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航海(校对)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313

  蒋干收住脚步,扭过身没好气的看着他:“大王莫非是后悔了?”
  “我没什么好后悔的。”阿尔达希尔缓步走下王座,来到蒋干的面前,盯着他的眼睛说道:“我也有一言相告。新年马上就要到了,泰西封不是特洛伊,你们也不是阿喀琉斯,何况英雄如阿喀琉斯也不是不死之身,你们要是没这本事攻城啊,还是趁早回吧,要不然,嘿嘿,后悔的可不是我,而是你们了。”
  蒋干眼神一紧,拱拱手,一声不吭的转头就走。阿尔达希尔看着他匆匆而去的背影,畅快的哈哈大笑,他走到王座前,看着案上的那纸战书,撇了撇嘴,伸手扯得粉碎,然后一挥手,命令将刚才那两个卫士推出去斩首。
  两人卫士哭喊着哀求也无济于事,很快被砍下首级,身首异处。
  ……
  孙奉接到回报,什么也没说,只是客气的对蒋干说:“委屈先生了。”
  蒋干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孙奉会这么安排,但是他还是恭敬的说道:“幸不辱使命,臣告退。”
  孙奉点了点头,看着蒋干退了出去,这才转身对陆逊说道:“明天就要放回俘虏,我们是不是该进攻了?”
  “不急。”陆逊胸有成竹的摇摇头:“俘虏放回去,还要一段时间才能把消息散播开去,阿尔达希尔也不是笨人,他一定会控制住这些人的嘴巴。依臣之见,还要让罗马人再喊几嗓子才好,要让全泰西封的人都知道,是阿尔达希尔顽抗到底,逼着我们痛下杀手的。”
  孙奉心领神会,连连点头。
  “太子。”陆逊挪了挪身子,向前凑了凑:“大战在即,你还是把这里的情况向大王汇报一下为好。”
  孙奉略作思索,颌首应了:“我马上就亲自赶到父王营里向他做个说明。”
  “正当如是。”陆逊十分满意的笑了。
  孙奉将昆图斯请来议了事,请罗马人再做几天宣传队。昆图斯二话不说,全部应了下来,喊几声又不会死人,再说了,能用波斯语喊话的,也就是罗马人中最多了,他是当仁不让啊。孙奉安排好了相关事务之后,由陆逊看守大营,作最后总攻前的准备,自己带着亲卫营赶往孙绍的大营。
  孙绍正在营里喝茶,艾米丽和狄安娜一左一右的陪着,一个给他捏肩,一个给他读前任罗马皇帝马可·奥里略的遗作《沉思录》。奥里略是一位少见的哲学家皇帝,他不仅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个博学的斯多葛罗派哲学家,即使是外出征战,他也是读书沉思不辍。他服膺希腊文化,精通希腊文,这本《沉思录》就是用希腊文写成的日记体哲学著作,生前从来没有向别人提起过,直到死之后才被整理他遗物的人发现。他的儿子康茂德才智平平,对这本希腊文哲学著作没兴趣,扔在角落里,后来罗马大乱,接连几个君主都是武人出身,对这种哲学没什么兴趣,直到亚历山大继位才重新发现了这本书,并大为赞赏,一度随身携带,孙绍和他在阿克苏姆初会之时就见过这本书。现在亚历山大战死,莫米娅见到这本书就伤心,听说孙绍喜欢这本书,就送给了孙绍。孙绍看不懂希腊文,但是出身贵族的艾米丽和狄安娜都受过希腊文教训,正好做了他的传译员。
  一听说孙奉来了,孙绍也没有觉得有什么意外,只是让艾米丽收起书,给孙奉倒了杯茶。
  “父王辛苦了。”孙奉笑着行了个礼,坐在孙绍对面。
  “我有什么辛苦的。”孙绍笑了一声,举起茶杯呷了一口:“突然来见我,是不是战事不太顺利?”
  孙奉把这几天的战事经过说了一遍,最后说道:“罗马人的大营被烧,让我们本来就不是很充裕的物资更加捉襟见肘,容不得我们从容布置,只得尽快解决战斗了。只是这样一来,入城之时,恐怕血战还是免不了的。”他惭愧的说道:“以前大母经常说,不挑担不知斤两重,儿臣做了几天主将,才知道父王运筹的不易。”
  孙绍嘴角一歪:“奉儿,你做得不错,我非常满意。打仗嘛,总有意外,怎么可能什么事都如你所愿呢。罗马人遇袭,你们没有乱了阵脚,这点已经难能可贵了。”
  “那都是姑父的功劳,要不是有他在我身边,我恐怕也会慌了。再者诸将用力,不管是陈海和李严,还是两位曹将军以及天竺的雇佣军,在敌军两面夹击之时都保持镇定,也让我安心不少,更让我感激的是,杨德祖见微知著,在我反应过来之前已经把那十个细作擒了,这才是我们最后能得胜的关键。现在想起来,我还是后怕不已呢。”
  “杨修是个人才,可惜,他终究不能为我所用。”孙绍叹了口气:“不过也好,这才是杨家的家风。”
  “嗯。”孙奉想了片刻,又说道:“父王,你看时间还来得及吗?”
  “来得及。”孙绍满不在乎的说道:“你安心的去打,不要担心这些事,有我替你守着后路,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做。”
  孙奉感激的点点头,又道:“阿尔达希尔知道我们支持不了太久,一定会命令阿瓦德再次来攻,没有了罗马人帮忙,父王这里的兵力是不是太单薄了?我看还是把曹彰和波调两人手下的骑兵调过来吧。”
  孙绍思索了片刻,有些担心的说道:“把他们调过来,你那些兵力够吗?”
  孙奉不假思索的说道:“反正这些骑兵攻城时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让他们到这里来,确保父王无忧,我也好放心。”
  “呵呵呵……”孙绍笑着抬手拍了孙奉一个后脑勺:“小竖子,嘴蛮甜的啊。不过,你不用在我面前卖嘴,等打完这仗,带着你那个条顿女人回去骗你大母和阿母吧,我看你怎么向他们解释。还有,你准备怎么安排张家和羊家那两个丫头?”
  孙奉不好意思的笑了,抬起手摸摸头:“婚姻大事,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全凭父王和母后做主便是了。”
  “你休想把这难题推给我。”孙绍一撇嘴:“你自已惹的事,自已去处理吧。”他顿了顿,又道:“要论攻城的实力,我这一万摧锋营的实力还是数得上的,你如果需要的话,就把他们带去吧。”
  孙奉坚决的摇了摇头:“父王,你给我做了那么多,我如果还不能攻克泰西封,哪里还有脸主掌这里的大事?摧锋营是父王的禁卫军,我如何能轻易动用。如果一定要用,也要由父王去指挥才行。”他笑了笑,“我还是想借这次大战组建一个自己的禁卫军,以后征战也用得上,不知父王以为然否?”
  “也好,你也该组建自己的禁卫军了。”孙绍也不坚持:“不过,你要记住,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能把性命托在外族人的手里。条顿人目前还可用,其他的蛮族就未必可信了,他们趋利而行,没什么忠心可言,你不要被他们蒙蔽了眼睛。以我看,还是组建一支以越人为主的禁卫军为好,不要让条顿骑士团一家独大,以免尾大难掉。”
  “喏。”孙奉大喜,他一直有心想组建一只自己的禁卫军,又怕引起孙绍的忌讳,所以才趁着这个机会提出来,没想到孙绍不仅不反对,反而给他出主意,这让他心底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有些惭愧,觉得自已对父王有防范心理实在不该,正想着怎么解释一下,孙绍又接着说道:“你姑父是个文武全才,又深受儒家浸染,是个可信的忠臣,你要多多的听他的建议。”
  孙奉一时没明白这什么意思,看了一眼孙绍,孙绍也没看他,只是低头喝茶。孙奉琢磨了一下,让他来试探孙绍的心思就是陆逊的主意,可是现在孙绍却对陆逊大加赞赏,难道他已经看出了这背后的事情,在变相的对自己请示的做法表示肯定?
  “喏。”孙奉含糊的应了一声。
  “拿下泰西封,我们有大量的土地可以分封,所有有功的人都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如何分配,不仅要考虑眼前,还要考虑将来,这是一个很考验人的事情,你不光要听别人的建议,自己也要有主意。”孙绍喝了一口茶,从案上拿过那本《沉思录》,轻轻的放在孙奉的面前:“这是罗马人自己的反思,有不少真知灼见,但也有不少片面之词,毕竟医者不能自医,你有时间可以看看,从中可以得到一些经验教训。罗马人由一个小小的城邦到横跨欧亚非的皇皇帝国,经历了黄金时代,现在又落到如此田地,这其中值得借鉴的东西太多了。你不要放着如此宝山而空回,那样的话,就太可惜了。”
  “喏。儿臣一定谨记父王的教诲。”孙奉躬身应喏。
第八十一章
击掌
  孙奉出帐的时候迎面看到周胤,连忙老远的就躬身施礼,周胤不敢怠慢,赶上一步住了他,有些尴尬的笑道:“我说太子,你总是这么客气,臣如此受得起啊。”
  孙奉笑了:“表叔是长辈,理当如此。且不说表叔当初带我玩耍的情意,就说现在表叔尽心尽责的保护父王,解我后顾之忧,我也应该给表叔行个礼啊。”
  周胤微微一笑,孙奉小的时候,他确实没少带着他淘气,为此还被担心孙奉安全的大桥责备过好几次。眼睛一眨,那个跟着自己屁股后面的小顽童已经长成了一个英气勃勃的少年,年纪轻轻的就将成为西域之王。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为什么孙绍的儿子就能如此成才,而自己的儿子就那么不靠谱呢?现在特牧城有三害,说来也巧,全是姓周的:周循的儿子周青,他的儿子周雄,周鲂的儿子周处,三个小子都还是光屁股的年龄,却已经展现出淘气的天份。周青有一个无法无天惯了的大虎公主老娘,周雄也有一个亭主老娘护着,周处则是因为老子周鲂一年到头看不到人,没有能管,除了扶南幼稚园的老师周玉因为是长辈,在他们眼里还有点威严之外,其他人一概无视之。
  看来自己还得向孙绍讨教点教子经,周胤忽然升起了一个念头,他冲着周胤施了一礼:“太子不在营里留饭?”
  孙奉歉然说道:“本来是想陪父王用膳的,可惜营里事务紧,父王要我赶回去主持,就不留了。”
  “嗯,战事为重,你赶紧去吧,一路小心。”
  “多谢。”孙奉拱拱手,带着尼古拉等人匆匆而别。周胤看着他在司马师的陪同下出了营,这才转头进了大帐,孙绍正背着手站在地图前,听到周胤的报进声,也没回头,只是喊了一声:“仲英啊,进来吧。”
  “大王,又在研究战事?”周胤凑到孙绍身边,顺手将案上的一杯茶递到孙绍手中。孙绍接茶在手,呷了一口,又在地图上逡巡了一会,这才笑道:“马上就要决战了,刚刚太子来说了他们的打算,我再斟酌斟酌,看看有没有什么查漏补阙的地方。”
  周胤笑了一声:“大王教出来的太子,虽然还很年轻,却思虑周密,有勇有谋,实在让人羡慕啊。我家那小子,简直连给太子牵马都不够资格。”
  孙绍瞥了他一眼,既有些得意,又有些好笑:“怎么,想给儿子铺路了?你儿子还小吧?”
  “呃——”周胤不好意思的翻了翻眼睛,连忙摇头道:“我只是犯愁,不知道怎么教他,想向大王请教点门道而已,哪里想给他铺什么路。”
  “其实也没有什么,看他适合做什么,就让他去做什么,只是有两点不可忽略。”孙绍重新把目光落到地图上,竖起两根指头:“一是强壮的身体,二是文明的精神,强壮的身体能够保证自己不受伤害,文明的精神可以保证不伤害别人,有了这两条,纵使不是大才,也不会是一个无用之辈。你家那小子我知道,只是有些骄纵罢了,也不是你的责任,是我那妹子不知道怎么疼孩子,再加上你阿母护子,他不骄狂才怪呢。你也不用担心,等这次回到扶南,我把他们几个都带到身边来好好整治一番。”
  周胤大喜,孙绍要亲自管教他们,那可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大王准备回去了吗?”
  “不回去不行了。”孙绍叹了口气,“你那大虎嫂嫂现在恐怕已经在进攻吴国的路上,天竺人又蠢蠢欲动,洛阳朝庭也有意在吴国的事情上插一脚,试探我的底线,我不回去不行啊。”
  周胤默默的点了点头,这些情况他都知道,最重要的一点是,仗打到现在,越国积储多年的实力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孙绍又坚持不肯加赋以增加收入,连所有的运输费用都不肯少那些商人一个钱,万里征战,国库再有钱也经不住这么折腾。
  他想不通孙绍为什么这么做,但是他能看到好处,不管孙绍怎么打,至少国内的百姓没有反对之声,就算是王庭对他这次远征有不同意见,也找不出理由反对,而如果孙绍要求丞相府加赋的话,恐怕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仲英,他们那边大战,我们这边也不能闲着。”孙绍打断了周胤的思索,沉声说道:“如果那边战事胶着,可能最后还要靠我们和阿瓦德的胜负来左右战局,摧锋营可能要面对一场恶战。”
  “小意思。”周胤不以为然的一笑:“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凭阿瓦德那种懦弱的将领,就算有雄兵百万也不是我摧锋营的对手。”
  “不仅是我催锋营。”孙绍笑道:“还有曹彰来助阵呢,这次务必要把阿瓦德留在这里才行。”
  “曹彰?那岂不是又要让他分一杯羹?”周胤有些担心的皱起了眉头。
  司马师撩开帐门进了进来,一看到周胤,连忙拱手施礼,然后安静的站在一旁。孙绍也没有多说什么,用目光示意了一下司马师,司马师立刻走到地图前,将现在看的地图卷了起来,露出一张包含了萨珊、罗马和贵霜在内的大地图。
  “你吞得下吗?”孙绍反问道。
  周胤愣了一下,顿时明白过来,孙绍要拿下整个萨珊,将来供分封的地方大得无法想象,就算有曹彰参加分肥,也不会影响越国太多。
  “子元,召集众将议事。”孙绍见周胤眼神闪烁,知道他基本上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不再多作解释,吩咐司马师出去聚将。
  第二天,曹彰带着荀恽等人来到孙绍的大营,他带来了由北军和魏国铁骑组成的一万五千骑兵赶来了,一见到孙绍,曹彰就忍不住笑了:“我说越王殿下,你们父子真是一脉相承,什么招阴损用什么招?”
  孙绍也不介意,挽着曹彰的手走进大帐,一边走一边笑骂道:“曹子文,你一见面就诋毁我父子,要是不说出一个道道来,我可饶不了你。”
  曹彰走进大帐,刚要说话,一抬头就看到了那张大地图,上面还用朱砂笔画了几个圈,他眼珠一转,笑道:“怎么,大王已经在准备论功行赏了?”
  孙绍点头道:“这是必然之事,要想将士用命,当然要先把好处说清楚了。至于最后能不能挣到,就看他们的本事了,要让我白送是不可能的。”
  “哈哈哈……”曹彰大笑:“那我也能分一杯羹吗?”
  “何止是你,哪怕是天竺人都可以。”孙绍嘴角一挑,微微一笑:“只要参与这场战事的人都有机会受赏,不分贵贱身份,只论功绩。就算是个奴隶,只要立了功也可以获得自由,获得财富,甚至获得一块土地。”
  “这么说,那我就当仁不让了。”曹彰回头看了一眼跟在他身后的众将,刚想说点什么,却发现已经不用说了,因为这些家伙不论是汉人还是胡人,眼睛都有些红。既然奴隶都可以立功受赏,他们这些人当然也有机会了,反正要打仗,谁不想立功受赏啊,就算战死了,功劳也可以由家人继承,跟着曹彰打仗这么久,曹彰这一点还是做得很地道的,而越王孙绍更是一个以慷慨著名的人。
  “别傻看了,先说说城下的战事。”孙绍推了他一下,催促道。
  “唉,别提了,我要是阿尔达希尔,现在肯定气得要吐血了。”曹彰夸张的摆摆手,示意荀恽解释一下。荀恽忍着笑,把情况说了一遍。
  原来,昨天孙奉回去之后,就召集众将议事,第一个任务按排给了罗马人。罗马人的大营被烧,攻城器械也被烧毁大半,这几天一直在赶制,还没有能补全,所以他们对萨珊人的怨气特别大。孙奉按排他们先在城墙下骂阵,一百人一组,沿着城墙至少安排了十组,每一组还举着写了标语的横幅,就在萨珊人的弓箭射程以外喊,话倒不多,也就是说阿尔达希尔逆天而行,不顾自己已经被阿胡拉抛弃,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拒绝了谈判的要求,非要把泰西封城里的军民拖下地狱的深渊云云,然后就开始一个个的点评阿尔达希尔的战事,把以前他战无不胜的事迹和现在屡战屡败的战绩相对比,说明他不再在阿胡拉宠信的王。
  说来说去其实就是一句话,罪魁祸首是阿尔达希尔,一切都是他挑起来,如果接下来有什么杀伤,也都是他一意孤行的后果,因为孙奉顾惜泰西封城里人民的性命,已经主动要求谈判了,是阿尔达希尔一口拒绝了他优厚的条件。
  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优厚的条件,曹彰知道,孙奉提出的条件非常苛刻,只是现在阿尔达希尔百口难辩,只能任他由泼污水罢了,他总不能再次提出谈判吧。
  “只要一打起来,所有的仇恨都会发泄到阿尔达希尔的身上。”曹彰笑道:“攻破城门,杀死阿尔达希尔这个罪魁祸首,大事可定。说不定啊,这边还没打完呢,阿尔达希尔就被自己人干掉,割下首级来请功了。”
  “没有这么容易的事,仗还要靠自己打的。”孙绍却没这么轻松:“阿尔达希尔做了这么多年的萨珊王,威信不是一两口号就能动摇的,就算他的手下心思有什么变化,也要你们先把阿尔达希尔打残了再说,否则,这就是一个笑话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