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校对)第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249

  “闪开。”杜鱼挣脱了亲卫,冲到被他的狼狈样调得咯咯直笑的共乔面前,气急败坏的吼道:“你怎么跑出来了,夫人急坏了,连大人都乱了方寸。”
  共乔一愣,有些诧异的看着怒气冲冲的杜鱼,一时没回过神来。从她到了共尉身边开始,杜鱼就是她的亲卫队率兼首席苦力,一直是她欺负杜鱼,从来没有杜鱼冲着她吼的,今天杜鱼忽然发了飚,她倒有些不知所措了。
  杜鱼好象很气愤,也不管共乔什么表情,噼哩啪啦的一顿说,将共夫人、共尉的担心说给共乔听。共乔想到娘亲的模样,鼻子一酸,小嘴一瘪,眼睛红了,泫然欲泪。
  正说得来劲的杜鱼见了,张了张嘴,将后面的话全咽了回去,这才觉得自己有些失态了。见共乔要掉眼泪,他又低声劝道:“小姐……小姐……将军让我们……来保护你。”
  共乔抽泣着,抽起袖子擦着眼角,不好意思的笑了。“我就知道大兄疼我。”
  杜鱼咂了咂嘴,无奈的皱着眉头:“你不知道,将军可急坏了。他怕路上出事,让我们立刻赶来。好了,现在总算没事,去找子房先生吧。”说着,一挥手,通知班玄向军营进发。共乔连忙拉住他:“唉,死鱼,我……我见到子房先生怎么说?”
  “你连这个都没想好就跑出来了?”杜鱼很诧异的说道。
  共乔见杜鱼今天这么反常,接二连三的喝斥她,顿时火了,眉毛一挑,刚要发飚,又想起现在是求人的时候,子房先生说过,大丈夫要制怒,她虽然不是大丈夫,可是求人的时候照样不能发火,只得把冲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可是脸上的薄怒还是显而易见。杜鱼见了,惊出一身冷汗,暗自怪道,今天我这是怎么了?
  “呃——”杜鱼连忙堆起笑容,从怀里掏出一支一尺长的竹简,递到共乔手中:“小姐,这是将军大人让我为子房先生找的药方,还没来得及给他,他就走了。小姐可以说,这是将军大人派你来照料他的身体,顺便向他求教的。我想,子房先生一定不会拒绝。”
  共乔一听,喜开眼笑,连连点头,乐不可支的说:“这个好,这个好。”
  杜鱼见了,无声的叹了口气。
  张良一见到共乔,大吃一惊,听了共乔结结巴巴的话,他有些不太相信,可是他一来根本没有往那方面想,二来见了药方,也被共尉的关心所感动,倒也没说些什么。但是他身边的王祥却不以为然,他打量着那一百亲卫,又看看那一千陷阵营,忽然冷笑一声:
  “你们是来的保护你家小姐,还是来监视我家先生?”
  共乔一惊,被王祥威猛的气势逼得一窒,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班玄大怒,还没说话,却见杜鱼上前一步,将共乔挡在身后,怒声喝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家将军派我们来,是保护我家小姐和子房先生,何来监视一说?监视你家先生一万人不够,还需要将军的贴身铁卫和陷阵营?”
  “保护?”王祥傲然一笑,又上前一步:“有我王祥在,还需要你们来保护我家先生?”
  王祥身高足有九尺,杜鱼却只有七尺出头,站在他面前,只抵到他的胸口,而且杜鱼的身体最多只有王祥的一半壮实,站在王祥面前的杜鱼就象一个弱不惊风的小孩,可是他却毫不退缩,仰着头迎着王祥俯视的目光,忽然放声大笑:“你以为逞匹夫之勇,就能保护你家先生和我家小姐的安全?亏得将军派我们来了,要不然,只怕先生的复国之望,永远没能机会实现了。”
  王祥勃然大怒,他伸出蒲扇般的大手,一下子就将杜鱼提了起来,圆睁双目吼道:“你敢看不起我?”
  杜鱼虽然被他提起到半空中,却并不慌乱,眼中的轻蔑反而更浓了。他直视着王祥的眼睛,一言不发,直看得王祥反而有些不知所措了,这才淡淡的说道。
  “你如果不服,带上一百人,我带这一百铁卫和你对阵,你赢了,我们扭头就走。”
  “对阵就对阵,我怕你?”王祥甩手将杜鱼扔了出去,杜鱼在半空中一扭身子,以一个极其潇洒的姿势落地,神情轻松自然,高手风范顿显。王祥愣了一下,显然没有料到会出现这个结果,可是他顾不得想这么多,回头就要招呼人列阵。而一百铁卫不用吩咐,已经拔出剑盾,以极其迅速的动作排成一个三角阵形,将杜鱼围在中间。王祥在这么多人面前对杜鱼无礼,就是蔑视他们,刚才杜鱼在他手中,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现在杜鱼已经脱险,他们当然不会善罢干休了。
  共乔一见形势突然变成这样,顿时愣在那里。张良皱了皱眉头,轻轻的叫了一声:“退下。”
  暴跳如雷的王祥一听到张良这轻轻的两个字,顿时火气全消,刚才还凌厉逼人的杀气顿时无影无踪。他躬身一揖,声音温和得象是怕吓了张良:“喏。”
  “杜大人,请不要和他一般见识。”张良走到杜鱼面前,拱了拱手:“将军能派你们来,张良感激不尽。有杜大人和班大人在我周围,我复国的信心就更强了。”
  杜鱼挥了挥手,一百铁卫“哗”的一声让开一条通道,动作整齐得象是一个人似的。杜鱼走到张良面前,躬身一揖:“子房先生,我家将军对先生十分仰慕,不希望看到先生有任何损伤,所以派小姐来照料先生。先生也知道的,我家将军只有小姐一个胞妹,爱若掌上明珠,更舍不得有一点损伤,所以派我们来要保护她。来之前将军说了,小姐如果有失礼不当的地方,还请先生看在他的面子上,多多担待。”
  张良看了羞涩不已的共乔一眼,笑着连连摇头:“将军过虑了,小姐聪明可人,心灵手巧,让她照料我,我只怕承受不起啊。杜大人,班大人,请入营吧。”
  杜鱼也谦和的笑着,躬身请共乔和张良并肩而行,自己随后跟着,恭敬的神态与刚才临危不惧的模样判若两人。张良见了,不得暗自赞叹,共尉身边虽然没有多少智谋之士,但是刚猛忠贞的人还真不少,这个杜鱼看起来很文弱,可是谁又能想到他居然也是如此的刚烈,面对王祥这种超级猛士也能一步不让,甚至主动邀战。在片刻之间,他觉得这个杜鱼和自己还真有几分相似。
  张良虽然身体不好,可是他眼力过人,刚才铁卫们一行动,他就看出来了,这一百人的战斗力非同小可。王祥虽猛,单独对阵的话,他一个人也许能打二十个,可是一百人对人一百人互相厮杀,王祥纵使独自击毙二三十人,最终也只有死路一条。
  更何况,他手下两万人有一半是共尉的人,他又如何能让王祥与杜鱼对阵,大打出手?
  “诸位大人请入营吧。”张良微笑着招呼道,转过头对王祥说道:“快去安排营帐。”
  王祥开始被杜鱼的不屑冲昏了头,没有注意这一百铁卫的水平,后来冷静下来了,立刻从铁卫们的动作中掂量出了这一百人的实力。他恭敬的应了一声,转身去安排。看着那一百铁卫,再看看远处纹丝不动的一千陷阵营,他先是不快的皱了皱眉头,随即又开心的笑了起来。
  “先生就是遇到千军万马,也不用担心了。”
  “吁——”共尉松了一口气,将竹简递到眼巴巴的看着他的共夫人面前,声音软软的笑道:“娘,这下你放心了吧,阿乔没事,一根汗毛都不少。在张先生身边呆几年,她以后就是一才女了。”
  共夫人抚着胸口,长叹一声:“我才不指望她成什么菜驴菜马呢,只要她安全就好。唉,这丫头,总是让我不省心,那么多的少年英雄看不上,偏偏……偏偏……唉——”
第一章
韬光养晦
第十五节
讨价还价
  五月下,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陈胜长眠在他事业的起点大泽乡,新立的楚怀王熊心亲自铲下第一锹土,并亲笔书写了陈胜墓前的石碑,下令安排五十家给陈胜守坟,世世不绝。
  共尉和从陈县赶来的吕臣哭倒在陈胜的墓碑前,因悲痛过度,两人同时一病不起。
  楚怀王征求了上柱国项梁的意见后,决定将原本定于陈胜大葬之后国事商谈推延了,希望等待共尉和吕臣身体康复之后再谈。可是他们等了没多久,魏相周巿就来到了彭城。章邯正在猛攻临济,魏王咎顶不住了,请楚王立刻派援军,要不然魏国就完了。
  楚怀王不敢再拖,立刻召集众将出席会议。吕臣是真的悲痛过度病倒了,实在是起不来,共尉却是半真半假,怀王派人请了两次之后,他推辞不掉,只好勉强出席。可是坐在那里,也只是闭着眼睛养神,一句话也不说。
  不过,也不需要他说。
  “大王,诸位大人。”范增慷慨激昂,洪亮的声音在大堂里回响,“魏楚交情深厚,眼下魏国危急,我楚国岂有不救之理?再者,我等之所以能在此高谈阔论,正是因为魏国拖住了秦军,使秦军不能东下。魏国若亡,章邯再无后顾之忧,必然挥师东下,深入腹地,到时候又有谁来救我们呢?因此,范增不才,请大王立刻派军救援魏国。”
  楚怀王默默的看着众人,最后将目光停在一左一右坐在下面的共尉和项梁的脸上。共尉闭着眼睛在装睡,项梁抚着胡子沉吟不语,两人都不说话。楚怀王轻轻的咳嗽了一声,先问项梁:“上柱国,你意下如何?”
  项梁连忙站起身来:“大王,臣以为范大人所言甚是。魏国若亡,秦军下一个目标就是我楚国,救魏,其实就是救楚。俗话说得好,救兵如救火,我大楚正当火速派兵出击。”他顿了顿,又有些为难的说道:“只是臣惭愧,臣虽然是上柱国,过江以来,却未立一功,与这上柱国的官职大不相符,恐怕难以服众。而共将军斩将夺旗,威名赫赫,如果由他带兵援魏,必然秦军丧胆,马到成功。臣恳请大王恩准,撤去臣的上柱国之职,由共将军担任,请他出兵援魏。”
  楚怀王打量着项梁,默默的点了点头,又转向共尉。
  “共卿,你以为呢?”
  共尉似乎有些茫然的睁开了眼睛,看了一眼项梁,出席向楚怀王施了一礼,这才转向项梁,未语先笑,只是笑得有些怪异:“上柱国,你是想让我共尉葬身临济城下吗?”
  项梁连忙摇手:“共将军何来此言,我项梁与将军同殿为臣,岂会有这种卑劣的想法。将军勇悍绝伦,又与魏王交情颇深,现在离临济最近的人马又是将军的属下,将军援魏,正是最合适的人选啊。项梁纯属出于公论,还请将军不要误会。”
  “多谢上柱国抬爱。”共尉微微一笑,捏起拳头挡在嘴边,轻轻的咳嗽了两声,转身向楚怀王拱了拱手。“大王,臣确实与魏王兄弟有旧,当初在陈县的时候,臣还受过他家传的兵法。虽然他现在做了魏王,我身为楚臣,大不宜与魏王交结,可是眼下情况紧急,且不论臣是否与之有旧,就从楚魏的关系来说,出兵援魏也确实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唇亡齿寒的道理,范大人和上柱国都已经说得明白了,想必也不用臣赘言。照理说,臣身为楚臣,为我大楚的安危着想,应该不顾一切,身先士卒,与秦军血战于临济城下。然,臣身体不佳,此刻出征,臣个人安危事小,我大楚的安危,就不是小事了。还请大王与上柱国三思。”
  楚怀王微微的点点头,抬起手捻着胡须沉吟道:“共卿所虑甚是,上柱国,看来还得有劳你了。”
  项梁拱手深深一揖:“大王,臣并非畏战。只是臣的人马尚远,如果把他们调到临济,只怕远水救不了近火。而如果要臣率领临济附近的人马作战,臣……担心资历尚浅,不足以服众啊。”
  “上柱国此言差矣。”共尉哈哈一笑:“上柱国是我楚国的上卿,又是项家之后,令尊项燕将军的威名,天下谁人不知?你担心资历不足以服众,那难道要大王亲自上阵吗?”
  项梁一窘,连忙摇手:“共将军说笑了,项梁焉敢有些心。”
  “臣有一策,请大王参详。”范增见项梁与共尉两人互相扯皮,又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大王,共将军身体有恙,确实不能出征,这也是实情。上柱国担心不能服众,也不无道理。大王何不下诏,任命上柱国统率陈县诸军,如此则名正言顺,事理两谐。”
  “不可不可。”项梁连连摆手,责怪的看着范增:“范大人此言差矣,我虽然身为上柱国,可是寸功未立,如果能受此诏。”
  “要服众还不简单,请大王下诏赐爵不就行了,以尊领卑,事之至理。”范增一笑,转身对楚怀王说道:“大王,陈王已经安葬,大王也已即位多日,众臣的官职爵位却未有定论,此时人心未定,尊卑不分,确实不易服众。请大王下诏封职赐爵,则各安所位,上安下定矣。”
  楚怀王看着一唱一合的范增和项梁,神色平静,嘴角却不动声色的颤了颤。他早就看出来了,项梁这是要挟他。上柱国是陈王封的,而且据说是矫诏,共尉一系的人已经在议论了,他底气不足,当然不愿意出去拼命。他哪里是不想去打仗,他正急着立功,好争权夺利呢,他不愿意出去,只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讨名位罢了。
  “共卿,你以为呢?”
  共尉犹豫了一下,也点头称是:“范大人所言有理,臣附议。”
  楚怀王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其他人。其他人也在等着楚怀王封赏呢,当然不会有异议。
  “既然如此,那你们就议一议,看看如何赐爵吧。”楚怀王站起身来,扫视了一眼众臣,转身走了。项梁和共尉躬身送他离开,然后转过身来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贤侄,你可把我想得太坏了吧?”项梁大大咧咧的拍了一下共尉的肩膀,责怪的说:“我与你同殿为臣,比你痴长几岁,又与你岳父白公相交甚深,托大叫你一身贤侄,想必你不会介意吧?”
  共尉哈哈一笑,连连拱手:“能和上柱国叔侄相称,我所愿也。不过,上柱国,你明知道我身何不好,却让我出征,这可有点不爱惜小辈了。”
  “唉,我也不愿意啊。”项梁一副不得已的样子:“不瞒贤侄说,我到现在还没有拿到上柱国的符节,就是去了,也指挥不了众将啊。我这么做,也是逼不得已啊。对了,你手下那个韩信呢?我看他用兵颇有一套,何不让他去救魏?”
  “他啊。”共尉撇了撇嘴:“这个竖子,不知天高地厚,一有点风吹草动就紧张兮兮的,连是敌是友都没搞清楚就动手,居然烧了项将军的粮草,我已经派人责罚他,让他退到淮阴老家去闭门思过了。这么个鲁莽之辈,岂能担当援魏的重任。”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眼神一亮:“对啊,上柱国虽然暂时不能出兵,但是你项家那两个年青英才项羽和项异却可以去啊,他们手下有不少人马,又善于用兵,去解临济之危应该是手到擒来啊。”
  “别提了。”项梁一摆手,一脸的沮丧:“子羽还在襄城,我已经派人去叫他了,他很快就能赶过来。至于子异,真是惭愧,上次误会之后,他还没缓过来,信心不足,单独领兵恐怕不行。”
  项羽要来了?共尉吃了一惊。项羽从九江渡淮之后,长驱直入,一路攻克新蔡、上蔡诸县,现在已经挺入颍川郡,据说正在打襄城,他要丢下襄城来支援项梁争位吗?他面对项梁的实力已经很吃力了,如果项羽再带着英布等人赶过来,以他现在的实力,可就肯定落下风了。
  “襄城攻克了?”共尉瞟了一眼笑得高深莫测的项梁。
  “还没有,不过我让他不要打了。”项梁看着共尉的眼睛,微微一笑:“既然张子房要复兴韩国,颍川的事,我们楚人就不要管得太多了,让他们韩国人自己去打吧。”
  这个老狐狸。共尉暗自骂了一声,项梁反应还真快,张良刚刚带着人走,他大概就下令项羽撤出襄城,既减少了无谓的损失,又给张良留下了一个骨头。张良偏向自己,项梁当然不会让他有舒服日子过。连打带消啊,果然阴险。
  “既然他不打襄城了,那么正好去打临济啊。”共尉也跟着笑了,“由襄城到临济可近得很,何必再退回彭城,绕个大圈?”
  项梁哈哈一笑,他从共尉的声音里听出了紧张,心中十分快慰。任你再多的计谋,最后还不得用实力说话吗,我的人马比你多,就应该拿到比你更多的利益,这就是天理。“贤侄说得有理,我让他撤到陈县附近休整一下就北上临济,这粮草……可能还要贤侄接济一下。”
第一章
韬光养晦
第十六节
同床异梦
  项佗一脸的怀疑。“共尉愿意为我们提供粮草?”
  “嗯。”项梁点了点头,脸上一点笑容也没有,冷得象寒冬腊月,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寒光闪烁。他也十分不解。这个时候共尉不去争战功,争取利益,却缩在彭城干什么?难道他真的病了,不能出征?还是想保存实力,让自己去和秦军拼命?
  一想到秦军,项梁也不敢掉以轻心。章邯手下有近十万人马,是以关中子弟为主的秦军主力,不可小觑。而长城军团也正在向章邯靠拢,总人数达三十余万,可以说秦军的主力基本都已经到了。自己只有八九万人,能打得赢吗?
  他本来的打算是拉着共尉一起上战场,在战场上削弱共尉的力量,让他对手下的控制力减弱,然后再寻机吞并掉他的势力。共尉年轻,年轻人的毛病就是容易冲动,何况他又以悍勇著名,想必血气方刚,论谋略肯定不是自己的对手。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共尉居然因病不能出征,让项梁的主意全落了空。他提出要共尉支援他粮草,以此来试探共尉的虚实,共尉也一口应了。
  难道他真的病了?项梁回忆着共尉的一举一动,找不出什么破绽,可又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总是拿不定主意。他看了一眼项佗、范增等人,迟疑的说:“你们说说,这个共尉是真病还是假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2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