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10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0/1332

  收到张飞的军报,得知张郃、崔瑜举邯郸而降,刘备大喜过望,就连逢纪都有些意外。
  虽然他们派出了卑湛做说客,希望能劝降张郃,但他们没想到这么顺利,而且还多了一个崔瑜,邯郸更是完好无整。关羽打了两个多月也没能拿下邯郸,张飞与张郃比了一次武,邯郸就到手了。
  “不意益德也有小智。”刘备很欣慰。
  “是啊,益德可大用矣。”逢纪附和了几句,又提醒刘备道:“只是他建议留张郃守邯郸,是不是有些不妥?张郃初降,军心不定,士气低落,能否直面吴军?当今之计,似乎还是由益德守邯郸合适些。”
  刘备想了想。“张郃是良将,深受袁氏父子器重,他弃袁谭而降,并非战败,而是不愿随袁谭降孙策,既然如此,即使面对孙策,他也不会动摇,否则又何必今日,枉负背主之名?”
  逢纪抚着胡须,眉心微蹙。他真正的意思并不是担心张郃三心二意,而是觉得张飞有怯战之意,不愿面对孙策,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孙策才是刘备真正的对手,如果不敢面对孙策,就算现在打得再好也没有意义,不过是为孙策前驱罢了。
  可他不能直说,与关羽不同,张飞虽然不姓刘,在刘备心里却比刘氏宗亲还要亲。张飞和简雍是刘备少年时就结交的好友,在简雍弃刘备而归太史慈后,张飞对刘备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说张飞会背叛刘备,等于说刘备不得人心,众叛亲离,会摧毁刘备的信心。
  一场恶战迫在眉睫,不仅张飞需要面对孙策的勇气,刘备更需要。
  逢纪想了很久,觉得还是亲自与张飞谈一谈。“大王,既然邯郸易手,可命张郃领其部曲留守邯郸,其他人马由益德统率,围攻邺城。”
  刘备欣然同意。
  虽说张飞劝降了张郃,多了一万冀州兵,填上了关羽带走的兵力缺口,但强攻邺城依然是一个不太可能的任务。逢纪将希望寄托在冀州人的内乱上,他随即命使者崔均赶到邺城,面见袁谭,并将张郃已降的消息散布出去,进行游说活动,动摇城中军心。
  ……
  崔均是冀州名士,他的到来很自然的引起了城中文武的注意,虽然袁谭派人全程陪同,崔均还是很顺利地将消息传了出去,没走到袁谭的面前,张郃已经投降的消息就人人皆知,全城震动。
  毫无疑问,在高览阵亡之后,张郃就是魏国硕果仅存的名将,他的投降对魏军士气的影响极大,不少人都动摇了。当年争涿郡,张郃曾与刘备大战,既然他都能投降刘备,别人自然也可以。
  崔均对此很有把握,面对袁谭时,他胸有成竹,态度从容。向袁谭行了礼后,他扫了一眼四周,看到了郭图,看到了田丰,却没看到沮授,不禁微微一笑。逢纪的计策奏效了,城中文武各怀鬼胎,田丰虽然名气大,资历老,但为人过于刚正,人缘不好,能从中斡旋的只有沮授了。沮授不露面,很可能是忙着安抚人心。只不过张郃投降之后,城中人心已散,就算沮授也无力回天。
  “大王,常言道,无援不守。张儁乂已降,邯郸易手,邺城只是孤城一座,且人心思变,大王当早定计,以策万全。”崔均淡淡地笑着,语气平和,却充满威胁之意。
  袁谭叹了一口气。“是我负了张儁乂,非张儁乂负我。望中山王能用人不疑,令儁乂有用武之地。说起来,当年官渡之战,张儁乂可是唯一取得胜绩之人。不久之后,中山王也要面对吴王,希望他也能为中山王保留一丝颜面。”
  崔均有点不自在。“大王费心了。中山王麾下猛将如云,非张儁乂一人。况且此乃冀州,并非官渡。”
  袁谭笑笑。“是啊,偃月刀,丈八矛,青云赤霞左右摇,中山王本人也是一员悍将呢。只不过州平似乎忘了还有一句:金丝甲,霸王杀,将军一怒千军破。中山王虽勇,也未必是吴王对手。”
  崔均皱了皱眉,语带讥讽。“没想到大王日理万机,对童谣也是如此熟悉。只可惜吴王虽然善战,却在千里之外,怕是解不了邺城之围。”
  “州平过虑了,邺城虽小,却也不是旦夕可破。吴王有楼船巨舰,虽在千里之外,乘风而行,数日便能到邺城。希望到时候中山王还有余力,再战吴王,看看能否有所进益。”袁谭笑了一声,又道:“州平,你也是冀州名士,当知天下大势,又何必白费唇舌呢?安平崔家真要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中山王身上吗?崔公在长安,怕是要夜不成寐了。”
  崔均一时语塞。他父亲崔烈在长安,闻知他们兄弟依附刘备,很不满意,曾写书信来表示反对,尤其是对刘备一点信心也没有。他说刘备虽然被先帝封为中山王,但长安的宗室并不认可他,宗正陈王刘宠就明确说过,刘备当着他的面承认并非宗室。如今又声称是中山靖王之后,恐非确实,中山靖王的墓被盗,也许就是天意,让他们兄弟不要一条道走到黑,就算是迫于形势,也要留点后路。
  崔均本人其实也对刘备没什么好印象,只是崔钧做了决定,他也只能委屈求全。现在被袁谭当面点破,顿时气势全无,反倒有些担心起崔家的前程来。
  袁谭和田丰、郭图交换了一个眼神,会心而笑,然后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崔均是聪明人,他在很大程度上能代表冀州世家,他的犹豫说明了那些追随刘备的人同样没什么信心,之所以跟着刘备,有的是迫不得已,不愿意放弃现有的利益,有的则希望富贵险中求。但这一切注定要失败,刘备不可能是孙策的对手,不肯放弃的利益最终会被剥夺干净,投机同样会鸡飞蛋打,倒不如现在就投降来得明智。
  崔均劝降无果,怏怏而退。好在他本来也没指望能劝袁谭投降,传播张郃投降的消息,扰乱城中军心士气的目的已经达到,他也就没多停留,很快就出了城,回报刘备、逢纪。
  当然,他对刘备信心不足的部分是不能提的。
  逢纪也不着急,他又派出细作,与看守各城门的审英等人联络,催促他们做出决定,否则就要斩杀他们的家人。很快,他得到了回复,审英等人都愿意和他合作,引刘备入城。不仅如此,他们还通报了一个重要消息:沮授不在城中,他有好久没露面了,很可能是作为袁谭的请降使者,去见孙策了。
  收到这个消息,逢纪大喜。眼下的邺城中,能让他有所忌惮的人只有沮授,沮授不在城中,没人是他的对手。这是个夺城的大好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逢纪建议刘备袭取邺城。
  刘备也担心夜长梦多,希望抢在孙策赶到之前拿下邺城。他随即联络张飞,约好进兵的时间,又派人联络城中的审英等人,要求他们做好接应的准备。
  一切准备妥当,刘备下达了奔袭邺城的命令,三万精选的锐卒拔营,突然向邺城急行军。与此同时,张飞也从邯郸方向起兵,率领三万大军,直扑邺城。
  一时间,散布在邺成四周的斥候像受惊的兔子,纷纷从藏身之地窜出,带着不祥的消息,奔向邺城,刚刚平静了没几天的邺城再次风雨飘摇,大战将起。
第2242章
新旧之间
  审英站在城楼上,看着夕阳一点点的被大地吞噬,留下半天血一般的云霞,心脏猛地跳了一下。
  他看了一眼内城城楼上魏王的大纛,心里很不是滋味。今天之后,他就不再是魏臣——魏国还能不能存在都是一个问题——而是中山之臣,刘备之臣,父亲如此在九泉之下有知,会是什么感觉?当年他可是对刘备不屑一顾,觉得此人反复无常,难以托付大事,谁曾想刘备居然成了中山王,而且要吞并魏国,阴安审家也要向刘备称臣。
  这一步如果踏错了,将来还有没有机会回头?
  “噔噔噔……”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审荣快步走了过来,气喘吁吁,额头全是汗,脸色也有些难看。审英心里又是一跳,几乎要蹦出喉咙。他深吸了一口气,强作镇静。审荣是个没主意的人,他如果露出不安,审荣会更加慌乱,不知道会弄出什么事。
  “什么事?”
  “伯杰,去领军粮的回来了,没领到,一颗都没领到。”审荣懊恼不已。“崔林不肯发,说我们的账目有问题,要先查账。”
  审英松了一口气,随即又皱起了眉头。崔林是崔琰的从弟,脾气很臭,自恃德行君子,直道而行,为人处世不知通融,一直没有出仕,借了崔琰的光才做了个仓曹掾。跟这种人没什么道理可讲,除非将以前吃的空饷全补上,可他现在只想领出粮食,不可能补什么空饷。初投刘备,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总能多些自主权。
  “算了吧。”审英反复权衡了一番,决定不与崔林发生冲突。大事在前,他不想节外生枝。
  “伯英,你说,袁谭会不会发现了我们的事?”审荣压低了声音,眼神疑惑。“崔瑜投降了刘备,崔琰会不会投孙策?两面下注,人之常情,要不然怎么会突然查空饷的事,不发粮食?”
  审英瞪了审荣一眼。审荣没敢再说下去,咽了口唾沫,打了个理由,匆匆地走了。审英却有些不放心起来。崔家两面下注并不奇怪,这是世家在胜负未判时的常用手段,为的是避免一旦选择错误,家族全军覆没。崔琰的兄长崔瑜与张郃一起投降了刘备,崔琰在邺城,无法脱身,这时候保持中立,甚至表露出支持袁谭的意思都有可能。如果他为袁谭出谋划策,发现他们与刘备的联络并不意外。
  他与冀州世家的关系比较好,谁知道哪个人行事不密,被他看出了破绽。
  审英仔细想了想,叫来了弟弟审俊,让审俊去探探崔琰的口风。如果崔琰没有发现,当然最好,如果崔琰发现了破绽,做好了准备,那审俊就表示不知情,继续支持袁谭,为审家留一条后路。
  兄弟俩早就商量过这个方案,审俊也没犹豫,立刻去内城见崔琰。
  崔琰不在公廨,去见袁谭了,审俊也不好离开,只好在外面等着。他心里很焦急,却不能露出破绽,还要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与来往的掾吏们有说有笑。不过,从掾吏们的平静来看,似乎崔琰并没有发现什么破绽。审俊等了两个时辰,眼看着与刘备约定的时间将近,大战随时可能爆发,审俊决定不等了。既然崔琰没发现什么破绽,他留在这里就没意义了。
  审俊悄悄地走了,他没有注意到隔壁院子里的二楼上,有两双眼睛一直在注视着他。
  沮授与崔琰对面而坐,中间的案上摆着一盏琉璃灯,在一尘不染的琉璃罩保护下,油灯静静的燃烧着,发出明亮的光,案上摆着一部书,正是孙策送给沮授的那部五年计划汇总。
  “看完了?”沮授给崔琰倒了一杯茶。
  “看完了。”
  “可信否?”
  崔琰顿了顿,目光在那部书上停留了片刻。“如果是假的,那么代价未免太大了些。”
  沮授嘴角微挑。“何以见得?”
  “一是这些数据严丝合缝,如果是编的,要花不少心思。二是这书是刻印的,也就是说,至少要印几百部。如果只是为了骗人,为了这部书,花大量的人力、物力,似乎不太合适。况且,既然要编,何不编得更好看些?”
  沮授笑了起来。“季珪是明白人。”他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品咂了片刻,缓缓咽了下去。清香而略带苦涩的茶流过咽喉,嘴里却泛起若有若无的甘甜。这江南的茶是做越精致了,一年一个样,简直让人欲罢不能,欣喜之余又不免期望下一批的新茶会有何等品质。
  崔琰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他没有沮授这样的心情细细品味,只觉得嘴里苦涩。他突然被沮授请来,在这里用小半天功夫看完这部计划,已经明白了沮授的意思。虽然他的兄长崔瑜投降了刘备,沮授却希望他能继续支持袁谭,跟着袁谭一起向孙策称臣。
  这并不是坏事。他也不认为刘备能够全据冀州,并与孙策争雄,为崔家留一条后路是必须的。沮授愿意给他这个机会,他求之不得,甚至心怀感激。他惊讶是沮授一直在城里,从来没有离开。
  “季珪,你对吴王的新政如何看?”
  “虽说手段粗暴了些,却也是直指根本,疏堵兼备的办法,称得上百年大计。细微处有待商洽,瑕不掩瑜。”
  “说来听听。”
  崔琰看了沮授一眼。他知道沮授的境界,这显然不是请教,而是考校,或者说是沮授借机点拨他。沮授比他大十来岁,有可能将他当作后一辈来培养。他和田丰毕竟都是袁绍旧部,即使向孙策称臣,也很难受到重用,他们这些名位不显的年轻人则不同,只要有能力,更容易出头。这对他、对崔家都是一个机会,即使对兄长崔瑜也有重大意义。只有他能得到重用,将来才有机会为崔瑜求情。
  崔琰没有推辞,将自己的理解解说了一遍。他觉得孙策新政最大的问题有两个:
  一个否决了天命,却没有提出足以代替天命的学说。如此一来,他与众人无异,他能做的,别人也可以做。就算他天才英特,别人想学也学不来,可是他的后辈如何才能服人?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孙氏天下不能长久。
  二是矫枉过正,对工商过于推崇,导致过多的人口转向工商,成为寄食者。这必然造成粮食紧张,粮价上涨,尤其是在战时。上次兖州大战,孙策就不得不高价从交州运粮补充。将来战场推进到太行以西,动用的兵力越来越多,运输消耗却越来越大,缺口会迅速增大,直到无力为继。
  沮授听了,微微颌首,建议崔琰回去整理一下,最好能写成文章,在合适的时候印行。孙策平冀州之后肯定会在冀州建印坊,发行报纸,到时候需要一批有见地的文章,证明冀州也是有人才的。崔琰身为郑玄弟子,又有卓尔不群的见识,足以担当首期报纸的头篇文章。
  崔琰感激不尽,再拜。他自己清楚,他的见识是有的,但冀州比他更有资格写这文章的人还有不少,眼前的沮授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之一。沮授将这个机会给了他,就是将冀州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至于审家等世家,已经被他放弃了。
  冀州世家将迎来一次更新换代。有的将消亡,有的将崛起。
  崔琰下了楼,穿过侧门,回到了自己的公廨。刚进门,崔林就进来了,两人四目相对,不约而同的点点头。崔林将他今天的工作简明扼要的汇报了一遍,守大城的各部都将近断粮,即使他们有一些克扣下来的积储,最多也只能吃两三天。至于箭矢等军械,也被他找各种理由,一件也没发。这些人投降刘备之后,除了消耗刘备的粮食,发挥不出什么作用。
  “为什么不直接抓了他们?”崔林不解的问道。“放弃大城,小城又能守几时?”
  崔琰没有说沮授的用意,只是淡淡地说道:“抓人容易,控制他们的部下却难,与其各怀鬼胎,不如留下能够信任的精锐。有沮鹄率领的三千亲军,再加上足够的物资,守小城绰绰有余。”
  崔林还是不太明白,也知道崔琰没有完全说实话,不过他信任崔琰。这么多年了,不论是家族还是乡里,认可他的人只有崔琰,崔琰不会害他。之所以不和盘托出,应该是还没到时候。
  两人说了一阵闲话,崔琰突然说道:“德儒,清儿今年几岁,可曾读书?”
  崔林想了想。崔琰说的清儿是崔瑜的女儿,一直在清河老家生活。“清儿今年七岁,刚开始启蒙,她看不上家里请的先生,一心要去南阳幼稚园读书,拜蔡大家为师。这孩子别的都好,就是太爱和人比较,尤其是衣物,非中原所产华服不穿。”
  崔琰皱了皱眉,没吭声。过了一会儿,他刚要说话,外面突然响起了急促尖锐的铜锣声。崔琰和崔林交换了一个眼神,会心一笑。
  刘备来了。
  ……
  刘备勒住坐骑,看着鼓声震天的邺城城头,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0/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