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校对)第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22

  毛家能给这些学生提供肉食,还真是舍得花钱,要知道一般精舍可是由米都要自带的,老师家根本不管饭。
  “那当然,明天就要参加护庄们的演练了,不吃好怎么有力气。”毛宗嘻嘻的笑道:“我代表毛家邀请所有的同学参加比试,比试完了之后一起参加大飨,到时候可以吃个痛快,算是给大伙儿接风洗尘。”
  刘修呵呵一笑,接过刘备递过来的布巾擦了擦汗,抄起筷子就吃,一边吃一边说道:“那好,我也跟着去混一顿好吃的,比试嘛,就不参加了,我是什么也不会,不用上去丢人现眼,就给你们三个助助阵吧。”
  “那倒也是,其实不用比我都知道,明天伯珪兄肯定是第一。”刘备笑着说道:“除了武军候那种经历过战场的勇士,恐怕没有人是伯珪兄的对手。”
  公孙瓒微微一笑:“玄德,你可不能这么说,毛家是涿县的大族,西毛又是四毛之中最有实力的,高手如云,我一个连战场都没上过的人怎么可能夺魁,这里说说就罢了,反正承明也不是外人,不会笑话我,可千万不要让别人听到,到时候让我出丑。”
  毛宗哈哈大笑:“没事,我也这么认为的,其实就是武军候也这么说的。”
  公孙瓒眼前一亮,含笑不语。他虽然没见过毛家那些护庄,但是他对自己的武技还是有信心的,在辽西太守府的时候,他和那些边军可没少切磋。更重要的是,这次比试肯定不是比比手搏、刀法之类,还要比骑射功夫,而在这一点上,他甚至有信心和武军候再较量一下。
  他相信自己的骑术和那匹神骏的乌桓名驹。
  四人有说有笑,对明天的比试充满了期待。刘修虽然知道自己的武技不足以上场较量,但是他现在对武功兴趣非常浓厚,也希望看到更多的实战,以增加自己的阅历。
  吃完饭之后,公孙瓒他们又相约出去练习,自然是一呼百应。毛宗拖到最后,等公孙瓒和刘备出了门之后,他掏出一张纸,压低了声音说道:“德然,再帮个忙吧?”
  “又要抄什么?我好象跟你说过下不为例的吧?”刘修故意沉下了脸。
  “嘿嘿,不是请你抄写,只是请你帮着解一下这个题。”毛宗赔着笑道。
  刘修犹豫了一下,上次解题解得太快了,跟他现在的“笨蛋”形象严重不符,对此他后悔不迭,这次再也不敢那么随意了。他接过纸,仔细的看了看那道题,是一道关于运输的算术题:
  一人一车可运五石粮,日行四十里,人日食六升,问运粮四百石至千里,要用多少人?如果是千人运粮,最远能走多远?
  对这样的题,刘修并不当回事,不过他稍微一想,也觉得非常惊人,恍惚有些明白了为什么打仗在古代是件大事。一个人一天走四十里,要吃六升的粮食,却只能运五石粮,如果运到千里之外,那就要走二十五天,来回便是五十天,他自己就要吃三石,也就是说,真正能运到目的地的只有两石。如果是两千里呢?恐怕都不够他自己吃的。
  刘修一面震惊于这样的事实,一面做冥思苦想状,过了好半天才摇摇头,不好意思的对充满了期望的毛宗说道:“不会!”
  “不会?”毛宗愣了一下,有些失望,随即又释然的笑了,满不在乎的说道:“没事,不会就不会吧,反正这种钱粮的事以后自有人算,我们只管打仗就行了。”
  刘修微微一笑,心道你如果连这个都算不好,还打个屁仗啊。不过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附和着点了点头,然后拉着毛宗一起去看公孙瓒他们练习骑射。他虽然不想上场比试,可是也想早点习惯骑马,不管怎么说,马还是这个时代最快捷的交通工具。
  桃谷中叫好声一片,公孙瓒一手挽缰,一边持弓,笑容满面的冲着鼓掌喝彩的同学们致意,他刚刚连发十箭,有八箭射中了箭靶,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再次引爆了其他同学的崇拜之情。刘修挤在人群中,看着意气风发的公孙瓒,看着殷勤的上前牵马的刘备,心中暗笑,脸上却不露丝毫,跟着众人一起大声叫好。
  公孙瓒看到刘修也在叫好,心情十分愉快。他虽然不想做个明经博士,可是对刘修因为一手好书法而有机会接近老师卢植,他还是有些说不清的艳羡,隐隐的要和刘修比个高下,现在见刘修为他叫好,心里顿时舒坦了不少。
  “德然,快来。”公孙瓒向刘修招了招手,翻身下马,分开人群,大步走到刘修面前,不由分说的将刘修拉到场中,怂恿道:“德然,射两箭试试。”
  刘修尴尬的笑笑:“伯珪,你不要拿我开心了,我能在马上不摔下来已经不错了,哪能骑射啊,再说了,你还没教我射箭呢。”
  “这有什么难的,我现在就教你,射箭不难的。”公孙瓒大笑道,转身对围观的同学说:“你们说是不是,我们身为北疆的男儿,岂能不会骑射?圣人也说射为六艺之一嘛。”
  刘修连连摇头:“别,你饶了我吧,我倒不是怕摔下来,只是怕箭没准头,没射中箭靶倒也罢了,万一误中了你们之中的哪一个,那可就麻烦大了。”
  众人哄堂大笑,有跺脚的,有拍手的,有吹口哨的,闹成一片。刘备笑得直打噎,公孙瓒虽然没他们那么放肆,也觉得刘修这话说得可乐,没有再逼他上马,却把弓塞到他手里,大声说道:“那好,今日且不上马,先试试步射。你怕误中了同学们,我让他们都躲到你身后去总没有问题了吧,难不成你还能把箭射到身后去?”
  听了公孙瓒的话,众人再次爆发出一阵狂笑,响亮的笑声震得桃花片片飞落。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立刻行动,一起躲到刘修身后,更有甚者睁大了眼睛,把手塞到嘴里,作恐惧状。
第022章
误伤
  刘修无奈,只得握起弓,公孙瓒取出一支箭,让他搭在弦上,然后又教他怎么扣弦,怎么固箭,手臂放到什么位置。刘修一一照办,然后吸了一口气,用力的拉开了弓。
  “吱吱”一阵令人牙酸的声音,那具一石半的硬弓轻轻松松的被刘修拉了个满怀,看得公孙瓒一愣,睁大了眼睛,目瞪口呆的看着刘修,脱口而出:“靠,这么猛!”
  “什么?”刘修一直在听他的指导做动作,听到这一句,一时没会过意来,扭头看了他一眼,还没等他听到公孙瓒的回答,只听“嘭”的一声,绷得紧紧的弓弦忽然崩断,搭在弦上的长箭“嗡”的一声,不知飞哪儿去了。
  “唉哟!”背后一声惨叫,刘修一回头,见刘备捂着脸蹲了下去,那只箭就落在他的身前。
  “靠!”刘修也忍不住骂了一声,这也太丢人了吧,哥只是想低调,可没想丢人啊,这箭……真的射到身后去了?
  他顾不上自菲,扔了弓,连忙抱住刘备,紧张的问道:“玄德,你伤着哪儿了?”
  虽然他不喜欢历史上的刘备,可是对于眼前这么一个虽然有点小狡猾,但总的来说还蛮讨人喜欢的少年,他其实还是非常关心的,调戏调戏他可以,却从来没想过要伤害他。
  “唉哟!”刘备都快气哭了,这也太倒霉了吧,自己站在他后面居然也能中箭?见过箭术差的,可没见过这么差的,这以后谁还敢站在你身后啊。
  众人见了,也面面相觑,这种事情还真是第一次看到,要说只能说刘备背到极点了。
  刘修小心的拉开刘备捂着脸的手,只见刘备的脸上、手上全是血,不禁吃了一惊,仔细察看了一番,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枝箭并没有什么力道,只是在刘备眉上擦了一下而己,看起来血流得不少,其实伤并不重。
  公孙瓒也过来查看了一下,也松了一口气,安慰眼中含泪,强忍着没哭出声来的刘备道:“没事没事,只是皮外伤而己。那谁,快去找毛宗要点伤药。”
  有人应了一声,飞快的走了。刘修也没心情练箭了,和公孙瓒一左一右架着刘备回宿舍。时间不长,毛宗拿着药一脸紧张的飞奔而来,公孙瓒一边给刘备清洗伤口,敷上药,一边说道:“不妨事,不妨事,小伤而己,保证你明天就没事。”
  毛宗这才松了口气。毛家建精舍是想招揽宾客的,要是出了人命那就弄巧成拙了。见刘备伤势不重,又恢复了平静,他这才放心的回去把这件事向姊姊毛嫱汇报。
  毛嫱听了毛宗的汇报,放下了心里的担心,咧了咧嘴,想笑又没出来。她瞅了一眼表情同样怪异的阿楚道:“今儿可真是听了一个稀奇事,射箭居然射到背后去了。”
  刚才毛宗已经把刘修没解出那道题的事情告诉了她们,阿楚原本对刘修还有些兴趣,现在却已经荡然无存,再加上又出了这么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她有些失望的连连摇头:“没想到这人却是个不中用的废物,文不成,武不就。”
  毛嫱“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若有深意的瞟了她一眼,笑道:“你这话可就不对了,虽说箭射到背后去着实有些稀奇,可是他一个没练过的人不会射箭有什么奇怪?我倒是觉得这人有点意思,居然能把一张一石半的硬弓拉断了,这得要多大的力气?说不得他能开两石甚至三石的硬弓,就凭这过人的膂力,他就有可能成为一员猛将。”
  “且!”阿楚不屑一顾:“我看你是想招揽宾客都有些魔症了,看到有点力气的就想拉拢过来。”
  “那当然了,我们家难道还能招揽什么才子不成?”毛嫱并不介怀,淡淡的笑道:“要保家护院,当然要一些武力出众的,才能挡得住那些胡人、马贼,难道还指望凭着几句圣人说过的话就说退胡人、马贼?读几句春秋,就能让胡人心惭而退?真要有这作用,他老人家又何至于困于陈蔡之间,差点饿死。”
  “你啊,自己不读书,也不要诽谤圣人好不好?”阿楚又好气又好笑的说道,摇摇头,不再和毛嫱争论。
  毛宗在一旁听了,有些眉毛色舞。这位远房表姊虽然人长得漂亮,学问也好,可是多少有些世家的傲气,尽管她已经刻意的掩饰了,但那种骨子里透出的骄傲还是让人不舒服,现在见姊姊把她尊崇的圣人说得如此不堪,而她却只能退避三舍,他觉得十分开心。
  “承明,你开心什么?”阿楚见毛宗一脸的坏笑,有些薄怒的嗔道:“你一心要做个纵横沙场的将军,为什么不去解解这个题?难道以后作战不用考虑粮草的事情?”
  毛宗暗叫不好,一缩脖子,转身就想走。毛嫱却喝住了他,正色说道:“阿楚说得对,你不要跑,自己好好想想,这道题又不难的,连我都解得出来,你为什么不肯用心。”她顿了顿,又不容置疑的说道:“今天如果不解出来,明天不准参加比试。”
  毛宗的脸顿时苦了下来,哀求道:“姊姊,不用这么狠吧?”
  “休要多言,你要是不服,就到阿翁面前告去。”
  毛宗悲愤莫名,紧握双拳作捶胸顿足状。
  公孙瓒说得一点没错,刘备的伤很快就没什么事了,除了皱眉头的时候还有些疼之外,基本没什么影响。加上刘修和公孙瓒两人陪在一旁,像照顾亲生弟弟一样陪着小心的照顾他,刘备感到十分温暖,心情也好了许多。等毛宗垂头丧气的拿着算术题回来,他还精神十足的帮毛宗想办法,不过没等他想出来,公孙瓒只瞟了一眼,很快就解出了题,并告诉毛宗解这种题的方法,惹得毛宗大叫佩服。
  刘修在一旁听着,什么也没说。以公孙瓒先前表现出来的才能,和他在太守府做事的经历,解这样的题肯定不是难事。汉代的教育虽然还谈不上和后世普及义务教育时相比,也算是粗具规模,国有学,郡有校,设有经师,算是比较高级的教育,县有庠,聚有序,等级略低一些,虽然不如学校那么正规,但为数也不少,更何况各地的私学也非常多。算术不算一门正经的学问,和识字一样,都属于启蒙的范畴,只要上过几天学的,多少都知道一点《九章算术》,而毛宗拿来的那道题,应该就是出于《九章算术》这本书。
  不过对于刘修多少经历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九章算术》这样的学问只不过相当于小学生的水平,充其量算初中吧,能做得出来并不值得骄傲,他不过是不想太惹人注意,这才装不懂的。对于公孙瓒解出这道题,他嘴上虽然在恭维,可是诚意实在欠奉。
  公孙瓒瞟了他一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悦。
第023章
政见不同
  傍晚时分,刘修三人正在宿舍里闲聊,毛宗突然冲了进来,大声叫道:“小先生回来了。”
  三人齐齐抬起头,用看怪兽的眼光看着他,异口同声的说道:“回来就回来呗,你这么高兴干什么?”
  毛宗气喘吁吁的看着他们,一拍大腿:“李治中也来了。”
  “李治中,哪个李治中?”刘备拍着眉头,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哪个李治中?”毛宗脸上掩饰不住的得意,乐得合不拢嘴,搓着手道:“当然是咱们涿县最有名的名士李定李冶中。”
  刘备一愣,随即站了起来:“他……他做冶中了?”
  “可不是。”毛宗眉毛轩动,乐得嘴都咧得耳根了:“他奉刺史大人之命,到我桃谷来商讨冬季防御之事,现在正和家父和卢先生说话呢。”毛宗凑到公孙瓒身边,谄媚的笑道:“伯珪,我听他们提起你了,过一会儿应该会请你去议事。”
  刘备正在屋里转圈,一听到毛宗这句话,看向公孙瓒的眼神不禁一亮,随即又小心的看了无动于衷的刘修一眼,走到刘修身边,小声说道:“大兄,我们能来读书,多亏李君推荐,届时应该去面谢一下才好。”
  刘修“哦”了一声,这才反应过来他们说的就是那个名士李定。不过他对这治中是什么官不太清楚,看毛宗、刘备这样子,似乎很大啊,还有那什么刺史大人究竟是哪方尊神啊。
  刘备见刘修那副茫然的样子,心里有些着急。李定原本是涿县的功曹,主管人事选举,要在县里做事,走他的门路是最直接的,而李定对他印象一直不错,曾经当着其他人的面说他刘备将来一定能成一番大事,这句话一直是刘备最大的倚仗,也正因为这句话,刘修的老子刘元起才这么把他当人。现在李定成了刺史大人的治中从事,对刘备来说自然是一个利好消息,这时候不去拜见一下,当面祝贺,还待何时?
  刘修不明所以,刘备却不愿意失去这个机会,他耐着性子,轻声向刘修解释了一番,说明了李定对他们以后仕途的重要性。本以为刘修听了会明白过来,不料刘修只是漫不经心的点了点头,依然没有什么热情。
  刘备有些着急了:“大兄,依情依理,我们都应该去请见一下的。”
  刘修皱皱眉,有些不耐烦,他又没打算在涿县这个危险之地呆着,与李定打不打交道好象关系不大,而且他觉得李定跟着卢敏赶到桃谷来,肯定有事,只怕未必有时间接见他们。
  “你去吧。”刘修沉默了好一会,还是不打算去:“反正他开始也没推荐我来。”
  刘备哑口无言。李定一开始的确是推荐他一个人,并没有提及刘修,只是因为他家没钱,这才把刘元起找去,希望刘元起出资而己。他以为刘修在记恨这件事,也不好再说,心里却对刘修不识抬举有些不屑。且不说李定现在是刺史大人身边的亲信,就算他还在涿县做功曹,也是不能得罪的人,刘修不把他放在眼里,以后肯定会后悔的。
  刘备没有再劝,他独自一人守在门口,等机会面见李定。
  毛宗心里高兴,没呆一会儿就走了,当然没忘了把李定到桃谷来的事向其他人炫耀一番。等他走了之后,屋里只剩下了刘修和公孙瓒两人,刘修心静如水的看着书,公孙瓒却有些心神不宁,他想了好一会,忽然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伯珪兄怎么了?”刘修抬起眼皮,随口问道。
  “德然,你真是淡泊啊。”公孙瓒有些赞赏的看着刘修,“不似承明和玄德二人,看不出其中的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