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1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3/1332

  徐节还没说话,曹英便笑着说道:“夫人可是一眼相中了大王的人,眼光怎么会差。有你为徐军师掌眼,徐军师一定能嫁个如意郎君。不知夫人相中的是哪家儿郎?”
  袁权笑而不语,打量着徐节。徐节窘迫,几次欲言又止。袁权笑了。“我知道了,徐军师怕是已经有了意中人,不需要我多事了。不过有一句话,我想提醒徐军师。”
  “夫人请讲。”
  “大王对三将军寄予厚望,你为三将军掌军机,将来怕是不能像我一样做个闲人,你未来的夫婿若是不能接受这一点,难免会有矛盾。大王尊重女子,男子能做的,女子都可以做,可是并非每个男子都有大王这样的胸怀,嘴上虽不说,心里还记着男尊女卑那一套的人不在少数,你要多一个心眼。”
  徐节面色微滞,神情有些失落。“谢夫人提醒,节铭记在心。”
  袁权又笑道:“我也就是随便一说,你们也不必介意。”
  徐节、曹英连忙表示感谢,三人说些闲话。她们原本就不疏远,又都是男女平等观念的受益者,很容易找到话题。借着这个机会,袁权又关照了她们几句,让她们注意分寸,不要急于求成,伤了男子的自尊,除非像徐节这样有公职在身,女人最好不要插手丈夫的公务,以免惹人非议,又夸了徐节的从母孙夫人明白事理,从来不干涉徐琨的事,堪为榜样。
  曹英、徐节都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了袁权的真实用意。
  ……
  孙夫人牵着徐华的手,进了堂,再一次站在孙坚的灵柩前,潸然泪下。
  孙权、孙匡等人跪在灵前,含泪还礼。
  吴夫人收到消息,赶出来迎接。别人来拜祭,她可以不见,孙夫人来了,她不能不露面。这个小姑可不是一般人,她虽然出嫁多年,在孙家的影响力却不可小觑,比孙坚的弟弟孙静还要大得多。她若是晚生二十年,不亚于孙尚香。吴夫人从内心底敬畏这个小姑。
  “我们孙家真是不幸,长兄去得早,才华最出众的二兄又英年早逝。”孙夫人抹着眼泪,感慨不己。“好在伯符有出息,事业有成,二兄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吴夫人听了,心里有些不舒服。“伯符的确事业有成,就是太忙了。回建业这么久了,天天处理公事,连来拜祭一下亡父的时间都没有。”
  孙夫人握着吴夫人的手,轻轻拍了拍。“嫂嫂,你这可是错怪伯符了。伯符可不是那种不孝的人,他对父母,对长辈,甚至对我这个已经嫁出门的姑姑都是很周到的,对几个弟妹就更不用说了,有目共睹,富春孙氏、徐氏几百口人,提起伯符,哪一个不赞不绝口,夸他仁孝?”
  吴夫人有些惭愧。“妹妹,你这话说的,好像我吴氏就不知恩似的。”
  “是我口拙,一时失言,嫂嫂千万别放在心上。”孙夫人抹着眼泪,连声致歉。
  吴夫人有些讪讪。孙夫人一来就说孙策的好,她自然清楚孙夫人来不仅仅是祭拜孙坚,而是另有用意。她也不是糊涂人,知道这件事有些任性使气,可是让她松口,她还真不太愿意。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不仅可以杀了韩当,还能保护孙权。孙策的心机深,未必就信了孙权的说辞,将来见到韩当,难免会让他与孙权对质,如果两人说法不一样,不知道又会闹出什么事来。借着这个理由除掉韩当,一了百了。
  孙策越是迟迟不来,她越是不安。孙策是她的儿子,孙权同样是她的儿子,而且是受了委屈的儿子,她这个做母亲的当然不能袖手旁观。
  拜祭完毕,吴夫人将孙夫人引到一旁,分宾主落座,命人奉上茶水点心,寒喧了几句,便又重回主题。“妹妹从城里来,可知伯符在忙些什么?”
  “宫里的事,我不太清楚,只听说大王从回来的那天起,百官就加班加点,忙得不可开交。就连徐节那孩子都不得闲,连着几天都没见着人影。我让阿华去请了两次,她才得空回家一趟。”
  “徐节可曾说些什么?”
  “你又不是不知道,那闺女嘴紧得很,一句公务也不提。我问得紧了,她才勉强透了个风,说是在商量南征交州的事,大臣们有分歧,吵得很厉害。”
  吴夫人紧张起来,不由自主的向孙夫人挪了挪。“都有些什么样的分歧?”
  孙夫人瞥了吴夫人一眼,又瞟了一眼外面,犹豫了片刻,低声说道:“有大臣说交州悬远,劳师远征,怕是得不偿失。且中原虽定,关中却尚未称臣,眼下正是进退之机,伯符不宜远离,等平定天下之后再取交州不迟。”
  吴夫人沉默不语。她听出了其中的要害。孙策已经平定了关东,再进一步,就是进兵关中,鼎立新朝,建立孙氏天下。这时候南征交州的确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关东以平原为主,无险可守,万一孙策远征交州其间,关中朝廷的人马出击,形势有可能崩溃,孙策之前的心血都会付之东流。
  那样的话,孙坚会死不瞑目,她也不能原谅自己。
  “还有呢?”
  “还有人说,伯符尊崇女子有违古训,当易弦更张,重回圣人之道,尤其要禁止后宫干政。他们说伯符就不应该当初由文台去交州,虽说是父子有情,亦不能失君臣之义,交州也不是化外之地,不宜国中有国。正因为伯符过于重视父子之情,忘了君臣之义,这才导致今日之祸。唉,你可不知道,伯符现在也是进退两难啊。去交州,不利于国。不去交州,有负于家。”
  吴夫人听了,心里纠结,接连叹了两口气。
  孙夫人等了片刻,又道:“还有一件事,听说你要杀韩当?”
  吴夫人一怔,脸色微变。“难道韩当不该杀?”
  “该不该杀,要看这是家事,还是国事。”
  “怎么说?”
  “嫂嫂,二兄的旧部是吴国的臣子吗?”
  吴夫人沉默良久。“这有区别吗?”
  “如果不是,那就可以按家法来处置。如果是,那就只能按国法来处置。我听说伯符不忍违逆你的心意,又不能擅杀大臣,所以想分家,将二兄的旧部归于富春侯国,不入吴国之列。如此一来,你想杀韩当就杀,不用担心其他人怎么考虑。”
  “分家?”吴夫人大惊失色。
第2278章
左右逢源
  孙权心神不宁,尤其是听到母亲吴夫人那一声惊呼时。
  从姑母孙夫人进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很不安。因为姑母看他的目光没有一丝暖意,只有说不出的焦虑,而她那个宠若掌上明珠的孙女徐华也只和孙匡、孙朗说话,却不理他,只当他不存在。
  为什么总是这样,难道我真的捡来的,其实并不是孙氏子弟?孙权心情很低落。他因相貌与众不同,他从小就受人非议,有人说他是捡来的,有人说他是私生子,甚至有人说他是蛮夷。自从去了交州,见识了金发碧眼的胡商后,连他自己都有点信了。
  若果真如此,王兄孙策压制他倒也合理,可偏偏不管是父亲孙坚还是母亲吴夫人都言之凿凿的说他就是他们的骨肉,这让他心里很不平衡,既然都是孙家子弟,为什么三弟和小妹能独当一面,我就不行?交州战败又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让他们去,他们一样会遇到麻烦。不过这些抱怨都没有意义,最好的证明办法就是让王兄亲自去交州,让他见识一下交州深山密林的凶险。如果他也受挫了,自然无话可说。
  “二兄,二兄……”
  孙权一惊,回过神来,转头看向一旁的孙匡。孙匡正担忧地看着他,孙朗也是如此,徐华却不见了,也不知道去了哪儿。
  “什么事?”
  “阿母叫你呢。”孙匡使了个眼色。孙权转头一看,只见徐华站在中庭门口,却背着他。孙权心中恼怒,却不能发作,只能忍气吞声地站了起来。他一动,徐华就先走了,只留给他一个背影。
  孙权暗自苦笑,来到后堂,吴夫人和孙夫人正坐在堂上,吴夫人脸色不太好,孙夫人看了他一眼,指指准备的坐席,示意他入座。孙权挪了一下坐席,靠着吴夫人坐下,躬身施礼。
  “阿母,有何吩咐?”
  “你王兄国事繁忙,你去帮他吧,不用在这里候着。大祭还有一段时间,再说还有你两个弟弟在呢,有来人拜祭,由他们接待便是了。”
  “我去宫里……做什么?”
  “你去了,你王兄自然会安排。他一直说几个兄弟中,你处理政务的能力是最强的。”
  孙权心里一沉,随即涌起一股怒意。母亲也向王兄屈服了,要他放弃军功,从事政务。王兄从来没有相信他,他只是顺势剥夺了他的军职,将他带回吴县而已,可笑的是自己一点也没怀疑,被他骗得团团转,还以为安葬了父亲之后就可以重回交州,证明自己。
  原来在他的心里,我根本不如韩当。
  “吴国人才济济,既有张相、虞相等英才能臣,又有政务堂培养的新秀,不差我一个。况且我文不成,武不就,在战场上连累了父亲,就不去拖累王兄了,还是为父亲守灵,以忏前过吧。”
  吴夫人盯着孙权看了良久,一声长叹。“既然如此,那就随你吧。”
  孙权起身,再拜退出。吴夫人看着他的背影,良久才幽幽说道:“妹妹,你说我怎么会生了这么一个倔强的小子?明明王位可期,非要去战场厮杀,何苦呢。”
  孙夫人淡淡地说道:“也许是天性使然吧。有人上战场是为了保家卫国,有人上战场是嗜血好杀,有人就是喜欢那种生死一线的刺激,谁说得清呢。”
  吴夫人心中不快,却又不得不承认孙夫人说的有一定道理。孙权不仅执着地想上战场,还喜欢打猎,尤其是喜欢猎虎,喜欢那种身临险境的刺激,为此她不知道说过多少次,孙权却是当面答应得好好的,转身就忘了。
  吴夫人一声轻叹,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她转身让人转过一只精致的锦盒,又叫过徐华。“这是谢家刚刚送来的粉,说是刚刚试制的新品,各处送了一些试用。孙氏有丧,我暂时也用不上,赏了你吧。”
  徐华接过锦盒打开,一股若浓郁的花香溢了出来,令人神情气爽,如行走于春天盛开的花海之中。徐华心中欢喜,轻叫一声:“好香,这粉叫什么名字?”
  “谢馥春。”
  徐华请示了孙夫人,喜滋滋的收下了。“谢太后赏赐。”
  “这孩子,真是越长越标致了,随蔡大家学画后又添了几分书卷气,将来也不知道哪个少年郎能娶你。可惜伯符不赞成重亲,说是容易出怪胎,否则我真想在孙家子弟中为你挑一个。”
  徐华红着脸,扭捏起来,心里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她一直担心吴夫人要她嫁给孙权,现在终于可以放心了。孙夫人心里却听得明白,她笑道:“太后,孙氏有丧,我本不该提,既然你说到了,我不妨就多一句嘴。孙家子弟不可以,吴家子弟总是可以的。我看仲祥(吴祺)就不错,跟了伯符大半年,越发懂事了。况且他与阿华年龄也相当,正是般配。”
  吴夫人说道:“妹妹要是觉得合适,等丧事结束了,我来做个媒。”她摸着徐华的脸。“仲祥那小子能娶你,可是他的福气。”
  ……
  孙策转头看了孙尚香一会儿,又看看她身后的徐节,咂咂嘴。
  “还是姑母手段高明。”
  “可不是,姑母才是真正的女子房,我们都不如她。”孙尚香咯咯笑道。解决了一件心事,而且是由她的军师徐节从中斡旋的,她很得意。
  “别笑,阿翁的灵柩还停在紫金山,没有下葬呢。”孙策低声提醒道。
  “哦哦。”孙尚香连忙收起笑容,摆出一副肃穆的神情。其实收到孙坚伤重不治的消息两个多月,她已经接受了没有了父亲这个事实,况且她从生下来就很少看到孙坚,对父亲的印象远不如对眼前的王兄孙策来得亲切。
  “小妹,你那个方略,有人提起过。”
  “还有谁这么聪明?”
  孙策瞪了她一眼。孙尚香吐吐舌头。“低调,低调,下次一定注意。”孙策忍俊不禁,向前走了两步,才把沮授提出的方案说了一遍,又说这是当年赵武灵王的方案修改而来。孙尚香听了,更加高兴。沮授是河北名士,她和陆逊、徐节商量出的方案能和沮授的方案暗合,这是一个难得的褒奖。
  “这个方案是好,却有一个问题,很辛苦。在草原作战,动辄千里,全靠后方的辎重补给是不够的,很多时候只能以战养战,还要做好忍饥挨饿的心理准备。草原上的胡人是狼,要战胜他们,你就比狼更坚忍,更顽强,更凶狠。只有真正的战士,才能承受这样的磨炼,承担这样的重任。你有没有信心?”
  “有啊。”孙尚香脱口而出,胸口拍着咚咚响。“除了我,还有谁能胜任?”
  徐节虚握拳头,挡在嘴前,咳嗽了一声。孙尚香会意,连忙补充道:“当然,王兄比我更合适,只不过王兄是翱翔九天的凤鸟,岂能自降身份,和一群土狼争锋。这种粗活还是我来做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3/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