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航海(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313

  孙皎乐得后槽牙都出来了,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孙绍命令五艘楼船一齐开到樊城的南门附近,其他战船在樊城四周守住,准备捉拿可能突围的曹军。一切准备就绪,五艘楼船上的二十台霹雳炮、七十五台巨弩对着城头开始狂轰滥炸。要说孙绍这些天可没闲着,他除了让士卒们进行日常的操练之外,就是准备石弹,准备了大量的石弹,而霹雳炮手和弩手的操练更是重中之重,经过这几天的强化训练,炮手、弩手们的状态被调整到了最佳的状态,一声令下,一个个象是嗑了药似的,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上弦,上箭,发射,简直象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一样,熟练得让人眼花缭乱。
  曹仁第一时间就被打蒙了。
  当他看到五艘楼船停在南门外五十步的时候,他已经感到了极大的压力,他命令城头的守城弩和霹雳车向楼船进行攻击,但是一来数量有限,二来这些天一时没有机会补充石弹,开始的时候还发了一点威,有几颗石弹打上了楼船,但是楼船一发威,他们立刻哑了,在雨点般的石弹和巨弩面前,他们那点反击如同毛毛雨一样可以忽略不计,更要命的是,楼船上第一批攻击目标便是这此守城弩和霹雳车,只是两轮打击,城墙上的守城弩和霹雳车就损失殆尽。
  接下来便成了震旦水师单方面施虐的时间。
  城墙上原本已经要倒的城门楼被砸烂了,原本被水浸得有些松的女墙被砸塌了,停在城墙后代步的战船被打碎了,呼啸而来的石弹砸得城墙上水花四溅,一个个水柱冲天而起,如雨的长箭射得士卒们狼狈不堪,鬼哭狼嚎,一个接一个的倒在血泊之中,摔进浑浊的水里。
  整个樊城南门成了地狱,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血迹,到处都是石弹和弩箭。
  曹仁缩在城墙根处,脸色苍白,满宠就在他的身边,向来足智多谋的他现在也失去了镇静,江东的震旦水师这几天一直在旁边观战,他们开始还有些庆幸,心道孙刘两家各怀鬼胎,貌合神离,看样子还有机可趁,没想到今天震旦水师一上来就使出了杀手锏,根本连反应的机会都不给就把他们打晕了。转眼之间,防备最森严的南门就被打得千疮百孔,丧失了战斗力。
  不知什么时候,石弹和弩箭的呼啸声停了,喊杀声却越来越近,曹仁站起身来,拔出了腰间的长刀,面无更情的对满宠说:“伯宁,现在到了我实现誓言的时候了。”
  满宠一把拽住曹仁,刚要说话,曹仁却摇摇头,缓缓的推开了满宠:“你逃出去,告诉曹公,曹仁无能,没能守住樊城,已经和樊城共亡了。”说完,他举刀狂呼:“牛金,随我杀敌!”
  “喏。”满面是泥水的部曲将牛金轰然应诺,带着幸存的五十多个亲卫跟了上来,他们踩着肆意流淌的血水冲上城墙,正碰到刚从战船上跳下来的孙皎,双方谁也不说,立刻杀在一起。曹仁号呼而前,手中长刀左劈右砍,转眼间连杀三人,孙皎大怒,大步迎了上来,挥刀就劈。两人战在一处,曹仁怒目圆睁,长刀舞得虎虎生风,刀刀劈向孙皎的要害,只攻不守,孙皎被他一往无前的气势逼住,一时施展不开,被曹仁逼得步步后退,牛金带着亲卫们狂啸杀进,死死的护在曹仁身边,五十多困兽犹斗的勇士和冲上来的孙皎等人杀在一起,一个接一个的人倒了下去,却没有人后退一步。
  孙皎顿时火了,他一声长啸,左手盾牌架住曹仁长刀,和身撞进。长刀从盾牌下面伸出过去,直刺曹仁的小腹。曹仁体力不支,被他推得连退两步,小腹一凉,知道自己中了暗算,他勃然大怒,不管不顾的一拳猛砸在孙皎的盾牌上,击得盾牌一偏,跟着长刀电然而至,狠狠的砍在孙皎的肩上,离颈部只有三寸,孙皎痛得大叫一声,用力拧动插在曹仁腹中的长刀,飞起一脚踹在曹仁的胸口,两人同时倒退几步,曹仁奋起最后的力气,左手紧紧的摁在刀背上,长刀在孙皎的肩上划过,划开一道长长的口子,鲜血泉涌而出。
  两人互相不服气的看了一眼,踉跄了两下,同时轰然倒地。
第八十七章
挺进中原
  关羽坐在自己的楼船上,看着远处的樊城南门,神色很凝重。孙绍的楼船上有霹雳车他是知道,但是他没有想到孙绍会集中使用五艘楼船上的霹雳车进行密集发射,他原本以为孙绍会至少分兵两路,一虚一实,让曹仁无从防守,可是孙绍却反其道而行之,五艘楼船全集中在南门。当曹仁派重兵防守南门的时候,虽然还有些赌气,但是关羽还是提醒孙绍,这样攻城的难度将大大增加,伤亡会很重。但现在看到的一切让关羽哑口无言:在二十台霹雳车和七十五台巨弩,再加上一千强弓手的密集轰炸面前,樊城南门仅仅是一盏茶的功夫就成了地狱。
  看着曹仁和孙皎双双倒地,关羽叹了一口气,嘴角连抽了几下,最后不是一声不吭的把手里的千里眼递给了孙绍。
  “哪来的?”孙绍很奇怪,为了技术保密,千里眼他一直控制得很严,从来没有流入其他人手中,不要说关羽,就连孙权都不知道。
  “军师将军送的。”关羽矜持的笑了一声:“军师将军制出的第一批五件千里眼,我便得了一件。”
  孙绍明白了,他得意的不是自己有千里眼,而是诸葛亮看重他,第一批就要送给他。他打量了一下,接过来套在眼睛上细细的看了一眼,不得不赞叹了一声。诸葛亮真是聪明,他只是跟他讲过这个原理,人家就做出来了,虽然有些地方和他手里的千里眼相差不少,但是人家可是自力更生,没有外挂的,换了自己可没这本事。
  “怎么样?”关羽见孙绍脸上有惊讶之色,心理上总算得到了些安慰。
  “曹仁倒了,城头已经崩溃,樊城已经易手了。”孙绍放下千里眼,淡淡的说道:“岳丈现在可以安车入城。”
  关羽有些失望。孙绍不仅对他的千里眼无一字赞词,反而提到了樊城战事,又用这种语气来告诉他,实在让人有些气堵。他就孙绍把玩着千里眼,有不舍之意,便笑了一声:“奉先,待军师下一批千里眼到,我送你一件便是。”言下之意是你这先还给我吧。
  孙绍恍然大悟,看了一眼手里的千里眼,直接揣进了自己的怀里,关羽一见就急了,虽然孙绍刚帮他打破了樊城,可是千里眼他只有一件,这要让孙绍拿去了,自己可就没得用了。他抬手正欲开口,孙绍顺手从帅增手中接过自己的千里眼:“我和岳丈换吧。”
  “你也有?”关羽愣了一下,打量着手里的千里眼,原本得意的心态顿时不翼而飞,孙绍这只可比他那只漂亮多了,黄铜的管子上雕刻着简洁大方的花纹,一入手就让人感觉特别舒服。他举起来看了看,更是骇然,孙绍这件千里眼可比诸葛亮送来的那件清晰不少。
  “怎么样?”孙绍用同样的口气反问道。
  关羽掂量着千里眼,犹豫了一会儿才道:“还行。”孙绍嘴角带笑,用戏谑的眼光看着关羽,看得关羽有些不自在,这才道:“只是还行?”
  关羽有些恼怒的瞪了他一眼,终于改口:“不错。”
  “哈哈哈……”孙绍大笑,凑到关羽身边,一点不把自己当外人的说道:“岳丈,女婿是半子,难道就因为我姓孙,你就把我当敌人?”
  关羽斜睨了他一眼,一声不吭。他转过身,命令关平指挥大军入城。
  ……
  孙绍背着手,看着横刀而立、浑身鲜血淋漓的牛金,皱了皱眉头:“你如果再不让开,曹将军死了,我可不负任何责任。”
  “哼,你休要蒙我,要想取曹将军首级,先从我牛金的身上跨过去。”
  “你个粗头呆。”孙绍没好气的笑了一声,指着牛金身后人事不醒的曹仁道:“我要他的首级有什么用?我就缺这几个钱吗?我可告诉你,他失血过多,如果不及时医治,最后就算首级保住了,可是命肯定没了。”
  牛金有些不相信的看着孙绍,他当然担心曹仁的伤势,曹仁被孙皎在腹部捅了一刀,肠子都出来了,再不救肯定死定了。但是这个时候,他顾不上救曹仁,只能用自己的性命保住曹仁不被人割了首级去——虽然他也知道,他最终是保不住的,充其量只是拖延时间而已。
  “你不杀他?”
  “我干嘛要杀他?”孙绍火了,一挥手:“把这竖子拿下,立刻命医匠救治曹将军。”
  一声令下,早就跃跃欲试的崔谦就冲了上去,这一路来,他寸功未定,这次攻城又让吴硕、张梁等人占了先,眼看着自己要空手而归,能有机会拿下牛金,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他挥刀而上,和牛金战在一处,旁边的人涌了过去,抬起曹仁就走。牛金急得大叫,却被崔谦逼得腾不出手来,一不小心,被崔谦一刀劈在手臂上,长刀落地。
  “真是费事,还得多治一个。”孙绍心疼的摇摇头:“把他也抬过去吧。”
  牛金脸色煞白,再也不挣扎了。
  “这大个子利害。”崔谦在靴底蹭掉刀上的血,赞了一声:“虽然受伤多处,又苦战了半日,但是刀法还是很凌厉,要不是担心他主人,恐怕我还没这么快拿下他。”
  “你以为只有你是高手?”孙绍白了他一眼。
  崔谦笑了,拱拱手,半开玩笑半当真的说道:“将军才是高手。”
  “我告诉你,刚刚被抬走的曹仁是曹营第一勇士,但是论武艺,他和曹营的第一高手虎痴相比,还要略逊一二。”孙绍一指远处的关羽:“我那位岳丈,那才是万人敌,当年万军之中斩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我在他的面前,最多保证十个回合之内不败,十个回合之后,输多赢少。”
  崔谦愕然。关羽虽然身材高大,气势威猛,可是他对孙绍的武艺也是心知肚明的,孙绍说他不是关羽的对手,那关羽将是何等的无敌?
  樊城被击破之后,襄阳守将吕常军心大乱,关羽和孙绍引兵一围,他就举城投降了。襄樊二城平定,汉水就成了关羽的内河,他立刻召集孙绍,商量继续进兵南阳的事情。通过这一战,他知道了两件事,第一是他一个人要想横扫南阳,不是那么容易的,第二是,他这个女婿打仗有一套,不拘常礼,而又正中要害。
  孙绍有孙权的指示,也做了相应的让步,由他为前锋,攻击宛城附近一带,为关羽的大军扫清障碍,然后与关羽合兵宛城。只要拿下宛城,南阳就算是得手了,然后就可以攻击许县,不仅可以震动中原,而且许县附近有曹操设立的典农中郎将,有大量的屯田,一旦拿下襄城,就可以大大缓解军粮的供应难度。
  关羽很满意,孙绍这个做法很稳妥,他的大军征战多时,已经有些疲惫了,急需休整,而孙绍的人养精蓄锐多时,士气正盛,用来做前锋正是合适不过。他同意了孙绍的建议,派赵累协助孙绍,同时以孙皎需要养伤,不宜亲临前线为由,将孙皎的部下一分为二,由张梁带三千人马和孙绍为前锋,吴硕等人留下与他同行。
  孙皎明知关羽这是拆分他的人马,却毫无办法。一来他和曹仁对阵时受了重伤,至少一两个月之内不能再动手,二来孙权有令,要他们听从关羽的指挥,协助关羽攻击南阳。孙皎不是笨蛋,他明白了孙权这么主动背后的心理,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因为自己的实力而打乱了孙权的计划。再说了,孙绍为了争功差点和关羽翻脸,他相信孙绍不会胳膊肘往外拐,损害江东的利益。
  孙绍带着一万大军,沿着淯水直奔宛城,一路上原本就和关羽有联系的各路人马纷纷往来汇合。他们早就受了关羽的印绶,但是关羽没能攻克樊城之前,他们就是一团散沙,各自为战,所以虽然打得热闹,但是战绩却实在有限。如今关羽大破樊城、襄阳,五子良将之列的于禁、勇冠三军的曹仁和智谋出众的满宠先后在半个月的时间内被擒,名声大震,所有人都相信他能再接再励,攻破宛城,所以蜂拥而来,竞相效力。
  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孙绍身边就聚起了两万多义军,这些人虽然战斗力有限,其中也有不少混水摸鱼之辈,但是造声势却是一把好手,关羽的大捷经由他们之口,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了南阳郡。一时间,南阳义军四起,就连许县附近都出现了打着关羽旗号的人马。
  南阳太守田豫不敢怠慢,一方面组织人准备守城,一方面将消息送往汉中和邺城,请曹操和留守邺城的曹丕立刻增派援军。宛城在年初的时候刚刚经历侯音之乱,被曹仁屠了城,眼下元气大伤,如果没有援军的话,根本不是关羽的对手。
  曹操愕然。
  只是半个月的时间,原本大好的形势损失殆尽,于禁三万大军在稳步推进,眼看着就能解樊城之围的时候,居然被一场洪水冲没了,就在他为安排什么人去救曹仁的时候,樊城又被攻破了,现在关羽的前锋孙绍已经直逼宛城,田豫的告急文书摆在了他的面前,字字触目惊心。
  关羽,孙绍!一个是他多年前就有些忌惮的宿将,一个是他近些来关注得比较多的后生,这一对翁婿在最不可能有的情况下创造了奇迹。
  “怎么办?”曹操把刘晔、司马懿等人叫了过来,将告急文书往他们面前一扔,急不可耐的问道。
  刘晔拿起文书看了一眼,脸色十分凝重,司马懿接过去看了一眼,也没吭声。曹操眯着眼睛,目光在他们脸上扫了两遍,开口说道:“宛城残破,田豫虽然有勇有谋,恐怕不是关羽和孙绍的对手。南阳危在旦夕,许县不安。我打算将天子迁到邺城,你们看可否?”
  “不可。”刘晔和司马懿异口同声的说道。
  “为何?”曹操狐疑的看着他们。
  司马懿低下了头。刘晔沉吟片刻,说道:“臣以为,关羽和孙绍虽然看起来实力很强大,但是他们所长在水军,特别是孙绍,他所领人马全是水军,而这次于禁战败,樊城失守,也都是因为水的原因,并不完全是他们的实力所至。宛城虽然有淯水、但是水量和汉水不能相提并论,以臣看来,他们要攻破宛城,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其次,从襄阳到宛城近千里,他们的粮草辎重运输负担将大大增加。如果依靠淯水转运,那他们就必须派重兵守护,能够实施攻城的人就有限。宛城虽然残破,但是只要有援军,还是可以守住宛城的。如果殿下下令迁都,那么宛城的人就会认为殿下决定放弃他们,宛城将不攻自破,如此,则南阳非国家所有。”
  曹操眉头紧锁,犹豫不决。他当然知道迁都并不是一件小事,一旦下令迁都,那不仅在声势上弱了,而且等于放弃了南阳,甚至可以说是放弃了黄河以南的地盘。可是如果不迁都,万一孙绍和关羽攻破了宛城,他们转而攻击许县,抢走了天子怎么办?许县的兵力已经被他抽调得只剩下典农中郎将严匡手下的一万屯田兵,根本不可能挡得住。曹操现在虽然觉得天子是个累赘,可是他知道,一旦天子落入关羽的手中,自己马上就会成为万夫所指的国贼,他所拥有的道义上的优势将一扫而空。
  所以明知天子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但他还是不能让天子落入关羽的手中。
  “仲达,你觉得呢?”曹操转向了沉默不语的军司马司马懿。
  司马懿很恭敬的回道:“臣赞同刘长史的意见。”
  “那你还有什么意见没有?”曹操对司马懿这个人很矛盾。他知道司马懿有才,正因为知道他有才,所以他对司马懿很不放心,特别是知道司马懿有狼顾之相的时候。所谓狼顾之相,就是指身子不动,脖子能转半圈,直接扭到后面看人,就象狼一样。据说有这样体相的人一旦得势必生谋逆之心,所以他对司马懿防范得十分严密,甚至想过要杀了他,只是司马懿这个人很谨慎,他从来不犯错,哪怕一点小小的语病也没有。没有借口,曹操不敢动河内司马家的人,更何况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当年还推荐他任北部都尉,对他有恩。
  司马懿低着头,不为人注意的舔了舔嘴唇,每次曹操这么说话的时候,他总觉得压力很大,虽然他不看曹操的眼睛,但是他知道,曹操一定在看他的脖子,考虑怎么砍比较合适。他虽然看不起曹操,但是曹操多年征伐带来的那种威势,还是让他不寒而栗。
  “臣以为,当三路求援宛城。”
  曹操眉头一抖:“怎么三路救援?”
  “第一路,殿下可派一将,由汉水而下,直击襄阳,切断关羽的粮道。”
  曹操点点头,这是个好办法,从汉中沿汉水而下,很方便,又可以节省士卒的体力,一旦截断粮道,那么关羽将不战自溃。就算不成功,也可以让关羽裹足不前,延迟他的速度。
  “第二路,殿下可留张辽守合肥,防止孙权趁虚而入。命伏波将军后撤至舞阳、西平一带,掩护许县。”
  曹操犹豫了片刻,随即又点了点头。把夏侯惇撤回来,只留下张辽守合肥,虽然兵力有些单薄,但是孙权对张辽很忌惮,再加上青徐水师可以控制住大江,孙权就算有胆算,也未必有这个能力攻克合肥,就算他攻破了合肥,他也很难在江淮之间立足。
  “第三路……”司马懿有些犹豫,抬起头看了曹操一眼,曹操一言不发的盯着他,看得他浑身不自在,有些担心自己这句话说出来会不会惹祸。可是他想了想,还是继续说道:“可请副丞相发兵,由洛阳方向驰援宛城,遮护洛阳。”
  曹操明白了。其他两路都是佯攻,这一路才是最重要的,曹丕留守邺城,现在驻扎在孟津,他手下还有两万多人,是眼下除了镇守并州的曹彰外,所能动的最后一支机动力量。曹植在巴蜀立功,曹丕原本就不稳定的世子之位更加不确定了,如果曹丕能立功,挡住势头正猛的关羽,那么他就是解决这场危机最大的功臣,曹植的战功将不值一提——除非他能拿下益州。
  曹操不置可否,转过头看着刘晔:“子扬,你觉得如何?”
  刘晔点点头:“臣以为仲达此计可行。”他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江淮之地已经空虚,孙权就算得到了江淮,他的实力也不会有什么增长。不过,臣以为不能让孙权轻易的得到江淮。”
  “哦,你有什么打算?”曹操眼光一闪。
  “殿下,你难道忘了,关羽身边现在还有一个人吗?”
  曹操眼珠一转,随即明白了:“孙绍孙奉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