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校对)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522

  沮授气急,拄剑大骂:“主公,有这等小人在主公身边,如何能成大事。请允我斩杀此人,再向主公请罪?”
  袁绍沉下了脸,不快的喝道:“子辅,你是说我亲小人,远贤臣吗?”
  沮授愕然。在他一愣神的功夫,郭图连滚带爬,躲到亲卫的身后。正在这时,一骑快马从远处奔了过来,骑士翻身下马,快步走到郭图的面前,双手奉上一封密信。郭图被沮授吓得不轻,手哆嗦了半天才打开密信,看了一眼后,他愣了一下,随即又看了一遍,顿时两眼放光,跌跌撞撞的向袁绍走去。
  “主公,主公,大喜啊,大喜啊!”
  袁绍皱起了眉头,对郭图的举动非常不满,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大喜。
  郭图顾不得看袁绍的脸色,急声道:“主公,大喜啊,刘修被天子赶回江陵了。”
  “什么?”袁绍和沮授异口同声的叫了起来,沮授一伸手,从郭图手中抢过了那封密信。郭图大惊,伸手要去抢,沮授一手持信,一手持剑直指郭图,郭图吓得连退两步。沮授看完了信,既想笑,又想哭,神情怪异,愣在那里半晌没动弹。
  郭图小心翼翼的拨开他的剑,从他手中抽出密信,双手递给袁绍。袁绍这时也没心情计较沮授的无礼,迅速把密信看了一遍,眉梢一颤,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这只狡兔还没死,刘修那只走狗却要被烹了。哈哈哈,真是痛快,痛快啊。”
  沮授眼神闪烁,看着狂喜的袁绍和郭图,不知在想什么。他张了张嘴,最后却什么也没说。
  “主公,我就说吉人自有天相吧?”郭图脸笑成了一朵花,兴奋的满脸通红。“原来却不是项羽杀了义帝,而是义帝要杀项羽。主公,我们的机会来啦。”
  “嘿嘿嘿……”袁绍笑得合不拢嘴,一挺身,从车上站了起来,意气风发的看着远处的燕山:“公则,我们还需要出塞吗?”
  郭图心虚的看了看沮授,凑到袁绍面前,仰起脸,谦卑的说道:“主公,与胡人的谈判非常重要,非主公不行啊。”
  袁绍一愣,这才想起来这次出逃的借口,有些尴尬的笑了笑。他掩饰的咳嗽了一声:“那我们速去速回?”
  “主公。”沮授忽然插话道:“与胡人的谈判虽然重要,可是了解朝廷的军情更为重要。刘修遭天子猜忌,正是我们反击的时候,如何能一举扭转战局,不给刘修反扑的机会,对主公的基业至关重要。主公应该立刻回邺城主持大事,至于出塞谈判的事,臣以为由郭校尉代行足已。”
  袁绍皱着眉头想了想,把目光转向郭图,郭图眼珠一转:“主公,出塞谈判之事,臣愿意代行。不过主公却不必回邺城。”
  “为何?”袁绍和沮授同时问道。不过袁绍是诧异,沮授却是有些着急。
  “因为我们只知道刘修突然离开了濮阳,回到江陵,但真正的原因却不清楚,他回江陵究竟是因为天子的忌惮,还是去筹备粮草,眼下还没有确切的消息,需要进一步的确认。二来,刘修虽然走了,但是他只带走了自己的亲卫营,其他各部人马还没有动,随时有可能入侵冀州。回邺城主持军事固然重要,可是邺城已经有长公子,主公无需立刻回去,相反,主公应该留在此地,为即将来临的大战筹备粮草,征集兵员。这里远离前线,消息不易走漏,将来朝廷的大军渡河,主公带领精兵突然杀出,才有奇兵之效啊。”
  “胡言乱语!”沮授气得唾了郭图一脸的口水:“说什么奇兵,数万大军怎么可能掩人耳目?这里离邺城一千余里,万一有事,行军亦要一个月,哪能来得及?主公,依我之见,还是回邺城的好。哪怕是数万大军前来,只要主公在,邺城也能力保不失。”
  “主公不在,邺城就能攻得下吗?”郭图冷笑一声,“冀州又岂是魏郡一郡?我军新败,士气不振,正当以弱示敌,诱敌深入,才是正理。让他们顿兵于邺城之下,久战兵疲,主公再全军杀出,方能转败为胜。”
  袁绍听得喜讯,精神振奋,思路也活络了许多,他迅速的分析了郭图的意思,明白这是怕万一是刘修的一计,诱他前去,还是在易县观望了一段时间最安全,免得到时候发现中计,想逃都来不及。想到此,他威严的咳嗽了一声:“你们不要再说了,虽然邺城很重要,可是与胡人的谈判以及筹备粮草也非常重要,我暂时就在河间、安平主持全局,想必显思在邺城有逢纪等人协助,就算是敌人前来攻击,也能守得住。”
  沮授见袁绍下了结论,也不好再争,反正袁绍不继续向北逃,他就已经很满足了。他随即请袁绍回车鄚县暂驻,袁绍却哈哈一笑:“子辅,我已经到了易水,为何不去易县?难道你怕我到了易县,会影响你的公务吗?”
  沮授听袁绍这么说,也不好推辞,只好请袁绍到易县暂驻,找机会再劝他回邺城。袁绍进了易县,好好的洗了个澡,又吃了一顿几个月来难得的舒心饭,心情才渐渐的平复下来。他左思右想,还是觉得不放心。上次刘修和曹操联手造了个谣,设了个圈套,葬送了他的八万大军,这两人都是不择手段之辈,焉知这次不是故伎重施?说不定刘修是想施缓兵之计,把他诱到邺城,先切断他的后路,然后再突然下手呢。要知道赵云、张燕在真定,公孙瓒、刘备在右北平、辽东,他们随时可能合围,重新夺取幽州,把他堵死在冀州,到了那时候,他只有跳海了。
  袁绍找来了郭图,再三叮咛,无论如何要搞清楚刘修离开濮阳回江陵是什么原因,千万不能再上当。郭图知道干系重大,不敢大意,他再次想起了在洛阳的戏志才,立刻派人带着亲笔信赶往洛阳,要求戏志才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搞清楚真相。
  ……
  洛阳,戏志才匆匆走进了楚王府。看门的人一看他手中的天字黑木令,吃了一惊,连忙将他引到后院,恭恭敬敬的送了进去。戏志才直入内堂,见到了正在出神的楚王刘元起。
  “大王。”
  “志才啊,稀客稀客,快坐!”刘元起热情的招呼道,叫人备上了茶,然后顺手掩上门,似笑非笑的看着戏志才:“袁绍那边有消息了?”
  “嗯。”戏志才简短的应了一声,拿出郭图的密信:“不瞒大王说,我也想搞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世子之前一点消息也没透给我,是一计,还是真的和陛下翻脸了?”
  刘元起抚着胡须想了想:“可能都是,也可能都不是。”
  戏志才不解的看着刘元起,刘元起摆摆手:“我到现在为止也没接到准确的消息,不过我想很快就会到。但是,能把袁绍留在冀州总是好的,所以不管是一计也好,是真的闹翻了也好,我们都要按这个目标来给郭图传递消息。”他叹了一口气,“不知道德然这是搞什么,把我们都搞得晕头转向。”
  戏志才见刘元起这么说,也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他明白了刘元起的言下之意,不管天子是不是忌惮刘修,杀死袁绍,平定冀州,都是势在必行的事,所以不能让他逃出冀州。
  “那……大王,如果真是陛下猜忌世子,又该如何?”
  刘元起眯了眯眼睛:“这个嘛,我还想听听德然的意思,一时半会的无法回答你。不过,我们有必要刺激他一下,让他不要总这么犹犹豫豫,拖拖拉拉的。”
  戏志才松了一口气,连连点头。
第686章
黑锅
  小天子勃然大怒,将御案上的所有东西全部推到地上,暴跳如雷。
  “岂有此理,他是想造反吗?”小天子跺着脚,嘶声吼叫道:“朕要杀了他们,把他们全杀了!”
  曹操窘迫的站在一边,既不敢劝,又不敢不劝,他给站在一旁的曹昂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赶紧去请宋太后。曹昂偷偷的溜了出去,一出帐,撒开腿就往太后的大帐跑。太后住得离天子不远,也就是三五个帐篷,小天子暴怒的吼叫声已经传了过来,曹蕤奉太后之命,正准备来查看,迎面和曹昂撞了个正着。
  “唉哟!”曹蕤的鼻子被撞得又酸又疼,眼泪都出来了,捂着脸嗔道:“阿兄,你怎么了,毛毛燥燥的。”
  “阿蕤,太后在吗?陛下又发怒了。”
  “子修,进来说,究竟是什么事?”宋太后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带着一丝不快。曹昂顾不得安慰曹蕤,进了帐,恭恭敬敬的给宋太后行了礼,把事情说了一遍。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刘修离开后,小天子既失落,又觉得是个机会。他一心想打个胜仗,检验一下自己近期来学习兵法的成绩,提高自己的威望,让刘修看看,没有他,照样能平定冀州。于是他整日拉着曹操研究怎么才能拿下冀州。于是曹操提出一点,上次兖州战役之所以没能抓住袁绍,就是因为消息传递不够及时,袁绍逃得太快,甘宁没能抢在之前切断浮桥,这才让袁绍逃了回去。
  所以曹操建议,如果想在冀州抓住袁绍,而不是将国内战争演化为旷日持久的远征,那么在大军发动之前,先切断袁绍的退路就显得至关重要,现在最先要进行的就是在筹备粮草的同时,先让甘宁奔赴渤海,会合刘备和公孙瓒攻击幽州。
  小天子很高兴,觉得这个计策可行,便让曹操下令甘宁行动。结果甘宁第二天就送了一个回复,赴辽东可以,不过将士们出来征战已经两年,思乡心切,是不是先把欠他们的假给补上?按照大汉军制,将士们每服役四个月有一个月的假期,如今两年没有休假,积累起来应该是四个月。而且,这一战我们虽然没能截住袁绍,没有功劳,但苦劳还是有的,那赏赐是不是也多少该有一点?请卫将军一起发下来,让将士们好带着钱回家与家人团聚,然后才能精神百倍的远赴辽东啊。
  甘宁这话说得有根有据,一点没有耍蛮的地方,问题是真要按这个方案去做,水师还能剩下多少人在军中,还怎么进入渤海攻击幽州?这分明是甘宁在抗拒命令找的借口嘛。
  曹操把这个结果告诉了小天子,结果小天子就火了。
  宋太后听完,阴着脸半天没有说话,过了片刻,她对曹昂寒声道:“去,把卫将军请来。”
  曹昂应了一声,转身出帐,时间不长,曹操来了。向宋太后行了礼,小心翼翼的问道:“太后,你看这事……”
  “卫将军,你真是好心计啊。”宋太后冷笑一声,打断了曹操的试探。曹操尴尬的闭上了嘴,低下头,听宋太后责备。“你难道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将军们的心里又是什么想法?你自己不敢否决陛下的想法,却用甘宁这样的浑人来挡箭,是把所有人都当甘宁一样吗?”
  曹操吓了一跳,连忙伏地请罪:“太后息怒,臣绝无此意。”
  “住口。”宋太后厉声喝道:“陛下年幼,刚刚接触军事,诸多事项还停留在字面上。正因为如此,骠骑将军走之前才会请求你们秉公直言,不要违心附从陛下。你是没有听清,还是口是心非?大军征战大半年,立功的将士该赏的还没赏,骠骑将军又突然回了江陵,他原先的部下会怎么想,你难道不知道?你这么做,是不是想故意让陛下难堪,激怒他,让他做出不合身份的举止来?”
  宋太后声色俱厉,曹操吓得汗如雨下,战栗不已,连回嘴解释都不敢。宋太后每一个罪名都非常严厉,真要处置他,完全可以将他的卫将军罢免,让他成为一个庶民。他心里当然有这些想法,但他只是想让小天子知道一下难度有多大,却没有要陷小天子于尴尬境地的心思。只是事情到了这一步,宋太后认为他有,他又怎么解释自己真的没有?
  不过曹操也知道,这个时候宋太后除了召回刘修,不会把他也罢免掉,她毕竟还需要一个帮手,一个能牵制刘修的帮手。严厉的指责,不过是示威,是警告,否则宋太后根本不需要和他说这么多话。如果真像他猜测的那样,天子是刘修的血脉,那宋皇后更离不开曹家的帮助。
  “臣惭愧,臣思虑不周,连及陛下,臣有罪。”
  宋太后发泄完了,怒气冲冲的坐在榻上,冷眼看着曹操,好半天才慢慢的平静下来。“你处置不当,罚俸一年。收回给甘宁的军令,同意他们将士轮休的请求。停止一切军事行动,集中力量筹备军饷,将所有将士的赏赐发下去。疫情已经平定,请陛下凯旋,即日命三公议功,在新年之前,议定诸将的封赏。”
  “唯!”曹操一一应了,躬身退了出去,退到帐门口,他又停住了。“太后,赏赐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兖州新破,可没这么多钱啊。”
  宋太后眉头轻皱:“兖州的士绅为袁绍所残,不能再盘剥他们。将平舆的战利品分发下去,另外不够的部分,我再来想想办法,把宫里能省的钱先拿过来用。如果还是不够,那只好向楚王府借贷了。”
  曹操听了最后一句话,打了个激零,没敢吱声,连忙退了出去。他回到御帐,把宋太后的旨意对小天子说了,小天子愣了半晌,又气又恼,却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他是想把甘宁杀了,可是他也知道,他在曹操面前说说没关系,要是在其他人面前露出这个口风,只怕被杀的就不是甘宁,而是他了。刘修手下那一帮骄兵悍将就等着机会生事呢。
  既然太后把责任都推到了曹操身上,洗清了他的责任,他也只好把这口恶气忍下去了。一想到此,小天子心里就烈火熊熊,再想到那天在众将面前被吓得失声痛哭,他的脸也跟着有些发烫。他心灰意冷的挥了挥手:“那你就照着太后的意思去办吧。”
  曹操气得暗骂,事情是小天子逼他去做的,现在责任却由他一个人来背。曹操想起刘修曾经开过的玩笑,眼前忽然出现了一口锅,又黑又沉的锅。
  曹操随即宣布暂停所有军事行动,各营都按正常的轮休制度进行补休,优先发放离家远的士卒的赏赐,让他们带着钱回家团聚。同时告诉所有的将领,陛下已经下诏三公议功,争取在年前会给你们答复,请诸位安心等待。
  曹操随即盘点了营中的战利品,发现战利品虽然不少,却远远不够。他当然不可能让太后和天子把宫里的钱省下来给将士们发赏赐,那样的话,今年这个年可就没法过了。他一方面向太尉府请示,请求太尉段颎行文司徒府,要求司徒府提供相应的钱财,另一方向向行汝南太守陈登发出命令,要求他立刻清理那些依附袁家的人的家产,以被作军用。
  原本一切都很顺利,可问题偏偏在曹操最没想到的陈登身上发生了。陈登接到命令之后,迅速作了回复。袁隗算是主动投降,而不是战败被俘,目前对他的处理还没有议定,但肯定不能定有罪甚至剥夺家产,免为庶民已经是最严重的处罚,否则汝南肯定会重新大乱,以汝南目前的兵力不足以镇压。如果卫将军有意于此,请亲率大军前来,以备不虞。
  曹操接到回复,愣了半晌,这才长叹一声:“刘德然真是有先见之明啊,陈元龙虽然有见识,但他就是世家出生,兔死狐悲,感同身受,他怎么肯对汝南的世家下狠手呢。”
  曹操不敢怠慢,立刻把这个消息汇报给小天子。小天子气得无语。他对陈登非常失望,却不好发作,如果现在就罢免陈登,不仅陈登这个人才再也不会感激他,而他的脸面也将荡然无存。是的,这个人是刘修推荐的,按照大汉的制度,现在罢免陈登,还可以顺带处罚一下刘修。可是你能把刘修怎么样?罚他的官?他连骠骑将军的印绶都不在乎,因为他已经是无数将士心中的神,根本不需要这个印绶。罚他的钱?拜托,谁不知道楚王府有钱,他会在乎那点小钱吗?降他的爵?他只是楚世子,不是楚王,无爵可降。再说了,就算有爵可降,你倒试试看。
  怎么绕来绕去,这事又成了我的错?小天子越想越憋屈,越想无郁闷,长吁短叹,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君臣二人苦着脸对坐了半天,曹操提议道,豫州新定,我们不能再激起事端,这件事只能暂时放一放了。还是向司徒府要钱吧,实在不行,只好向楚王府借贷了。
  小天子更加郁闷,堂堂的天子还要向藩王借钱过日子?当初孝桓帝这么干过,孝灵帝也这么干过,今天轮到我了?
  “楚王府真的很有钱?”小天子忽然问了一句。
  曹操愣了一下,点了点头:“楚王府……真的很有钱。”
  “那好,我向他借,我要向他借一大笔钱。我倒要看看,楚王府究竟有多少钱,是不是比朕的府库钱还多。”小天子忽然笑了起来,却笑得有些无奈,有些辛酸,还有些怨恨。
第687章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江陵,楚王府,刘修穿着一身轻便的秋装,背着手,正在看刘安练剑。刘安看起来有些笨拙,舞了两下,小木剑就脱手飞了,他不好意思的瞥了刘修一眼,撅着小嘴,沮丧的低下了头。
  “很好很好,刚才那一式灵狐拜月使得非常好,就是力气差了一些。安安以后要多吃饭,这样才能长力气,剑就不会飞了。”刘修笑盈盈的捡起木剑,重新塞到刘安的手中,摸摸他的小脑袋,笑道:“安安不要急,愚公移山,功在不舍。这世上没有什么天才,只有勤奋刻苦的人才会成功。你才五岁,就能练这么好的剑,可比阿爹强多了。阿爹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玩泥巴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5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