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校对)第2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303

  “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刘辩看着屋顶,抚着唐瑛被汗水浸湿的背,伸手拉起锦被,将她拥入被中。“我想,这也许就是房中术所说的握固锁阳,可能……是一种自警机理。”他无奈的强笑一声:“也许是说,我还有更进一步的机会吧。”
  “神仙有什么好,神仙不食人间烟火,一个个都绝情无义,哪有人间夫妻可贵。”
  刘辩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回答唐瑛。他的故事太离奇,说出来,比龙还要神奇,恐怕唐瑛也不会相信,还会认为他是搪塞她。与其如此,不如不说。
  “既然陛下不要这江山了,臣妾守在这里还有什么意思,不如随陛下一起去玄冥海,纵使被冻成冰尸,也能与陛下多相守一段时间。如果陛下能够得道成仙,跨龙而去,说不定臣妾也能鸡犬升天呢。”
  刘辩无声的笑了,拍拍唐瑛的肩膀:“好啦,我又没说不回来。你要是也走了,恐怕我就是想回来也回不了。你要帮我看着这个皇宫,守着这个皇位,等我回来。如果我得道成仙,我就骑着龙回来接你,到时候我们一起做神仙伴侣。如果没能成仙,又没死,我就回来继续做我的皇帝,你做我的皇后。如果……”
  唐瑛捂住了刘辩的嘴:“如果是那样,臣妾就带着玉玺跳河。”
  刘辩眨眨眼睛,没有说话,过了良久,他说道:“让唐陶跟我去弹汗山。”
  ……
  昔日的曹氏旧宅,如今的卞氏大宅。
  卞秉指挥着几个身强力壮的奴仆,将厚重的门槛卸下。
  一辆俭朴的马车驶入大门,走入中庭。车门打开,曹丕先跳了出来,看着旧曾相识的大院,看着几乎一个也不认识的仆人,小大人似的叹了一口气。
  卞氏抱着曹彰也走了下来,看了一眼四周的人和物,面无表情的向内室走去。
  “子承,你跟我来。”
  卞秉应了一声,连忙牵着曹丕的手,跟着卞氏走进了后院。来到收拾得干干净净,满壁锦绣的房间,卞氏放下曹彰,转身对卞秉说道:“你不是想立功吗,现在有一桩功劳送给你。”
  卞秉大喜:“姊姊,什么样的功劳?”
  “把阿丕送回去。”卞氏拉过曹丕,摸着他的头,眼中露出不舍之意。“把他送到他父亲身边。”
  卞秉愣了一下:“为什么?那你呢?”
  “我要跟着陛下北行。”
  “你跟着陛下有什么用?”卞秉叫了起来:“他要去弹汗山闭关修行,不能近女色的,你去了能干什么,难不成做个端茶送水的婢女,虚耗韶光?”
  卞氏瞪了他一眼:“如果陛下愿意让我为他端茶送水,那都是卞家的福气。如果没有陛下,你觉得我还有什么用?你还能住这样的宅子?”
  卞秉语噎。他虽然不是什么权贵,却也收到了消息。天子刘辩要到弹汗山闭关修行,将朝政交给了陈留王刘协。至于内幕如何,众说纷纭,谁也说不清楚。刘协与卞家没什么关系,之所以善待卞家,都是因为姊姊卞氏在天子面前受宠的原因。如果天子去了弹汗山,再也不回来,那卞家的确没什么指望了。与此相比,卞氏远赴弹汗山,保持与天子的联系,才是最正确的结果。只要天子升天的消息没传来,就没人敢对卞家不利。
  他叹了一口气:“只是苦了姊姊。”
  ……
  平南将军张燕走进皇宫,拜倒在天子刘辩面前。
  “张燕,修行如何?”刘辩抬手虚扶,示意张燕起身。
  张燕站了起来,拱手而立:“回禀陛下,进展顺利,大约有大贤良师当年七成境界。”
  “七成?”刘辩满意的点点头:“进展不错。不过,大贤良师当年暴病而亡,朕总觉得他的心法里面有些问题,你就不要冒险了,还是练习十二形吧。”他顿了顿,又道:“知道朕为什么拜你为镇南将军,移镇颍川吗?”
  张燕摇摇头:“臣愚昧,不解其中深意。”
  “其实也简单,黄巾军人数众多,需要更多的土地。郭泰在西,杨凤在北,朕把你安排到南,再加上在东的管亥,你们也算是各得其所。将来平定袁术之后,你可以进兵至江南,那里有大片的土地可供开发,只要你们不怕辛苦,愿意付出汗水,供养千万人不成问题。”
  张燕恍然大悟。他一直以为刘辩要将他调集黑山老巢呢,原来刘辩是希望他带着黄巾军到江南安居乐业。地广人稀的江南虽然不如中原富庶,可是对于渴望土地的黄巾军来说,这简直是一块梦寐以求的乐土。他拜倒在刘辩面前,哽咽道:“陛下恩泽,我太平道数十万道众铭记于心,不敢须臾有忘。”
  刘辩一声叹息:“耕者有其田。朕这算是实现了大贤良师未竟的事业了吧?张燕,把朕的安排告诉管亥,告诉每一个黄巾将士。朝廷没有忘记他们,朕没有忘记他们。”
第318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辆马车驶进了谯县的曹家大院,正在家休养,准备过年的曹操闻讯,亲自迎了出来。
  曹丕跳下车,看着有些陌生的父亲,一时有些迟疑。曹操看着曹丕,又看看他身后的马车,也有些意外:“你母亲呢?”
  曹丕还没来得及回答,曹昂从侧院大步赶了过来,一看到曹丕就笑了。
  “哈哈哈,阿丕,一年没见,长高了好多啊。来,让阿兄抱抱,哈哈哈,好重,你是不是到草原上吃了太多的肉,现在壮得像个小牛犊。”
  被曹昂高高举起,曹丕终于笑了起来。兄弟俩闹成一片。
  卞秉走到曹操面前,躬身行礼。曹操又问了一句:“你姊姊呢?”
  “她不回来了,说要侍奉陛下北行。”
  “她不回来,那我的璋儿呢?”曹操有些不悦,转身向堂上走去。卞秉拱着手跟在后面,亦步亦趋,语气谦卑,笑容恭敬:“姊姊说,璋儿还小,离开母亲不便抚养,先让她养着,待有阿丕一般大小,再送回来不迟。”
  曹操挑了挑眉,没有再说。到了堂上坐下,又随意指了一个座榻,示意卞秉入座。他眼珠转了转:“天子北行弹汗山,究竟是修行,还是要对冀州用兵?”
  卞秉迟疑了片刻,摇了摇头:“这个……真不太清楚,他只带了一千多骑,不像是用兵的样子。”
  “一千多骑就不能用兵?”曹操不满的看着卞秉:“鲜卑已服,天子一至,随时都可以纠集起上万的骑兵。更何况还有幽州的刘虞和公孙瓒,要对付袁绍,那还不举手之劳。”
  卞秉苦笑。他知道曹操想打听什么,可是他真的不知道这些内幕。见卞秉一副为难的表情,曹操哈哈一笑,挠了挠头:“好啦,不说这些,你送丕儿回来团聚,也是一桩喜事。我请你吃酒,请你吃酒。唉,对了,你知道徐晃从孙策手里夺走的那把刀……现在在哪儿?”
  这一次,卞秉笑了,因为他知道这个答案。
  “陛下赏给了陈留王。”
  曹操的脸颊一阵抽搐,半晌没有说话,笑声也变得有些不太自然。
  ……
  宴后,曹操安顿好了卞秉,匆匆来到书房。郭嘉已经在书房里等着,听到曹操的脚步声,立刻起身拉开门,将曹操迎了进去,随手又关上了门。书房里已经煮好了茶,随着翻腾的热气,温暖而微辣的姜味弥漫在整个书房里,让曹操精神为之一振。
  能独自一人在曹操书房里逗留,是郭嘉独享的权利。
  “奉孝,天子将剖鲧吴刀交给陈留王,究竟意味着什么?”
  郭嘉沉吟片刻,抚着唇边淡淡的胡须,摇了摇头:“天子好大的气魄啊。如此神兵利器,居然能交给明显有野心的陈留王,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的。可惜,如此有气魄的天子,却不能善终。”
  曹操瞅了郭嘉一眼,没好气的笑了一声:“最可惜的是居然是你的敌人吧?”
  郭嘉哈哈大笑:“不错,如果能和这么有气魄的主公并肩征战,一定是一件不错的事。贾诩有眼光,荀攸有运气。不过,我也不差,将军如果遇到这样的局面,大概也会如此处理吧?”
  曹操想了片刻,点点头:“不错,这么做是最合适的。不过,我现在不在他的位置上,说起来轻松,真到到了那一步,未必就做得出来。很多时候,人是看得破,忍不过啊。”
  “将军能承认这一点,已经难能可贵。”郭嘉赞了一句,立刻调转话题:“不过,剖鲧吴刀对我们来说是屠龙利器,对天子来说却没什么威胁。陈留王就算有足够的境界使用这把刀,也只能对将军和徐晃这样的亚种龙有用,对天子这样的真龙是没什么意义的。要对付真龙,恐怕不仅要有高深的境界,还要有赤霄剑这样凤系神兵才行。”
  曹操微微颌首:“荀彧突然失踪,会不会是去玄冥海寻赤霄剑?”
  “应该是,否则,没有什么样的威胁能让天子放下一切。”郭嘉抬起手,揉着有些酸痛的眉心:“将军,除了荀彧之外,还应该注意一个人。”
  “陈纪?”
  “对。陈纪成为四个辅政大臣之一,实在有些莫名其妙啊。”郭嘉转过头,眼神发亮:“陈纪是儒门名士,陈家是与荀家齐名的颍川世族,影响力不亚于荀家。他不依附袁绍也就罢了,如今又成为辅政大臣,是不是说天子有意调和皇室与儒门的冲突?”
  “你是说……”曹操犹豫着:“天子借此机会向天下人表示他愿意与儒门合作,以此来瓦解山东儒门?”
  郭嘉点头称是。
  “如此一来,袁绍岂不是麻烦了?”
  “袁绍麻烦与否,是袁绍的事。”郭嘉提醒道:“将军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心向背,可能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当此重要关头,一步走错,就有可能身败族亡,名灭功销。”
  曹操吃了一惊,眼神凛然,沉吟了片刻,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奉孝,还是你想得远,我差点疏忽了。天子这一招釜底抽薪着实阴毒啊,袁绍……又要上火了。”
  ……
  河间,易水南岸。
  袁绍勒住了战马,目光越过易水,注意着远处影影绰绰的易城,脸色阴沉。
  郭图、田丰等人拥在一旁,谁也不说话,可是眼神中闪烁的却满是忧虑。袁绍刚刚收到了一件紧急消息,天子将朝政交给陈留王刘协,任命了四个辅政大臣,自己将北上弹汗山闭关修行。
  这个简单的消息就像一柄利剑,一下子刺痛了袁绍的神经。
  一是陈纪居然名列四个辅政大臣之列,与杨彪共同负责外朝的事务。陈纪是山东儒门名士,杨彪是山西儒门代表,弘农杨家与汝南袁家齐名,都是四世三公的显赫家族,让这两个人负责外朝事务,无疑是向天下人昭告,儒门主宰朝政的可能性就在眼前,根本不需要通过什么激烈的手段,更不需要再立新朝,现在就可以实现。
  那袁绍这个儒门领袖还有起兵造反的理由吗?
  一是天子闭关修行的地点不是长安,不是洛阳,也不是长安城南被道门视为隐修最佳地点的南山,却是曾经被鲜卑人当作王庭的弹汗山。弹汗山在幽州之西北,从弹汗山南行,越过代郡,很快就能兵临中山、常山。天子这是去闭关修行,还是要与公孙瓒两路进击冀州?
  一想到天子率领万骑横扫草原的赫赫战功,袁绍的手心全是汗。对付公孙瓒一人,他还有些把握,再来一个天子,他可是一点胜算也没有。
  道义没有了,兵力优势也没有了,这一仗还怎么打?
  “公则,这会不会是天子的一计?”袁绍侧过身,轻声问道。郭图连忙凑了过来,压低了声音:“盟主,就算是一计,也不能掉以轻心啊。凤鸟不出,本来就有很多人抱以疑惧之心,如今朝廷重用陈纪、杨彪这两个儒生,只怕……”
  袁绍皱了皱眉:“如之奈何?”
  郭图看了看四周,见所有的人目光都有意无意的落在他们身上,不由得一滞。他冥思苦想,绞尽脑汁,脑门上憋出细密的汗珠,也没想出一个好办法。袁绍见状,失望的叹了一口气:“既然公则无计,那只好聚众议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3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