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航海(校对)第1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313

  孙绍十分满意,他一挥手,赵袖推出百十名几天前刚俘虏的林邑国蛮兵,在城下排成一排。黎景一见,不禁有些心慌,这些人都是林邑国的人,怎么落到了孙绍手里?难道区楚被孙绍击破了?
  “城上的士卒听着,这是象林县的叛兵,他们枉自尊大,擅自立国,又和黎景互相勾结,在几天前血洗了卢容附近的十几个村子,无论老少妇孺,无一幸免,现在被伏波将军击破,带到西卷来告慰你们那些无辜惨死的父老乡亲,也让你们认清黎景的真面目。”
  城上的士卒中有一些是卢容人,知道林邑国的蛮兵是经常入侵,对这些话并不怀疑,一听说家乡被黎景勾结的林邑国蛮兵血洗了,顿时哭倒在地。黎景大惊,立刻派人把这些人隔离起来,以免他们生乱。他这么一安排,无形中就坐实了孙绍的指控,即便是那些与卢容无关的士卒都有些不满。
  赵袖继续大声说道:“伏波将军奉诏伐罪,只诛首恶,不及其余,胁从者只要放下武器,即可免于屠戮,敢有执迷不悟者,和这些叛兵一样,杀无赦!”说完,他一挥手,缓缓退回阵中。孙绍身后的三百人中走出一百多人,赶到那跪倒在地的俘虏身后,手起刀落,一百多颗首级顿时滚落阵前,鲜血泉涌,将城下染得一阵血红,触目惊心。
  孙绍接过帅增手中的兜鍪戴在头上,平静的系好了颌下的系带,看着城头被亲卫簇拥在中间,脸色有些扭曲的黎景,冷笑一声,接过陈海手中的弓,抽弓搭箭,狞厉的目光越过了一百二十步的距离,死死的盯在黎景的脸上,松手放箭。
  黎景浑身激零零的打了个寒颤,下意识的向后退去,尖声叫道:“护卫——”
  长箭呼啸而至,“扑”的一声射进了一个挡在黎景前面的亲卫胸口,锋利的箭头射穿了他的皮甲,穿过了他的身体,又从背后露了出来。那个亲卫惨叫一声,连退两步,仰面栽倒。
  孙绍开始奔跑,他一面跑一面不停的抽弓放箭,短短的百步之间,他射出了八枝箭,每枝箭都冲着黎景而去,根本不给黎景喘息的机会,让他只能不停的向后退,不停的让护卫上前挡箭。
  丁奉带着几十个壮汉,推着几辆辎重车狂奔而至,大吼一声,将辎重车掀翻在城下,后面的人跟着将辎重车堆了上去,几辆车一堆,就在城下堆起了一个斜坡,紧跟着,几个士卒抬着两面门板冲了过来,扔在斜坡上,做成一个简易的登城坡。
  “放箭——”黎景被孙绍的狂妄激怒了,就凭这么简单的斜坡就想攻克西卷城?你当我西卷城是纸糊的?他命令弓箭手放箭射击,要以密集的箭雨阻击孙绍。孙绍等人一律身披重铠,连盾牌都免了,面对西卷城上射来的长箭,他视而不见,一面奔跑,一面拉弓放箭,弓弦响处,连中数人,而他自己也很快被射成了刺猬,只是箭矢夹在甲叶之间,虽然偶尔有射穿两层甲叶的,但是都没能给他造成致命的伤害。些许的疼痛不仅没能让他止步,反而激起了他更加炽热的杀戮之心。
  在两军目瞪口呆的注视中,孙绍飞身冲上了城墙,在离城墙只有三步远的时候,他松开了弓弦,射出最后一支长箭,长箭瞬间飞过三步的距离,将一名举矛刺来的守军射杀,紧跟着,他趁着那名守军扔矛捂颈,密集的防守中出现的一丝空隙的时候,斜身撞入,手中的铁弓横扫,狠狠的砸在一名守军的颈部,“咯”的一声闷响,那名守军被他打得横得起来,撞得身边的同伴立足不稳。
  片刻之间,孙绍和身撞入守军之中,左手铁弓,右手环首刀,左劈右砍,如虎入狼群,所向披靡。挤在一起的守军面对他凶悍的攻势,虽然一个接一个的冲了上来,却无一例外的被他打翻在地。一篷篷鲜血溅射,很快就把孙绍喷成了血人,他却根本顾不上去擦,只是将手中的战刀和铁刀舞得密不透风,死死的守住了城头一小片地方,如大海中的一块巨石,任你惊涛骇浪,我自不动如山。
  那股久违的暴戾充斥了他的全身,平时的嬉皮笑脸全变成了狠厉。虽然他的面容被掩藏在面甲之后,可是他凌厉的目光让每一个被他看到的人心惊,他的每一声暴喝,都是一道追魂令,都要勾走一条生命,挤在一起的守军在他的面前如同一群瑟瑟发抖的绵羊,虽然人多,却完全被他的气势所压制,只是机械的刺出手中的武器。
  “杀!”孙绍一声断喝,铁弓的弓弦被一柄战刀割断,反曲的弓背猛然崩开,狠狠的抽在一名黑瘦的守军头上,将他抽得晕头转身,转眼间长刀呼啸而至,一刀砍下了他的首级,泉涌的鲜血将他的首级冲起在半空中,喷洒得旁边的同伴满头满脸都是。孙绍撒手扔弓,顺手夺过他手中的战刀,猛然下劈,将后面一个盯着空中翻滚的守军一刀劈成两片。
  短短几息之间,孙绍的面前就倒下了七八具尸体。
  陈海和帅增紧跟着冲上了城墙,他们都手舞双刀,紧紧的护住孙绍的身后,异口同声的叫道:“将军,我们来了。”
  “杀上去,掩护兄弟们登城。”已经陷入嗜血狂暴中的孙绍向前跨出两步,手起刀落,再斩两人。左手长刀一荡,拉开一柄长矛,右手长刀电然而至,将长矛手一刀斩杀,紧跟着和身撞到,将那然长矛手撞得倒飞起来。
  “杀!”一个戟手一声暴喝,长戟如电,直刺孙绍的胸前。孙绍却不招架,身体前撞,迎上了锋利的戟尖。长戟刺透了第一层铁甲,又刺破了第二层铁甲,孙绍却夷然不惧,一往无前的向前猛冲,那名戟手瞠目结舌,抵不住他强横的力量,反被他挤得立足不稳,脚步踉跄的向后退去。
  孙绍圆睁双目,用蛮力将那名戟手推得后退的同时,手中两口长刀左右翻飞,将涌上来的守军一一斩杀,最后一刀斩在戟柄上,那名戟手只觉得一阵大力传来,双手发麻,顿时失去了知觉,再也握不住长戟,孙绍挤着长戟,上前一步,长刀一闪,狠狠的砍在他的脖子上。
  在他的身后,是一路的血迹,五六具尸体。
  守军被孙绍的悍勇吓得魂不附体,他们手中的武器虽然指向浑身浴血的孙绍,可是两腿却不由自主的打颤,谁也不敢向前。他们分明看到一个同伴将铁戟刺中了孙绍的胸前,可是孙绍却安然无恙,而那名同伴却被孙绍一举斩杀,这种情景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孙绍难道是杀不死的?
第六十六章
天高皇帝远
  就在守军们惶惶不安的时候,陈海和帅增赶到了孙绍的身后,后面悍卒源源不断的冲上城头,稳稳的站住了脚步,他们形成一个攻击小阵,倚仗着身上重铠强大的防护能力,无须着意防守,只管放开手脚攻击,不断的将阵地扩大,挤开守军,掩护背后的同伴登城,时间不长,他们便在城头布下一个方圆五步左右的阵形。
  城下,赵袖指挥着手下,依靠辎重车的掩护,极尽全力的向城头放箭,以期减轻孙绍的压力。他们同时做好了进城的准备,一旦孙绍打开城门,他们就可以一涌而入。
  黎景被孙绍凶猛的攻势惊呆了,他没想到孙绍这么快就冲上了城头,他准备的八百多人不仅没能挡住孙绍,反而被孙绍打得步步后退,几个回合之间,孙绍就在城头站稳了脚跟,并势如破竹的扩大优势。在他身后不断冲上城头的悍卒面对着如林的矛戟,一个个如虎入羊群,气势夺人,他们勇不可挡的冲向守军,挥舞着手中的利器,肆意杀戮。
  “拦住他们——”黎景舞着手中的长剑,厉声指挥着手下极力围堵,利用人多的优势向前挤压,企图把孙绍他们挤下城去。城角的守城弩不时的轰鸣着,将一个个攀城的士卒射杀,但是后面的士卒却毫无惧色,踩着同伴的尸体向上攀登,飞快的加入到城头拼杀的队伍中。守城弩的威力是大,可是速度慢的缺点也暴露无遗,仅仅是射出两三箭的功夫,三百登城的战士已经冲上来一半。
  赵袖见守城弩在射杀自己的袍泽,气得眼珠子都红了,他下令十余名强弓手赶到城角,冒着被守城弩射个对穿的危险,对准守城弩方向进行集射,射得守城弩的弩手狼狈不堪,一面上弦,一面还要防着城下射来的箭,本来就不快的速度更加大打折扣。
  孙绍听到了黎景的声音,他大喝一声:“陈海,丁奉,掩护我!”
  陈海和丁奉应声赶到,舞动长刀拦在孙绍面前,孙绍扔掉一口已经砍断的长刀,将另一口刀咬在口中,伸手从腰间抽出一根弓弦,一面打量着远处的黎景,一面手脚麻利的换了根弦,然后从身后的箭囊里抽出一只铜鍭飞蝱箭。汉代的箭矢已经大部分采用铁制箭头,因为三棱形的箭头不适合锻打,所以通常采用扁平的箭头,锋利程度虽然有所增加,但是造成的杀伤效果却大大降低,反不如三棱箭头,而三棱箭头通常还使用昂贵的铜材进行制造。
  孙绍使用的这只铜鍭飞蝱箭全称为陷阵羊头铜鍭飞蝱箭,比一般的箭要短得多,但是铁铤部分要长得多,所以箭反而更重,适合强弓使用,而用孙绍的三石弓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孙绍的箭术非常不错,平时他射人从来只是稍稍的瞄一瞄,而这次,他却很慎重的屏住了呼吸,眼神死死的咬住了黎景,面前嘈杂的厮杀声在一刹那间都离他远去,晃动的人影都慢慢的化为虚无,只有远处奔跑呼喊的黎景变得越来越清晰,动作也变得慢了起来,似乎在放慢镜头一样。
  “中!”人弓合一的孙绍松开了手指,弓弦猛然一松,铜鍭飞蝱箭带着残影离弦,直到飞出一半距离,弓弦才发出“嗡”的一声。
  正在指挥手下截杀的黎景忽然感到了一阵心悸,他下意识的把还没出口的喊叫声咽了回来,将目光转向了正在厮杀的孙绍,他忽然有些奇怪,孙绍一直冲杀在最前面的,什么时候他退到了阵中?还有,他为什么把刀咬在口中,手里却握着弓?
  黎景没想明白,可是他身边的郡尉却看到了,他全力向黎景扑过来,同时举起了手中的盾牌,想护住黎景。他的动作不可谓不快,他的判断不可谓不正确,可惜,这一切都太迟了。
  铜鍭飞蝱箭的速度远比普通的箭要快,郡尉刚刚举步,飞蝱箭已经无声的飞到,一箭射中了黎景的咽喉,箭头余势未消,从他的脖子后面透出,鲜血沿着三棱箭头撕开的伤口迸射出来,喷了他身后的亲卫一头一脸。
  黎景紧紧的握着还在颤动的箭羽,喉咙里发出“咕咕”的声音,却一句话也不说出来,他向前走了两步,忽然觉得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的力气迅速的消失了,他的头慢慢的低了下来,脖子后面露出的三棱箭头直指天空,血箭向空中喷洒。
  黎景的突然战死,给本来就士气大受打击的守军最沉重的一击,在短短的惊愕之后,剩下的守军随即崩溃了,他们有的四散奔逃,有的扔下手中的武器跪地投降,而为数不多的负隅顽抗的守军在孙绍等人的攻击下很快被屠戮一尽。
  陈海带着人冲下城墙,打开了城门,赵袖带着人一拥而入。
  西卷城在攻击刚刚开始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里就宣告易手。
  崔谦和苏粗腿虽然离得很远,不能看到对方的神情,可是他们的神情却好象是约好了似的一模一样。崔谦和崔武面面相觑,苏粗腿和魏平相对无语,嘴巴都张得大大的,几乎能塞下自己的拳头。
  孙绍攻破西卷城了?
  直到孙绍坐在日南太守府里,把他们叫过去,他们还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这让他们站在孙绍面前的时候显得十分平静。
  “不会饿肚子了。”孙绍随手将一卷简册扔到他们面前:“日南郡今年的赋税全部在仓里,一共三十二万石,够我们回南海了吧?”
  崔谦这时才醒悟过来,他撩起战裙,跪倒在孙绍面前,伏地不起:“将军神勇,谦佩服。”
  苏粗腿满面羞惭,也跟着跪倒在地,口称死罪。他之前佩服孙绍的只是他的心计,却从来没有真正把孙绍的勇悍放在心里。在他心目中,只有关羽那样的猛人才能称得上神勇,才能斩将夺旗,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而孙绍虽然也算是悍勇,只不过普通的勇士罢了,真正上阵厮杀,未必能怎么样。可是今天他服了,虽然西卷城里只有两千人,还被他和崔谦牵制住了一大半力量,可是孙绍仅凭三百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攻破了西卷城,还是让他十分震惊。
  纵使关羽在此,大概也不过如此。
  “起来吧,今日一战,不过牛刀小试罢了,不值一提。”孙绍摆摆手,不以为然的笑了一声:“立刻派人通知虞长史,准备接收军粮。”
  “喏。”崔谦大声应道,起身出去传令了。
  “苏兄请起。”孙绍上前扶起苏粗腿,拍拍他的肩膀:“要不是你吸引住了黎景的一部分兵力,恐怕还要耽搁一些时间,这次有劳你了。”
  “苏羽不敢居功。”苏粗腿正色道:“这样的战事,本当由苏羽等冲锋陷阵的,今天却让将军亲冒矢石,实在是苏羽之罪。”
  “哈哈哈……”孙绍大笑:“苏君说错了,今天是有矢无石,黎景虽然有城头准备了一些擂木滚石,不过大多都没用上。”
  “那是将军攻击太犀利了,黎景根本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苏粗腿满脸堆笑的说道。
  “侥幸侥幸。”孙绍谦虚的连连摆手。
  虞翻得到消息,大吃一惊,立刻带着货船赶到西卷。他大步冲进太守府的时候,孙绍正光着膀子查看文书,一看到他进来。孙绍立刻露出了笑容,举起手里的文书还没得及说话,却见虞翻怒气冲冲,眼睛里似乎要喷出火一般,不由得愣了一下:“先生这是怎么了?”
  “将军好神勇,果然有讨逆将军遗风啊。”虞翻咬牙切齿的冷笑了一声:“三百勇士攻西卷城,将来一定能扬名天下,果然是好汉子。”
  孙绍摸了摸鼻子,看了一眼身上刚包扎好的伤口,尴尬的笑了。他又不笨,当然知道虞翻这不是真心恭维话,也未必就是真的关心他。虞翻关心他,可能大部分还是因为他身上寄托着会稽世家的希望罢了。他连忙吩咐人给虞翻上茶,然后殷勤的招呼虞翻入座,耐心的解释道:“先生,你也知道的,我们回程的粮食不足,而且,如果就这么退回去的话,那我们这一趟岂不是白来了?所以我没来得及和先生商量,临时决定趁着黎景准备不足强攻西卷城。先生也看到了,西卷城只有一丈五尺高,而且守具也不能和江东的城池相比,我们应该还是有机会的。”
  虞翻气呼呼的喝着茶,到现在他的心还在怦怦乱跳。一直以来,孙绍在他的眼里虽然有些轻佻,可是总体来说还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和当年孙策的疏忽有很大的区别。可是谁也没想到,孙绍要么不玩,要玩就玩个大的,居然放着崔谦和苏粗腿两部四五千人不用,只挑了三百人就强攻西卷城,更离谱的是,他连攻城的战具都没有准备,就这么强攻。虽说现在孙绍冒险成功了,他的那些理由也的确有些道理,可是虞翻还是觉得心惊肉跳,这万一要是被块石头砸中了,你就是穿着重铠也非死即伤啊。孙绍万一有个闪失,眼下这个看起来实力强悍的水师转眼间就会瓦解,除了孙绍,还有谁能镇伏苏粗腿和崔谦这两个大海盗?
  “将军,这样的事,以后再也不能出现了。”虞翻发了一通火,见孙绍一直好脾气的陪不是,自己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最后语重心长的说道:“冲锋陷阵这样的事情,交给陈海、丁奉那样的匹夫就可以了,就是崔谦、苏羽也可以当得,将军身份尊贵,再也不能做这样的事情了。你要知道,你是一军之将,是一军的灵魂,不是争勇斗胜的匹夫。”
  孙绍连连点头,然后又把刚清理出来的库房帐册送到虞翻的手里。虞翻接过去翻了一下,这才转怒为喜:“想不到如此偏僻的日南郡居然这么有钱?”
  是的,就连孙绍开始也没有想到日南郡这么有钱。
  日南郡原本有五县,除了郡治西卷之外,还有象林、比景、朱吾、卢容,象林现在已经自立为林邑国,日南郡只剩下四县,总共一万五千三百四十二户,七万六千九百五十一人,按说,也就是相当于吴县一县而已,可是他盘点了仓库才发现,日南郡的库房比吴县只强不弱——库房里有三十二万石粮,这是今年刚收上来的田赋,算起来已经比吴县略强一些,而粮之外,钱的数量更是超乎孙绍的想象,足足有两千多万钱,比吴县要多出三成,孙绍开始以为是黎景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原本还想做点大快人心的事情,可是后来把相关的人员叫来一问,才知道这些钱虽然多,可是却大多来路正当。之所以这些钱远超孙绍预期,是因为日南的特殊地理位置造成的——这些钱绝大部分是商税。
  日南郡是从夷商进入交州的第一站,所以从此经过的夷商都要按船只大小和货物的价值交税,这是日南郡的一个重要经济来源,而另一方面,西卷还是日南郡和扶南国之间的交易通道的东起点,沿着西卷城南的东河西行不过五六十里,穿过一道大约十余里的峡谷,就可以越过长山,进入扶南国的境内。这是一条已经通行了上百年的商道,据说沿着这条商道,可以一直向西,经过大大小小上百个小国,一直到达大海。扶南国及其属国要想获得外面的货物,要么沿着这条商路向东到西卷,要么沿着这条商路向西,而在可能的情况下,他们都会选择向东到西,原因很简单,这里不仅可以和夷商交易,还可以和大量的汉商做交易,从大汉来的各种货物比起夷货来,不仅实用,而且价格相对低廉,更容易被那些大大小小的国王接受。
  如此一来,这条商路就给西卷带来了滚滚的财源。日南郡虽然人口不多,但是评良心说,黎景倒也不是那种刮地皮的贪官,甚至可以说,除了勾结林邑国这桩罪之外,他没有其它的劣迹。
  那么年入两千多万钱是什么概念呢?可以有一个数字来说明一下,大汉国在桓灵之际,人口大概是六千多万人,一年的国库收入大概是八十亿钱,也就是说,日南虽然只有不到全国八百分之一的人口,但是却有四百分之一的国库收入,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要注意的是,日南郡地处偏僻,地广人稀,远不是兖冀豫青那样人烟稠密的中原大州。
  这就叫山高皇帝远,谁能想到远在大汉最远端的日南会有如此诱人的财政收入?
  “可惜了黎景这么一个人才。”虞翻叹惜了一声,随即问道:“将军准备怎么安排?”
  孙绍犹豫了一下:“这次交州平定,步府君已经控制了六郡,按说,我也应该捞点实惠的,日南倒是个好地方。不过,崔谦杀了那个林邑国的太子区楚,林邑国的区连大概不会轻易低头,林邑地方不大,实力有限,我倒不是很担心,但是林邑据说是扶南的属国,扶南大大小小的上百个属国,扶南国会不会起兵扰边?日南地势狭长,仅凭我们手中的这点兵力,可不容易守啊。”
  虞翻抚着胡须点了点头:“将军担心的有道理,这里的地形我们也不熟悉,如果留下来,短期之内我们大概要承受不少压力。这不仅是林邑、扶南带来的压力,还有步骘和至尊带来的压力。将军已经要了朱崖,他们会不会再把日南交给将军?”
  孙绍点点头,可是他又有些舍不得,日南看起来偏僻,可是每年两千金的收入,三十万石的粮食,对他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更何况他还有一个野心,就是希望沿着这条商道长驱直入,一直向西,直到印度洋。在他模糊的印象中,扶南国所在的位置大概相当于日后的泰国一带,如果能占了这块地方,那不仅他有了立足之地,而且可以毋须从马六甲海峡西行,可以省下好长的一段路程。
  但是虞翻担心的未必没有道理,且不说扶南国的情况他们现在不熟悉,日南的地形条件和他们熟悉的江东也有很大区别,就说步骘和孙权恐怕也不会让他这么安稳的得到日南。步骘现在已经接收了合浦、交阯和九真,这几个郡的商税收入不会比日南差,那步骘应该很容易就猜想到日南的实际收入,他能容易自己把这一块肥肉吞到嘴里吗?
  这是个好地方,可是眼下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占住这个地方,有必要再忍一段时间,等实力更强的时候,再来抢占这块地方,现在还是应该给步骘再下个套。
  “那好,我们就把这里的情况通报给步府君。”孙绍很快做出了决断,“虞先生,你抓紧时间,把仓里的存粮带走,如果我们的船不够的话,就去征用商船。如果先生预测得不错,那么江东很快就要和中原大战,这些粮食会有大用的。”
  虞翻含笑不语,孙绍的话半真半假,最后那几句话更是虚伪得很。他才不相信孙绍会这么好心,把这三十万石的稻米交给孙权呢,他十有八九要自己截留下来,以备不虞之需。不过这些话大家知道就行了,没有必要点明。虞翻对孙权也失望得很,要不然他不会答应让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到孙绍手下做事。
  “将军,既然商税这么可观,那不妨多吸引一些商人以后直接前往朱崖啊。”虞翻转着眼珠,不去声色的说道:“有了这么商税,那朱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成为一个新的大市。”
  “有道理。”孙绍连连点头,“这件事就交给先生处理吧。另外还请先生看看,如何向步府君行文为好,我们做了这么多事,也该再讨点赏啊,要不手下的士卒又该不满了。”
  虞翻心领神会,连声笑道:“当得当得,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