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校对)第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267

  周瑜长出一口气,慢慢走到鲁肃面前坐下,欠了欠身道:“子敬,我军连败,而刘备却趁隙夺了江南四郡,有了立足之地。此人半生漂泊,寄人篱下,如今有了四郡,岂会放手?他必会牢牢的将四郡抓在手中,用尽一切办法发展。孔明聪明过人,是个极好的内政之才,你别看他年轻,可是他聪明,学什么都快,这四郡在他手中,只怕用不了三五年,必会大变模样。届时我们再要夺取,只怕困难不小,至于你和主公说过的夺益州,全取长江以南以搞衡中原的设想,就更可望不可及了。”
  鲁肃一想,不由得吃了一惊,果真如此,江东的势力再想扩展到荆州来,只怕没有希望了,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龟缩在扬州,充其量只能向前发展的交州,而荆州和益州,有刘备在其中一隔,只怕与江东无缘了。反倒是刘备,一旦在江南站稳了脚跟,南可以向前延伸到交州,西可以将势力扩展到益州,就凭刘璋那个没用的家伙,哪里是这个道貌岸然的刘备的对手?真要被刘备取了益州,再西联马超,那江东反而就成了最弱小的一个,长江上游又被控制在他人手中,江东的形势就不堪设想了。江北的曹操倒不可怕,最可怕的反而是身边这个刘皇叔。
  “那公瑾的意思?”
  “我军新败,要想取江南实力不足,再说也不能我们两家相斗让曹冲占了便宜。”周瑜有些无奈地说道:“但刘备此人欺软怕硬,要想在其后几年内保持一定的优势,我军就要打个胜仗,平衡一下双方的气势,最好能在南郡有一个立足之地,保持对江南的夹击之势。”周瑜缓缓地说道,手指在案几上指画着。
  鲁肃一听皱起了眉头:“公瑾还要夺江陵?”
  周瑜点点头,又摇了摇头,他看着有些迷糊的鲁肃说道:“江陵是长江咽喉,如果能夺下江陵当然是最好,那样我们就可以控制住长江,曹仓舒就算水军重建,要想下江东也要先夺江陵。只是要取江陵城已非易事,我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但纵使不取江陵,我们也要接应夷陵的兴霸回军,要想走得太平,最好莫过于再把曹子孝打痛一次,让他看到我就胆战心惊,不敢出城追击。”
  “你的意思是再伏击曹子孝一次?”鲁肃听到周瑜这个计划,觉得如果真能把曹仁诱出城的话,已方还是有机会打一个胜仗的,振一振士气,当然如果能阵斩曹仁甚至夺了江陵城,那就更完美了,但他又觉得这个想法有些不太实际,曹仁现在只有两千多人的兵力,守江陵还行,出城,他会出城吗?
  “会!”周瑜笑道:“曹子孝号称曹操帐下第一勇将,悍勇尚在张文远之上,他被我压在城中打了几个月,如今听说我兵力不足,岂有不出城之理。再说了……”他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我听说他为了讨好曹仓舒,将南郡太守的大印都放在曹仓舒的手中,又把自己的儿子曹子平托给他,可曹仓舒却将曹子平放在襄阳做了个闲职,宁可带着乐文谦的儿子和文仲业的侄子出去立战功,也不带着曹子平,曹子孝心里会没有想法?他会安心的等曹仓舒来接收江陵城,然后他自己灰溜溜的回去?”
  周瑜很有把握的伸出一只手,捏起三根手指:“我有七成的把握让曹子孝出城一战。”
  鲁肃细细了想一会,又说道:“此计虽然可行,但主公大军已经撤回柴桑,你在此停留时间过长,只怕不妥,万一文仲业趁我军新败,进逼江南怎么办?”
  “不能。”周瑜很有把握的摇摇头:“我军虽败,水军还有一定实力,再有我随时可以顺流而下,文仲业只有四千人,又要守城,抽不出足够的兵力来。倒是我们可以趁此机会,向刘备要了江夏半郡来。你立刻回柴桑,把我的意思告诉主公,向刘备讨要江夏,乌林一战我军是主力,他寸功未定,如今却夺了四郡,占了偌大的便宜,总不能让我们空手而回吧。”
  鲁肃不太同意周瑜的想法,刚要说些什么,周瑜却抬起手拦住了他:“子敬,你不用多说了,我在江陵,主公在柴桑,刘备不敢多说什么。更何况他的兵力捉襟见肘,也未必守得住江夏,一定会同意我们的这个要求的。这样一来,江东也算是略有收获,主公的心思也能平和一些。”
  鲁肃听了,只得点头应是。
  曹仁得知了程普率一万人去汉阳协助孙权的消息,知道江陵城外周瑜的大营看起来没什么两样,其实只剩下了一万人,但他还是没有轻举妄动,他手里只有两千五百多人,要想打周瑜的一万人实在还差得太远,所以他还是全力守城,就算周瑜一万人想要攻城,他两千五百人也足够用了。能不能报仇远远比不上守住江陵城重要,这一点曹仁不用人说也明白得很,怎么说他也打了几十年仗的老将。
  当满宠派人送来了消息,说他们正在赶回当阳,请他再安心静守几日,等曹冲等援军一到,江陵之围就可立解时,曹仁却动心了。曹冲用两万大军在西陵击败了孙权的四万大军,而他这里加上回援的满宠等人也有一万大军,周瑜却只有一万多人,兵力相当,还有城池之利,自己为什么不能打周瑜一下?难道自己打了十几年仗,最后还要曹冲一个孩子来解自己的围,在他看来,江陵城已经固若金汤,没有什么危险可讲了,根本不需要曹冲老远的从西陵跑过来解他的围,曹冲这么做,就是想争功。
  他立刻召集掾属商议,没想到大家都不赞成他的想法。长史陈矫第一个站起来反对,乐进四千人全是新兵,满宠的人手来回奔袭打了近一个月的仗,已经成了疲军,所以曹冲才让李通跟着他来,李通虽然没有打什么恶仗,可这段时间也一直在行军,状态也不行。江陵城里的两千多人就更别提了,天天提心吊胆的,早就成了惊弓之鸟。相比之下,城外的周瑜一万大军这些天来一直没有攻城,大部分人都在船上休息,睡得很安稳,养精蓄锐已久,正希望我们出击好让他打个胜仗再走呢,我们何必送上门去?安安稳稳的让他们撤了,江陵城守住了,我们纵使没有功劳,至少也没有罪。而一旦出城野战,弄不好连江陵城都丢了,这几个月的辛苦岂不是全部白费了?
  曹仁不听,他见掾属们都不同意,干脆自己做了决定,立刻派人通知满宠和李通,不要回当阳了,直奔夷陵和乐进汇合,他们合起来有近八千人,足够拿下只有两千多人守护的夷陵,更何况曹仁不是要他们拿下夷陵,而是要造成甘宁时刻会全军覆没的局面,逼着周瑜去救。如果周瑜敢分兵支援,他要么就打周瑜一个伏击,要么就直接劫了他的大营,无论如何不能让周瑜顺顺当当的走。
  满宠接到曹仁的命令,苦笑不已。在出发之前,曹冲就告诫他一定要劝住曹仁不能出城,安心坐等自己来援。可现在看到这个命令,曹仁显然是不肯坐等了,他要在最后还周瑜一点颜色。满宠不敢怠慢,他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给曹仁送去,苦口相劝他不要出城。不过他也知道未必劝得住,立刻派人把消息送给曹冲,请他快速来援,然后留下李通在后,自己带着人向前急行。
  与此同时,乐进也收到了曹仁的命令,他和满宠一样,无可奈何,只得一面给曹冲送信,一面拔营向前,逼到夷陵城下,等满宠一到就开始进攻。夷陵城矮池浅,甘宁取了夷陵之后虽然也做了些修缮,但也只能小修小补,不能解决什么根本性问题。他接到周瑜的命令之后更是将城中的人手分出一千,在城外作为牵制作用,只留了一千人守城。乐进得知情况后,让远道而来的满宠带一千人监视那只游军,自己带着人开始猛攻。
  安静了大半个月的夷陵战火再起。
  乐进手中兵力不足,又没有带什么大型攻城器械,同时他也不想把自己这些新兵全部送上死路,所以在夷陵城下虽然打得热火朝天,箭矢横飞,城里的甘宁却有惊无险,依然好整以睱的大吃大喝,甚至流矢都飞到了他的院子里,他都没看一眼。
  乐进同时也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觉得曹仁这个想法有些异想天开,就算把周瑜的主力吸引过来了,江陵城中只有两千五百多人,他能分出多少兵来伏击周瑜?弄不好反被周瑜一口给吞了。乐进觉得曹仁这有点赌气,但他不好说,一来他是曹仁的下属,归镇南将军府节制。二来他的儿子在曹冲的手下混得很不错,最近在西陵城又打了个胜仗,而曹仁的儿子却在襄阳做一个文职,作为曹冲的长辈和上级,曹仁心里有怨气也是很正常的。
  不能不打,但可以不尽全力打,反正自己就这么多实力,要想立刻拿下夷陵城也有点强人所难,何况曹仁也没有要他拿下夷陵,只要打得热闹就行了,所以乐进没有派人登城,只是在城外摆开了箭射攻击,又做了不少简易的霹雳车一顿猛轰,倒也打得有声有色。
  曹仁等了几天,也没听城外周瑜有什么动静,不免有些着急,曹冲已经快到江陵了,再不出击,自己的机会可就不多了。他让人去大骂了乐进一通,要他不要再磨烊工,全力攻城,一定要把甘宁合围住,逼得周瑜去救援。
  就在曹仁等得心急的时候,斥候传来了消息,周瑜分兵了。
第三十七节
李通
  斥候偷偷摸进了城外的大营,他们意外的发现营中没有几个人,只有凌统带着不到一千人和几千民夫,而周瑜和吕蒙等人的战旗虽然还在,人却不知去向。江边的水军也不知去向,三十里之内连块一只船都没有。接着又有斥候来报,昨天夜里看到江东水军逆流而上,看样子是去夷陵了。
  曹仁大喜,立刻要分兵出城。长史陈矫真的急了,他拉着曹仁的袖子,声音都变了:“将军,周公瑾的大营就在我们城外,他就是要去救夷陵,也用不着带九千人走,怎么可能只留凌公绩一千人守营,这分明就是个陷阱,等着将军去跳。江东最近打了好几次败仗,刘玄德又趁隙夺了江南,江东岂能不恼,他们就是要在临死之前立个大功,好挽回些面子。将军身为丞相大人亲信重将,身份尊贵,战功显赫,以四千人守住江陵近半年,让周瑾数万大军难进寸步,已是大功一件,何须再与他们争这点小利,纵使将军取了凌公绩这一千人数千民夫又有何用?不用说失了江陵城,兵战凶险,将军万一小有损伤,岂不是得不偿失?”
  陈矫不敢说曹仁不是周瑜的对手,更不也提曹冲在江夏刚刚取得的赫赫战功,生怕激得曹仁蛮性大发,所以只得说以曹仁身份无须为这一千人冒险。曹仁听得顺耳,哈哈大笑,一边让牛金准备一边笑道:“季弼何须如此担忧。周公瑾这种雕虫小技能骗得过我吗?城外只留一千人,他却带着大队人马守在城外,一旦我出城劫营,他就可以将我包围起来,然后再趁着城中空虚,顺势夺城,这个陷阱做得也太明显了。这个竖子欺人太甚,当我是三岁小儿,初经战阵不知兵机呢。我岂是要去劫这大营?我是要将计就计,去解了夷陵之围。你放心,我只带我的部曲走,城中还有两千多将士,你小心守城,周瑜施计不成,很可能会在走之前再攻一次城,别让他偷袭得手,保住江陵你就是大功一件。”
  陈矫一听他不抽调城中的人手,心里才宽了些,却又为曹仁的安全担心起来:“将军部曲只有数百人,出城之后万一与周公瑾碰上岂不是危险之极,将军还是安心守在城中的好。”
  曹仁笑着推开陈矫的手:“季弼莫急,我自有道理,李文达人马已到当阳,我已传令让他带着满伯宁留在当阳的人马一起与我会合,又调了满伯宁部,合兵一处当有五千多人,就算周公瑾明白过来去找追我,野战之中他也占不了上风,更何况仓舒大军一两日即到,周公瑾只怕不敢再在此逗留了。”
  陈矫被自信的曹仁说得无言以对,他自己想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曹仁又可以在曹冲来之前解了夷陵之危,挽回一点面子,江陵也没有危险,倒也确实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言已至此,陈矫不再苦劝,只是提醒曹仁多加小心,安全第一。
  曹仁大笑着纵身上马,带着五百部曲出了北门。和李通两千多人汇合后,立刻赶往夷陵。这次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再走山间小道,而是带着李通向北走大道,虽然远了一点,却安全得多。他将斥候全撒了出去,全力打探甘宁留在城外的那支游军,同时通知满宠向自己靠拢。
  他这次采取了曹冲的经验,用的全是家里已经授了田的荆州本地士卒做斥候,这些人对地形很熟悉,在大山里行走自如,又不容易被江东人发现,所以能不断将消息传送回来。曹仁刚过漳水就收到消息,满宠部捕捉到了那支游军的踪迹,已经死死咬住了他们的尾巴。曹仁一听大喜,立刻督军急进,在夷陵城东南二十里的山谷中堵住了那支部队,三千五百人一头一尾将这一千人死死的围在中间。
  这支部队领头的将领是甘宁的族弟甘平,字兴元,三十多岁,长得身材魁梧剽悍。当年甘宁做锦帆贼时他就跟着,甘宁到荆州,到江东,他都寸步不离,和甘宁一样凶悍好杀,武技很了得,在甘宁军中也是一名悍将。这次甘宁让他带着一千人在城外吸引乐进和满宠的注意力,让他有空就偷袭一下,没有机会就躲在山里转悠,让乐进他们不能全力攻城。这个作战任务达到了一半目的,乐进是没有全力攻城,可也防备得紧,他在山里呆了好几天,愣是没有找到一次偷袭的机会,不免有些泄气,没想到这一松懈的时机却被满宠给捕捉到了。满宠得到消息后,一边派人通知曹仁,一边紧紧地跟在他身后不放,等曹仁带着两千多人赶到,彻底将他堵在了山里。
  甘平从十来岁就随从征战,当年做贼的时候经常被人堵,不过每次他都能逃之夭夭,逃跑功夫惊人。他被堵住之后不慌不忙,先派人给夷陵的甘宁送信,然后带着曹仁等人在山里绕,有几次差点被他逃出包围圈,但曹仁有荆州土著做斥候,而他对这里的地形显然却不太熟,两天之后,他被曹仁追上,在一个山谷里展开血战。
  甘平知道骑兵的厉害,更知道曹仁手下的那个部曲将牛金的厉害,当初凌统刚到江陵城下,就被牛金三百人打了个突袭,最后虽然险些将牛金部全歼,却也付出了数倍的代价。甘平亲眼目睹了牛金的骁勇,还有更骁勇的曹仁,对骑兵的冲击力也有很深刻的认识,即使在山里他也不敢掉以轻心。所以他选择了一个不利骑兵冲击的谷地里摆开数道阻击小阵,选择有利地形固守待援。
  曹仁不想给他这个机会,他要速战速决,然后去解夷陵之围。双方阵势一摆开,他立刻命令牛金带着五百部曲下马步战,这五百人全是跟着他征战多年的精锐,上马是骑兵,下马是步卒,上次又在山谷中死里逃生,有了山地作战的经验,此时正好做冲锋陷阱的敢死队。
  牛金弃了盾牌,身披重铠,一手一根长矛,身后背着两把长刀,带着人就冲了上来。甘平长箭剩余本来就不多,这一看牛金的架势知道射箭也没多大用,干脆就免了,指挥着人列成小阵,顽强抵抗。
  牛金大步在前,手中长矛呼啸而至,一个照面就挑杀两名士卒,一头撞进了甘平的小阵,长矛连刺带扫,连杀数人,身后的部曲随即跟进,手中长刀舞得风车一般,对围上来的江东士卒全力砍杀。
  山路狭窄,人多的优势根本体现不出来,双方都只有数名战士在前面接触,其他的只能在后面眼睁睁的看着,用手中的弓箭互相射杀,支援自己的同伴。这时候拼的不是整体实力,而是战士的个人武勇,牛金冲杀在前,他高强的武技不是那些江东士卒所能匹敌,他手下的那些战士也略高一筹,杀得甘平的人抵挡不住,步步后退。
  甘平站在阵中,他一边用手中的三石强弓招呼曹军中最凶悍的战士,一边指挥着人上前补防。他的箭术很好,几乎从不落空,伴随着每一次弦响,都有一个最凶悍的曹军士卒受伤或者死亡,给奋力前突的牛金部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除了牛金。
  他早就看到了牛金,手里的长箭瞄准牛金好多次了,但可惜牛金和其他人搅在一起,让他无法瞄准。而且牛金仿佛也能感觉到他的存在,总在能间不容发之间躲过他的长箭。
  “杀!”牛金长矛突刺,一矛将眼前一个江东士卒刺个透心凉,那个士卒惨叫一声,被他推得步步后退,凶性大发,不退反退,任由长矛透体而过,一步冲到牛金跟前,左手弃盾死死揪住牛金的手臂,右手长刀呼啸而下。牛金冷笑一声,弃矛抬手托住他的右臂用力反扭,喀嚓一声扭断了他的手腕,顺手夺过长刀将旁边一个冲上来的士卒砍翻,飞起一脚踢倒那个依然揪着他手臂士卒,再进一步,一声大喝,手中长刀横扫。
  一刀三人。
  江东士卒被牛金的凶悍给惊呆了,怯意立生。面对牛金的一个士卒眼中显出惧色,紧握着手中的刀盾,却不敢上前,就在这时,一支长箭疾飞而至,从他后背射入,从前胸射出,紧跟着就听到了甘平的怒吼声:“退后者,杀无赦。”
  前有杀神,后有军令,江东士卒绝望了,眼红了,他们重新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嘶声大吼着扑了上来,不再后退一步,用刀砍,用盾砸,用手抓,用牙咬,死死的拦在牛金面前。牛金大怒,刀矛交加,转眼再杀三人,他瞟了一眼远处正松开弓弦的甘平,停住脚步,手中长刀猛劈,将凌空飞到的长箭一劈两断,接着反手握住长矛,大喝一声奋力投出。
  长矛带着尖锐的啸声,朝正准备抽下一支箭的甘平飞去。
  甘平正为那一只箭被牛金劈断觉得可惜,忽见长矛飞至,不禁撇嘴一笑,身体横移一步,长矛擦着他的身体飞过,深深的扎进他身后的树干上,强劲的冲击力将树摇得哗哗作响,甘平身边的侍卫不禁骇然变色。
  “这竖子好强的臂力!”甘平暗赞一声,脱手又放出一支长箭,射中牛金身边的一名士卒。那士卒正在用力砍杀,忽然右臂中箭,不由得手一软,力气顿失,长刀虽然砍在敌人的肩上,却没有造成重伤,那江东士卒却将手中的长刀一下子捅进他的腹中。他大叫一声,右脚死死蹬住地面,任由长刀透体而过,左手疾伸,一把捏住了敌人的咽喉,正要发力,两把长刀一支长矛同时杀掉,扎进了他的身体。
  “杀!”曹军士卒圆睁双眼,咬紧牙关,单手用力,面前那个敌人喉咙里发出咯咯一声,弃了长刀,两只眼睛瞪得溜圆,他捂着咽喉急退了几步,两人几乎同时轰然倒地。
  牛金带着人奋勇冲杀,再进十步,进入到一个略宽一些、直一些的山道。身后的曹仁一见,立刻命令强弓手上前支援,二百名强弓手闻令上前,在峡窄的山路上排成前后数排,在盾牌手的掩护下拉弓搭箭。
  “射……”强弓营军候怒声大喝。
  “唰……”长箭疾飞而出。
  长箭厉啸着,瞬间飞快不到五十步的距离,锋利的箭族穿透了江东士卒的皮甲,入体有声。江东士卒正与曹军厮杀,没有想到曹军在这么短的距离内也敢放箭,丝毫不担心伤了自己人,根本没有防备,遭些突袭顿时大乱,被长箭射倒一片。牛金面前压力大减,立刻大步向前,甘平第一道阻击阵势转眼即破,数百曹军一声大呼,紧跟着冲向了第二道小阵。
  甘平一面后退,一面看着曹军的强弓手眼红。他退到下一个阵中,也组织起弓箭手居高临下,掩护前面的小阵。
  曹仁见牛金大踏步前进,嘴角掠起一丝微笑,眼前这一千江东士卒怎么会是牛金的对手,不过仗着地势占点便宜罢了,迟早是覆灭的命。不过他不想在这儿呆太长的时间,他已经被这个甘平浪费了两天的时间,不能再等了。如果曹冲抢在他前面解了夷陵之围,那他就白来一趟了。
  “文达,带着你的强弓手全部上前,不惜代价掩护牛金。”曹仁挥了挥手中的马鞭,指着山坡上的甘平说道:“再给你们半个时辰,一定要拿下这些人。”
  “诺!”李通轰然应诺,挥手命令强弓手全部上前,接着带着自己的亲卫就上去了。甘平的弓箭手射程不如李通的强弓营,虽然占了些地利,还是被强弓手压制得抬不起头,不能有效的掩护前面的士卒。而李通一加入战阵,甘平的小阵再也经不住两员悍将的冲击,不到一刻时间,被李通和牛金合力连破三道小阵,杀到他的面前。
  甘平长叹一声,放下手中的强弓,拔刀出鞘,正要高呼上前,却被一个侍卫拉住了:“大人你看!”
  他顺着那个惊喜的侍卫的手看去,远处的山谷里,隐隐约约有数不清的江东军正飞奔而来,最显眼的一面大旗上,赫然正是一个大大的周字,而最前面的一片战旗上,却是一个吕字。
  苦等已久的援军终于来了。
  甘平大喜,举刀高呼:“兄弟们顶住,都督来救我们了,大家杀啊,杀曹仁者,连升三级,赏十万钱。”江东士卒一听周瑜率兵来援,立刻精神抖擞,鼓起战意,号呼上前死战。李通也看到了远处跑来的援军,不由得大惊失色,他对牛金大声高呼:“你回去护住将军,找机会突围,这里交给我了。”
  牛金点头,奋力斩杀了几名士卒,带着剩下的人急退。李通却带着人不顾即将杀到的周瑜,直扑狂喜的甘平。他知道如果现在不把已经打残的甘平部剿杀,那么一旦被他和周瑜前后夹击,自己的处境就更危险了。
  “不要管后面,冲过去才有活路。”李通举刀大呼。
  作战经验丰富的曹军士卒也知道如果冲不破甘平的防线,那么就有可能反被江东堵在山谷里,求生的欲望激发了他们最凶悍的血性,一个个纵声大呼,奋勇上前。甘平没有料到陷入绝境的曹军反而暴发出了更强的战斗力,被打得连连后退,李通更是如入无人之境,带着亲卫狂飚突进,转眼间就杀到甘平面前,长啸一声,长刀甩出一溜血珠,直劈甘平。
  甘平抬盾招架,当的一声,李通长刀弹起,胸前空门大开,甘平的长刀无声的递了出去,直奔李通腹部。李通大怒,不顾甘平的长刀已经砍在自己的身上,连劈三刀。
  一刀盾裂,二刀盾碎,三刀劈中甘平颈部。
  甘平不可思议的看着腹部被他砍了一刀鲜血长流的李通,松开长刀摸了摸自己有些发凉的脖子,他摸到了一股热腾腾、粘乎乎的东西,看着一手的鲜血,踉跄几步,长长吐了一口气,倒地身亡,颈部喷出的鲜血很快就将身上的草地染得通红。
  甘平身边正与李通的亲卫搅杀在一起亲卫见了,立刻舍了面前的对手扑上前去,几柄长刀照着李通就砍。李通腹部被甘平一刀劈开一条大口子,鲜血直流。他觉得浑身的力气都在快速流失,眼前的人影也模糊起来,虽然勉力举起了长刀和盾牌,却架不住那几柄长刀,腿一软,单腿跪倒在地,肩部被砍了两刀,深可见骨,鲜血溢出。
  李通的亲卫见了连声大呼,几个人冲上前拦在李通的面前,几个人拉着李通急步后退。一个侍卫飞快的解下李通的大氅在他腰间围了一圈,用力扎起,然后弯下腰背着他就要走。
  李通推开他,背靠着一块大石,喘了几口气,用尽全身边气叫道:“不能退,立刻杀尽这些人,让征南将军从这里撤退。”
  “将军……”亲卫看着脸色蜡黄的李通泪流满面。
  “别啰嗦,快去!”李通怒喝一声。
  亲卫无奈,只得起身飞奔而去。留下两个人照顾李通,其他人一个个红了眼,舞着长刀就扑了上去,将剩下的江东士卒围在中间,劈头劈脑的一阵猛砍。甘平的人苦战已久,不是他们的对手,再加上随后曹仁带着另外一千人又杀了上来,不到片刻时间,甘平的人马尽数战死。
  曹仁在后面督战,看着前面牛金和李通合力,很快就要将甘平部全数斩杀,心中正是快意,忽然有斥候来报,身后山谷中有周瑜亲率的八千大军,以吕蒙为先锋,正朝这里急速靠近。他吃了一惊,悖然变色,这才想起来甘平这两天带着他在山里打转却不突围透着那么一种古怪,原来他是打的这个主意。一想到前有甘平,后面有周瑜的八千大军,纵使他身经百战,也不由得升起一阵惧意,浑身冰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