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496

  “我不要钱。”莫娅摇摇头,指了指火上咕嘟咕嘟作响的马肉汤。“给我两口肉汤就行,我的孩子饿了,一直在踢我。”
  梁啸瞥了一眼她的肚子,咂了咂嘴,心头一软。“好吧,你肚子里的孩子毕竟有一半我汉家血脉,不能饿着了。你说,说对一点,我就给你两碗肉汤,另外奉送一块马肉。”
  “多谢大人。”莫娅捧着肚子,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大人不想和匈奴人战斗。”她看看四周,又解释道:“大人英勇,并不是惧怕匈奴人,而是怕伤亡太大。他们都是跟着大人转战万里的勇士,每个人都是大人最宝贵的财富。不管是哪一个伤了,大人都舍不得。”
  梁啸眉毛一挑,沉默了片刻,轻轻地点了点头。“有理。来,先喝碗汤,吃块肉。”
  佣兵们听了,互相看了看,挤眉弄眼的笑了起来。
  虽然跟着梁啸这么久,但是他们还是把自己定位于佣兵,与李舒昀、李当户等人固然不能比,和那些汉家郎官也不能比。这一路走来,钱赚了不少,可是伤亡也不小,不少人已经心生怯意,想做完这笔买卖就走。此刻听到莫娅这句话,他们才意识到梁啸对他们也非常看重,心里油然多了几分暖意。
  “再者,这里虽然有地利,却不适合大军作战。大人在此设伏,只是想拦住追兵,好让其他人安全到达蒲类海。蒲类海,才是大人真正与匈奴人战斗的地方。”
  梁啸大感意外,仔细看了莫娅两眼。“莫娅,你怎么会这么聪明?”
  “这么说,我又说对了?”
  “嗯,你又说对了。”梁啸哈哈一笑,示意希娅再给莫娅装一碗肉汤,切一块肉。莫娅央求道:“希娅妹妹,能不能麻烦你,把这肉汤送给阏氏。”
  希娅看了梁啸一眼,梁啸点点头。希娅端着肉汤,走向帐篷。梁啸摆弄着短刀,看看希娅。“现在,你该回答我的问题了吧?”
  “我丈夫教我的。”莫娅眼中露出不加掩饰的骄傲。“他读过很多书。”
  “吴龟年?”梁啸若有所思。“他这么有才,车师王怎么没用他?”
  “我丈夫不想为匈奴人效力,他只想躲在务涂谷,为都尉记些账目,过些清闲日子。大人,你们汉家儿郎是不是都这么聪明,个个识文断字,能写会算?”
  梁啸笑了。大汉又没有九年义务教育,识字率哪有这么高,文盲也是遍地都是。荼牛儿、庞硕就都是文盲,基本上除了自己名字,一个大字也不识。不过,比起整个部落找不出识字人的车师国,大汉的教育水平的确算是高的。
  其实,别说车师,就连匈奴人、月氏人都没有文字。他们使用的文字不是来自东方的汉字,就是来自中亚的希腊文,随着佛学的传播,梵文也开始传入。但是对普通人来说,读书识字,还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梦。
  莫娅对吴龟年的崇拜,有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对知识的崇拜。不过,从莫娅刚才这几句分析来看,这个吴龟年不仅仅是识文断字,而且通晓谋略,他应该不仅是读过书这么简单。
  梁啸越发好奇。
  “他的家乡在哪里?”
  “大汉啊。”莫娅不假思索地说道。
  “大汉很大。”梁啸忍不住笑了起来。“大汉从东到西有五六千里,从南到北也有五六千,像车师国这么大的县有上千个,你丈夫的家究竟在哪里?”
  “这么大?”莫娅大吃一惊,目瞪口呆。
  不仅是她,旁边的佣兵们都惊呆了。他们也算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可是听说有这么大的国家,他们还是不敢相信。在他们看来,大宛就不小了,帕提亚更是庞大的帝国,可是和大汉一比,帕提亚似乎就提不上嘴了,也许只有伟说中的亚历山大的帝国能和大汉相比。
  莫娅犹豫了好一会儿,怯怯地问道:“既然……大汉这么大,为何还……还要来攻打车师?”
  “我们来西域,不是为了西域的财富,也不为西域的土地,只为匈奴。”梁啸自豪地昂起了头。“如果车师不是依附匈奴,我才懒得去交河城呢。与我大汉的都城长安比起来,交河城不过是个土坷垃。你们那些所谓的财富,也不过和一个富家翁差不多。在我大汉,比比皆是。”
  梁啸大肆夸耀了一番,莫娅等人听得如痴如醉,如在梦中。佣兵们后悔莫及,他们护送商队,已经到了汉境,却未能到长安走一趟,现在看起来,真是错过了一个大好机会。
  “这么说,大人来到天山,真的只为匈奴?”
  “当然。”梁啸肯定地点点头。“匈奴人习惯了抢,总想用武力不劳而获。天山南北诸国被他们当成了钱袋子、粮仓和马厩,我们来西域,就是不让他们利用你们的财富与我们交战。赶走匈奴人,不仅对我们汉人有利,对你们西域各国更有利。”
  莫娅若有所思,沉默不语。
第354章
东方朔脱困
  莫与父子跪在右贤王面前,苦苦哀求,长跪不起。
  右贤王恼羞成怒,像头被激怒的雄狮,喘着粗气,在大帐里来回踱步。
  “糊涂!”右贤王指着莫与,厉声喝斥。“你真是糊涂。梁啸洗劫了交河城,劫走了你的家人,你居然还和他做交易?还放下大军不管,跑回来要我换人?”
  “大王,那是我的阏氏和妹妹啊。”莫与连连叩首,泣不成声。
  身为车师王,他还是第一次如此失态,即使是在右贤王面前。他也知道这个要求有些过份,东方朔是右贤王看中的屠耆(智者),右贤王费了那么多的心思,就是想收服他。匈奴人武力很强大,但是智者很少,一个中行说,帮助两代单于解决了多少问题。东方朔比中行说更有智慧,右贤王岂能轻易放弃。
  可是,他也没有其他办法可想,总不能看着自己的阏氏和妹妹被梁啸杀死,总不能看着自己的独子出家修行,绝了血脉。
  莫与再三恳求,右贤王只是不允。他很想命人将莫与父子赶出去,又觉得不妥,犹豫不决。无奈之下,他让莫与父子先出去休息,让他考虑一下,随即派人请来了东方朔。
  东方朔听完右贤王的苦恼,有点漫不经心。“大王,你愿意听我一句劝告么?”
  “当然愿意。”右贤王大喜,这还是东方朔第一次愿意为他出主意。不过,他随即又警惕起来。“先生,本王对先生可是一片诚意,绝无虚伪……”
  东方朔笑了。“正是因为大王的一片诚意,朔才想劝大王一句。就眼前这件事来说,不论大王愿意不愿意交换,你都已经输了。”
  右贤王的脸抽搐了一下。
  他虽然没有东方朔学问渊博,但他也不是笨蛋。笨蛋是做不了右贤王的。梁啸骗莫与父子回来,已经把他推入了尴尬之地。他同意交换,就会失去东方朔。不同意交换,就会失去车师国。如果车师王的阏氏、王妹死在梁啸手里,就算车师王能忍,他的儿子车夷也不能忍,车师国迟早要与匈奴离心离德。
  正如东方朔所说,不管他是否同意交换,他都输了。
  “梁啸的目的根本不在交换人质,而是拖延时间。”东方朔嘴角挑起,笑容中有几分欣慰,又有几分轻蔑。“先掸零被阻山中,才是梁啸希望的局面。换不换人,其实并不重要。”
  右贤王眼神一凛,瞬间迸发出寒光,随即又一阵怅然。他被莫与父子的哭闹吵晕了,居然没想到这一层。现在想起来,这的确才是梁啸真正的目的,是不是换回东方朔,并不重要。
  “这……”
  “大王,你必须承认,你不如梁啸。”东方朔无声的笑了起来。“你不可能得到我的效忠,但是,我可以成为你的朋友。以朋友的立场,我劝你不要和梁啸做对。”
  右贤王沉下了脸。“东方先生,你这可不是朋友应该说的话。梁啸虽然少年英雄,机巧百出,可是他毕竟人单势孤,只要给我一点时间,我肯定能击败他。”
  “你可以击败梁啸,但是你无法击败大汉。”东方朔眉头挑起,眼神严肃。“你们抓住了张骞,梁啸来了。你打败了梁啸,我大汉朝廷就不会派其他人来吗?从高皇帝刘邦开始,大汉与匈奴的矛盾已经积累了六十多年。如今的大汉根本不是匈奴人能对付的。大王,你要做第一个被大汉复仇之剑杀死的人吗?”
  右贤王一怔,沉默不语。他愣了片刻,退了两步,一屁股坐在铺着虎皮的王座上,单手支额,眉头紧皱。
  东方朔的话提醒了他。梁啸不是一伙流寇,抢一把就走,他来西域,是汉朝与匈奴之战的一个开始。如果他仅仅局限于赶走梁啸,目光未免太狭隘了。
  “大王,八十年前,秦挟统一天下之余威,出兵三十万,一举夺取河南地。如今,大汉休生养息六十年,国富民强,实力早非高皇帝时可比,你觉得匈奴人还是对手吗?”
  右贤王心里咯噔一声,强作镇静地笑道:“东方先生,你别忘了,匈奴人才是草原的主人,你们大汉再富强,也要奉上公主,每年贡献金帛钱粮,才能换取我匈奴的仁慈。”
  东方朔微微一笑。“蒙恬出兵河南之前,头曼单于也这么说。”
  右贤王的眼皮不由自主的抽搐起来,心头飘过一朵乌云,沉甸甸的。
  “大王,梁啸败了,可以回到大汉,犹不失加官晋爵。大王若是败了,这右部匈奴恐怕就要换人了。大王,听我一句劝,不要再打了,撤回草原吧。亡羊补牢,犹未迟也。等到粮草耗尽,损兵折将,你就是想回去,只怕也回不去了。浑邪王前车之鉴,大王切记。”
  右贤王倒吸了一口冷气,心脏怦怦直跳,头皮一阵阵发紧。东方朔提到了浑邪王部,真正触到他的痛处。浑邪老王追击梁啸阵亡,浑邪王部因为争权而内讧,不可避免的衰落了。如果他再和梁啸僵持下去,就算打败了梁啸,也不会有什么收获,可是万一败了,觊觎他右贤王之位的人可是数不胜数啊。
  东方朔说得对,梁啸输了,还可以再来。他输了,就是万劫不复。
  “这么说……先生去意已决?”
  东方朔躬身一揖。“我不会效忠大王,但是我希望能成为大王的朋友。”
  右贤王长叹了一声:“不能得到先生的教诲,是我最大的损失。好吧,你回到梁啸身边去吧。”
  东方朔再拜。“多谢大王。大王保重。”
……
  东方朔跟着莫与父子赶回七角山。
  莫与父子不知道东方朔是怎么说服右贤王的。总之右贤王答应了,他们的愿望实现了,这一点最重要,他们因此对东方朔崇拜得五体服地。原本是敌对双方,被匈奴人扣住,享受了贵宾待遇,最后还能大摇大摆的离开,东方朔绝对是奇葩。
  东方朔倒没什么,一路上和莫与父子谈天说地。莫与早就知道东方朔能侃,车夷却是第一次与东方朔相处,一下子就被东方朔侃晕了。出于年轻人的骄傲,车夷拿出研习了十几年的佛学理论,和东方朔论起了道。
  在这个时候,佛学还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而不仅仅是一个职业。如果粗略的说起来,和《道德经》里的《道经》类似,都是对宇宙天地的猜想。东方朔学问博杂,对道家学问也颇有研究,听到佛学,也觉得非常有意思。两人一见如故,倒成了好朋友。
  见到先掸零之后,与东方朔同行的匈奴人传达了右贤王的命令,放弃追击,原地待命。先掸零虽然奇怪,也没说什么,看着东方朔扬长而去。
  见到东方朔,梁啸咧开嘴乐了。
  “好像又胖了。”梁啸拍拍东方朔更见浑圆的肚子。“堪和莫娅相提并论。”
  “没办法,天天好酒好肉供着,想不胖也难啊。”东方朔得意的拍拍肚子,哈哈大笑。他绕着梁啸走了一圈,前后上下打量了梁啸一番。“你怎么样?听说你卧冰吞雪,没掉什么物件吧?要是残了,前程可就毁了。肢体残缺的人是不能位列朝堂的。”
  梁啸一愣。“还有这个规矩?”
  “你以为呢?”东方朔不屑的撇撇嘴。“朝堂之上,庄严肃穆,搞个残废像话吗?除非你愿意做俳优。”
  梁啸打开东方朔的手,斜睨了他一眼,强忍着笑。“我记得某人好像和俳优为伍的。”
  “唉,不提了。”东方朔郁闷起来。“行了,我回来了,你放人吧。放了人,我们赶紧去蒲类海,别被右贤王抢了先。”
  梁啸很意外,但是他没有多问,立刻让人带来车师王后和莫娅,还送了两匹马。莫娅虽然有孕在身,身体有些笨拙,上马却一点也不迟疑。她看看梁啸。“大人,后会有期。”
  “会有机会的。”梁啸笑笑。“下次有机会,要和你夫君一起喝酒。”
  莫娅点点头,踢马前行,渐行渐远。东方朔莫名其妙。“你怎么……喜欢孕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