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航海(校对)第2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4/313

  范蔓糊涂了,难道崔谦的舰队就在海上晃悠,居然没有和孙绍取得联系?还是孙绍对崔谦有足够的信心,根本不想来解围?又或者是他高估了孙绍对崔谦的重视?
  范蔓左右为难,孙绍不来,他围城打援的计划就落空了,而他现在根本拖不下去,连日攻城不下,他对士兵们的允诺就不能兑现,士气十分低落,多拖一天,便多一分危险。范蔓犹豫不决,勉强又攻了两日城,孙绍还是一点影子也没有,范蔓觉得事情可能出现了意外,他立刻改变计划,决定先拿下顿逊内城,补充粮草辎重,解决军心不稳的燃眉之急。
  在命令将军们准备全力攻城的同时,范蔓给城里的黎元下达了命令,立即刺杀崔谦,配合夺城。
  黎元接到命令之后,把无咎请了来,将范蔓的命令告诉了他。无咎很诧异:“越国的援军到了?”
  黎元摇摇头,很冷漠的说道:“不知道。”
  无咎愣了一下,知道黎元并不打算告诉自己这些,他悲哀的叹了一口气,点头道:“将军准备如何下手?”
  黎元冷冷一笑:“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大王请崔谦来赴宴,在宴席上杀死他,然后打开城门,请扶南王入城。不过我担心崔谦未必肯来,所以我准备了另外一个计划,那就是由大王领着我们到他的营里去,只要进了他的大帐,我就能杀死他。”
  无咎皱了皱眉:“就凭那十个箭手?”
  黎元嘴一撇:“这个你不用管了,你只要把我带到崔谦面前就行。杀死崔谦,打开城门,我答应你的事情一定不会食言就是。”
  无咎唯唯喏喏喏的应了,派人去请崔谦赴宴,果不其然,崔谦以军务繁忙推辞了。无咎只得执行第二套方案,带着黎元和由扶南人扮成的亲卫赶往崔谦的军营。
  崔谦的军营就在城门口,戒备森严,无咎他们刚到营外,就被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卒拦住了,为首的校尉打量了无咎身后的黎元等人一眼,挤出一丝生硬的笑容:“大王又来见我家将军?”
  无咎堆着笑道:“正是,将军这些日为保护我金陈国民辛苦了,我特地带了一些礼物来慰劳诸位。”
  校尉扫了一眼那些士卒抬着的酒食和财物,顿时客气了许多,笑道:“大王太客气了,不过营里有规矩,大王可以进去,大王的这些亲卫可不能都进去。”
  无咎连忙笑道:“这是自然,他们都在营外等候,我只带几个人搬弄就行。”
  校尉点点头,转身放行。无咎抢先而行,黎元带着抬着东西的十个箭手跟着进了营,一直来到崔谦的帐外,崔谦的亲卫将又拦住了他们,问明了来意,让他们把东西放在帐外,只准无咎和黎元进帐面见崔谦。黎元早有准备,大大方方的让十个箭手在外面等候,自己陪着无咎进了帐。
  大帐里很安静,亲卫将让他们稍候,便进去通报,黎元规规矩矩的坐在一旁,右手悄悄的摘下了挂在腰后的短弩,将一支涂有毒药的短矢按入箭槽,上好弦,悄悄的藏在手臂下面,为了行事方便,他今天特地披了一件宽大的直贯,足以遮住这只小巧的短弩。他又摸了摸腰间的短刀,短刀上同样也涂了毒药,虽然在这两三步的距离上,黎元有把握百发百中,但是出于万全,他还是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尽管他觉得这个准备根本用不上。
  无咎看着面无表情的黎元准备这一切,眼中露出深切的悲哀,黎元刺杀崔谦成功与否,他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他现在只希望黎元能够信守诺言,最后放过他的家人。
  “大王,你不舒服吗?”一个年轻人出现在后帐门口,笑容满面的看着无咎。无咎一愣,下意识的笑道:“多谢关心,我并无不舒服之处,只是天气炎热罢了。”话说完了,他才发现这个年轻人很眼生,他到崔谦这里好几次也没有见过,想必是新升迁的。
  “原来如此,这天气的确十分炎热。”年轻人温和的笑了笑,又转向黎元道:“这位将军也热吗?看你的额头都是汗,要不要我让人送两杯水来,先让二位解解渴。”
  黎元一咧嘴,摇头道:“多谢美意,水就不用了,还是请将军出来,我家大王要向将军亲献礼单。将军军务繁忙,我们不敢多作停留,免得耽误将军的事务。”
  “呵呵呵……”年轻人笑了,连连摇手:“不妨事,不妨事,请大王放心好了,扶南人虽然攻得很猛,可是他们连日来徒劳无功,肯定是攻不下王城的。”
  “那是,那是,崔将军指挥有方,贵国士卒英勇无敌,这王城自然是万无一失。”无咎强笑道:“不知将军现在何处?”
  “天气热,将军正在休息。”年轻人摆摆手,示意无咎等人不要着急,有一搭没一搭的扯着闲话。无咎和黎元哪有心思和他扯,可是又不敢追问,神色之间自然有些不安,年轻人见了,不免有些好奇,便追问了几句,无咎有些尴尬的解释道:“军营重地,小王不敢多作停留,只想早些见到将军,呈上礼物便拟告退,能否请将军……”
  年轻人听了通译的话之后,有些为难的摸着下巴,又看了看面露难色的无咎,无咎连忙上前一步,将一块孔雀石塞进了他的手里。年轻人看了看宝石,露出了笑容:“那好,我进去看看将军醒了没有。”
  “多谢多谢。”无咎如释重负,连连致谢。年轻人进了帐,无咎回头看了一眼黎元。黎元点点头,手又伸到了腰间,再次确认了短弩和短刀的位置,清了清嗓子,为马上发出信号做好准备。
  可是,无咎和黎元等了好一会,不仅崔谦没来,那个年轻人也看不到了。无咎和黎元渐渐的有些不安起来,他们互相看看,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一绺慌张。黎元咬咬牙,正在撤退还是继续等待之间来回犹豫的时候,帐后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其中崔谦的声音十分清晰。黎元一听,顿时如临大敌,他冲着无咎使了个眼色,右手握住了短弩,手指扣上了弩机,而左手拔出短刀,反握在手中,准备崔谦一露面就出手,不给他任何机会。他提了一口气,预备着发出信号,让帐外的十个箭手同时动手射杀那些亲卫,引起骚乱,给自己逃离创造机会。
  帐门一开,黎元抬头一看,还是刚才那个年轻人,连忙向后退了一步,低下了头。年轻人摆摆手笑道:“真是巧,将军已经起来了,不过,他刚刚做了一个噩梦,说有人要刺杀他,所以……”他不好意思的搓搓手:“二位如果要见他,请先解下身上的武器。”
  他的话刚说完,身后的几个卫士就围了过来,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无咎和黎元。黎元目瞪口呆,一时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时候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难道是梵天大神不愿意让他得手,这才托梦给崔谦?又或者是自己的杀气太重,让崔谦有所感觉?
  面对几个卫士警惕的注视,黎元没敢冒险,他交出了手中的短弩和短刀,极力让自己表现得很镇静。无咎也交出了身上佩的短刀,亲卫接过,一起交到那个年轻人的手里。年轻人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这两把短刀,一把短弩,忽然笑道:“黎将军这么小心,进了我家将军的军帐,居然还上了箭?莫非将军真是刺客?”
  黎元面色大变,汗如雨下。他的短弩是上好箭的,交出去的时候因为心情太紧张,居然忘了松弦去箭了,再说了,好象也没有时间让他这么做。他结结巴巴的笑道:“将军……说笑了,我怎么可能是刺客呢,只是……只是……”
  年轻人看了他一眼,松开短弩的弓弦,又拔出短刀看了看,凑到鼻子边闻了闻:“这刀上有一股味道,莫非是有毒的?”
  黎元心神剧震,嘴里下意识的解释道:“怎么……怎么可能有毒,将军……将军不要说笑。”
  “没毒?”年轻人半信半疑,手握着刀走到黎元的身边:“我却是不信,不如这样吧,我用这个刀刺你一下,如果你没事,那我就相信你没毒,好不好?”
  黎元的脸一下子变得惨白,他看着年轻人笑眯眯的脸,不知道如何回答。年轻人晃着刀,一步步的逼近,黎元不由自主的向后退,直到背靠在了墙上,退无可退。
  年轻人依然笑道:“将军这么紧张,一定是上面有毒了。”话音未落,脸色一沉,大喝一声:“来人,全部拿下。”
  几个亲卫一拥而上,立刻制住了刚准备反抗的黎元,外面传来一阵喝叫声,紧接着是一阵扶南土语的惨叫声,想来十个箭手也被缴械或被杀了。黎元被摁倒在地上,紧紧的咬着牙关,犹自大声叫屈。无咎也不停的围着那个年轻人,一面将宝石往他手里揣,一面解释着。
  崔谦出现在门口,一把推开无咎,冷笑一声:“金陈王,你以为贿赂我家大王几块宝石,就能饶了你刺杀之罪?”
  无咎尴尬的笑笑,正在出声辩解,忽然想起了什么,他瞪大了眼睛,看着那个又恢复了笑容的年轻人:“你……你是越王……殿下?”
  孙绍虽然听不懂他说什么,可是不用通译翻译,他也能猜到无咎会说些什么,他点点头,转身到正座上坐定,崔谦恭敬的站在他的身边,冷笑一声。无咎顿时傻了,他颤抖着双手,嘴唇哆嗦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慢慢的软倒在地,伏地抽泣不已。黎元拼命的昂起头,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刹那之间,悔恨象无数只鳄鱼啃咬着他的身体。
  这个年轻人居然是越王孙绍,而自己居然手握抹了毒药的短弩和短刀,和孙绍说了半天话却没有下手。他一心想着要杀崔谦,却白白的放过了刺杀孙绍的绝佳机会。
  “天意啊——”黎元一声叹息,垂下了头。
  崔谦笑道:“大王真是慧眼如炬,一下子就识破了这两个宵小之辈,救了臣一命。”
  “你别奉承我啦。”孙绍笑道:“我能识破他,不是因为我高明,是这个刺客太不专业了,和我说话的半天功夫,至少摸了三次腰里的短弩和短刀。”
  “那接下来怎么办?”
  “试试这小子嘴够不够硬。”孙绍漫不经心的对身后的韩龙说道:“如果能撬开他的嘴,诱范蔓入城,那当然更好,不过,范蔓那老贼狡猾狡猾的,要想骗他入城不太容易,最多抓一两条小鱼。”
  韩龙点点头,上前提起黎元出去了。
  “金陈王,你说我该怎么处置你呢?”孙绍走到无咎面前,背着手,慢慢的转着圈子。无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在地上磕着头。他现在已经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越王孙绍居然一直就在城中,他一点消息都不知道,还想着帮黎元刺杀崔谦,真是蠢到家了。他不由得又为范蔓感到悲哀,范蔓一直在等孙绍来,却不知道孙绍早就在城里。
  “想活命吗?”孙绍用脚尖踢了踢无咎。
  无咎木愣愣的,一点反应也没有,直到通译说第三遍,他才回过神来。他仰起头看着孙绍,想看看孙绍是在拿他开玩笑还是说真的。孙绍已经收了笑容,很严肃的看着他,眼中有杀气,但是却看不出一点的戏弄的成份。无咎忽然升起了一线生机,连忙叩头道:“一切全凭大王吩咐。”
  孙绍点点头:“你起来吧,回宫里闭门思过,等我打败了范蔓,再和你研究这件事。”
  无咎战战兢兢的站起身来,一步步的退出了大帐。大帐外,十个箭手已经全部倒顾血泊中,一个个双目圆睁,短弩和毒箭完好无损的摆在一边,显然,他们根本没有来得及动手。
  过了一阵子,韩龙走了进来,冲着孙绍摇了摇头。
  “看不出这竖子胆气不足,倒是个义士。”孙绍冷笑一声:“不过,我也没指望他反水,立刻发信号让卫温、越海他们过来会战,咱们就和范蔓堂堂正正的打一仗,看看这个纵横南海三十年的扶南王用兵究竟有多厉害。”孙绍顿了顿,又道:“把那几个猴子的人头砍下来腌好,等开战之前挂到城墙上去,灭灭范蔓的锐气。”
  “喏。”崔谦大声应道。
  范蔓看着手里刚收到的阮武的军报,手直发抖。阮武说孙绍还在孟昂湾,可是他刚刚收到了越国大军从东西两面赶到的消息,也收到了孙绍从城里发出的战书,孙绍就在城里,刚刚斩杀了黎元等人。他骗了孙绍,而孙绍也骗了他,两人用尽心机,最后还是没能分出胜负,还是要靠实力做最后的对决。他在城外等孙绍,准备围城打援,而孙绍也在城里等援兵到来夹击他。现在,孙绍的两路人马分别从东西两面赶到,已经切断了他的退路,他无处可逃,只能和孙绍在顿逊城下一战。
  没有任何机巧,完全凭实力硬碰硬的一战。
  范蔓慢慢放下了阮武的军报,沉声说道:“召集众将议事,明日决战。”
  长山东麓,范长看着一路溃败的吴军冷笑不已。吴国人只会玩一些阴谋诡计,派人截杀外出的斥候和辎重兵,真正到了战场上却是一些懦夫,这两天来,他一直追着吴国人跑。要不是战象的速度实在是提不起来,他现在应该能追到西卷城了。仅管如此,西卷城还是在他的面前露出了真容,一想到自己很快就能兵临城下,范长就十分兴奋,范旃曾经进入过西卷城,可是范旃死在了,他被吴国人打得落荒而逃,最后死在了长山,而他正相反,他把吴国人打得溃不成军,一路追到西卷城,最终将以胜利者的身份进入西卷城,并且很快就成为日南郡的主人。
  谁还能说我打仗不如范旃?
  就在范长意满志得的时候,前面忽然传来了一声巨响,追在最前面的一头战象连同上面的战旗突然消失了,范长一愣,刚要追问是怎么回事,身边的亲卫忽然扯了扯他的袖子,指着左侧的天空,张大了嘴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范长转头一看,顿时觉得一股凉气直冲后脑。
第七十六章
公主威武
  诸葛恪这段时间可没闲着,而且他还非常忙,前方和范长纠缠,既要显得力有不逮,又不能一溃千里,尽量保持着节奏,不让范长生疑,后方还要选择合适的埋伏地点进行挖坑,挖多少坑,挖多大坑,这些都有讲究,诸葛恪不辞劳苦的一一过问,现场巡视不下三次,其认真负责的态度不言而喻,不仅孙登看了十分满意,就连关凤和孙尚香这些人也非常赞叹,一向眼高于顶的贺达都无话可说。
  说实在的,诸葛恪不象他老子诸葛瑾,相反倒是和他叔叔诸葛亮非常相似,有野心,有能力,又不辞巨细的亲力亲为,为了这扬名的一战,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
  诸葛恪不知道关凤是怎么做到的,接连五天,他们猎杀了范长二百多外出的零散士卒,虽然战绩并不辉煌,但是这种无赖式的死缠烂打却成功的挑起了范长的火气,一出山林之后,范长放开了脚步行军,一路闯进了他的包围圈。
  在范长的前方,诸葛恪挖了三道凹字形的深沟,足足有三四里长,正好把范长的前锋装了进去。沟上铺设了木板,士卒走没问题,但是大象一上去,指定落坑无疑。
  这些经验来自于上次挖坑搞定范旃的那一战,有了成功的范例,这些吴国士卒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这个太子身边的小诸葛大人不仅聪明有计谋,而且对士卒又很和气,对他们吁寒问暖之外,还经常很客气的向他们请教,这让他们觉得很有面子,干起活来精神百倍,力争把坑挖得接近完美。
  第一头战象的成功落坑,掀开了大战的序幕,吕岱和诸葛恪亲自率领大军从后面掩杀过来,被扶南人撵了一个多月的吴国精锐早就憋了一肚子气,现在终于有机会发泄也来了,他们紧握着手中的武器,排着整齐的队列向扶南军的后队逼来,速度虽然不是很快,可是那种严整的阵势带来的威压感却让满头大汗的扶南人感到了一股寒气。
  正当酷夏,可是吴国士卒却穿戴整齐,走在最前面的士卒顶盔贯甲,盔甲上的金属片在刺目的阳光下闪闪发光,让人不敢正视,他们举着盾牌,盾牌上用红漆画着火苗的形状,远远的看去,仿佛是一道跳跃的火墙。在这些士卒的身后,弓弩手们一边行走,一边在军官们的指挥下,随着鼓点发射着弓弩,一阵阵的箭雨越过百步的距离,飞跃到惊慌失措的扶南军后阵。这些扶南士卒奔跑了半天,热得跟狗似的伸出舌头喘气,阵型早已经乱得一塌糊涂,骤然之间被人伏击,精神上的震撼不言而喻,急切之间,虽然鼓声大起,军官们也在极力的整理队伍反击,可是一切都显得太迟了,他们刚刚射出零星的箭矢,吴国人的已经射出了第二阵箭。
  长箭破空之声不绝于耳,飞射到扶南军阵中,扶南兵原本就没有什么防护装置,就算有现在也都脱得差不多了,就连盾牌大部分都背在了背上,面对锋利的箭矢,他们除了睁大眼睛,徒劳的抱着头之外,没有更多的好办法。
  猝不及防的箭雨造成了很大的杀伤,飞驰的箭矢穿透了扶南人黑瘦的胸膛,迸出一串串的血珠,受伤的士卒发出凄厉的惨叫声,有的当场气绝,而更多的却是受了伤却没死的,他们扔掉武器,倒在地上惨嚎,滚得浑身是土,泥和着血和汗,很快就让他们变成了一个个泥猴子。
  吴军初击得手,弓弩手在向前奔跑了五十步以后,就地立阵疯狂射击,而手持刀戟的战士则排成纵队,从弓弩手的空档间鱼贯而出,直扑已经被打乱了阵脚的扶南后阵。面对倒地惨呼的扶南人,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慈悲心肠,举起手中的武器尽情杀戮,一面砍杀所遇到的扶南士卒,一面以最快的速度向前推进,同时怒声大吼着,将恐惧的情绪向军阵深处蔓延开去。
  吕岱带着亲卫营呼啸杀入,战刀所到之处,鲜血横飞,片刻之间连斩三人,号呼酣战的暴烈模样让人根本想不到他已经年过六旬。吕岱到日南已经快一年了,这仗一直打得很憋屈,先是被区连偷袭了辎重队,虽然占了西卷城,最后又只能主动撤退,只能坐等孙登前来救援。吕岱是江东的老臣,从主动投靠孙权开始,他打过无数的仗,可是从来没有一次这么憋屈的。堂堂的老将,最后只能把兵权拱手相让,看着诸葛恪一个嘴上没毛的年轻人指挥战斗,对吕岱来说简直是莫大的污辱。这次诸葛恪把吴军中最精锐的将士拨到他的麾下,让他发起第一波攻击,这是给他复仇的好机会,如果他不能抓住这个机会,那他以后想在江东立足就难了。
  所以一发动攻击,吕岱就不惜代价的全力以赴。天气很热,光着膀子坐着不动都是一身汗,更何况现在他还要穿着全套行头厮杀,汗水早已经湿透了他的战袍,全部粘在身上,甚至靴子里都能听到水声,两只脚仿佛踩在水中一般,可是吕岱全然不顾,他举着战刀,带着亲卫冲杀在最前面,用最大的力气命令全军前进,前进,再前进。
  诸葛恪没有冲到最前面,他指挥着弓弩手井井有条的向前推进,在最合适的距离掩护吕岱冲锋。他虽然想亲临战阵展示自己的英勇,但是他知道,这个时候给吕岱机会复仇比他自己上阵厮杀更重要,更何况他现在是全军的总指挥,要注意的是整个战局的发展,而不是砍死几个扶南兵。
  在诸葛恪的指挥和吕岱的冲击下,扶南后阵仅仅支持了盏茶功夫就告崩溃,没被射死和砍死的扶南兵魂飞魄散,被吕岱赶着往前跑,直冲中军,就连辎重兵都扔下了粮车,随着人流卖命的狂奔。
  中军也并不轻松,沉浸在建功立业梦想中的范长还没从战象的离奇失踪中回过神来,就遭到了两侧箭阵的袭击,虽然他身处中军,吴国的弓弩根本威胁不到他,但是落入埋伏圈的恐惧还是让范长有一阵子脑子一片空白。左右两侧的将军们纷纷告急,请求行动,而范长却傻愣愣的站在战象背上目瞪口呆,过了片刻,他才醒悟过来,知道建功立业的事情要向后放一放,先解决眼前的困境再说。
  范长举目四眺,前军已经乱成一团,后军也乱了,左右两侧又遭到了对方弓弩的袭击,四面合围,看起来十分凶险,可是他并不担心。一来他知道已方兵力占优,吴国大军四面合围,看似想一网打尽,实际上却犯了蛇想吞象的毛病,他只要把大军聚在一处,吴军根本不可能吞得下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4/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