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校对)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249

  桓齮默默的点了点头,共尉说的正是最关键的问题,以他对李由的了解,天干物燥的冬天,行走在这枯草丛生的山谷之中,防备火攻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李由居然没有考虑到这些,只能说他已经乱了方寸,失去了应有的洞察力,临场反应也迟钝了不少,这才给共尉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把火就轻易的举得了大胜。
  “就算他这次不败,只要咸阳一如既往的乱,他迟早还会一败涂地。我们不打败他,赵高、胡亥也会帮我们打败他。”共尉的嘴角浮现出一丝讥笑:“李由如此,章邯也是如此。或许,我们如果能够战胜的话,应该把首功记在赵高和胡亥的头上,虽然他们未必愿意领功。”
  桓齮长叹一声,有胡亥这个麻木皇帝,有赵高这样的佞臣,大秦帝国焉能不败?
  “君侯,那现在如何处理?”桓齮反问道。
  “请老将军带人收拢俘虏,然后再沿途将那些掉队的秦军归拢起来,一并带到南阳去。”共尉胸有成竹,轻松的挥了挥手:“我准备反其道而行之,沿着李由的来路,一路赶到郏县去,抄了章平的后路。”
  “章平可有七万人马。”桓齮大吃一惊,连忙劝阻:“再者这段路太远,又不太好走,君侯这么赶过去,岂不是和李由一样?”
  共尉笑了笑:“你放心,我不会和他一样。”桓齮还没有搞明白是怎么回事,田伦笑嘻嘻的走了过来,一晃手中的包袱:“君侯,我找到李由的兵符了。”
  “君侯是要冒充李由的人马,偷袭章平吗?”桓齮恍然大悟。
  “哈哈哈……”共尉仰面大笑。
  冒充李由的人马偷袭章平,说难不难,说不难也不是手到擒来,关键就在于那些会见到章平的传令兵,这些人必须是真正的老秦人,否则就会被章平看出破绽。好在共尉在南阳这么久,虽然限于军令严苛,秦军心甘情愿投降的并不多,但是找几个冒充斥候的还不行问题。桓齮的亲卫里这些人就有不少,一听说共尉要冒充李由,桓齮立刻把这些人交给陈恢带领,让他和共尉一起去。自己带着人一路随行,收拢掉队的秦军散卒。
  有桓齮这样的秦军老将和陈恢这样的公文行家帮忙,炮制出来的公文岂直天衣无缝,共尉看了,大呼满意,随即找信得过的人送往章平的大营。
  章平正坐在帐中饮酒,李由带着五万人马出营五六天了,传回来的消息说他进军顺利,一路轻取昆阳、叶县,楚军毫无发觉,章平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些酸溜溜的不是滋味。李由提议分兵绕道偷袭的时候,他是不同意的,就是怕李由一旦被楚军发觉,偷袭变成强攻,很难取胜,可是李由冒险成功了,他又觉得十分失落。李由成功了,就意味着他的失败。
  “大人。”司马李皓匆匆的走了进来,见章平正在喝闷酒,连忙停住了脚步。
  “什么事?”章平斜着半醉的眼睛看着李皓。
  “咸阳的使者来了。”李皓拱手,压低了声音说。
  章平噌的一下子站了起来,手忙脚乱的,差点将案几撞翻,他神色紧张,一步跨到李皓面前:“是什么人?”
  “不知道,听声音尖尖的,应该是宫里的宦官。”李皓指了指外面,又安慰道:“不过大人放心,听那口气,应该不是来问大人的战况的,好象是查李大人的。”
  “李大人?”章平长出一口气,抹了抹额头的冷汗。自从上次章邯关照他之后,他一听到咸阳的人就心慌,总怕自家在阵前杀敌,咸阳那边却被人告了黑状,一封诏书就将他槛车征送到咸阳,直接扔到廷尉狱去。听说是查李由的,章平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些不解,李由的背后有李斯撑腰,怎么会有人来查他,难道李斯也出事了?
  狐疑的章平亲自出帐相迎,将使者迎了进来。这个使者年约五旬,白白胖胖的,两只眼睛都胖得眯了起来,面皮松喧得和女人一般,下巴上干干净净的,一根胡子也没有。一看到章平,他稳稳的站着,微微的抬起下巴,用鼻子看着章平,傲慢的哼了一声。
  章平很恼火,可是又不敢得罪这些家伙,陪着笑上前行礼,然后客客气气的将使者迎到帐中。亲卫早就收拾好了帐中的酒食,章平请使者入坐,又使了个眼色,李皓心领神会,将一包财物悄悄的放在了使者身后。
  那个使者瞟了包袱一眼,终于露出一点笑容:“多谢章大人了。”
  章平也笑了,只要他收礼,看来就不是自己的事。“贵使远来辛苦,理当如此。敢问贵使,陛下安好否?”
  使者皱起了眉头,抬起肥乎乎的手挠了挠稀疏的眉毛,叹了口气说:“章大人,山东乱成这个样子,陛下怎么可能安好啊。陛下天天为山东的事情焦虑,寝食不安,日见消瘦,我们这些侍奉的近臣看了,哪个不心疼啊。”
  章平暗自撇嘴,脸上却一副很惭愧的样子:“都是臣等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实在是愧对国家。”
  使者又叹了口气:“章大人,你也不要太谦虚了。虽说你丢了泗水郡,按律当斩,可是陛下听说你在令兄手下立功颇多,还亲手斩获了陈胜的首级,已经原谅你了。现在又转战颍川,劳苦功高,比起某些人来,已经是难得可贵了。”他瞟了一眼帐口,脸色越发的不好看:“这李大人好大的架子,我虽然是个贱臣,不能入他李大人的眼,可我毕竟是奉着陛下的旨意,赵大人的差使,他怎么到现在也不出来?”
  果然是来查李由的,章平心花怒放,脸上却不能露出分毫,他连忙解释道:“贵使有所不知,李大人带着人马绕道叶县,偷袭宛城去了。怎么,贵使是来见李大人的?”
  使者一听,眉毛颤了颤,却又发作不得,只得恨声说道:“可不是,他身为三川守,看守着关中的门户,却纵容叛军作乱,征剿不力,陛下实在不高兴,所以让我来看看他这个三川守究竟在干什么?怎么,他去宛城了?”
  “正是,李大人走了四五天了。”章平连连点头:“李大人急于要平定南阳,所以甘愿冒险,取道叶县攻击叛军背后。”
  他的话说得很有分寸,乍一看是为李由开脱,实际上就暗示李由是在冒险。那个使者是在宫里厮混多年的人,如何听不出这点话外之音。他立刻明白了,尖声笑道:“楚军在鲁山,他却绕道去叶县,岂不是舍近求远吗?怪不得有人说他这个三川守来路不正呢。赵大人说李丞相任人唯亲,果然没有冤枉他。”
  章平一听他说得这么直白,立刻留了神,他摸着下巴暗忖,看样子李斯就算不倒台,也没几天舒服日子过了,这个时候如果再替李由开脱,只怕是惹火烧身,不如表明立场,以免引起这个阉货的反感。他点了点头,附和道:“贵使说得不错,李大人这次确实做得有些不妥,长途奔袭,把数万大军推入险地,成功的机会实在不多。末将也曾极力劝阻,只是他不愿听我的,非要如此,我也只得了随他去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为国分忧嘛。”
  “为国分忧?”使者嘎嘎一笑,阴森森的笑着,露出一口白牙:“只怕他这么不把我大秦子弟当回事,不是为国分忧,而是为狱中的李丞相分忧吧。”
  “狱中?”章平大惊,他猜到李斯会落势,却没想到他落得这么严重,居然入狱了。
  “当然。”使者得意的摸着下巴,贪婪的眼光在章平的帐内扫来扫去:“不光是他这个左丞相,还有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他们都下了狱。现在朝中作主的,可不正是我们赵大人?”
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二十八节
郦商立功
  使者得意洋洋,章平却是心惊不已,他忽然之间有些后悔,虽然李由跟他有些争斗,可是毕竟大家自恃身份,有什么事也遮遮掩掩的,心知肚明就行了,象这个阉竖如此嚣张的他还是第一次看到。他在咸阳为官的时候始皇帝还在世,御下极严,对宫里的宦官特别严厉,很少有宦官如此嚣张的。有一次始皇帝游幸梁山宫,从山上看到丞相李斯的车骑很威风,略有不快的说了一句,有人告诉了李斯,李斯随即减损了随从车骑的规模。始皇帝大怒,派人彻查泄露他意思的人,自然没人敢承认,结果当天陪在旁边的人全部被杀。从那以后,宫里的人就更小心了,谨小慎微,不敢造次,以免惹恼了皇帝,丢了脑袋。
  什么时候宫里的人会嚣张到这个地步?
  章平有些胆怯的低下了头,借着喝酒掩饰自己的惊诧,使者话说出了口,也有些后悔,自然而然的也低头喝酒,两人都有些尴尬,一时无语。
  “大人……”司马李皓大步走了进来,一见帐中沉闷的气氛,不知来得是否合适,站在帐门口看着章平。章平正好想找借口打破这个局面,连忙笑道:“什么事?”
  “大人,李大人被楚军堵在叶县了。”李皓赶到章平面前,将手中的军报递到章平的手中。章平吃了一惊,连忙放下手中的酒杯,接过军报仔细看了一眼,一看到上面的三道朱砂,顿时紧张起来。他看了一眼正看过来的使者,连忙讨好的将军报送到使者面前。使者连连摇头,假笑着说:“还是大人看吧,我一个内官,不懂这些。”
  章平本来也没打算让他看,只是礼貌而言。他仔细检查了封泥的公文样式,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这才打开了军报。军报上的内容很简单,说是李由在阳城遭到截杀,叶县又被楚军重新夺了回去,现在他的大军被困在叶城南,进不得退不得,请章平立刻发兵救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章平看着军报,犹豫不决。李由决定突袭叶县的时候,他就不同意他的作战计划,现在李由落到这个局面,正如他的预料。救还是不救?不救,李由的人马肯定会因为断粮而失去战斗力,支持不了几天就会崩溃。如果救,那自己岂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岂不说自己和李由有派系斗争,就说眼前就有人来找李由的麻烦,他也不能和李由站到一起去。
  “贵使,你看如何处理才好?”章平想了片刻,决定还是看看这个使者的意见。救与不救,还要看看他的意思,最好由他开口说不救,那自己就没什么责任了。
  使者见章平犹豫,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把军报接过来一看,顿时喜上眉梢。他刚要说话,一看章平盯着他的眼神,想起刚才的失言,又把涌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这个李由冒冒失失的,现在果然被楚军包围了。”使者不快的骂了一声,探询的看着章平:“大人,你当作如何处理?”
  章平看着使者眼中掩饰不住的快意,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故作深沉的想了想,转身对李皓说:“把信使叫进来,本将有话要问他。”
  李皓出去了,不长时间,带着一个满脸血污、疲惫不堪的人走进来。章平打量了他一番,没看出什么破绽,这才说:“你把作战经过和我说说。”
  那个信使低着头,声音沙哑的讲了一遍,大意是说,李由急行军四天,前面一直比较顺利,轻松拿下了昆阳和叶县,直到过了百尺沟,快到阳城的时候才中了楚军的埋伏,他们且战且退,退到叶县的时候,发现叶县已经被楚军夺回去了,现在被楚军堵在山谷之中,进退两难,请章平立刻出兵打通道路接应。
  章平撇了撇嘴,不屑一顾。他又问了一句:“楚军大概有多少人马?”
  这个假冒信使一听这话,顿时愣在那里了,说来也巧,桓齮和共尉一时疏忽,还真没有对他说应该说楚军有多少人马。如果说多了,他怕章平不敢出兵,共尉和桓齮的埋伏肯定要落空,而如果说少了,恐怕也不怎么能让章平相信,毕竟李由有五万人,就算除去掉队的人马,还有三万多。他犹豫了一会才说道:“大概四五万人,具体数目不清。”
  章平心中闪过一丝狐疑,李由是个精明的人,怎么会被人家打败了,还不知道对方的人数。他刚要琢磨一下,使者却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哼,什么具体数目不清,自己轻敌,中了人家的埋伏就中了人家埋伏,说什么数目不清,是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无能吧。”
  章平看了看使者,又看了看有些紧张的信使,挥了挥手,让信使退了出去。他抚着胡子在帐里来回走了几圈,琢磨着可能的情况。李由长途急行军,掉队的士兵一定不少,再加上被人打了埋伏,兵力相差不大也不是不可能。虽然说秦军善战,可是楚军也不是易与之辈,这个共尉更是以能打硬仗出名,以逸待劳,打得李由败退也在情理之中。不自然的心理趋向下,他也认同了使者的结论。
  自己要不要救?章平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谦恭的笑道:“贵使,李由虽然轻敌,可是我秦军善战,既然他们能把李大人打败,恐怕兵力在四五万左右还是可能的。”
  使者对章平为李由说解有些不快,可是自己确实也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只得寒着脸看着章平,看他后面说什么。章平将他的神色全看在眼里,微微一笑,接着说:“楚韩联军总共在六七万人,既然有五万人左右去攻击李大人,那么在我们面前的鲁山,应该只有一两万人,或许还不到。既然哪些,我们不妨效仿先贤,来个围魏救赵,不知贵使以为如何?”
  使者听了有些糊涂,对围魏救赵不是太明白。章平暗自叹惜,就将这个孙膑当年击败同门师弟庞涓的战例解说了一遍。使者听明白了,他也明白了章平的用意。章平用计是假,他根本不想去救李由,而是想趁着楚军攻击李由的时候强攻鲁山,李由根本就是一个诱饵,是死是活章平根本不想管。
  不过,这个结果应该正是赵高想要的,他何乐而不为呢。使者正中下怀,连连称赞章平用兵有道。章平听了,哈哈大笑,两人互相吹捧了几句。章平随即让信使带信给李由,说是大军即刻出发,请他坚守几天。信使一走,他就开始部署强攻鲁山。
  秦军一行动,鲁山上的张良和郦商就知道了,他们都觉得有些意外。意外归意外,他们也不是没有准备,鲁山的防线是现成的,虽然只有两万多人,可是有险要可守,面对七万多气势汹汹的秦军,他们并不担心,依托有利地形全力抵抗。章平为了在使者面前显示诚意,督军猛攻,除了留下三万人作后备之外,其余四万人分成四批轮番攻击,不给韩军以喘息的机会。
  这一仗,从一开始就打得十分惨烈。
  韩军在重岭山大败之后,虽然经过张良整顿,又有陷阵营的军官前去帮忙打理,衰落的士气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毕竟时间太短,而且没有经过实战磨合,一下子面对三倍于已的秦军猛攻,他们虽然打得有板有眼,可是心理上还是不可抵制的产生了恐惧感。经过半日血战,第一道防线告破,秦军战死五千多人,韩军也战死近三千人。
  张良面色冷峻的看着尸横遍野的阵地上将旗被秦军砍倒,波澜不经,有条不紊的安排着第二道防线。司马杜鱼的手臂还挂在胸前,他看着身边面如土色的将士们,有些担心。
  “将军,半天时间就战死三千多人,丢了一道防线,我们还能守到君侯回来吗?”
  张良回过头看了他一眼,咧了咧嘴,无声的笑了,神色轻松自然:“无妨。我军新造,能打成这样,已经难能可贵,你看着吧,会越打越好的。哪有一支军队不经过血战就能成为虎狼之师的?”
  杜鱼听了他这话,这才放心了些。
  郦商对张良的冷静十分佩服,他抚摸着剑首,向张良靠近了两步,淡然笑道:“将军说得对,我军五千人守第一道防线,与四万秦军激战半日,击伤秦军五千余人,这样的战绩对于刚刚重整的军队来说,已经难得可贵。刚开始的时候未免有些紧张,等见了血,紧张去了,自然就会越打越好。而秦军逐道防线的攻取,他们的锐力却是越来越弱,依我的估计,最后的胜负当决定于第三道防线。”
  张良看着郦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个沉默寡言的楚将有眼光,看出了关键所在。
  “将军,第二道防线是我的,秦军且至,我就先去了。”郦商对张良躬身一礼。
  “郦将军小心。”张良欠身还了一礼。
  郦商微微一笑,一撩大氅,带着亲卫们匆匆的下去了。他的四千余人布置在第二道防线,是在两道土坡之间。郦商将一千余弓箭手安排在两边陡直的土坡上,三千步卒安排在中间,分成三个方阵,每个方阵千人,分为二十队,每队之间相隔两步。
  郦商登上了左侧的土坡,打量着正在重整队型,准备发起攻击的秦军,嘴角挑起一抹冷笑。他的亲卫将,长子郦寄有些担心的看着秦军:“阿翁,这一仗打完了,我们的人还能留下多少?”
  “竖子,什么是我们的人?”郦商压低了声音,责备的看了郦寄一眼:“我们现在都是楚军,都是君侯帐下的楚军,而不是我郦家的私军。”
  郦寄自知失言,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眼睛却还是担心的看着郦商,不管他嘴上怎么说,他知道郦商的心理还是看重这四千人的,毕竟这是他的根基,如果一仗打光了,以后他在楚军中能不能立足就是个问题了。
  “我们自从投入君侯帐下,寸功未立,君侯到处照顾我,我不能无动于衷。”郦商双手负在身后紧紧的握在一起。“每次有恶战,他都让我守后方,虽然计功的时候从来没有忘了我,可是守后方的战功,如何能与攻城掠地相比?你没看到灌婴、周贲那些人的眼神吗?他们以为我郦商只是个看家的狗?”郦商冷笑了一声,笑声中带着一丝讥讽:“这次君侯让我守鲁山,本来又没有立功的机会,天可怜见,居然让秦军来进攻了,我不趁着这个机会立功,以后如何能在那些竖子面前抬起头来?死人怕什么,你没听张将军说吗,哪一支军队不经过血战就能成为虎狼之师的?”
  “可是……”郦寄还是不放心,刚要再说,郦商转过头,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他:“休得多得,我心中有数。”
  “喏。”郦寄只得打住了话头。
  秦军排着松散的队型,举着盾牌缓缓的压了上来。郦商眯起了眼睛,冷冷的看着秦军,看着他们进入了射程,却没有下达射击的命令,任由他们的先头部队一步步的爬上了山岗。郦寄不得其解,却又不敢多说,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看看秦军,又看看不动如山的郦商。
  郦商的阵势很怪,在他的阵前二十步,有一个比较大的坡势,一般人如果设阵,会把防线设在坡边,直接攻击从正在爬坡的敌人,可是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偏偏撤后二十步,给敌人让出了一个比较平坦的平台。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就连张良开始也不赞成,可是郦商坚持如此,张良也只好听之任之,毕竟他只是协助自己的楚将,还不象杜鱼那样虽然是楚将,但名义上还是自己的下属。
  冲锋在前的一千多秦军有惊无险的爬上了山坡,居然没有受到敌人的攻击,再看看面前那段平坦的坡地,秦军的千人将心花怒放,他举剑高呼:“杀上去!”
  一千秦军高呼着,开始快速奔跑。郦商舞动手中的战旗,谷中的三千步卒随即变阵,第一道、第二道阵势如水一般向两边分开,任由一千秦军撞入,排在第三阵的千人阵随即迎了上来,与秦军展开厮杀。秦军面无惧色,挥舞着武器奋勇杀入,可是很快千人将就后悔了,因为刚刚散开的两道楚军阵势又重新合拢了过来,将他们包围在中间,前后夹击。
  “不好,上当了。”千人将大呼,“击鼓求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2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