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航海(校对)第2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313

  难道贝都因人有伏兵?百夫长扭头一看,顿时头皮发炸,本来激昂的邀战声也变成了惊叫。
  “小心后面——”
  大部分萨珊人正在奋力追赶仓惶逃窜的贝都因人,全部注意力都在贝都因人驼背上的包裹上,根本没有听到百夫长的喊叫声,只有百夫长身边的两个骑兵听到了,他们扭头向后面看去,只见近百匹战马有如鬼魅一般的从沙丘后面冒了出来,他们也不喊叫,催动战马就顺着山坡追了下来,其中一匹最快的战马直奔百夫长,一个披散着一头黑发的年轻武士几乎伏在马背上,迅疾如风,一转眼的功夫就赶到了百夫长的背后,手中长矛一抖,闪着寒光的矛头就象是长了眼睛似的击中了百夫长全力挥出的战刀,“呛啷”一声脆响,百夫长的战刀脱手,飞出十余步,插入黄沙之中。
  刀还没有入地,那年轻汉子手中的长矛已经刺穿了百夫长的胸膛,长矛一抖,将惨叫的百夫长高高挑起甩了出去,战马像一阵风似的掠过,冲到两个看呆了的萨珊人之间,手中长矛左右一晃,两个萨珊人就像是被人用力推了一下,再也坐不稳马上,他们顾不上攻击那个年轻武士,手舞足蹈的想恢复平衡,还没等他们重新坐稳,两个骑士呼啸而过,锋利的战刀轻轻的一挥,就斩下了他们的首级,无头尸体从马上栽了下来,顺着沙丘往下滚,一股股的鲜血从腔子里喷出来,洒了一路。
  这一百多骑士从沙丘上冲下来,打了萨珊人一个措手不及,他们一个个骑术娴熟,武艺精湛,特别是那个为首的持矛武士更是骁勇无比,手下无一合之将,长矛如同死神一般,接二连三的夺去了五个萨珊骑士的性命。
  在贝都因人和这些突然冲出来的武士夹击下,萨珊人很快就支持不住了,最后只有十来个骑士冲出了包围,落荒而逃。
  战场很快恢复了平静,手臂上被砍了一刀的一个贝都因大汉从驼背上跳了下来,大步走到那年轻武士马前,抚胸行了一礼:“多谢勇士的帮忙,要不然今天我们恐怕凶多吉少。”
  那武士哈哈一笑,横矛坐在马上,稍微欠了欠身,还了一礼:“我们是盟友,理当互相帮忙,你的伤没问题吧?”
  “一点小伤,没事的。”那贝都因大汉不以为然的说道:“今天算我欠你们条顿人一个人情,以后如果你们有事,只要通知一声,我亚拉伯罕绝不犹豫,哪怕是千里之外也要去帮忙。”
  “哈哈哈,那就多谢了。”那武士笑了笑,伸手从马背上摘下一个羊皮酒囊,扔给亚拉伯罕:“这是越人的美酒,浇一点在伤口上,会好得快一点。”
  亚拉伯罕接在手中,用嘴咬开塞子,嗅了一口,笑道:“如此美酒用来洗伤口实在是浪费了,不如让我喝两口,这伤自然也就好了。”
  众人大笑。
  脸色腊黄的阿尔达希尔斜躺在行军床上,看着满脸血污的骑士,浓眉紧锁,过了片刻,他摆了摆手,示意那个死里逃生的骑士先下去休息,自己裹紧了外衣,喃喃的说道:“日尔曼人怎么会出现在埃及,难道是罗马人也在这里?”
  条顿人是日尔曼人的一支,以战斗时特别容易激动而著称,号为“条顿之怒”,他们一向在地中海北方活动,后来有一部分人作为雇佣军成为罗马军团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很少到地中海以南来,如果到地中海以南,他们要横跨地中海或者小亚细亚、叙利亚一带,因为他们凶残好杀,所到之处通常都要被他们涂毒,所以不管是萨珊人还是罗马人,轻易不会让他们进入腹地。现在这些人居然到了埃及,不由得阿尔达希尔生疑。
  罗马人还在,他们刚刚解决了内乱危机,应该还不会任由条顿人胡来,那么这些人是从萨珊境内过来的?抑或他们根本就是罗马人派来拖延他的行程的?或者说,连罗马人也在这里?可是,他们如果要进攻萨珊,应该去亚美尼亚,甚至直接攻击泰西封啊,跑到埃及来干什么?
  阿尔达希尔百思不得其解,他对泰西封的情况一无所知,这段时间,他已经收不到泰西封传来的消息了,对泰西封的情况非常担心,现在听说条顿人突然出现在埃及,心里更加忐忑,一种不祥的感觉让他食不知味。
  盟军军营,崔谦一甩手,扬长而去,诸葛直见了,连忙起身跟了出来,拉着崔谦的手臂道:“左将军息怒。”
  “息什么怒?”崔谦没好气的说道:“这根本就是一个书生嘛,他懂个屁的打仗?好好的大苦湖不呆着,非要撤到古德斯城(耶路撒冷)去,他就是不想让我们水师参战嘛。”崔谦发了一通脾气,转过头来对诸葛直道:“季公,我是无所谓,反正我的舰队还在地中海,这里也不是我的战场,我只是送人来的,大王也没安排我在这里作战。再说了,地中海那么大的地方,别的不说,巡逻一遍就要花上年把的时间,我还真不想在这儿耗着。可是季公你就有些委屈了,难道大王给你的任务就是运送他们到这里来?”
  诸葛直见崔谦语含挑拨之意,虽然心里有同感,但是他还是恳切的说道:“左将军,陆将军是大王委任的,就不说他是大王的姊夫这码子事,至少他现在是我们越国的总代表,罗马人、天竺人都在这里,如果我们内部不和,岂不是让人笑话?”
  崔谦听诸葛直提到孙绍,脸上露出犹豫的神情。他对孙绍这次任命陆逊为大将非常不满,他一直以为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是孙绍手下第一战将,就连前将军苏粗腿打的仗都不如他多,这次他冒着危险远航到地中海,一战击杀了马克西穆斯,可谓是战功赫赫,当此之时,他应该是大将的最佳人选,也不枉他为了有仗打而无怨无悔的跟着孙绍这么多年。可是,孙绍居然任命了陆逊为大将,让他崔谦听从陆逊的指挥,这让他非常不爽。
  然而他跟着孙绍这么多年,亲眼看着孙绍一步步的走到今天,对孙绍的心机佩服之极,他敢不把陆逊放在眼里,现在诸葛直抬出孙绍来,他却不得不三思而行。
  诸葛直见他松了口气,又接着说道:“大王这次以身作饵,把萨珊人吸引到阿克苏姆大半年,创造了这么好的战机,现在萨珊人急着赶回老巢,在这里阻击是一件大事,我觉得大王不会那么草率的作决定,他既然让陆逊做大将,那必然有他的理由。也许……”他犹豫了片刻:“他会亲自赶来也不说不定,你要是一怒而去,到时候大王看不到你,又做何是想?左将军,你是大王手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你可不能让大王失望啊。”
  崔谦心中一动,顿时吃了一惊,对啊,现在阿克苏姆城已经解围了,孙绍没有必要再在阿克苏姆呆着,也许他就在赶来的路上,陆逊只是一个临时指挥,如果孙绍到了,而他崔谦却回到了地中海,那孙绍岂不是很恼火?一想到此,崔谦这才露出笑容,感激的说道:“季公,多谢你提醒,我这人性子野,要不是有你这句话,险些误了大事。”
  诸葛直淡淡的笑道:“将军对大王的心意比我了解得深,就算是我不说,将军也是明白的。我只是不想让外人看了笑话去,这才斗胆劝劝将军,有不当之处,还请将军海涵。”
  崔谦大笑,用手指点着诸葛直道:“季公,你啊,十几年不变,还是那副不温不火的性子,和你那从兄倒是很像。走,我们喝酒去!”
  “这么说,又要叨扰将军的美酒了。”诸葛直呵呵一笑,两人并肩而行。
  大帐内,戈尔狄安父子有些尴尬,夏侯荣却是不动声色的拱了拱手道:“陆将军,萨珊人越来越近了,我们的伤亡每天都在增加,罗马的雇佣军投入战斗是能缓解我们的困境,但是人数如果太多了,只怕会适得其反,引起阿尔达希尔的怀疑。依我看大概也只能这样了。如果将军决定在古德斯城截击萨珊人,那我们就尽快动身,到了那里也好做些准备,如果决定在这里动手,那我们就不要三心二意的,立刻进入阵地,以免延误战机。”
  陆逊笑着点了点头:“夏侯大将军言之有理,我们是应该早做准备了。不过,在撤往耶路撒冷以前,我还要在这里先和阿尔达希尔交交手。”
  夏侯荣愣了一下,略一思索,却又心领神会的点点头,不再多问。陆逊见了,暗自赞了一声,夏侯荣不愧有神童之名,思维之快,确实非常人可及,自己只是露了个口风,他就明白了其中的用意,怪不得孙绍一直对他很赞赏,宁可把阿拉伯这么一大块地方交给他经营,也不希望他回到魏国去成为自己的对手。
  夏侯荣和陆逊说的是汉语,戈尔狄安父子听不懂,见他们虽然话不多,却似有深意的样子,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心生疑窦。陆逊看在眼里,淡淡一笑:“二位将军,我先把我的打算对尊父子说一下,如果尊父子有什么想法,不妨当面提出来,我们一起商讨,你们看可好?”
  戈尔狄安听了通译翻译过去的话,连连点头,他们对刚才陆逊说要到古德斯城去截击阿尔达希尔也觉得十分不解。虽说古德斯城有城可守,地势也不错,但是如果真打去在那里截击萨珊人,为什么又要赶到这里来?再说了,这里截击也不错啊,在两个大湖之间,完全可以和阿尔达希尔打上一仗,挫挫他的锐气,说不定还有可能就在这里击败阿尔达希尔呢。要知道他们的总兵力已经超过阿尔达希尔,而且他们以逸待劳,已经休息了大半个月,阿尔达希尔却是长途行军,士气又很低落。
  “将军请讲。”戈尔狄安虽然一肚子的疑问,但还是很客气的欠身说道。
  陆逊温和的一笑:“我之所以决定要在古德斯成截击阿尔达希尔,是因为过了古德斯,就是茫茫大漠,阿尔达希尔在进入大漠之前,必须要补足给养,做好准备。古德斯是他最理想的地方,所以,劫掠古德斯,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戈尔狄安愣了一下,立刻心有所悟。阿尔达希尔一心要到古德斯补充给养,可是当他到达古德斯却发现有重兵把守,那他怎么办?不攻古德斯就走?那千里沙漠可不是闹着玩的,他进得去,未必出得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强攻古德斯,拿下古德斯之后再走。在这种情况下,陆逊就不用担心对方骑兵的行踪,他甚至不用去找对手决战,对手会主动找上门来和他决战,骑兵的优势反而变成了劣势——骑兵善于野战,而不善于攻城,这在阿克苏姆城下已经验证过了的。如果在这里截击阿尔达希尔,那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怎么确定阿尔达希尔的行军路线,一旦他们有所不慎,被阿尔达希尔发现了伏兵,他完全有可能凭着骑兵的速度别换一个地点通过,联军以步兵为主,他们跟不上阿尔达希尔的步伐,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阿尔达希尔跑了。
  换了一个地点,主动权就由阿尔达希尔一方转到了已方,逼得阿尔达希尔放弃自己的长处来攻城,可谓是妙极。
  戈尔狄安连连点头,脸上露出钦佩的笑容,这个看起来很文雅的汉人果然是个用兵高手。
  “那……为什么又要在这里与阿尔达希尔作战?”小戈尔狄安还有些不解。
  “在这里作战,是为了让阿尔达希尔放心,让他以为我们在这里,不在古德斯。”陆逊耐心的解释道:“阿尔达希尔是个很精明的人,我们如果任由他一路平安回到泰西封,他能相信吗?他会一路小心谨慎的前进,有可能在这里就补充好水源。你们对沙漠的情况比较熟悉,知道在沙漠里水比粮食还要重要。从古斯德到泰西封大概两千多里路,以他们的速度,大概半个月左右就可以到。粮食可以省着点吃,实在不行的时候还可以杀马、杀骆驼,可是水呢?仅靠喝牲畜的血是支撑不到泰西封的。”
  小戈尔狄安眼前一亮,抢过话头说道:“所以,我们在这里截击他,不管是不是成功了,他都会放心,然后直接赶到古德斯去,而等他到了古德斯,再想补充水,那就得攻下古德斯城再说,否则,他要么空着水囊走进沙漠,要么再走三四百里,回到这里来补充水。”
  陆逊连忙点点头,笑着赞道:“将军真是经验丰富,一下子就猜到了其中的用意。”
  小戈尔狄安带着几分自得的笑了笑,可是看了一眼老子那张阴沉的脸,他这才回过味来,人家想出来的计策,自己到现在才明白,哪里算得上高明,居然还自鸣得意,简直是丢死人了。他红了脸,讪讪的坐在一旁,低下了头。
  “将军妙计,可是,我们既然要在这里做战,又怎么来得及赶到古德斯城准备?”戈尔狄安不动声色的说道:“他们是四条腿,我们可是两条腿。”
  “所以说,我们不能全在这里,要留一部分人在这里截击,其他人赶往古德斯准备守城。”陆逊诚恳的说道:“在这里截击的人要善于野战中的防守,而赶往古德斯的人要善于守城,如果安排错了人选,就可能前功尽弃。老将军征战经验丰富,和萨珊人的战斗经验也非常丰富,想必一定明白其中的道理。”
  戈尔狄安愕然,他这才发现,原本陆逊打的这个主意是让罗马人在这里截击萨珊人,而汉人却跑到古德斯去守城。原因也简单,因为派遣雇佣军帮贝都因人去打劫,阿尔达希尔可能已经猜到了罗马人的出现,而汉人却从头到尾没有出动过,阿尔达希尔怎么也不可能猜到有五六万汉人的大军在古德斯等他,他大概会认为这里只有贝都因人和罗马人。如果换成汉人在这里截击,那么联军的实力就全部暴露在阿尔达希尔面前了。
  戈尔狄安非常不高兴,陆逊这可是把他也算计进去了。你安安稳稳的去古德斯城,却让我们在野外和人数占优势的萨珊铁骑拼命?你想借萨珊人的刀来消弱我们的实力,也不能做得这么明显吧。
  陆逊看出了戈尔狄安的神情变化,他不经意的瞅了一眼夏侯荣。夏侯荣站起身来,端起一杯茶走到戈尔狄安面前,拱手道:“示巴诸国的一万贝都因人愿意听从将军的指挥,将军足智多谋,罗马步兵方阵闻名天下,能与将军并肩作战,是我夏侯荣的荣幸。”
第四十八章
罗马军团
  戈尔狄安随即笑了,连忙还礼道:“能和夏侯将军并肩作战,才是我戈尔狄安的荣幸。”他的表情很诚恳,语气也很谦虚,但是汉语差一点,“夏侯”二字听起来像上“瞎猴”,让夏侯荣十分别扭。
  他们随即又商量了一下具体的步骤,戈尔狄安起身告辞。一回到他自己的大营之后,刚踏进帐门,小戈尔狄安就忍不住说道:“父亲,这些越人不讲信用,这是让我们和萨珊人血拼,他们跟在后面捡便宜。”
  戈尔狄安瞪了他一眼:“你有更好的办法吗?刚才你不也是直夸这一计妙?”
  小戈尔狄安想起当时的情景,不由得有些尴尬:“我……我也没想到他会让我们罗马人顶在最前面,自己却跑到古德斯城去。”小戈尔狄安愤愤不平的说道:“这些越人太阴险了,我们和萨珊人恶战一场,损失肯定不少,而他们却坐享其成。打完这一仗,到了泰西封,他们的实力最强,我们只能看着了。”
  “这可不一定。”戈尔狄安抚着银须,老眼中闪过一道讥讽的冷笑:“他不在这里,这仗怎么打,那就全由我们自己掌握了。”
  小戈尔狄安一听,恍然大悟。
  陆逊回到后帐,骆统捧着一摞文书跟了进来,担心的看着陆逊:“将军,这仗不好打啊。我看不仅罗马人有异心,就连崔谦他们都不服,夏侯荣虽然不说,可是我保证他也着自己的打算。”
  陆逊平静的看了他一眼,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这不是很正常吗,我们有我们的打算,他们有他们的打算,不过,现在大敌当前,我想他们还是分得清轻重的,真要各自为政,那最后谁能得到好处?罗马人有想法很正常,可是他要想想,放跑了萨珊人,对他们来说可是弊大于利的事情。他要得罪了我们,等萨珊人喘过气来,那倒霉的还是他。”
  “话是这么说,可是……”骆统欲言又止,放下手中的文书,犹豫了片刻又说道:“将军,不是我多嘴,你是大王任命的将军,全权指挥这场战斗,罗马人、示巴人和天竺人都不是越国人,他们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崔谦却是越国的将军,他这样做,完全不顾将军的颜面,长此下去如此得了?”
  陆逊微微的皱了皱眉,随即又平静的说道:“季公不是追出去了吗?他会劝住崔将军的。崔将军虽然脾气直了些,但却不是不识大体的人,他不会有事的。”
  骆统无声的叹了口气,没有继续在说。
  阿尔达希尔派出大量的斥候,在附近百里之内侦察,很快就发现了罗马人和贝都因人的踪迹。罗马人在大苦湖和提姆萨赫湖之间的绿洲上建起了防御阵地,企图截击萨珊人。
  萨珊将领一听,全都破口大骂,有的说罗马人不自量力,赶来送死,有的则说罗马人趁火打劫,却又愚蠢到了极点,从这里赶往泰西封有好多条路,就算他们卡住了最近的这一条路又有什么用,萨珊人马快,完全可以绕一个圈从提姆萨赫湖的北岸过去,凭他们罗马人的两条腿难道跑得过四条腿?
  阿尔达希尔看着吵成一团的大帐沉吟不语,就在众人以为他会避开罗马人,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泰西封的时候,阿尔达希尔问了一句:“你们觉得罗马人能挡得住我们吧?”
  众将不约而同的摇摇头,他们和罗马人交战多次,对罗马人的步兵方阵很熟悉,在以骑兵为主力的萨珊人面前,罗马人曾经横行天下的步兵方阵早就过时了,萨珊人打起来很轻松。
  阿尔达希尔故意让将领们吹嘘了一阵,适时的还引导一两句,不知不觉的,那些将领因在阿克苏姆城下攻击受挫的沮丧心情神奇的消失了,他们斗声昂扬,充满了必胜的信念,似乎举手之间就能将罗马人打得落花流水。
  “既然罗马人赶来送死,我们为什么不击溃他们?难道还要在罗马人面前屈辱的避开吗?”阿尔达希尔站起身来,杀气腾腾的喝道:“击溃他们,让他们看看野战中谁才是真正的王者,然后一路平安的回泰西封。”
  众将轰然应诺,整齐的吼声震得人耳膜生疼。
  萨珊大军很快集结起来,以严整的阵形逼向罗马人的阵地。戈尔狄安接到消息,立刻通知了夏侯荣,让他做好接应的准备,同时摆出经典的步兵方阵,严阵以待。
  被阿尔达希尔蓄意刺激过的萨珊将领们战意盎然,整个阵势透出一股居高临下的气势,在阿克苏姆城下带来的羞辱似乎不见了,眼下的他们又恢复了百战雄师的精气神。
  两军相遇,罗马方阵如同一块顽石,横亘在萨珊人前进的路上,而萨珊人就象是一把高高举起的铁锤,要将所有的挡路石击成粉末,那种屡战屡胜带来的必胜信念,让大多数是新丁的罗马将士感到了令人窒息的压力。戈尔狄安站在指挥车上,看着骚动的阵势,暗自叹了一口气,就凭这样的军队,如何能和萨珊人血拼?且不说兵力悬殊,就算是兵力相当,他也没有资格打一场战役,毕竟方阵的大部分人除了不久前在拜占廷城外的那一场大战,他们还没有闻过血腥味。
  那一场战斗,胜利的是越国水师,而不是罗马人。戈尔狄安无奈的摇摇头。也正因为如此,他虽然不愿意打这一战,也必须勉为其难,如果就这么让萨珊人过去了,那么陆逊可能根本来不及做好准备,到时候越国人败了,孙绍只会迁怒于罗马,以后罗马再遇到萨珊人的攻击,孙绍就不会这么好说话了,他不仅不会帮罗马,还有可能趁隙攻击。
  从罗马的角度出发,他必须打这一仗,当然了,要打到什么程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一军团、第三军团上前,第二军团、第四军团、第五军团准备,第六军团原地待命,让骑兵兵团护住我军左翼……”戈尔狄安下达了命令,令旗兵挥动令旗,将一个个命令传到各个军团。各个军团的军团长接到命令以后,立刻行动起来。戈尔狄安为了减少自己的薄弱环节,在提姆萨赫湖边立阵,右边就是大湖,根本不给萨珊人冲锋留下任何空隙,他把所有的骑兵都调到了左翼进行防守。罗马人的骑兵不值一提,这些骑兵都是雇佣兵团,包括日尔曼人、高卢人、哥特人,在他们的后方,还有夏侯荣率领的一万贝都因人骑兵随时准备支援。
  “攻击——”一声长啸,萨珊人在悠长的号角声中开始冲锋,两千轻骑兵冲向正对面的罗马步兵方阵,冲到方阵前七八十步左右,掉头转向,射出手中的箭,然后飘然远去,周而复始,不断的骚扰调戏着罗马人。
  排在最前的罗马人冲了上去,这些都是二十多数的年轻人,他们没有什么战斗经验,就是那种标准的炮灰,他们的任务就是缠住敌人,用自己的鲜血延续敌人的步伐,以供后面的正规军方阵冲上了去厮杀。可惜,他们的两条腿跟不上对方的马蹄,而他们手中的投枪攻击距离也无法和萨珊人手中的弓箭相比,只能看着萨珊人耀武扬威的来来去去,将一阵阵箭雨射在他们头上。
  他们所能做的,就是举起手中的盾,尽量减少自己的伤亡。
  与此同时,另有三千轻骑兵冲向了罗马人的左翼,很快与罗马雇佣军才厮杀在一起。其实这些萨珊轻骑兵大部分也是雇佣军,他们和罗马人的雇佣军大多来自相近的部落,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只不过萨珊人的雇佣军人数上占了优势而已。然而在这一刻,罗马军团养精蓄锐已久,而萨珊人远道而来,人数优势还没有体现出来,倒是罗马雇佣军团占了一些优势。
  两千日尔曼骑兵首先冲出了方阵,向萨珊轻骑兵迎面冲了过去。一马当先的冲在最前面的,正是那个手持长矛的条顿黑发武士,他披散着长发,整个人似乎在马背上站了起来,一手紧紧的揪住马鬃,一手举矛高呼,大声的吼叫着:“奥丁——”
  跟在他身后的近百名条顿骑士双目赤红,脸色扭屈,满头的乱发在颠箥的马背上随风舞动,手中的各种武器高高举起,张开的大嘴中露出歪歪扭扭的牙齿,从他们的口中只能听到疯狂的叫喊声:
  “奥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