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校对)第3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0/496


……
  景平还在半路上,就接到了景昭派人送来的警报。得知是大师兄梁啸,而且梁啸身边有骑兵,景平吓得冷汗长流,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他是桓远的记名弟子,一直关注梁啸这个大师兄的动静。梁啸在西域、北疆立功的消息,他都知道,而且这些消息传到闽越的时候,都已经大大的变形,变得像神话一般。
  即使是神话,景平也没有轻易的否定。在某种程度上,梁啸在他们这些师兄弟的心目中早就是神话。当年在姑苏城外的山上,梁啸一人射杀了十几个后羿营的箭士,还一箭射杀了一头猛虎,不论是射艺还是勇气,都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大师兄是怎么弄到骑兵的,还数量甚多?景平百思不得其解。在他的概念中,南越和闽越都没有骑兵。梁啸的骑兵只有一种可能,是从中原带来的。可是,南越怎么会让梁啸带着骑兵入侵,梁啸又怎么会帮助南越作战?
  一时间,景平越想越多,越想越怕。
  他不敢怠慢,加快脚步,赶往漳浦大营。根据景昭的估计,梁啸率领骑兵绕道,目标很可能是漳浦大营的辎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漳浦大营被梁啸劫了,凶多吉少。就算是从东治赶运,也未必来得及。
  大军一旦断粮,后果不堪设想。
  景平催促着部下加快脚步,越过蒲葵关,赶往漳浦大营。他紧赶慢赶,还是慢一步。刚刚出了盘陀岭,他就遇到了一群溃兵,得到了漳浦大营失守的消息。
  景平目瞪口呆,欲哭无泪。他觉得自己就像姑苏城外的那头虎,与梁啸迎面相撞,还没交手呢,就被梁啸一箭射穿了头颅。
  这可怎么办?大师兄,你可把我们父子害苦啦。
  景平左思右想,一边派人送信给景昭,一边选择有利地形扎营。在没搞清梁啸的兵力之前,他不敢轻易上前接战。他派出斥候,在附近活动,打探梁啸的消息,同时也招集溃兵,尽可能壮大自己的实力。
  景平到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梁啸的耳中。
  在那一瞬间,梁啸也有些紧张,还有些后怕。景平来得太快了,这严重超出他的估计。从时间来估算,景平几乎是和他同时出发的。只是景平没料到他会迂回突袭漳浦,所以他这一路走得并不算特别快。否则的话,景平很可能抢在他前面赶到漳浦。
  由此可见,桓远对景昭的评价没错,未算胜,先算败,他是个求稳的人。这一次他是赢了,但只是赢在速度。如果当时犹豫一两天,赢的就是景昭了。
  景平的应对也让梁啸有些头疼。景平既没有草率的进攻,也没有就此罢休。他据险而守,集结溃兵,同样是一个非常稳重的对策。景平本人带来了一千人,再加上溃兵,总兵力可能达到两千人左右。阵而后战的话,他没有足够的优势,就算能胜,也是惨胜。
  更麻烦的还在后面,如果景昭得到消息,也跟着赶来的话,双方的兵力差距将达到二十比一。摆在他面前的退路只有一条:逃。
  韩说才走了半天,景平就来了,天不佑大汉啊。
  梁啸想了半天,派人请来了赵婴齐,把景平到来的消息通报给他。赵婴齐一听,脸就吓得煞白。
  “君侯,这可怎么办?”
  “别急,别急。”梁啸虽然自己心急如焚,却不能表露半分,反过来还要安慰赵婴齐。这货是个没经历过什么危险的公子哥,突然遇到这个情况,乱了阵脚也是正常的。“大不了,我们还可以撤嘛。”
  “哦。”赵婴齐松了一口气,呆坐了半晌,忽然又说了一句。“就这么撤了,岂不是太可惜了?”
  梁啸转头看了他半晌,也笑了起来。“那殿下有什么计划?如果我们给秦王送信,让他来助阵吧,你说他会不会赶过来?”
  赵婴齐想了想,苦笑道:“不会,他这时候还不盼着我死在闽越人手里?”
  梁啸装出一副诧异的样子。“你们毕竟是叔侄,不至于这么狠吧?”
  “嘿嘿,王家无情么。我打了胜仗,折了他的脸面,他还能不恨我?如果我被景平打败了,或者直接战死了,他也就不用担心怎么向我父王和群臣交待了。”赵婴齐摸着下巴,眼睛溜溜乱转。“君侯,你想个办法,哪怕是拖几天也行啊。”
  “拖?”梁啸眉头一挑:“殿下好计谋。”
  “好计谋?”赵婴齐一愣。“我说了什么好计谋?”
  “你说拖啊。”梁啸挑起大拇指,一本正经地说道:“以不变应万变,也是一种战术。景平要时间,我们也要时间,不妨比比看谁拖得过谁。”
  赵婴齐一脸茫然,还是没明白梁啸的意思。
  梁啸解释了一番。景平有兵力优势,却没有立刻进攻,说明他心里没底。利用景平的犹豫心理,他们就可以做一些应对。一方面,派人给秦王赵光送信。不管他来不来,这信都要送,也许他来了呢?另一方面,他们也做好撤退的准备。万一不行,放把火,烧了这些辎重就跑,也让景昭难受一下。
  没有了辎重,他还能坚持多久?除了撤退,他没有别的选择。如此一来,他们这次就不算白跑。
  赵婴齐恍然大悟,如释重负。“君侯,你这才是大将风度,处变不惊啊。”
  梁啸笑道:“殿下,我这是受你的启发。要是论功,你才是首倡。”
  赵婴齐摸摸鼻子,不好意思的笑了。
第512章
气势
  赵婴齐放了心,轻轻松松的去休息了。梁啸心里的大石头却更重,几乎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是可以像他对赵婴齐说的那样,一把火将辎重烧了,拍拍屁股就走。可那不是他的目标,否则的话,他现在就可以这么做,根本不用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他原本指望赵光能给景昭施加一些压力,让他不能全力攻击自己,现在看来,赵家内部的矛盾也不小,赵光见势不救的可能性很大,说不定还会落井下石。
  他甚至怀疑,景昭这么快就知道他的存在,也许就是赵光透露出的消息。
  这年头,谁都不能信啊。
  赵光指望不上,他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韩安国、卫青身上。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别看他安排韩说去迎,实际上他心里根本没底。天子是否同意了他们的计划,又安排了多少人和船,能不能及时赶到会稽,这些都是问题,只要有一个地方出了差错,他都别指望看到汉军的楼船出现在眼前。
  看来,最后还得靠自己。
  深夜,梁啸在大帐里反复思考。
  “主人,你今天不夜练了吗?”希娅走了进来,见梁啸还在来回踱步,有些意外。
  梁啸头也不抬,顺口说道:“希格玛,如果你是景平,现在你会怎么办?”
  希娅眼神一黯,沉默不语。梁啸没有听到回答,抬起头,不解的打量着希娅。“希娅,你怎么了?”
  “没什么。”希娅强笑道:“主人,我如果是景平,我肯定会和你拼命。这么多粮草被你劫了,还等什么等?等你把粮草运走么?”
  “运走?”梁啸眉头一挑,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对啊,我为什么要在这里死守,这里不适合防守,我可以换个适合防守的地方啊。从西面来的时候,有好几个地方适合驻守。我可以把粮草运到那里去,然后安安心心的等,至少不用这么担惊受怕。
  果然是兼听则明,一个人考虑问题难免钻牛角尖。“希娅,你真是说得太好了。”梁啸哈哈大笑,张开双臂,将希娅搂在怀中,用力地抱了抱。“好了,问题解决,我要夜练了。”
  希娅一头雾水。不过,她也没有多问,走到梁啸身后,顺手帮他解下了大氅。
  梁啸开始夜练,像每天晚上做的那样。
  贝塔、希娅站在一旁,自己练习。
……
  几乎在同时,景平坐在大营旁的山岭上,静静的看着远处的大营。
  夜色太黑,大营太远,他其实什么也看不到。他只是想站在这里,仿佛站在高处就占据了优势一样。
  面对大师兄梁啸,他实在没什么信心。
  近百名亲卫全副武装,剑拔弩张,如临大敌。对手是一个能闻声而射的射声士,他们不敢有任何大意。他们的紧张进一步影响了景平,让景平觉得更加压抑,空气似乎都凝滞了,喘不过气来。
  梁啸就像一座山,压在他心头很多年。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和梁啸对阵。当这一刻突然来临的时候,他几乎没有一点心理准备,一下子就乱了阵脚。
  梁啸现在在想什么?
  他究竟有多少骑?
  骑兵的战斗力究竟有多强?
  景平的脑子乱作一团。他苦思冥想,却怎么也想不出一点线索。当年的吴军也好,现在的闽越军也好,对骑兵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感。
  二十三年前,吴王刘濞起兵,与汉军大战,对吴军伤害最大的就是以李广为首的汉军骑兵,那个叫灌夫的汉将甚至只带了十余骑,就在吴军大营里杀了个来回,一直冲到吴军的中军大旗之下。
  那一仗,对吴军的最后溃败起到了催化的作用,也让骑兵成为吴军将士心头永远的阴影。
  六年前,会稽城下,梁啸、卫青率领十余骑,接连劫杀闽越军斥候、使者,最后甚至劫走了征贰,搞得闽越军士气大落,派出近千人围捕,最后还是于事无补。
  骑兵究竟有多强?景平不知道。他只知道一点:骑兵很强。
  面对未知的东西,人的恐惧感往往会加倍。景平此刻深有感触。他越想越紧张,甚至有些手脚发麻。他左思右想,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还是固守待援的好。骑兵虽然很强,但是骑兵也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弱点:骑兵不能攻城。
  景平松了一口气,匆匆回营。他做了一个决定,明天一早,下令全军再次加固营寨。
……
  梁啸完成夜练,神清气爽,觉得头脑清明,思路活跃,不仅没有睡意,反而有些精力过剩。
  贝塔、希娅也收了式,在灯光的衬映下,额头的微汗闪闪发光。在梁啸的帐中,她们穿得都很清凉,只有抹胸和短裤,露出结实的肌肉和线条分明的腹肌。身上也有些汗意,像抹了橄榄油似的。
  梁啸忽然心动。“你们热不热?”
  “热。”贝塔抬起手臂,擦擦额头的汗水,抱怨道:“这南越的天气真是古怪,入冬了还这么热,如果是在长安,这时候都该穿冬衣了。”
  “这有什么奇怪的,再往南走,还有更热的地方,根本没有冬天,每天只有两个季节:雨季和旱季。那里的人连衣服都省了,不论男女,都只穿一条短裤。”
  “还有这样的地方?”贝塔将信将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胸,脸色微红。“那岂不是很丢脸?”
  “没什么好丢脸的。”梁啸一手拉起一个,往帐外走去。“走吧,出去洗个澡,凉快一下。”
  “现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0/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