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校对)第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249

  傅宽犹豫了一下,共尉的话音他听出来了。到他的军中,就要听他的管,这魏军的战旗你是不要想打了。一想到魏豹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傅宽暗自叹了口气:“全凭君侯安排。”
  “既然如此,你到虎豹骑去找灌婴,看看你能担任什么样的职务。”共尉抬手叫过郦疥,冲他使了个眼色:“带他们去虎豹骑,让灌婴试试他的身手,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
  “喏。”郦疥应了一声,客气的对傅宽说:“请跟我来。”
  傅宽对共尉行了一礼,跟着郦疥出了营。共尉转过头,看着傻不愣登、呆若木鸡的共乔,一肚子的不高兴全都烟消云散。他走到共乔面前,怜惜的将她搂在怀中,抚着她凌乱的头发:“傻丫头,恁的心狠呢?怎么也不让人给大兄带句话,不知道大兄惦记你吗?”
  共乔憋了半天,所有的担心、委屈和为难,全在他这一句埋怨中化成了眼泪。她紧紧的搂着共尉的腰,放声大哭。共尉和声细语的劝着,直等她哭得痛快了,这才松开她,对闻讯赶来的吕媭和薄姬说:“带她去休息。”
  共乔被吕媭和薄姬拉着走了,她在出帐的时候,脚步滞了一下,想转过头和共尉说什么,却又生生的停住了。吕媭看在眼里,不由得叹惜一声,轻声说道:“妹妹,走吧,你大兄自有分寸。”
  共乔看了吕媭一眼,见吕媭的眼中透出温和的光,心里这才好受了一些,跟着吕媭袅袅亭亭的走了。她对张良和杜鱼他们十分担心,可是又担心共尉不愿意放过这个吞下韩国的大好机会,心里十分矛盾,再加上她曾经当着吕媭和白媚的面说过的,决不干涉他们两人之间的事情,眼下虽然关切共尉的决定,却还是不好开口。
  共乔她们一出帐,共尉就沉下了脸,看着沉默不语的郦食其、郦商、周叔三人,示意他们坐下。
  “都说说吧,怎么办?”共尉似乎有些漫不经心的说。
  郦食其看了看其他人,有些迟疑的站起来:“君侯,魏军已经战没,韩军可不能再有会差错了。否则……”
  难道说话的郦商却皱着眉头打断了他兄长的话:“兄长,韩军也不是什么好人,上次君侯帮了他们那么多,他们还不是过河拆桥,说翻脸就翻脸了?这次秦军又这么多,我们要想把他们救出来,损失不会小,万一到时候他们又翻脸,我们岂不是白干了?”
  共尉挑了挑眼皮,不置可否,眼神在郦食其兄弟的脸上扫来扫去,间或看一下周叔。周叔沉吟不语,他虽然已经不是魏国的人了,而且还是魏豹先抛弃了他,可是刚刚听到魏军全军覆没的消息,还是让他震惊不已,心中十分难过。郦家兄弟的分歧,他竟是没有听到。
  郦食其不满的看了郦商一眼,怒道:“你说的我岂不懂?可是眼下是什么情况?秦军大军压境,这个时候如果还不能同心协心,还想着借刀杀人,一旦韩军也全军覆没,只剩下我们这三万人,能打败秦军吗?韩国是没了,可是我们依然无法占据颍川,甚至连个帮手都没有。这样就好吗?”
  郦商被他说得哑口无言。
  郦食其瞟了共尉一眼,接着对郦商说:“事有轻重缓急,不能太拘泥。眼下还是对付秦军最重要,不能乱了主次。再说了,韩军夹在秦军之间,就算他能逃出生天,还能剩下多少实力?他还能抗拒君侯吗,到时候还不是君侯怎么说,他就得怎么做?”
  共尉眼睛一亮,心里的那些犹豫顿时没了。正如郦商所担心的,他也在想如果再救韩军是不是合适,万一救下了他们,他们再翻脸怎么办。可是郦食其的话提醒了他,韩军被两路秦军包围了,他们纵使能活下来,也没多少实力了,只能听自己的安排。更何况,他们还带着很多百姓,南阳地广人稀,百姓可就是财富啊。
  他看向周叔:“你如何看?”
  周叔在郦氏兄弟争论的时候已经回过神来了,他起身对共尉行了一礼:“君侯,有我军与韩军两面夹击,韩军就不会失去希望,他们会奋力作战,我们至少还能消灭李由,然后从容退守郏县。如果坐观李由和章邯击杀韩军,一旦韩军向秦军投降,反过头来再对付我们,我们的压力就更大了。”
  共尉笑了,他摆摆手:“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既然如此,我们明天一早就和韩军一起两面夹击李由,争取在章邯赶到之前击杀他。”
  “君侯高明。”三人同声应道。
  共尉一旦做了决定,立刻行动。大军离骑岭还有三十里,他一面命令斥候全力打探李由的动静,一面让将士们饱餐一顿,早早的休息,准备明日大战。因为意外的捉住了冯敬的人马,他获得了不少粮食辎重,足够大军三日之需,原本准备的干粮都不用动了。
  坐在帐中忐忑不安的共乔听到军中的行动,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总算放下了。看着她那副如释重负的样子,共尉锁着眉头,佯做不快:“傻丫头,明天要打仗了,你不要跟着凑热闹,先回郏县去吧。”
  观乎共尉的意料,共乔温顺的点了点对:“一切全凭大兄吩咐。”
  “嘿——”共尉惊讶的叫了起来:“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听话了?”
  共乔微笑不语,瞟了一眼旁边案上搁的琴,款款起身走到案旁,揭去琴上的盖布,抿嘴一笑:“大兄,我给你弹一曲吧。”
  “你弹琴?”共尉不敢相信的看着她。共乔是个好动的人,她也能静下心来弹琴?唱摇滚可能更适合她一些。他不敢相信的看看吕媭,吕媭也不敢相信,两人相视一笑。共乔已经戴好了甲套,轻轻拨动了琴弦。
  “叮”的一声响,琴声如流水一般的从共乔的手指下流淌出来,共乔的手法虽然说不上有多高明,可是在共尉这种乐盲的耳朵里听来,倒也算是悠扬。他竟是听得入迷了,摇头晃脑的跟着打起了节拍。就连琴技不错的吕媭听了,也颇为惊讶,两只眼睛紧紧的盯着共乔的手指,手指轻轻的弹动着,却是在用心记共乔的曲谱。
  悠悠的琴声,从大帐里流淌出去,很多正在用晚餐的将士们不由自主的向这边看来。琴声仿佛象一只温柔的手,抚平了他们心底的恐惧和担心。
  大营里不知什么时候静了下来。吃饭的停住了咀嚼,打饭的放下了手中的饭勺,擦拭武器的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他们都静静的倾听着这其实并不高明、也并不十分清晰的琴声。
  一曲终了,共乔看着出神的共尉,略带着三分得意的笑了。
  吕媭最先反应过来,紧紧的拉着共乔的手,急切的说:“妹妹,这是什么曲子?”
  “高山流水。”共乔微微一笑。
  吕媭眼前一亮:“就是伯牙和钟子期的那一曲吗?”
  “嫂嫂果然高明。”共乔赞许的看着吕媭。吕媭出身不错,琴棋这类东西懂得不少。共家是农夫出身,共尉前世也不通这些东西,在吕媭面前总有些自卑。可是共乔经过张良这几个月的熏陶,略通琴艺,最重要的是,她见到了许多吕媭闻名而未能见面的琴谱。张家五世相秦,这种文化底蕴可不是作为豪强的吕家所能比拟的。
  “百闻不如一见。”吕媭赞道:“终于有机会听到这首琴曲了,果然是让人心神为之一清。”
  “清个屁。”共尉已经发现了外面的异常,笑着骂了一声:“你再清,我这几万人明天就不用打仗了。你把琴带上,明天到阵前去弹,如果能把秦军弹得放下武器投降,我记你一大功。”
  “焚琴煮鹤,大煞风景。”吕媭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焚琴煮鹤?”共尉不服气的说:“鹤是优雅,可要是遇上雄鹰,只怕就优雅不起来了吧?”
  吕媭被他一句话给噎住了,一时倒想不出什么话来反驳他。共乔却是眼前一亮,从琴后走了出来,跪坐到共尉面前,欣喜的说道:“大兄,你知道吧?先生也是这么说的。”
  共尉翻了翻眼睛,不知道共乔想说什么。共乔却喜不自胜的说起了张良的事情,她这一说,本来因为不想救韩,却又不得不出兵救韩感到郁闷的共尉倒是忽然有了意外之喜。
  张良这几个月在家里呆着,想了不少事情。
  原本他是韩国复国的第一功臣,按理说,韩王成应该最重视他,应该最信任他,韩王成开始也是这么做的,任他为司徒,还准备任他为相,可谓是信任有加。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韩王成后来对他渐渐的疏远了。开始张良有些不理解,他虽然对这些名利并不是什么看重,本来也有意退隐。可是主动退隐是一回事,被人挤出来又是另一码事。他对韩王成这种行为十分不快,又觉得他这么做,不是明君所为,自己费了这么多心血才恢复的韩国迟早还要毁在他的手里。后来无意中听到一个小道消息,他顿时恍然大悟,同时也心灰意懒了。
  原因很简单,就是他姓姬。
  韩国的王族是姬姓,和周的王族同宗。张良的祖先,也是韩国的王族,只不过是支族,后来渐渐的就远了,除了一点血统上的荣耀,连他自己都不怎么想到这个事情了。可是他忘了,不代表别人忘了。开始有人在韩王成面前说他闲话的时候,韩王成其实并没有在意,他还把那些人给痛骂了一通,但是有人提醒他张良也是姬姓,同样有王室血统的时候,韩王成坐不住了。
  都是王族,张良的功劳又比他大,他能做王,凭什么张良不能做韩王?更别说张良还有共尉这个强援。一想到这个问题,韩王成坐不住了,他觉得屁股底下这个王位危如悬卵,朝不保夕。
  张良想通了这个道理,他反而倒释然了。他想起了韩国的那个天才韩非子。韩非子虽然口吃,但是他对权术的理解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人,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荀子和师兄李斯。他不善言谈,但是很能写文章,他写的文章远传到秦国,雄心勃勃的要统一天下的始皇帝一见就惊为天人,以为是前世大贤的著作,以不能与他共谈为憾。当得知韩非是与他同时代的韩国公子时,他向韩国提出了要求。而让张良一直不能理解的事,当时的韩王居然轻易的放走了这个很可能重振劲韩的大才,最终让他死在秦国的监狱里。
  但是今天他明白了,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是王室。如果是别的人,再大的才,韩王都敢用,因为你虽然有才,但是你没有名份,你永远只是韩王手里的一把剑。而如果是王室,那么这把剑对韩王的威胁就远胜于他能带来的好处。韩非越是有才,对韩王的威胁越是大,所以韩王宁愿把他送给秦王,也不愿意用他。因为用了他,他这个韩王可能就当到头了。
  张良的境遇,就和当年韩非的境遇相差无几。正因为张良有才,正因为张良有强大的外援,正因为他为韩国的复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韩王对他更是不放心。换句话说,即使他不主动请辞,他也不可能在司徒之位上呆得太久。韩(王)信为什么能在太尉的位置上做得那么安稳,他的王室血统比张良可近多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韩(王)信的才能和资源与张良相比差得太远,韩王有这个信心控制得住他,他的威胁远远不如张良这样让韩王寝食不安。
  想通了这一点,张良心灰意冷。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为韩国做的这一切竟会落得这样的一个结果。在痛苦的反思之中,他渐渐的明白了共尉曾经说过的一些话。
  共尉胸中有太多的超越这个时代太多的思想,他虽然极力注意,但是在言谈之中还是露出了不少马脚。张良一开始听到他这些想法的时候,曾经十分不满,认为他是胡说八道,异想天开。亲亲贤贤,这是圣人都认可的规矩,没有什么可值得怀疑的余地。共尉乱加评述,是思想不成熟、学问不精到的表现。可是遇到这个打击之后,张良回过头来再想共尉的话,他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在闲谈之中,对共乔露出了对共尉赞赏的意思。
  可是共乔却不以为然,她笑着说,大兄奇怪的想法多了,先生听到的这些不过是皮毛而已。张良十分感兴趣,就刨根问底的打听,越听越觉得有趣。可惜共乔所说的也只是只鳞片爪,不成系统,吊起了张良的兴趣,却不能给出让人信服的答案。张良见猎心喜,一直想当面和共尉好好的聊聊。有了这个想法,张良对共尉的态度转了一个大弯,言语之中以前对共尉的那种排斥感不知不觉中化为乌有。他开始经常弹这首高山流水,他虽然不说,可是对他的一言一行备加关注的共乔还是感到了他心态的变化。
  今天借着这个机会,共乔原原本本的把这些全告诉给了共尉。
  共尉又惊又喜。
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十六节
敢战死士
  共尉从来没有指望共乔能在他和张良之间起什么作用,从来没有。原因很简单,他这个妹妹他自己清楚,是个粗枝大叶的人,玩阴谋对她来说比女红难上百十倍,而女红正是她最痛恨的事情。如果真想让她去做间谍,恐怕用不了两天就会被张良发现了。
  所以共尉从一开始就没有这个念头,他之所以同意共乔跟着张良,仅仅是出于对共乔的溺爱,一点其他的杂念也没有。
  至于他的那些在现代人看来稀奇古怪的念头,因为怕被人看出破绽,他也是能不说就不说,在这两个人面前,他说得更少。共乔是个粗线条的人,说了她也不懂,也没什么兴趣。张良正相反,他是个举世无双的智者,共尉更不敢多说,生怕引起他的疑问——张良所知道的那些,全属共尉在争辩的时候不小心露出的马脚。
  可是事情就这么奇怪,他无意中漏出的思想被张良引为知音,而他这个从来没有想过去利用的妹妹却在不经意之间成了他和张良之间最好的媒介。以张良的洞察力,他肯定已经确定了共乔身份的纯洁,正因为如此,他才不会有任何怀疑。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他本来以为他和张良这个当世智者之间已经没有任何交集可言,没想到不经意之间,事情又有了转机。
  共尉笑了,不过他还没能兴奋到忘形的地步。开始的时候,他对张良是势在必得,可是后来经过了那么多风波,特别是他自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他对张良已经没有那么渴求了。能收服,当然不错,不能收服,当个对手也不错。
  “好,等这仗打完了,我们再找机会好好聊聊。”共尉爱怜的拍拍共乔的肩头:“去休息吧,跑了一夜,眼圈都黑了。大军马上就要出发,我没时间陪你,等我回来,你再跟我细细说说,看有没有人欺负过你。反正这次他们全落到我的手心里了,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
  共乔咯咯的笑出声来,心里的大石头彻底落了地。紧张的心情一去,困意就浮了上来。赶了一夜的路,还要防着秦军的斥候,她还真是累了。伸起双臂,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她揉着眼睛钻进吕媭的大帐补觉去了。
  共尉立刻升帐布置军务。他留下郦商四千人护卫大营,其他两万五千多人全部赶向骑岭,周叔依然是先锋,但是这次考虑到随时都有可能接战,共尉特地把周勃也调拨给周叔指挥。周勃的强弓营有四千人,如此一来,周叔手中可资使用的兵力达到了一万四千人,比共尉这个主将还要多,奄然是共尉手下的第一重将。周叔自己顾然是感激涕零,其他诸将也是羡慕不已,刚刚入虎豹骑的傅宽看了,更是感慨万千。他对周叔的情况很了解,谁会想到周叔有一天会得到这么重用呢,如果还是在魏军,别说是魏豹做大王,就是魏咎为王,周叔也不可能有这一天。
  灌婴见傅宽这么兴奋,有些不以为然:“竖子,不要想得太美了。周叔和我家君侯的交情之深岂是你能想得到的?他们还在陈县的时候就相识了,交情非浅。至于你,还是安安心心的做你的司马,以后能在我虎豹骑当个千人将,就是天幸了。”
  傅宽初来乍到,不敢和灌婴顶嘴,唯唯诺诺的应了。灌婴本来对共尉安排人到虎豹骑有些疑心,他担心傅宽和共尉相识,怕安排得低了,会惹恼共尉,安排得高了,又会危急自己的位置,所以详细考校了傅宽的能力之后,安排他做自己的左司马。这个位置很尊崇,不会让共尉有意见,但是手下又只有三百骑,而且不离自己身边,一举一动都看得很清楚,不怕他玩鬼,可谓是两全其美的安排。现在见傅宽这么听话,他的担心又去了不少。
  两万五千楚军,丢弃了辎重,仅带着随身干粮,迅速向骑岭赶去。
  冯敬被楚军击败的消息,不过半天功夫李由就知道了。他惊骇莫名,又有些沮丧。自己觉得天衣无缝的计策居然落空了,而五千强悍的骑兵居然就这么被楚军一口吞下,全军覆没,这个结果实在大出他的意料。他对自己的信心产生了动摇,对于先击败楚军再拦截韩军的计划,也不敢太确定了。
  赵贲从李由的眼神中看出了游移,他也十分担心。仗还没打,先丢了骑兵,主将的心思又动摇了,这仗还能打吗?他忐忑不安,两人相对沉默了好久,谁也不说话。
  “韩军已经在二十里之外,最近今天下午就能赶到这里。”李由首先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手指缓缓的从地图上划过,向北延伸了一段路,落在不远处的重岭山:“我准备放弃楚军,突袭韩军。”
  “那楚军怎么办?”赵贲担心的说。
  “楚军现在离我军三十里,他们早上出发的话,也正好是下午能赶到这里。如果我军在这里坐等,那么结果就是被楚韩夹击,到时候……”李由深吸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下去。不过赵贲也明白了,如果在这里死等,那结果很明显,两万五千秦军根本不可能战胜总数达十万的楚韩联军。
  “大人准备主动出击自然是好的。”赵贲郑重的点了点头,缓缓说道:“那大人留一千人给我,我守在这里吧,楚军来了,我也好抵挡一阵,让大人有个准备的时间。”
  李由看着赵贲,半天才郑重的点了点头:“也好。我军的大营不动,还留在这里。你守着大营,虚张声势,不要与楚军接战,只要能滞留他们半天就可以。我赶到重岭山去,争取尽快击破韩军,到时候派人通知你,我们……”他本来想说我们再合兵一处,与楚军大战一场的,可是一想韩军虽然战力差,但是也有七八万之众,自己未必有足够的把握,话说到一半,又不知如何往下接了,愣在那里,嘴张了几次,却不知道如何措词。
  赵贲暗叹一声,李由虽然精通兵法,可是毕竟实战太少,心理素质不够,一有挫折就有些慌了。他淡淡一笑:“公子放心。我有大营,还有蓝水阻隔,多了不敢说,支持半天时间还是有把握的。”
  “半天就够了。”李由松了一口气,他也感觉到了自己的紧张,不由得的惭愧不已。“如果半天还没有消息,你就不要再守了。”
  赵贲迟疑了好一会儿,才躬身点头:“喏。”
  李由不再犹豫,他让将士们早早休息,半夜时分起程,悄悄的赶往重岭山。东方刚刚现出鱼肚白,秦军就进了重岭山。重岭山并不高大,方圆不过五里,出了重岭山再走五里就是韩军大营,李由命令大军稍做休息,吃饭,喝水,准备稍后出其不意的向韩军发起攻击,争取打韩军一个措手不及,一战而胜。
  让李由没有想到的是,他刚刚在重岭山停下来,韩军就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2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