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校对)第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522

  刘修也不急,他站起身来走了两圈,直到毕岚脸上阴得快滴水了,这才转过身看着他:“毕大人,我敢说,你设计这些东西的时候,从来没有像设计渴乌那样,想到有朝一日能在整个洛阳用上。”
  毕岚一笑,没有吭声,心道就是渴乌也没想到,只是灵机一动,有了想法,就想做一台出来看看而已,谁能想到会有一天洛阳城里城外都会用上渴乌,整整制造了三百多台啊。
  “你这些东西构思都非常巧妙,但是于民生没什么好处。就像……就像灵台里那架浑天仪一样,巧则巧矣,可是只有灵台用得上,卖给别人,别人也没用啊。”
  毕岚难得的脸红了,连连摇头:“过奖过奖,我怎么敢和张平子那样的大才相提并论。”
  “不然。”刘修神秘的一笑:“你帮陛下挣了钱,以后未必不能和张平子一样。”
  “还请德然教我。”毕岚是真的心动了,第一次对刘修说出了请教的话。
  “很简单,要想赚钱,先要知道什么东西最能卖钱。”刘修开导毕岚说。他把自己知道的那点商品经济的知识改头换面的说了一些,比如你是走要高精尖的奢侈品路线,还是走量产规模的大众化路线,你的目标顾客是什么样的人,应该制订什么样的策略,怎么定价才合适,到时候怎么推广。
  他这些经验都来自于前世文物作伪,要造一张假画并且卖出去,事先就要知道哪些人可能对这画感兴趣,他又有什么样的潜在需求,他可能出多少钱。这和商品经济虽然不完全是一回事,但多少有些相似。毕岚在技术方面是内行,在经商方面就不行了,他被刘修说得晕头转向,既兴奋得脸色发红,又有些无所适从。
  刘修最后又提出两个大问题,第一,你要想批量的出售产品,仅凭你一个人是来不及做的,你需要更多的人,需要更多的材料,最后也就归结到一个问题,你哪来的本钱。第二,你赚了钱,难保有人会眼红,他们会用各种方法来巧取豪夺,你有这实力守得住吗?如果守不住,那就是为人辛苦为人忙,最后自己一场空,甚至可能血本无归。
  毕岚彻底疯了,他觉得自己被刘修引到了一个全是宝藏的洞里,然后被刘修一把推了进去,看着满洞的宝贝,他才发现忘了带工具。
  “德然,不要再说了。”毕岚大吼一声,把刘修摁在席上,眼珠子都红了:“你既然能想到这些事,一定有解决的办法。今天要不说个究竟,我是不会放你出宫的。”
  “嘿——”刘修也急了:“毕大人,这话可不对啊,我帮你出出主意可以,让我全包我可不干啊。”
  毕岚眼珠一转,松开刘修的肩膀,回到自己的席上,喝了一杯水润润嗓子,阴恻恻的笑了:“我知道,无利不起早嘛,说吧,你想什么好处。”
  “你看你这话说得。”刘修站起身,一脸正气的往外就走:“好象我图你什么似的。”
  毕岚愣了一下,一跃而已,死死的揪住刘修的衣摆,陪笑道:“德然,玩笑话,玩笑话,你不要当真。”说着,把刘修拉回座位上,软语相求:“你说,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刘修打量了他好半天,忍不住笑了:“这可是你求我的啊,你欠我这个人情,以后要还的。”
  “还,一定还。”毕岚连连点头。
  “这简单,洛阳什么人多?”刘修竖起手指头,“一,达官贵人多,他们有的是钱,只要有好东西,他们从来不怕花钱。二,读书人多,太学有多少太学生?几万人啊,你造一个能卖给读书人的东西,哪怕是只有十分之一的人会买,那是多少?就是几千份,那得赚多少钱?”
  “读书人?”毕岚眼珠一转:“他们最喜欢书,我找人来抄书,还是造一个会抄书的机器?”
  “虽不中,亦不远矣。”刘修抚掌大笑:“不过,在此之前,你还是先开个纸坊的好,要不然,到时候纸张吃紧,价格会涨得让你吃不消,就跟现在的粮价似的。”
  毕岚嘴角一歪,笑了,沉吟片刻,又想起一个重要问题,皱起眉:“本钱从哪来?”
第176章
阳翟长公主
  “我可不知道。”刘修耸了耸肩,起身就要走。毕岚一把拉住了他,眼神一紧:“德然,你开这面馆的事情,我还是知道一些的。你这手笔可不小啊,那面馆光是房租就得十金,再加上装修,也得十金,那二十个胡女招待,按市价值五六十金,仅这些你一下子就投进去七八十金,如果手头有这么多钱,还需要经商自污?”
  刘修收起了笑容,眉头轻挑,沉吟了片刻,眼皮一挑,有些为难的看着毕岚:“大人,你希望我骗你吗?”
  毕岚愣了一下,有些生气,可是他向来性格阴沉,倒没有表现出来,眼珠转了转,哈哈一笑:“既然德然这么说,我倒不好多打听了。”
  刘修松了口气,连连拱手:“大人见谅,我们虽然相处时日并不长,可是我真的不想骗你。哈哈,如果哪一天能说了,我一定第一个告诉你。”
  听了这话,毕岚心里不免有些打鼓,刘修这口气,似乎这里面还有更重要的人物,难道是太后或者太后身边的人?他毕岚虽然在宫里算是个人物,可是毕竟还是最大的,比他更有权势的人多的是,刘修和永乐宫关系非常近,据说那个最难缠的霍玉也对眼前这小子颇为看重。既然刘具修不想说,那倒不能逼他。
  “那你给我支个招。”毕岚不再提面馆本金的事,换了个话题。
  刘修倒没有一口拒绝,他眨眨眼睛:“大人,你为什么不去问问贾诩?”
  “他?”毕岚想了好一会,才想起贾诩是谁。他有些疑惑,贾诩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刘修既然这么说了,想必贾诩多少是有点能耐的。他拱拱手:“多谢多谢。”
  “应该的,应该的。”刘修谦虚了几句,辞别了毕岚,沿着宫墙遛了个弯,直接来到永乐宫请见。永乐宫门前当值的正好是曾经和他一起站过岗的六个虎贲郎,一看到他,那六个家伙尴尬的笑了笑,老远的就点头致意。有的恭敬的打招呼,口称大人,有的则佯装亲热,一口一个德然,好象他们当初关系非常好似的。
  刘修也没有太计较,势利眼是人之常情,计较不过来。他客客气气的和他们说了几句闲话,霍玉已经走了过来,领着他进殿,一边走一边问道:“今天怎么有空到宫里来了?”
  刘修瞟了一眼霍玉的侧脸:“来看看姊姊。”
  “有这么好,专程来看我?”霍玉扑嗤一声笑了,伸指一戳刘修的额头:“油嘴滑舌。”
  刘修憨厚的笑笑:“姊姊这几天皮肤见好啊,越发光彩照人了。”
  “是吗?”霍玉摸了摸自己的脸,眨了眨眼睛,有些难为情的笑了。上次她帮了刘修一个忙,刘修为了感谢她,告诉她一个美容的方子,说是对皮肤有好处。她依法试了半个月,自己感觉皮肤是细腻多了,只是自己看总觉得不确定,宫里的男人除了那些宦官就是宫门外的郎官,这些人平时看到她就点头哈腰的,就是没效果他们也照样能夸得上了天,霍玉不信他们,刘修这么说,她虽然也不是深信不疑,心里却不免有些美滋滋的。
  刘修跟着霍玉走到殿门口,正要进去,却听得里面有陌生的女人的声音,他犹豫了一下:“姊啊,有人在?”
  “是啊,还有一个你。”霍玉悄悄的说道,扯着他抬阶上殿,转到正门,刘修一看,一个大约二十五六岁的华服女子正与太后说话,刘备、毛宗坐在太后身边,张飞坐在她侧前方正在画画,看那架势大概是给这个女子画像。
  “太后,德然来看您了。”
  刘修连忙跪下行礼,口呼太后万岁。今天有外人在场,“青春永驻”之类的混话没敢出口。
  永乐太后抬头看到刘修,立刻哈哈大笑,连声叫刘修起来,又指着他对那女子说道:“你看,刚说到他,他便到了,还真是巧呢。”
  那女子打量了刘修一眼,抬起手掩着嘴轻笑了一声:“这便是那位名扬京城的罗敷面馆东家?真是年轻有为啊。”
  刘修莫名其妙,我有这么大名声吗?他一边嘀咕着,一边伏地行礼,虽然不知道这人是谁,可是从她的服饰和印绶看得出来至少是个公主,可怠慢不得。当朝天子还没生孩子,这可能是前朝的公主,按年龄来看,应该是桓帝的女儿。
  “这是阳翟长公主,可与你同名。”永乐太后笑道:“我们正说起你的面馆,长公主想要尝尝口味,却不知道你哪天方便。”
  刘修恍然大悟,怪不得霍玉刚才说“还有一个你”呢。桓帝没生儿子,只生了三个女儿,长女叫刘华,封为阳安长公主,嫁给了不其侯伏完,次女刘坚,封为颍阴长公主,幼女便是眼前这位阳翟长公主,巧得很,她也叫刘修。
  刘修连忙行礼,然后才说:“长公主愿意尝尝臣的盖浇面,那是臣的荣幸,臣随时候命。”
  “怎么,还要去市井?”阳翟长公主有些诧异,她本来是打算让刘修直接送到她府上去的,可没想过为了一点吃食跑到市井那种不入流的地方去。
  永乐太后呵呵一笑,替刘修解围说,这盖浇面就得现做现吃,时间一长,可就不好吃了。我让人送过一趟,到了宫里,全成粉糊了。还让人做过一次,味道也不满意,上次趁着去灵台查看大雩准备情况的时候,让郎官们快马到面馆去叫了一碗面,即时吃了,感觉的确不一样。
  阳翟长公主听了,微微一笑,没有再说什么,静静的坐在那里和永乐太后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闲话。时间不长,张飞画好了像,呈给长公主过目,长公主看了,连连点头,夸他画得好,命人赏了十金。张飞却没接,他说我先生在面前,我不敢自夸。
  阳翟长公主很诧异,永乐太后也很意外,和刘修接触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知道张飞画美人是向他学的,立刻让刘修露一手。刘修推辞不过,只好接过纸笔,一边抚着纸,一边仔细观察这位同名的阳翟长公主。阳翟长公主被他这不加掩饰的直视看得薄怒,却又碍着太后的面子,不好当面说什么。
  刘修也不在乎,他表情严肃,专注而凝重,丝毫没有把眼前这位女子当成一个尊贵的长公主,仿佛只是一个普通女子,看了好一会,又绕着阳翟长公主转了两圈,这才下笔。他一旦下笔,便不再抬头看人,笔势飞动,几笔便勾好了脸形,然后再用几笔,眉眼便跃然纸上,最后再简单的勾出衣服轮廓,便算是大功告成。
  阳翟长公主接过来看了一眼,大加赞赏,她虽然看不出刘修画的和张飞画的有什么大不同,但是刘修的速度比张飞可快了不少,而且选取的角度也非常漂亮,画中的她侧身而坐,神情庄重中透着几分娴适,眉眼动人。
  “甚好!”阳翟长公主非常满意,又让人赏了十金。刘修接过来,暗自感慨了一声,老子来做郎官,俸禄都领不到,这公主一满意,一赏就是五年的薪水,难怪那么多人都想着做佞臣。不过,也就是这位长公主大方,张飞他们陪着太后玩了个把月了,不仅一次没领到赏钱,隔三岔五的还得送点零花钱给太后。
  刘修连忙拜谢。阳翟长公主又和太后聊了两句,便起身走了。太后叹了一声,这才问刘修来干什么的。刘修把到宫里来看毕岚的研究成果的事情说了一下,说看着时辰不早了,卢慎他们也该下值了,顺便接他们一起回去。
  太后夸了他一句,又好奇的问起毕岚的事,刘修简单的说了两句,说是毕岚把钱捐给天子准备大雩的事了,手头空了,想要找点生财的路子,他给支了点招之类的。太后一听就上心了,她最喜欢的就是钱,拉着刘修问东问西,不让刘修走。
  刘修最后说了一句,赚钱的事,说到底不就是钱生钱?太后开始以为是高利贷,后来听刘修一解释,才知道他说是的工商的投资与扩大再生产。太后虽然喜欢钱,对经商却没有什么概念,觉得做生意赚钱还是太慢了,不如收税来得方便。刘修也没和她多解释,只是说工商赚钱虽然慢一点,却是有源之水,以后细水长流,而且是创造财富,来得光明正大之类。永乐太后显然不是那种聪明的女人,对这些词听不懂,也没什么兴趣,对她来说,只要能弄到钱,不存在什么光明正大不光明正大的。
  刘修接了张飞等人,一起回到步云里,一路上问起他们在宫里的情况,卢慎不吭声,张飞也有些不太高兴,毛宗却直截了当的说,刘备这小子嘴又甜,眼睛又尖,最得太后欢心了,太后说了,要给他升职,让他做比四百石的虎贲侍郎。
  刘修笑了,和他猜的一模一样,这几个小子里面就是刘备最会讨人喜欢了,卢慎家风太严,别看年纪小,却一板一眼的,有点小博士的派头,张飞是小霸王,在宫里陪太后玩,一时的新鲜感是有的,时间长了未免有些怨,毛宗更是个猴子,让他讨好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升什么职啊。”刘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升得再高,也是没俸禄,不是还得和你们一样靠大兄养活着。”
  众人大笑。几个人一路说笑着出了城,回到步云里。一进里门,他们就愣住了,步云里中的路上全是水,两边挤满了人,不光是里中的居民们都出来看热闹,中间还夹着许多士卒,看他们的服饰猜得出来,这是洛阳南部尉手下的人。
  “怎么回事?”
  “走水了。”毛侍候张氏的婢女毛青一边引着刘修他们向里面走,一边紧张的说道:“今天早上你们刚出门,里面突然轰的一声响,像炸雷似的,开始还以为要下雨了呢,高兴的跑出来,一看天色不像下雨,后来才知道是里中有一家走水了,烧得还不小。洛阳南部尉带着人赶了过来,才把火救下去。”
  “救到现在?”刘修吃了一惊,烧这么长时间,那不得把整个步云里都烧光?
  “没有,火很快救下去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官府的人还是没走,把这里戒严了。夫人怕你们进不来,这才让我来迎你们。”
  刘修狐疑不已,跟着那毛青进了自家的门,一进门就看到张氏正心神不宁的坐在堂上,看到刘修,她松了一口气,随即又沉下了脸。
  旁边坐着的一个中年人站了起来,微微一笑:“这位想必就是刘修刘德然君了?”
  刘修打量了他一眼,施了一礼:“正是,不知足下是?”
  “我是司徒府的司徒掾,姓法名衍,字季谋。”法衍很客气的还了一礼,从怀里掏出一封请柬,双手递了过来:“我奉司徒大人之命,前来请你明日过府一叙。”
  刘修吃了一惊,暗道这袁家的攻势来得好快啊,这上午才把辟书拒绝了,下午就来请柬,这是要先礼后兵,逼我应范啊。他沉吟了片刻:“是给我一个人的?”
  法衍笑着点点头。
  刘修又施了一礼,很客气而又很坚决的说道:“在下多承司徒大人的美意,可惜在下才疏学浅,不敢有污司徒大人的清名。还请法君回报司徒大人,就说在下不敢叨扰大人的时间。”
  法衍有些犹豫,提醒他道:“刘君,你不看看请柬?司徒大人可是颇为看重足下啊。”
  “多谢,在下惶恐,不敢受命。”刘修说着,客气的把法衍送出了门。法衍神情古怪的看了刘修一眼,摇了摇头走了。刘修刚回到堂上,张氏便不快的说道:“司徒大人辟你为吏,你不从命。如今请你过府一叙,给足了你面子,你还是不从,究竟意欲何为?”
  刘修沉默不语,他对张氏的这种态度非常不满意。奶奶的,老子养着你一家子,你还这么对我说话?你以为我真把卢植当老师啊,我这是看在卢敏的面子上,要不然就凭卢植对我那做法,我才懒得管你们死活呢。
  他强按着不快,客气的告了个罪,说了一声我累了,转身回了自己屋,把盛怒的张氏晾在堂上。张氏非常尴尬,想要发火,可是看看旁边卢慎等人的脸色,也知道自己做得过份了,只好怏怏的住了嘴。
  卢慎安抚住了张氏,连忙赶到刘修的屋里,替张氏向刘修陪了不是。刘修不想与他一个孩子计较,摆摆手,示意卢慎坐在对面。卢慎讪讪的坐下,乖巧的给他倒了杯水。刘修接过来,喝了一口,问道:“你怎么看这件事?”
  卢慎笑笑,小心翼翼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也觉得刘修如此拒绝司徒府的好意有些不太妥当。且不说袁家的声势,就说袁隗的夫人马伦是马融的女儿这一点,刘修似乎就不太礼貌。
  刘修不以为然,心道世家就是牛啊,一个儿子都没生出来的女人居然也能这么强势,连司徒袁隗都被她使唤得团团转,堂堂的司徒掾居然也来送请柬。司徒掾虽然只是个比三石石的官,但却是个实权派,相当于国务院的部委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5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