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校对)第1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496

  “……战马?”
  “是的,他们最缺马,大宛的马……是天下最好的马。如果大宛落入他们的手中……”
  军臣单于的脸颊抽搐了一下。他突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怪不得汉人接连派使者西行,他原来以为只是中行说常说的远交近攻,现在看来,汉人真正的目的却是马。
  匈奴和汉朝相比,什么都缺,唯独一样是汉朝无法相比的。那就是马。因为有了马,匈奴人才能来去如风,才能将汉军耍得团团转,才能有利则进,不利则退。如果汉人拥了足够的战马,匈奴人还能这么轻松吗?
  “那怎么办?”军臣单于急声道。
  中行说瘪着嘴,咬着光秃秃的牙根,一字一句地说道:“趁老太后还在世,小天子动弹不得之时,发兵大宛,扑灭他们的野心。”
……
  阿留苏纵马而来,数十名骑士紧随其后,急促的马蹄声在山谷中回荡,自有一翻威武之气。
  巴图皱了皱眉,转身冲着李舒昀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李舒昀点了点头。他的确有些紧张。隔着这么远,他都能感觉琶阿留苏身上的杀气。
  阿留苏一直奔到巴图面前,这才勒住了坐骑。大青马扬起前蹄,昂首长嘶,声如裂帛。阿留苏稳稳的坐在马背上,大声道:“巴图,你这是去哪儿?”
  “去你想让我去的地方。”巴图嬉皮笑脸地说道:“大哥,我要去长安了,你高兴不高兴?”
  阿留苏哼了一声:“你去长安,我有什么好高兴的。”
  “我去了长安,月氏与汉朝结盟,一东一西,夹击乌孙、匈奴,你不喜欢吗?”
  阿留苏眼神闪了闪,目光越过巴图的肩膀,看向他身后长长的队伍。五百多匹马,四百匹骆驼,数不清的包裹,不用看,都知道里面装满了财富。至于那三百多个佣兵,阿留苏根本没放在眼里。他知道他们都不是一般的佣兵,可是对他来说,只要他想,这些佣兵根本不够他杀的。
  不过,他犹豫了。巴图如果去了长安,对他来说的确是个好事。不仅不会再有人和他竞争王位,而且能和汉朝结盟,对他的好处不言而喻。
  如果不是汉人,他现在能不能站在这里都说不准,更不用说在猎骄靡身上占便宜了。
  “你准备去多久?”阿留苏放缓了语气。“母亲会想你的。”
  “如果可能的话,我就不打算回来了。”巴图无所谓地说道:“反正母亲又不是我一个儿子。我陪了她这么多年,早就烦了,也该让你陪她,让我轻松轻松了。”
  “你这么说,她会很伤心的。”阿留苏歪了歪嘴,露出一丝坏笑。“你不怕我去告你的状?”
  “我只怕你犯傻,拎着我的头去告状。”巴图不屑的扫了阿留苏身边的勇士一眼。“大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乌单被汉朝使者用人弓射爆了卵蛋,一万精锐全军覆没,你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什么?”阿留苏吃了一惊。“汉朝使者射伤了乌单?”
  “没错,汉朝使者百骑袭营……”巴图将梁啸百骑袭营的战斗说了一遍,其中不免添油加醋,将梁啸夸得如同天神一般。真要按照他说的这样,梁啸不需要百骑,一个人就能在匈奴大营里杀几个来回。
  阿留苏将信将疑。“巴图,你又在吹牛了。”
  “我吹不吹牛,你到时候就知道了。”巴图哈哈一笑:“别的不说,你手里这弓不如人弓吧?”
  阿留苏沉下了脸。“人弓是我月氏宝弓,落到汉人手中,你很开心吗?”
  “我又不像你,以勇士自称。我只是喜欢醇酒美人,人弓在谁的手里,与我有什么关系?倒是你啊,人弓在乌孙人手里这么多年,也没看你抢回来,现在你倒急了?有本事,去把天弓和地弓抢回来吧。”
  阿留苏大怒,刚要说话,巴图抬起手,拦住了他。“大哥,你别冲着我发火,我只是说句实话而已。我要去长安了,这辈子可能都见不着面。你是不是该像小时候一样抱我一下?”
  看着张开双臂,笑容虽然不羁,眼神却饱含恳求的巴图,阿留苏心一软,松开了握着刀柄的手,跳下马,张开了双臂,迎向巴图。
  兄弟俩紧紧的搂在一起。
第284章
风雨欲来
  一骑快马,冲进了长安城。
  五月的长安绿树成荫,繁花似锦。
  天气热了起来,不论是贵人还是庶民,都扔掉了厚重的冬衣,换上了轻薄的春装,三五成群的出城游玩。长安城内外车水马龙,游人如织。
  上林苑,天子身着劲装,手持弯弓,纵马如飞。弦响处,一枝利箭飞射而出,“笃”的一声,正中七十步外的箭垛。箭垛晃了起来,嗡嗡有声。
  “陛下,你的力量又强了不少。”韩嫣策马追来,看到这一幕,不禁大声赞好。
  “不过七十步而已。”天子勒住了马,将弓扔给韩嫣,抹了抹额头的汗珠。“当户,你看我能从军征伐,与匈奴人一争长短么?”
  李当户皱了皱眉。“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况陛下乃万乘之尊,何出此言。”
  天子笑笑,结束了这个略显无趣的话题。韩嫣笑眯眯的接过了话头。“陛下,陛下若提百万雄师,胡人当望风而遁,又岂敢与陛下一争长短。战场厮杀这样的事,还是留给臣等吧。小去病,你说是不是?”
  霍去病端坐在马上,紧紧的勒着缰绳,有点紧张。他刚学骑马不久,还不能自如的控制马区,却不肯让人抱,坚持要自己骑。听了韩嫣的话,他挤了挤脸,露出几分不太自然的笑容。
  这时,李椒带着一个骑士,从远处奔了过来。天子一看,立刻收起了脸上的笑容。韩嫣见了,也严肃起来。他们看得出李椒身边的那个骑士风尘仆仆,神情疲惫,是走了很远的路赶来的,必是急讯。
  片刻间,李椒二人来到天子面前,骑士翻身下马,双手奉上一封加急文书。不等其他人动作,韩嫣跳下马,接过文书看了一眼,转身走到天子面前,轻声说道:“陛下,雁门急报。”
  天子点点头,示意韩嫣拆开。韩嫣敲碎封泥,解开封泥中的绳结,取出了一卷竹简。天子接过,看了一眼,顿时眼神一缩,过了一会儿,又恢复了平静,不紧不慢地说道:“枚皋,严助,东方朔。”
  “唯!”被叫到名字的几个人连忙上前,躬身应喏。天子看看他们,将手中的竹简递了过去。“你们看看,匈奴人这是想干什么。”
  枚皋刚要伸手,严助抢先一步接了过来,迅速扫了一遍,这才转手交给枚皋,自己则沉思起来。过了一会儿,枚皋、东方朔看完,严助又抢先说道:“陛下,去年草原下了一场大雪,牲畜冻死无数,这必是匈奴人受了天灾,欲行劫掠之事。臣以为,当择良将,严关防,以备不测。”
  枚皋沉默不语,若有所思。严助见了,嘴角微挑。“少孺有何异议?”
  枚皋不满的看了严助一眼。严助抢先看,有时间思考,现在又催着他发表意见,明显是想让他出丑。去年出使匈奴回来,他拿出了详细的地图,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天子对他颇为赏识,严助似乎感到了威胁,处处针对他,想要压他一头。
  “臣以为,匈奴人大会于龙城,与往年不符,的确应该多做准备,以免不测。”
  严助不动声色的笑了。作为曾经出使匈奴的使者,枚皋只能附和他的意见,这本身就是示弱。
  天子问道:“有什么不符?”
  “春天马瘦,匈奴人一般不会大出兵。雪灾虽然严重,可是现在肯定已经化了。大灾之后,实力不足,匈奴人应该休养生息,以免加重损失。可是……”
  枚皋觉得有些不可理解,摇了摇头。
  天子对他的意见不太满意,眼睛一扫,只见东方朔若无其事的东张西望,不免有些生气。“东方朔,你有什么意见?”
  东方朔晃了晃脑袋,哈哈一笑:“臣觉得,他们都是在草丛里找草籽的鸡,却想妄测高飞于蓝天之上的鹰,目光未免过于短浅。”
  “是么?”天子笑了一声,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严助和枚皋。“那你说说,鹰是怎么想的。”
  “匈奴人大会龙城,袭扰边境固然是可能之一,但却不是唯一。如果他们是为远征做准备呢?”
  “远征?”天子一怔,想了想,不禁“哦”了一声。“你是说,他们现在集结,为是了秋天的远征?”
  东方朔嘿嘿一笑,不屑的瞥了严助和枚皋一眼。严助很恼怒,寒着脸不吭声。枚皋却思路大开。“陛下,这的确有可能啊。远征需要更多的时间准备,匈奴人现在开始准备,且行且牧,秋后马肥,正好征战。这么说来,大战将在七月之后,他们……”
  枚皋如梦初醒,失声叫道:“西域?!”
  天子收起笑容,长叹一声:“若是如此,梁啸有功,可惜……”
  枚皋眼神一黯,接着说道:“是啊,西域万里,鞭长莫及。”
  天子沉吟片刻,再次问东方朔道:“如何应对为好?”
  东方朔摇摇头。“择良将,严边关,避免匈奴人在西征之前侵扰。至于西域,只能听天由命了。大动干戈,势必引起朝野纷争,两宫不安。梁啸西行,与月氏结盟,就是为朝廷分忧。现在,他的愿望实现了。匈奴人如果真的大举西征,边境至少可以太平一年。”
  天子惋惜不已。“可惜,可惜。”
……
  梁啸越过伽萨特斯河,向西南走了七天,来到亚历山大里亚。亚历山大在世界各地建了十几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亚历山大里亚就是最远的一座。
  梁啸随行太多,不能全部进城,只能在城外扎营,然后派人进程与城守联络。他有大宛王签发的文书,城守德摩尼不敢怠慢,亲自出迎,将梁啸请入城中。
  比起大宛的其他城邑,这座亚历山大里亚的希腊风格更加明显更盛。在城外还看不出来,沿途遇到的牧民和农民大多衣衫破旧,眼神呆滞。进了城,就像进了另外一个世界,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大部分人衣着光鲜,骑着骏马,跟着俏婢健仆,神情悠闲,顾盼自雄。
  “城守治理有功,亚历山大里亚很繁华啊。”
  德摩尼五十出头,白面虬髯,一头卷曲的短发。听了梁啸的夸赞,他非常高兴。他已经得到消息,这位年轻的大汉使者不仅骁勇善战,帮助大宛人击退了乌孙人、匈奴人,还与副王昧蔡更是交情深厚。梁啸对他印象好,自然是一个荣耀。
  “贵使过奖了。亚历山大城虽然富庶,却没多少汉商。精美的丝绸从素叶城贩到这里,价格就要增加一半。如果贵使能让汉商来到这里,我们将敞开怀抱欢迎。”
  梁啸笑了。大宛人果然是三句不离钱。德摩尼欢迎他是假,欢迎钱是真。
  “只要大人支持,我相信汉商会非常乐意到亚历山大里亚来做生意的。”
  梁啸谦虚了几句,闲聊起亚历山大里亚的情况,德摩尼一一作答。两人有共同的利益,一见如故,很快就说得热络。
  亚历山大里亚分为内外两层,城守府建在城中的高地,居高临下,俯瞰四周,建筑风格模仿雅典的卫城。普通百姓居住的房屋和集市则在山坡之下,被纵横交错的大道分成大小不等的区域。希腊人以经商为生,所以集市与民居混杂,随处可见,而不像汉朝把市场集中在一个地方,用墙围起来。
  来到城守府,梁啸命人奉上十匹丝绸,德摩尼大喜,爱不释手,热情度再次高涨。
  梁啸不禁暗笑。果然是物以稀为贵,汉商因为各种原因,大部分在大宛东部城邑活动,最远也不过到贵山城。亚历山大城虽然是商贾辐凑之地,却没有汉商的影子。丝绸只能从东部转运而来,不过三百多里,价格就涨了一半。
  在大汉,这不过是万余钱的小礼物,作为使者而言,未免菲薄。在这里,这却是一笔大礼,连身为城守的德摩尼也不能等闲视之。由此可见丝绸的市场潜力有么惊人。
  德摩尼热情款待梁啸,请梁啸看戏。剧院和体育场、浴室一样,是希腊城市的标配,亚历山大里亚自然也不例外。贵山城也有剧院,不过梁啸在贵山城的时候忙得脚打后脑勺,一直没有机会看戏。到了亚历山大里亚,总算见识了一下古希腊剧院是什么模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