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航海(校对)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313

  “你?”关凤有些恼了,撅起嘴不吭声了。孙绍犹豫了一下,示意关小青道:“出去看看除了我们自己带来的人,附近有没有其他人。另外把那只小猪叫起来,我都起来了,她居然还在睡,真不象话。再不起来,我去掀被子,打她屁股了。”
  关小青忍着笑,闪身出了帐。孙绍一屁股坐到关凤旁边,顺手在她的丰臀上捏了一把,压低了声音说道:“你那些书都读哪儿去了,现在这个情况还看不清?他们用心做事,是指望着以后能出去带兵打仗,我用什么心?我就是把心掏出来,他也不会让我带兵啊?”
  “可是,你总不能一直这么不求上进吧。”关凤被他的手摸得满脸通红,一边避让一边说道。
  “不求上进?我都要去经商了,还上个什么进?”孙绍听到门口的脚步声,这才恋恋不舍的收回了手。关小青拉着一脸慵懒的桥月走了进来,轻轻的摇摇头,示意外面安全。孙绍这才坐好,一边由桥月梳头一边说道:“我就是要告诉他,我不习惯这种晚睡早起的事,我要过自在的日子,这样才我好他好大家好。你也不想想,真要是他想栽培我,还等到现在?”
  关凤沉默不语,显然还有些不服气。
  孙绍瞥了她一眼,又说道:“我还告诉你,我在这儿偷懒,不仅是为了我自己,还为了我那岳父大人。我要是真掌了兵,不仅是我那至尊叔心里不安,我那长跑姑父也不会安心的,到时候找个借口把我岳父调离荆州都是轻的。将军离开了战场,还立个屁的功名啊?”
  关凤忍不住的笑出声来,嗔怪的瞥了孙绍一眼,心里一点怨气消失得无影无踪。孙绍不仅鬼主意多,怪话也多,他给刘备起了一个长跑姑父的诨名,说刘备是长跑能手,关凤开始有些不理解,后来一想,还真是贴切。刘备从二十多岁出道就开始跑,从大汉东北的涿郡跑到西南的成都,跑了三四十年,如今才算安稳了几年。
  笑了一阵,关凤又有些遗憾的说道:“那你就真打算这样过一辈子?”
  “以后的事谁知道,现在只能如此。”孙绍反手拍了一下桥月的手:“丫头,睡醒没有?你快把我揪成秃子了。唉哟喂,痛死我了。”
  桥月吐了吐舌头,连忙放开头发,重新梳理。
  孙绍继续说道:“其实我跟你说吧,我还真不想当官。你看他们,从至尊叔到周循,到军营里才十几天,哪个不瘦了一圈,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迟,太劳心了。”
  “那少主以后都不当官?”桥月手脚飞快的绾好了头发,戴上皮弁,又将嘴里含着的发簪替他插好,这才拍了拍手笑道:“好了。”
  “为什么要当官?”孙绍揽镜自照,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过身笑道:“就算是当了皇帝,不也得早朝?何若来哉。你忘了少主的人生愿望了吗?”
  “知道。”桥月一撇嘴,咯咯的笑道:“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嘛,耳朵都听得长茧子了,还能不知道?”
  “嘿嘿嘿……”孙绍压低了声音得意的笑了起来:“人生在世,要么要钱,要么要权,读书也好,习武也好,都不过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不做官照样也能腰缠万贯?既然如此,又何必拘泥呢?至于权嘛,夫人放心,山人自有妙计,到时候一准儿让你们几个都过上好日子,还不用看人脸色,惹了我的人,都会后悔得嚼舌自尽的。”
  关凤三人互相看了看,神情各异的含笑不语。
  “少主,起来了吗?”帅增的声音在外面响了起来。
  几个人连忙停住了说笑,孙绍应了一声:“什么事?”
  “至尊派人来请你去一趟,说是有事情相商。”帅增大声说道:“朱公绪君在外面等着呢。”
  孙绍一愣,孙权这么早来叫他干什么?这十几天他一直忙着江北的军务,怎么会有时间理他?他略作犹豫,立刻应了一声:“你请朱君坐一会,我马上就来。”
  “喏。”
  孙绍梳洗停当,收了脸上的笑容,一本正经的出了帐。正坐在侧帐喝茶的朱绩连忙站了起来,恭敬的行礼。朱绩的父亲朱然是朱治的养子,原本姓施,是朱治姊姊的儿子,朱治近四十岁还没有儿子,就向孙策要求,把施然过继了过来,改姓朱,叫朱然。朱然当时才十三岁,和孙权年龄相近,就成了孙权的伴读,一起读书写字,两人关系很好,好得孙绍邪恶的认为他们有超越友谊的关系。也正因为此,朱绩从小就在孙权身边长大,是孙权很信任的郎官。
  从辈份上说,朱绩比孙绍小一辈,从官职上说,他只是个郎官,而孙绍是个校尉,虽然他这个校尉一个手下也没有,可是身份在那摆着,朱绩虽然不怎么看得起孙绍,但是表现上却一直很客气。一看到孙绍,他连忙施礼:“绩拜见校尉。”
  “罢了。”孙绍知道朱绩父子都是孙权的死党,当然不会自讨没趣的去和他套交情,他摆摆手,一屁股坐下,端起案上准备好的早餐就吃,一边吃一边问道:“至尊找我有什么事?”
  朱绩看着孙绍吃饭,眼神平静,面色沉稳,他躬着身子,很自然的说道:“绩不知。”
  “你一直在至尊身边,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孙绍老气横秋的瞪了一眼,“年轻人一点眼头见识也没有,以后怎么做什么事?这么多年了,一点长进也没有。”
  朱绩也不生气,只是平静的站着。他把孙绍说的一切都当成空气,不作任何表示。
  孙绍意犹未尽,三口两口将早餐吃完,又捡起一块松软的蛋糕扔进嘴里,顺手在朱绩整洁的官服上擦了擦手。朱绩的眉头皱了一下,本能的想躲开,可是又强忍住了。看着那一大块油斑,他的眉头不住的抽动着。
  “小子,忍不住了吧。”孙绍却得意的大笑:“你才长了几根毛,敢在老子面前装老成?”
  朱绩气得要疯,却不敢反抗,孙绍虽然只比他大几岁,可是称老子却是理由气壮的。他和他的父亲朱然确实是同辈。他干笑了两声,向后退了一步:“校尉,可以走了吗?”
  “前头带路。”孙绍一挥手,气宇轩昂的笑道。
  朱绩再也不想多呆了,孙绍一开口,他转身就走。
  一路到了孙权的大帐前,孙绍收起了笑容,规规矩矩的报进。孙权正在帐里忙得晕头转向,听到孙绍的声音,头也不抬的叫了一声:“奉先啊,快进来。”
  朱绩撩起帐门,孙绍弯腰进了帐,一进门,就看到孙鲁班姊妹二人搬着一只漆盘,正一左一右的靠在孙权身边,手里举着一只油乎乎的蛋糕,讨好的向孙权嘴边送。孙权一边改着公文,一边嚼着嘴里的蛋糕,听到孙绍的脚步声,他头也不抬的指着对面的坐席说道:“坐,我把这封刚收到的军报看完跟你说话。”
  “喏。”孙绍老老实实的坐在一边,却不忘和笑盈盈的看过来的孙鲁班、孙鲁育挤了挤眼睛。孙鲁育羞答答的不说话,孙鲁班却指了指手里的蛋糕,又指了指孙权的嘴巴,然后挑起了大拇指,无声的说了两句。孙绍从她的嘴型看了出来,是说“阿翁很喜欢”,不由的笑了。
  “奉先,你帐中做的点心很不错。”孙权放下笔,就着女儿的手将剩下的蛋糕吃完,然后爱怜的拍了一下她们的小屁股:“出去玩一会儿,阿翁和你大兄有话说。”
  “唉。”两个小丫头脆生生的应了一声,捧着空盘子飞快的跑了。
  她们的脚步声刚刚消失在帐外,孙权脸上的笑容就没了。他叹了一口气,张口欲言,却又什么也没说,只是从旁边抽出一份军报放在孙绍面前的案上:“你看看吧。”
  孙绍有些意外,他没有立刻去拿,而是有些迟疑的说道:“至尊,臣似乎不太适宜……看这样的东西。”
  孙权的脸色十分复杂,他看着孙绍,沉默了片刻才说道:“奉先,你知道吗,我想来想去,在这个大营里三万多人中,我竟然找不到一个人能和我共同承担这个消息,并且可能给我提出好的建议的人。我只希望,你看了这个之后,还能对我有信心。”
  孙绍眉头一皱,还是没有拿军报。孙权这么说,肯定是情况很严重,要不然以他那接近钢丝的神经是不会这么紧张的。他当然不会完全相信孙权的话,要说情况严重,这是可能的,但是要让孙权找不到人商量,那肯定有水份。
  他思索了片刻,才试探的轻声问道:“江北战事不利?”
  “不顺利。”孙权叹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坐姿,侧靠在案几上,让跪坐了好久的腿轻松一下,也不看孙绍,盯着头顶的帐篷,语气有些飘忽:“非常不顺利。曹操亲率八万大军,三天前到达居巢,居巢的守军不战自溃。张辽率张郃、殷盖部为前锋,八千步骑向历阳挺进,三天之间,接连击败韩当、凌统等七部人马,昨天已经攻击到历城山。”
  孙绍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快?”
  “嗯。”孙权长叹一声,无力的低下了头,捏着胀痛的太阳穴:“他们……一看到骑兵就落荒而逃,特别是……特别是张辽的战旗。”
  提到张辽这个名字的时候,孙权的声音明显有些若涩。
  孙绍没有吭声,他现在对孙权的这种感觉有很直观的理解。前世看三国演义,只知道张辽很牛逼,但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认识。在军营里住了十来天,纵使他不怎么来值班,他也感觉到了前年那一战张辽给江东士卒留下了怎样的心理阴影。这年头没有电视,没有报纸,全是口耳相传,经过不间断的渲染,在江东士卒的嘴里,张辽已经成了一个超人般的存在——能够以几个骑兵就冲破了数万江东大军的超人。
  数万大军,由孙权亲帅,却被张辽以几人冲得七零八落,普通人看到哥斯拉是什么心情?江东士卒现在就是这种心情。
  如今曹操亲帅八万大军来了,以张辽为前锋,那还不是势如破竹?江东士卒看到张辽的战旗就溃败,是意料之中的事。
  “你对我还有信心吗?”孙权看着脸色沉重的孙绍,自我调侃的说道。
  孙绍迎着孙权的眼光看了一眼,忽然笑了,这一笑,就象是满天的乌云忽然散去,灿烂的阳光突然降临大地,原本乌云密布的天空忽然碧空万里,让人心情顿时一爽。孙权看了,心头的沉重仿佛也突然淡了许多,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有信心。”孙绍的声音十分坚定,一点也没有犹豫的成份:“曹操手下别说只有一个张辽,就算全是张辽,他们能飞过长江来吗?”
  孙权眨了眨眼睛,心有同感的点点头。
  “江北诸军虽然败得太快,可是并不意外,要论步骑野战,我江东本来就不如曹军,面对骑兵败得快一点也是意料中的事,这又有什么可怕的。”孙绍几句话之间,便让孙权轻松了许多。正如孙绍所想,他当然不会因为这个消息就心意大乱,他只是想听听孙绍的意见,其他他担心的不是张辽,是士气。孙绍对军务不感兴趣,和其他人也不怎么接触,就算知道了这个消息,也不会散布出去,引起军心的不安。而他也可以趁此机会看看孙绍是不是真的继承了兄长的军事天赋。
  “现在可怕的是,这些人被张辽打怕了。”孙绍的脸忽然沉了下来,一脸的不屑:“如果还没有打,心里就怕了,那这仗可就不好打了。依我之见,当务之急,是扭转这个局面。”
  “嗯,说得有理。”孙权抚着胡须,连连点头:“那……怎么才能扭转这个局面?”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张辽是偷袭,那我们也偷袭,灭灭他们的威风,涨涨我军的志气,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守住长江天堑。”
  “偷袭?”孙权眼神一闪,沉思了片刻,缓缓的点了点头:“是个好主意,如果能小胜一场,纵使战果不大,也能让将士们缓口气,定定神。”
  “正是。”孙绍声音越说越大,显得有些张狂:“张辽也是两只眼睛一张嘴,有什么好怕的?如果有机会,我倒想和他较量一下。”
  孙权忍不住的笑出声来,孙绍果然还是那个孙绍,一听到单挑这样的事情就兴奋,读再多的经也没用。上次到襄阳单挑关凤,不可能成的亲事成了。如果这次让他到曹营去单挑,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孙权灵光一闪,随即又自已否定了。这年头不兴单挑了,而且曹营也不是襄阳。去襄阳单挑不会有人说什么,可是要派孙绍去曹营找张辽单挑,别人肯定会说他让孙绍去送死。孙绍现在对他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威胁,不需要做得这么明显。
  “胡说。”孙权瞪了张牙舞爪的孙绍一眼,忍着笑说道:“偷袭可行,挑战就免了。你以为曹营是襄阳啊,那可是八万大军,一拥而上,踩都踩死你。”他慢慢收了笑容,又问道:“你看谁能承担这个重任。”
  “甘宁。”孙绍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甘将军是我军最勇猛的将军,作战经验丰富,偷袭这样的事情对他来说应该最拿手了。”
  孙权连连点头,甘宁确实合适,他武技好,经验丰富,当年做江贼的时候,这样的事没少干,从军这么多年,偷袭这样的事情越做越顺手。如果要去偷袭曹营,他确实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可行。”孙权慢慢捏起了拳头,双眼神采奕奕。
第三章
纯属误会
  百十个精壮的汉子围着甘宁,眼馋的看着排成一排的几只酒瓮,闻着浓烈的酒香,不停的咽着唾沫。他们之中有很多好酒之人,一闻到这酒味就知道这是建邺新出的烈酒,每斗百钱以上的高档货,他们平时只能偶尔解一下馋,只有那些跟着甘宁参加孙绍大婚的人才逮住那次机会痛痛快快的喝过一场,现在一看这么多酒瓮,他们怎么能不兴奋莫名。
  难道是至尊说我们仗打得好,奖赏?不对啊,这次折冲将军为前部督,还没有和曹军接触呢。还有一个不对的,折冲将军的脸色为什么这么难看?照理说,赏这么多酒,他应该高兴得眉飞色舞的才对啊。
  诡异!太诡异了!
  大家互相看了看之后,不约而同的把目光看向了甘宁身边的陈海和丁奉,他们是甘宁的亲信,应该知道一点情况。这一看,大家的心情更紧张了——陈海和丁奉的脸色非常严肃。
  这一下,绝大多数人的心情都有些忐忑起来。
  “拿银碗来。”甘宁摆了摆手,肃杀的目光从众人脸上一扫而过,声音中带了些如刀般的锋利。众人一惊,连忙挺直了腰杆,眼神挚热的看着甘宁。
  丁奉取来了甘宁的银碗,打开酒瓮上的泥封,浓郁的酒香一下子涌了出来,人群中顿时响起了咕噜咕噜咽口水的声音。丁奉倒了一碗酒,恭恭敬敬的端给甘宁,甘宁看了一眼众人,又静静的看了一眼碗中的酒,仰起脖子,一饮而尽,酒液流出来不少,胡子上、皮甲上湿淋淋的。
  丁奉又倒了一碗,甘宁再次接过,这一次,他没有任何犹豫,接过碗一饮而尽。然后一抹胡子,直起腰,端端正正的坐在席上,将腰带上别着的短刀拔了出来,横置在膝上。
  众人一看,顿时紧张起来。通常甘宁把这把刀横放在膝上的时候,都表示他准备杀人了。
  “至尊有令,着我部袭击曹营,挫其锐气。我准备带领诸君今夜出击,请诸君痛饮此酒。”
  甘宁的声音虽然并不大,可是在众人耳中听来,却如同炸雷一般,一个个顿时面无人色,接了酒碗在手正准备喝的部曲督甘堂一听这是断头酒,立刻僵在了那里,手中的美酒变得和毒药一般,再也没有吸引力,剩下的只是无尽的恐惧。开什么玩笑?曹军的大营一眼看不到头,如果说三千多人一起冲上去,那还有点意思,这一百人冲过去岂不是送死?
  这酒不能喝。甘堂犹豫了一下,想把手中的银碗放下,却听见甘宁哼了一声,大手已经抓起了膝上的短刀,头皮顿时发炸,眼神紧缩,下意识的向后退了一步,这手里的银碗,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放了。
  “甘宁不才,深受至尊赏识,为至尊效命十余年,方有今日。至尊信任我,命我夜袭曹营,一洗去年逍遥津的晦气,是对我甘宁的信任。甘宁虽然卑鄙,却愿为至尊这份信任赴汤蹈火。甘宁如今身为折冲将军,食邑两县,荣华富贵,概无须言,尚不惜死,诸君却贪生不成?”甘宁冷笑了一声,杀气腾腾的眼神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直看得众人毛骨悚然,这才接着说道:“愿与甘宁一战者,我们共去共回,同享富贵,有贪生怕死者,嘿嘿嘿,就不要怪甘宁不讲情愿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