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校对)第2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267

  韩银“哦”了一声,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你说的倒也是,有马超在冀城呆着,曹军想必是不敢到金城来的,我们在金城呆着,是比在显亲呆着更安全。”
  “将军所言正是。”成公英又启发他道:“而且我们离开金城已经有半年多了,金城的情况只是靠快马来回报信,总不如人在金城来得更直接一些。显亲的粮草用完了,如果从金城运,途中的消耗也实在太大,时间久了,只怕会引起纠纷。”
  韩银恍然大悟,用力拍了一下成公英的肩膀:“元杰,还是你想得周全。不错,父亲不在金城,那几家肯定不安份,说不定会偷偷摸摸的和曹冲来往。唉,你说这个蒋干也跟着到金城来了,是不是打的这个主意,想要说动鞠家、郭家来反对我们?”
  “将军想得对,有备无患,提防一些总是好的。”成公英微微一笑,恭维地说道。
  韩银一拍大腿,意气风发:“这次回去,一定要看好他们几个,不能让蒋干钻了空子。”
  蒋干奉命跟着韩遂去了金城,不过他并没有去联系那几家,大部分时间还是呆在韩遂的府中,等韩遂精神好些的时候,就跟他聊聊天,也不着意劝韩遂投降,就是天南海北的瞎吹,韩遂对曹冲打过的仗比较感兴趣,他也就投其所好,把曹冲打仗的经过讲给韩遂听,整个成了一闲人。
  韩遂每次听了之后,都有些默然,越发的觉得曹冲现在按兵不动是稳操胜劵。曹冲如果急匆匆的派人来追着他打,他反倒不怕,可是曹冲坐在郿坞不动,他反而感受到了曹冲平定西凉的决心。他经常有意无意的向蒋干打听一些阎行的事,当他得知阎行现在已经是龙威将军、龙骑右督的时候,他心里越发的担心。阎行对西凉的事情清楚得很,有他和庞德为曹冲掌骑,西凉的骑兵就没有太多的优势可言,更何况阎行走的时候,还留下了七千多人马,这几年他虽然极力的在感化那些人,可是他知道,他无法取代阎行在那些人心目中的地位。如果阎行出现在对面的战阵里,只怕会对自己的军心产生很大的影响。
  韩遂虽然回了金城,可是他对马超和曹冲的谈判很关心,一方面蒋干会及时地把消息传递给他,另一方面马超也会和他联络,当他得知马超狮子大开口被曹冲一口拒绝之后,他长叹一声,半晌无语,随后把蒋干请来,对他说道:“蒋大人,你来我金城也有一段时间了,我想问问你,车骑将军究竟想如何处置西凉的事情。”
  蒋干笑了笑,慢条斯理地说道:“将军,我已经和你说过这个问题了,我想也无须再多说一遍,将军大人是为西凉百姓而来,他不彻底平定西凉,是不会离开这里的。我还可以告诉你,他不仅要平定西凉,还要重开西域,重现我大汉的万里疆域。”
  韩遂笑了,他摆了摆手让蒋干坐下:“蒋大人,不是我不信你,只是你也知道,西凉的事情复杂得很,以车骑将军现有的实力,想要平定西凉都难,至于重开西域,我不是不看好他,只是我老了,恐怕不能看到那一天了。”他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不瞒大人说,我虽然久在西凉,可我也是个读书人,也是个大汉人,也曾想过为国效力,收回西域,可是……唉,三十多年了,我却成了一个叛逆,真是天意弄人。”
  蒋干微笑着,低下头慢吞吞的说了一句:“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夫子云,朝闻道,夕可死矣。将军既有此心,又何必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一定要等到事情不可挽回的那一步吗,那时可就连后悔都晚了。”
  韩遂的白眉抖了抖,把脸转过来看着蒋干,声音苍老而悲凉:“蒋大人,我不是不想重回朝庭,可是朝庭一心想消灭我们,那些高官显贵们早就不把我们西凉人当成大汉子民,我们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在大汉身上的毒瘤,必欲除之而后快。他们以为杀了我和马将军就可以平定西凉,他们对西凉已经死心了,光武皇帝中兴以来,到现在不到二百年,朝中的士大夫准备放弃西凉的讨论大规模的有五次,小的更是不知其数。如今车骑将军有此雄心,我本当极力襄助才是,可惜,我的实力太弱了,车骑将军的虎威一时半会还到不了金城,我就是有心也无能为力啊。”
  蒋干微笑着,没有说话,他才不相信韩遂这个老狐狸这些一点实际内容也没有的话呢。如果他真想投降,直接向曹冲表示一下诚意,曹冲没有道理不接受他的投降。他这么说无非是一边看着马超和曹冲谈判,一边给自己留点后路,说不定还想先捞点好处。
  韩遂见蒋干不说话,只得干笑了两声又接着说道:“蒋大人,我是真心希望车骑将军能够重开西域的,我金城偏远,如果能够重开西域,恢复与西域的商道,我金城也可得惠不少,百姓的日子也会好过得多啊。只是……这个愿意太遥远了,我老了,恐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蒋干哈哈一笑,摇着手中的折扇,直起身来对韩遂说道:“将军,你如果真有此心,也无须等到重开西域之时,将军大人是有诚意的,你如果愿意,我现在就可以请将军开通和金城之间的商道。不过,这一路上的商人安全,你可要负责,如果盗贼马匪太猖獗,就算将军开了商路,恐怕也没个商人愿意来送死。”
  他顿了顿又说道:“将军大人与其他人不同,你既然想做生意,那就要公平交易,先想想你金城有哪些可以交易的,如果你是想借做生意为名从将军大人那里讨点好处,恐怕这个法子就行不通了。将军大人只管给关引,负责商人在他的辖区内的安全,然后收他该收的税,至于其他的,他无能为力。”
  韩遂收了脸上的笑容,冷冷地看着蒋干,一言不发。等蒋干说完了,他才淡淡地说道:“蒋大人,你们这可是一点诚意也没有。我是诚心想和大人通好,可是大人却一点好处不给我,你让我如何和手下人交待。我们不管怎么说还是大汉人,就算是对那些投诚的羌人、胡人,朝庭也没能这么小气过,随便去个使者,送上一点贡物,献上几个生虏,都能换来大笔的赏赐。将军大人富有四州,怎么眼量却是哪些之小?实在让我失望。既然如此,我还是派人到许县去面见天子吧,所得也未必就比将军大人给得少。我想天子也好,丞相大人也好,为了西凉的平定,是不会吝惜一些财物的。”
  蒋干象是看外星人一样地看着韩遂,然后仰天大笑,他站起身挥了挥手:“将军,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么我们就没必要再谈了,你想去许县也好,想去邺城也好,哪怕去见大公子,我都无所谓,悉听尊便。不过,我有句话要提醒你,车骑将军不是那种拿钱买平安的人,将军如果能保重身体的话,也许会看到那一天。”
  他说完,拱了拱手:“蒋干告辞。”然后拂袖而去。
  韩遂脸色铁青,怒不可遏,拍案大怒:“竖子,真当我是无路可走了吗?不给他点厉害看看,不知道这西凉是谁的天下了。”
  成公英走了进来,静静地站在韩遂的一侧。韩遂发完了飚,这才喘息着问道:“元杰,你看这事怎么办,这竖子是软硬不吃啊。”
  成公英皱了皱眉:“大人,通商未必就是好事,关中的商人本来就不多,现在大军驻在关中,关中的新政也是以屯田为主,另外兼及盐池、军械,这些东西,就算通商了,他也不会卖给我们,更何况如果让那些商人来了,关中的消息就会传到金城来。我听说车骑将军在关中的新政颇为看重关中的武人世家,对三明的后人都着力笼络,这对鞠演、蒋石这样的人可是很有吸引力啊。”
  韩遂有些着恼地说道:“这些我也知道的,我就是担心这个问题,所以才希望借通商之名,向他要些物资,以解燃眉之急,也给那些人看看我。要不然,我只能去向那几家去催讨,催得急了,也不是好事啊。”他越想越头疼:“这个竖子是不是在暗中和那几家联系?”
  成公英摇了摇头:“少将军一回来就安排了人手监视那几家,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他们有什么接触。蒋子翼很安份,基本不出府门,要么看看书,要么就看那几个侍卫训练。将军……”
  成公英欲言又止,韩遂有些意外的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笑了一声说道:“怎么了,今天怎么说话吞吞吐吐的?那些侍卫训练有什么异常的?”
  成公英为难地看着韩遂,又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将军,我本来以为就是那个文仲若(文钦)武技过人,可是这几天通过接触我发现,蒋干自己的那几个侍卫,武技也不低,他们还练有合击之术,五人的小阵,可攻可守,颇合章法。开始以为这是他们军中的小阵,向文仲若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是他们亲卫才练的小阵,与军中所用还略有不同,以防为主,为攻为辅。”
  韩遂的眉头拧了起来,半天没有说话。韩银输给文钦之后很不服气,又把文钦拉到军营里较量过,不是单挑,而是五人小阵对攻。蒋干的侍卫赢了,赢得很轻松,没几个回合就把韩银的亲卫打得心服口服。韩遂本来以为这些侍卫都是曹军中的精锐,打赢韩银虽然太快了些,倒也正常,现在听成公英这么一说,这些侍卫和军中的士卒还有些不同,照他这么说,如果是军中的精锐来,那韩银岂不是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曹军的战斗力,真有这么可怕?还是蒋干故意放出来的障眼法?
  “我注意过他们的训练,这些亲卫每天都会操练,操练的时间和强度,都比我们强得多,不管什么天气,从来没有空过一天。”成公英接着说道,他的面色很严肃,还微微的皱着眉头。
  成公英在西凉军中也是一员悍将,仅次于阎行,带骑兵冲阵向来是战无不胜,为人又机警多谋,是韩遂很信得过的一个亲信,上次以两千骑兵冲阵,居然差点全军覆没,连他自己都几乎折在里面,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让他震惊不小。他不象韩银那样只想着讨回面子,而是有意识的和蒋干、文钦套近乎,打听曹营的军事情况。从蒋干那里,他知道了许仪和刘磐都是曹冲手下的悍将,但他们的手下,却是关中的老兵,而不是他们原先的手下。用蒋干的话说,如果当时和成公英对阵的是许仪的荆山军和刘磐的老底子,成公英绝不可能有机会再杀出来。
  成公英不是容易轻易相信别人的人,他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从那几个亲卫的训练上,他看出了曹冲职业化军队的利害,这些人别的不会,就会打仗,战斗力比起居则为民、出则为兵,坚持骁勇善战的羌胡人一点也不差。如果曹冲手下全是这样的人,即使双方兵力相近,西凉人也没有赢的机会。他不敢耽搁,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韩遂,生怕韩遂还觉得自己有足够的兵力优势,妄自尊大,错失和曹冲谈判的好机会。
  韩遂满是皱纹的脸有些苍白,瘦得皮包骨的手抑制不住地颤抖着,太阳穴呯呯直跳,喘息声也变得粗重起来。他用力的攥了攥拳,又放开了手指,反复抓握了几次,深吸了几口气,这才颤声说道:“那些士卒到了曹冲手中不久,还是仅凭着优良的军械和将领带起来的士气,就能脱胎换骨,如果再被他训练一年半载的,岂不是更如虎添翼,一发不可收拾?没这么强吧?”
  成公英摇了摇头:“将军,凡事有备无患,曹军究竟有没有强到这个地步,我们虽然没有足够的把握,不过考量到曹将军以往的战绩,我们还是小心为妙。”
  “嗯。”韩遂重重地点了点头,又问道:“蒋干确实没和那几家联系?”
  “确实没有。”成公英肯定地说道:“少将军那里看得很紧。”
  韩遂松了一口气,努力放松了绷得紧紧的面皮,伸出手抹了两下眉毛,又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眉心,叹着气说道:“曹军再强,他的人手有限,兵力上还是差得太多,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安份的呆在郿坞了。我们不能太急,急则出错。你替我出面,向那几家再商借一点粮食,就说我正在和曹冲谈判,不要说得太多,他们鼻子很灵的,自然会知道如何办。”
  成公英点了点头,对面色疲惫的韩遂说道:“将军,你还是多休息休息吧,这几日……”
  “我心里有数。”韩遂无力的挥了挥手,“你先出去,让我好好地想一想。”
  “喏。”成公英深深施了一礼,退了出去。刚退了两步,又被韩遂叫住了,韩遂静静的盯着他的眼睛,过了一会说道:“子义这段时间长进不少,我知道,都是你的功劳,辛苦你了。以后……子义就托付给你了。”
  成公英愣了一下,鼻子一酸,连忙借着行礼的机会掩饰了过去,匆匆的退出了大门。
  蒋干坐在书房里,倚在灯下静静地看着书,几个侍卫扶着刀站在屋外警惕地看着四周,文钦跪坐在蒋干侧对面,双眼微微的闭着,气息绵长,长刀就放在他的大腿上,刀柄留右手不过一尺。
  忽然,文钦眼皮一抬,轻声说道:“来了。”话音未落,灯火一闪,一个人影出现在蒋干面前。此人长得高大英俊,身体矫健,精悍得象一头豹子,脸上却是嬉皮笑脸的,一点也不庄重,正是曹营中有名的痞子、特选虎士统领李维。
  “仲若,吐纳法练得不错啊,到底是童男子,进展挺快。”李维抬手拍了拍文钦的肩膀打趣道。
  文钦笑了笑,没有应他,起身抱着刀走出去守在门外。蒋干笑了笑,指了指文钦让出来的席子对李维说:“元基,你就别倚老卖老了,怎么样,情况打探得如何?”
  李维收了笑容,郑重地点了点头:“金城那里没有冀城守得严,我们很容易就混进来了。不过我们发现有人在监视那几家,所以没有与他们接触,只从外围打听了一下他们几家的情况。”
  “嗯,你们处理得很妥当。”蒋干点点头。
  “那几家因为韩遂的人马多了,要的财物也多了,颇有些怨言,但还没到承受不了的地步。”李维拿起旁边的茶杯给自己倒了杯茶,接着说道:“鞠家、蒋家家大势大,人口也多,一时半会还承受得住,不过实力差些的郭家有些吃不消了,我听说郭家的次子郭修和去要钱粮的韩银起了冲突,差点打起来。”
  “郭修郭孝先?”
  “嗯。”李维赞赏的看了一眼蒋干,这家伙的记忆力就是好,只跟他偶尔提起过一次,他就记住这个人了。他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页纸递给蒋干:“这是石凌康让人传回来的消息,请大人看后即焚。”
  蒋干接信在手,迅速的扫了一眼,然后又看了一遍,随即把信伸到灯火上,宣纸被火苗一舔,立刻燃起一团亮光,很快就成了一个灰卷,却颤颤的不落下来。蒋干将手中的纸灰丢进茶杯里,用手指搅了搅,将纸灰化为一抹黑水。
  “你回报张大人和石凌寒,韩遂还没死心,他最近可能还要向这几家索求,你们随时注意,再等上一等,那几家吃不消了,你们再出面,可事半功倍、手到擒来。”蒋干将白天和韩遂见面的经过向李维讲了一遍,然后关照道:“你把消息传给张大人,让他在商人里面安插好人手,韩遂吃不消的时候,还是要通商的。另外,你告诉大人,韩遂……撑不了几天了。”
  “真的?”李维眼睛一亮。
  “千真万确。”蒋干郑重地点点头,“他已经七十多了,最近烦心的事情又怎么多,怎么可能让他安心养病。我从他的气色看,最多两个月。”
  李维点了点头,这是个重要情报,必须立刻传回郿坞。韩遂一死,金城郡的形势必然会有大变动,西凉的形势也会发生巨变,曹冲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另外你告诉将军,我这里的戏演得很好,成公英来看了几天了,应该已经信了。”蒋干对李维笑道:“虎士们挫败韩银之后,这几天的训练给成公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已经旁敲侧击的向我打听了不少我军的事情,就连韩遂自己也问了不少将军的战绩。不过,韩遂心志坚定,如果不来点真格的,恐怕他未必会轻易屈服。”
  “我明白了。”李维重重地点点头:“我连夜把消息传回郿坞,大人这里也要小心。”
  “无妨,我又不乱动,韩遂不会轻易动我的念头,他还没有胆量与将军决裂。”蒋干轻松地说道,“将军那里打得越顺利,我这里就越安全。”
第二十五节
分兵
  曹冲正在和韦诞讨论书法的时候,张松带着满头大汗的石康大步走了进来。韦诞一见他们焦急的样子,知道必然发生了大事,连忙起身告辞。曹冲笑了笑,放下手中的毛笔,伸手接过张松递过来的急件扫了一眼,脸色立刻变了。
  “韩遂要死了?”
  张松示意了一下石康,脸庞瘦削的石康连忙说道:“综合各个方面的情况来看,蒋大人这个消息应该没有错。最近金城方面的好多行动都是以韩银为主,韩遂很少出面。韩银不是个精细的人,他在向那些大族催讨财物的时候,态度很蛮横,一点也不象以前那么客气,差点和郭家的人打起来。另外韩遂的亲军也基本都交给了韩银,原先由阎将军带领的那些人不愿意接受他的领导,最近有人逃了过来,向阎将军求援,阎将军将情况已经转告了我们。”
  石康快速的说了一长段话,有些气急,停下来喘了口气,这才下了个结论:“从各个方面来看,韩遂很可能感觉到自己身体不行了,所以要将力量转到韩银的手中。”
  曹冲摸着下巴低头沉思,脸色很严峻,韩遂死了,马超少一个援手,对他来说当然是个好事。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却又不是好事。韩遂知进退,知道与马超联手需要相互克制,因此能和自己抗衡,而把几方面的人马全部聚拢在一起,现在西凉的形势基本成了两大势力,自己一时无法吞下的同时也有一战而定西凉的机会。如果韩遂死了,以韩银的能力肯定无法掌控那些部将,韩遂的势力完全有可能再次分裂成十几个,虽然分散了应该好打,可是他们分散在方圆几千公里的广阔地区游荡不定,要想一个个的去收拾,耗费的时候会很长,也就是说看起来是好事,实际上却成了一个大麻烦。
  “请文和先生和法长史他们几个人来。”曹冲对一旁的孙绍挥了挥手,年轻的姜维一听,放下正在收拾的笔墨,抢先起先说道:“将军,我去吧。”
  “也好。”曹冲点了点头,满意的对姜维说道。姜维才进府两三天,可是他很乖巧,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熟悉了府中的人和事,见到谁都是三分笑,很有人缘。因为他的父亲是护卫韦康而死的,所以府中的人对他很是看重,特别是韦诞,主动教他读书写字。
  姜维步履轻捷的出去了,很快贾诩就来了,姜维快步走到曹冲面前,轻声说道:“将军,庞大人、马大人马上就到,法大人不在府中,说是回家看望他的母亲去了。”
  曹冲点点头,没有说话。法正就是郿县人,家离这儿不远,不过他二十年前逃到益州去了,在老家并无多大名声,当然了,他在家的时候名声不是没有,而是不好。现在他贵为车骑将军府的长史,当然要把以前丢的面子全挣回来。所以一到休沐的日子,他就会驾上车,郑重其事的回老家去看他的寡母,最主要的还是在亲友面前抖抖威风,他很喜欢这种感觉,特别是看到那些以前侮辱过他的人堆着笑脸向他打招呼的时候。
  不过以法正的脾气,要不是曹冲曾经告诫过他,他实际是想把那些人杀了来解气的。
  贾诩坐下刚喝了两口茶,庞统和马谡就到了,听曹冲把情况一说,他们都有些皱眉头,他们早就分析过关中的情况,最近一直按兵不动,就是希望能稳住马超和韩遂,等关中的兵力调动完成之后,一举将他们歼灭,彻底解决西凉的问题,没想到现在却因为韩遂的身体,事情又发生了他们不希望发生的变化。
  “文和先生,你有什么建议?”曹冲首先将目光投向了贾诩。
  贾诩放下茶杯,微微的皱着眉头,想了片刻说道:“韩文约既然快不行了,他必然要考虑他的身后事。他现在就将手中的力量交给韩银,凡事都让韩银出面,恐怕还是有意试探韩银的能力以及手下人的忠心。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韩银处理的手段还是有欠缺,现在韩文约还在他已经镇不住那些大族了,待韩文约一死,他又如何能够掌控西凉?依我看来,韩文约只怕是放心不下的。”
  曹冲会意地点了点头:“先生的意思,是争取能在韩文约走之前,逼他投降?”
  贾诩笑了笑:“将军说得正是。韩文约既然对儿子不放心,那他一定会为韩银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要不然他过世之后,韩银必然会落个死无葬身之处——不管是将军还是马超,都不会让他再执掌金城,而那些部将、大族,也不会甘心雌伏。以韩文约的眼光,岂会看不到这一点?他现在还在犹豫,不过是尚有一丝不舍,再者就是想获得更大的好处罢了。”
  曹冲沉吟不语,贾诩对韩遂的心理分析很到位,韩遂是个叛逆者,他同时也是个父亲,死之前不能不为儿子考虑,知子莫若父,韩银是哪块料他也应该清楚得很。如果他真的觉得韩银没有这个能力执掌金城的话,转而以手中的实力向自己换取一个比较稳定的高位留给儿子,也许是最好的办法。
  而要在他死之前促使此事形成事实,那就要给他一些压力,打破他那些残存的侥幸。
  但是怎么给韩遂压力呢,马超还盘踞在冀城,孟达和李严一时半会还到不了武都,汉中的牛金也刚刚起程,自己手头的兵力本不占优势,如果再分兵,说不定会两头落空。
  时间啊,如果韩遂能迟死几个月,自己就可以缓过手来了。曹冲暗自叹息道。
  “我们的兵力有限,如何才能给他增加压力呢?”曹冲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