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航海(校对)第1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313

  “很好。”崔谦打量了一下四周,起身走到区良的尸体旁,拔出他腰间的短刀,割开了区良的脖子,忽然又撕下一片衣角,蘸了些血,然后在墙上写了几个龙飞凤舞的字:“可与天斗,可与地斗,不可与越斗。先断尔根,后取尔命。”然后退了一步,自鸣得意的端详了一番,转身对卫温和诸葛直道:“怎么样,我老崔这两句话写得还够劲吧?”
  “够劲,估计区连直接被将军这两句话吓死。”卫温扁着嘴,一本正比的点点头。
  “哈哈哈……”崔谦扔掉衣角,搓了搓手上的血迹,放声大笑:“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口不对心啊。”
  诸葛直和卫温相视而笑,摇摇头,举起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天亮后,诸葛直和卫温各自分工,诸葛直去补充淡水和粮食,又收集了些武器,卫温带着人一个个的通知商人,凡是扶南国、林邑国的商人,一律抓起来砍头,他们的货船分给那些担惊受怕了几个月的越国商人,然后带着几十个重伤的士卒,护送着这几百艘商船扬帆而去,直奔朱崖,两个时辰后,崔谦和诸葛直带着战船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一直向南。
  十天后,范旃带着人马赶到岘港,看到的是空荡荡的港湾和七零八落的人头,他看着墙上那几个张牙舞爪的汉字,气得脸色铁青,同时又一阵阵的心悸。越国人来了,他们发出了挑战,直言要击杀区连,他们绝不是说说大话而已。
  范旃犹豫片刻,命人把消息送回扶南,大战在即,不可掉以轻心。与此同时,他又把区良被杀的噩耗送给正在日南的区连,让他小心一些,不要被越国人钻了空子,砍了首级。
  范蔓收到范旃的消息时,刚刚接到小儿子范长的报告。范长这段时间在南部的典逊属国巡视,接到了有海盗扰边的消息,他和林邑的范旃一样,开始没当回事,只派了几艘船出去查看,结果这几艘从此就没了消息,他不放心,再次带着船队出海搜寻,结果却连海盗的影子都没看着。就在他出海的这段时间,海盗驾着那三艘失踪的战船出现在典逊属国的港口,在典逊守军反应过来之前大肆砍杀了一通,然后扬长而去。
  范蔓征战多年,警惕意识很强,他立刻意识到这伙海盗和范旃提及的那伙海盗可能是同一伙人,而且他们绝不是真正的海盗,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劫财,似乎更倾向于杀人,所到之处,几乎从不留活口。等他接到范旃的报告之后,他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他一面派人告诉范旃要小心,一面给范长增加了兵力,让他全力清剿这伙海盗,务必将他们击杀在扶南国的海边。扶南国的属国都是靠武力征服的,如果他们不能履行保护这些属国的义务,这些属国就会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或是寻求独立,或是转而投入更强者的怀抱,扶南国将土崩瓦解。
  发出命令之后,范蔓还是十分不安,他决定派将军范寻去越国看看情况,探探越国的虚实,为是战是和做好准备。范蔓虽然不是汉人,但是他对汉人的兵法也有了解,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这多年来,他就是按照这些兵法的教导打仗的。
  接到命令,范寻带着礼物和国书,踏上了前途未知的征程。十来天后,他赶到了日南郡的比景,看到了快要发疯的区连。
  区连六十多岁了,这个年龄在林邑算得上高寿,他原本有四个儿子,次子和三子先后因为图谋不轨,篡夺太子之位被他杀了,为了保住太子区楚,他可谓是舍得付出一切代价,没想到最后区楚还是没保住,死在了日南郡。他为此筹划了几年,终于以成为附属国的代价,获得了扶南王范蔓的帮助,范旃出动大军,帮他围攻西卷城,打跑了日南太守魏平,夺取了日南,随后又帮他出主意打跑了吕岱。为了仅剩下的一个儿子区良的安全,他把区良留在岘港,自己赶到日南作战,可是没曾想他这个冲杀在前线的老头没事,在后方的区良却被人杀掉了,还在墙上留下了那句让人气得吐血的狂话。
  先断尔根,后取尔命,这不是要赶尽杀绝吗?
  一看到范寻,区连痛哭流涕,恳求范寻不要被越国吓住,要与他们战斗到底。他对范寻说,越国是汉朝四个属国中最小的一个,他们就是会做生意,打仗不行,对付那些小海盗还可以,可是对付扶南国这样的大国,他们就不行了,只能用这种下三滥的办法来报复。
  范寻对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区连又是可怜又是讨厌,区连原本是个人物,要不然他不敢趁乱而起,割据了汉朝的林邑县称王。范寻知道,林邑县成为汉朝的县已经三百年了,他和那些属国不一样,他的独立很可能会遭受到汉朝无情的镇压,就象扶南国一样,如果一个属国独立了,那扶南王可能要考虑一下,而如果一个县独立了,那肯定没得商量,直接派大军过去镇压。
  可是区连赌博成功了,他称王三十年,汉朝连一兵一卒都没派过去,可见这家伙的眼光是很独到的。但就是这样的一个精明人物,在接连两个儿子死在汉人的手中之后,他也崩溃了。看他现在这副样子,谁能想到他是堂堂的林邑王?
  “林邑王,你放心好了,我不是去和他们谈判的,我是去探探他们的虚实。”范寻好言相劝,他让区连守好比景,不要让吕岱钻了空子,然后又收下了区连送的一个美姬,登上了一艘船,沿海而下,赶到九真拜见吕岱。
  吕岱见到范寻的时候很奇怪,他到九真来快半年了,从来没有见到扶南国的使者,他倒是向扶南国派出了几批使者,希望能和扶南国以外交的方式解决日南纠纷。在他看来,从小了说,日南是大汉的领土已经三四百年,往大了说,就连林邑国都是大汉的疆域,这件事完全是大汉内部的事情,和扶南无关,所以他希望劝说扶南王不要插手这件事,让他和区连来解。可是他的希望落了空,几批使者派出去之后都没回来,什么消息也没有。
  他见到范寻的第一件事就是问那些使者哪儿去了?是被你们杀了,还是根本没见到?范寻拍着胸脯发誓没见着那些使者,从九真到扶南要翻过长山,经过好几道关隘,还有密林,他们要么是迷路了,要么是被山林里的猛兽吃掉了,反正扶南王肯定没见过这些使者。范寻说,如果扶南王知道大人的一片美意的话,这场战争早就结束了,我们扶南根本没兴趣帮助区连打仗,是他拖我们下水。
  吕岱将信将疑,他也没有为难范寻,只是安排范寻登上了直达朱崖的海船,为了表示重视,吕岱命校尉陈时同行。
  范寻到达朱崖的时候,孙绍也刚到朱崖不久。一到朱崖,他就把正准备再次起航的卫温找过去询问崔谦等人的消息。卫温将他们在林邑一带的所作所为一说,孙绍十分满意,鼓励他们把动静搞得再大一些,但是要注意安全,据可靠消息说,扶南国的水师可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在海上的征程并不比越国水师逊色,而且现在又是客地作战,对方占了地形熟悉的优势,崔谦虽然很有一套,但是还是小心一些为好。
  卫温感激不尽,带着补给,斗志昂扬的出发了。
  闻说扶南国的使者来了,孙绍笑了。他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接连派了几拨人赶到驿馆去拜见范寻,然后又以隆重的礼节接见范寻,设宴款待范寻,殷勤致礼,让范寻享受到了贵宾的待遇。范寻在开始的惊讶之后,立刻甘之如饴,面对孙绍客气而谨慎的询问,他得意洋洋的大吹特吹,把扶南国吹得天下第一强国,范蔓古来少的有贤君一般,最后差点连范蔓喜欢哪个女人都说了。
  被朱崖的烈酒灌得飘飘欲仙的范寻最后对孙绍说,我们不想和越国打仗,杀那几个商人,也不是有意的,他们在扶南犯了法,所以我们才杀了他。越王如果要讨个公道,那也可以,只要你愿意和我们扶南国结成盟友,我们愿意象征性的意思一下,给你一个台阶下。至于日南郡,本来呢,那与我们无关,可是现在林邑国是我们扶南的属国,如果吴国——在来的路上,范寻已经知道日南属于吴国的疆域,与越国根本一点关系也没有——愿意和解,我们可以劝区连退出日南,大家有话好好说,不打不相识,以后做个朋友,一起发财。
  孙绍没有表态,只是说要商量一下。送走了范寻之后,孙绍把孙登和陈时留下了,直截了当的问道:“吕定公还能不能打,吴国是怎么打算的?”
  孙登听了范寻的话后已经动了心,如果能不动干戈就取回日南郡,那又何必打仗呢,他的任务就是收回日南,只要日南回来了,他的任务就完成,功劳也有了。可是听孙绍的话,他怎么还有其他想法?扶南不是答应赔偿了吗,他还不满意?为了几个商人,真要和强大的扶南国开战?更何况那几个商人死得并不冤枉,他们是自取其咎。
  “大兄的意思是?”孙登试探的问道。
  孙绍一脸的煞气:“杀了我越国的人,抢了你吴国的地,最后赔几个钱,退回你的地,就算完了?”
  “那大兄打算怎么办?”
  “要赔也可以。”孙绍眯着眼睛,冷森森的说道:“不仅是那几条人命、那些货物要赔,而且我们千里迢迢的赶过来的军费,日南的损失,他们统统要赔,不仅要赔,还要罚。要不然的话,他们什么时候高兴了,再来一趟怎么办?”
  孙登不快的打断孙绍的话:“可是这件事的起因是那几个商人不法,就是在你越国,这些商人也难逃一死,真正的损失不过是一些货物而已。我们吴国的损失,我们自己承担了,至于你们越国,你们有什么损失?崔谦扮海盗沿途打劫,他们所得的东西远远超过你们的损失,又何必把战事扩大呢?”
  “这么说,你倾向于退兵讲和了?”孙绍冷笑一声。
  “是,我打算接受他们的和谈。”孙登不高兴的点点头:“我马上就和陈时一起赶到九真去,我相信吕定公会支持我的意见的。”
  “可以。”孙绍撇撇嘴,不屑一顾:“你去讲和吧,我要单独和范寻谈。不拿到我满意的赔偿,我是不会善罢干休的。对了,周循那两千人我留下了,大虎不能没有人保护,我另外派人把你安全的送到九真。”
  “这怎么行?”孙登沉下了脸:“他是父王派来保护我的。”
  “保护你?”孙绍眼睛翻了翻:“你不是打算讲和吗?又没仗可打,还有什么安全问题?周循那么好的资质不去打仗,只跟着你游山玩水多浪费啊,我这是替你练将呢,你不谢我也就罢了,这是什么态度?你要是觉得亏的话,我也不占你便宜,要钱,我拿钱买,要人,我抓了俘虏偿还给你。”
  孙登气得脸色发白,不知道怎么回答孙绍这近乎无赖的话。
  孙登阴阴一笑:“老崔虽然没文化,可是这句话说得中听,可与天斗,可与地斗,不可与越斗。不让他们吃点苦头,他们怎么知道我越国不能惹?犯了法是该杀,可是那得我来杀,他怎么能杀?我的人,我杀得,他,杀不得!”
第五十四章
兵不厌诈
  孙登和孙绍打了这么久的交道,还是第一次领教孙绍的无赖,这才叫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他空有一肚子的学问,可是在孙绍的面前却一点也使不出来,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在行宫外等候的诸葛恪和谢景正在闲聊,见孙登气冲冲的出来,十分吃惊,刚想开口问出了什么事,孙登跳上马车,连声叫道:“回驿馆!回驿馆!”
  “太子,你这是……”诸葛恪连忙跟着跳上车,压低了声音问道。
  孙登生了一会儿闷气,这才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诸葛恪眉头一皱:“太子,你真打算和扶南谈判?”
  “如果能通过谈判就收回日南,为什么还要打仗?”孙登扭过头看了一眼诸葛恪,眼神中充满了狐疑:“元逊,难道你也认为应该打?”
  诸葛恪淡淡一笑:“臣只是觉得扶南国的使者来得太巧了一些,吕使君到日南这么久,他们也没派个使者,怎么越王一到朱崖,他们的使者就到了?我觉得这些蛮夷不知礼义,不狠狠的敲打一下,恐怕是不会老实的。他们到朱崖来,也许是试探的成份多一点,并不是真心讲和。”
  孙登眼神闪烁了一下,没有吭声,他叫来陈时,详细的问了吕岱到交州以来的经过,这才疑惑的问道:“这时间确实有些巧,可是,他们消息哪有这么灵通,越王大军刚到朱崖才几天,连吕定公都不知道,他们又如何得知?也许真是巧合呢。”
  “臣以为不然。”谢景插了一句嘴:“臣以为,蛮夷未必是因为越王到了朱崖才来讲和,当然了,正如元逊所说,他们未必就是来讲和的,臣觉得可能和卫温他们有关。卫温他们到朱崖已经三个多月了,在林邑国一带闹得很凶,接连两次袭击了岘港,杀了不少人,也许是扶南国迫于他们的压力,这才到朱崖来求援。”
  “叔发,你觉得是打好还是和好?”
  谢景扫了一眼诸葛恪,抚着胡须,淡淡的笑道:“臣以为,如果蛮夷是真心想和,未尝不是好事。吕定公在日南半年,死了两三千士卒,耗费了那么多粮食,现在还是徒劳无功。大军一动,千里不安啊,如果能就此收回日南,又何乐而不为呢?”
  诸葛恪撇了撇嘴,不置一词,可是他的表情显示了他的不屑。孙登见他们俩意见不一致,再想到自己和孙绍的意见相差也很大,不由得有些头疼。孙绍把周循的人马抢了过去,那他就只能倚靠吕岱了,可是吕岱现在处境困难,安抚九真和交阯诸郡都有问题,主动进攻日南几乎是妄想,也正是基于这个事实,他才想和扶南谈判,可是没想到孙绍发了疯,非要为了几个商人的死和扶南纠缠,还是几个犯了法本来就该死的商人。
  难道把他们从扶南抓回来再杀就有那么大的区别?
  孙登想不通。
  可是眼前的困境却是如果他不同意孙绍的意见,那么他就只能自己和扶南人谈判,孙登虽然有些书生气,但是他也知道,如果没有武力做后盾,那谈判十有八九是很难成功的。
  如果能利用孙绍吓唬吓唬扶南的话,也许事情会比较顺利一点。孙登眉梢一动,忽然有了主意。
  “叔发,找机会和那个扶南的使者聊一聊。”
  范寻半夜酒醒过来的时候,坐在床上出了好一会神,他仔细回忆自己有没有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可是除了美酒和佳肴之外,他是一句也想不起来自己说过一些什么。他懊恼的直拍脑袋,决定找机会再和孙绍套套口风,探听一些虚实。可是他等了几天,再也没有见到孙绍,反而等来了卫旌。
  卫旌板着一张脸,让范寻一看就有些发慌。
  “将军的好意,我家大王心领了。”卫旌脸虽然难看,可是第一句话还是让范寻松了一口气:“我家大王说,可以和扶南国谈判解决这次的矛盾,这是我们的条件,请贵使过目,如果可以接受,我们就按这个办,如果不能接受,那就请贵使早些回去准备开战。”
  范寻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他接过卫旌递过来的纸,先吃了一惊,这份文件上写着两种文字,每一行汉字后面都跟着一行他们使用的文字。扶南国的文字是借鉴天竺的字母文字结合本地的发音创造出来的,只有扶南的都城特牧城在使用,其他地方根本没有人用,而朱崖居然有人能使用这种文字,可见朱崖对扶南的情况非常了解,而他对朱崖的情况却还是雾里看花,这和知已知彼可相差甚远了。
  看完文书内容,范寻的吃惊随即变成了愤怒,他强压着怒火,轻轻的将纸摊在案上,笑了一声:“卫大人,你们这些条件未必也太苛刻了吧?几个犯法该死的商人,居然要我们赔这么多?就算他们赚一辈子,恐怕也赚不到这么多钱吧?”
  卫旌淡淡一笑:“你说得不错,他们就算活着,做一辈子生意最多只能赚到这些钱的一成。”
  “那你们还要这么多?”范寻一呲牙,双手握在一起,慢慢的抱在胸前,昂起了下巴。
  “另外的那些,是补偿。”卫旌无动于衷,对范寻露出的敌意视而不见,他抚着胡须,从容的说道:“你可能不知道,我家大王刚刚发布告国民书,那几个商人既然是我越国的子民,他们就享受我越国军人的保护,你们杀了他们,就是对我越国军人的藐视。你说,我越国十万大军的面子值多少钱?”
  范寻愣了一下,随即歪了歪嘴,将信将疑的说道:“你们越国有十万大军吗?”
  “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卫旌露出诧异的表情。
  范寻的眉梢不安的抖了一下。他真是不知道越国有多少大军,如果真如卫旌所说有十万之数的话,那真要考虑考虑能不能打了。扶南国如果总动员的话,应该也能凑出十万人,再加上本土优势,打胜应该没有问题,可是仅仅打胜是不行的,如果损失太大,那也是一个灾难。
  “军人的面子,需要用钱买吗?”范寻笑笑,竭力让自己显得很镇定。
  “说实话,那些将军们确实不喜欢用钱去买。”卫旌不动声色的看着范寻:“他们更愿意用战刀去讨回公道。不过,我有话在先,我们越国军人的开销是很大的,一旦出手,恐怕你们整个扶南国都赔不起。”
  “既然我们整个扶南国都赔不起,那你们又图什么?”范寻看着卫旌,嘴角露出几分讥讽:“你们汉人有句话,军无利不行,明知是一场亏本的买卖,又何必非打不可?再说了,我扶南也有十万大军,真要开战,你们未必就能打赢吧。卫大人,依我看,你还是回去劝劝你们大王,让他重新考虑一下这个条件,要不然的话,只怕会血本无归的。”
  “哈哈哈……”卫旌大笑,大手在纸上一拍,起身看着面露惊惧之色的范寻:“我家大王心意已决,不用再考虑了,倒是你,我看你大概也做不了主,这样吧,你把这个要求带回去面呈你家大王,看他是什么意见,如果同意,那就如数交付,如果不同意,那就准备兵马,我们战场上见。贵使好自为之,说不定啊,我们还有同殿为臣的机会。”
  范寻的脸色变幻,他被卫旌那种自信到爆棚的神态吓住了。这越国的君臣和他以前接触过的汉人官员相差很大,好象他们就盼着打仗似的,与他印象中汉人官员息事宁人的态度迥然不同。
  卫旌没有和他多说什么,直接给他安排了舟船,半强制的将范寻送出了朱崖,范寻想再打探一下朱崖的计划直接胎死腹中。范寻无奈,他让人费尽心机打听孙登的住处,准备再和孙绍接触一下。这一次他心想事成,孙登和他一起赶往九真。
  范寻大喜,他千方百计的和孙登套上了关系,然后和孙登同行。他很快从孙登的随行队伍中发现,这位吴国太子的卫队居然是那些头昂到天上的越国士卒,真正对孙登恭敬的只有随身的两百卫队。这个发现让范寻大喜,他知道汉人最讲排场,孙登作为吴国太子穷酸到这个地步,那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他根本不受宠,要么是另有隐情。在他的着意打探之下,他很快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孙登的两千卫队不知什么原因被孙绍扣下了,为此两人还发生了冲突。
  范寻喜出望外,汉人好内斗的天性果然名不虚传,即使是出于同宗也不例外,这仗还没打呢,吴越先发生了矛盾。在到达九真之后,他找了个机会面见孙登,再次表达了扶南国想谈判的愿望。
  孙登皱着眉头:“我吴国是希望谈判的,可是我们做不了越国的主。如果越国要和你们开战,我们根本拦不住他们。你也知道的,越国大军是我吴国的数倍,我们是不是他们的对手。”
  “越国的大军再多,也不过是吴国大军的三四吧?”范寻佯作不知,不以为然的说道:“其实就算你们参战,我们扶南国也有足够的实力打败你们。我们只是觉得为了几个商人而作战,实在有些不值得。”
  孙登愣了一下,打断了范寻的话:“你知道越国有多少大军吗?”
  范寻很不解的说道:“知道啊,越国有三四万人。”
  “三四万人?”孙登扑哧一声笑了:“越国的水师就有四五万人,再加上步卒,至少八万人,如果再加上我吴国的交州郡兵,总兵力在十五万以上。如果需要的话,我们还可以从内地再调大军前来,想当年孝武皇帝二十万大军伐南越,我们吴越联手,难道能二十大军都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