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校对)第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303

  “不,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刘辩摆摆手,示意蔡琰不要意气用事。他知道荀攸说得对,不仅仅是指要循序渐进,体恤民力这件事,更多的是指他本人。
  荀攸与他会合之后,可能也听过亚历山大的事迹。不过他的观点和蔡琰不同,他看得更远。对他欲效仿亚历山大征伐天下的事,他其实持反对意见。今天借着直道论说秦始皇,其实是不动声色的给他提个醒。荀攸说他是后无来者,说的不是他的才智,而是他的龙。
  他的龙是存世的最后一头龙,目前还不知所踪,能不能回到他的身边,不好说,但是有一点是可能肯定的,在他之后,可能不会再有人拥有一头真正的巨龙。
  他为什么能够在国内半壁江山失控的情况下征服鲜卑?吕布、徐晃等人的强大当然是一方面,鲜卑人的内乱也是一方面,但根本原因却是因为他有龙,他拥有了别人无法企及的异能。他可以利用这个异能,像亚历山大一样征服一个横跨万里的大帝国,然后呢?是不是也像亚历山大一样,人一死,帝国就分崩离析?如果是这样的话,他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让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又有什么意义?
  就为了那个“世界的守护者”的虚名?
  霸业可成,却不可守,这是荀攸最担心的问题,也是他面临的最大问题。草原一行,他到了弹汗山,初步领悟了帝道的秘密,可是他还没有解决绝嗣的问题。就算他解决了子嗣问题,也无法保证龙的传承。
  只有一头巨龙,怎么传承?
  对他来说,解开龙文明的秘密,找到传承龙文明的途径,这才是最迫切的问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却想着征服天下,岂不是痴人说梦?难道耗尽大汉的所有元气,就为了放一朵璀璨的烟火,追求那转瞬即逝的光荣?作为一个统治者,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刘辩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但是这点理智还是有的,所以他才会真诚的向荀攸表达谢意。
  隔着车厢,听着刘辩轻轻的叹息声,荀攸暗自松了一口气,抬起头,看向远方,眼神欣慰。
  ……
  陇关,喊杀声震天。
  马超手持长矛,拨打着如雨的箭矢,嘶吼着奋力向前。
  长矛如风,划出一道道罡风,将无数的箭矢卷了起来,急劲的箭矢落入漩涡,失去了力量,随波逐流,像一根根枯草落在他的脚下。漫天的箭雨,在马超的面前如同无物。
  只有面对强劲的六石守城弩射出的箭矢,马超才会提起心神,小心应付。这种箭矢不仅粗大,而且劲道强悍,有可能撕破他的防护,一旦有一两只箭趁虚而入,他不仅会大失颜面,甚至可能会因此被射杀。
  明悟了命格,力量、速度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但他还不是不死之身,被箭射中一样会受伤,一样会死。
  自负如马超也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他只是勇敢,而不是亡命。
  不仅马超自己知道这一点,徐荣更清楚这一点。他将四架守城弩全部对准马超,轮流发射,让马超片刻不敢大意,时刻处于危险之中。他的攻击受阻,整个攻击势头就被打断,他身边的亲卫没有他这样的实力,即使和他一样勇猛的庞德也无法突破严密的防守,攻上城头。
  他们被压制在城下,不断有士卒被城头的箭雨射伤射死,发出一声声闷哼或者惨叫。
  马超心急如焚,怒火攻心。
  徐荣站在城头,密切注视着整个战场,不停的发出命令,调整攻击的方向和节奏。
  激烈的铜锣声响起,马腾发出了停止攻击的命令。正在苦战的将士如释重负,潮水般的退了回去。马超独力难支,只得挥矛拨落两枝劲射的箭矢,恨恨的向后退去。
  看着城墙下密集的箭矢和横七竖八的尸体,徐荣笑了。
  马超回到中军,怒不可遏:“父亲,我已经快要登城了,为什么要鸣金收兵?”
  “攻上城头又如何?”马腾不紧不慢的说道:“让你离守城弩更近一点?”
  马超语塞。他不是没有机会攻上城头,可是登上城,他并没有因此攻破陇关,却面对着徐荣给他准备好的陷阱,如果不是庞德拼死营救,他就折在城头了。
  “撤退吧,要下雪了。”马腾看看天色,长叹一声:“这一次,又无功而返,这个冬天难熬啊。”
  一听到撤退二字,马超顿时急了。他眼珠一转:“文约叔同意撤了?”
  马腾眉心拧成了川字,沉默半晌:“还没有,我正准备派人去问,想来他应该不会反对吧。”
第253章
不请自来
  长安。
  贾诩默默的看完手中的纸条,嘴角微挑,揉成一团,目光看向火炉。
  白泽会意的提起火炉的盖子,贾诩将曲指一弹,纸团准确的弹进了火炉,迅速被烤焦,燃烧起来,照亮了贾诩的眼睛,随即又慢慢的黯淡下去,直到变成一团灰烬。
  白泽放下盖子,屋里又恢复了幽暗,贾诩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着光,半天才眨一下,静寂无声。
  “通知牛辅、郭武,按计行事。”
  “喏。”白泽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
  牛辅满面愁容的走进了司隶校尉府,来到王允的面前。王允满面笑容,起身相迎。
  “牛将军,这是怎么了,愁眉苦脸的?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
  牛辅拱了拱手:“王公,正是有事要拜托你。郭汜传来消息,说上邽的战事紧急,兵力不足,箕谷又现敌踪,可能会有羌人入关掳掠。唉,你也知道的,一到冬天,这些羌人就会打关中的主意。现在萧关、陇关都在激战,脱不开身,我只有亲自出马了。”
  王允心头一喜,脸上却不动声色。他捻着胡须,沉吟道:“将军所言甚是,箕谷不容有失,羌人凶残成性,一入关中,扶风屯田的成果怕是守不住了。不过,郭泰不是在扶风嘛,调他去箕谷便是了。”
  牛辅犹豫片刻:“王公,这些黄巾……靠不住吧?万一到时候他们没什么损失,却谎报被羌人劫掠,借机藏匿粮食,那可怎么办?山东尽失,陛下可指望着这些屯田的收成呢。”
  王允装出一副愕然的模样,随即一拍额头:“还是牛将军想得周全,我倒是忘了这些黄巾的劣性。不错,让他们屯田还可以,靠他们守卫关中,那可有点危险。”
  “正是。”牛辅点头附和:“我离开长安之外,长安就交给王公了。王公,我给你留一千人,够么?”
  王允连连点头,又道:“将军什么时候走?我去给你饯行。”
  “三天后。”牛辅不好意思的笑道:“大军先行,我还有点私事要处理,可能要滞后一两天。”
  王允笑而不语。他知道牛辅所说的私事是什么,无非是舍不得他刚纳的那几房美妾。不过,牛辅自以为纳妾做得隐秘,却不知道全落在王允的眼中,甚至是王允一手操办的。否则,以牛辅的身份,怎么可能娶到关中世族的女儿,哪怕是庶族小支。
  送走了牛辅,王允父子叔侄回到书房。王允背着手,在书房里来回踱着步,眼中充满了抑制不住的喜悦。等待了这么久,机会终于降临了,他不能不激动。
  “父亲,牛辅会不会有诈?”王盖皱着眉头,提醒道。
  “他这个蠢货,能有什么诈?”王允瞥了王盖一眼,不屑一顾。“他连那几个女人为什么嫁给他都不知道,还能给我设计?”
  王盖苦笑一声,坚持道:“前些日有消息来说,天子已经征服的弹汗山,想来用不了多久就会回朝。那些黄巾贼虽然桀骜不驯,对天子对极是畏服。只要天子一封诏书至,他们能不全力以赴?”
  “这不是不信任黄巾贼,而是牛辅想争功。”王允摆摆手,打断了王盖的话。“张辽守萧关,徐荣守陇关,郭汜守上邽,都有功,眼看着天子回朝,大局将定,牛辅能看着诸将立功,而自己却坐镇长安,寸功未立?这时候杀几个羌人,给自己添一笔功劳,这个新年才能过得好嘛。”
  王允说道,不禁笑了起来。笑声中有讥讽,有不屑,还有得意。
  他看不起牛辅这样的人,他看清了这些人的丑陋本质,不学无术,只知道杀人争功,哪里知道真正的治国大道。等我控制了关中,联手关中世家,把关中治理得物阜民丰,路不拾遗,让你们看看什么叫治国,什么叫王佐之才。
  你们这些西凉匹夫只配做鹰犬,哪有资格出将入相。
  “郭淮出关没有?”
  王晨连忙上前:“还没有。”
  “那只能怪他自己运气不好了,这么好的一个立功机会,他居然不能参与。”王允笑笑:“让刘范、孙肇来,该让他们出力了。”
  王盖转身离去。
  王允又转身对王晨说道:“让彦云(王凌)这两天辛苦一点,多留意牛辅的行踪。一旦他落单,我们就行动。大军离城之后,只要牛辅就擒,我们控制长安就易如反掌了。另外,你去一趟萧关,让边章、韩遂等我的消息,千万不能撤兵,否则休盖我翻脸无情。”
  “喏。”
  ……
  三天后,牛辅的三千步骑离开长安西行,赶往箕谷。
  半夜,王凌匆匆走进司隶校尉府,叫醒了刚刚入睡的王允:“叔父,不出你所料,牛辅果然抛下大军,潜去了城外的外宅。他行踪隐秘,只带了二十名亲卫。”
  王允哼了一声:“不知死活的匹夫,天子居然信任这样的人,焉能不败。”
  王凌笑容满面。
  王允翻身坐起,一边穿衣,一边说道:“刘范、孙肇准备好了吗?”
  “他们早就做准备好了。”王凌笑眯眯的说道:“原本还担心进不了城,现在牛辅去了外宅,倒是省了一个大麻烦。等拿到牛辅的印绶,入城简直是易如反掌。”
  王允嘴角一撇:“你以为我在城外购宅,是随意之举?”
  “叔父高瞻远属,步步为营,令人叹服。”
  “我在城外为牛辅置宅,不仅是为了抓牛辅方便。”王允系上绶带,站在铜镜前,仔细端详着镜中的仪容:“更是不想给这些益州军进城的机会。说实话,我到现在也不放心这些益州军。”
  “怎么,叔父看出了什么破绽?”
  “这倒没有。可是正因为什么破绽也没有,我才觉得不安。”王允沉吟片刻,“刘焉那个人,我很清楚,貌似大度,其实心胸狭碍。他既有心独立,怎么能把兵权交给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关中人?他身边有侄儿,有儿子,应该交给他们其中一人才对啊。就算儿子、侄儿无能,他也应该交给随他一起入川的荆州人,不应该交给孙肇这个关中人啊。”
  王凌也有些不安起来。
  “今日抓捕牛辅,让我们自己的人动手,孙肇和他率领的益州军只能守在外围,不得进入宅院。得手之力,益州军进城的人数也不能超过我们的人,必须保证长安控制在我们手中。”
  王凌点头答应。
  时间不长,王盖赶到,报告说刘范、孙肇已经准备好了。王允又将刚才的话关照了王盖一番。王盖听了,也有些紧张。王允很不高兴,严厉的喝斥道:“大丈夫临事不惧,只要防范周全,他们就算有鬼,又能奈我何?只要擒住了牛辅,就算刘范、孙肇有什么问题,他们还能攻进长安城不行?届时只要我一纸命令,韩遂、马腾入关,区区三千益州军还不是手到擒来。”
  王盖躬身领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3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