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校对)第4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4/522


第703章
卧牛之地
  楚王府东十五里,有一个小湖,名为神女湖,湖中央有一座不大的小山,叫神女冢。据说某年大旱,民不聊生,有神女从天而降,画地为湖,以救黎民。旱灾是结束了,神女却杳无踪迹,某日,湖中突然出现一石,如人僵卧,身首分离。百姓们便传说,是神女救人,触乱了天帝,把她杀死在这里。于是百姓担土覆石,为神女作冢,号为神女冢,湖为神女湖。
  神女冢上遍植松柏,没什么建筑,只有山顶有一座寝殿状的三间小屋。这是百姓为纪念神女而建,每到节时,都会有人来祭奠。按说这有些不合礼法,可是历任官员都不会刻意和百姓较量这样的事。
  昨天是除夕,不少人来上香,有钱的人家还带来了羊酒,数只肥羊摆在香案之上,香烟缭绕,节日的气氛还没有消散。不过原本想到这里来打打牙祭的几个闲汉却被捆着手脚,蜷缩在角落里,看着正中间蒲团上端坐的一个黑衣人,战战兢兢,面无人色。
  黑衣人一动不动的坐了很久,直到外面响起了雄壮的战鼓声。她抬起来,不解的看着外面已经露出鱼肚白的天空,叹息了一声,然后起身向外面走去。
  晨曦中,刘修拱手坐在一辆战车上,身前站着三排全身铁甲的战士,个个手持一丈长的斩刀剑,他们列成方阵,挡死了通往岸边的唯一一条小路。在神女湖的四周,无数架弩车静静伫立,弩车上好了弦,锋利的箭矢整装待发,在雾气中若隐或现,恍若藏在草丛中伺机出击的猛兽。在他们的身后,隐隐绰绰的看到一道又宽又长的黑影,偶尔能听到战马轻跑的马蹄声。
  黑衣人沿着小路缓缓向前走去。挡在小路上的重甲士一动不动,仿佛没有生气的凶兽,只是冷漠的看着渐行渐近的黑衣人。面对这些看不到任何表情的重甲士,黑衣人有些迟疑,脚步越来越慢,最终在离站在最前面的关羽只有五步的地方停了下来。
  黑衣人沉声喝道:“你害我匪浅,如今还要赶尽杀绝吗?”
  “前辈乃世外高人,一心向道,本没有参与到俗世之中。我景仰前辈,并不想与前辈为敌。”刘修在车上站了起来,朗声道:“我尊天师道为宗,为支持天师道,注入的心血无数,想必前辈也有所耳闻。至于前辈之伤,非我本意,只是人神殊途,修道凶险所致。前辈又何必抛弃清明道心,一心怨毒于我?”
  “哼哼!”黑衣人冷笑了两声:“巧言佞色,你带着这么多兵马来,就是想和我说这些?”
  “不然。”刘修摇摇头:“我知道我现在说什么,前辈都不会信我。在前辈心中,我们这等凡夫俗子也不过和蝼蚁一般,触怒了前辈自然只有死路一条,哪有讲道理的资格。我今天来,就是想和前辈了决这番恩怨,现在对你说这些,不过是表明我问心无愧罢了。”
  “了决恩怨?”黑衣人嘎嘎的笑了起来,声音尖厉如刘安他们最喜欢玩的游戏,把一块软木在琉璃上擦来擦去。“就凭你们这些蝼蚁?”
  刘修微微一笑:“若是前辈全盛之时,我自是不敢如此献丑。不过几个时辰前,前辈和我对过阵,最后还落荒而逃,我想前辈的虚实,我多少也能知道一些。我虽说没有全胜的把握,至少还有八成,不知前辈以为然否?”
  “八成?”黑衣人沉默片刻,冷笑一声:“我看你是一成也不成。”
  “嘴上空言何用,前辈何不出手一试?”刘修不以为然,“前辈既然恨我入骨,我现在就在这里,你何不过来取了我的首级以消心头之恨,何必在那里喋喋不休,岂不闻老子有言,多言数穷,不如一战?”
  “你也配称老子!”黑衣人轻叱一声,忽然纵身起势,也不见她如何动作,就像一阵黑烟迎面扑来。站在最前面的关羽早有准备,一看她衣袂飞动,立刻大吼一声,手中的斩马剑带着厉啸声,撕破清晨湿冷的空气,迎面便斩。
  黑衣人急行中身形扭动,让开关羽的斩杀,右手骈指如剑,直戳关羽的心口。她本想去戳关羽的眼睛,奈何关羽身材高大,而她的身高仅仅只有六尺八寸左右,要想戳关羽的眼睛,必须跳起来才够得着,无奈之下,只得改戳关羽的心窝。
  “笃”的一声,她的双指戳在了关羽的胸甲上,坚固的铁甲应声凹下一个坑。关羽却根本不理她,借助腰力,横身拧剑,斩刀剑猛然横斩,直奔黑衣人的胸口。
  黑衣人显然有些诧异,向后一仰,身子反折,让开关羽的横斩,还没等她起身,两个重甲士一左一右的围了过来,手中斩马剑转得像风车一样,一斩头,一斩足。
  黑衣人伸手在地上一按,身子轻飘飘的飞起,险险避开了两次凌厉之极的斩杀,同时两脚飞踢,准确的踢在重甲士的胸口。两名重甲士被踢得倒退一步,剑势一滞,阵势破开了一个缺口,黑衣人刚刚想趁机冲出去,又是四名重甲士分成前后两排围了上来,死死的拦住了她。
  黑衣人身手敏捷,出指如风,不仅使重甲士们的攻击全部落空,还能抽空进行反击。只是面对这些身穿重甲的武士,她不管是指击还是脚踢,都无法造成致命的威胁,充其量只能将重甲士击退一两步。
  关羽已经收剑站在一旁,指挥着更多的重甲士围上去,将黑衣人团团围住。重甲士们根本不看黑衣人在什么地方,只是按照自己的习惯站在互相掩护的阵势,舞动手中的斩马剑,锋利的斩马剑发出嘶嘶的厉啸声,划出一个又一个的圈,将黑衣人围住,虽然一时无法将她斩杀,却也让她束手束脚,无法脱围。
  刘修冷眼看了片刻,摆了摆手。在他的身后,突然冲出两队推着巨大水箱的士卒,他们将喷水的管口对准正在与黑衣人大战的重甲士,奋力摇动水箱上的摇柄,两股水雾从管口喷出,向重甲士们倾泻而去。
  重甲士们从鼓声中已经得到了消息,他们只是眯起了眼睛,手中的斩马剑却舞得更急。水喷到他们的重甲上,顺着光滑如镜的甲片流下,让原本就非常干净的甲士更加漂亮,反映着冰冷的光。
  可是黑衣人却没这样的感觉,她厮杀这么久,身上的伤口原本就疼得钻心,被这水一淋,刺痛更是在瞬间传遍了全身。纵使她再能漠视肉体的疼痛,还是禁不住尖声叫了起来。
  水很快浸湿了她单薄的丝衣,紧紧的贴在她犹如少女般的身体上,水浸入每一个伤口,像蚂蚁在啮咬她的皮肉,让她无法忍受,无法保持冷静,无法再控制自己的身体。她的身体在刹那间恢复了知觉,拖着她坠落凡尘。
  “啊——”尖厉的惨叫声在湖畔响起,声彻云霄。在叫声中,黑衣人飞身跃起,衣袖飞舞,像一只展开双翅的蝙蝠,带着说不尽的怨恨,向十步外的刘修扑去。
  刘修看着扑来的黑衣人,微微眯起眼睛。
  疯疯癫癫的章文姬忽然从刘修身后闪出,举起手中的青牛角,对着疾冲而来的黑衣人用力吹响。
  声波像一只看不见的利箭,准确的刺中了黑衣人。黑衣人大吃一惊,连不及作出任何反应,胸口突然向后一凹,凌厉的攻势瞬间被击得粉碎,身体横了过来,摔倒在刘修面前的车轼上,看起来就像是她这么全力一跃,就是将自己奉献在刘修面前一样。
  刘修一直拢在袖子里的手突然抽了出来,那口明晃晃的短刀赫然握在手中。他二话不说,一刀刺出,正中那黑衣人的胸口。刀一入体,他的手腕便开始拧动,以这口短刀的锋利,这一下只怕要剜出黑衣人的心脏。
  就在这间不容隙的刹那,接连遭受重创,口吐鲜血的黑衣人突然伸出左手,死死的扣住了刘修的手腕,刘修眼神一紧,用力抽动,居然无法动摇丝毫。他的额头不由得沁出了冷汗。他的力量之大,他自己再清楚不过,即使受伤在先也不容小视。这黑衣人已经和重甲士苦战半晌,又遭到掺了盐和花椒水的洗礼,刚刚还遭到了青牛角的全力一击,这时候居然还有这样的力量?
  刘修虽然震撼,手上的动作却一点也不慢,左手捏成拳,猛的向黑衣人面前击了过去。同时右手向外一翻,带动短刀,再次去剜黑衣人的心脏。
  刘修的眼神闪静而狠厉,他非常清楚这样的一个对手具有怎样的威胁,一样让她遁入暗中,自己从此将就永无宁日,所以他才要连夜全城搜索,不给她一丝喘息之机。他不是唐英子,他无法逃走,他只能鼓起勇气迎战。
  这里是他的地盘,凭借着积累多年的威望,他俨然就是这里的神。命令发出,所有人都全力以赴,神女湖在第一时间进入唐英子的关注范围,稍加查访,几个失踪的闲汉就帮他锁定了这里。现在,他的安排一一奏效,这个有生以来最具威胁的敌人就躺在他的面前,任他宰割。
  但是刘修发现,当两个人近在咫尺的时候,他的威望,他的人心,甚至及他不到数步,无坚不摧的重甲士,全都失去了作用,剩下的只是他和这个敌人。
  他发现,在这卧牛之地,他还是不折不扣的弱者。
  黑衣人左手扣住他的右腕,让他手中的短刀动弹不得,同时借着他拧腕的力量在空中转了半个身,坐了起来,右掌迎上了他全力击出的左拳。“扑”的一声轻响,黑衣人飞了起来,似被他的拳头击飞,可是他却清楚的知道,他这一击,只是送了对方一个逃生的机会。
  黑衣人像是一颗弹丸,化作一道轻烟,转眼间消失在浓雾之中。
  章文姬及时的举起青牛角,再一次吹响,眼前刚刚聚拢来的浓雾又一次被看不见的力量吹散,露出一个大约拳头大小的通道,直刺入浓雾之中。通道的那一头,传来一声闷哼,和数声惨叫,接着一切归于平静。
  等刘修赶到,他们只看到两个被拧断了脖子的虎士,地上一滩小小的血迹。
  刘修沉默,心跳如鼓,许禇、关羽都面面相觑,脸色难看。安排得这么周密,居然还是没能擒住这个女人,真是不可思议。
  “噢耶,又打中了。”章文姬拍着手跳了起来,欢欣鼓舞,看着青牛角爱不释手:“这真是好宝贝呀,我喜欢,英子,我喜欢。”
第704章
祸不单行
  黑衣人的逃脱给刘修的心情蒙上了一层阴影。一切顺利,只差最后一击,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因为他没有把心思放在修行上,这才导致黑衣人在重创之余还能又一次从他手中逃脱。
  一向觉得自己战无不胜,甚至觉得有资本开始享受智力和综合实力带来的优势,不再需要赤膊上阵,较匹夫之短长的刘修突然惊醒过来。他恍忽有些明白,为什么数千年来,不管是太平盛世还是乱世,不管当政的皇帝是强势的汉武帝还是糊涂的王莽,他们都无法将游侠这个阶层消灭干净。国家机器再强大,执行国家职能的终究是人,那些普通人一旦遇上这些以修行为毕生目的的怪人,往往没有一点还手之力。
  上一次在唐述山下被那个瘦得皮包骨的修行者击成重伤,这一次又在重兵围困之下让黑衣人逃脱,刘修算是认清了这些修行者具有的力量,他开始把目光投向在正史中难得露面的剑客游侠,以及更不为人所知的修行者。
  与此同时,刘修写了一封家书,把刚刚发生的事急报楚王刘元起,请他注意自己的安全。他知道刘元起虽然不显山不显水,但是他的修为也不差,身边还有几个像左慈那样的道士,其中不凡技击高手。不过面对黑衣人这样的对手,纵使是技击高手也很难让人放心。
  中平五年的正月,在刘修焦急的等待中变得漫长了起来,每一天都似乎被拉长了无数倍,孩子们快乐的笑声也无法冲散刘修心头的乌云,相反让他感觉到肩头沉甸甸的压力。刘修的心情不好,整个楚王府的气氛也变得压抑起来,刘和、刘安等人走路都放轻了脚步,只有唐英子大大咧咧的满不在乎,她拍着胸脯说,那老妖怪虽然道术惊人,可是她中了两计青牛角发出的摧心咒,又受了那么重的伤,不死已经是侥幸,短期内再来生事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可是刘修还是不放心,他觉得唐英子跟她娘一样,也有些疯疯癫癫的,还有些没心没肺。
  整个楚王府真正开心的似乎只剩下唐英子母女二人。看着这像是孪生姊妹一样的母女俩整天在楚王府窜来窜去,开心得像是过年——整个楚王府现在也只有她们俩真正在过年,刘修觉得,有时候人疯了,傻了,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就在刘修不安的等待中,洛阳还没有什么消息传来,成都却传来了一个噩耗:张鲁失踪了。
  张鲁今年十九岁,这些年一直在鹄鸣山修行,有了指环上中的道术法门,张鲁的进步不算慢,可是因为资质的问题,他的进步也不算突出。考虑到作为下一代天师,他必须要有能够让人信服的本事,所以卢夫人一直不肯让他过早的出现在信众的面前。原本的计划是等到二十岁再行冠礼,然后由楚王府请示天子,正式加以策封,借助朝廷的力量布道,也好增加他的权威。
  作为正式即位前的最后一年,张鲁今年的任务非常紧,按照卢夫人的计划,他最好能在今年突破狮子吼境界,到时候再向刘修借用青牛角,面对普通的信众,他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为了抓紧时间,刚过正月十五上元节,张鲁便进入鹄鸣山的靖庐闭关修行,每过五天,鹄鸣山的治头大祭酒赵升会进庐参拜一次,解答张鲁的相关疑问。
  正月二十,赵升第一次走进靖庐,却发现人去庐空,张鲁根本不在靖庐内。他失踪了。
  赵升发来急信,是希望卢夫人能赶回去处理这件事。从他发来的信上可知,他根本不知道卢夫人本人在张鲁之前就失踪了。刘修原本以为卢夫人是被黑衣人掳走了或是回了成都,接到赵长这封信,他才知道事情远远比他想像的更严重。
  听说张鲁失踪,留在刘修身边的几个道士,包括张卫、张修在内都急了,他们立即向刘修请令,要求赶回成都,保护鹄鸣山的道观。刘修虽然知道这些人回去也没什么用,可是他也知道,鹄鸣山出事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他必须让长公主赶回成都坐镇,以免事态扩大。
  长公主不敢怠慢,立刻和阎忠一起,在张卫、张修等人的保护下登上了益州水师的战船,火速赶往成都。为了安全起见,刘修把刘业留在了身边,目前也只有他勉强有资格说能对付那个黑衣人了。
  刚刚送走了长公主,刘修在虎士的保护下回到楚王府。在门口,他看到一匹四肢颤抖,浑身是汗的西凉战马,一个士卒挽着马缰,惋惜的摇着头。
  “怎么回事?”刘修对许禇示意了一下,许禇走上前去,问了几句,回来时脸色便有些不好。刘修心中一沉,向前倾了倾身子,许禇凑在他耳边说道:“虞长史回来了,那是他的坐骑。”
  刘修心里咯噔一声,虞翻轻身功夫一流,骑术也相当不错。因为会稽那边上等的战马非常难得,他对战马也非常爱惜。更何况他身上还有骠骑将军府的印绶,可以在各个驿站调用官马,隔三十里换一匹马,怎么可能会将战马累成这样?那只有一个可能,虞翻要告诉他的消息非常紧急,紧急得他不惜马力。
  “进府!”刘修轻轻的拍了拍车旁的障泥,顺手支住了额头,用手指抵着呯呯乱跳的太阳穴。头痛好久没有发作的头又有些隐隐作痛,让他的眼角也跟着抽动起来。
  “将军!”虞翻正在堂上喝茶,一看到刘修走进来,他紧走两步迎了上来。刘修摆摆手:“仲翔,莫急,有什么事进书房再说。”
  虞翻点点头,伸手扶着刘修进了书房,顺手关上了房门。还没等刘修坐定,虞翻便说道:“将军,出大事了。”
  “出什么大事了?”刘修强作镇静,声音却有些不自然的颤抖起来。
  “楚王殿下……出事了,他掉下了山崖,摔死了。”
  刘修眉头紧锁,心跳如鼓,耳边嗡嗡作响,眼前金星乱冒,天旋地转,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就连虞翻的声音都变得飘忽不定,一会儿像是在耳边轰鸣,一会儿又像是在天边缥缈不可闻。
  “将军,将军。”虞翻大吃一惊,连忙上前扶住他,大声呼唤。过了好一阵,刘修这才定了定神,勉强坐稳,脸上冷汗涔涔。他哑声道:“仲翔,你把整件事说给我听,一点也不准遗漏。”
  “喏。”虞翻见刘修脸色苍白,说话却还有条理,这才松了一口气。他坐在刘修对面,先给刘修倒了一杯热茶,双手递给他,然后才说起了事情的经过。
  正月朝会,作为帮天子解决经济危机的楚王刘元起一时风光无限,被尊为诸王之首,天子凡有聚会,他必为上席,凡是出行,他必随驾。正月十八,天子要登嵩高山祈福,楚王也随行。在登上太室山主峰峻极峰时,只有楚王刘元起有这个荣幸与天子一起祷告天地。
  可是,问题就出在这个荣幸上。上去的时候是两个人,下来的时候只剩下一个人:面色苍白、满脸泪痕的小天子,楚王刘元起不见了。小天子吓得魂不附体,泣不成声,好半天才说清楚,刘元起不慎坠崖了。
  听到这个消息,随行的虞翻吓得半死。他之所以敢让刘元起和小天子一起上去,就是因为他知道刘元起深藏不露,一身武技虽不敢说傲视天下,但小天子那两下肯定不是他的对手,刘元起只要自己不大意,小天子想要暗算他可没那么容易,更何况就他们两人上去的,如果刘元起出了事,小天子无法洗清自己,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刘元起都不会出事。
  可是刘元起偏偏就出了事,他坠岸了。至于真是不慎,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谁也说不清楚。虞翻当时不敢怠慢,亲自上了崖查看。在崖顶,他看到了小天子所说的失足之处,又仗着自己轻身法高妙,用绳子系着到下面去查看。在山崖下,他的确看到了有人滚落的痕迹,还有血迹,但是没找到刘元起的尸身,所有的痕迹在一道急流处消失了,从现场遗留的所有线索来看,刘元起应该是落水身亡,尸身被水冲到了下游。
  下游水流湍急,还有几个大小不等的瀑布,深潭更是数不胜数。在小天子和虞翻的双重重赏下,随行的武士以及附近的猎户一起出动,经过三天的搜索,终于在五里多外的一个小河边看到了一具尸体,虽然尸体残缺不全,特别是脸被山中的野兽啃得血肉模糊,可是从尸体的服饰上可以判断,这是楚王刘元起无疑。
  确认了刘元起死亡,虞翻不敢怠慢,一方面派人回洛阳楚王府送信,一方面亲自赶往江陵报信。
  “你确定那是父王的尸身?”刘元起的眼睛红了。
  “嗯。”虞翻用力的点点头:“虽然还没有经过王妃确认,但是我仔细问过大王身边的几个随身亲卫,他们都认定这是大王。”
  刘修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仰天而笑:“果然好手段,轻轻一推,就把所有的事情全推掉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4/5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