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航海(校对)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13

  吕青气极反笑,他挺直了一直弯着的腰:“少主,你这是欺我天然居吗?我倒要看看,除了我天然居,还有谁能出得起这个价格。少主,不是我夸口,我可以向你保证,不会有人同意你这个条件的,到时候你还得来找我天然居合作。”
  “嘿嘿,那不妨拭目以待吧。”孙绍得意的笑道:“少于五十钱一瓮,我还就不卖了。”
  “那吕青就等着看少主发财了。”吕青拜了一拜,起身扭头就走。
  “且,慢走不送。”孙绍一扬袖子,转身准备回内室温习功课,明天可就是流觞之会了,论语还有最后一点没讲呢。刚走到门口,帅增赶了过来,和气呼呼的吕青擦肩而过,有些好奇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跑到孙绍面前:“少主,府君派人来了。”
  已经走到大门口的吕青闻言,步子一滞,赶了两步到门外一看,见是朱万岁,不由得一愣。
第三十章
狐假虎威
  朱万岁打量了吕青一眼,微微的皱了皱眉,随即就把眼光转了开去,对于商人,他可没有什么心情去搭理,他也不知道孙绍要找人合作卖酒的事情,只当是送货到孙府来的,当然没什么兴趣。吕青本想凑上去打个招呼,看看孙绍和太守府有什么关联,他可以欺孙绍不清楚行情,可是他不敢欺太守府,东市那点事儿,太守府哪样不清楚啊,东市令徐彪可就是朱治一手提拔起来的。
  孙绍和朱治家的亲戚关系,他并不是不清楚,只是以前这两家很少有来往,他才敢在孙绍面前那么自信,现在见朱治的小儿子亲自上门,他倒有些搞不懂了。
  没等他开口,朱万岁就被迎进了门,吕青站在门外,听得里面孙绍和朱万岁大声的说笑,他苦笑着捏了捏鼻子,上了马车,却没有立即走,而是坐在马车上等着,他要看看朱万岁究竟是干什么来的。
  孙绍听了朱万岁的来意,哈哈一笑,让人抱来两只青瓷坛和两坛新酒,直接送到了朱万岁的马车上,然后笑着说道:“贤弟难得光临寒舍,照理说应该请贤弟吃个饭,可是贤弟要赶着回去交差,我也忙着要温习功课,两不就便,只好失礼了。”
  朱万岁笑道:“大兄这是说得哪里话来,是我来得匆忙,打扰了大兄做学问。大兄,流觞之会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的,你可要认真准备些,到时候临席赋诗,一举成名也未可知。”
  孙绍不以为然的挥挥手:“得了,我是什么料我自己清楚,之所以去参加这个流觞之会,不过是附庸风雅,长长见识而已,我哪里会赋什么诗,充其量唱两只野曲,助助酒兴而已。成名是不敢想的,能不丢人,也就是算心满意足了。”
  朱万岁见他说得有趣,也忍不住笑了,说实在的,他觉得张温能邀请孙绍去参加这个流觞之会已经是给他面子了,他的两个兄长都是孙权身边的近臣,父亲朱治又在吴县做了近二十年的太守,位尊权重,张温也从来没有邀请过他们兄弟。
  两人拱手作别,孙绍特地将朱万岁送出大名,见吕青的车还在门前没走,便知道了他的用意,他大声对朱万岁说道:“贤弟,自家人不用客气,府君喜欢喝我的酒,是我的荣幸,下次也不需你自来,让人传个话,我派人送去便是了。”
  朱万岁还不明白他是说给吕青听,只当他是客气,连忙笑道:“这如何敢当,喝了大兄这千金一斗的美酒,已经是叨扰了,哪有再让大兄送去的道理。大兄如果不嫌烦,我以后便常来了。”
  “欢迎之至啊。”孙绍朗声大笑。
  朱万岁拱拱手,上车走了。孙绍也不管吕青作如何想,自顾自的回屋温书。吕青在马车上坐了好一会,无奈的摇摇头,走了。
  回到内室,孙绍刚刚坐下,大桥便在桥英的陪同下走了进来,一见孙绍正坐在孙案前用功,大桥十分满意,环顾了一下屋子,指着那面空着的墙壁说道:“桥英啊,哪天找个木匠来,做个书柜放在这边,这屋子看起来就不这么空了。阿满以后要读的书可多着呢,总放在书案上也不是个事。”
  陪着笑起来迎接的孙绍听了汗毛直竖,不会吧,还要读书?
  “不读书怎么行。”大桥白了他一眼,“论语、孝经只是蒙学,算什么学问,你既然要做学问,至少要通一经的。”
  孙绍咧了咧嘴,捏着鼻子无声的苦笑道:“阿母,我这年龄做学问,是不是有些太迟了?”
  “不迟。”大桥道:“我大汉多少人是人到中年才折节向学的,只要用功,没有迟的,圣人不是说过吗,朝闻道,夕可死,只要有心向学,就不会嫌迟。”她转过头瞪了孙绍一眼,嗔道:“再说了,你还没有行冠礼,哪能说迟。”
  孙绍干笑了几声,没话找话的说道:“阿母,你这两天气色好多了,教训起我来,也是中气十足,慷慨激昂,金声而玉振……”
  “噗——”孙绍还没有说完,大桥就绷不住脸,笑出声来,她伸出手指刮了一下孙绍的鼻子,亲昵的笑道:“这都是你的功劳,阿母还没有谢谢你呢。”
  “嘿嘿,阿母抚养我那么多年,我也没有谢过阿母啊。”孙绍扶着大桥到案边坐好,打量着大桥气色明显有所好转的脸庞,又说道:“你我母子相依为命,以后这些客套的话就不用再说了吧。”
  大桥点点头,也十分感慨。这几天她每天都要给孙绍讲解论语到深夜,教学相长,累了就说些音律,弹琴吹笛,一唱一和,孙绍读书之余就给她熬粥、做菜,熬各种各样的粥,做各种各样的菜,可谓是精神物质双丰收,心情好了,胃口好了,她的脸色眼见着就好了许多,不再象以前那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阿满,你这是做什么?”大桥指着案上的几片竹简问道。竹简上写了一些字,有圣人,有贤人,还有君子小人什么的,后面各有一些奇怪的符号。
  孙绍脸一红,连忙把竹简收了起来。这是他准备的杀手锏,准备拿来刁难那些自以为是的书生的。儒家经典,他只对论语可以说得上熟悉,精通都谈不上的,大桥本身也不是什么学问精深的人,能把大意给他讲明白也就到是极限了,真要她讲个什么微言大义的出来,也有些难为她。孙绍以这样的水平去参加流觞大会,和兜里揣了五百块去澳门赌场没什么区别,虽然他不会主动惹事,但是很难保证不会有人来惹他,毕竟他现在也是名声在外,张温请他参加流觞大会的动机肯定不单纯,他不准备点杀手锏,到时候岂不是要丢人丢到姥姥家。
  “没什么,我做的一些笔记而已。”孙绍麻利的把那些竹简都收了起来,他生怕大桥刨根问底,连忙又问道:“阿母,学完论语和孝经之后,我学什么好?”
  大桥皱皱眉头,想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以我之见,还是在春秋和易之中选一个吧,易为群经之首,春秋是实用之学,更重要的是,江东治此二经的人甚多,到时候找老师也容易一些。”
  “治春秋的有张公,治易经的也多吗?”孙绍兴趣大起,他前世对这些神秘学就比较感兴趣,也曾经买过书来看,可惜看得云里雾里,一点也没看明白。
  “当然多。”大桥应声答道:“治易的有虞翻虞仲翔,有陆绩陆公绪,有吴范吴文则,不过这些人要么是自秘其术,要么是远宦在外,要找个老师,还真不如春秋来得方便。”她顿了一会,又叹了口气,“吴地多才子,你明日去参加流觞之会,不要太过使气,借机寻个老师才是正事。”
  “唉,我知道了。”孙绍乖巧的点了点头。
第三十一章
太湖水
  蹄声特特,车声粼粼,在灵岩山下缓缓停住。
  孙绍跳下车,正在路边相候的张衹连忙迎了上来,轻声笑道:“少主来得好快。”
  孙绍哈哈一笑:“难得有机会见见吴郡的才俊,岂敢怠慢。”一边说着,一边让敦武和帅增从车上搬下几坛酒。张祇看了一眼,有些意外的说道:“岂敢有劳少主,酒是已经准备好的,莫非少主……”
  孙绍大大咧咧的拍拍张祇的肩膀,也不管人家愿意不愿意与他亲近,一脸不好意思的说道:“张兄,你也知道的,我是一个粗人,承蒙尊兄赏脸,请我来参加这流觞之会,你们吟诗作赋,我是什么也不会啊,不带点酒来助助兴,我怎么好意思混在你们这些才子当中?哈哈哈,你也不要见怪,我并不是说你们准备的酒不好,只是一点心意,一点心意罢了,还请张兄不要推辞。”
  张祇啼笑皆非的看着孙绍,倒没有说什么,孙绍说的他能理解,他不好意思纯粹当个看客,所以带点酒来意思一下,这也倒说得通,只是他一想兄长张温的本意,又觉得孙绍这未战先降,未免有些无趣。只是人家好心好意的把酒带来了,他也没有不接受的道理,只好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叨扰少主了。”
  “好说好说,你忙着,我自己上去就行。”孙绍眉开眼笑的和张祇拱了拱手,往山上走去。张祇要留下来接待下面的客人,不好陪他,再说了,张祇也没兴趣陪他,一个武夫,用一首听来的笛曲,一首听来的送别歌就想冒充士人吗?也不知道兄长是怎么想的。
  孙绍不在乎张祇是怎么想的,他东张西望的看着灵岩山的景色。灵岩山虽然并不高大,但是景气不错,虽然已经是中秋了,但是山上的草木依然碧绿。孙绍前世就来过苏州,当然也来过灵岩山,不过那时候已经是旅游胜地,到处是黑压压的人头,哪有今天这么安静。
  转过一个山凹,眼前是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中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溪水潺潺,与竹林中的鸟鸣互相呼应,显得十分安静。小溪两侧的石板上铺了不少竹席供人闲坐,还有一些矮几,上面摆着笔墨,墨玉的镇纸压着一叠叠淡黄色的左伯纸。
  “少主,来得早啊。”正在布置的张温老远的看到孙绍,连忙大步走了过来,笑着招呼道。孙绍躬身一笑,指着案上的左伯纸道:“张兄好大的手笔,今日一会,仅是这纸就花费不菲吧。”
  张温不以为然的一笑:“少主说笑了,温虽然不是什么豪富之家,这几枚纸还是拿得出来的。今日来的都是高才俊杰,难不成让他们用竹木简不成?那岂不是显得我张温太寒酸了,落了我吴人的脸面。”
  孙绍心中暗道,张家不愧是吴四姓之一,说话就是有派头,他嘿嘿的笑道:“张兄气度过人,绍望尘莫及啊。”
  “少主过谦了。”张温看了一眼孙绍后面的敦武和帅增手中捧着的酒坛,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少主,这是什么意思?”
  孙绍连忙又把刚才对张祇解释的话解释了一遍,然后颇有点自得的说道:“我这酒虽然不是什么名酒,可是也颇有独到之处,张兄不妨品尝一下。”
  张温眉毛一挑,倒来了兴趣,立刻让人举来一只酒杯,敦武拍开封泥,向杯中倾了一些酒。张温接酒在手,还没喝,先闻到了一股浓烈的酒香,他看着清洌的酒液,十分好奇。“少主,你这酒香气浓郁,又如此清澈,饶是温自称是酒中之人,也觉得有些新奇呢。”
  孙绍心道,不新奇敢拿来献丑吗?老子吟诗作赋不是你们对手,喝酒可是有点底气的,说不过你们,就灌醉你们,倒要看看你们这些自命高雅的家伙喝醉了是个什么样子。他咧嘴一笑:“惭愧惭愧,一点小道而已。张兄,尝一尝。”
  张温应声浅尝了一口,并没有急着咽下去,而是含在口中,将酒摊在舌头上,过了一会儿才将酒咽了下去,咂着嘴连连点头道:“少主此酒果然有独到之处,酒气香醇还在其次,这酒性之烈,倒是温平生所未见。入口绵长,到了腹中,却似一团火一般。”
  “哈哈哈……”孙绍笑着拍拍张温的肩膀:“张兄果然是酒道中人,一品便知端的,既如此,可还喝得否?”
  张温连连点头:“喝得,喝得,岂止是喝得,你这酒一来,我准备的酒倒有些拿不出手了。”
  “张兄见笑了。”
  两人相视而笑。张温将杯中的酒喝尽,然后一抹嘴:“少主,眼下还早,你不妨先到四处看一看,过一会人来了,可就没这么清静了,我还有些一些琐事要准备,就不相陪了,稍后再和少主讨教。”
  “岂敢。张兄请自便。”孙绍明知张温没什么兴趣和他攀谈,也不想拉着他,便带着敦武和帅增穿过竹林,沿着小溪向山上走去,直来到小溪的泉头才停住了脚步。登上一块巨石,眼前一片开阔,波光荡漾的太湖无遮无拦的展露在他的面前,湖中的峰峦若隐若现。孙绍觉得有些异样,他盯着眼前的太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前世到太湖来过不止一次,可是和眼前的这个太湖却似是而非。他过了好一会,才回过味来,眼前的这个太湖似乎风波也太大了一些,湖水在秋风的吹拂下拍打着岩边的岩石,泛起一层层白沫,虽然离得很远,却似乎能听到哗哗的水声,和前世静若处水的太湖水相去甚远。
  “这太湖的风浪不小啊。”孙绍感慨道。
  “这算什么。”帅增撇了撇嘴,“和钱唐的潮水比起来,这风浪根本不值一提。”
  “且,就你去观过潮。”敦武不屑一顾的撇了撇嘴,“不知道当时是谁吓得差点尿了裤子。”
  帅增登时满脸通红。
  敦武也不理他,挨到孙绍身边,笑道:“少主,这风浪确实不大,别说钱唐的潮水了,就连京口的江水,也要比这个大上十倍呢。”
  “十倍?”孙绍扭过头看着敦武,京口他知道,就是前世的镇江啊,他无数次的从那里摆渡过江,风流是有一些,可是什么时候见过十倍于这样的风浪?
  “少主不信?”敦武见孙绍一脸怀疑的神情,也有些急了,“京口那里的风浪,可是连楼船都能掀翻呢。”
  “噗!”孙绍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你丫的就吹吧。”
第三十二章
八绝
  “少主说得对,可别听他吹牛。”帅增幸灾乐祸的叫道:“楼船如果能吹翻的话,那得多大的风浪,岂不是和钱唐的潮水一样了。少主别听他的,他看起来憨厚,其实坏着呢。”
  “琴妹妹,你敢说我吹牛?”敦武不敢对孙绍翻脸,却不怕对帅增翻脸。帅增一听,也火了,冲上去就揪着敦武的衣领:“竖子,你怎么说话不算数,不是说过不再叫了么,奈何食言而肥?”
  孙绍翻了翻白眼,这两个跟班的真是一点职业道德也没有,亏得这里没有外人,要不然老子的脸都被他们丢光了。他也懒得理他们,转身向其他方面看过,前世这里是著名的风景区,只是大多名胜现在还没有,象寒山寺什么的都是以后的事,眼下这里可有野趣多了。不过,在不远处却有一个名胜:姑苏台。传说姑苏台是吴王夫差的行宫,春夏时在姑苏台,秋冬时在馆娃宫,而姑苏台要更有名一些,原因无他,姑苏台据说和那位大美女西施有关。
  一想到西施,孙绍就有些感慨,文人总喜欢一面骂美女是红颜祸水,祸国殃民,一面又对美女趋之若骛,留连忘返,唐诗宋词里吟咏美女的都不在少数,而苏大胡子的念奴娇之所以那么深入人心,不也是和那位绝代佳人小桥有关吗。与苏州并称的杭州有位名妓苏小小,生前艳名四播,死后还有不少人去凭吊,可谓是风光无限。杨贵妃吊死在马嵬坡,说她是祸水的文人固然不少,但是跑到马嵬坡去挖一抔土的人也不在少数。
  伪君子!孙绍撇了撇嘴,暗自腹诽了几句,然后引用了一句后世某位大贤的话,“一为文人,便不足观矣”,给自己打了打气。
  山下的竹林里渐渐热闹了起来,孙绍带着两只互相不服气的乌眼鸡回到竹林,竹林里已经是人影幢幢,粗粗看去,竟有三四十位之多,孙绍仔细看了看,却没有一个认识的,暗自抹了把汗,也不敢往人多的地方去,四处张望了一下,见下游处有一个年青人正独坐,看样子有些不太合群,便走了过去,躬身一揖:“这位兄台,此处可有人么?”
  那个年轻人正看着溪水出神,猛然间被孙绍这么一打断,吃了一惊,连忙起身说道:“无人,兄台尽管入座吧。”
  孙绍点头坐下,再次打量了一下这个年青人,与旁边那些谈笑风生的读书人不同,这个年青人似乎有些腼腆,穿着也很一般,只是一身干净的越布衣,他的手很大,露在袖子外面的指关节十分粗大,看起来象是个做体力活的,和那些读书人白净如女人的手大相径庭。见孙绍打量他的手,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把手往袖子时缩了缩,尴尬的笑了一声。
  孙绍很好奇,他一直以为这个流觞之会中他应该是最瘪脚的,没想到却看到一个比他还拘谨几分的,顿时来了兴趣,拱拱手笑道:“在下孙绍,敢问尊姓大名。”
  那人似乎沉思了一下,看向孙绍的眼光平和了一些,客气的回道:“在下葛衡,字思真,吴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