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267

  周瑜眉梢一跳,脸色变了变,又恢复了平静,仿佛没有听到似的,继续弹着琴,琴声忽然一变,铿锵有力,如铁骑奔腾,金鼓交鸣,杀声震天。鲁肃听了连连点头,击节轻叹,不料片刻之后,琴声又是一变,幽深缓转,慵懒无力,正如美人春睡,初起无神,前面的慷慨激昂都成了春梦一场。
  “他忘了讨逆将军(孙策)的临终遗言了。”周瑜伸手按住琴弦,慨然而叹,长身而起自顾自的入内帐去了。鲁肃愕然坐了片刻,也只得起身走了。他本来想告诉周瑜的,吕壹查到周家最近有陌生人出入,孙权已经派人暗中监视了,让周瑜小心一点自己的言行,不要给人留下可乘之机,没想到周瑜失望至此,竟是不能再说了。
  第二天,周瑜面色平静的按照孙权的命令安排了分军的情况,他让程普、韩当、周泰等人带着一万人离开了江陵,顺江而下,前往汉阳。他自己拒绝了鲁肃的劝告,留在江陵城下,继续和曹仁对峙,甚至还嚣张的将人马向前移屯,直逼到了江陵城下守城弩的射程范围边,同时将大营扎得更大,仿佛不是调走了一万人,而是增加了一万人似的。城中的曹仁一时没摸准他的情况,再加上不久前吃过他的亏,更不敢轻易接战了,凭着江陵城坚固的城墙,小心的防守着,同时快马送信给当阳的满宠和西陵的曹冲,让他们密切注意江东军的动向。
  曹冲接到了曹仁的信之后,综合最近的情报,立刻分析出了周瑜的以虚为实的招术,不过他现在也需要曹仁谨慎一些,以免他见周瑜人马不多了又一时冲动出城决战,所以也没有将周瑜有一万人移屯到了汉阳的事立刻通知曹仁,只是通知了当阳的满宠,让他小心戒备。
  周瑜一万人马到了当阳的时候,贺齐的八千精兵也从寻阳起身,拿下了下雉和蕲春两县,跟着与吕范为先锋的孙权大军汇合,快速逼近鄂县,轻松从文聘手中取回了鄂县和邾县,不久,孙权带领水军进入张公湖。刘备和诸葛亮带着三千人,从沙羡进军,逼向西陵。
  西陵城一下子陷入了近四万大军的三面包围之中。
  曹冲从关羽的降兵中挑了一部分有家属在襄阳和南阳的人编入了斥候队,按照荆州正规军的待遇进行了授田,然后派到四周去打探消息。他们都是荆州人,对这里的地形很熟,原本就是被刘备的仁义之名所诱,现在被曹冲派过去的人一洗脑,再加上关羽和霍峻在西陵城下不仗义的把他们当了弃子,他们很快就认同了自己是荆州人,而且是朝庭治下的荆州人,干劲十足的当起了斥候,不停地奔走了西陵城四周,将四面八方的消息不停的汇总到张松的手中。
  张松充分发挥出了他那善于阴暗中战斗的本性,将大量的消息整理清楚,及时的交到曹冲的手中。同时还指挥着一只十几人的第五纵队,在孙权的大后方特别是会稽象幽灵一样的游荡,不停的传播着真真假假的消息,让吕壹彻底忙了个四脚朝天。
  “永年,你要注意休息,别累垮了。”曹冲将一杯参茶推到张松面前,看着他那两只熬成兔子眼却依然贼光四射的眼睛说道。
  “公子,没事,我还撑得住,有事情做就兴奋。”张松开心的笑道,接过茶喝了一口,看了看一旁冷眼看着他们、正在打杂的孙尚香说道:“孙小姐还真是做了婢女了?”
  “哼,我孙家的人……女人说话说数。”孙尚香哼了一声,狠狠地盯了曹冲一眼,扭头走开了。曹冲看着她发育成熟的背影,苦笑道:“她哪是想做婢女啊,她是想偷师再打败我呢,每天早上我练武的时候,她两只眼睛就象挂在我身上似的,比情人还情人啊,就是杀气太盛了点。”
  张松收了笑容:“公子虽然宽厚,不过正当大战之际,公子还是小心为妙,此女不是麋家姐妹,她骨子里有股凶气的。孙家的人都不是什么易与的人物,你可别再上了当。这女人……”
  曹冲知道他想说什么,笑了笑道:“你放心,我不会那么容易再上当了,越漂亮的女人越不能信,这个道理我懂。只是麋氏姐妹还在路上,等他们一到,我就把她送到襄阳去陪着大乔夫人。”
  张松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他又呷了一口茶,从怀里掏出刚整理好的情报,刚准备解说,忽然觉得背后一阵发寒,他回过头一看,孙尚香正死死地盯着他,一见他回头就恶声骂道:“死矬子,你放心,本小姐要杀他也要光明正大的杀了他,不会用那些下作手段的。我孙家的人没你说的那么无耻,下次再让我听到你胡说八道,小心我一剑刺杀你这个矬子。”
  “住口,滚出去!”张松还没说话,曹冲忽然勃然大怒,霍的一声站起身来,指着孙尚香喝道:“来人,把她关起来,今天一天不准给她饭吃。”
  孙尚香一下子被暴怒的曹冲吓得呆住了,短时间之内居然没有反应过来。曹冲明知道她服软是想偷师学艺,却从来没有说过她,甚至没有给过她脸色看,有时还跟她开两句玩笑,对她因孙权一直没有派人来问她的消息发脾气也很宽容。除了晚上她必须回到俘虏营和不能接触到相关情报之外,一直对她比较客气,没想到今天却劈头劈脸的骂了她一顿,还要饿她一天。这让她有些转不过弯来,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自己现在可是个俘虏,不由得怒气上涌,将手中的东西往地上一砸,转身就走,眼中委屈的泪却禁不住的流了下来。
  “你骂公子都没事,就是不能骂张先生。”押送他的虎士有些不忍心的低声说道。
  “为什么?”孙尚香不解的问道,脸上还挂着泪珠。虎士看了更加不忍,就将在乌林大营的时候曹冲为张松去找场子的事情讲了一遍。孙尚香听了,也觉得刚才骂张松矬子有些不妥,可是话已经骂出去了,也不好意思收回去,只得气鼓鼓的坐在曹冲惩罚手下人的禁闭室内生闷气。虎士摇了摇头,将门轻轻的带上走了。这个孙小姐不知吃了什么药,这才几天,一点刚来的女将气概也没有了,是不是被公子打了一顿,把傲气全打没了?
  “公子不必生气,我也习惯了。”张松见曹冲依然大怒不已,连忙劝道。
  “不行,你习惯我不习惯。”曹冲气哼哼的坐下,翻看了几页情报,招呼刚走进来的庞统坐下,这才气平了些,将看过的情报递给庞统说道:“士元,几路大军越逼越近,你看看我们先打哪一路。”
  庞统没有立刻应他,而是细细地看着情报,又问了张松几个问题,想了好一刻才说道:“将军,你说贺公苗为什么会脱离孙权大队,移屯我军东北的龟山峰?”
  曹冲头也不抬,一边看着手中的情报一边说道:“还能有什么意思,无非是想截断我的后路,或者在我弃城的时候打我一个伏击罢了。不过龟山峰离西陵有点远,他要想打我的伏击只怕腿不够长,未必跑得过我。”
  张松却说道:“公子,我看未必,龟山峰离西陵近百里,他得到我们撤退的消息时再跟上来,根本来不及堵截我们,而且龟山峰是庐江与江夏相通的八尺谷的西首要道,由龟山峰入八尺谷急行两日即可到达丹扬郡。”
  曹冲还有些不解,他在江夏打仗,怎么会天天惦记着撤兵回丹扬郡。庞统见了,放下手中的情报解释道:“去年贺公苗奉命攻击丹扬的黟县和歙县,武彊、叶乡、东阳、丰浦四乡先降,他上表以叶乡为始新县,后来攻克歙、黟,又分歙为新定、黎阳、休阳三县,加上歙、黟和始新共六县,为新都郡,以贺公苗为太守,加偏将军,开府于始新……”
  随着庞统的讲解,他慢慢有些明白了,感情贺齐的根本没什么心思来打什么江夏,江夏打下来跟他也没什么关系,而这个新都郡却实实在在的是他的地盘,赋税都是他的,相当于他的私人小王国。去年孙权要攻打合肥,调他和蒋钦驻守庐江,只是做个后备队,他还算愿意,现在孙权调他来打江夏,却是让他当先锋,又在他的新都郡附近安排了不少人手,不免让他有些生疑。再加上原本做副将的蒋钦领了庐江太守,现在正驻守在庐江郡,实在让他有些放心不下,要知道蒋钦可是孙权的亲信。
  “孙权手下的人这么有油水?”曹冲愕然,打下一个地方就割一块给大将,太大方了吧。
  “是啊,所以江东诸将对征服山越都很热心,因为一旦打赢了,强者补兵,弱者为民,其中有一大半好处要落入这些大将的手中,地盘又大了,手中的兵又多了,好处颇多,自然人人热心,特别那些本来就是江东的大族,对此更是热心,所以他们才愿意支持孙家。而周瑜等江淮的人马,则没有这样的好处,他们更热心于北征,一来他们的家乡大部分都在江淮一带,二来他们也希望因此建功立业,与江东大族平分秋色。”
  “呵呵呵……”曹冲摇着头笑了,他沉默了片刻道:“孙权不怕最后尾大不掉吗,这些大族本来根基就厚,非孙家可比,一旦地盘分完了,那些人岂会再听他的调遣,难不成要当天下共主吗?”
  庞统抚掌而笑:“将军说得是,这的确是个慢性毒药,只是目前的情况来看,孙权也只能如此,否则那些大族现在就可以翻脸,他明知有毒也只得咽下去,希望不动声色的铲除这些大族的危险。他急于立功,急于建立的威信,也是出于这个原因,要不然他也不会把嫂子和兄弟都送过来做人质,也不会把妹妹送给刘备,他如果没有显赫的武功,如何能镇住那些大族,如何能让那些大族俯首称臣。”
  曹冲细想了想,还真是这个理,现在孙权能够调得动的人基本上是以非江东的人为主,张昭、周瑜等重臣都不是江东人,而那个后来闻名天下的陆逊现在还没有出现在自己的眼中,想来还没有掌权,或者说权还小得很,不值一提。他这时才明白当初为什么刘巴说即使大战打赢了,天下平定还需要很长时间,原来不仅是江东的地形所限,还有那些根深叶茂的大族。
  “那士元以为先打这个贺公苗部?”曹冲心中暗自有了主意,不过那些都是以后的事,现在最急的还是如何应付这很快就在将西陵城围住的四万大军。
  “不仅要打贺公苗,而且要让贺公苗觉得他是在孤军奋战,是孙权在借刀杀人。”庞统抚着胡须微微一笑。刹那间,曹冲觉得这个相貌古拙的家伙笑得特别阴险。
  “士元有何妙计?”曹冲淡淡的笑着,看着轻声奸笑的庞统和张松二人,看他们那样子,似乎根本没有把将要合围过来的四万大军放在眼里,不禁心中大定,对打赢这一仗也有了充分的信心。
  “首先当然要由永年去传一些似真似假的消息,让双方都心生疑虑,就跟在会稽传的消息一样,不管有用没用,反正让他们心里有疙瘩就算达到目的。”庞统收起了笑容,拖过地图指画着说道:“贺公苗久经沙场,作战谨慎,很不容易上当。他手中又有八千大军,占据了有利地形,没有足够的兵力和适当的时机,想要打得他肉疼可不容易。将军请看,横海将军朱文博(朱灵)已经进入江夏地界,前锋虎威将军李文达已过鸡公山一百五十里,如果现在我们派快马通知他,可以让他从此转而进山,绕道进入贺齐右侧野驼岭埋伏,朱文博分兵一千伪装成六千人马,进援西陵城,将军从这里带黄汉升部铁甲军、许仪部荆山军、魏延部降卒、刘磐部以及文聘部,共一万五千人马,将贺公苗合围在此,定能斩杀其大部,先断孙权一臂。”
第三十三节
贺齐
  曹冲看着地图,沉默了半晌,他觉得一万五千人攻击贺齐部八千人,虽然占优势,但还是有点悬,一旦不能立刻速战速决,被贺齐缠住,孙权等人看出虚实强攻西陵城,那么文聘只有两千人,能不能守住西陵城可就难说了,要知道去了贺齐的八千人,孙权还有三万多,两千对三万,似乎不太稳妥。
  庞统见他沉思不语,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觉得曹冲这段时间更加沉稳了,想事情更加周到,方方面面考虑得都细致。他有时候都怀疑眼前这个少年是不是真的只有十四岁,还是曹家的人个儿都小,看起来十四岁,其实已经成年了,要不然怎么一言一行都像个大人一般,当真是早慧?
  曹冲不知道庞统正在怀疑他的年龄,他在地图上虚画了两下,慢慢说道:“士元的计划很大胆,也有创意,放着西陵城不守,先攻贺公苗部,实在是个好办法。不过我还有两点要补充,请二位参详。”
  庞统笑道:“将军请讲。”
  曹冲抬起头,脸色沉毅:“立刻命令乐折冲部进逼夷陵,满奋威向东进发,让汉阳的程普部不敢轻举妄动。急书合肥和广陵,请他们出兵庐江郡,吸引蒋钦的注意力。”
  他回过头对张松说道:“立刻把消息散出去,就说凡是南郡和南阳、汝南等地的士卒,不管现在是在周瑜军中还是刘备军中,只要愿意回头的,一概照规定授田,实行新兵制。”
  张松和庞统相视一眼,立刻拱手施礼:“诺。”
  曹冲回头看了一眼一直在听的邓艾笑道:“士载,你有什么想法?”
  邓艾脸一红:“公子,我……”
  曹冲没有笑,挥挥手说道:“没关系,怎么说在你,怎么办在我。”
  邓艾听了,这才凑近了些,伸出一根手指指着地图上的八尺谷道:“我觉得荆山军不善对攻,还是把他们派到这里骚扰贺齐后方为好。”说到这里他停了停,抬起头看了一下曹冲的脸色,曹冲含笑点头:“有理,继续说。”
  邓艾又看了看庞统和张松,见他们也是一脸微笑的听着,心中的那一丝紧张缓了些,说话也利索了许多。他吸了一口气又说道:“贺公苗既然与孙仲谋貌合神离,那么我们拼尽全力全部击杀贺公苗反而正中孙权下怀,不如围三厥一,只求打得贺公苗心疼而已,让他还有余力回到丹扬再给孙仲谋制造点麻烦。因此我军只需击溃他,然后由荆山军配合合肥和广陵的支军,一路追击,让他痛在身上,恨在心里。”
  他说完之后,收回手指搓了搓手,略带紧张地看着曹冲等人。曹冲看着地图微笑不语,庞统却是连连点头,十分欣赏。张松嘎嘎一笑,拍了拍和他差不多高的邓艾,然后笑道:“公子,此子思路清晰,大局感很好,深谋远虑,将来一定是个将才。”
  曹冲心道,废话,这还用你说,要不然我会这么用心栽培他。他笑着点头称是。张松又道:“既然荆山军不参与合围,那就干脆让他们收起大旗,让贺公苗再糊涂一把,搞不清是哪路人马。”
  庞统和曹冲一听,呵呵大笑,齐齐挑起拇指:“永年高见。”
  陈登在襄阳治了几个月病,也好好的休养了几个月,他知道曹操让夏侯称做他的长史是什么用意,自然不会急着回东城去扰夏侯称的事,他只是将东城太守的大印扔给了夏侯称,同时给郡丞写了一封亲笔信,让他们全力配合夏侯称,自己就舒舒服服的在襄阳过了几个月的安生日子。
  襄阳这几个月的变化让他吃惊不小。
  刘巴秉承曹冲的意思,调用了巧妙的手段,让襄阳的大族自觉不自觉的落入了他的圈套,租下了襄阳附近的闲田,然后蔡家的新式农具就隆重登场了,价格略有些高,但大批闲田等着耕种的各家算了一下,应该还是合算的,与其闲着田吃亏,不如就让蔡家赚一点,好在各家和蔡家的关系也不差,多多少少可以拿到一点优惠价,很快蔡家的作坊就进入满负荷生产。
  新式家具省力好用,翻土也深,立刻得到了使用者的大力欢迎。而且这种犁只用一头牛,对缺牛的襄阳来说无疑是个好事。尽管如此,相对于大量的田地来说,牛还是有些不够用,特别是那些平民,想要拥有一头也有些奢望。就在这个时候,刘巴从关中买的几千头陆续送到了襄阳,买得起牛的就买,钱不够的还可以合买,实在没有钱的,刘巴就让他们租用官牛,只是赋税略高一些,再加半成。这一点对于农民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几千头牛立刻销售一空,让刘巴小赚了一笔。
  各大家族一看情势大好,他们的聪明智慧立刻被激发出来了,眼光短一点的立刻入关中等地买牛马,眼光长一点的就开始准备丰收后的加工作坊,而原本不被看好的跟着刘琮等人学木匠的学生很快就被各大家族瞄上了,这些人将来都是作坊里不可缺少的将才啊,第一期人数这么少,下手迟了哪还有自己的份。
  除了学工的之外,跟着谢奇学农的学生也很受欢迎,不少大家族开始跟谢奇套近乎,请他到自己庄园里看看,指点指点,同时暗中观察那些学生,见有比较机灵好学的,立刻派人联系,请他们毕业后到自己的庄园来做头头。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让陈登惊讶不已,开始对新政一些不解的地方也慢慢清晰了,他对曹冲和刘巴的大胆设想和小心实践感到很佩服。他发现原本有些不爽的宋忠现在也不闹了,因为现在跟着他学经的那些人不再象以前一样急功近利,大部分人都能沉下心来钻研学问,这让本来对仕途就不太热心的宋忠很满意,热情也高涨起来,反正曹冲除了限制他的学生名额之外,其他的都没有亏待他,好吃好喝的供着,礼节上也周到得很,甚至还让蔡家着手准备排版宋忠和刘表等人当年编成的《五经章句后定》,与此同时,一直看曹冲的新政不顺眼的大儒綦母闿也接受了宋忠的邀请,一起到了襄阳义学。
  陈登对蔡家的印书坊很感兴趣,但他听说印书坊对外保密,一般人根本进不去,不免有些踌躇,在蔡瑁请他喝酒的时候,趁着开心提了一下,没想到蔡瑁一听满口答应。他说曹冲曾经说过,印书坊是重地,一般人不准进,但陈元龙不是一般人,所以可以破例。陈登大喜,第二天就去看了看,一看之下大开眼界,他发现那些手脚飞快的工人只要很短的时间就能排满一版字,然后刷上一层墨,印出一个样张,由专人检查无误之后,就可以送去印刷,印刷的工人两人配合,一息之间就印出一张。
  这个时候他才知道为什么冬至诗集从开印到出书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陈登觉得襄阳可以看的东西还有很多,不过他没有机会了,曹操的任命送到了襄阳,他只得匆匆起程,赶赴广陵。在合肥他遇到了刚从长社赶到合肥的张辽,同时收到了曹冲派人送过来的书信。他干脆派快马将夏侯称招到了合肥,几个人坐下来一商量,对曹操这次调动的用意都心领神会,张辽和李典以及新任扬州刺史温恢决定,留下温恢守合肥城,张辽和李典带着五千人立刻南下,杀进庐江郡,而陈登返回广陵,联系臧霸的青徐水军,陈兵江虚张声势,做出一副攻击对面丹扬郡的架式,夏侯称却带着三千广陵精兵,取道历阳,直扑庐江郡的襄安、临湖。
  庐江太守原是孙贲,孙贲在大战中诈降立了大功,却又紧跟着在虎跳涧打了败仗,不过他虽然没有能在郝穴放一把火,却也没有损失太多人马,功过相较,他还是有功之人。但因为他对曹冲有了一种心底里的恐惧,数次在孙权面前表现出对前途不看好的懦弱心态,这让孙权很不爽,就把他调离了庐江,改由蒋钦任庐江太守。孙贲是江东老臣,功勋显赫,人缘也一直很好,在庐江很有威信,这立了功反而被人夺了庐江太守,让很多人有些不满,对新任太守蒋钦自然也有些意见。
  蒋钦刚刚到任,也不敢下死手,只能慢慢来,没想到形势不允许他慢慢来,张辽和夏侯称两路大军飞速的杀进了庐江郡,一下子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不到几天的时间,庐江郡治舒县失守,蒋钦被打得大败,在撤退时又被张虎带着一千铁骑追杀,等他好容易借着地形摆脱了铁骑,原本三千人马只剩下一千不到。蒋钦见无法挡住步步紧逼的张辽和夏侯称,只能连续后退到居巢死守,同时向江夏的孙权发出紧急求救。
  他的信使走的就是八尺道。
  贺齐遇到了信使,得知庐江告急,立刻有了主意,他同时也派了个信使赶到张公湖孙权大营,请求自已移兵庐江,配合蒋钦击败张辽和夏侯称之后再回军西陵。他的理由是庐江地熟,一旦失守落入曹军手中,今天秋天麦熟曹军就有足够的军粮,届时再想夺回庐江可就难了。庐江失守,长江天险就失了一半,对江东大为不利。他现在就在八尺道的西头,急行军两天就可以赶到皖县支援居巢,他在庐江半年多,地形了解,兵力上又略占优势,必然可以大破曹军,夺回庐江。
  贺齐的理由看起来很充足,他也相信孙权一定会同意,即使不同意他全军移屯庐江,也可以允许他大部进入庐江郡。他没有想到,西陵城外孙权正大发雷霆。
  孙权是安排了贺齐到西陵城东驻扎,与大军成掎角之势,阻挡曹冲的援军,可他没想到贺齐把大营扎在了龟山峰,那里离西陵有一百多里,孙权很自然的就想到了贺齐是在保存实力,想坐山观虎斗,不想折损自己的实力。他占据龟山峰,大概就是想着随时进入八尺道取道庐江回丹扬,回他的封地。
  这让孙权出离的愤怒。
  陆逊及时的阻止了暴怒的孙权,他没有提任何建议,以他的身份,不适合让孙权向贺齐低头。他只要让孙权安静下来,孙权自然会做出最合适的安排。不出他的所料,孙权在打翻了案上的笔墨之后,独坐了好久,终于招呼陆逊进去:“伯言,你看让公苗调四千人过去协助公奕(蒋钦)守庐江行不行,张辽他们只有八千人,要想攻下居巢也不太可能,等这里战事打完了,再压回庐江应该还来得及。”
  陆逊心中暗笑,却恭声答道:“主公此安排甚妥,想来贺公苗也能理解主公的心思。”
  孙权哼了一声,没有多说,有些无力的让陆逊拟文书。陆逊很快就写好递给孙权过目,孙权仔细地看了看,又想了好久,才轻轻叹了口气,盖上印让人快马送给贺齐。同时急书刘备,让他从沙羡立刻起程赶到西陵城下,参与合围西陵城。
  贺齐收到孙权的信看了一眼,就丢在案上,闭上眼半天没有言语。孙权同意他出兵救援庐江,但只同意出一半,要他留下四千人,并且立刻离开龟山峰向西陵靠拢,说是得到消息,虎威将军李通的人马已经到了西陵成,横海将军朱灵的五千大军也进江夏界了,如果一旦让他进入西陵城,城中守军将过万,凭他的三万多人根本不可能拿下西陵,因此孙权要求贺齐无论如何要把朱灵的人马挡在西陵城一百里外,不能让他增援曹冲。
  贺齐考虑了半天,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推辞。四千人援庐江,要想把张辽他们打回去确实比较难,但要守住居巢却不是难事。而朱灵的人马如果到了西陵,西陵就真的成了铜墙铁壁了。
  无论从哪一方面说,他都只能接受孙权的命令,去阻挡朱灵的援军,要么实在说不过去。
  贺齐分出了四千兵交给长子贺达,让他去庐江,自己带着剩下的四千人取道野驼岭,去拦截朱灵。野驼岭在龟山峰北,最高的两个山坡连绵起伏,有如驼峰,又有人说这里原有野驼出现,故名野驼岭,至于究竟从何得名,已经没有人知道了。这里是大别山和荆州山余脉交汇处,山势并不太高,间或还有平缓的坡地出现。贺齐对这种很适合骑兵冲锋的地形很小心,让次子贺景带着一千人先行,小心查探,以免被人埋伏。他对曹冲几次用兵进行过研究,发现他很喜欢用骑兵进行突袭,江东没有成建制的骑兵,对扼制骑兵的冲锋没有足够的手段,因此贺齐特别小心。要知道野驼岭另一侧留西陵城不过五十里,当初曹冲就是将两千铁骑埋伏在野驼岭南侧,打了出城单挑的关羽一个措手不及,损兵折将还丢了面子。北侧的地势比南侧更适合骑兵埋伏,他岂能不防。
  他的次子、灭贼校尉贺景今年二十出头,年轻彪悍,去年刚生了个儿子贺邵,初为人父,正是兴奋莫名的时候。他们贺家有个遗传的毛病,都特别喜欢享受,虽在军旅,也绝不放松要求,象贺景骑的马,持的矛,挎的刀,穿的战甲,都是精致绝伦,奢华之极,让人一看就觉得这小子特有钱。不过你要是认为他就是个纨绔子弟那就错了,他们一家父子数人都是用兵高手,打起仗来绝不含糊,要不然也不会让孙权又舍不得不用,又不敢大用了。
  贺景很小心,斥候派出去五十里,士卒们不准解甲,就是休息时也不准随便走动,一伍一什的全部按作战位置坐好,一有异常随时能进入战斗。这些兵大部分都是山越人,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剽勇善战,善用短刀及弓弩,在被贺齐收编之后又严加训练了一番,战斗力不可小觑,而贺家也正凭着这一万精兵,在江东过着舒服的日子。
  贺景有理由相信,以他们这四千人,只要不被人突袭,就算是一万人围着他们,想要一口吞下他们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他虽然自信,却不自负,秉承着一直的小心理念稳步前进,不断的派出斥候和后面五里的贺齐保持联系。
  他提足了十二分的小心,不仅是因为良好的作战习惯,更多的是他对百里以外的那个少年有几分好奇和敬畏,也有几分不服。不过他即使不服,也不敢轻视对手,即使曹冲得到消息赶到野驼岭的可能极小,他也不掉以轻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