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校对)第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249

  桓齮与韩军打了几个月的仗,从来没有守过城,只要韩军一进入南阳郡境,他总是主动出击,屡有斩获,从来没有提过要守城的事情。而现在楚军还在半路上,还没有与秦军接战,桓齮就要守城,大出冯延柱的意料,他有些不解的看着桓齮,却正碰上桓齮威势十足的目光,不禁心中一寒,连忙躬身应道:“喏。”
  “派人通知叶县,让他们也要小心守城,不可轻易出战。”桓齮转身对陈恢说。
  陈恢犹豫了片刻,点头应是。桓齮摆了摆手,吩咐他们下去做事,自己一转身进了后院。陈恢跟着进了后院,等看不到冯延柱他们了,这才轻声问道:“大人,属下有一事不明。”
  “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守城?”桓齮似乎早有准备,宽阔的狮口一咧,淡淡的笑了。
  “正是。”
  “我军只有一万,楚军却有四五万之多,共尉又勇猛善战,我们战而胜之的可能很小,自然要守城了。”桓齮停住了脚步,在空荡荡的院子里缓缓的踱着步,一个个站得笔直的将士目不斜视,鸦雀无声,恍若一根根柱子一般。
  “可是……”陈恢追问道:“共尉虽然有四万多人,但是他远道而来,已经是疲军,大人何不挫其锐气,然后再守城,岂不是更有把握?”
  桓齮笑了,他看了桓齮一眼,想了想,却又没有说什么。仰着头,目光越过廊庑青黑色的屋顶,看向西北方向的蔚蓝天空,半晌没有说话。陈恢见了,也不敢多问,他知道,桓齮又在想心思了,这个时候不宜打扰。
  “共尉与韩成不一样。”桓齮仿佛是自言自语,又仿佛告诉陈恢:“韩成手下的人马全是楚军,纵使他有手段,也难免有指挥不灵的情况。何况韩成此人知书达礼,却不是知兵之人,多谋而寡断。共尉则不然,他战必胜,攻必取,能以相差无几的兵力全歼董翳,其用兵能力可见一斑。同样的人马,到了他的手里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战力。我听说,支持给韩成的人马,原本就有一半是他的手下,韩成指挥不灵的情况,在他的身上,是不会出现的。”
  陈恢思索片刻,点头表示同意。
  “他虽然远道而来,气势却盛,我又何必去与他硬拼?守城,不让他进入南阳郡即可。”桓齮脸上的皮肉扯了扯:“他久攻不下,自然会打消主意,调头北上。南阳无忧,我也算是替陛下守住了武关道,该尽的责任也就尽到了,至于其他的,我没有接到陛下的诏令之前,不可轻动。”
  陈恢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桓齮的心思,当下不再发问,退出去传令了。
  桓齮瞟了一眼陈恢的背影,满意的笑了。
  八月末,共尉到达昆阳。奉命赶来汇合的周贲、赵青、班玄诸将一见到他都十分亲热,拉着他的说个不停,项庄和共尉也比较熟,也客客气气的上前见礼。韩信已经得到了韩王成的命令,知道自己末来的一段时间内将听共尉的指挥,连忙上前拜见。共尉将周叔拉过来,隆重的介绍给诸将,周叔在魏国虽然是将军,可是他名声不显,见共尉这么郑重的介绍他,不免有些拘谨。
  “诸位,承蒙韩王和魏公子豹看重,让我全权指挥战事,子房先生做智囊,韩、周二位为辅,诸位相助,一定要在南阳好好的打个胜仗,挫挫秦军的锐气。”共尉扫了众人一眼,握紧了拳头大声说道。周贲哈哈一笑:“君侯一到,只怕桓齮那老匹夫要缩回城里,不敢来搦君侯的虎须了,君侯想打胜仗,也颇不容易呢。”
  众人大笑,气氛十分轻松,多日来的颓势为之一空。
  共尉十分满意,他咂了咂嘴,有些为难的说道:“不瞒诸位说,还真被周校尉说中了,桓齮下令死守犨、叶二县,坚壁清野,大有与我军对峙之意。”
  众人的笑声顿时变得有些干涩,他们互相看了看,都有些犯难了。加上最近收拢的宋留军散卒,共尉手下现在一共有四万多、不到五万人,这些人马如果与秦军野战,他们的兵力优势是很大的,再加上共尉的亲卫步骑的强悍战斗力,可以说一旦野战,他们有相当大的把握战胜桓齮,一扫这段时间以来的晦气。他们兴冲冲的要打个胜仗,却没想到一直在打胜仗的桓齮会主动缩到城里,不与他们交战了,这个局面大出他们的意料,一想到要攻城,他们的心就凉了。
  “这老东西,真把头缩起来了?”周贲瞪着两只眼睛,恨不得要抽自己两个嘴巴子,好象觉得都是因为自己说了,桓齮才据城而守的。
  “不错,这是李校尉刚刚送回来的消息。”随军司马田伦上前一步,向诸将介绍刚打听到的军情。桓齮本人在犨县,守军七千多人,叶县有五千多人,两个县城城防都挺坚固,不易攻打。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县靠得很近,相隔只有七十多里,两军可以随时互相支援。
  听田伦这么一说,大家面面相觑,一言不发,大帐里刚刚还很热烈的气氛顿时冷了下来。互相看了看之后,都把目光集中到共尉和张良的脸上。共尉面色平静,既看不出有什么为难的地方,也看不出有什么高兴的地方,在众人的注视下,他语气很平和看着张良:“先生,你有何高见?”
  张良十指交叉,搁在小腹前,抬起头似笑非笑的看着共尉:“君侯,桓齮这几个月来连破我军,一听到君侯来,却据城而守,看来他对君侯的威名颇为了解啊。”
  共尉脸色不变,还是很平静的看着张良:“桓齮是百战名将,知已知彼这一点倒是做得够了,只是他这么做,也未免过于小心了些。”
  张良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君侯言之有理,桓齮据城而守,是坏事,也是好事。坏事就是我军要迅速取胜不易,好事就是桓齮对君侯颇为忌惮,他气势已弱,虽然未战,却是已经败了。”
  共尉一笑,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张良说得话是有道理,可是这些只是气势上的,是虚的,要想转化成实际的胜利,还有很多事要做。但是张良这么说对于鼓舞士气却是很有用的。周贲、赵青等人听了这话,脸上的担忧之色已经淡了许多,聚精会神的看着张良,看看这个智囊还有什么好主意。
  张良不紧不慢的站起身来,走到共尉身后的地图面前,轻描淡写的在叶县画了个圈:“叶县虽然有五千人马防守,以我军的实力如果要强攻,也不是不能取下,但是损失必然不小,而且要准备攻城战具,时间会拖得比较长。我想桓齮之所以敢于据城而守,大概是觉得我军不可能长期攻城。但是他有两点算错了。”
  众将一听,立刻来了精神,七嘴八舌的问道:“哪两点?”
  张良竖起食指:“第一,他虽然很谨慎,还是低估了我们的战斗力。”接着又竖起中指,胸有成竹的说道:“第二,我们不一定要攻打叶县或者犨县,我们可以直取宛城。”
第二章
风云变幻
第十六节
私心重重
  “直取宛城?”众人都有些不解,宛城比叶县、犨县更坚固,更难打。而且,把秦军留在身后不管,这能行吗?共尉也有些疑惑,他看着地图,半天没有说话。张良看了众将不解的样子,笑了笑,摆摆手示意他们稍安勿燥:“诸位一定担心把秦军留在叶县会影响我军的粮道,可是诸位不要忘了,我军不一定要从叶县运粮。”他的手在地图上划了一道长长的弧县:“我军可以从上蔡运粮,上蔡到宛城更近,而且无须经过叶县,更加安全。”
  众将一听,顿时恍然大悟。
  “君侯,你以为如何?”张良转过身来看着共尉,笑容满面的说。
  “先生好计。”共尉未置可否,皮笑肉不笑的点了点头,把眼光看向诸将,特别看了韩信和周叔二人。韩信低着头不说话,周叔却皱着眉头想了片刻,站起身来,拱了拱手,很客气的说:“先生之计果然高明,不过,叔有一不明之处,还请先生指教。”
  张良暗自叹了一口气,却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周将军有话请讲。”
  周叔再次拱手:“不知先生之计,是真想直取宛城呢,还是想引叶犨的秦军出城?”
  张良沉默了片刻,接着解释道:“这要看秦军如何应付了。既然桓齮的主力在犨县,宛城必然空虚,我军直取宛城,未必没有机会。宛县不仅是南阳的郡治,更是直入武关道的起点,占据了宛城,就是卡住了秦军的咽喉。桓齮想必一定不会旁观,他如果出城,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周叔连连点头:“先生好计,先生好计。”说完,坐回座位上不说话了。
  共尉看着周叔和张良,沉默不语,心里却沉甸甸的,看来自己还是把事情看得太乐观了,以为三方的军队整合到一起,大家就能同心协力,现在看来远远不是这么回事。他又问了一声:“诸位以为如何?”
  “先生好计。”项庄大声说道:“能引得桓齮出来野战,比攻城可强多了,把桓齮那老匹夫收拾了,南阳郡可翘足而定啊,我们楚国就又收复一郡了。”
  “子严,现在楚、韩、魏合军一处,就不要把眼光局限在哪一国了。”共尉摆摆手斥道。
  项庄摸了摸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君侯教训得是,项庄小器了。”
  “嗯,以后不要再说了。”共尉哈哈一笑,“亏得这计是张先生提出来的,要不然张先生和周司马还以为我们还抱有私心呢,到时候闹得不和,岂不贻误大事。”
  项庄翻了翻眼睛,不就随口一说嘛,怎么扣这么大一个帽子。张良和周叔却是凛然心惊,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不再说话。共尉随即吩咐众人回营准备,离叶县只有六七十里了,务必小心从事,不可大意,桓齮是秦军中有名的战将,他说是守城,却不能不防他偷袭。众人听了,不敢怠慢,各自回去准备。共尉把张良、周叔、韩(王)信留下,又揣摩了桓齮可能的反应,都觉得桓齮出战的可能性较大,便下令做好伏击桓齮的部署,命令斥候营校尉李四在叶县以南寻找合适的伏击地点。
  说完正事,各自散去。共尉回到寝帐,还是有些闷闷不乐,正在说闲话的共乔和吕媭见他神色沮丧,连忙过来探听。共尉把帐中的事情一说,吕媭先是皱起了蛾眉,不悦的说:“张先生怎么会出这样的计策?他这分明是想让夫君吸引秦军的注意力,然后好让韩王成趁机攻城掠地嘛。”
  “话也不能这么说。”共乔反驳道:“韩王成手中只剩下两三千人,就算秦军被大兄吸引住了,他又能拿下几个城?我看你们都有些误会张先生了。张先生避实就虚,打破了桓齮据城而守的计划,可进可退,正是好计呢。”
  “你就没想偏?”吕媭斜睨着共乔,似笑非笑的戏谑道:“你凭什么就说张先生没有私心?依我看,他这私心可重得很呢。”
  共乔涨红了脸,欲要反驳,又不知从何说起,气得她扭过头,求助的看着共尉说:“大兄,你看嫂嫂啊,我跟她说正事,她却疑心我起来了。”
  共尉哭笑不得,连连摇手:“好啦,好啦,你们不要争了。眼下我们的计划还是引桓齮出城,与他野战,争取在叶县附近击溃他的主力,到那个时候,不管是取南阳还是回击颍川、梁地都可以。”
  吕媭收了笑容,正色道:“夫君,这才是正计。真要把叶犨二县留在身后,我们可就指望不上韩魏的资助了,要从上蔡那边运粮,路途遥远不说,上蔡还是武信君的势力范围,诸多不便呢。”
  共尉点点头,觉得有些累了,挥挥手道:“好了,连日辛苦,我有些累了,你们要是还想继续聊就换个地方吧,我想休息一阵子。”
  共乔站起身来,反唇相讥道:“好了,我不打扰你们两口子,有了夫人,我这做小妹的自然要往后靠一靠了。”说完,忍俊不禁咯咯的笑着走了。共尉苦笑一声,也懒得计较,翻身在榻上躺倒,想起张良和周叔不动声色的交锋,不禁又叹了一口气。
  “夫君何必担心。”吕媭送走了共乔,反身进帐坐在他的身边,替他捏着肩头:“只要是人,都会有私心的,韩魏楚现在虽然是盟友,可是毕竟不是一国,他们要为自己的实利着想,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夫君既然有了准备,注意不要让他们闹出事来就是了。”
  “唉,我本来想指望张先生为我出谋划策的,可是如果他每说一句话,我都要想想他的真实用意,那岂不是自找了个大麻烦?”共尉唉声叹气,愁眉不展。
  “话虽如此,可是也没你想的那么严重,就算他们有私心,眼下打败秦军还是第一要务。张先生也好,周司马也好,他们都是明智之人,不会不顾全大局的。”吕媭见共尉纠结,连忙又安慰道:“只要军队还在夫君手里,他们纵使有再多的计谋,作用也有限的。”
  “夫人这句话有道理。”共尉翻身搂住吕媭的腰,将脸凑在她小腹处,一股淡淡的幽香扑鼻而来,这股香味有些陌生,却又隐约有些熟悉,共尉愣了一下:“你这身上是什么香味?以前用过吗?”
  “姊姊刚送的,据说是刘季从张贺军中得到的。”吕媭有些羞怯的问道:“我闻了觉得不错,她便送了些给我。”
  难怪,共尉大汗,好象那天晚上吕雉身上就是这种香,混在汗水里,特别有一种让心醉神迷的效果。他没敢吱声,将脸压在吕媭的怀里。吕媭却想起了吕雉,叹了口气说:“唉,要是姊姊在这里,她一定能帮上夫君。我虽然从小就不服她,可是要论起计谋来,我还真比她差一筹。以前不知道,现在跟着夫君做事,这里面的差距就显出来了。对了,夫君,你知道吗?刘季手下为什么那么死心塌地的跟着他?那可是姊姊的功劳。”
  “你姊姊的功劳?”共尉不解的抬起头,他一直想着怎么挖刘季的墙角,可是试探了几次,都不同程度的碰了壁,正为这事不解呢。
  “对啊。”吕媭眉飞色舞:“你知道吗,就是刘季藏在砀山大泽里的时候,姊姊经常去给他送吃食。刘季因为怕官府找到他,所以经常换地方,别人都找不到他,唯独姊姊能找到他。刘季很奇怪,有一次在那些人面前问起,姊姊就说,是因为刘季所在的地方上空有天子气,只要循着天子气,她就能找到刘季。那些少年听说之后,一个个都信以为真呢。”
  共尉目瞪口呆,看着吕媭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如果不是从吕媭嘴里说出来,他还真不敢相信,虽然他不相信天子气之类的事情,可是别人信啊,他现在才明白了曹参那些人为什么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季了,感情都做着做开国大臣的美梦啊,而起因居然就是吕雉的宣传。这吕雉果然是个人才,要是放在后世,怎么也是个策划高手啊。
  吕媭说得兴高采烈,见共尉一副惊讶的模样,很得意的说:“夫君,我一直也要找这么个机会替夫君聚拢人心,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现在终于被我找到了。”
  共尉哭笑不得,瞟了吕媭一眼:“你找到什么了?”
  “薄姬。”
  “薄姬?”共尉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这个女子。这个长相清秀,性格恬静的女子是魏豹身边的女人,跟在军中有一段时间,和吕媭走得很近,可是共尉却没有和她有过多少接触,现在薄姬又跟着魏豹走了,他更没什么印象了,忽然听吕媭提起她来,一时还有些模糊。“她怎么了?”
  “据说大相士许媍给她看过相,说她有生天子之相。”吕媭压低了声音,凑在共尉耳边说,嘴里喷出的热气涌到共尉的耳朵里,痒痒的,撩得他心猿意马。
  “生天子之相?”共尉挠了挠头,原本的历史上,当了皇帝的是刘季,能生天子的,当然就是刘季的老婆,难道这个娇怯怯的女人也会是刘季的?那她生的会是谁呢?共尉掰着指头数了好一圈,也没想起来她是谁,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刘邦死后有过几个皇帝。
  吕媭不知道共尉在想什么,她咬着共尉的耳朵说:“你把她要过来吧。”
第二章
风云变幻
第十七节
不即不离
  吕媭似乎担心什么,紧接着又加了一句:“她还是在室的哟。”
  共尉翻了个白眼,扑哧一声笑了,然后重新将头埋在她的怀里,很不以为然的闭上了眼睛。“你还真信这个啊,我是不信的,什么天子之母,我别的不知道,反正魏豹就是娶了她,他也做不成天子,十有八九是替人养的。不过话又说回来,魏豹这小子够阴的啊,魏王可是他兄长,他居然还有这个心思?”
  吕媭撇了撇嘴,抚摸着共尉的头发,反驳道:“你可以不信,但是别人信,那些愚夫愚妇就信这个呢。要不然以萧何、曹参他们的能力,他们会那么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季?他们想什么?还不是想跟着刘季成就他们自己的荣华富贵?”
  共尉不屑的哼了一声,没有应她。
  吕媭还想再劝,共尉忽然说道:“真要是她有帝母之命,那你怎么办?”
  吕媭沉默了,共尉见她没有了声音,不解的睁开眼睛看了她一眼,却见她嘴角含笑的看着他,神情平和而安祥,一时有些不解。吕媭平时虽然不怎么表露,但是共尉知道她心思不小,并不安于一个妾的身份,即使他和白媚都没有把她当妾看待,可是她的心里有些疙瘩,一直想着能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身份,向着平妻的地位努力。平时她除了不敢和白媚争宠之外,其实一直警惕的注视着与共尉有可能接近的女子。共尉的思想与这个时代的人不一样,他虽然娶了两个夫人,可是他能理解吕媭那点小心眼,也不会认为她是妒,可是今天吕媭主动给他介绍女人,还是让他很意外。
  “只要夫君能成大业,我就算不能成为皇后、皇太后,又有什么遗憾?”吕媭轻轻的咬着下唇,两只黑亮的眼睛盯着共尉的脸,一字一句的说道:“如果夫君不能成大业,我想做个王母也不能呢。”
  共尉无言以对,他沉思了良久,才叹了口气:“少姁,这件事我没有思想准备,等等再说吧。眼下很快就要与秦军接战,对手又是名将桓齮,我们内部又不稳,我实在没有时间去考虑那些事情。魏豹这个人,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人,他既然看中了薄姬的帝母之相,又岂会轻易的让给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2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