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校对)第4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0/496

  “陛下心里有没有真正信得过的人?”
  陈皇后咬了咬嘴唇,扭过了头。刘陵见状,摇摇陈皇后的手臂,笑了。“好吧,就当我没问过。如果陛下问起,你就对陛下说,秋收冬藏,既然秋天到了,应该很快就有好消息了。”
  陈皇后松了一口气,露出几分勉强的笑容。“如此甚好。”
……
  梁啸驻马山坡之上,静静地看着山坡下正在忙碌的羌人、汉人,眼神平静。
  在这里呆了几个月,他一直没有主动西进,更没有挑战乌单。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训练骑兵上。西域耕地有限,人口也有限,经济承受能力不能和中原相提并论,人海战术是行不通的。要想以寡御众,控制住西域,他需要一只真正的精锐,一只不仅装备精良,更是训练有素的精锐,而不是乌合之众。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利用这个夏天训练出了一千精锐骑兵,一千按照他的理念训练出来的骑兵,一千不仅战斗力强,而且战斗意志也远远超出普通骑兵的骑兵。
  现在,即使乌单率领一万大军前来,他也有信心面对面的决战。
  虽然他不会那么傻。
  练就千斤力,四两拨千斤,一向是他的做事准则。他有了有了和对手硬碰硬的实力,不代表就要和对手硬碰硬。如果有更好的办法,他绝不会逞一时意气。
  现在,他就在给乌单挖坑。
  有了马戎用几个月时间精心绘制的地图,又亲自查看了一些重要的地形,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叫白马谷的山谷用为预设阵地。这里原是白马羌的冬天牧场,向南不远就是大雪山,向东八十多里就可以进入羌中道。
  严格来说,这里并不是理想的埋伏地形。西侧的入口大,东侧的出口小。从西侧进出容易,从东侧进出比较困难。敌人从西追击而来,一旦发现形势不对,可以迅速撤退,而被追击的人很容易因为拥挤而堵住出口,逃生不易。
  梁啸选择这里作为伏击乌单的地点,几乎遭到了羌人首领们的一致怀疑。若不是梁啸之前的战绩骄人,攒下了不少名声,这几个月又表现了足够的狠辣,估计会有人当面指责他不懂战争。
  现在,羌人首领们虽然疑惑不已,却还是按照他的要求,将大量的部众安排在谷中做诱饵。
  这里面虽然有徐乐说服教育的功劳,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梁啸手段狠厉。之前黄牛部落收留来历不明的俘虏,与鹰部落争取耕地,闹到梁啸面前。梁啸不仅将那一百多俘虏全部斩首,还顺手牵羊,夺走了黄牛部落的一半资产。黄牛部落由一个中等的部落一下子变成了人人可以欺负的小部落,只能老老实实的依附汉人,依附梁啸。
  没有人愿意步黄牛部落的后尘。
  当然,不少人在等着看梁啸的笑话。既然他的威严是建立在武力之上,当他失去武力的时候,他强加给别人的自然也会得到加倍的回报。
  对这些如狼似狗的目光,梁啸根本没当这回事。他从来没指望靠说教征服西域,他关心的只有一件事,如何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如果他败了,即使这些羌人不对付,长安的天子也不会放过他。
  远处响起急促的马蹄声,梁啸转过头,看向远处的地平线。
  一骑飞驰而来,手中摇动着红色三角小旗。
  梁啸的眼角轻跳。他知道,乌单来了,在等待了几个月后,他终于按捺不住,主动发起了进攻。
  这正是他期望的。
  兵法有云:致人而不致于人,等待并不意味着被动,进攻也不意味主动,就像他和乌单现在的情况一样。他一举击杀了乌单的大将伊乌尔,夺回了阿留苏的首级和弓,打破了乌单对南山各国的控制。他就像一根刺,扎在乌单的肉里。只要他活一天,乌单就不能安睡。
  所以,不用他去找乌单,乌单也会来找他。
  斥候奔到梁啸面前,没等战马停住脚步就跳了下来,奔到梁啸面前。他是个羌人少年,大概十七八岁,中等身材,不算很强壮,眼神却很清亮,透着机灵。他是徐乐选出来的少年,做了两个月的计分员,现在成了斥候。几个月的苦学,他的汉话已经说得很不错。
  “将军,南山联军来了,前锋已到五十里之外,大概四千人。听我们捕到的斥候说,总兵力大概有两万,号称十万。”
  徐乐眼角微跳,不由自主的看了梁啸一眼。梁啸笑笑,不以为然。“看到天狼的战旗了吗?”
  “还没有,有兄弟正在赶过去打探,估计晚些时候就会送回来。”
  “好了,你去休息吧。”
  “喏。”羌人少年应了一声,却没有离开。他舔着厚厚的嘴唇,嘻嘻的笑着,不说话。梁啸见状,无声地笑了起来。“想上阵?”
  “嗯哪。”
  “这一次不行。”梁啸摇着马鞭。“不过,战利品不会少你们的,你就放心吧。”
  “将军,我不是为了战利品。将军发的军饷已经够我和阿妈生活了。我想立功,想跟着将军征战,将来有机会带着阿妈,跟着将军去长安。”
  “立功的机会多的是。天狼太弱,你要上阵,那些比你年长的勇士会有意见的。再过两年,等你行了冠礼,我带你去打草原上的匈奴人。”
  羌人少年摸了摸头,有些沮丧。“好吧,那我就再等等。”说完,翻身上马,飞驰而去。
  等羌人少年走远,徐乐才说道:“将军,敌我悬殊,大意不得。”
  “我从来没有大意。”梁啸转过头看看徐乐。“不过,兵力多不代表就强。南山诸国就这么多人口,天狼征调的兵越多,南山诸国的怨言越大,我们越能借着这次机会重创诸国。等打败了天狼,他们归属了我大汉,我们就不能随便杀人了。到时候拿什么来奖赏现在跟着我们的这些部落?”
  “将军的意思,我能理解。可是,五倍的兵力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将军还是小心些好。”
  “监军,等打完这一仗,你就不会这么说了。”梁啸歪了歪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这一次,我要给天狼来个冰火两重天,先把他烤熟了,再把他变成一个冰雕,让西域人一想到他就两腿打颤。”
第588章
心计
  南山下,一队约三四千人的步骑正在缓缓前进。
  他们走得很慢,心情低落。虽然已经是秋末,阳光失去了夏日的威力,气候凉爽而宜人。雪山汇成的小河在他们身边流淌,带来了难得的湿润气息。远处的山坡上,半黄的牧草依稀可见,有时还能看到几只岩羊站在峭壁之上。景色优美,美不胜收,可他们他们却没有任何观赏的心情。
  这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也是最忙碌的季节。寒冬将近,他们应该忙着收拾行装,整理自己的土屋,准备足够的木柴,而不是不远千里来打仗。
  打仗无非是为了保护自己,或者掠夺他人。但现在他们却两者都不是。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只为满足天狼复仇的欲望。他们要进攻的敌人弱小而贫困,战利品根本不足以抵消他们的付出。
  这注定了是一场得不偿失的战争。
  可是,在天狼的威逼之下,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他们只能忍气吞声,负重前行。低落的士气让他们提不起任何前进的念头,即使已经接近目的地,他们依然没有战斗的热情,只是机械的向前走。
  人如此,马如此,骆驼也如此。他们甚至没有注意到远处山坡上出现的骑士,只是低着头向前走,直到有人发现路边的石碑。
  石碑很简单,只是将一块巨石凿平了一面,然后在上面画了两个箭头,一个箭头回转,指向一个快步行步的人,一个直直向前,指向一个倒地的人,一枝箭射穿了他的喉咙,已经变成褐色的血流了一地。
  没有文字,但是图画得很明白,前进是死,回头是生。
  士卒们互相看看,生起一阵寒意。他们不敢怠慢,立刻把消息传给前军主将若羌王。若羌王也吃了一惊,带着亲卫赶到石碑前,仔细查看,脸色变幻了很久,依然没能做出决定。
  他叫来了同行的几个部落首领。这些部落实力一般,大部分时候都只能听他的指挥。可是现在事关生死,他犹豫不决,需要他们的意见。
  几个部落首领赶到之后,商量了半天,决定还是继续前进。
  前进固然可能被梁啸射杀,但后退同样会被天狼射杀。对他们来说,梁啸的威名虽盛,但他们没见过梁啸,天狼的残暴却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之中有人能成为首领或者王,就是因为之前的首领或者王被天狼杀了。如果他们不战而退,天狼不会介意再换个人。
  当然了,更重要是他们清楚梁啸的实力有限,依附他的几个部落加起来,所有老弱都算上,最多也就是三四千战士。而他们现在就有三四千人,更别提身后还有天狼率领的主力。两相比较,就算梁啸善战,也没什么胜利的希望。
  几个人权衡厉害之后,决定无视这个警告,继续前进。
  危险将近,警示的号角声反复吹响,各级军官都扯起了嗓子,喝令自己的部下打起精神,准备迎接随时可能出现的敌人。
  如果说天狼以超强的箭术和残暴的手段出名,那梁啸则以奇袭出名,他当年奔袭河西的战绩至今仍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面对这样的对手,疏忽大意无疑是非常致命的。相对而言,在拥有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只要保持警惕,不让梁啸有偷袭的机会,胜利也必将是他们的。
  这个逻辑严格来说并不成立,但很多人却真是这么想的。
……
  梁啸立马山峦之上,看着蜿蜒而来的敌人,轻笑了一声,微侧身体。身边的鹰部落首领黄若立刻将身体凑了过来,洗耳恭听。
  “这就是若羌王?”
  “将军说得没错,那就是他的战旗,左边那个是且末,右边那个是小宛,远处的就看不清了。”黄若笑道:“若羌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国,但他们靠近若羌水,水草丰茂,土地肥得流油,富得很。天狼占领南山诸国,若羌却早归附,所以现在做了前锋将领,把楼兰都给挤到一边了。”
  梁啸心领神会。“你眼红了?”
  黄若哈哈大笑,却不回答。
  “你的确也该换个牧场了。”梁啸笑道。
  鹰部落原本是个小部落,但是黄若很识时务,一开始就支持梁啸,上次又非常配合地对黄牛部落痛下杀手,算是有功之臣。所以这次战斗,黄若独领一部,随梁啸作战,相当于副将,黄若非常高兴,做事非常积极。现在梁啸又答应了战后将若羌的地盘给他,他更是兴奋莫名。
  “将军,这些人不听劝告,让我教训教训他们吧。”
  “不急。他们现在警惕性很高,兵力又多,你冲下去也是一场苦战。再等等,等到了我们选好的杀场,再杀起来就轻松了。”梁啸顿了顿,又道:“你若想在若羌站稳脚跟,就要有一定的实力。我可不想你三天两头的来找我。”
  黄若眉开眼笑,连连点头。“将军说是对,将军说得对。”
  梁啸拨转马头,向山坡下走去。黄若紧紧跟上,片刻不离。
……
  赤谷城。
  阿瑞堪敞着衣襟,双手抱腿,蜷坐在东方朔专用的那张大椅子上,眼神哀伤。她静静地看着远处的雪山,一动不动地坐了半天。
  乌单送来了消息,他纠集了南山诸国的所有力量,已经开始东征。按照时日计算,他很快就要和梁啸接战。据他打听到的消息,包括汉骑在内,梁啸只有一千骑,其他各部落大概有两千余骑,这是所有的力量。而乌单仅是直属的精锐骑兵就有四千骑,所有的步骑加起来超过两万,拥有绝对的优势。
  可是阿瑞堪却从这个看似好消息里看出了不祥之兆。
  乌单一再强调他的兵力优势,正说明他面对梁啸时信心不足。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俩很像。梁啸以十余骑入西域,他以百骑控制南山诸国。梁啸拥有人弓,射艺精绝。乌单拥有地弓,射艺更甚一筹。他本当像杀死阿留苏一样,以自己过人的箭术向梁啸发起挑战,而不是统领大军。
  如果兵力多就有用,当初他西征大宛何至于一败涂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0/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