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校对)第1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267

  曹冲一抬手,挡住了医匠后面的话,寒声说道:“没有恐怕,必须救活他,他没事,你们官升三级,赏万钱,他要有事,你们一起陪葬吧。”医匠吃了一惊,他们跟着曹冲这么久,从来没有看过曹冲这么凶狠的说过话,刚刚擦过的汗珠立刻又涌了出来,比刚才更大,更圆。
  “玉章,没事的,你一定要撑住上,我还要给你升职请爵呢。”曹冲郑重的对殷文说道。殷文嘴角挑了挑,勉力露出一丝笑容,轻轻地点了点头。曹冲站起身,刚让开地方,几个大汗淋漓的医匠立刻冲了过来,将殷文团团围住,小心地商量着救治的方法。
  “将军,长史急报。”一个传令兵飞奔着上了城楼,冲到曹冲面前单腿跪倒,双手高高举起一封画着三道硃砂的急件。曹冲看着急件,却没有伸手接过,他紧紧地盯着急件上的三道红印,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三道红印,那就是最紧急的标志,能有什么事是最紧急的呢?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接过急件,迟疑了一下,还是慢慢的拆开急件,打开雪白的宣纸。他快速的扫了两行,一丝笑容从他的嘴角延伸开来,慢慢的漫延到他整张脸上,刚才的紧张一扫而空。他哈哈大笑,快速地将急件看完,又从头再看了一遍,这才略带着些得意的对围在一旁的众将说道:“诸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魏文长奇袭泉陵成功,庞长史他们已经控制了零陵,现在正兵临湘城下,让我们围歼完张飞之后赶去会合呢。哪位将军愿意辛苦一趟,赶到临湘去帮庞长史拿下临湘,立这最后一仗?”
  众人一听大喜,都忘了要请战,相互看了看,提了半天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曹冲微微的笑着,转身走到张飞的尸身面前,随手将手中的密信扔在张飞的身上,以一种嘲讽的口吻说道:“你自视甚高,想要以一己之力拖住我的大军,却没想到刘备根本不是我的对手,早就逃得远远的,根本连长沙的地界都进不了。唉,你还算好的,总算死在长沙了,他就惨了,这辈子恐怕连长沙也看不着了,当然更不能指望回他的涿郡了。”
  ※※※
  建安十六年冬十一月中旬,曹冲率部在龙阳城围歼张飞军,张飞战死,向条投降。随后曹冲挥师南下长沙郡治临湘,长沙太守廖立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出城投降,曹冲全取长沙郡,十二月初,法正、邓艾传回消息,他们追击刘备到始安县(今桂林市),与来接应的关羽军相遇,双方血战数次,各有胜负,随后刘磐部因急躁冒进,在阳朔山中了关羽女儿关风的埋伏,损失惨重,三千人马只救出来五百多人。因兵力不占优势,地形又不熟悉,粮草运输线太长,他们已经退回始安固守,请示下一步行动。
  曹冲有些恼火,刘磐多次因为要和刘备拼命,不太把军令当回事,这次终于把三千亲军全折了。他和庞统商量了一下,觉得以目前的情况,再深入郁林郡作战对己方不利,趁着现在还没有吃大亏,先把阵势稳定在始安一带也是好事。随即他传令邓艾法正,由邓艾暂领刘磐所部,率许仪、张卫两部驻守始安,法正和刘磐回临湘述职。
  十二月底,法正和垂头丧气的刘磐回到了临湘,一见到曹冲,刘磐就跪倒请罪,曹冲狠狠地骂了他一通,抹去了当初还是刘表封的将军,降为校尉,让他回襄阳面壁思过。刘磐对官职倒是不太在乎,只是他生怕曹冲不再让他去打刘备了,想说又不好意思,只是腆着脸不走。曹冲又好气又好笑,挥挥手骂道:“你既然不想走,就不要走吧,跟着我做一段时间亲卫,等回襄阳了再去领兵。”
  刘磐大喜,美滋滋的出去了。既然曹冲还让他领兵,那就是还能有机会再去要刘备的命了。这段时间先后跟着庞统和法正、邓艾打仗,他算是领教了什么叫作兵法,以前自己在长沙攸县也打得有声有色,不过跟这些人一比,自己的招法就太糙了,只能对付那些粗人,所以太史慈一来自己就吃瘪,原来还是用兵思路上有问题。他吃了这次亏,原先的骄狂一下子收敛了好多,决定回去之后静下心来学点兵法。
  见刘磐走了,曹冲骂了几句,回过头来对一脸坏笑的庞统说道:“士元,你这次不仅把刘备赶出牂柯,还清除了益州的势力,说起来我应该奖你才对。可是如果奖了你,这些手脚就太明显了,所以你还是要受点委屈,这兵暂时不能带了,还是回来做我的长史吧。”
  庞统哈哈大笑:“将军放心,这点事我还是看得明白的。再说了,打仗这种事,我本没有太大的兴趣,还是留给别人去做吧。关中的情况如何了,这里的战事暂时要告一段落,你是不是也应该回邺城一趟了?”
  曹冲点了点头:“关中的战事据说进行得很顺利,虽然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传来,但应该近期内会有突破。我那兄长一定会回邺城报功的,我自然也要回邺城一趟,你就跟着我再走一趟吧。”
  “这是自然。”庞统笑着抚了抚胡须,略有深意的看着曹冲:“这次战事捕获了不少刘备的手下,不知将军打算如何安排?”
  曹冲笑了:“向巨达父子叔侄都降了,他们是襄阳人,向巨达希望回襄阳经营家业,把两个侄子留下了,我已经答应了他们。至于廖公渊(廖立),他原本担任的长沙太守,虽然时间不长,做得还是有声有色,看起来是个做行政的好手,我打算还让他做长沙太守,只是依着我们的章程,这兵权要取消,我打算把汉升留在长沙管兵事,顺便也看着江东的孙仲谋。至于糜子叔(糜芳),他是大双小双的亲舅舅,又对我们拿下泉陵有功,无论如何不能亏待他,只是暂时没有合适的位置,我打算让他去襄阳和袭肃配合。张达、范彊战死了,马幼常(马谡)已经是我的军谋,这次拿下长沙,他也出了不少好主意,是个做参谋的人才。其他的,应该没什么了吧。”
  庞统收了笑容,微微的皱着眉,抬起眼皮瞟了一眼曹冲,慢慢地说道:“那将军准备怎么处理孔明?”
  曹冲早有准备,他接到庞统的急件,知道诸葛亮被擒的时候,他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这是个大名人,他当然想收归帐下,可是没想到和诸葛亮一见面,诸葛亮却拒绝了他的邀请,要求还回隆中种田去。
  “我想请他帮我做事,可他却说想回去种田,我也没办法,只好遂其志了。”曹冲一副很无奈的样子,耸耸肩,摊着手说道。
  庞统“扑哧”一声捻着下巴的胡须笑了:“将军轻描淡写的邀请他,一点诚意也没有,孔明能愿意吗?将军又不是不知道,当初刘备真假还是个皇叔,为了请他还到隆中去了三趟呢,将军一向见贤若渴,却连这一点面子也不给孔明吗?”
第四十节
虞翻
  曹冲颇有点恼怒,他不是没有去请诸葛亮,是诸葛亮不给他面子,居然让他吃了闭门羹,只让夫人黄月英出面接待了一下随行的孙尚香,转话说他想回襄阳隆中去种田。曹冲可没有刘皇叔的好脾气,一时火起,就顺水推舟的出了门,倒是让孙尚香转告黄月英,刘琮在襄阳太忙,希望她回襄阳之后,有空去作坊或者书院帮帮忙,减轻一点刘琮的工作负担。
  他吃了瘪,当然不好意思和庞统说,可是庞统并不知情,虽然在笑着说话,可话里透出的意思却是责备曹冲诚意不够,他有些不快的沉下了脸,掩饰的端起茶杯凑到嘴边,借机用袖子挡着脸,瞟了一眼一旁坐着的马谡。
  马谡干咳了一声清清嗓子,未语先笑:“庞长史有所不知,将军亲自登门去请孔明兄,可是孔明兄推说是在午睡,只让夫人出来陪着孙夫人说了两句话,自己连个面都没露,这……未免有些太托大了吧。”
  庞统知道马谡虽然原先和诸葛亮关系极好,但现在却是仇人,下意识的认为这里面就有马谡的主意,他哼了一声,都懒得回答马谡,眼睛看着曹冲说道:“将军,燕昭王请乐毅,要建黄金台,周文王请太公,要屈尊前往,将军求贤,也应当有求贤的诚意,要不然怎么能求到大才呢。”
  一见他摆开了苦谏的架势,曹冲倒不好再装,他只得放下茶杯,连忙摇了摇手对庞统说道:“士元,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是现在孔明是真的不见我,我也没能办法。你和他交情深厚,要不人再帮我跑一趟,如何?”
  庞统一听,倒也不再说什么,想一想诸葛亮的脾气,他倒是真有可能让曹冲吃闭门羹,他挠着胡须想了想道:“这样也好,我就去看看他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将军……”
  曹冲有些为难地看了他一眼,想了想说道:“武陵太守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庞统皱了皱眉,刚想再说,见曹冲脸色不太好,也只得罢了。武陵太守就武陵太守吧,也算是两千石的大官了,凭孔明的本事,以后再往上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怕只怕孔明的意向不在此,不太愿意。
  庞统心里也没底,只得暂且应了,他刚要起身离去,蒋干兴冲冲的回来了。一进门,见庞统也在,连忙哈哈大笑的拱了拱手:“士元,有好久没见你了,气色不错啊。”
  庞统又好气又笑,见蒋干一脸的兴奋,他笑着说道:“我的气色哪里比得上子翼,我看你眉飞色舞的,一定是说服了孙仲谋来降了?”
  蒋干得意的摇摇手:“好说好说,主要还是你们仗打得好,我说话才有底气。”
  他这么一说,不仅庞统愣住了,就连曹冲和马谡等人都一起愣住了。听他这口气,貌似孙权是真被他说降了?不应该吧。
  蒋干见大家不信,得意地向前走了一步,对着曹冲恭敬的拱了拱手:“蒋干向将军交令,此次不辱使命,说得孙仲谋归降,使者已经在门外待候将军接见。”
  曹冲和庞统等人惊讶的互换了一下目光,连忙说道:“子翼,孙仲谋果真降了?”
  蒋干重重地点点头,故意向曹冲凑近了两步,压低了声音说道:“公子有所不知,我初到庐陵的时候,孙仲谋并无诚意,经常推托事情忙不见我,就是见了我,也都说些诗文歌赋之类的闲话,要不就打听一些襄阳的奇闻轶事,纯属拿我消消闲,根本没有谈判的想法。直到半月前他接到文长奇袭泉陵、刘备军惨败已经退回郁林郡的消息,这才匆匆忙忙的找了我去,说是愿意归降,派了使者来和将军谈具体的事宜。”
  曹冲一听就收起了笑容,微微皱起了眉头,孙权临时起意,看起来是要归降,却没有什么诚意,他根本没有蒋干细谈就派了使者来,有些不太像正常的反应。他正在考虑,庞统扭过头过蒋干道:“子翼,孙仲谋还在庐陵吗?”
  “应该还在。”蒋干见他们脸色不对,有些不解的挠了挠头,又加了一句:“不过只是我走的时候他还在庐陵,现在在不在倒是很难说……”他想了想,忽然说道:“现在可能已经不在了,我走的时候,吕壹来送行,好象说过孙仲谋正在收拾行装。”
  “哼,使个缓兵之计,想稳住我们,他是去郁林了吧。”马谡撇了撇嘴,哼了一声。
  庞统有些诧异地看了看马谡,又低下头想了想,这才说道:“将军,就算他是缓兵之计,我们也不妨将计就计。这次我军虽然大胜,但折损也不少,一时半会也取不了江东,缓上一缓也是好的。他趁着这个时候去打刘备的主意,我们也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好好整顿一下新得的地盘,以我们的发展速度,他拖的时间越长,对我们来说越有利。”
  曹冲也觉得庞统说的有理,孙权这么痛快地答应,却没有什么实际的表示,只是派一个使者来问条件,大概还是急着要去处理郁林郡的刘备。刘备这次虽然大败,但他还有近两万兵在手,又有几员大将,还是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孙权有可能是想趁着刘备落魄的时候吞了他,也有可能是去布置一下万一刘备不服的时候,他要做好准备,防止刘备下他的毒手。这个时候,他自然是要和自己搞好关系,以免两面作战。
  历史上,孙权就经常搞这一套,刘备征东的时候,他就用这一套稳住了曹丕,让曹丕错失了一次绝好的平定江东的机会。自己不是曹丕,可现在能够避免再接着与江东开战,对自己来说还是有利的。正如庞统所说,襄阳新政的发展速度不是他们能所比拟的,时间拖得越久,对自己来说越有利。
  “士元说得有理。”曹冲点点头,对蒋干说道:“江东来的使者是哪个?”
  “会稽虞翻虞仲翔。”蒋干应道。
  “哦。”曹冲应了一声,却对这个虞翻没什么印象,他虽然看过些三国,但熟悉的人大多是曹操刘备方面的,对江东方面的人都局限在周瑜、鲁肃、甘宁、吕蒙等人,对这个虞翻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
  “虞仲翔是会稽大族,精通易经,他写了一本易注,派人送给大儒孔文举,孔文举对其评价甚高。此人少年成名,有高士风范,王景兴为会稽太守,以他为功曹。孙伯符征会稽,他当时正好有父丧,穿着衰绖到府门,劝说王景兴躲避孙伯符,王景兴不听,战败之后逃入大海,这个虞仲翔随身护送到东部侯官,侯官长怕受牵连,闭门不纳,是虞翻入城劝说,然后才放王景兴入城,直到把王景兴安顿好了,虞仲翔才离开他。孙伯符对他意见很大,但因为他是会稽名士,也不敢怠慢,任命他为功曹,备极礼敬,不过心里却不以为然。后来因为他多次强谏,惹恼了孙伯符,将他外放为官。孙仲谋统事之后,以他为骑都尉,又因为他说话不动听,将他贬到丹扬泾县,西陵之战后,才将他调回身边。这次派他来,估计又是受不了他的高士脾气,趁机把他赶走了。”
  庞统一边笑,一边将这个虞翻的事情的说了一下,好让曹冲有个心理准备,这个虞翻可是个有脾气的,不要一见面就搞得不痛快。
  曹冲听得津津有味,连忙让人去请虞翻,马忠听了,连忙起身去请。过了一会虞翻还没来,却听得门外一阵喧哗。曹冲有些不解,刚要让人去问,马忠屁颠颠地跑回来了,一脸的兴奋:“将军,将军,快来看,那个虞仲翔正在练矛呢,耍得可好看了。”
  曹冲等人一听,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连忙起身出门。一出门,就见一个中年男子,手持一支长矛,将一个虎士逼得步步后退,典满正冷着脸,紧握着刀柄看着场中,一副随时准备下场的架式。一转眼看到曹冲等人来了,连忙松开刀,大喝了一声:“住手,将军大人来了。”
  正在围观的虎士们一看,连忙转身行礼。那中年男子也停住了脚步,顺手将长矛交到那个狼狈不堪的虎士手中,哈哈一笑,拍了拍手,大步走上前来,典满一见,连忙抢在了他的前面,警惕的瞪着他,手已经按上了刀把,随时准备拔刀杀人。
  “哈哈哈……典校尉太紧张了。虞翻只是想给曹将军行个礼,并无其他恶意。”虞翻站住了脚步,仰面大笑。
  典满有些尴尬,见虞翻只是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这才向后退了一步。曹冲呵呵一笑,上前拱手道:“仲翔先生是个名士,想不到长矛却使得这么好,我手下这几个人,也是军阵中拼杀过来的,没想到居然接不下先生的长矛,真是让人意外。”
  虞翻见曹冲满面笑容,一点不快的神色也没有,他也笑着还礼:“将军手下果然真是精勇之辈,说实在的,翻自学矛以来,罕逢敌手,就是我江东善使矛的徐文向(徐盛)徐中郎,也未必能赢得了我,将军这个侍卫能接我十招而不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日,果真是个狂人。曹冲心里暗暗说道。他推开有些难堪的典满,拉着虞翻的手臂就往里走,进了大堂坐下,亲手给虞翻倒了一杯茶:“先生使了半天矛,也该渴了,喝两口茶解解渴。”
  虞翻眼中一丝诧异的眼神一闪而过,他接过茶杯,放在鼻端闻了一闻,然后一饮而尽,这才笑道:“久闻将军洒脱,不拘俗礼,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他顿了顿说道:“既然如此,虞翻也就不搞那些虚礼了,敢问将军,这日月星辰却是一颗颗星球,无依无靠的悬在半空,又是如何解释?”
  曹冲大汗。
  他在襄阳陪着伏德和耿纪参观浑天仪的时候说了几句有关天象的事,哪知道却引起了许靖、周群、张裕等人的极力反对,说他对天象的解释狗屁不通,与易经所说不符,与圣人经典说的也一点搭不上边,一时惹恼了他,特地准备了好几天,然后在襄阳书院的论坛上讲了一次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特别讲了地球、月亮、太阳之间的关系,解释了月食、日食的起因,因此在襄阳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那些精研易经、天象的儒生们对他的理论瞠目结舌,却又驳不倒他的解释,因此在襄阳月报上成了头条。估计是蒋干把那几期的襄阳月报带到了江东,而这个虞翻正好是个易经大家,所以一见面就要跟他讨论这个学术问题,连他的本职工作都给忘了。
  “仲翔先生,这个问题一时说不清楚,我们不妨找个机会再谈如何?”曹冲连忙说道:“先生远来,还是先给先生接风洗尘,然后谈谈孙会稽归顺朝庭的事情。等到了襄阳,见了王景兴、许文休等人,再说这天象的问题也不迟。”
  虞翻哈哈一笑:“无妨无妨,他们都辩不倒将军,却见他们也无益。至于孙会稽的事情,哈哈哈……将军不必太当回事。”
  这什么话?曹冲和庞统等人一下子愣住了,这名士果然与众不同,一点职业道德都不讲啊。
  “这个……嗯咳……”虞翻见他们一脸的讶然,也觉得有些不妥,连忙打了个哈哈,从随从身上接过公文,一本正经地说道:“会稽郡功曹虞翻,奉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令,向镇南将军大人进言……”
  虞翻三言两语,轻描淡写的传达了孙权的意思,反正就是漫天要价,他要做扬州牧,封侯,车骑将军,全权负责扬州的军政,还要世袭,不让朝庭插手,做实际的江东割据者,而他所能答应的就是名义上接受朝庭的统辖。不过这显然不是他的本意,就连虞翻都觉得这是个笑话,没什么兴趣多谈,反倒是对曹冲所说的那种骇人听闻的天象兴趣很浓。
  好容易应付了虞翻,曹冲把庞统、张松两人叫到了书房。曹冲虽然有心理准备,可是也觉得孙权想得有些太异想天开了,这要是答应了他,就是名正言顺的让他割据江东,这个条件不光丞相府不能答应,天子也不能答应,而且以后将成为曹冲政绩上的一个污点。
  “将军,这个条件太离谱了,我们不能答应。”庞统首先说道。
  曹冲静静地想了一会,对张松说道:“永年,把那个石凌寒叫过来吧,让他把邺城的情况说一说。”张松点了点头,起身出去,不大一会儿,带进来一个面容清瘦,眼色深沉的年轻人来。他冲着庞统等人拱了拱手,规规矩矩的坐在了下首。
  张松说道:“他叫石康,字凌寒,是丞相手下谍组中的人,统属郭伯益(郭奕)手下,这次是奉丞相大人命,到荆州来协助将军大人的。”张松看了一眼面露惊色的庞统等人,又笑着说道:“将军已经将他拨到我的手下,协助我收集情报。凌寒,你就将郭大人转过来的关中军情向各位大人转述一下吧。”
  “诺!”石康声音低沉的应了一声,扫视了面色的众人一眼,将关中的情况缓缓道来。
  曹丕得到了丞相府拨付的大批粮草之后,利用司马懿的离奸计,挑拨马超和韩遂之间的关系,同时派人去收买杨秋、李堪等人。关中因为这两年一直在打仗,农业收成很差,又没有什么商旅去,经济十分紧张,杨秋等人已经支撑不下去了,一接到曹丕抛过来的媚眼,他们立刻换了方向,暗中和曹丕联系。曹丕接受了司马懿的建议,又将这些消息透露给了马超和韩遂,关中诸将现在关系很紧张。曹丕一方面用粮草收买分化他们,一面又让夏侯渊等人准备大战,就在十天之前,夏侯渊挺进千里,一下子杀到了金城,捅了韩遂的老窝。韩遂大惊,立刻从关中撤兵,马超的侧翼一下子暴露在朱铄、吴质等人的面前,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很快就崩溃了,数万大军逃出关中,撤到了凉州武都郡境内,依托羌人躲了起来。曹丕大捷,他在关中打了两年,终于收复了关中,为此他特地传回捷报,要在新春之时回邺城述职。
  庞统一下子明白了曹丕的意思,这个时候主将夏侯渊还在金城,曹丕作为监军却回邺城述职,显然是有冒领夏侯渊的功劳的嫌疑。而再配合随后一个消息,他们更能体会曹丕的用意了。
  邺城正在流传一个消息,襄阳说曹操应该封王的流言得到了曹操本人的默许,在他的授意下,有几个大臣已经向天子上表,请封曹操为王。天子这次没有大怒,说是正在召集大臣商议,很有可能会同意这个建议。而一旦封王,必然涉及到随后立世子的问题,更何况封王代表着曹操向篡位又进了一步,这个世子很可能就是未来的太子。
  一想到这个问题,庞统不再多说了,功劳再大,如果不能面呈丞相府也就是一场空。这个时候曹冲再留在荆州打仗是不合宜的,他必须尽快赶回邺城去,以免曹丕在曹操面前占了上风。更何况这次夺取江南四郡的战斗中,益州、荆州军的损失都不小,没有足够的把握在短时间内拿下刘备和孙权,与其在这里耗着,倒不如先和孙权、刘备停战,回去解决了邺城的问题再说。
  石康说完了,弓着身子退了出去。庞统看着他那瘦削的身影,忽然笑了:“永年,这个人到这里来,是不是丞相大人的意思?”
  “谍组是丞相大人的亲信,只听丞相大人的命令。没有他的首肯,恐怕郭大人也没这么大的胆子将石凌寒派到这里来。”张松笑了笑:“这个石凌寒虽然看起来就象一根木头,但对情报天生有一种敏感,他能很快从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中提炼出要害的东西,分辨出哪些信息是真的,哪些信息的是假的,哪些又是收集人员判断不准的。自从他来了之后,我身上的担子轻了许多呢。他虽然没说在谍组中的具体身份,但我想他不会是个级别低的人。”
  “既然如此,将军还是回邺城吧。”庞统眨着眼睛笑道:“丞相大人派这个人来,就说明他对将军更有期望,不希望将军在这个时间落了下风。将军虽然这次没有能全歼刘备,但阵斩了张飞,收复了江南四郡中的三郡,基本上已经拿下整个荆州,再加上益州,将军这两年的战绩还是要比大公子强上一些的。只是将军如果不去邺城,这些功绩都是传闻,没有几个人会有切身感受,未必就比大公子的功劳看起来实在。我估计……这次大公子一定不会简单的报个功,很有可能还要搞些出花样来,让他的关中大捷看起来更加耀眼。”
  曹冲撇了撇嘴笑了一声,他虽然前世没有在官场时混过,可也知道这干的不如说的,远的不如近的,到三国来也有几年了,也见识了不少官场上的规则,这些道理他也是懂的。
  “那孙仲谋的事情怎么办?”曹冲挑了一下眼皮,看了看庞统和张松。
  庞统笑道:“不管他是真降还是施缓兵之计,总之降表是真的,至于是不是全部答应他的要求,还是部分答应,抑或是一个也不答应,这权利不在将军。将军就说要向天子奏报,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拖上半年一年的。反正他也是要拖时间,我们也是要拖时间,大家各得其所,有何不好。”
  “他……能吞并刘备的人马吗?”曹冲有些担心,他虽然知道刘备这个人不是久居人下的人,可现在他已经被自己打得奄奄一息,人马只有两万,地盘不过郁林、苍梧、桂阳,粮草又严重缺乏,连重要的谋士诸葛亮都离开了他,他会不会暂时忍气吞声,接受孙权的条件?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孙权的实力就会得到较大的增长,对自己可有些不利。
  “将军不必担心。”庞统摇了摇手,很有把握地笑道:“别说刘玄德是一代枭雄,不会久居人下,就算是他被孙仲谋收服了,也无大事,打仗打是实力,仅凭交州、扬州要和益州、荆州较量,他们总之是要稍逊一筹的。再说他们现在都是弱者,如果我们逼得太紧,说不定他们倒真会再次合力。我们放松一些,让他们再斗上一斗,也许对我们更有利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