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校对)第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496

  天子歪了歪嘴,叹了一口气,算是默认了。
  “究竟怎么回事,你说给我听听。有什么委屈,我去向太皇太后申解。”
  “别了吧,太皇太后身体不好,万一……”
  “不行。”陈阿娇说道:“你才是天下之主,怎么能让一个诸侯王欺负了。快说,我帮你对付他。”
  天子无奈的点了点头,说起了最近的情况。淮南王虽然没有来朝,但是他不断的上书,还拿天象说事,明里暗里的说朝廷举止悖乱,任用非人,迟早会引来祸事。
  陈阿娇听了,蛾眉倒竖,怒不可遏。
  当天,天子在椒房殿用膳,留宿椒房殿,一夜欢好。第二天早上,天子醒来的时候,陈阿娇已经梳洗停当。听到响动,她转身看了天子一眼,莞尔一笑。
  “你好好歇着,我去见太皇太后,为你讨个公道。”
……
  太皇太后窦氏倚在凭几上,厚厚的锦被包裹着她,像一个大号的襁褓。布满皱纹的皮肤松垮垮的盖在脸上,仿佛随时都能揭下来。听完了陈阿娇的话,她一动不动,好半天才叹了一口气。
  “阿娇,卫子夫都生了一个女儿了,你是不是也抓紧一些?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这个皇后……咳咳。”
  “大母,我知道呢。”陈阿娇扭着身子,撒着娇。
  “母后,我们一直要想办法呢。”馆陶长公主说道:“可是,县官现在难得去一趟椒房殿,就算阿娇身体养得再好,又有什么用?”
  “他不去椒房殿,去哪儿?”
  “母后不知道?”
  “我一个……瞎老太太,能知道什么?”太皇太后咳嗽起来,咳得上气不接下气。馆陶长公主和陈阿娇连忙将她扶起,轻轻的拍着她的背,直到她喘得匀了些。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担忧。太皇太后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如果走了,她们可怎么办?
  “好了,不说了,不说了。”馆陶长公主接连给陈阿娇使眼色。陈阿娇却不肯,坚持道:“太皇太后,淮南王外托公义,内藏私心,太皇太后可不能助纣为虐啊。”
  “阿娇!”馆陶长公主沉下了脸,厉声喝道:“你这是怎么和外大母说话?一点规矩也不懂。”
  太皇太后摆摆手,一边喘息,一边问道:“淮南王有什么私心?”
  “大母不知道么,武安侯之妻出自民间,相貌丑陋,又体弱多病,武安侯一向不喜。淮南王想把女儿刘陵嫁给武安侯为妻。可是刘陵另有意中人,就是那个叫梁啸的远赴西域的未央郎……”
  馆陶长公主顿时警觉起来。淮南太子刘迁刚刚娶了修成君的女儿,如果再把女儿嫁给武安侯田蚡,那他和王太后的关系就太紧密了。对她们母女来说,这绝不是一个好消息,特别是当太皇太后不久于世的情况下。
  “母后,这恐怕不太合适吧,可差着辈份呢。”
  太皇太后稀疏的眉毛耸了起来。“梁啸?这个名字很耳熟啊,最近总有人在我耳边提起。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大母,这梁啸可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少年郎。他和李将军一样,有一双猿臂,射箭百发百中。假以时日,他必是我大汉的栋梁呢……”
  “不不不。”太皇太后打断了陈阿娇,眉头皱得更紧。“还有另外一件事,另外一件事。”
  馆陶长公主眼神一闪。“母后,你是说双面锦么?”
  太皇太后连连点头。“对,对,就是双面锦。嫖儿,你还记得吗,以前阿武也曾送过几匹双面锦来。”
  馆陶长公主一脸茫然,有点跟不上太皇太后的思路。“有么?我没有见过。”
  “哈哈……”太皇太后的脸上露出几分孩童般的顽皮,连精神都好了几分。“你当然没有见过,双面锦很罕见的。我记得他说过,这双面锦的技艺,天下只有一人会,一年才有数匹,阿武只送了我几匹,其他人都没有。”
  馆陶长公主想起梁王刘武,一时心中黯然。
  太皇太皇却越说越兴奋,脸上泛起异样的红润。“后来那人死了,这技艺便绝了。上次刘陵送锦来,我依稀记得有这么一回事,只是一直没想起来究竟是谁说的。你刚才说到梁啸,我突然想起来了。刘陵说,这双面锦的技艺是梁啸卖给她,这梁啸……莫非是梁国人?”
  陈阿娇不太敢肯定地说道:“我听县官说,梁啸是江都国人。”
  “你去问问,你去问问。”
  “喏。”
第273章
金山
  馆陶长公主款款而行,陈阿娇跟在后面,若有所思,越落越远。馆陶长公主听得环佩之声渐远,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转身看着陈阿娇。陈阿娇赶了上来,神情疑惑。
  “阿母,大母是不是老糊涂了。我问她淮南王的事,她却说起梁王。”
  馆陶长公主瞪了她一眼。“你大母是老了,也有点糊涂,却比你清醒得多。”
  陈阿娇撅起了嘴。“阿母,你怎么又说我?”
  馆陶长公主也不理她,很突兀地问道:“天子是不是去了椒房殿?”
  陈阿娇红了脸,连连点头。“他昨天留宿在椒房殿。”
  “你能不能有点志气?”馆陶长公主越发生气。“你是皇后,他不留宿在椒房殿,难道应该和那些倡伎厮混?你这个皇后真是一点尊严也没有。他偶尔来一趟,便让你高兴成这样,忙不迭的跑来替他做说客?”
  陈阿娇扭过脸,佯作看风景。馆陶长公主见了,长叹一声:“太皇太后是你我母女的靠山,如今她年老体衰,时日无多,你倒为了一个庶人来烦她,真是没分寸。阿母的一片苦心,全被你糟蹋了。总有一天,你要被卫子夫代替,我也要被平阳压过。”
  “阿母,你怎么能这么说?”陈阿娇急了。“她只是生了一个女儿,又不是……”
  “能生女儿,就能生儿子。”馆陶长公主瞥了陈阿娇一眼。“就你这脾气,他有事才到椒房殿住一夜,你什么时候才能怀上?”
  陈阿娇急了,胀红了脸,尖声叫道:“他不肯来,我有什么办法?”
  “傻孩子,你得想办法,勾住他的心啊。”馆陶长公主恨铁不成钢。“你要投其所好,才能拢住他的心,不被其他女人钻了空子,才能保住这皇后的位置。”
  “我现在不是正在做么?”
  “你现在只是被他利用,不是自己动心思。”馆陶伸出保养得极佳的手指,狠狠戳了戳陈阿娇的额头。“你得动点心思,想想他想要什么,而不是像根木头似的,被他骗得晕头转向。”
  陈阿娇如梦初醒,顿时气得咬牙切齿。
  “梁啸究竟是哪里人,你别急着告诉他,阿母先派人去查查。”馆陶长公主沉吟片刻,冷笑道:“如果他真是梁国人,和梁王有关,说不定倒是我母女的机会。”
  “什么机会?”
  “这个你就不要管了,等我问清楚了,再做计较。”
  陈阿娇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
  梁啸与昧蔡坐在帐中,围着火烧得旺旺的火塘,一边喝着酒,吃着烤肉,一边闲扯。
  大雪封山,哪儿也去不了,他们只能在这里闲聊打屁,消遣时光。
  雪下得越大,他们越开心。因为这意味着匈奴人的日子越难过。他们来得从容,带了充足的给养,匈奴人却是铩羽而归,除了战马,大概也就只有人肉可吃了。几千里的路,能回去多少人,实在是个未知数。
  虽然受到了一次重创,但最后还是反败为胜,立了一个大功,昧蔡心情很不错。他今天喝得有点高,忘记了副王应有的矜持,和梁啸勾肩搭背。
  “知道大宛为什么这么富足吗?”昧蔡半眯着醉眼,得意洋洋的看着梁啸。“知道大宛人为什么不愿意放弃这片牧场吗?”
  梁啸笑笑。“还请副王指教。”
  “因为这里……”昧蔡用力的指了指地面,手指头差点戳到地。“有!金!子!”
  “有金子?”
  “是的,塞人把这座山称为金山,山里经常可以捡到金子。不仅有金子,还有宝玉。”昧蔡哈哈大笑。“乌孙人被月氏人打败了,塞人被月氏人赶走了,这片牧场就成了我们大宛人的,这里的金子和宝玉都是大宛人的。所以,我们根本不缺钱。”
  梁啸忽然醒过神来。这段时间只想着怎么和月氏人、大宛人联盟,把中亚的好马引入中原,却忘了这么一件事。没错,在后世,这一带应该属于阿尔泰山脉,阿尔泰的意思就是金子,是著名的黄金产地。
  原来大宛人不仅仅是靠贸易,还背靠金山啊。天下掉下一个金馅饼,正好砸在他们头上,于是他们就可以坐享衣食无忧了。有强敌入侵,他们宁愿花钱买平安,因为这点钱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至于这座金山是福还是祸,那就看你怎么看了。不过,对他来说,这倒是个好消息。
  他正在愁下一步怎么走。
  拦住了乌孙人,击退了匈奴人,他基本在大宛站稳了脚跟。可是,乌孙人、匈奴人依然横亘在他的归途之上。任务完成之后,能否活着回到大汉领赏,依然是一个问题。
  万里草原,征途漫漫,以大汉目前的实力,恐怕无法保证这条道路的畅通。单凭大宛和月氏的兵力,短时间内也无法和乌孙、匈奴正面硬撼。那我怎么才能回去?
  难道还像来的时候那样,靠运气?
  来的时候,匈奴人还不知情,有机可乘。现在杀了姑鹿狐、浑邪老王,又重创了乌单,再想偷偷地溜过去,恐怕是不太可能了。一旦被匈奴人抓住,他的下场也许比张骞还惨,娶老婆、生孩子是别想了,砍头挖心倒是妥妥的。
  像商队一样请雇佣兵保护就成了唯一可能的办法。但也只是可能而已。能不能可行,还要看荷包鼓不鼓。佣兵要冒生命危险,比一般的佣工贵得多,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是无法成行的。他是使者,不是商人,没人利润而言,要组织雇佣兵,只能靠赞助。
  聂壹等汉商已经为他筹集了一万三千多金,再抽下去,只怕流动资金会出问题。他也不忍心再从他们身上抽血,必须另开财源。如今昧蔡透露了这么一个消息,他立刻有了方向。
  “这次打败了匈奴人和乌孙人,金山还控制在大宛手中,副王是首功。”
  “哈哈哈……”昧蔡用力地拍着梁啸的肩膀。“没错,如果不出意外,这一片牧场将成为我的领地,这片金山也将由我来管理。梁君,这都是你的恩赐,我一定不会忘了你。”
  “副王客气了。”梁啸举起酒杯,笑嘻嘻地说道:“庆贺副王立功,名利双收,当满饮此杯。”
  “应该的。”昧蔡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血红色的葡萄酒洒得到处都是。他抹了抹嘴,又大着舌头说道:“洛绪丽虽然不是我的女儿,我却非常疼爱她,希望她能找到一个如意郎君。我知道她感激梁君,如果梁君愿意娶她为妻,大宛和大汉有姻亲之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