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航海(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313

  萨姆胡这才消了气,气哼哼的让人传夏侯荣进来。
  夏侯荣从传令的侍者语气中听出了萨姆胡的不快,他微微一笑,掸了掸本来就已经非常干净的棉布长衫。长衫剪裁得体,恰到好处的衬托出了他健壮的身躯。因为长年在北方征战,他的面皮有些黑,但这并不影响他的俊朗,相反多了几分阳刚之气。而那种从小诗书礼仪薰陶出来的儒雅,更是在崇尚豪勇的示巴人中独树一帜。
  他稳步走进了王宫,不卑不亢的冲着高坐在王座之上,怒气满面的萨姆胡施了一礼:“大汉越王使者,魏国镇北大将军,谯郡夏侯荣拜见大王。”
  萨姆胡听了通译的翻译,一下子糊涂了,他瞪着眼睛,看了夏侯荣半天,张了几次嘴巴,最后还是忍不住问道:“你究竟是谁?是汉人,还是魏人,还是越人,还是什么谯郡人?”
  夏侯荣露出了温和的微笑,冲着旁边直冒冷汗的通译摆了摆手,用流利的罗马话说了一遍。示巴人和罗马靠得太近了,对罗马话一点也不陌生,听了夏侯荣的解释,萨姆胡这才拍了拍额头:“你们汉人真是太麻烦了,都把我搞糊涂了,搞了半天,你既是汉人,又是魏人,还是谯郡人,又是越王的使者啊。”
  夏侯荣微微一笑:“大王圣明。”
  从夏侯荣走进来,阿黛拉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夏侯荣,夏侯荣的风度彻底的吸引住了她的心神,再听到夏侯荣一口流利的罗马话,她的眼睛顿时亮了,那浑厚的男中音似乎每一句都撞在她的心上,将她的心撞得呯呯直跳,一抹嫣红不期然的浮上了欺霜赛雪的脸颊。
  “使者好一口罗马话。”阿黛拉脱口赞道。
  “过奖。”夏侯荣非常绅士的欠身施礼:“敢问大王,这位美丽的姑娘是?”
  “她是我的女儿。”萨姆胡发现了阿黛拉的神色不对,不由自主的皱了皱眉头,再看向夏侯荣的眼神自然多了几分警惕。以一个做父亲的敏感,他觉察到了一丝危机。不等夏侯荣再问,他提高了声音质问道:“你来干什么?你们汉人太可恶了,独占了生意,把我示巴人的活路都快挤没了。你还敢到我采法尔来,不怕我杀了你吗?”
  夏侯荣打量着萨姆胡,微笑不语,萨姆胡心里有些发虚,却又不肯认输,只好佯作大怒,吹胡子瞪眼睛的回视着夏侯荣。夏侯荣一咧嘴笑了:“如果大王觉得杀了我就能解决示巴的问题,我非常愿意为大王和示巴百姓献出我的生命。”
  “那好,我现在就杀了你。”萨姆胡大声嚷嚷着站起身来,抬手就要叫宫外的武士进来,阿黛拉一看,连忙拉住了他,嗔道:“父王,你杀了他有什么用?杀了他,就能让那些商人重新到采法尔来吗?再说了,你忘了他是越王的使者吗?越王可是为了两个商人就灭了扶南国的。”
  萨姆胡气得翻了翻眼睛,垂头丧气的坐了王座上,他又不是傻瓜,当然知道杀了夏侯荣一点屁用也没有,只是想说两句狠话吓吓夏侯荣解解气罢了,没想到夏侯荣没吓着,自己的宝贝女儿倒生了外心,真是让人沮丧。
  “贵使请说,我父王只是和你开个玩笑,请你不要介意。”阿黛拉转过脸,和颜悦色的对夏侯荣说道。夏侯荣躬身施礼:“多谢公主,不过我相信大王不会对我有什么恶意的,毕竟我是带着一片友善而来。越王殿下听说大王施政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对大王非常敬重,所以派我来和大王商谈一下合作的事宜。”他顿了顿,又笑道:“我们汉人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现在阿克苏姆已经是我大汉的领土,示巴就是我们隔海相望的近邻,我们非常愿意和大王做一个和睦的邻居。”
  萨姆胡这才来了兴趣,两眼放光的坐直了身子,连连招呼道:“你快说,快说。”
  夏侯荣有条不紊的把孙绍的条件说了一遍,无非是希望萨姆胡能将示巴作为庞大的汉人船队中转基地,为过往的商人和护航舰队提供饮食、住宿、休息,作为回报,孙绍将一部分深入阿拉伯内陆的生意份额交给示巴人,同时优先采购示巴人提供的马匹和骆驼,在雇佣人力的时候,也将优先雇用示巴人等等。
  萨姆胡听得眉开眼笑,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再看向夏侯荣的眼神明显友善了许多,就连女儿很明显的眉眼传情也不是那么让人生气了。他下令置办酒宴,宴请夏侯荣,以备进一步商讨细节。夏侯荣有貌有才,又给示巴带来了这么好的运气,也许还是能配得上他的女儿的。
  夏侯荣在采法尔呆了几天,最后带着萨姆胡的一些要求回到了阿克苏姆,萨姆胡的一些条件超出了孙绍预先告诉他的范围,但是他在采法尔转了一圈之后,发现示巴大有潜力可挖,所以也没有一口拒绝,带回来让孙绍考虑。
  听完了夏侯荣的叙述,孙绍沉吟了一会:“示巴真有这么重要?”
  “是的。”夏侯荣肯定的点点头:“示巴农业很发达,他们那道马里布水坝已经用了几百年,现在状况依然良好,让人不禁感慨。如果能象越国一样精耕细作的话,他们的粮食产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长期供应七八万大军不成问题,他们现在有三万多常备军,也就是说,还给我们留下了三万人的余量。”
  孙绍连连点头。
  “另外,示巴人骁勇善战,很多人经常来往于沙漠之中,对沙漠的地形非常熟悉,是最佳的向导。同时他们又喜欢劫掠,如果和萨珊人开战,把他们组织起来,对萨珊人的被给线进行骚扰,那将是萨珊人的一个噩梦,只要能坚守一段时间,就凭这些示巴人,也许就能让萨珊人崩溃。”
  孙绍看着口若悬河的夏侯荣,注意到了他提及示巴公主阿黛拉时的神色变化,等他说完了,突然问了一句:“你怎么对示巴这么了解,是不是那个阿黛拉公主告诉你的?”
  “是……是的。”夏侯荣话音未落,就发现自己的心思被孙绍点破了,不禁有些发窘。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一桩好婚事嘛。”孙绍笑道:“你把示巴说得这么重要,看来我不答应也不行了。不过,我们也不能白白便宜了示巴人,你休息一下,我另外派人去,让他们把那个什么阿黛拉公主嫁给你,我就答应他们的条件。”
  “这……这不合适吧?”夏侯荣又惊又喜。
  “合适。”孙绍拍拍夏侯荣的肩膀:“你说得对,能够交好示巴人,对我们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好事。我为什么选择用联盟,而不是选择用征服?就是因为软的总比硬的来得有效,当然了,不管到了什么时候,这硬的一手都不能放,软的不成就要来硬的,要不然会被别人当冤大头的。予人以利,于已以利,虽然不如征服来得收获大,但是细比较起来,却更稳妥。就算没有你,我也会和示巴人来往的,多赚一个公主也不错嘛。”
  他顿了顿,突然转过身对夏侯荣说:“幼权,你说如果你作为我的特使,长驻在采法尔城,主持这里的军务,可行否?”
  夏侯荣吃了一惊,连连摇头:“殿下,我怎么能担当得起这么重要的责任?你还是更选贤能吧。”
  “贤能?”孙绍嘴角一挑:“还有谁能比你更贤能?你不要怀疑自己,我可告诉你,这里虽然不是草原,但是要想在这里称雄,建立一支强悍的骑兵是非常重要的。子文本来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他不喜欢政事,我担心他太强梁了,和这些人处不好关系,你如果能和阿黛拉成百年之好,坐镇示巴也就顺理成章了,说不定以后还能做示巴王,到了那时候,示巴不就成了我汉人的疆域?”
  “我可是魏人。”夏侯荣又惊又喜,却又还有些担心的提醒道。
  “魏人也是汉人嘛。”孙绍不快的瞪了他一眼:“你以为自己不是汉人?”
  “当然不是。”夏侯荣尴尬的笑道:“我只是担心旁人闲话多。”
  “不用担心那么多。”孙绍哈哈一笑:“要对付萨珊,不是我越国能独立承担的,陆逊原先是吴国大将军,已经被我拉过来了,你呢,魏国镇北大将军,子文呢,是我大汉朝的车骑将军,再加上我这个越王,我们也算是多方联合了。真要搞定了萨珊,陛下肯定要论功行赏,到时候赏你一个示巴侯什么的,也不是不可能。呆在魏国有什么意思?鲜卑人都被你们搞定了,北疆至少在二十年内之内不会有什么大功可立,西线又有曹子建大将军,你这个镇北大将军没生意可做啦。”
  夏侯荣想了想,有些诡异的笑了:“大王,阿拉伯虽说地方辽阔,可是真正土地肥沃的地方也就那么几块,你把示巴先给了我,越国其他的将领不会有意见吗?难道你把寸草不生的沙漠给他们?”
  “这个你不用担心。”孙绍胸有成竹的说道:“我有足够多的土地赏赐他们,至于沙漠,我还得自己留着呢,他们想要我也舍不得给。”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等等,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天下哪有白得一个美人,一块土地这样的好事。你给我听好了,你坐镇示巴之后,要利用示巴人逐渐向北发展,在红海沿岸依次征服,打通前往萨珊的通道。现在我们只是在布局,还没有实力和萨珊人面对面的较量,但是这一天迟早会到来,甚至有一天,我们还要和罗马人分个高下。”孙绍收起了笑容:“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许需要十年,也许需要五十年,也许需要上百年,但是,有些事情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做。另外,这只是我们的计划,天下事,不如意者十八九,我们有谋人之心,人也有谋我之心,阿尔达希尔一代枭雄,我们要防着他先发制人。要把示巴建设成一个可攻可守的踏板,阿拉伯海的濡须坞,你明白了吗?”
  夏侯荣正色应道:“臣明白。”
  孙绍立刻派人再赴采法尔城和萨姆胡谈判,一听说夏侯荣可以长驻采法尔城,阿黛拉不用离开自己,萨姆胡终于放下了最后一丝担心,他心满意足的答应了孙绍的条件,并决定在采法尔城外营造一座新的城堡,作为夏侯荣和阿黛拉新婚后的居所。夏侯荣将迎娶示巴公主阿黛拉的消息一传出,沿途的商人都非常高兴,他们纷纷到王宫外向阿黛拉公主表示祝贺,萨姆胡看到蜂拥而来的商人,高兴得成天脸上挂着笑容。
  就在萨姆胡开心的时候,阿尔达希尔却暴露如雷,正在厉兵秣马、准备再征亚美尼亚的他突然接到汇报,说他们的兵器发生了严重的短缺,应募而来的雇佣兵们因为领不到足额的武器,不愿意再给他卖命了。经过进一步的追查,他发现这居然是越国人和贵霜人联手办的好事,他们不约而同的中断了乌兹铁的供应,萨珊人空有治兵良匠,却苦于无铁之锻,不少技艺高超的匠人纷纷离开泰西封,随越国商船前往天竺和扶南谋生。
  与此同时,罗马人控制的大马士革城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罗马皇帝亚历山大紧急命令昆图斯前往阿克苏姆求见越王孙绍。
第三十七章
新军
  后世号称三大名刀之一的大马士革刀是萨珊人最衬手的武器,他们之所以战功赫赫,与这种利刃有很大的关系,勇武的萨珊人都以拥有一把这样的利刃为骄傲,手持这样的武器上战场,他们能感觉到阿胡拉在保佑他们,实际上锋利的弯刀在高速冲锋的马背上挥舞时带来的威力也确实让人胆寒。相比较于以步兵方阵称雄的罗马人来说,萨珊人更加依赖于这种武器。
  泰西封和大马士革都有精于冶炼的名匠,但是他们的原料来源却只有一个,天竺的乌兹。乌兹钢进入泰西封和大马士革有两条路,一条是海路,由天竺经阿拉伯海,再进波斯湾或者红海,转陆路到达地中海附近,另一条是陆路,经贵霜境内到达泰西封。到大马士革的乌兹钢大部分走海路,而到泰西封的乌兹钢则两条路平分秋色。
  自从孙绍击败了天竺水师,海路就控制在他的手里,特别是他鼓动其他三国建立了规模庞大的汉商团之后,海路基本上已经被他独占了,在他的软硬兼施下,乌兹钢大部分也落入他的手中,不过却不是向西进入地中海,而是囤积到了扶南,由以蒲元为首的匠师们打造成武器备用,剩下的一小部分被贵霜人收购了,一部分自用,一部分转卖给萨珊人。
  随着乌兹钢的输入量越来越小,以这种钢打造成的武器价格也越来越高,有些匠师只能依靠囤积起来的存货进行打造,萨珊人还只是感受到价格在不断上涨,可是现在,贵霜人彻底中断了乌兹钢的输入,几个月来,一斤乌兹钢也没有进入泰西封城,而阿尔达希尔却正在备战,那些武士们迫切的需要一把锋利的武器,他们到处寻找,却发现有价无市,想买一口趁心如意的弯刀基本就是梦想。
  阿尔达希尔下令追查,这才发现了事情的真相,更让他揪心的是,因为没有了乌兹钢,那些匠师们没了生计,他们要么改行,要么就拖家带口的赶往扶南,据说扶南对匠师的待遇非常好,到那里打工比在泰西封好多了。
  罗马人不太习惯用刀,他们还是喜欢用短剑,对乌兹钢的依赖没有萨珊人那么明显,但是大量工匠的外迁也让亚历山大吃了一惊,他立刻派昆图斯赶来见孙绍。
  一见到昆图斯,孙绍还有些不解,直到听完了昆图斯隐晦的抱怨,他才笑了。
  “没有了乌兹钢,是对你们的影响大,还是对萨珊人的影响大?”
  昆图斯认真的想了想:“对萨珊人影响大一些,他们的骑兵,特别是轻骑兵,大部分人都用乌兹钢打造的刀,对我们阵势被打乱的步兵杀伤力特别大。”他想起了那些惨烈的场面,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脸上的惧色想掩饰都掩饰不住,仿佛手持利刃的萨珊骑兵正在呼啸而来。
  “那不就结了?”孙绍泰然自若的说道:“我和贵霜人控制了乌兹钢的数量,你们和萨珊之间的差距变小了,打起仗来不就更有把握了?我为了帮你们连钱都不赚了,亚历山大还有什么不满的?”
  昆图斯苦笑一声:“我们知道大王是一片好意,可是我们还是希望大王能卖一些乌兹钢给我们,加强我们军队的装备,要不然的话,我们对萨珊人还是没什么优势啊。”
  孙绍沉默了片刻:“你们如果有了乌兹钢,还是要装备近卫军吧?”
  昆图斯不假思索的点点头:“那当然,只有近卫军才是皇帝陛下信得过的军队,如果装备了其他的军队,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可是,你别忘了,近卫军也未必就信得过,你们的卡拉卡拉皇帝就是死在一个近卫军士兵的手里。”孙绍提醒道:“你们的皇帝陛下把近卫军宠得有些不象话了,近卫军恃宠而骄,反而不把你们的皇帝陛下放在眼里,因为他们知道,除了他们之外,你们的皇帝陛下没有其他任何可以信任的军队,只能依靠他们。你应该知道,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就和做生意一样,如果只有一个买家,那你的利润可就不是由你说了算了。”
  昆图斯深有同感的点点头,他犹豫了片刻,小心的打量了孙绍一眼:“那……大王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孙绍嘿嘿一笑:“我告诉你一个故事吧。就在四十年前,我们大汉朝的皇帝和皇后的兄长大将军之间也有些不和,为了从大将军的手里夺回兵权,他下令另外组织了一支军队,号称西园八校,自己安排了人做领兵的将军,自称上将军。这个决定让大将军慌了神,后来有高人给他出了主意,把自己的亲信塞到那八校之中,掌握了实际的兵权。可是尽管如此,如果不是皇帝陛下死得太早,这兵权之争还真是难说。你经常来往于大汉和罗马之间,这个故事想必并不陌生吧?”
  昆图斯点点头,又摇摇头,他知道这件事,但是只知道最后皇帝失败了,兵权还在大将军何进的手里,他想立自己喜欢的小儿子为太子也做不到。但是现在听孙绍说,皇帝的失败并不是必然的,这其中有些偶然的因素,那也就是说,这个办法本身并没有错误,只是执行的时候没有执行到位,被大将军利用了而已。
  那换成罗马呢,亚历山大又应该如何才能从近卫军的手里夺走一部分兵权,让近卫军不再这么嚣张、不可控制?昆图斯越想越多,反而把自己的来意给忘了。他特地向孙绍讨教了一番,然后才喜滋滋的回去了。
  亚历山大一看昆图斯回来了,还一脸的喜气,以为谈判很顺利,可是一问才知道,孙绍根本不会增加一点乌兹钢的供应,他非常不高兴,正要责备昆图斯,昆图斯却说出了另外一件让他心动的事。
  怎么夺回兵权!
  对于亚历山大来说,这件事其实有两重意思,一是驯服近卫军,让他们向自己俯首称臣,另外是分近卫军之权,也就是建立自己可靠的力量,从而从母亲莫米娅的手中夺回一部分控制权。要知道莫米娅之所以能这么久控制着实际权利,就是因为有近卫军大将马克西穆斯的支持。
  “你看谁比较合适?”亚历山大又兴奋,又有些担心,他两眼发光,似乎看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皇帝陛下,你看谁是你最信得过的人?”
  “那还用说,当然是你了。”亚历山大脱口而出。
  昆图斯连忙摇头:“我非常感谢皇帝陛下的信任,可是我不是带兵的人,我在军中没有根基,也不会打仗,并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那……”亚历山大见昆图斯说得恳切,也有些犹豫了。他想了好久,也没想出什么合适的人选来,直到晚上和皇后欧比安娜在床上翻云覆雨时有些心不在焉,被欧比安娜责怪时,这才有了主意。
  “欧比安娜,你对我忠诚吗?”亚历山大眨了眨眼睛,对面色羞红的欧比安娜说道。
  欧比安娜沉下了脸,拖过一件衣服掩住赤裸的胸口,挺直了身子,严肃的说道:“皇帝陛下如果怀疑我的贞节,那就请你赶我出宫吧。我尊贵的家族不能忍受这样的污辱。”
  亚历山大见欧比安娜误会了,连忙按着欧比安娜的肩膀,让她安静下来,解释道:“我的欧比安娜,我怎么会怀疑你的贞节呢,我说的忠诚,是指你和你那伟大的家族是否效忠于我,是否愿意为了我而做出努力。”
  欧比安娜见亚历山大说得认真,不象是随便糊弄,这才消了些气,还有些狐疑的说道:“那当然,我是你的妻子,当然愿意为了你而努力,我的家族将我嫁给了你,也自然愿意为了你而付出一切牺牲。只是,皇帝陛下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呢?”
  亚历山大看着一本正经的欧比安娜,刚想说出自己的打算,可是想想又笑了:“既然如此,那就请你的父亲到宫里来一趟吧,我想你一定非常想念他了。我也非常希望和睿智的他商量一些事情,一些对我和对你们家族来说都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过,现在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亚历山大说着,轻轻的扯去欧比安娜掩在胸前的衣服,一只手按在了欧比安娜丰满的胸前,挤了挤眼睛:“就让我用实际行动来向你表示我的满意吧。”
  欧比安娜呻吟了一声,伸出一对玉臂,揽上了亚历山大的脖子,倒在了丝被之上。
  过了几日,欧比安娜让人邀请父母进宫,在宫里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家宴之后,欧比安娜把父母请到了内室,她拉着母亲到一旁去说悄悄话,却把父亲埃斯卡诺米一个人留在客厅里。埃斯卡诺米十分不解,可是又不好多问,只好一个人坐着干等。其实他现在对这桩婚事十分后悔,因为他的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贵族,只是因为近几代人才不济,所以情况不容乐观,为了能让家族有重新振兴的机会,他才把女儿嫁给了本来没什么根基的亚历山大。没想到亚历山大太年轻了,大权全掌握在他的母亲莫米娅的手里,而莫米娅为了保住政权,和塞维鲁家族的前几个皇帝一样,只顾着和近卫军套近乎,却不肯给他一点机会。
  这次欧比安娜突然邀请他们进宫,他也没什么兴趣,本来不太想来的,只是拗不过思念女儿的妻子,这才勉强到宫里来一趟。好在这次进宫亚历山大赏赐了不少财物,特别一套来自东方的精美瓷器和几箱丝绸,让他大为满意,总算不虚此行。
  “亲爱的大人,你今天吃得还满意吗?”亚历山大满面笑容的走了出来,冲着埃斯卡诺米行了一礼,埃斯卡诺米虽然对亚历山大不满,但是作为老牌贵族,基本的礼节还是要讲的,他连忙起身还礼:“多谢皇帝陛下的款待,我和我的妻子非常满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