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校对)第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267

  郭女王面色潮红,软得像一摊泥一样伏在曹丕胸前,眼睛却得意的瞟了一眼门缝外甄宓匆匆的背影,声音甜得如蜜一般:“夫君,你今天怎么如此勇猛?”
  曹丕嘿嘿的笑着,手在郭女王光滑的背上轻轻的游动:“我不是一直这么勇猛吗?”
  郭女王抿嘴笑了,她端过已经凉的茶呡了一大口,撅着嘴凑到曹丕面前,将茶水度到曹丕口中,看着曹丕咽下,这才笑道:“这茶最能醒酒,果真是个好东西。”
  “仓舒搞出来的,当然不会差。”曹丕笑了一声,却有些酸溜溜的,想起昨天父亲为了仓舒一人让他们等了一个多时辰才开席,他心里就不痛快。他沉下脸想了想,忽然又笑了:“不过这次,他却是输了一阵,女王,你知道么,父亲要让子文去代郡立功,却想让我放弃关中,亏得我反应快,没有答应他。仓舒自以为财大气粗,一口答应了父亲五百万石粮食,还说秋后再给一千万石,他也不想想,荆州、益州再富,抽出这一千五百万石粮食也是竭泽而渔,我看他一两年之内,是别想打江东了。”
  曹丕越想越得意,不由得笑出声来。郭女王却没有笑,她瞟了一眼得意洋洋的曹丕,黛眉轻皱。曹丕见她的神色不对,收住了笑,撑起身子说道:“怎么?有什么不对?”
  郭女王笑了一声,转过头去将茶杯放在案上,又续好了热水,这才端着茶杯转过身来轻轻地笑道:“夫君,关中的战功当然不易,可是如果没有丞相府的粮草接济,你能打赢关中的仗吗?”
  “当然不能。”曹丕扑哧一声笑了,他高声笑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次关中为什么能打赢?夏侯叔叔能征惯战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可是要没有父亲拨过去的三百万石粮食,收买不了杨秋、李堪那些叛逆,我如何能击败韩遂、马超,他们的士兵精悍好战,兵力又相差不多,我们根本不占上风的。”
  “既然如此,如果后面丞相府再没有粮食拨给夫君,夫君还能打胜仗吗?”郭女王有些担心地说道:“丞相连仓舒的战事都给停了,说明朝庭的赋税确实很紧张,要不然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让仓舒停下,集中力量支持子文公子北上平叛,那么他还能有粮支援关中吗?”
  曹丕一下子醒悟过来,他想了想又强辩道:“父亲让我去打仗,总不能不给粮食吧?”
  “给是要给,给多给少,什么时候给却是丞相定的。”郭女王见曹丕明白了其中的要点,生怕曹丕恼怒,也不再多说,轻手轻脚的替曹丕穿好了衣服,端着托盘退了出去。曹丕怔怔地坐了一会,越想头越大,自己以为得计的,却是个圈套。如果丞相府不再大量拨粮,这关中的仗还怎么打?怪不得父亲说他还要打三五年的,原来是这么个意思。他有些烦躁的看了一眼四周,随即命人备车,决定去找随同他一起回来的吴质商量一下。
  吴质一听曹丕的话,也皱起了眉头,他觉得曹丕的决定显然是错了。关中的仗看起来是大捷,其实已经打成了烂仗。西凉军虽然打败了,但他们主力并没有受到重创,现在十几万人散入四方,想要彻底平定关中、西凉,没有个三五年时间根本不可能。如果曹丕趁着曹操让他收手的时候撤出关中,那么后面的仗再怎么打都与曹丕无关,他反正已经有了战功,而且不必为后面可能的战败承担责任,有利而无害,可是要打下去,万一打败了,这战功可就全没了。更关键的是,他在关中打仗,一时脱不了身,那么曹操为了补偿曹冲,必然会在其他方面给曹冲安排美差。曹冲又得了欢心,又得了便宜,却是名实双收了。至于江东,孙权、刘备那两人仅靠扬州、交州怎么可能是曹冲的对手,时间拖得越久,或许对曹冲越有利。
  曹丕听吴质也这么说,不免有些急了。他越想越懊恼,越想越郁闷。吴质见他大年初一心情就不好,只得劝道:“公子也不必着急,这也只是我们的猜测而已,说不定仓舒公子放不下荆州,还要回去的,丞相未必会把他留在身边。”
  “万一父亲借机把他留在身边呢?”曹丕想起最近邺城传得比较疯的那个传言,心里更急了,万一天子真的封了父亲为王,到时候必然要立世子,父亲一直偏向仓舒,自己这个时候又不在邺城,岂不是被仓舒占了便宜?一旦自己丢去了世子之位,再大的战功又有什么用?再说自己打仗之方面确实和仓舒有不小的差距的,万一战死在关中,那就更亏得没影子了,白白便宜了仓舒。
  “封王的事,恐怕一时还决定不了。”吴质摇了摇头,“许县那边的情况我还不太清楚,但邺城这里,却是暗流涌动,我可听到不少反对的意见,虽然他们不敢明着和丞相较劲,但他们咬着高祖皇帝的白马盟不放,丞相一时恐怕也拿不出对付的办法。邺城如此,许县恐怕也会哪些,甚至更强烈一些,天子也不会这么轻易的答应封王,这可是有先例的。”
  “你是说封王的事办不成?”曹丕又是开心,又是失望,开心的是仓舒一时占不到便宜,失望的是如果真封不成王,那他也没有机会了。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他患得患失,无所适从。
  “公子何不推荐仓舒公子去许县办这件事?”吴质忽然灵机一动:“仓舒公子如此顺利,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他深受天子信任,才能官拜镇南将军,代表了天子正统,所以在荆州、益州势如破竹,士人大族望风而降。如果现在他去许县让天子请封丞相为王,你说天子会怎么想他?”
  “怎么想他?杀了他的心都有。”曹丕顺口说道。刚说完,他立刻明白过来,对啊,让仓舒去许县请封,封成了,天子要恨死他,封不成,父亲恐怕也不会再对他那么看重,正是两头不得好的主意。“季重,高明!高明!哈哈哈……”曹丕哈哈大笑,满天的乌云似乎都一时散去,又是晴空万里。
  果然不出曹丕等人所料,春节过后的第一次家庭会议上,曹操宣布了由曹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以田豫为副出征三郡的事情,同时让曹冲暂领中护军将军,带着禁军驻扎在河间为曹彰后应。曹丕生怕曹操把虎豹骑趁机给了曹冲,立刻提出让曹冲去许县请封的建议。曹操一听,也有些犹豫,他正为这事发愁呢,本想试探一下的,没想到跟上次立丞相一样,又成了僵局。好象除了曹冲,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当然了,他也确实想知道曹冲对这件事的态度。
  当曹操笑眯眯的像个老狐狸一样的问曹冲的意见时,曹冲几个兄弟都愣住了。曹丕是觉得事情有些太顺利,曹冲却是觉得有些转折太快,前面曹操还分明有意让他带着精锐去河间,怎么突然之间就又变了主意?
  不过面对着曹操笑眯眯的眼神,曹冲心里升起一阵警惕,把快到嘴边的反对意见又咽了回来,他想起在乌林时曹操的怒吼,想起他当时蒙混过关的那个说辞,知道这个时候直接回绝显然不是什么好办法,他点了点头,恭敬地说道:“父亲有命,焉敢不从。”
  “仓舒,你说为父要求封王,是不是合适?”曹操还是笑容满面,又转过头对曹丕、曹彰、曹植三人说道:“你们说呢?”
  “当然合适。”曹丕第一个说道:“父亲力挽狂澜,要不是父亲东征西讨,这汉室江山早就没了,这么大的功劳不封王什么人才能封王?”
  曹彰和曹植却有些迟疑,曹植咂了咂嘴,吞吞吐吐地说道:“按理说,父亲的功劳封个王也是应当的,只是高祖皇帝白马誓言之凿凿,音犹在耳,‘非刘氏封王者,天下共击之’,这父亲要是封了王,会不会成为众矢之的?”
  曹彰点了点头,有些为难地看了曹操一眼,他虽然没有开口,可是他的眼神却表明了他附和曹植的意见。曹操也不生气,他抚着花白的胡须,转过头炯炯的看着曹冲,一点也没有老花眼的痕迹。
  曹丕等人随即也将目光注视在曹冲身上,看他如何回答。
  曹冲被他们看得有些不自然,他摸了摸头笑道:“你们看我干什么,要我说,封个王也是应当的,那些刘氏子弟,长于深宫之中,养于妇人之手,打不得仗,治不得民,凭着姓刘就能封王封侯,父亲这么大的功劳,却只封了个县侯,确实也有些不相衬。只是这能不能封王,我说了也不算,得看天子的圣意。”
  曹操眯着眼睛看了曹冲一会儿,哈哈大笑,他伸过手拍了拍曹冲的肩膀:“仓舒,你说得对,这个啊,要看天子的圣意。你就去许县一趟,看看天子这圣意究竟是怎么想的。”
  “诺!”曹冲俯身施礼。
  ※※※
  “丞相真想要王爵?”庞统和张松大惊失色,面面相觑。
  曹冲苦笑了一声,点了点头。
  庞统咧了咧嘴,摇着头叹了一口气:“将军,我就说当初这襄阳书院会出事,果然就出了事,这个篓子捅得够大的,真该把那个伊籍一刀给宰了……”他刚抱怨了一半,又想到传这谣的虽然是伊籍,但出这个主意的两个人一个是马谡——现在是曹冲的军谋,一个是他的好友诸葛亮——现在正在襄阳过年,准备开春的种子,两个都杀不得,只得把话又咽了回去。
  张松却是一惊之后,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白了庞统一眼笑道:“封王也好,至少可以试试天子的意思,看看民意。这迟早是要做的,只是时机不太好而已。事已至此,报怨也没有用,不如想想怎么才能让丞相达成心愿吧。”他觉得反正曹冲要夺嫡的,这件事办好了,也能消了曹操心中对曹冲的疑虑,曹丕就真的没戏了,对曹冲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当然关键是这个王争来之后,必须由曹冲来继承,要不然那就是白忙一场。
  “你觉得天子能同意封王?”曹冲看着信心满满的张松。
  张松傲然一笑:“这事他说了算吗?”
  曹冲和庞统都愣住了,张松这话说得虽然是实情,可是也太猖狂了吧。天子虽然现在没什么实权,可他要是真的不给,你还能拿刀杀他?张松见他们这么看他,又呲牙一笑:“公子何必担忧,有精通帝王之术的士元在,有什么事办不成的。我现在要考虑的倒是公子如何趁着这个机会从丞相手中要点好处,比如那个谍组,我看就应该要过来,那个石凌寒不过是郭大人的一个下属,却有这么大的能耐,那小郭大人岂不是天纵奇才,跟老郭大人一般?”
  “老郭大人很牛吗?”曹冲虽然知道郭嘉牛,可说实在的,总觉得有些玄,并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说明郭嘉的牛,至少他不知道。
  “那当然,要不然孙策会死得那么巧?”张松感慨的叹了一声,由衷的佩服:“郭大人可比汉初三杰的陈平,奇计百出,可惜都是隐秘之事,不为人知。我如果能有机会看到丞相府保存的文案,鉴赏一下郭大人的妙计,一定会茅塞顿开,登堂入室。”
  曹冲撇了撇,心道你已经够阴的了,再茅塞顿开,登堂入室,别人还活不活了。不过张松说的这个主意倒是不错,我替老曹办事,是不是也应该要点好处?至少要把在荆州、益州的谍组人员要过来吧,免得不注意的时候被人打了小报告。
  “永年说得对,这件事士元要多想办法。”曹冲摆摆手,挡住了刚要说话的庞统,自己轻轻松松的进卧房去了。庞统无可奈何,瞪了张松一眼:“永年,你以为这件事那么好解决?要是好解决大公子会推荐公子去?这事根本就是办成了得罪天子和那一帮儒生,办不成更是既得罪丞相又得罪天子,总之是两头不着好……”
  张松翻了翻眼睛:“你不是自吹打仗小意思,帝王术才是你的强项吗?这次有事让你办,你怎么怂了,难不成平时都是吹牛的?”
  “靠!”庞统被他一句话给堵住了,无言以对,脱口一句曹冲的口头禅拂袖而去,不理张松了。
  “且!”张松笑着回了一句从诗经上就开始流行的口头禅,也自顾自的起身走了。
  卧房内,荀文倩和曹冲正在商议这件事。荀文倩觉得曹冲一脸的无所谓不可思议,这么大的事情,他怎么能不当回事呢。封王,这多大的事情,会引起多少舆论,造成多大的影响?别的不说,真要是父亲和从伯知道曹冲要去许县为丞相请封王爵,估计他们就得气得吐血,可曹冲怎么看起来跟没事人儿似的?
  难道,他自己也有了这个心思?
  荀文倩愁眉不展,她一边看着曹冲在逗弄最近心情一直不太好的大双小双,一边想着说辞,终于等曹冲在大双小双身上沾足了手足之欲,躺回她的身边,荀文倩才压着心头的不快,和声问道:“夫君,你觉得请封的事能成吗?”
  曹冲收了脸上的笑容,叹了口气:“不知道。”
  荀文倩没想到他这么回答,一时语噎,想了想又跟着问了一句:“你想这件事成吗?”
  “想!”曹冲根本不用考虑,脱口而出。荀文倩的脸色立刻变了,正在替曹冲拔发簪的手一下子僵住了,她努力地压制着情绪的波动,放松了身体,慢慢的吸了口气,取掉曹冲的发簪,扶着曹冲躺下,替他掖好被子,这才自己脱了外衣,钻进被子,偎在曹冲的胸前:“夫君是不是还想再进一步?”
  “再进一步?”曹冲愣了一下,看了看荀文倩的脸色,忽然笑道:“做皇帝?”
  荀文倩有些紧张地点点头,盯着曹冲的眼睛,目不转睛。
  “这个暂时还没想过。”曹冲顺口答道,又放松了身体,轻轻地将荀文倩揽入怀中,还没等荀文倩说话,他又说道:“文倩,我知道请封王爵在很多人眼里看来就是要学王莽,下一步就是要篡位做皇帝。可是父亲到了这个地步,进退都不由自己了。我如果简单的反对他,那么他自然会找别人去做,或许事情会搞得更糟一些,与其如此,为什么不把这个主动权抓在我手里呢?”
  荀文倩眼前一亮,随即又黯淡了下去。曹操已经走到这一步,军政大权一把抓,他要篡位固然有难度,但要想退下去任人宰割,恐怕也不太可能。现在曹冲弟兄三人又是如此杰出,这大汉朝的军权已经牢牢的掌握在他们的手中,皇帝要想翻盘确实是没什么机会了。就算曹冲可以效忠天子,那也未必能影响大局,他毕竟首先还是曹家的人,首先要为曹家的利益考虑,要为曹家的安全着想。当初希望能以影响曹冲的方法来挽救汉室,是不是有些太异想天开了?
  荀文倩沉默不语,对曹冲的爱抚都没了兴趣,曹冲见她没什么反应,也觉得有些兴趣缺缺,缩了缩身子,钻进被子里不一会就睡着了。荀文倩却睡不着,她看着酣睡的曹冲啼笑皆非,这人倒是看得开,好象什么事都无所谓,居然这么轻松的就睡着了。篡逆的大事在他都无所谓,还有什么能让他觉得重要的呢?
  她辗转难眠,却一直找不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正在叹气,却听曹冲忽然笑了:“请君暂上凌烟阁,偌个书生万户侯,做王做侯,真有那么好吗?”荀文倩吃了一惊,侧耳听了听,却只听见曹冲沉稳的鼾声声,她也笑了笑:“又说梦话,什么凌烟阁,又是哪儿的名胜?”
第三节
外戚
  暮春之初,邺城之北。
  官道两旁的树上已经吐出了嫩绿的新芽,长长的枝条在吹面不寒的春风中惬意的摇摆着,拂动着挺立在官道上的一名英武将士的血红盔缨,一万名精悍的将士整齐的官道上,整装待发,几千辆大车满载着军械粮草,静静的跟在队伍,一直延伸到城门口。战马轻轻的打着响鼻,不时的用蹄子刨刨脚下的黄土,希冀着能发现点意外,可惜官道上的黄土夯得很结实,它们什么也发现不了。
  曹彰顶盔贯甲,腰里别着曹冲送他的长刀,笑嘻嘻的搂着曹冲的肩,缓步而行。
  “仓舒,这次真亏了你,父亲一下子给了我一年的钱粮,我不用一边打仗,一边担心钱粮的问题了。”曹彰感慨地说道:“归得你给了父亲那么多钱粮,要不然,恐怕他也拿不出这么多。”
  曹冲咂了咂嘴,有些无奈。老曹太黑了,他上次不过说说漂亮话,结果老曹真跟他要了一千万石粮食,将荆益两州的余粮几乎抽调一空。更黑的是,他居然只给了曹丕三百万石,截留下了七百万石。曹丕在关中打仗,刨去收买那些叛军的花销,最多只能再打半年,半年没有进展的话,估计就玄了。更让曹冲郁闷的是,老曹压根儿就没跟曹丕说这是曹冲支援他的,搞得曹丕现在看到曹冲就不爽,觉得曹冲背着一个大钱袋,却生生的看着他饿肚皮。
  老曹的心思曹冲不敢猜,他总觉得现在一天到晚笑眯眯的老曹绝不是个善主。
  曹彰见曹冲苦笑,他压低了声音说道:“仓舒,你别傻乎乎的把自己的腰包都掏空了,我知道你在荆州、益州的新政不错,可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么多钱粮拿出来,你自己以后还怎么过?万一遇到个天灾啊什么的,岂不是抓瞎了?”
  曹冲笑了笑,推开曹彰的手道:“好了,你别想那么多了。将士们都在等着你,快去吧,小心点,父亲已经说过了,在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不得儿戏的。田国让(田豫)久在北边,熟悉那里的形势,你要多向他请教,莫要恃勇冒进。”
  “知道知道,你怎么跟父亲一样,唠唠叨叨的。”曹彰嘎嘎的笑了两声,拍了拍曹冲的肩膀:“等我的好消息吧。”
  曹冲不想在他临行之际再说什么不吉利的话,也笑了笑,拱手作别。曹彰飞身上了马,带着大军远去。曹冲站在路边,对着随后过来的田豫施了一礼,田豫心领神会,也在马上欠了欠身,缓缓的去了。
  “将军,骁骑将军有足够的粮草,又有荀都督为后援,想来是没有事的。”庞统轻松地笑道:“我们还是尽快赶到许县去吧,将军的任务不比骁骑将军的轻呢。”
  曹冲回过头看了庞统一眼:“我有士元这样的智谋之士,有什么难的。”
  庞统难得的没有吹牛逼,他摇了摇手道:“将军莫要如此说,我现在还没有十成的把握,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等到了许县再说吧。”
  张松嘎嘎的笑了起来。他这些天心情特别好,曹冲听他的主意,在应下了去许县的任务之后,也老实不客气的向曹操要了些好处,而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张松得到了许可,看到了郭嘉当年主持谍组的工作时留下的大量文档,再有郭嘉的儿子郭奕郭伯益在一旁讲解,张松玩阴谋的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用他自己的话说,快进入随心所欲的地步了。最让张松感到意外的是,郭奕居然就是那个在襄阳城让他头疼了十几天的年轻人,两人一见面,张松先是愕然,后是释然,心里那块堵了几个月的石头总算落下了。
  ※※※
  “仓舒来做什么?逼天子下旨封王?”荀彧的脸色很不好,身体瘦削,头发干枯,一点光泽也没有。他刚大声说了两句就咳嗽起来,只得停住话,捏起拳头堵在嘴边,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咳得荀文倩心疼不已,连忙上前来替他捶背。
  “不用你管!”荀彧有些孩子气的拂开荀文倩的手,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父亲,你消消气,这不是来跟你商量吗?”荀文倩不忍的又凑了过来,一眼看到荀彧拳上的几丝血迹,不由得大惊失色,一把握住荀彧的手惊叫道:“父亲,不是说只是偶感风寒吗?怎么都咳血了?”
  “死了好。”荀彧仰起头,无限悲伤的叹了口气:“一死百了,省得看着我大汉的社稷倾覆,自己却无能为力。”
  “父亲!”荀文倩又是心疼又是生气,掏出丝帕擦掉荀彧嘴角的血迹:“丞相大人让仓舒来,仓舒能不来吗?仓舒不来别人来了,这事就好办了?你一世聪明,怎么这时候就糊涂了。”
  “我是糊涂了,我老糊涂了,本以为把你嫁给仓舒,能以你的聪明引导仓舒,做我大汉的社稷之臣,再现我大汉的盛世,没想到却助纣为虐,白白的帮了这个负心贼子。”荀彧越说越生气:“天子那么器重他,尚未弱冠就力排众议封他为镇南将军,他要实行新政,哪怕有违我大汉的法令,也一律照准,就是希望能将他培养出来,有了实力才可以压制丞相大人的野心,没想到却替丞相培养出一个马前卒,现在居然到许县来为丞相请封王爵了,你知道天子有多伤心,有多失望?文倩,我看错了你们啊,你从伯也被你们迷惑住了,居然这么久也没看出仓舒的野心,居然还写奏章来替仓舒解释,说什么大汉火德不衰,有将星相助,我看他跟我一样,也老糊涂了……”
  荀彧痛心疾首,双目垂泪,两只瘦骨嶙峋的手气得直哆嗦,说一阵咳一阵。荀文倩真是急坏了,她不停地抚着荀彧的背,手中的丝帕染得通红,触目惊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