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校对)第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96

第032章
明枪暗箭
  胡来一声叹息。
  梁啸正为刘陵的百折不挠而头疼,忽然听到胡来这声长叹,转头看了他一眼,忽然笑道:“胡君,有一件事,我狐疑至今,不知胡君能否为我解惑。”
  胡来犹豫了一下,偷偷看了刘陵一眼,见刘陵正笑容满面的看着他们,只好硬着头皮,挤出一脸不自然的笑容。“不敢。”
  “你我虽年龄相近,却贫富悬殊,向来交往不多。为何你先在金匮山伏击,致我重伤失忆,又在约斗中出尔反悔,欲致我于死地?若真有深仇大恨,你我立下生死约,光明正大的战一场,就算不敌而死,也死得光明磊落。如此这般连施诡计,算什么英雄?”
  胡来顿时面红耳赤,嚅嚅无言。
  青云里的百姓顿时恼了。梁啸的话,成功的挑起了原本就很严重的贫富对立。
  胡家是广陵大户。经过几代人的经营,广陵县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都成了胡家的。在很多人家濒临破产的时候,胡家不仅有意压低地价,巧取豪夺,还和官府勾结,垄断仕途,挤占了原本就有限的入吏名额,堵死了很多人的上升之路。
  贫富分化引发的对立已经很严重了,胡家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对胡家这样的豪强,普通百姓早就有怨气,只是敢怒不敢言。现在听说胡来有这样的劣迹,顿时义愤填膺,怒形于色。
  大部分人只知道胡来在决斗中不守规矩,以多欺少,意图致梁啸于死地,只当是胡来输急了脸,却不知道梁啸和胡来还有更深的恩怨——胡来还伏击过梁啸,导致他重伤失忆。
  伏击,一听就知道不是堂堂正正的战斗,不知道多么卑鄙无耻呢。
  很自然的,就件事就上升到了胡家打压穷人,意欲将穷人中本来就不多的人才致于死地的高度。
  王奉世怒了,沉声问道:“胡来,可有此事?”
  胡来的脸涨得通红。被人当面指名道姓的喝问,这可是难以承受的污辱。他的手按上了剑,就准备发作。刘陵皱了皱眉,雷被上前一步,不动声色的按住了胡来的手。“胡君,此事是否有误会?”
  胡来心里一激零。他可以不把王奉世放在眼里,却不敢不把刘陵放在眼里。这些普通百姓不知道刘陵的来头,他却是猜得到的。他一心想攀上淮南王府这棵大树,怎么敢得罪刘陵。
  见胡来急得满头是汗,冯疾连忙挤了过来,冲着雷被拱拱手,笑道:“雷君,的确是个误会,胡君一时失手罢了。若胡君真要伏击梁君,既已是重伤,岂有不取其性命之理,梁君又怎么可能还站在这里说话?误会误会。”
  雷被听了,也觉得有理,目光转向梁啸。
  梁啸心中暗笑。他特地问这一句,并不是要胡来承认什么——胡来根本不可能承认。他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告诉刘陵,我和胡来的矛盾很深,不可能共事,以后你就别来了。二是要让胡来当众承认,他们之间并没有生死之仇,以前都是他胡来做得不对。
  他不知道胡来为什么要杀他,但肯定不是游戏失手这么简单。也许是他得罪了胡来,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可不管他有什么问题,只要胡来现在不说,以后就不能再翻旧账,至少不能做得这么明目张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势单力薄,如果不让胡来有所忌惮,他迟早会不明不白的死在哪条沟里。
  胡来敢说吗?刘陵两次都没请到,还要来请第三次的人,他敢得罪吗?如果他说梁啸该死,那置刘陵的脸面于何处。胡来可以在广陵横行,在刘陵面前,他却挺不起脊梁。
  听了冯疾的解释,又见雷被已然相信,梁啸也露出恍然之色。“原来如此,那以后胡君可要小心些,切莫再失手。人命关天,不可儿戏。伤了我的性命是小,误了胡君的前程,那可不值得。”
  胡来恨得咬牙切齿,却还要挤出一脸笑容,连连点头。
  刘陵见了,仿佛知道了什么,不由得抿嘴一笑:“梁君好度量。这么大的事,也能一笑置之。”
  梁啸笑道:“吴楚民风慓悍,今日不死不休,明日把酒言欢,也是常有的事。再说了,欲射鸿鹄者不在野雉,若是淮阴侯韩信当初于市中杀了那屠儿,以后又怎么能掌百万兵,横行天下。胡君,你说是不是?”
  刘陵眉头一挑,若有所思。
  旁边的青云里百姓见梁啸不追究胡来,本来还有些不爽,听了梁啸这句话,顿时怨气全消。
  韩信虽然在官方是叛逆,但谁都知道他比刘濞还无辜。见梁啸以韩信自励,他们不仅不觉得梁啸比喻不当,反而觉得梁啸有志气,要做将百万兵的大将,而胡来则成了那个向韩信挑衅的屠儿,草丛中的野雉,顿时觉得解气。
  更何况这位来请梁啸的贵人都点头赞同了,他们还有什么话说,当下异口同声的夸赞梁啸有志向,不与胡来一般见识。
  胡来原本是得意洋洋的来到青云里,没曾想被梁啸一阵明嘲暗讽,又被一帮穷鬼嘲弄,脸顿时胀得像猪肝。只觉得一口恶气在胸中盘旋,直欲喷薄而出。
  冯疾看在眼里,及时的按住了胡来的肩膀,将胡来掩在身后,冲着梁啸微微一笑。“久闻梁君虽然年少,射艺却妙至巅峰。不日乡中行射礼,还要看梁君一展风采。”
  梁啸眉头微微一挑,知道更大的挑战来了。
  刘陵两次来访,他已经小有名气,冯疾对付他的手段也就上升了一个台阶。行射礼也许没什么生命危险,却不能有丝毫疏忽。一旦有什么地方做不到位,他就成了失礼之人,这点名声很快就会臭掉,他也会被打回原形。
  可是,梁啸又不能拒绝,毕竟在乡里扬名,这种场合是必经之路。
  “如有机会,啸一定忝陪末座,向乡里诸位先贤学习问礼。”梁啸拱拱手,皮笑肉不笑。“啸虽出身卑贱,不学无术,却有一颗好学之心。届时还请冯君不吝赐教。”
  梁啸这句话说得客气,却绵里藏针,无异于向冯疾挑战。众人听了,更加解气。就连刘陵也暗自点头,眼中露出一丝欣赏之意。胡来躲在冯疾背后,看得清楚,更是气苦,胸口烦闷异常,嗓子眼里有些发甜。
  荼牛儿一旁见了,乐得挤眉弄眼,抓耳挠腮,兴奋难以自抑。
第033章
桓君归来
  送走了刘陵等人,梁媌将热情的邻居们请到屋里,有意无意的展示一下刘陵送来的丰厚礼物,引起一片赞叹声。梁啸觉得有些丢脸,拉着正唾沫横飞的荼牛儿走到一旁。
  “胡来那货吐血了。”荼牛儿拍着胸脯说道:“他要是没吐血,我把自己打吐血。”
  “行啦,行啦。”梁啸打断了荼牛儿的自吹自擂。“你知道这附近有谁知礼的?”
  “理?我这拳头就是理。”荼牛儿瞪圆了眼睛,顾盼自雄。“谁找你麻烦?”
  “滚!我是说射礼。你没听胡来身边那个箭手说吗,他要请我参加射礼。射礼可不仅仅是射箭这么简单,还有很多礼节的。不知礼,射得再准也没用。”
  “这个礼啊。”荼牛儿讪讪的摸着头。“这附近几里都是穷人,最多参加社祭,分点酒肉,哪有参加过射礼的,那是正经读过书的人才会的玩意,我们哪懂这个。”
  梁啸也有点头疼。以前看资料的时候,怎么没留心一点呢,对大事件还知道一些,一旦具体到细节就抓瞎了。荼牛儿说得没错,射礼不是普通百姓能接触到的,这原本就是贵族子弟的专利。
  古代贵族子弟学习也分两个层次:一是具体的技能,也就是常说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一是指高层次的文化,也就是六部经典——《易》、《诗》、《书》、《礼》、《乐》、《春秋》。射礼属于第二个层次中的《礼》,比起单纯的射箭,射礼更讲究礼节,而不是第一层次的射箭那样强调精准。
  到了汉代,原本意义上的贵族已经消失了,人人可以带弓,人人可以学习射箭,但是射礼却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的。特别是经过秦代焚书之后,民间的文化传承艰难,普通百姓根本没机会学习。
  梁啸不甘心,见老娘还在接待邻居,便拉着荼牛儿出了门,来到石里找钟离期。
  一见面,钟离期就笑了起来。梁啸在广陵少年们中的名声,他已经听说了,也为梁啸高兴,觉得桓君没看错人。听说梁啸拒绝了刘陵的邀请,他更加满意,大夸梁啸有见识。不过,对射礼,他同样一窍不通。
  “你不用担心,桓君不仅射艺精湛,同样精通射礼,等他回来教你便是了。你现在还是静心习射。射礼固然重要,到了战场上,却还是要看射得准不准的。”
  “钟离叔,我师傅去哪儿了,什么回来?”
  “去哪儿,我不知道。时间嘛,快则十数日,慢则百日,你筑基完成,他回来正好教你习射。”
  梁啸心中一动。刘陵说三个月后再来,正好和桓君回来的时间相近,刘陵要见的会不会不是我,而是桓君?有了这个念头,梁啸回起了与刘陵会面的时候,刘陵仿佛对桓君所住的东厢房兴趣颇浓。
  “钟离叔,我师傅和淮南王有交往吗?”
  “不知道。”钟离期笑了笑,岔开了话题。“牛儿,伤好了,是不是该练武了?”
  “好啊,好啊。”荼牛儿兴奋溢于言表,搓着双手,一脸谄媚。“师傅,你什么时候开始教我?”
  “现在就开始。”钟离期看看天色。“你跟我来,我帮你准备了一些东西。”
  荼牛儿乐呵呵的跟着钟离期走了进去,梁啸却没跟着。他看得出来,钟离期没说实话。桓君和淮南王肯定有交集,而他肯定也知道,只是不肯说而已。
  你娘的,得意了半天,原来桓君才是刘陵的目标,我就是那个充话费送的赠品啊。
  ……
  荼牛儿跟着钟离期开始练武,每天被钟离期虐得像条狗似的,一见到梁啸就吐舌头,对梁啸整天闭门不出的待遇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梁啸不用像荼牛儿一样每天练拳脚,他大部分时间还在演习开弓的动作。有了那次经历之后,他对练习更加用心,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揣摩。经过一个多月的潜心练习,腰间那道热流越来越明显,每次开弓,热流直达指尖,每一个手指都微微发胀。
  除了一些少年慕名而来,刘陵没有再出现,就连雷被都没有出现一次。虽然不想和淮南王有什么瓜葛,也从来没奢望和刘陵有什么跨越阶级的革命友情,但是对自己只是赠品,梁啸心里还有些不舒服。不过,他也清楚,自己这点实力的确不配入刘陵的法眼,只有桓君才配得上刘陵的亲临。
  没有实力,就没有尊严,要想有面子,先得充实自己。只有强者才有资格选择,弱者连被人选择的资格都未必有。
  在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刺激下,梁啸越发刻苦。他几乎是闭门不出,除了吃饭睡觉,都在练习开弓,渐渐的,他似乎有了些“坐卧行走,身不离弓”的感觉,整个人像是一张弓,随时都准备着发射。
  对梁啸如痴如醉的练习,梁媌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每天织锦的时间更长,织机的声音也更加轻快,偶尔还能听到她轻声吟唱歌谣。
  进入夏季,天气热了,鸡也不下蛋,梁啸又一心练射,没时间去射鱼,梁媌便从刘陵送来的礼物中取了一些,换成钱,天天去市里割肉改善伙食,给梁啸加强营养。对于青云里的人家来说,天天有肉吃,哪怕只是一小碗,也无疑是一种奢侈到极点的做派。不过,这事落在小名士梁啸的头上,也就没人说什么了。
  作为梁啸的死党,荼牛儿几乎天天来蹭饭。每次吃得饱饱的,荼牛儿也就将一天的痛苦抛之脑后,留着油光光的嘴巴不擦,一路招摇的回家去,第二天再龙精虎猛的去找钟离期。
  当炎热的夏季终于过去,第一阵秋雨下过不久,桓君出现在梁啸的面前。
  “师傅。”梁啸迎了上去,躬身一拜,身形如弓。
  桓君打量了梁啸一眼,眼神一缩,一抹喜色从眼中闪过,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将肩上的褡裢扔给梁啸,拄着拐,走到西厢房前,对迎出来的梁媌欠身施了一礼。
  梁媌还礼,两人寒喧了几句,再次施礼。梁媌退回西厢房,桓君则退了两步,转身回到自己住的东厢房。梁啸不敢怠慢,赶了上去,为桓君开门,侍候着桓君坐下,又打来了水,侍候桓君洗漱。
  在梁啸忙前忙后的时候,桓君一动不动的坐在席上。虽然风尘仆仆,满面疲惫,却凛然不可侵犯,只是目光一直落在梁啸身上,须臾不离。
  洗完了脸,喝了几口水,桓君伸手示意梁啸入座。
  “阿啸,你知道那个刘陵是谁吗?”
第034章
授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