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校对)第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303

  “你以为我怕你?”张绣仰面大笑:“战便战,我又不是没战胜过你。”
  “哇呀呀,气死我了。”吕布彻底抓狂了,拔腿就向张绣冲去。曹性、魏续连忙拽住。开什么玩笑,刚刚被人家救出来,就要和人家拼命,这也太丢人了。
  ……
  “当!”夏侯惇挥刀架开徐晃的战斧,连退几步,挥了挥酸痛欲断的手臂,喝道:“撤!”
  夏侯渊闻声下令,率领将士们迅速向后撤去。徐晃追上山头,指挥部下迅速占领制高点,这才向远处的贾诩、杨凤发出消息。沉重的战斧在他手中轻若毫羽,浑不在意。
  杨凤看看撤退的曹军,又看看空中盘旋的鹞鹰,兴奋不已。“贾侍中,夏侯惇撤退了,我们可以向前攻击,与陛下会合了。”
  贾诩一动不动,看看面前的地图,又看看远处的太室山,眉心微蹙。
  “请伍都尉来。”
  一个亲卫飞奔而去,将正在左翼追杀敌军的伍玄请了过来。伍玄一边抹着额头的汗,一边笑道:“贾侍中有何吩咐?”
  “子初,那个方向十五里到二十里左右,是什么所在?”
  伍玄抬起头,顺着贾诩的手指,看到了天空的鹞鹰。“应该是二十八浦。不过,要到二十八浦,我们要先绕过登封城,路程大概有四十里左右。”
  伍玄在地图上指出了位置,贾诩不禁摇了摇头:“栖之,你觉得呢?”
  杨凤也回过味来了。“这似乎有诈。夏侯惇未败而撤,应该是诱我们入山。二十八浦莫非有什么问题么?”
  伍玄想了半晌:“二十八浦是二十八个水潭,位置近乎二十八宿,据说水源相通,连成一体,的确有些古怪。不过,最大的问题还在于现在水量不多,要供应我们这么多人马的饮用,可能……”
  伍玄咂了咂嘴,没有再说下去。
  杨凤明白了:“可是,如果我们不进兵,陛下和吕布能出来吗?”
  “所以明知这是一个必死之局,我们也要去闯一闯。”贾诩抬起头,沉思片刻,嘴角挑起一抹讥笑:“看样子,戏志才的目标是陛下啊。不过,夏侯惇撤得太仓促,不够自然,未免露了形迹。依我看,戏志才可能有些力不从心了。”
  杨凤不解:“侍中,你的意思是说戏志才……有失控的可能?”
  “逆天而行,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以轻驭重,也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以曹操区区万人,不足以围杀陛下,只能凭借有利地形固守才有可能。现在戏志才让夏侯惇放弃这个险地,让我们和陛下会合,要么是放弃原有计划,要么是来了新的援军。”贾诩淡淡的说道:“我想,这个援军应该是袁术袁公路吧。”
  杨凤和伍玄互相看看,都有些跟不上贾诩的思路。贾诩怎么就能断定袁术参加了,曹操是袁绍的部下,而且和袁术向来不和啊。
  “戏志才想诱我们入伏,我们就将计就计,让他咽不下去,吐不出来。”贾诩声音一凛:“子初,我给你三千人,你务必守住此处,能做得到么?”
  伍玄迟疑片刻,默默的点了点头。贾诩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伍玄话不多,但是只要他答应的事,他就不会放弃,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会将这条退路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贾诩随即又找来徐晃:“公明,再辛苦你一趟,立即率领三千人为前锋,抢占登封。”
  徐晃二话不说,领命就走。贾诩看着徐晃走了几步,突然叫住了徐晃。他走到徐晃面前,上下打量了徐晃两眼:“你悟了?什么时候的事?”
  徐晃微微一怔,迟疑了良久,这才淡淡的说道:“早就悟了,只是一直不敢确认。直到随陛下行军至砥柱,夜梦跃龙门,这才确认自己悟了。”
  贾诩笑了,伸手拍拍徐晃的肩膀:“公明,你是个能做大事的。好好干吧,不要担心,皇甫太傅是蛟龙命,陛下一样信之用之。”
  徐晃松了一口气,躬身一拜:“谢侍中提醒。晃心里这一块巨石总算是去了。”
  贾诩点点头,挥手令徐晃自便。他们两个一问一答,云淡风轻,杨凤、伍玄却听得目瞪口呆。杨凤看着施施然走回来的贾诩,结结巴巴的说道:“徐晃……是什么?”
  “应该是应龙。”贾诩轻描淡写的说道:“你没看到他用斧的姿势大开大阖,有如应龙之翼?”
  杨凤恍然大悟,用力拍了拍脑门:“这个徐晃,真够高深的啊。悟了应龙命,居然一点形迹也不露。贾侍中,还是你眼力高明,一眼就看出他悟了。”
  贾诩瞟了他一眼,笑了一声:“要不是悟了命格,他能将那么沉重的战斧挥洒自如?栖之,以后奉承人,能不能说点有诚意的话?”
  杨凤尴尬的笑了起来。其实他也早看出徐晃的异常了,只是他不像贾诩这么肯定,而且也没想到徐晃居然是应龙命。贾诩是个智者,不是武人,却从徐晃用斧的招数上看出了徐晃命格,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可是,贾侍中,你怎么能确定徐晃的应龙命不会犯忌?”
  “陛下说了,应龙不是真龙,真龙无形。”贾诩顿了顿,又道:“徐晃为人稳重,不是那种犯上作乱的人。他是应龙命,只会成为陛下的左膀右臂,不会成为陛下担心的对象。”
  杨凤若有所思,微微颌首。
  ……
  徐晃去了心结,心情大好,率领三千步卒一路急行。留守登封的曹洪稍一接战,便率军退去,将登封城拱手相让。
  徐晃率军入城,一边清查登封城里的情况,一边派出斥候打量四周的情况,同时派人汇报贾诩。贾诩率军赶到的时候,徐晃也接到了斥候的汇报,纪灵、桥蕤率领一万大军,正在赶来。
  看完战报,贾诩有些担心的对徐晃:“能守得住登封城吗?”
  徐晃微微一笑:“请贾侍中放心,请陛下放心,有徐晃在,袁术休想进登封一步。”
  贾诩满意的点点头,随即与杨凤一起率领主力赶往二十八浦。
  贾诩刚刚离开,纪灵、桥蕤也接到了消息,率军直扑登封城,同时派人向袁术汇报,请他立刻派人增援。如果不能及时夺回登封城,戏志才的计划会全部落空。
  徐晃坐在城头上,看着远处袁军激起的烟尘,微微一笑,对族弟徐商说道:“阿商,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切勿错过。”
  徐商看看远处的敌军旌旗,眉头微皱:“兄长,敌众我寡,恐怕守不住啊。”
  徐晃看看他,暗自叹了一口气:“你守城,我出战,先挫其锐气。”
  徐商大惊失色,看看城外,再看看徐晃。徐晃已经提起大斧,大步下城,宏亮的声音远远传来:“不论我是生是死,你都不准出城,违令者,斩!”
  徐商打了个寒颤,下意识的大声应道:“喏!”
第152章
徐晃发威
  纪灵率领三千人为前锋,奔到城下,勒住了战马,打量着城头。
  城头已经换上了朝廷的战旗,旁边还有一杆将旗,上面有一个“徐”字。
  纪灵冥思苦想,也没想出朝廷有哪个将军姓徐。
  不过,他随即看到了一个姓徐的将领。一个年轻的将领,率领五百将士,在城门外列阵。一杆小一些的将旗在他身后飞舞,上面应该也是一个“徐”字。
  纪灵笑了,年轻人就是冲动啊,和天子一样,这位年轻的将领居然想以五百人迎战他的三千大军。既然你要送我功劳,那我就不客气的了。纪灵举起三尖两刃刀,向前一指,厉声喝道:“前锋营,击杀之!”
  战鼓声响起,一千前锋营冲出战阵,直扑徐晃。
  徐晃背着手,一动不动。两名亲卫站在他的身后,一个手持大旗,一个拄着徐晃的战斧。
  两军相距一百步,徐晃低下了头,不动如山。
  两军相距五十步,袁军兴奋的吼声传入徐晃的耳朵。徐晃依然低着头,伸出右手,亲卫立刻将战斧递到他的手中。徐晃接斧在手,在地上轻轻一顿。“嗡”的一声闷响,整个大地似乎都跟着晃了一下,每一个战士的心也跟着跳了一下,猛然惊醒。每一个人都睁开了眼睛,眼神凌厉,面目狰狞。
  两军相隔二十步,徐晃抬起了头,冷漠的目光越过身前的盾牌,锁定了那个被亲卫簇拥的袁军校尉。那校尉正在奔跑,被徐晃看了一眼,突然觉得寒意彻骨,心生惧意。他下意识的想停住脚步,急切间哪里停得住,被身后的士卒推得踉跄向前。
  没等他反应过来,徐晃举斧大吼:“杀!”吼声未落,他冲出了战阵,战斧划出一道银光,向冲在最前面的两个袁军士卒砍去。袁军士卒报以怒吼,举盾相迎,挥刀便砍。
  “呯”的一声巨响,盾裂,刀碎,人亡。
  一颗首级,半面盾牌,飞跃二十余步的距离,砸向那个惊魂未定的袁军校尉。
  袁军将士目瞪口呆。
  徐晃沉默的挥动战斧,卷起一道道斧影,隐隐有风雷之声,当者披靡。
  五百将士以徐晃为锋,势不可挡的杀入袁军阵中,轻而易举的撕开了袁军原本就不算严整的战阵。只不过数息之间,徐晃连杀六人,冲到了那个袁军校尉面前,一斧劈下。
  校尉与两名亲卫同时举起了盾牌,劈出了战刀。
  徐晃身体微侧,手中战斧不变,一斧劈在校尉的盾牌上。
  两柄战刀从他身侧刺过,刀锋刮在战甲上,擦出一溜火星,摩擦声刺耳。
  “轰!”盾碎,露出了校尉惊恐的脸。
  斧落,劈开了校尉的头盔,劈开了校尉的面门,劈开了校尉的身体。
  徐晃收斧,左右一挥,沉重的斧头敲在那两名袁军亲卫的头盔上。一声脆响,两名袁军亲卫口鼻喷血,踉跄着向左右摔倒。
  此时,校尉的身体像一朵盛开的花,慢慢的分开。
  徐晃迈步从两片身体中穿过,血淋淋的战斧一指远处的纪灵:“杀!”
  他身后的将士热血贲张,齐声怒吼:“斩将!”
  更多的人同声大喝:“夺旗!”
  袁军被徐晃的骁勇吓得魂不附体,他们看看被徐晃一斧劈成两半,残躯犹自扭动的校尉,心神俱震,再也没有人敢和徐晃面对面,有人大叫一声,掉头就跑,有人哭出声来,如丧考妣。
  徐晃拔步飞奔,直扑纪灵。
  纪灵汗如雨下,两眼发直。他万万没想到,这个不知名的年轻将领居然有这样高明的武艺。这简直是传说中的万人敌啊,明悟了命格,据说有白虎命的孙坚也不过如此吧?可是,为什么他之前却没看到一点点杀气,白虎命的孙坚可是百步之外都能让人感受到他的压力。
  纪灵来得匆忙,刚刚到城下,面对着徐晃五百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压力,所以他也没有急着布阵。他相信,以千人前锋营足以缠住徐晃,他的任务是防止城里的人出城支援徐晃,这样一来,他就可以趁势夺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3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