑将军早就是北中郎将了,你见他过一面没有,也敢称你们长水营。要说这话,也只有我这样的老人才有资格。想当初,我可是给骠骑将军递过马鞭的。”
  “哟,老黑,今天不满嘴跑舌头了啊。我怎么上次听到的和今天不一样。”
  “嘿,老兄,说说看,老黑上次吹的什么牛?”
  “上次嘛,和这次区别倒也不太大,都和马鞭有关,不过,这递的人和接的人掉了个个而已。”那个年轻些的士卒咬了一口饼,戏谑的看着那个面色赧然的中年士卒,不依不饶的说道:“是不是,老黑?”
  “这个……上次喝多了,一时口误,一时口误!”老黑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猛啃大饼。
  旁边一个伍长叫了起来:“我靠,原来你这老东西是骗人啊。害得老子崇拜了你这么久,快把这些年老子孝敬你的酒肉还给我。”
  旁边的士卒听了,轰堂大笑。有人笑骂道:“你这傻且,连这种屁话也信?骠骑将军是什么样的人,能给他递马鞭。我看哪,他就是想给骠骑将军递马鞭,恐怕也没有资格呢。”
  “你懂个屁!”五十多数的都尉走了过来,手中的马鞭一顿乱敲,那些士卒全都收了声,不敢再放肆。都尉扫了他们一眼,冷笑道:“老黑给骠骑将军递过马鞭,是我亲眼看到的,有什么不可信的?骠骑将军当时还只是一个出身普通的涿郡壮士,平易近人也是很自然的事。就算他现在贵为楚王世子,对咱们普通士卒不还是有说有笑的?牛季,你忘了上次你受伤,和翁主给你包扎的事了?你们这些粗坯也不想想,和翁主那是什么样的人物,她将来可是要当皇后的,骠骑将军还让她来给咱们这些粗汉子包扎伤口。那骠骑将军给我们递个马鞭,又有什么不可能的事?只是老黑福分不够,没遇到这样的事罢了。”
  “那倒是,和翁主还给我倒过水呢。”
  “和翁主是好人,将来一定是个好皇后。”
  “那当然了,咱和翁主肯定是咱大汉历朝以来最好的皇后,曹家那个小丫头,是拍马都赶不上啰。”
  “说句良心话,曹家那丫头的确也不差。不过,她运气不好,非要和和翁主比较,那就不是差得一点半点了。依我看,她是狗咬月亮,白费心思了。”
  “嘿嘿,还真是这么个理儿。”老黑又高兴起来:“你们看啊,曹操和骠骑将军比,那是处处吃瘪。他女儿和和翁主比,又是处处吃瘪,这曹家啊,就是被骠骑将军一家吃得死死的,要想占不上风,估计得下辈子了。”
  “下辈子?我呸,他下辈子都甭想。”都尉扫帚般的眉毛一竖,面相凶恶:“骠骑将军就不用说了,骠骑将军的几个女人,不是公主就是名门之后,曹操呢,原本还行,至少是个正经人家的女子,现在倒好,娶了个倡妓,这样的女人能生出什么好儿子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5/5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