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校对)第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303

  “对,陛下要和你订一个君子协定。”荀攸一字一句的说道:“陛下会率军北伐鲜卑,寻找龙形导引图谱,陈留王将坐镇洛阳。在他回来之前,袁绍不得称帝,不得鼓动陈留王称帝,不得进攻京畿。”
  “若他一直回不来呢?”荀彧有些恼怒,不禁反唇相讥:“难道就凭这一句口头协定,就要儒门放弃统一天下的机会。”
  “当然有时间约定。”荀攸竖起一根手指:“十年。十年之内,天子若寒毒发作身亡,帝位自然是陈留王的,你想怎么样,他都管不了。如果他侥幸不死,他也会给你十年时间。十年之后,他会挥师东进,与儒门决战,看看是飞龙在天,还是凤舞九霄。”
  荀彧犹豫了。对于袁绍来说,对于儒门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否则,只要天子率军东出荥阳,逼袁绍决战,袁绍就会面临溃败,儒门就会四分五裂。
  “这个机会……的确很难得。”
  “是的,这是陛下给你的机会,给儒门的机会。”
  “是么?”荀彧似笑非笑:“他有这样的善意?恐怕是他不得已而为之吧。”
  “我也想不明白。不过,我相信你不会拒绝的。”荀攸哈哈一笑:“是不是?”
  荀彧无奈的点了点头:“是的,我的确无法拒绝。”
  “那你就是接受了?”
  “我不接受也没办法。”荀彧眉心紧蹙,忧心忡忡:“袁绍现在也没有心思攻进洛阳,他只想着统一山东。我现在有些担心,他会不会又是一个秦始皇,身负凤系血脉,却行龙系之政。”
  “这一点你大可放心。”荀攸微微一笑:“他不配。”
  “他不配,谁配?”
  “如果非要挑一个,我觉得陛下更有希望成为你心目中的内圣外王。”荀攸转着酒杯,淡淡的说道:“陛下龙系血脉觉醒,的确有多疑、暴虐的倾向,可是他心中有大仁。因为寒毒在身,他不愿祸及无辜女子,强行压制自己的欲念,自囚于密室,所以到目前为止,为寒毒所伤的女子唯有皇后一人,还是误伤。”
  他瞥了荀彧一眼:“这个结果,你肯定想不到吧?”
  荀彧沉吟了半晌,忽然笑了一声:“公达,说了半天,你是来做说客的吧?”
  荀攸笑而不答,“还有一个附加条件,陛下要华佗到军中听令。”
  荀彧眉头微蹙,眼中露出些许讥讽:“华佗治不了他的寒毒。”
  “陛下要华佗是为了医治将士,减少伤亡,而不是为了他自己。”荀攸起身,拱拱手,扬长而去。
  ……
  襄阳。
  诸葛玄带着诸葛亮、诸葛均走进了襄阳城,径直来到了州牧府,投上名刺,求见荆州牧刘表。
  很快,刘表迎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卷书,看到诸葛玄,大笑着迎了上来,抱着诸葛玄,拍打着他的背。
  “老弟,你来得好啊。”他一边拉着诸葛玄进门,一边笑道:“山东乱起,徐州大战在即,我正打算派人接你来荆州,没想到你就来了。这样好,这样好,天下汹汹之际,我们还有一方净土读书。”
  诸葛玄非常意外:“兵乱已及徐州了?我出门的时候,徐州还是风平浪静呢。”
  “你不知道?”刘表诧异的说道:“天子要北伐鲜卑,洛阳的战事停下了。袁绍没有了压力,他还能不抓紧时间统一山东?徐州刺史陶谦没有派兵助阵,他早就看不顺眼了,这次腾出手来,恐怕第一个就要收拾他。老弟,我很担心你啊,兵乱一起,生灵涂炭,人不如犬啊。”
  诸葛玄皱起了眉头,回头看了一眼诸葛亮。诸葛亮脸色平静,无动于衷。
  “那使君欲待如何?是出兵平叛,还是响应山东?”
  刘表眨了眨眼睛:“我是大汉宗室,受天子之命镇守荆州,当然不会响应山东。不过,出兵平叛么,目前未见天子诏书,不宜妄动。于今之计,自然是尽一个臣子的责任,供应粮赋,保一方平安。”
  诸葛玄懂了。刘表这是两不得罪,割据荆州,坐观时变啊。他将粮赋送到洛阳,既解决了天子北伐的补给问题,又给儒门争取了时间,却偏偏做得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看来是有高人给他出过主意了,或者说,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意见,而是整个荆州的态度。
  不过这样也好,荆州安定,正好适合诸葛亮闭关读书。
  ……
  洛阳,卞氏迈着小碎步,脚步轻快的走进了密室。
  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刘辨没有动。以他的耳力,卞氏在数十步以外,他就听出是她来了。
  得知卞氏能辨玉,又是卞和的后人,与和氏璧有着天然的联系,刘辩把寻找传国玉玺的任务交给了她,让她以打扫的名义在宫内暗访。他一直觉得传国玉玺还在宫里,万年公主遍寻不着,未免有些奇怪。就算他的到来改变了历史,传国玉玺失踪却是在他来之前,不应该受影响。受影响的倒是孙坚,孙坚死在龙渊,根本没机会踏入洛阳一步,当然更没机会将传国玉玺带出洛阳。
  既然还在宫里,又找不到,那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有人藏起来了。
  谁藏的,刘辩不敢断定。宫里儒门的人太多了,谁知道是哪个做了手脚。事实上,传国玉玺是不是还在宫里,他都不敢肯定。
  听到卞氏的脚步声,刘辩的心里升起了希望。今天卞氏的脚步声很轻快,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喜悦,看来是有喜讯。可是他却没有意料中的兴奋。一来是因为传国玉玺是凤系血脉的圣物,对他用处不大,二来是因为他大致猜出了那个人。他虽然不出密室一步,但是从卞氏这几日的排查进展来看,大致知道她在什么地方发现的。一想到藏玉玺的那个人,他就有些伤感。
  卞氏走了进来,向刘辨行礼,神情平静,甚至有些淡漠。但是刘辩看了她一眼,从她略显细长的眼睛看到了深藏不露的喜悦。
  “看你这样子,应该有好消息告诉朕吧。”
  卞氏默默的点了点头:“臣妾侥幸,不辱使命,找到了传国玉玺可能在的位置。”
  “是么?”刘辩淡淡的说道,轻叹一声。
  见刘辩意兴怏怏,卞氏更加沉默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她聪明得很,知道刘辩很可能已经猜出了答案,现在心情不好,如果她主动邀功,说不定反会惹得刘辨不高兴。这时候,保持沉默是最明智的做法,只有那些没头脑的女人才会迫不及待的讨赏。
  刘辩沉默了很久,没有再提传国玉玺的事,而是换了一个话题:“朕马上要北伐了,你是回谯郡去,还是随朕北行?”
  卞氏一怔,侧过身子,看着刘辩,一脸疑惑:“陛下,你这是……”
  “朕的意思,你应该懂。”刘辩平静的说道:“如果你想回到曹操身边,朕就派人送你回去。如果你不想回去,朕想带你一起同行。”
  卞氏沉默了片刻:“曹君有我无我,没什么区别。陛下没有我,只怕不太方便。罪妇……还是暂时留在陛下身边吧。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这样也好。”刘辩无声的笑了笑:“没收的那幢曹家宅院赐给你了。你家里还有什么人?父母兄弟中有没有人能做事的?写封家书,让他们到洛阳来,朕会善待他们。山东很快就会大乱,洛阳比较好。”
  卞氏喜极而泣,连忙拜谢。曹家的宅院也就罢了,刘辩要让她的父亲兄弟做官,这可是卞家梦寐以求的事。卞氏是倡门,是贱户,不管他们付出多少努力,也很难得到世人的认可。在曹家,她只是一个侍妾,因为有几分姿色,又能生养,得到了曹操的喜爱。可是这种喜爱毕竟有限,当与丁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曹操毫不犹豫的抛弃了她,就像丢弃一个玩物。要想靠曹家提携卞家,希望实在渺茫。
  可是现在,因为刘辩的一句话,她所有的梦想都实现了,怎么能让她不喜出望外。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古人说得一点也没错。
第171章
离别
  椒房殿。
  唐瑛拥被而卧,静静的看着殿门外阳光灿烂的庭院,看着庭院中怒放的花朵,心却像秋风中凋零的落叶,一片死寂。
  真是飞来横祸。
  天子嵩高山大捷,一举击溃袁术、曹操等人的大军,又临阵破境,眼看着就可以驾驭巨龙,荡平天下,重兴大汉,没想到却中了寒毒,而第一个被波及的人竟然是她。
  到目前为止,虽然天子性情大变,由一个懦弱无能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大丈夫,由一个无人君之相的废物变成了挥斥方遒的霸主,可是他却一直只有她一个女人,他甚至连她身边的宫女都不染指。
  如果不是这样,她也许不会中寒毒。
  可是,她并不后悔,相反,她非常骄傲。
  这是她的丈夫,是她一个人的皇帝。
  即使是现在,刘辩自囚于密室,迫不得已,从掖庭罪妇中挑选了卞氏去服侍,他依然每天都来看她。每天这个时刻是唐瑛每天最幸福的时刻。她总是竖起耳朵倾听,一旦听到那熟悉的脚步声,她就欢喜得像个孩子。
  门前忽然一暗,刘辩出现在殿门口,殿中顿时寒意大增,连灯火都有些瑟瑟。
  唐瑛的心却暖了起来。她知道,刘辩又来了。
  “英子,今天感觉怎么样,好些了么?”刘辩走了过来,脸上露出笑容,虽然笑容也带着三分寒意,可是唐瑛的心里却暖洋洋的。她甚至觉得自己的身体都暖和了许多。
  “多谢陛下,臣妾好些了。”
  刘辩走到榻边坐下,挽起唐瑛的手,摇了摇头:“又在安慰我,哪里好些了。”他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个东西,掖进唐瑛的怀中,顺手在唐瑛的胸前捏了一下,笑道:“送个暖手宝给你。”
  唐瑛娇笑了一声,闪身避开。这是刘辩和她之间的小游戏,两人以前经常这样毛手毛脚的,绽出一点点星星之火,最后烈火燎原,恶战一场。不过现在刘辩就是一个人形大冰坨,她也中了寒毒,不敢再有房事,相互之间就剩下这些小情趣了。
  “是什么东西,硬梆梆的,杵得人难受。”唐瑛说着,拿出那件东西看了一眼,顿时目瞪口呆。“传国……玉玺,陛下,在哪找到的?”
  “永乐宫的一口井里。”刘辩淡淡的笑着,脸上却是掩饰不住的痛苦。唐瑛倒吸一口冷气,半晌没有说出话来。她情不自禁的掩住了嘴巴,杏眼瞪得溜圆。
  “别想太多了,也许是他疏忽了。”刘辩握着唐瑛的手,再也没有看传国玉玺一眼:“有没有什么感觉?”
  唐瑛抚摸着传国玉玺,忽然一挑柳眉:“好象有点热热的。这就是陛下说的暖……暖手宝?”
  “嗯,朕要北伐,以后不能天天来陪你。这个留在你身边,暖暖手,晤晤心。”刘辩轻声笑道:“英子,考你一个问题,知道传国玉玺的传承历史么?”
  “不知道。”唐瑛眼神一斜,撅起有些发青的嘴唇:“陛下要谈古,还是去找蔡琰谈比较好,哪怕是万年公主也比臣妾强上许多。”
  “你啊,就是不肯读书。”刘辩无奈的笑笑:“那朕说得再简单一点,关于传国玉玺,你知道哪些?”
  唐瑛伸出一根手指,抚着嘴唇,皱眉想了起来。她神情专注,别有一番美艳,看得刘辩心头微动。唐瑛是个坐不住的人,永远都是那么活力四射,现在身中寒毒,不得不卧在殿里,倒是发现了一种安静的美。
  “孝元后摔玺?”唐瑛嗔道:“臣妾就记得这个,陛下还知道什么,讲给臣妾听听。”
  “那你知道卞和献玉,完壁归赵的故事吗?”
  “哦,对对,传国玉玺原来是和氏璧,这两个故事也可以算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3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