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校对)第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496

  梁啸笑笑。
  “我当然也问过那些渔民,不过他们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刘陵收回目光,盯着梁啸。“你有更好的解释吗?”
  梁啸笑得更加开心。“贺喜翁主,你终于用自己的眼睛来体悟道,而不是从古人的只言片语中追求道,假以时日,淮南王府三千门客,皆当以翁主马首是瞻。”
  刘陵瞪了他一眼,忽然发怒,拍案大叫。“你快给我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我脑袋都快想破了,没看到我眼睛都肿了吗?”
  梁啸愕然。刚才还是淑贤温良的知性女子,怎么突然就狂躁了。难道是……生理期?
  见梁啸吃惊的模样,刘陵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抬起手,讪讪的挥了挥。“好了,我有点心烦,不是针对你。你不要放在心上啊。”
  梁啸小心翼翼地问道:“翁主……烦什么?”
  “我……”刘陵咬了咬嘴唇。“说实话,我原本觉得你是敷衍我,走一趟,只是……闲着无事,干脆就来验证一下,抓住破绽,也好笑话你一番。可是这一趟走下来,我觉得你的建议……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那不是好事吗?”
  “可惜,这个不错的选择只是我的看法。我父王会怎么看,我一点也不清楚。我……我不知道能不能说服他。人人都知道当放宽眼量,未雨绸缪,可是真正能放弃眼前利益的人又有几个?我……我总不能置身事外,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身陷灭顶之灾。”
  梁啸沉默。他不知道怎么劝刘陵。刘陵是个聪明人,其中的利害,她应该一清二楚。只是明白归明白,能不能按照她的意愿做,有时候还真说不定。
  “马上就要到松江口了,我直接回淮南,不送你们去吴县了。你小心严助。”刘陵沉吟片刻,又道:“另外还有一件事,我想提醒你。你师傅……可能有求死之心。”
  梁啸大吃一惊。“什么?”
  “我说不清为什么,只是有这种感觉。你下次去东冶的时候,多和他接触一下,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愿是我错了。”
  梁啸心慌意乱,连声答应。桓远有求死之心?活得好好的,干嘛要求死啊。不过,他相信刘陵在这方面判断。他到这个时代一年多,看起来和这个时代的人已经没什么差别,可是从内心深处,他还没能真正融入这个时代,不是很难理解这个时代的人内心的想法。
  至少在他看来,桓远根本不应该有什么求死之心。
  “行了,你说跟我说说,你是怎么看待海船的这种情况的吧?”
  “喏。”梁啸没心思再和刘陵卖关子,竹筒倒豆子,将地球是圆形的道理说了出来,又辅以月食的证据。刘陵听得目瞪口呆,盯着梁啸半天没反应。梁啸也没注意到,说完便一个人呆在一边,绞尽脑汁地回忆和桓远见面的所有细节。
  终于,有一句话浮现在他的脑海中。桓远曾经说,也许上苍让他苟活至今的目的,就是要让他将这些密技传给他。现在,所有的密技都传给他了,他的使命完成了,他还会苟活吗?
  想通了这一点,梁啸立刻去找刘陵。刘陵笑了笑,说了一句:“还算不慢,没到吴县,你就反应过来了。”
  梁啸汗颜。
  数日后,船到松江口,刘陵继续沿着海岸线北行,梁啸等人上了岸,驰向吴县方向。心里有了事,梁啸就不肯在路上耽搁哪怕一点时间,他催着闽越的使者一路急行,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赶到了吴县,踏着月色站在了严助的面前。
  见梁啸完成任务,平安归来,严助也没说什么。他已经接到了天子的诏书,同意封刘驹为侯,不过不是刘驹想要的吴侯,而是娄侯。娄县就在吴县边上,大概有就近监视的意思。
  梁啸管不了那么多事。在他看来,现在谈判谈不成才好呢,刘驹一天没安顿好,桓远就一天不能放手。刘驹安顿好了,桓远反而有危险。他只管桓远的生死,刘驹封什么侯,关他鸟事。
  严助也等得急了,稍作收拾,立刻由窦去非安排了一辆楼船,再次赶赴东冶。梁啸本来不想管严助的事,可是他现在也想尽快赶到东冶,便建议严助在楼船上加几个帆,并将楼船的飞庐拆掉一部分,尽可能降低重心。他可不想陪严助一起被淹死在海里。
  有卫青在一旁做证,严助丝毫不怀疑梁啸的办法是否有效。窦去非安排工匠在楼船上装上了三根桅杆,装上了大小三面帆,帆船就算是在大汉时代正式诞生了。
  这种大帆的效果比刘陵做的临时帆作用强大了,绝大部分时候,楼船都不需要人划桨,只有风平浪静,海上一点风也没有,才需要人力推动。
  三天之后,他们赶到了东冶。
  谈判的事,自然有严助去负责,梁啸操不了那个心。他找了个机会,赶到桓远的府中。
  桓远看起来很平静,没有什么寻死觅活的迹象,只是眼神有些清冷。见梁啸再次登门,他很高兴,问起了梁啸习剑的事。梁啸一路上想了很多主意,最后还是想到了剑法。见桓远问起,他掏出锦囊,摊在桓远面前,一脸无奈。
  “师傅,这些字我都不认识,怎么练啊?”
  “你不认识这些字?”桓远大吃一惊。
  梁啸理直气壮地说道:“当然不认识,这里面全是古文,我哪认得。今文我还没认全呢,你还让我认古文。师傅,你是不是不想把剑法传给我,又怕我说你藏私,这才故意给我这份看不懂的剑法啊。”
  “小竖子,你说什么哪?!”钟离期火了,不顾桓远在侧,冲过去,抬手就要打。
  桓远拦住了钟离期。“你没问淮南翁主,她学问精深,一定看得懂这些文字的。”
  “你说是密诀嘛,我怎么能随便给她看。”梁啸继续胡搅蛮缠。“师傅,不行啊,还得你教我,我怕我练错了,到时候剑法没练成,连射艺都给废了。”
  看着肆意耍赖,顽童一般的梁啸,桓远哭笑不得,眼中却多了几分温情。
  “也好,你在东冶多住几天,我帮你筑基。”
第187章
刺客之剑
  刘陵的马车缓缓驶进江都王宫。刘陵下了车,在两个郎官的护卫下,目不斜视,裙裾不摇,款款而行,来到江都王刘非的面前,款款下拜。
  “淮南刘陵拜见王兄。”
  刘非笑了,迈开大步,两步就走到刘陵的面前,双手托起刘陵,打量了刘陵两眼,咧着嘴笑:“翁主这是怎么了,会稽之行不顺利么,一脸的晦气。”
  “没什么,只是想到以后不能轻易见到王兄,有些遗憾罢了。”刘陵也笑了,只是笑得有些勉强。
  刘非很诧异。“翁主这是何意?”
  按理说,诸侯王以及其子女的确不能轻易出境,不过规矩是人定的,也要看不同的对象。刘安受到天子尊敬,刘陵本人又和天子年龄相近,在长安时又深得太皇太后恩宠,法外施恩,她才得以坐着楼船周游列国。
  难道朝廷对淮南的政策有变?刘非立刻上了心。江都与淮南相接,如果淮南有变,他就有机会统兵上阵,一展拳脚。一想到此,刘非不禁有些跃跃欲试。
  “说来话长,容我慢慢说与王兄听。”刘陵眉梢一挑,露出几分俏皮。“王兄,我们就站在这儿说吗?”
  刘非大笑,连忙将刘陵让进殿中,命人供上酒水果品。刘陵在东冶买了不少只有南方才有的鲜果,这时也命人送上来。刘非见了,很是欢喜,不过他的兴趣还是在淮南是否有变,接连催着刘陵说。
  刘陵先从吴县之战说起,讲梁啸等人以十骑出击,先解伏波里之围,射杀景田,再劫持征氏兄妹,迫使闽越退兵,接着又在松江边设伏,大破闽越军。
  刘非听得眉飞色舞,一边大肆夸耀我江都健儿骁勇善战,一边又为无缘参与如此精彩的战事长吁短叹。
  刘陵慢慢的把故事引上了正题。她对刘非说,梁啸曾经向严助提出一个建议,征调江都国兵增援吴县,不过被严助拒绝了。而她也因为支持梁啸,与严助发生了冲突。严助是天子近臣,他要是回去在天子面前进言,她以后估计就得禁足了。
  刘非一听,勃然大怒,破口大骂严助祖宗八代。这么好的主意,你居然不听,要是我刘非出马,闽越那还不是全军覆没?这简直是贻误军机啊。
  “可杀!该死!”
  “的确可惜,若是王兄出击,闽越必然元气大伤,哪里还需要这么费事。一个平定闽越的大好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可恼啊,可恼。”刘非捶胸顿足。
  刘陵目的达到,又“顺口”提及了梁啸的另外一个建议。梁啸说,封国的使命就是藩卫大汉,镇守朝廷鞭长莫及的边远之地。如今会稽都成了汉郡,江都、淮南立国的确没什么必要,如果能徙封边疆,也许能为朝廷多尽一份力。
  刘非连连点头,两眼生光。这句话太合他的口味了。他不在乎封国在哪里,他只想找个机会打仗,像这种镇守边疆的封国,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啊。
  刘陵话锋一转。“可惜,这么好的建议,怕是传不到天子的耳中。严助对梁啸意见很大,极力打压。他不仅不会转达梁啸的建议,说不定还要致梁啸于死地。”
  “他敢?!”刘非蹦了起来,气喘如牛。他在殿中来回转了几圈,猛地停住。“不行,我要请朝。”
  刘陵不动声色的笑了。
  ……
  刘陵上了船,走进船舱,看着热气腾腾的汤池,嘴角挑起一抹笑意。她正准备掩上门,享受了一下冬天边泡汤池边看风景的乐趣,雷被用脚尖抵住了门。
  刘陵侧过头,斜睨着雷被。“雷君有话要说?”
  雷被低着头,撤回脚尖,拱手道:“翁主,你这是何必呢。江都王为人粗暴,一旦天子知道这是翁主传的话,恐怕你真的要被禁足了。”
  刘陵轻笑了一声:“我既然不愿再和严助虚与委蛇,被禁足是免不了的事。就算天子不禁我的足,我父王也要禁我的足了。雷被,回淮南之后,你就不用再跟着我了。”
  说完,刘陵轻轻的掩上了门。雷被站在门外,一阵怅然。
  ……
  梁啸手持长剑,弓步上前,一剑刺向悬空的铜环。铜环晃动着,剑尖刺在了铜环边上,“当”的一声轻响,铜环飘了起来。
  梁啸收式,沮丧的摊了摊手。
  桓远和钟离期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失望。梁啸练了好几天了,这一式还是练得有形无神,远远没有他在射艺上的天赋那么令人惊艳。
  难道他的天赋仅限于射艺?
  “师傅,这女里女气的剑法我练不来。要不,你跟我去长安,教蓉清吧,她比我适合练剑。”
  桓远把脸转到一边,不理梁啸。这两天,梁啸一有机会就劝他去长安,都说得他耳朵起油了。他从来没发现梁啸这么烦人,被训斥了几次还是死心不改,刚被骂走,脸一转又来了。
  “你不适合练剑就不要练了。反正有牛儿在你身边,近身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牛儿不行啊,没有钟离叔天天捶他,他现在就知道玩。要不这样,你让钟离叔和我一起去长安。”
  “休想。”钟离期义正辞严的喝道:“将军在哪儿,我就在哪儿。”
  “好了,钟离,你也少在我面前装,一唱一合的,以为我看不出来?”桓远摆了摆手,拄着拐向堂上走去。“你爱练不练,想让我去长安,门儿都没有。”
  “你不去长安也行,那你得教我点真正的剑法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