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校对)第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496

  阿瑞堪厉喝一声:“说实话。”
  乌单打了个哆嗦,犹豫了片刻,又说道:“一万三千多人。”
  猎骄靡脸上的笑容顿时没了。他原本指望能有三万匈奴骑兵做坚强后盾,现在只来了一半不到,比他预期的少了很多。如今双方的人马加起来不过三万人,这仗可就难打多了。
  乌单无奈,只好耐心解释。浑邪王死得突然,又一直没看到尸体,很多人都怀疑是乌单自说自话,原本对姑鹿狐有心的人更是指责乌单弑父杀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用霹雳手段,浑邪王部很可能起内讧。乌单不得不痛下杀手,将不服从他的人一网打尽。
  人是杀了,可是那些人的部下却不可能全部杀掉,而且杀戮太广容易引起反弹。从大局考虑,乌单允许一部分人离开,又留下一部分人赶回驻牧地稳定形势,带到这里的人就只有一万三千人了。
  猎骄靡很失望。
  他不好指责乌单做得不对,但是兵力不足的问题也不可忽视。他告诉乌单,接到消息之后,他已经派斥候越过山谷打探情报,目前还没有找到那几个汉人的消息。不过,有几个斥候失踪,他怀疑是被大宛人伏击了。毕竟山口那边的土地已经被大宛人占据了很久,让他们再吐出来,可没那么容易。
  “兵力的问题,不用担心。只要击败南山羌,自然有足够的兵力。”乌单拍着胸脯,很有把握地说道:“至于那几个汉人,他们也逃不掉。我在单于庭的时候见过一个被俘的汉使,听他说是去大月氏的,我估计这几个汉人也会去大月氏。只要我们攻克大月氏,就可以砍下他们的首级,为父王报仇。”
  “你要是砍不下那几个汉人的首级,我就砍下你的首级。”阿瑞堪将刀扔下地上,转身离去。
  乌单抹了抹额头的冷汗,庆幸不已。
  猎骄靡却面有忧色,眉心蹙成了川字,久久没有平复。
  ……
  老安德鲁一家离群索居,走了十几天,才算回到真正的大宛境内。
  在这十几天时间里,安德莉亚每天宰一只羊。在新鲜羊肉、羊奶的滋补下,梁啸等人迅速的康复了。在和老安德鲁聊天,了解大宛以及整个中亚形势的同时,梁啸潜心练习右射的技巧。
  要想改变一个既成习惯,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好在梁啸习射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习惯虽有,却没那么顽固,再加上他越过常人的坚忍和毅力,勉强摸到了一点门路,跨过了那个不适应的门槛,初步掌握了左右双射的关窍。
  帕里斯的进展却很不顺利。他不理解梁啸为什么让他空手练习,不用弓怎么练习射箭?他觉得梁啸在骗他,趁梁啸练箭的时候,偷偷看了几次,发现梁啸自己就是这么练的,这才打消了疑虑。
  尽管如此,他还是无法做到像梁啸一样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的练习。他宁愿骑着马,和郭武一起在草原上奔驰。过了几天,老安德鲁也认命了,干脆请求让帕里斯向郭武习射。
  梁啸答应了。他本来就没有对帕里斯抱太大的希望。确切地说,没有几个人能像他这样练箭,因为像他这样两世为人,知道坚持有多重要的人几乎没有第二个。
  滴水穿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道理谁都懂,能数年如一日的坚持练习的却凤毛麟角。
  进入大宛国境,看到了一座叫素叶城的小城。城并不大,最多也就是和中原的县城一般大小,不过建筑风格明显不同,有浓郁的希腊味道。经过与老安德鲁的交流,梁啸已经有心理准备,郭文斌多次往来于大宛,自然也不意外,其他人却大为惊奇,连声赞叹。
  这是他们离开雁门之后第一次看到城池,虽然风格迥异,却足以产生一种亲切感。
  在郭文斌的带领下,梁啸等人走进了素叶城。
  素叶城非常繁华。一进城门,梁啸等人就看到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头尾相连的骆驼和马匹,无一不驮着大大小小的包裹。人很多,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将原本还算宽敞的大街挤得满满当当,不少小孩叫着,笑着,在人群中穿梭,发出阵阵欢乐的笑声。
  “哦,很繁华嘛,不比马邑差。”谢广隆由衷的发出感慨。“快看快看,那女人没穿衣服……”
  梁啸顺着谢广隆的手指看了一眼,抬手就是一马鞭。“你别乱指,那是希腊人的神灵。”
  “哈哈,他们的神都不穿衣服的吗?啧啧啧,这可真是不错呢。”谢广隆摸着下巴,打量着那个用大理石成雕成的塑像,眼睛闪闪发光。
  李舒昀不解地说道:“这什么希腊人不是以贵族自居吗,怎么这么放荡?”
  “这不是放荡,而是自信。”梁啸挠挠头,不知道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大宛有强烈的希腊遗风,其审美观点和汉人有明显的不同。即使现在的汉人还不像以后那么保守,男女关系也很开放,可是和希腊以裸体为美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入乡随俗,多看少说。”
  “大人,我懂了,就是可以做,不能说。”谢广隆哈哈大笑。“大人,快点走吧,希望他们的女人也和这什么女神一样健美才好。我都有点等不及了。”
  梁啸很无语。他有些怀疑,带这样的糙货出使,会不会有辱国体?
  “你少说两句,行还是不行,待会儿就要见真章了。”郭文斌调侃道:“你确定你的伤真好了?这儿的女人可不是一般的凶悍。”
  谢广隆拍着胸脯,豪气冲天。“那当然,我早就养精蓄锐了。要不是没抽出空,我早让安德莉亚怀上了。”
  众人大笑,不约而同的表达了自己的鄙视。
  郭文斌常来素叶城,领着大伙儿穿过几条街道,来到了一个大院前。他上前禀报,过了一会儿,一个身穿胡服的中年汉子快步走了出来。他一看到郭文斌,就放声大笑,用力拍了拍郭文斌的肩膀。
  “小子,你不是说不回来了吗?怎么半年没到,又看到你了?”
  郭文斌微微一笑,转身介绍道:“大人,这就是我父亲的好友,雁门马邑富商聂壹。壹翁,这是天子驾前的郎官,李广将军的部下,梁啸梁大人。”
  “梁大人?幸会幸会。”
  “聂壹?!”梁啸目瞪口呆。他在雁门市和关市转了那么久,都没遇到聂壹,没想到在这儿碰到了。这人不应该在匈奴么,怎么跑到素叶城来了。看他一身胡装,像在这里定居了似的。
  “大人认识我?”见梁啸语气不对,聂壹有些疑惑。
  梁啸哈哈一笑,拱了拱手,装作不小心的样子,将王恢给的半片竹符落在了地上。“在雁门的时候常听人提起聂壹的大名,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拜见,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了。幸会幸会。”
  聂壹眼尖,一下子认出了半片竹符,不由得眉毛一跳。他抢先一步,捡起竹符,仔细看了一眼,又送到梁啸手中。梁啸接过,塞在袖里,微微一笑:“多谢聂翁。”
  “不客气,离家万里,所有的汉人都是乡党,应该互相亲近,何必这么客气。”聂壹笑着,向后退了一步,伸手相邀。“大人,请!”
  看到聂壹的反应,梁啸知道自己没有猜错,王恢所谓的接头人就是眼前这位聂壹。拐了这么大一个弯,在万里之外与聂壹接上头,他心里的担心放下了一大半。别的不说,有了聂壹这位大富翁,以及长安的那位大行令,这钱的事不用他担心了。
第224章
富商聂壹
  梁啸现在身无分文。为了从浑邪王的追杀下逃生,他扔掉了几乎所有能扔掉的东西,尽一切可能的减轻负担,加快速度。
  他因此将浑邪王拖得筋疲力尽,也让自己一穷二白。除了武器甲胄,他现在只有一枝汉节和印绶,连战马都是从匈奴人手中抢来的。
  一文钱逼死英雄汉,且不说拿什么去见大宛王、月氏王,如何兑现对手下人的承诺就足够让他犯难了。言无信不立,如果不能信守诺言,以后再拿这些话来鼓舞士气,效果就差得多了。对谢广隆这样的糙汉来说,讲什么国家大义太虚了,还是升官发财、美人美酒比较实在。
  他让郭文斌领他来见汉商,就是想向这些汉商借一些钱,先把这件事应付过去,等回到中原再还他们。现在遇到了聂壹,所有的困难立刻烟消云散。
  聂壹不愧是经商多年的大商人,郭文斌刚刚讲述完这一路上的艰辛,他就明白了郭文斌的言外之意。他立刻安排酒席,为梁啸等人接风。
  葡萄美酒斟满了杯子,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流水般的端了上来,妖娆妩媚的舞姬上来了,穿着轻薄的纱衣,半露着纤细的腰脚和浑圆结实的大腿,跳起了充满异域风情的舞跳,眼神灵动,像灵巧的手指一样拨动众人的心弦,引得这些糙汉们眉开眼笑,大呼过瘾,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和舞姬一起跳了起来。
  聂壹、郭文斌陪梁啸说话。
  梁啸虽然也觉得这些舞姬的确漂亮动人,可是他还没急色的那个地步,再者他前世看惯了绝色,哪里会被这几个舞姬诱得失态。他脸上带着笑,静静的听聂壹说话,仔细揣摩着聂壹的心思。在他看来,聂壹似乎也不是能为了所谓的民族大义就能舍生取义的那一类,他做反间,恐怕别有动机。
  在聂壹的眼里,梁啸多了几分不像他这个年纪应该有的沉稳,心里的那点担心渐渐放下了。刚看到那半片竹符时,他其实是很担心的。梁啸太年轻了,他身边的这些随从也都是一些粗勇好斗的汉子,怎么看都不像是执行秘密任务的人。如果梁啸也和他们一样,他就不打算表露身份了。
  酒足饭饱,郎官们被侍女们送去休息,翻云覆雨不提,梁啸被聂壹引到了后院,只有荼牛儿一人相随,连郭文斌都识趣的走开了。他虽然不知道聂壹为什么一见面就将梁啸请到内室,但是他经商多年,知道什么时候该避嫌。
  聂壹命人送上几盘水果,然后掩上了门,从床后的柜子里取出半片竹符,轻轻的放在梁啸面前。
  梁啸起身,将竹符取出,与聂壹的竹符放在一眼。
  两片竹符严丝合缝,正是一对。
  梁啸笑了,拱拱手。聂壹也笑了,他收起竹符,接着梁啸的手,回到座位上,似乎很自然地说道:“大人在门外的时候,落下这符,又曾经对我多有关注,莫非大行令曾经以大人说起过我的名字?”
  梁啸摇了摇头。
  他知道聂壹会问这个问题。任何一个执行秘密任务的人,都不会希望接头的人太多。如果王恢将聂壹的名字轻易的告诉他,对聂壹来说就太危险了。在这样的任务中,是否接头的主动权应该把握在聂壹的手里。
  “聂壹过虑了。大行令未曾提起你的名字。我听说你的名字,是因为你在马邑太有名了。至于竹符,不瞒聂翁说,为了从匈奴人追杀下逃出来,我几乎将所有的东西都扔了,唯有竹符、使节一直带在身边,掉下来是意外。你看我们现在个个衣衫破烂,形同乞丐,袖子都破了。一时之失,还请聂翁见谅。”
  “原来如此。”聂壹看了一眼梁啸那破了几个大口子的衣服,也笑了。“那就请大人先沐浴更衣,然后再谈?”
  “无妨。”梁啸泰然自若的掖起袖子。“现在又不是去见大宛王,不用那么讲究。聂翁,大行令让我去雁门与你接头,你怎么会在这里?”
  聂壹叹了一口气。“大人,我是商人,怎么能坐守雁门。我也正奇怪呢,往常接头都是在春天,那时我一般都在雁门。这次怎么……”聂壹摇摇头,自失的一笑。“大人能否为我解惑?”
  梁啸打量着聂壹,知道他心里还有不少疑问,不敢先亮出底牌。他笑道:“大概是因为太皇太后有恙,对匈奴人的反击迫在眉睫吧。”
  “太皇太后身体不好吗?”
  “一直不太好。年龄大了嘛,难免有些小毛病。”
  “这倒也是。大人请,尝尝瓜果,大宛的瓜果很不错的。”
  梁啸点点头,摘下一颗葡萄,放进嘴里,慢慢的吮着。早就听郭文斌说大宛的瓜果有名,亲口尝一尝,果然不错。
  聂壹自己取过一片瓜,慢慢的啃着,啃了好久,他才将瓜吃得干干净净,又慢慢的擦净手,抬起头,目光坚定。“大人不远万里,奔波到此,是想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吗?”
  梁啸点了点头。
  “那大人可能要失望了。”聂壹一声叹息。“大人来得太迟了。如果是有三十年前,大月氏人尚未攻占河中地的时候来,大月氏人也许还有点余勇杀回河西。现在嘛,又是一代人过去了,他们已经淡忘了仇恨,满足于河中地的富饶,恐怕没有杀回去的信心了。”
  梁啸重新拈一颗葡萄,轻笑一声:“来了,就不晚。”
  聂壹不解的看着梁啸。“大人有何高见?”
  梁啸将葡萄放在嘴里,瞥了聂壹一眼,慢条斯理的吃着葡萄。聂壹虽然有些急,却不敢催,只得耐着性子等着。梁啸吃了两颗葡萄,赞了一声:“常听说大宛的瓜果好,可是再怎么想象,也不如亲口尝一尝。”
  “那是自然。”聂壹几乎是耐着性子听梁啸说话。
  “能不能说动大月氏,也得亲自试一试才知道。再者,远交近攻,朝廷的目的只是找一个能共同对付匈奴人盟友,是不是大月氏其实并不重要。聂翁,你说是不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