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303

  “公达……”
  “吁——”车夫应声拉住了缰绳,马车慢慢停了下来。荀彧快步跟了上去,车门打开,荀攸伸出手,将荀彧拉上车。车门重新关闭,马车重新起动。
  “阿叔,为什么突然要离开洛阳?”荀攸不解的问道。
  “不知道,就是一种感觉。”荀彧淡淡的说道:“再不走,我怕就走不掉了。”
  荀攸吃了一惊:“被天子发现了?”
  “不是。”荀彧眉头微挑,随即又恢复了平静:“我心里有些不安,想到山东去看看。”
  “看看袁绍?”
  “嗯。大军集结这么多天了,他们怎么还没动静?”荀彧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柳树,眼中是化不开的忧虑。“兵贵胜而不贵久,二十万大军,日费数千金,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都不知道吗?”
  荀攸没有回答。他也在为这件事不解。袁绍身边有很多谋士,其中不乏智慧过人之辈,据说不仅汝颍的郭图、辛评等人赶到了袁绍的军中,田丰、沮授等河北名士也被袁绍招揽到了帐下,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些人应该明白,可是为什么袁绍到现在还没有发动攻击?
  出现这样的问题,不可能是这些人笨,而是他们另有心思。不管他们有什么样的心思,在这种时候,犯这样的错误,都是不可原谅的。荀彧因此不安,他同样也因此不安。
  “皇甫嵩放弃了兵权,将大军交给朝廷。”荀攸换了一个话题,“阿叔,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山西人志向不小,而且杀伐果断,不像那些人夸夸其谈,坐而论道。”荀彧轻声说道:“我担心……会功亏一篑,不仅谋划无法实现,反而会将百年来的成果毁于一旦。”
  荀攸闻言,心有同感的长叹一声。过了片刻,他又问道:“那……我们怎么办?”
  “先去看看究竟出了什么事,然后再做计较。”荀彧靠着车厢,闭上了眼睛。荀攸欲言又止,他知道荀彧的心情不好,只得把满腹的疑惑藏在心里,暗暗咀嚼、揣摩。
  有些事,荀彧不告诉他,他就不能问。这就是世家的规矩。
第059章
借题发挥
  看着空荡荡的庐舍,刘辩无名火起。他转身回了宫,自顾自的坐下,怒视着紧随而来的唐瑛。
  唐瑛噤若寒蝉,在刘辩阴冷目光的逼视下,下意识的跪了下来。
  “如果你能早点告诉朕,而不是自作主张,朕岂能容他如此轻易的离开洛阳?朕就算用不了他,还能杀不了他?现在他跑了,朕将多一劲敌,你知不知道?”
  “陛下,臣妾知错了。”唐瑛后悔莫及,泣不成声。她知道荀彧的能力,当然也知道刘辩说的一点也不错。荀彧离开洛阳,肯定会成为刘辩的一个劲敌,不知道要给刘辩带来多大的麻烦。她的自以为是也许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一想到此,她不禁后悔莫及。“陛下,是臣妾糊涂,请陛下责罚。”
  “你是错了,却不仅仅是这件事。”刘辩一动不动,“放走了荀彧,朕只不过多了一个敌人。朕有那么多敌人,再多一个,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可是,你作为朕最亲近的人,最信任的人,却在欺骗朕,自行其事,你知道这会给朕带来多坏的影响?”
  刘辩的声音高了起来,厉形于色:“那些人瞒着朕,不相信朕的能力,可以说是别有用心,故意诬蔑。你也这么做,别人会如何看待朕?朕如果能宫里的事都处理不好,还有人相信朕能治理好国事吗?”
  “你只知道袁绍想取朕而代之,你知不知道皇甫嵩是虬龙命?有人劝他自立,却被他拒绝了。朕相信他是忠臣,可是,如果所有人都认为朕愚不可及,我不知道他的忠心能维持到什么时候。”
  “现在袁氏起兵,大汉土崩在即,我不知道他会不会改主意。”刘辩苦笑了一声,喘了两口粗气,接着说道:“为了让他相信大汉还没有瓦解,我每天都要端着,装出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每一句话,都要仔细斟酌,既不能说错了,更不能露出任何胆怯……”
  “我走路要昂首挺胸,我坐着要挺直腰杆。即使没有人的时候,我都要保持正襟危坐的姿势,因为我不知道身边的人哪一个是奸细,哪一个嘴不严……”
  “为了让人觉得我有帝王之相,我哪怕是再累,也要练习凤仪。我想像袁隗那样有气势……”
  “和皇甫嵩学习兵法,我不敢有任何放松,生怕被皇甫嵩当成废物,当成不可雕的朽木,生出轻视之心……”
  刘辩越说越动气。想起这些天来强颜欢笑,走到哪儿都要装出一副领袖的样子,再看看眼前自作聪明的唐瑛,他真是气不打一处来,积累多时的怒气一下子全爆发出来。皇帝是那么好当的么,一举一动,都要三思而后行,生怕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记在历史上,被人笑话也就罢了,他现在考虑不到那么远,被人轻视了,那才是麻烦。
  皇甫嵩有虬龙命,为什么不反?一方面,是他有臣节,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对大汉还有信心。如果他觉得大汉已经没希望了,他还能这么死心塌地吗?大汉的希望在哪儿?就在他的肩上。如果他不能让皇甫嵩看到希望,不能让这些将士觉得大汉还没有亡,这些人随时可能反戈一击。
  他要端着,他不能有丝毫松懈,哪怕他再绝望,他也要一脸自信。
  走路要端着,坐着要端着,连睡觉的时候都不敢大意,生怕自己说了梦话,泄露了自己虚弱的表象。为了能早点掌握用兵之道,他刻苦学习,哪怕是囫囵吞枣的背,他也要把皇甫嵩讲的兵法记下来。为了能让自己看起来有帝王之相,哪怕是再累,他也要练习凤仪,让自己看起来有堂堂之相。
  装一天容易,装两天也容易,一连装十几天,没有片刻喘息,这是一个艰巨的考验,即使他曾经受过专业训练,也有些支撑不住。皇甫嵩、阎忠、贾诩,张绣、张辽、皇甫郦,哪一个是普通人?在一群人才面前装逼,真他妈的累啊。他快要崩溃了,这才用回城拜祭太后为借口,要逃离那个杀气腾腾的军营一晚。他想见见亲人,他想见见万年公主,见见唐瑛。他想在亲情的港湾里躲一躲,休息片刻。
  谁曾想,唐瑛居然给他来这么一手,而且已经瞒了他很久。
  “英子,他们怎么中伤我,我都无所谓,充其量只是一些皮外伤。他们怎么骗我,我也无所谓,因为我本来就不相信他们。可是你不一样,你是朕最信任的人,最心爱的人,你这么对朕,是在朕的心口刺了一刀啊。”
  刘辩怒形于色,声色俱厉:“朕也是人,朕的心也是肉长的,朕也有累的时候,也有扛不住的时候。朕希望你成为朕能舔舐伤口的温柔乡,而不是成为另一个勾心斗角的战场。你懂不懂?你懂不懂?!”
  “陛下,臣妾懂了,臣妾懂了。”唐瑛痛哭流涕,膝行到刘辩面前,抱着刘辩的腿,哭喊道:“臣妾错了,臣妾错了,臣妾思虑不周,自作聪明,误了陛下的大事,请陛下责罚臣妾,臣妾万死不辞。”
  刘辩看着唐瑛满是泪水的脸,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他也知道唐瑛不是有意为之,只是想不到那么多。从本质上来说,她也是想为他分忧,只是帮了倒忙而已。他之所以大发雷霆,一方面是憋得太久,需要借机发泄一下,另一方面也是要给唐瑛一个教训,以免她再犯同样的错误。
  现在,唐瑛接受了教训,明白了谁才是这个皇宫里的主人,他的怒气也发泄过了,自然该见好就收。权力是最好的春药,看着一向强势的唐瑛跪在自己面前,梨花带雨,娇弱可怜,不禁性致大动。他伸出手指,挑起她的下巴:“既然知错,那朕要罚你,你可从命?”
  “陛下但有所命,臣妾无有不从。”
  “那好,罪从口出,亦当用口来赎。”刘辩松开手指,挺直了腰杆,将愤怒的分身挺到唐瑛面前。唐瑛看着几乎顶着她鼻端的突起,面红耳赤:“这……太后丧期未过,陛下……”
  刘辩打断了她,不容置疑的说道:“这皇宫里,朕说了算。”
  “是,陛下。”唐瑛不再争辩,撩起刘辩的衣摆,俯身过去。
  ……
  东观,蔡琰抱着焦尾琴,坐在露台之上,轻轻拨响了琴弦。
  琴声清越悠扬,节奏轻快,仿佛一阵风吹过溪水,溪水在欢快的吟唱。
  蔡琰弹得很用心,眼神迷离,嘴角轻挑,沉浸在琴声中。
  墙角处,蔡邕拱手而立,眼神纠结。
  一曲奏罢,蔡琰收回手指,轻声道:“阿爹!”
  蔡邕一怔,从墙角走了出来,缓步走到蔡琰的身边,低着头,看着蔡琰,看着那架焦尾琴,轻叹一声:“阿琰,你救不了他。”
  “阿爹,我心里难受。”蔡琰的眼圈红了,声音也带了几分鼻音:“他……不像恶人,怎么会成为凶物?”
  “这不是他想不想的问题,而是龙的本性就是残暴。”蔡邕看了看四周,声音压得更低:“恶龙已经觉醒,只是他自己还不知道。不趁着此时机除去,一旦被他发现了龙形的秘密,孵化出巨龙,天下兆民陷于水火,生灵涂炭,悔之晚矣。阿琰,你愿意看到这样的他吗?”
  蔡琰抽泣着,肩膀一耸一耸,无言以对。
  蔡邕将她搂入怀中:“好了,好了,下不为例,忘了这半阙琴谱吧,把它藏在心里最深处,永远不要再弹。”
第060章
君择臣,臣亦择君
  刘辩依然闭着眼睛,脑海里却一片空灵,五官也变得极为敏锐。
  他能闻到唐瑛身上的幽香,他能听到唐瑛稳定有力的心跳,他能听到旁边宫女的梦呓。可是这一切都不能让他留意。
  他刚刚做了一个梦,听到了琴声。梦中云遮雾绕,人影模糊不清,琴声却异常清晰,声声入耳。
  这曲琴声听起来似曾相识,可是他却想不起来在哪儿听过。他不是一个精通音律的人,和蔡琰学过几天琴,却一直不成曲调。不过他可以肯定,刚才听到的这曲琴不是蔡琰教他的。这完全是两种风格,蔡琰教他的琴听起来虽然空灵,却如大地般沉静,刚才听到的这曲琴,听起来却是那般的灵动。听着这琴声,他原本死寂沮丧的心一下子活泼起来。
  “怎么了?”唐瑛睁着朦胧的眼睛,坐了起来。被角从她的肩头滑落,露出一片白皙。
  “哦,没什么,做了一个梦。”刘辩思索片刻,摇了摇头,将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他知道唐瑛不喜欢蔡琰,既有嫉妒,又有不屑。为了学琴的事,她已经很不高兴了。这时候提起琴声,她肯定又会往蔡琰那儿想。
  “梦到了谁?”唐瑛的眼神有些不善。
  “没有梦到谁。”刘辩看着唐瑛红肿的眼睛,歉意油然而生。“英子,刚才……”
  “哼!”唐瑛眉毛一挑,刚要发怒,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神情又软了下来。“是臣妾有错在先,罪有应得。蒙陛下不弃,臣妾感激不尽。”
  刘辩满意的笑笑,又道:“你明知荀彧是王佐之才,为什么不告诉我?”
  “告诉你又如何?”
  “我封他做侍中,随侍左右,让他给我出谋划策啊。”
  唐瑛摇了摇头,一声叹息:“没用的。如果他自己不愿意,你就是封他做大将军也没用。这些名士,我最清楚不过了。有的好名,你越是请他,他越是不来。拒绝一次,名气就大一分。有的好利,求名就是为了求利,不做官的时候一身正气,做了官,比谁都无耻。”
  “荀彧……是这样的人?”
  “他不是。”唐瑛轻叹了一声,有些无奈:“他是真有才,所以不为名,不为利。他要的,只是一个值得他辅佐的帝王。”
  刘辩听懂了。就像马援对光武帝刘秀一样,君择臣,臣亦择君。以荀彧的大才,不可能看不出乱世将临。在这个时候,他要考虑的是前途,而不是空头道义。如果不能让他觉得你值得辅佐,你就是跪下来求他,他也不会多看你一眼。
  刘辩心情更加黯淡。荀彧这样的大才,就在自己身边,居然也看不上自己,可见自己真不是什么帝王的材料。废物就是废物,再努力也不可能成为雄主。要怪,只怪自己运气不好。如果穿到一个太平盛世,自己还可以混混日子,做个守成之君。生在这乱世,要面对着无数野心家,自己这点本事可真是不够看,不知道最后会被谁玩死。
  “我真是没用。”刘辩苦笑道:“也许,我真的应该把皇位让给弟弟。”
  “不,你是真正的大丈夫。”唐瑛翻身坐起,双手抱着刘辩的脸,盯着他的眼睛:“陛下,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也许不是最强壮的,可是你有担当,敢于面对自己的责任,甚至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你就是真正的大丈夫。”唐瑛一字一句的说道:“臣妾相信,你拥有真正的帝王应有的胸怀,将来一定会重兴大汉。”
  被子从她的胸口滑了下去,轻薄的内衣遮不住她的丰满,刘辩一时看得眼直,嘴里发干。
  “英子,你的胸怀……也不小。”
  唐瑛一愣,低头一看,顿时羞得满脸通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3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