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496

  “是的,如果与大月氏结盟,断匈奴右臂,可行否?”
  桓远一脸茫然,摇摇头。“恕远鄙薄,对陇右的情况知之甚少。这大月氏又是什么蛮夷?”
  刘彻盯着桓远看了片刻,笑了。“大月氏尚在陇右,据说去长安有万里之遥,曾经是一强国。不久前为匈奴所破,与我大汉同仇敌忾。”
  “万里之遥,如何能同仇敌忾?”桓远忍不住笑了一声,面露不屑之色。
  刘彻没有再说什么。他和桓远说了一会闲话,还逗了一会卫青的儿子,这才离开梁家。出了门,上了马,刘彻脸上的笑容更盛。“这两小子,干得好。”
  “君侯,这可是矫诏啊。”韩嫣提醒道:“刚刚桓远也说了,万里之遥,如果能同仇敌忾?只怕是有去无回呢。”
  “明知有去无敌,依然义无反顾,这才是有胆有谋。”刘彻撇了撇嘴。“桓远虽然通晓兵法,可是眼界太小了,连大月氏都没有听说过,如何能谋天下?梁啸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上苍赐给我的猛将啊。”
  韩嫣笑而不语。
  ……
  桓远坐在堂上,眉头紧皱。
  梁媌送完刘彻回来,见桓远如此情景,很是意外。“桓君,有什么不对吗?”
  桓远看看梁媌,嘴角颤了颤,迟疑了半晌,才苦笑道:“我怀疑阿啸可能去了那什么大月氏。”
  梁媌这才意识到这位“平阳侯”的来意。一想到梁啸去了万里之外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异国他乡,脸色顿时煞白,连手脚都有些发麻,一时间方寸大乱,比“平阳侯”来访的时候还有不安。
  “这可如何是好?”
  “主君也无须担心,阿啸少年老成,如果没有把握,他是不会轻易妄动的。只是……他从何听说这大月氏国,又怎么去与其联盟,我却是一无所知,也从来没有听他说起过。嘿嘿,看来我真的老了。”
  梁媌想了想,也叹了一口气,正想说话,却见李蓉清向她使了个眼色。她也没吭声,待了一会儿,自回后院。李蓉清跟了进来,轻声说道:“阿母,我听夫君说过这大月氏。”
  “是么,他什么时候说的?”
  “做梦的时候。他提到了大月氏,还提到了乌孙,只是当时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也没在意。现在看来,他似乎知道一些我们不清楚的蛮国,而且了解颇深,早有准备。”
  梁媌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如此,我便放心了。”她看了看李蓉清,又惋惜地说道:“胡细君都怀上了,你怎么就一点动静也没有呢?蓉清啊,过些天给你父亲立个神位,每天给他上祭,请他保佑阿啸早日平安归来,也好给我添个孙子。”
  李蓉清红着脸,轻轻的应了一声。
  ……
  梁勒顺手拔下嵌下甲叶的羽箭,搭在弦上,拉开了弓,却没有射。
  正在追击的匈奴人大惊,下意识的勒住了马缰,向两侧散开,避免直面梁啸。这一路追击,至少有二十人被梁啸射落马下,即使是以骑射著称的匈奴人也不敢小视这个汉家少年。他们策马飞奔,远远的绕了一个圈,从两侧包抄过来,要将这群汉人合围全歼。
  匈奴人的避让给了梁啸一个喘息的机会。
  “不能再逃了。”梁啸松开了弓,用力的甩着手臂,连续不断的拉弓射击,他的右臂已经有脱力的迹象,命中率已经下降到了两成不足。再勉强下去,不仅可能留下后遗症,而且会浪费宝贵的箭矢。一旦箭矢用尽,他就算射艺再好,弓力再强,也无用武之地。
  “大人,怎么办?”谢广隆策马赶了过来,抖了抖手中的铁矛。铁矛已经被血浸湿,矛柄打滑。谢广隆一边说着,一边在大腿上擦手,裤子已经被血浸透,暗红一片。
  “受伤的情况怎么样?”梁啸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聚拢过来的众人,低声问道。
  “不碍事,些许皮肉伤。”郭武唾了一口唾沫,哑着嗓子笑道:“老子杀了五个,就算死了值了。”
  “五个哪够,再杀十个才能死。”梁啸笑骂了一句,暗自庆幸。当初下本血给他们配备铁甲还是值的,匈奴人的箭虽然准,能射穿铁甲的毕竟是少数,苦战半日,杀敌数十还没有人受重伤,都是拜铁甲所赐。
  所以说精良的装备还是必要的,仅靠个人的血气之勇解决不了最终问题。
  李舒昀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左臂一片红,鲜血沿着手指往下滴。“匈奴人太多了。大人,我们怎么办?”
  “我日,哪来的这么多匈奴狗?”徐延寿大声骂道:“走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多匈奴狗。郭文斌,你怎么带的路?”
  郭文斌急赤白脸地吼道:“我早就让你们快点走,抓紧时间赶路,你们不听,一个个恨不得将遇到的匈奴女人都睡一次。现在匈奴人多了,反倒怪我?”
  “别吵!”梁啸喝住了他们。大敌当前,内讧是最可怕的事。虽然他也觉得突然冒出两百多匈奴有点奇怪,但他还不至于去怀疑自己人。“匈奴人被我们杀怕了,他们现在也紧张,再坚持一下,最后的胜利肯定是我们的。”
  徐延寿狠狠的瞪了郭文斌一眼,没有再说话。
  郭文斌阴着脸,没吭声。
  “大人,匈奴看起来像是要包围我们。”李舒昀回头看看,有二十余骑已经包抄到了他们身后。他们有骆驼,冲刺速度不如战马,一直没能甩掉敌人。
  “包围我们?”梁啸冷笑一声:“他们也不看看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想包围我们。老谢,你还能战吗?”
  “没问题。”谢广隆嘎嘎笑了两声,眼神凶狠。“大人有什么好主意,尽管说来。”
  “听说过西楚霸王临阵杀将吗?”
  “听过。”
  “咱们今天也来试一试。兄弟们,看见那个骑白马的匈奴人没有?他就是这些人的首领,干掉他,我们就赢了。”
  庞硕等人齐齐向远处看去。两百步外,三十多名骑士簇拥着一个骑白马的匈奴人,旁边有一杆大旗,上面绣着一头长着金角的鹿。正如梁啸所说,他显然是这伙人的首领,可是想杀他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他身边的那些骑士几乎都有铁甲,这在匈奴人是不多见的。在追逐中,铁甲能保护他们免受伤害,可是一旦近距离厮杀,一个人要面对三四个人的围攻,就算有铁甲也难保万全。
  虽然机会不多,可是谁也没有反对,因为他们机会实在不多了。前后追了二三十里,纠结了大半天,他们还没是没能甩掉这些匈奴人了,除了反身一战,没有其他选择。
  “兄弟们,看到右侧那个山坡没有,我们先退到山坡上去,占据有利地形。”
第208章
只要你的首级
  在梁啸等人的后侧,有一个不太高的山坡。五个匈奴人骑着马挡在坡前,张弓傅矢,神态轻松,显然认为梁啸等人已经无路可逃,不过是待宰的羔羊而已。
  看到梁啸看过去,匈奴人脸色微变。半天的追逐战,已经让他们领教了梁啸的射艺。不过,看到梁啸没有举弓,他们又松了口气。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提高了警惕,不敢有丝毫大意。有两个人甚至策马离得远了些,直到百步之外。
  “文斌,你牵骆驼先行,延寿、定国在左,郭武、牛儿在右,大虎、老谢断后。”
  “喏!”众人转向,郭文斌骑在一头骆驼背上,牵着两头骆驼,向山坡奔去。徐延寿、李定国骑着马,护在左侧,郭武、李舒昀护着右侧,都藏在骆驼后面。骆驼皮粗肉厚,身上还有包袱,可以挡匈奴人的箭。把骆驼当肉盾,他们可以放心的射箭。
  梁啸和李舒昀骑在马背上,正好和驼峰差不多高,不用担心两侧受袭,放心大胆的对付身后的匈奴人,为谢广隆和庞硕提供掩护。谢广隆手持铁矛,庞硕横持铁刀,面对匈奴人,一步步的后退。
  见梁啸等人准备上坡,匈奴人没有太多的阻拦,他们甚至让开了道路,看着梁啸等人退到了山坡上。一上了山坡,梁啸立刻让郭文斌指挥三头骆驼卧在地上,布成一个半月型的驼阵。其他人藏在驼阵之后,解开马肚带,给战马喂水喂盐喂精料,尽可能让战马恢复一些体力。
  “怎么样,有没有觉得腰酸背痛腿抽筋?”梁啸看了一眼众人,半开玩笑半责备。正如郭文斌所说,在李舒昀开了头之后,这些家伙就有些控制不住了。一路上,只要碰到稍有姿色的匈奴女人,都会有人上前搭讪,用酒或者一些小玩意换一夜风流。
  梁啸没有禁止,他知道这些家伙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而且路途遥远,如果没一点乐子,他们会无事生非。有了这些风流韵事,互相取笑,可以减少发生矛盾的可能。俗话说得好,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的才是铁哥们,让他们有共同爱好,有助于提高凝聚力。
  不过,这也有明显的副作用——倒不是他说的腰酸背痛腿抽筋,这些家伙一个个壮实得跟骡子似的,才不虚呢——而是耽搁了行程。一旦遇到有姿色的女人,他们就会故意拖延,太阳还在天上,他们就想扎营了。
  一个月的时间,他们才过了涿邪山,比郭文斌预计的至少耽搁了五天时间。
  众人互相看看,放声大笑。庞硕大声说道:“谁虚了?谁虚了?虚了就早点说吧,下次看到漂亮女人往后让一让,兄弟我替你们代劳了。老谢,你虚不虚?”
  “你才虚呢。”谢广隆唾了一口,瞥了一眼郭文斌。这些人个个放荡形骸,只有郭文斌和梁啸比较保守。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梁啸和淮南翁主刘陵相好,没人敢说他,就把火力对准了郭文斌。
  “滚!”郭文斌笑骂道:“老子才不虚呢。老子只是不像你们那么急吼吼的。到了西域,各式各样的美女多的是,这些匈奴女人脏兮兮的,有什么意思。”
  梁啸抬起手,打断了他们的争论。“既然不虚,那就打起精神来,抓紧时间吃东西,喝水,养精蓄锐,到时候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谁要是腿软,往后站站,不要耽误了大事。”
  “大人,你就放心吧。有我和大虎两个人足已。”谢广隆大大咧咧的拍着胸脯。
  梁啸看了一眼远处也在休息的匈奴人,哼了一声,却什么也没说。他不动声色的推了荼牛儿一下,示意他吃点东西,做好突击的准备。荼牛儿点点头,拿起一块肉,一壶酒,坐在一旁,细嚼慢咽。他吃得也不多,仅仅吃了几口就放下了,坐在一旁调息假寐。
  梁啸没有吃东西,他站在山坡顶上,练习起了引弓。拉弓射击太久,他的手臂和手指都有些麻木,严重影响了手感。他要利用这个时间恢复一下。冲锋厮杀之际,生死只在一线之间,精准度至关重要。
  匈奴人远远的看到梁啸空手练习,不禁嘻笑起来,有人骑着马走到山坡下,大声嘲笑,甚至有人学着梁啸的样子,张开双臂,在马背上摇摇摆摆,宛如舞蹈,一个个笑成一团。
  梁啸视而不见。他一次又一次的练习着,直到腰际的热流由细微变得宏大,一股股的涌入手臂,注入手指,又沿着手臂上升,直到耳际,耳朵微微发热。
  这时,那个骑白马的匈奴贵人派出一骑,直达山坡之下,吼了几句什么,神态极其骄横。
  郭文斌听了,赶到梁啸身边。“大人,他们要你投降。说只要你投降,可以保证你的安全。”
  梁啸眉毛一挑,滞了片刻,又继续练习。“问他有什么条件,他们是什么人。”
  郭文斌应了一声,走出驼阵,向山下走了几步,用匈奴语大声的喊叫起来。李舒昀听了,连忙赶到梁啸身边。“大人,不能投降啊。”
  “谁说我要投降了?”梁啸瞪了他一眼。“你不觉得奇怪吗?他已经占了上风,完全可以一哄而上,杀了我们,抢了财物,为什么会要我投降?”
  李舒昀如释重负。他皱起眉头,想了想,也觉得奇怪。“难道是敬佩大人的射艺,想招揽大人?”
  梁啸摇摇头。他知道匈奴人崇尚勇士,对武艺高强的汉人,他们并不赶尽杀绝,而是尽可能的招降。事实上,汉人投降匈奴而且受到善待的并不少,但他不认为自己会有这样的待遇。这些匈奴人损失了几十人还来招降,应该还有别的原因。
  过了一会儿,郭文斌回来了。“大人,他们是浑邪王的部下,知道大人是汉朝的使者,要去西域。”
  “卧槽!”梁啸骂了一句。“他还真是神了,连这都知道?”
  郭文武指了指梁啸倚在一旁的汉节,笑了。“他说,他们在单于庭看到过一个汉人,是在休屠王的驻地被抓住的。单于对他很好,还给他娶了妻。如果大人愿意投降,他们也可以给大人同样的条件。”
  梁啸心里咯噔一下。他隐约的猜到那个汉人是谁了,很可能就是奉使西行的张骞。张骞出使的路线是走河西走廊,首先要经过的就是休屠王的领地。
  “问问他究竟是谁?那个汉人叫什么,长什么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