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航海(校对)第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13

  “曹操?”孙绍眉头一挑,随即又笑了:“来打江东?”
  “嗯。”孙韶重重的点点头,大手握成了拳头:“那边送来的消息说,刚刚做了魏王的曹操正在整顿兵马,夏侯惇、曹仁等人都在向居巢方向调动,总兵力大概在八万左右。”
  “哦。”孙绍淡淡的应了一声,不置可否。他的印象中曹操最牛的时候应该是在赤壁,赤壁之战以后打仗就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势如破竹的势头了,再说了,他又不带兵打仗,管那么多鸟事干什么,反正他知道孙权肯定不会输的。
  孙韶见孙绍不应声,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样子,只好又说道:“大战一起,伤亡在所难免,估计损失又不会小。我听说你做了一种酒,可以帮助伤口复原,不知道……”
  “你从哪儿听说的?”孙绍打断了他的话,劈口反问道。
  孙韶脸色一红,好在他脸黑,也看不出来,他有些为难的咂了咂嘴:“我回建邺述职的时候,听至尊说的。”
  孙绍端起酒杯呷了一口,沉思半晌,嘴角微微挑起,露出讥讽的笑容:“我确实有这种酒,可以给你几坛,多了,却是没有。”
  孙韶浓眉一皱,脸上的笑容也淡了,他双手扶在大腿上,身子微微的向前倾着,眼皮向上翻:“阿满,我先谢过了,不过,我手下几千将士,只怕这几坛酒也解决不了问题,阿满,我有个不情之请,希望你能够看在我们都是孙氏公族的份上,把这方子……”
  “是你要还是至尊要?”孙绍老实不客气的问道。
  孙韶没想到他问得这么直接,一时倒有些不知如何回答,他特地跑到吴县来,当然不会真是他自己的主意,这是孙权安排的任务。孙权对这酒特别感兴趣,但是他不久前刚把孙绍气得病倒,生怕孙绍犯了倔,不给他面子,所以才趁着孙韶回建邺报告军情的时候,让他赶到吴县来一下。没想到事情还真被孙权猜中了,孙绍果然还在生气。
  “是至尊要,也是我要。”孙韶含糊的应道。
  “既然是他要,那他又何必绕这个圈子,让兄长你从前线赶回来?派个人来不就是了,我难道还会不给他?我如果不想给他,又何必把这酒送到朱公那里去?”孙绍冷笑道,将酒杯重重的往桌上一顿,语气变得十分难听:“他这么做,是不把我当孙氏公族看呢,还是觉得我不识大体至此?既然我在他的眼中如此不堪,那倒没有必要自作多情了。兄长要也可以,我们就亲兄弟,明算帐,千钱一斗。先付十万石的钱,我好扩大规模,要不然,我可来不及供应你。”
  孙韶的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他沉声道:“阿满,你当真要跟我要钱?”
  “不要钱我靠什么过日子?”孙绍“啪”的一声将酒杯扔到地上,长身而起,指着孙韶大声说道:“兄长有两个县的食邑,有钱有人,哪里会想到我的难处?我府中大小几十口人也要吃饭的,难道让我跟普通庶民一样吃糠咽菜?你丢得起这个人,我丢不起这个人!我当不成官,做点生意总是可以吧,难道你连我这点活命本事也要抢了去?”
  孙韶听出了孙绍的怨气,也只能苦笑。孙绍的情况确实太特殊了,孙家那么多人年纪轻轻的都带兵作战了,孙策掌权的时候,孙权十五岁任县长,他孙韶本人是十七岁领兵作战,宗族之中其他人年少领兵的,做县长、县令的也不在少数,偏偏孙绍却一点机会也没有,这也怪不得他怨气冲天,仅凭千户的赋税要支撑一个家庭也不是易事。他摇了摇头,又放缓了语气说道:“阿满,你真甘心做个陶朱公?满足于三年致千金的日子?”
  “我不甘心又能有什么办法?”孙绍气呼呼的哼了一声,有些丧气的坐了下来,又语带讽刺的说道:“就算想到兄长府上去借贷,也要赶到建邺去不是?我可没有兄长这么威风,四五百里的路,我可跑不了那么远。”
  孙韶无言以对,面沉如水,一口接一口的喝着酒。孙权迁都建邺以后,大部分的宗族和重臣都迁到建邺去了,目前为止还在吴县的,除了自愿留守祖坟的孙静以后,也就是孙绍还在吴县了,孙权这一点确实也做得太明显了。但是军情紧急,这酒如果早点能供应一天,说不定就能减少很多伤亡,孙韶权衡再三,决定还不跟孙绍治气,好好商量,把孙权交待的任务完成才是正事。
  “阿满啊,就算我愿意出钱买,从吴县运到前线,也太远了些,要不你把方子告诉我,我按钱算给你就是了。”
  “哼!”见孙韶换了口气,孙绍歪了歪嘴,不屑一顾,喝了两杯酒之后,才缓缓说道:“我也是句气话,兄长别放在心上。不过呢,我手头紧,也是实情,在兄长面前,我就不藏着掖着了。方子,我可以给你,但是我不能白给。”他喝了两口酒,又问道:“吕壹是至尊身边的什么人?”
  孙韶见孙绍松了口,脸色好看了许多,又见他问起吕壹,不免有些怪异,他抬起头,想了想:“是至尊身边的校书郎,怎么了?”
  孙绍撇了撇嘴,恼怒的说道:“原来是个校书郎啊,居然也敢欺到老子头上来了,他奶奶的,我倒要看看,他究竟有多大能量。”
  “他欺负你?”孙韶也火了,吕壹胆子也太大了,居然欺负到孙绍头上来了,这不仅是欺负孙绍,也是欺负孙策,作为孙策的义子,他责无旁贷。“究竟怎么回事,你给我说说。”
  孙绍见孙韶义愤填膺,不似作伪,便把天然居的事情说了一遍,当然其中免不了添油加醋,把吕青原本只是有些傲气说成了牛逼哄哄。孙韶当时就火了,一拳砸在食案上,杯盘丁当乱响。
  “你放心,我向你保证,十天之内,天然居就是你的了。”
  拿着孙绍提供的详细工艺指南,孙韶当晚就离开了吴县,临行前,他特地到大桥的楼下辞行。大桥没有下楼,只是让桥英出来谢了一声。孙韶走后,大桥将孙绍叫了上去,皱着眉头,责怪的说道:“阿满,你怎么能对你义兄这么说话?我在后院都听到了,这要是传到至尊的耳中,他当作何想?”
  孙绍的脸上早就没了怒容,他笑嘻嘻的坐在大桥面前,眨了眨眼睛道:“阿母,你不懂,人有时候就得发点火,要不然,他们都当你是病猫呢。你没听人说吗,会叫的孩子有奶吃。”
  “呸!”大桥被孙绍那一副痞样说得满脸通红,转过身去嗔道:“多大的人了,还没个正形的口无遮拦。”
第四十七章
得饶人处且饶人
  帅增大步上了堂,将一片狭长的名刺双手送到正在行拳的孙绍面前,孙绍姿势不变,瞟了一眼名刺,只见上面用端正的隶书写着:“会稽吕青,问起居,字仲卿。”
  “天然居的东家?”孙绍眉毛一挑。
  “可不是。”帅增一脸的坏笑,冲着外面努了努嘴:“态度可好了,还带着厚礼呢。”
  孙绍笑了笑,没有接他的话,而是继续不紧不慢的打拳。本尊的武功那是好的,可是锻炼身体却未必用得上,他现在都是练习前世的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虽然有人说这是花架子,可他也没指望成高手,对身体有好处就行了。只是这套老头老太锻炼的太极拳还是蛮好看的,动作舒展自如,很有派头,就连葛玄那样精通导引术的老仙翁都咂咂称奇,对孙绍的景仰之情又增了几分。
  “让他进来吧。”行完了拳,擦了汗,孙绍到堂上坐定,这才挥挥手。
  不大一会儿,吕青哈着腰,带着满脸的笑容,跟着帅增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壮汉,抬着一个不小的红漆箱,沉甸甸的,抬得两个壮汉满头大汗。
  “少主。”吕青老远就躬身下拜。
  “原来是吕东家啊。”孙绍呷了一口茶,淡淡的说道。
  “正是吕青。”吕青见孙绍有些冷淡,连忙上前一步,从袖笼里抽出一样东西,双手送到孙绍面前,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上次吕青无礼,冒犯了少主,家兄知道后,将吕青好一顿责骂,要不是公务缠身,他本来是要亲自前来向少主请罪的。少主,这是天居然的地劵,请少主收下。”
  孙绍看着眼前的地劵,心时暗笑孙韶有一套,脸上却还是一副疑惑的样子,他惊讶的说道:“吕东家,这是何意?我可没有要谋夺天然居的意思啊?价格谈不拢,合作不成罢了,又何至于此?”
  吕青连忙摇头:“少主,是吕青无知。少主愿意将新酒交给我天然居经营,那是我天然居的荣幸,奈何吕青眼拙,不能体谅少主的善意,反而与少主缁珠必较,实在是有眼无珠。家兄知道后,十分生气,让我立刻将天然居送与少主,以表示家兄的一片歉意。”
  孙绍看看地劵,又看看吕青,忽然笑了,他一面吩咐人上茶,一面请吕青入座,然后将地劵又推回吕青面前:“吕东家,何至于此啊,尊兄太客气了,太客气了,他的心意,我领了,但是这地劵,我不能收,还请吕东家收回。”
  吕青看着孙绍,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他早上刚刚收到吕壹的急信,说是天然居和孙绍的纠纷不知怎么的被孙权知道了,孙权十分恼火,把他叫过去一顿臭骂,险些撸了他的官,看样子后果很严重,为了不让事态进一步恶化,他要吕青无论如何要向孙绍陪礼道歉,哪怕将天然居送出去也在所不惜。天然居虽然值钱,可是和他的前途比起来,天然居就不值一提了。
  吕壹没有说孙权为什么突然这么看重孙绍,吕青也不清楚,但是他知道,既然吕壹派人快马传信,显然不是一件小事,他不敢耽搁,立刻备了厚礼,带着天然居的地劵上门来了。孙绍不收地劵,他不知祸福,心里十分不安。如果孙绍真的想放他一马,那当然好,如果孙绍是不愿意接受他的道歉,那事情可就大了。
  “少主,这……”
  孙绍探身按着吕青的肩膀,将他按坐下,然后笑容满面的说道:“吕东家,我都说了,买卖不成仁义在,我们谈的是合作,成与不成,都在情理之中,你这么一搞,好象我孙绍要谋你天然居的产业一般,这要是传出去,我如何担待得起?”他顿了顿又说:“吕东家如果实在有意,我们不妨还是坐下来谈生意,这天然居的产业,我是万万不能收的。我这将军府虽然不是豪富之家,可是也行得正,坐得正的,岂能做这等不法之事。你说是也不是?”
  吕青这才长出一口气,既然孙绍愿意继续谈生意,那就不是要挟了。说实的,真要把天然居送出去,他在吕壹面前可就不好交待了,毕竟一年有五六十金的收入啊。
  “少主宽容大量,不与吕青计较,吕青感激涕零,无以为报。”吕青真心实意的拜了一拜,然后说道:“不如这样吧,我们还按以前的约定,孙君每年供我千石新酒,我以百金为谢。”
  “百金?”孙绍皱了皱眉,吕青以为他不满足,正要咬咬牙再加一点,却听孙绍说:“百金恐怕太多了,你天然居的一斗美酒也不过二三十钱,如果加到百钱,恐怕你也没有赚头了,不妥不妥。吕东家,你的好意我领了,我们还是按以前的约定,五十金吧。”
  “这……”吕青又惊又喜,他已经做好了被孙绍狠宰一刀的准备,就当是每年送点钱给孙绍吧,没想到孙绍却坚持只收五十金,这样的话,天然居还有不少赚头,至少不会亏本。他小心的打量着孙绍的脸色,见他并不像做作,这才欣喜若狂的拜倒:“就依少主。”
  有如逃出生天的吕青趁胜追击,又向孙绍要下了周边三个县的经营权,孙绍倒也乐得其成,爽快的应了。吕青大喜,奉上礼物,然后兴冲冲的走了。走之前,他郑重的向孙绍许诺,明天一早,就将四个县的一年定金全部送来。
  吕青出了门,孙绍让帅增打开了箱子,里面是整整一箱的蜀锦,上面还放着十个黄灿灿的马蹄金,帅增顿时瞪大了眼睛,惊叫一声:“少主,好多钱啊。”
  孙绍瞪了他一眼:“屁话,我能不知道好多钱?”
  帅增嘿嘿一笑:“少主,你说这姓吕的那天那么横,今天怎么突然这么乖巧?不仅自己主动提价格,还送这么重的礼?是不是他怕了咱将军府?”
  孙绍的嘴角抽了一下,没有回答,吕青这哪是怕了讨逆将军府啊,他是怕那位操着生杀大权的车骑将军呢,要不然,吕青才不会这么客气。看来孙韶是把话带到了,孙权总算还有点良心,没有赶尽杀绝。
  “把东西送到后院去,交给桥姑姑。”孙绍顺手从箱子里拿出两枚金子,扔了一枚给帅增:“最近兄弟们辛苦了,拿去换成钱,大伙儿分分。”
  “好咧。”帅增乐得口水都出来了,卷起袖子,用力的在已经锃亮的金子上擦了又擦,眼冒金光。孙绍却不理他,微微的眯起眼睛看着门外,既然吕壹的消息都到了,那孙权的消息,也应该到了吧。
  大桥见帅增带人抬了那么大一个箱子进后院,吃了一惊,一问才知道是天然居的东家送的,她不明所以,连忙派人把孙绍叫了去,孙绍把情况一说,大桥也十分高兴,随即问道:“这么说,说不定至尊还会有诏命来?”
  “理论上说,应该是这样的。”孙绍老神在在的说道。
  “还真被你说中了。”大桥叹了一口气:“果真是会叫的孩子有奶吃。”
  “那是,要想有奶吃,不仅要叫,还要叫得好,叫得恰到好处,这样才能吃得好,吃得饱。”孙绍一边说着,一边有意无意的瞟了一眼大桥的胸前,随即又将眼光挪了开去。大桥是个有点古板的人,如果他说得太露骨了,只怕大桥会跟他翻脸,以后再想亲近可就没机会了。
第四十八章
欲擒故纵
  九九重阳,登高望远。
  孙绍早早的安排好了,除了必须在家中留守,不能随行的人之外,他把讨逆将军府几乎所有的仆人都拉了出来,大大小小,男男女女将近三十口,一路到了灵岩山,上次在这里参加了流觞之会后,他就喜欢上了这里,经常没事就来这里登高望远。秋意渐浓,草木都变成了深绿色,有的已经带上了淡淡的黄色,看起来有如画中一般。
  敦武带着几个家仆正忙着支灶,琴大姑叉着腰,指挥着厨房里的仆人准备菜肴,灵岩山不是只有讨逆将军府来野炊,到时候落了面子,少主又要发飚了。最近孙绍连蒙带诈,搞了不少钱回来,琴大姑腰包里的油水见涨,心情特别好,不仅工作主动积极,态度也极佳,看到大桥和桥英时都是满脸带笑,就是看到桥月,也是一口一个月姑姑,倍儿客气。
  大桥依然穿着淡雅的深衣,偏着腿,坐在一块平坦的大石上,看着远处孙绍带着帅增在浣花池边钓鱼,桥月穿得花枝招展,象一只花蝴蝶般的在他身边绕来绕去,一会儿替他拿鱼篓,一会儿又提醒他鱼咬钩了,被她这么一吵,鱼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帅增敢怒不敢言,实在忍不住了,自己提着鱼钩换了个地方,孙绍却满不在乎,专心致志的看着水中的鱼浮。
  葛玄、葛衡叔侄两个凑在一起,低声讨论着什么,葛衡低眉顺眼,轻声细语,葛玄却是大声大气,手舞足蹈,似乎正在极力向葛衡解释着什么深奥的道理,说话的间隙,不时的就着腰间的大酒葫芦喝上一口酒。
  桥英也着盛装陪在大桥身边,看着远处笑声不断的女儿,她心里也十分开心,轻声对大桥说道:“夫人,难得出来一趟,不要只是在这里坐着,起来走走吧。”
  “也好。”大桥心情也不错,便应了一身,下了大石。远处的桥月看到了,连忙拍拍孙绍的肩膀,孙绍回头一看,扔下手里的鱼竿,快步走了过来,笑着说:“阿母要登山?”
  “是啊,不过你不用陪我了,有阿英陪着就行,你们去玩吧。”
  孙绍哈哈一笑:“有小月儿在那里叫,哪里还有鱼,鱼屁都没有,我还是陪阿母吧。”
  桥月一吐舌头,咯咯的笑着,也不反驳。
  大桥笑笑,也不推辞,几个人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慢慢的向山顶走去,脚下的木屐踩在青石板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桥英母女一左一右的陪着大桥,一边走一边轻声的说着什么,孙绍背着手,不即不离的跟在后面,看着大桥拂动的衣角下雪白的罗袜,若有所思。敦武带了几个孔武有力的护卫,远远的跟在后面。
  走到山顶时,平常很少运动的大桥已经有些气喘吁吁,只施了淡妆的脸颊上飞起了健康的红晕,细腻的皮肤有些微汗,在阳光亮晶晶的,煞是动人。孙绍随意间的一瞟,便有些出神。
  “阿满?”又羞又恼的大桥不快的轻声叫道。
  “嘿嘿。”孙绍自我解嘲的一笑,负着的双手换到胸前,拱手而立,讨好的笑道:“阿母的气色最近好多了,白里透红,与众不同。”
  “巧言佞色。”大桥嗔道,“你过来,我问你,至尊让你去建邺做官,你为什么推辞不去?”
  吕青主动上门的当天晚上,孙权的命令到达吴县,让孙绍到建邺去,至于什么官,他倒是没说,只是说了一通空话,说如今世事艰难,孙绍作为孙氏宗族,不应该安于享乐,应该为家国效力,让他尽快把家搬到建邺去,届时给他授官任职。但是出乎大桥的意料,孙绍婉言谢绝了孙权的命令,并且亲笔回了一封长长的书信,在信中,他十分恳切的说,自己不想离开吴县,一来父亲孙策、母亲吕氏的墓就在吴县,他要经常上坟,二来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才能,不过是匹夫之勇,做不了什么大事,孙权手下能人众多,有他一个不多,没他一个不少,而作为孙策的独子,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娶妻生子,延续孙策的血脉,不是什么建功立业。最后,他再次向孙权请求,允许他独家经营各县的新酒,以此生财,也好减轻孙权的负担,免得他无功受禄,招人非议,连累了孙权的名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