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49

  听到脚步声,出神的葛婴象是忽然还过魂来,他起身扑到门前,急切的向外看去,一看是共尉,他又失望的坐了回去,举起手晃了晃,手上的镣铐发出哗哗的声音。
  “共大人,你还真有兴趣,居然追到牢里来听我讲战事?”
  “战事嘛,也想听听,不过,讲战事之前,我想先问问其他的事情。”共尉笑了笑,让人打开了牢门,又让人将酒食在共尉面前摆好,给葛婴倒了一杯酒,然后两人对面坐下。“葛将军,请。”
  葛婴看了共尉一眼,也不多说,端起酒到嘴边,深深的嗅了一口,眼神一亮:“好酒,这就是武家新出的清酒吗?果然是吓煞人的香。”说完,举起杯子,一口饮尽。高浓度的酒刺激得他猛地咳嗽起来,刚喝下去一杯酒,倒喷出来一大半,直咳得眼泪鼻涕横流,好半天才平息下来。他不好意思的用袖子抹了抹脸,有些尴尬的笑道:“让共大人见笑了。”
  共尉笑吟吟的看着葛婴:“好说。这酒比较烈,与以前的酒不太一样,葛将军一下子不能接受,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将军再品上两口,细细琢磨一会,也就能明白其中的关键之处了。只是有一句话,共尉可要提醒将军,如果将军还象以前那样喝,可是会死人的。”
  葛婴愣了一下,怔怔的看着共尉,半天没有说话。他闷闷的喝着酒,又拿起筷子,一口接一口的吃着菜,直到吃得干干净净,他也没有再说一句话。
  “葛大人,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大王已经派人将你的家人接来了。”共尉平静的看着葛婴,“将军可想见一面?”
  葛婴顿时面如死灰,他的眼睛直愣愣的看着共尉,忽然开始抽泣起来,接着放声痛哭,直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跟着开始呕吐起来,刚才吃下去的酒食,全部吐得干干净净,直吐得苦胆水都出来了,涕泪横流,还是干呕不止。牢里充满了一股酸腐气味,让人为之皱眉。
  “大人,葛婴有一个不情之请。”葛婴跪倒在地,泣不成声。
  共尉扶起葛婴:“将军请说,共尉只要能做到的,定然不辞。”
  “葛婴自知罪孽深重,不敢求活。但是家中父母、妻儿无辜,敢请大人在大王面前美言几句,留他们一条活路。”葛婴面如死灰,嘴唇哆嗦着。
  “行,我一定尽力而为。”共尉犹豫了片刻,郑重的点点头。
  “还要请大人通融一下,我想见见亲卫将敦武。”
第二章
溪云初起
第四节
不累先生
  陈胜负手站在殿门口,看着远处被夏日的阳光照得生烟的屋顶,面色沉郁,一言不发。博士孔鲋拱着手站在一旁,用眼角看着陈胜的脸色,沉默不语。武平君陈畔站得笔直,眉眼之间有一丝掩饰不住的兴奋。他不时的看一眼大殿外面,仿佛在期待着什么。
  吕臣匆匆的从外面走了进来,一路走到殿外,解下腰间的长剑放到殿门房的兰锜上。陈胜眼角一颤,正准备开口叫吕臣,话到嘴边却又忍住了。吕臣放好剑,这才快步走到殿门口,刚要脱鞋进殿,陈胜已经迎了上来,摆了摆手:“阿臣,如何?”
  孔鲋皱了皱眉毛,不快的看着陈胜和吕臣君臣两个陪着门槛说话,可是他看到陈胜一副很着急的样子,又忍了下去。他知道,陈胜等吕臣的消息已经等得心焦了。葛婴下狱之后一直没有请罪,也没有自杀,就那么在里面熬着。外面议论纷纷,都在猜测着陈胜的打算和葛婴的下场。孔鲋知道,陈胜也顾虑甚多,不杀葛婴无以振王纲,杀了葛婴,又怕伤了老战友的心,所以才一直拖到现在。最后实在想不出好办法,才让吕臣给共尉托了一句话,让他到狱里去劝葛婴自杀,不要让陈胜为难。共尉与葛婴他们没有什么深厚的交情,却又是陈胜能信得过的人,正是最好的人选。共尉去了之后,葛婴当天晚上就上书请罪,请求见家属最后一面,陈胜爽快的答应了,还让吕臣送了一席酒菜去,让他一家人在狱里吃了一顿饭。
  “葛婴……自杀了。”吕臣哽咽了一下,低下了头。
  陈胜看着伤心的吕臣,缓缓的松了一口气,抬起手,想要去安慰一下吕臣,可是手刚抬起来,就看到了孔鲋微微的摇头,这才明白有些不妥,尴尬的笑了笑,把伸到一半的手又收了回来。
  “唉——”陈胜长叹一声,转过身,慢慢的向里走去。比起殿门口来,大殿中间比较阴凉,让他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噤。葛婴死了,虽然这是他希望的结果,可是,他还是高兴不起来。站在自己那简陋的王座前,陈胜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有些迷惘。
  他知道那些名士看不起他,跟他不是一条心,自从魏咎兄弟到陈县来之后,那些名士对他们的态度比对他这个大王的态度要好得多。他也不想用名士,可是他又不能不用名士,一来不用名士,会惹得议论更多,说他不能礼贤下士,二来不用名士,他也找不到能帮他的助手。他也想把自己的亲信全部提拔起来,把跟着自己在大泽乡起义的兄弟安排到重要的位置上,可是……可是他们大部分连字都不认识,更谈不上治国了。就连打仗,都出现了象葛婴这样让他无从下手的意外,让他不寒而栗。
  只有六国的贵族,才能号令天下吗?为什么我不能?为什么那些名士的想法这么根深蒂固,我对他们这么好,他们为什么还是看不起我?为什么那些兄弟也不能理解我,总觉得我亏待了他们?夜深人夜的时候,陈胜常常被这个疑问给折磨得痛苦不堪,如果不是有陈姬陪着他,安慰着他,他都快被逼疯了。
  “大王……”吕臣进了殿,看着陈胜萧索的背影,有些担心的叫了一声。
  “阿臣……”陈胜一惊,从愤懑中回过神来,他抖动了一下眉头,松懈了一下面部表情,这才转过身来,看着已经控制住了情绪的吕臣:“阿臣,你明天就起程去九江吧,邓宗又打了败仗了。”
  “喏。”吕臣点头应是。
  “你带一万人去,好好的打几仗,让英布、项梁他们看看,我们张楚也是有人才的,不要有什么三思二意的。”陈胜提高的声音,鼓励吕臣说:“好好做事,不要让我失望。”
  “臣一定竭尽所能,不负大王厚望。”吕臣跪倒在地,大声说道。清亮的声音大殿中回响,给死寂的大殿带来了一丝生气。陈胜看着慷慨激昂的吕臣,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象这么忠诚而又能干的臣子,再多几个的话,他也不用这么犯愁了。
  “明天,寡人去给你壮行。”陈胜笑着说,又转向站在一旁的陈畔:“武平君,你也明天出发吧,寡人也给你壮行。”
  几天前,葛婴刚刚回到陈县的时候,带来了一个消息。凌人秦嘉、符离人朱鸡石等人闻风而起,聚集了五千多人,包围了东海郡治郯县。他们兵力不足,很难攻克郯县,派人来联合葛婴,希望与他合力攻打郯县。不过葛婴因为听到了陈胜自立为王的消息,已经六神无主,没来得及处理这件事,就匆匆的赶回来了。陈胜听说之后,就决定解决了葛婴的事情之后,派人前去接收葛婴的人马,再将秦嘉等人收归帐下,然后合兵一处,拿下东海。
  这个人选,就是武平君陈畔。
  陈畔是陈姬的弟弟,陈家也是陈县里的大族,与武庆这样的商人不一样,陈家是当年陈国的后裔,是正儿八经的贵族。陈国被楚灭国之后,陈家虽然大不如前,但是终究是贵族人家,陈畔姊弟都识文断字,能写会算,因此被陈胜封为武平君,随侍左右。这次要派人去东海,陈胜本来考虑让共尉去,可是武平君知道之后,极力请战,又让陈姬吹了不少枕头风,陈胜也就改了主意,决定改派武平君去。
  陈畔少年心性,跟在陈胜身边,每天听着不断传来的捷报,早就热血沸腾。他觉得,那些农夫出身,连自已的名字都写不全的人都能建功立业,可见‘天下苦秦久矣’这句话不是空话,只是拉起大旗,各处必然是望风而降,自己出马,也一定能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战功,再也不用被人说是因为姊姊是大王的女人才受宠。
  他等了两天,终于等到了葛婴的死因,现在再听到陈胜让他明日出征的命令,他心花怒放,连忙上前与吕臣跪在一起,俯伏在地,大声说道:“臣,谨遵大王令。”
  吕臣有些意外,他只知道陈胜要安排共尉去接替葛婴的人马,却不知道陈畔也要出征,当时便有些疑惑,只是他并没有想到陈畔是要去东海,因此倒也没太注意。但是听到陈胜嘱咐陈畔的话时,越听越觉得不对,他有些不解的看向陈胜,陈胜有些惭愧的把眼神让了开去。
  吕臣的脑子嗡的一声,他知道事情有了变卦,陈胜改主意了,把本来答应给共尉的机会让给了陈畔。他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对共尉解释。
  “好了,你们都去准备吧。”陈胜从吕臣的眼神里看出了他的意思,也觉得不好解释,匆匆的说了两句,就让他们各自准备去了。等吕臣和陈畔一个迷惑一个兴奋的出了殿,博士孔鲋再也忍不住了,他拦住正在回宫的陈胜,一把扯住他的袖子:“大王,臣有话说。”
  “先生有话请讲。”陈胜晃了晃手臂,从孔鲋的手里抽出袖子,有些不快的说。
  孔鲋一惊,连忙松开手,向后退了一步,这才拱手躬身行礼:“大王,臣虽然没带过兵,可是也略通兵法。兵法有云,‘不恃敌之不我攻,恃我之不可攻’。陈县是国都,理当重兵把守,不给秦军可趁之机,如今大王逐次派兵出征,陈县周围的兵力已经十分薄弱,一旦秦军来攻,陈县危矣。万一陈县丢了,那些将军就算拿下了关中,大王又能如何?请大王三思。”
  陈胜哈哈一笑,他看着面色严肃的孔鲋,不经意的摇了摇头,这个博士虽然是夫子的八世孙,家学渊源,可是对军事却是一窍不通,而且还有些迂腐,书生意气。武臣他们出征时,他就不赞成,结果武臣入赵,连下数十城,一路高歌猛进。宋留入南阳,也是势如破竹,打得南阳守一退再退,狼狈不堪。周文出征时,他又不赞成,结果周文一路向西,连一丁点抵抗也没有遇到,直接突破了函谷关,直入关中,前天传回来的消息说,他现在拥兵三十万,车千余,不日即将兵临咸阳,一举覆灭暴秦。消息传来的时候,孔鲋的脸胀得通红,低着脑袋一声不吭。今天派吕臣他们出征,他忘了前天的窘态,又拿那些书本上的东西来说教。他不知道,秦人的暴虐已经让天下的百姓心中的仇恨积累得太深了,现在只要点上一把火,就会开成燎原之势,而自己,就是那把火。
  这大秦帝国的天下,在自己眼中看来,不过是一个俯身可拾的玉璧。秦人的关中都保不住了,哪里还有可能来打陈县。
  书生,毕竟是书生,装装门面还行,真正做事,差得太远。
  “寡人之兵,不累先生矣。”陈胜哈哈一笑,转身大步走了。
第二章
溪云初起
第五节
少年隐士
  吕臣顶盔贯甲,威风凛凛,意气风发。陈胜对他期望很高,亲自出城给他送行,给了他很高的待遇。又拨付了一万精兵给他,他十分感激,在陈胜和众臣面前慷慨激昂,发誓不负陈胜。
  他的心情很激动,建功立业,纵横沙场的梦想,从现在开始就要成为现实了。
  但是看到共尉的时候,他十分惭愧。他出征了,共尉却还是老样子,陈胜的变卦,让吕臣觉得无法面对共尉。共尉的脸色很正常,他拉着吕臣的手,缓缓的走着,叮嘱他要小心项家叔侄,项梁深通兵法,项羽更是勇猛绝伦,不可大意。吕臣虽然对共尉的消息来源有些不解,但是却没有大意,一句句的记在心里。他虽然兴奋,却不是张狂,战场上的凶险,他是有心理准备的。
  “阿尉……”吕臣犹豫了半晌,还是决定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免得共尉和他生份了。和共尉相处了这么久,他已经把共尉看成了最好的朋友。
  “好了,我知道了。”共尉拍拍吕臣的肩膀,看着他为难的样子,咧着嘴乐了。听到武平君要出征的消息,他已经知道陈胜变卦了。他当然生气,可是生气之外,他更多的是一份轻松。
  “阿臣,你不用担心我,我相信,大王这样安排,必然有他的用意。”共尉脸色很平静的说。
  吕臣松了一口气,欣慰的说道:“你能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呵呵呵……”共尉朗声笑道,指着远处正和武平君说话的年轻人说道:“那是谁?”
  “他呀。”吕臣看了一眼,也笑了,附在共尉耳边轻声说:“这个叫陈乐,字逍遥,是陈姬和武平君的亲弟弟。不过,和武平君一心想立功名不一样,这个人很懒散,除了大王即位时,他跟着家人一起入过宫,平时从来不到宫里去,每天上午就在鸿沟边钓钓鱼,中午就把钓的鱼拿到城里的酒家去,做各种各样的鱼汤,过得着实逍遥。听说这次我出征,大王想让他接替我负责宫里的安全,他也推辞了,说什么身体不好,受不得累。依我看,他是想学庄生的那只泥鳅,在泥塘里打滚呢。”
  共尉有些好奇,着意打量了那个年轻人一眼。那个陈乐身高七尺五寸左右,并不是很强壮,但是也不瘦弱,面如冠玉,穿着素色丝衣,长袖飘飘,神采奕奕。全副武装的武平君长得也不错,只是跟他站在一起,就显得俗气了不少。
  “想不到陈县还有这样的人物。”共尉赞了一声,和吕臣拱手作别。看着吕臣跳上战车,扬尘远去。他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淡了。他瞟了一眼快进城门的陈胜车队,负手而立。
  “大人,我们回城吗?”田锦江见共尉面色不善,小心的问道。
  “不急。今天我休沐,回去也是闲着,不如出去逛逛吧。来了陈县这么多天,也没出城一看。”共尉也没有上车,步行向前走去。田锦江见了,连忙让人牵着马、驾着车在后面跟着。
  共尉向东走了一会,来到鸿沟边,又沿着鸿沟向南走。看着缓缓向南流去的鸿沟水,他想起了那场决定华夏命运的楚汉大战,有人说,那是流氓打败了贵族,项羽一死,就再也没有真正的贵族。又有人说,那是封建势力攫取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最后又被农民出身的刘邦夺了回来,是农民起义的伟大胜利。
  共尉现在却不关心这些,他关心的是,陈胜究竟还能走多远,他自己又将如何取舍。
  眼前的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其间的危机也是显而易见的。各地虽然捷频传,但是三路主力进展都不佳。吴广带着十多万大军困在荥阳,寸步难进。宋留在南阳,虽然把南阳守打得节节后退,但是他没有最终攻克南阳,就径直向西入武关。周文虽然已经入关,到达戏下,离咸阳城近在咫尺,但是那些都是乌合之众,能否攻克咸阳,实在是个未知数。如果不出意料的话,号称秦朝最后一个名将的章邯很快就会出现。战事会出现重大转折,陈胜的好运气,已经快到头了。
  自己的出现,并没有能改变历史,反而有被历史的车轮压扁的倾向。他尝试着和城里的贵族、名士们结交过,但是那些人连陈胜都看不上,自然就更看不上他这个农夫之子,他们对他很客气,但是同时也敬而远之,没有一个主动投靠的,和那些穿越界前辈们相比,他的王霸之气无限趋向于零。贵族、名士们不来,倒是有商家不断的上门,想和武家一样从他这里得到些发财的密诀。这样一来,那些贵族、名士就更不愿理他这个铜臭满身的俗人了。这多人里面,只有孔鲋做得不是那么绝,当他去请孔鲋来教导他的军官们时,孔鲋虽然自己没有来,但总算派了几个弟子,算是给了共尉一点面子。
  共尉的处境,和陈胜基本差不多,或者说,比陈胜还不如。陈胜多少还能给人授官,他最多只能推荐人做官,最后成不成,还得陈胜说了算。对那些名士来说,他连最起码的利用价值都没有。
  登高一呼,风起云涌,看起来离他是那么的遥远。
  “吁——”共尉长长的吐出一口闷气。
  “大人,何事烦闷?”一个清亮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共尉转过头一看,只看那个陈乐手持鱼杆,带着两个年方十一二岁的小童,步履轻松的走了过来。田锦江刚要上前阻拦,共尉摆了摆手,笑道:“陈兄好自在,又来钓鱼?”
  “哈哈哈……”陈乐仰天大笑,也不向共尉见礼,摇着头说:“大人说笑了。乐平生懒散,身体又弱,那些忧国忧民的大事,我可做不来,只好借着先人余荫,度此余生。”
  共尉上下打量了一会陈乐,摇摇头笑了:“陈兄,你想学庄生,也不用托身体弱这个名头吧。我看陈兄的身体不仅不弱,只怕比我手下这些亲卫也不差呢。兄台想学隐士,却不知是否听说过,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巿,小隐才隐于山林。”
  陈乐一愣,仿佛有些惊讶的重新打量了一下共尉,然后又笑了:“夫子说得对,以貌取人,识之子羽。我看共大人说话,不似那帮人所说的……”他忽然觉得后面的话可能不太好听,连忙哈哈一笑,扭过头去。共尉知道自己在城里的名声并不好,和陈家来往的人,大部分都对自己印象不佳的名士、贵人,问了也是自找没趣。
  “大人,可有心情垂钓?”陈乐在水边坐下,热情的招呼道。
  “多谢,我不喜欢钓鱼。不过,我喜欢看人钓鱼。”共尉缓缓的走到离陈乐不远的地方,微微的眯起了眼睛,看着陈乐的手臂。陈乐卷起了衣袖,露出并不是很粗壮的手臂,但是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手臂很结实,并不是那种文弱书生的苍白,这证实了共尉的猜想,这个陈乐很可能身怀武艺,而且武艺不差。只可惜,他连陈胜都看不上眼,估计也不会看得上自己。共尉有些沮丧的叹了口气,他的雄心壮志这些天已经被那些名士可打击得差不多了。
  “大人似乎心不佳啊。”陈乐头也不回,手一甩,将钓钩甩入水中,轻松的问道。
  “大乱将起,民不聊天,心情如何能好。”共尉强笑了一声:“我叹的是,兄台如果还想再这么悠闲的钓鱼,恐怕要披发入山了。”
  陈乐的手抖了一下,随即又平静下来。他的眼睛看着水里的鱼线,半晌无语。
  共尉站了一会,觉得没什么意思,转身想要走。陈乐忽然说道:“共大人,天下大乱,正是大人这等豪杰建功立业之时,以共大人的能力,裂土封侯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共大人又何必担心。”
  共尉低着头沉默了片刻,又仰起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一将功成成骨枯啊。”说完,他拱拱手,大步走了。陈乐听得他脚步声远去,这才站起身,回过头来,有些不解的看着共尉一行远去的背影,沉吟道:“难道他竟是我墨家的子弟?”
  共尉他又随处闲逛了一通,直到心情舒坦了些这才回城。一进门,他刚刚脱下大氅,共乔就冲了进来,一把拉着他的手臂就往外走。共尉不解的叫道:“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