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13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6/1332

  三天之内,吴军接连在两个战场取得突破,成功楔入蜀军防线,双方已成犬牙交错之势。靠得最近的双方将士几乎可以看清对方的脸,连走路都不敢直起身子,生怕遭受对方的暗箭狙击。
  这对蜀军将士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种猛虎在侧的感觉太难受了,夜里睡觉都不敢闭着眼睛,生怕对方乘黑摸上来,割了自己的脑袋。
  蜀军大举反击,想夺回阵地。但他们的战斗力太弱了,不仅没能得手,反而遭到吴军痛击,损失了数百人,连现有的防守都出现了兵力不足的问题。一旦吴军出击,能不能守住阵地,没人敢保证。
  无奈之下,负责指挥的将领向曹操求援,请中军出击。
  查看了吴军的阵地后,曹操也很头疼。吴军的阵地很规范严谨,几乎找不到什么明显的弱点。要想拿下这样的阵地,除了用足够的兵力强攻,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对付这样一个守军不足五百人的小阵地,他既有兵力,也有把握。但他担心这只是开始,不是结束,这个阵地夺回来也只是暂时的。
  他将为此疲于奔命,直到他累死。
  明知如此,曹操也无可奈何,只能部署攻击。
  得知曹操亲至,指挥重兵反击,打算夺回阵地,朱桓也亲自赶到阵前,查看形势。与临阵指挥的校尉沟通之后,他命人送来足够守军一个月的粮草、箭矢,然后退出了阵地,在附近的岭上观阵,同时下令其他各部加紧攻击,寻求新的突破。
  双方接战,曹操遇到了难啃的骨头。虽说岭上只有五百人,防守却极为严密,刀盾手、长矛手、弓手、弩手,互相配合,几个人也能成阵,十几个人也能成阵,随地形而变,极其灵活。蜀军却没这样的能力,即使是最精锐的中军,也做不到以什伍为单位的密切配合,大多数时候只能靠中军的旗鼓指挥,应变不及,每次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蜀军兵力虽多,攻击却迟迟未能得手,哪怕是反复用硬弓强弩进行覆盖式射击也无济于事。吴军总能及时找到掩护,也总能在弓弩的打击之后抢先发起攻击。
  连续数日攻击,蜀军损失两千余人,消耗箭矢近十万,还是无法夺回阵地。
  趁着曹操指挥中军强攻阵地的机会,朱桓又在其他的地点取得了突破,随即集中兵力,强行突击,威胁曹操的侧翼,有将整个摩天岭防线一切为二的可能。
  曹操不敢大意,只得调集兵力,加强防守。
  双方反复争夺,一时难分胜负。
  摩天岭打得激烈,偏坡以北的曹洪又传来警报,娄圭到达战场,即将发起攻击。
  曹操深知这位老朋友的手段,非曹洪能敌,派张任率部前去增援。
  ……
  孙策每天都会收到战报。他的大部分时间也用来分析、讨论这些战报。
  最为上心的是纪灵,带着几个亲信校尉、偏将,每天赖在军师处不走,恨不得在军师处搭个行军榻。
  按照计划,朱桓将在摩天岭指挥一个月的战斗。一个月后,纪灵将接替朱桓,成为前线将领。这是难得的机会,他不想出乖露丑,就要提前多做准备,不放过任何一个熟悉战场的机会。
  天天听沮授与军师们商讨军情,分析可能的发展,再以实际战场的形势进行验证,有时候还能听到孙策的意见,他收获匪浅,感觉自己就像进了讲武堂的精英班,回炉重炼了一回。
  一月之期将近,纪灵提前几天申请,带着一部分亲卫赶到前线,与朱桓并肩作战,准备交接。
  孙策同意了。
  从每天传回来的战报看,朱桓稳重了很多,战绩也可圈可点。能和曹操打得不分胜负,至少没有露出明显的破绽,他已经是一个合格的方面之将了。
  纪灵比朱桓年长,缺的不是稳重,而是系统的战略、战术思维训练。在军师处大半个月,他的进步也是可见的。再到战场上历练一下,相信成绩也不会差。
  在陈矫、刘晔的协助下,麋芳对瞿塘峡的进攻也保持着一个不错的节奏。虽然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却让将士们熟悉了水情,也消耗了蜀军的大量箭矢和精力。眼下只在等一个机会,一旦蜀军露出破绽,他们就可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其他战场暂时还没有捷报传来,但形势和这里差不多,双方全面接战,拼的不仅仅是兵力或者将领个人的能力,而是全方面的实力,将领是否合格,士卒是否精练,经济能否支持,都在考验之列。
  左都护孙尚香进入汉中战场,将乐进包围在南郑,正在清除外围。
  右都护孙翊进入贵州犍为,攻取了郡治朱提,正在向僰道进军。
  天竺大都督周瑜完成了对南中的夹击,回到牂柯郡,正在猛攻娄关。
  中领军黄忠率部与曹昂交战,牵制了曹昂的大部分兵力。一旦孙尚香夺取南郑,挥师翻越米仓山,曹昂即将面临夹击之势,北部防线土崩瓦解几乎是必然之势。
  唯一不好的消息是孙权的腿没保住。即使是当世第一外科圣手华佗,面对碎成几块的膝盖骨也只能表示无奈,孙权此生注定与拐杖、轮椅为伍。
  让人意外的倒是那个巫山神女,居然不离不弃,一直留在孙权身边,每天为孙权祈福。
  新年临近,各郡县的上计吏、大族代表齐集岳麓书院,讨论今年的财政收支,以及这场大战的后勤供应。虽然最后的结果还没出来,首相张纮也一如既往的波澜不惊,可是孙策还是能从他那平静从容的语气后面感觉到争论的激烈,以及数字后面代表的巨大消耗,汹涌民意。
  这场大战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超过了很多人的承受能力,尤其是荆楚大族,他们急切的想知道这场大战能不能取胜,什么时候能胜。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孙策与沮授、郭嘉等人商量了一番,最后决定由枢密院祭酒朱儁出面牵头,拟定一份为期半年的作战计划。如果半年之内不能平定益州,亲征就暂时告一段落,维持对峙局面。
  但是这半年内的物资、钱粮必须保证,一粒粮,一枚五铢钱都不能少。
  战争不是过家家,想打就打,想停就停。启动也好,停止也罢,都需要一个缓冲期。
  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所需的物资后,孙策相信,不仅荆楚大族看到这些数字会肉疼得流泪,其他各州也会倒吸一口冷气。
  近二十万大军的消耗就是一个黑洞,足以吞噬掉无数人,甚至整个天下。
  即使是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吴国取得了惊人的进步,积累了雄厚的实力,也经不起这样的长期消耗。半年不仅是作战必需的时间,也是国民能够承受的极限。相信经过这一战,以后任何人再也不敢轻易言战,开战之前先要考虑有没有足够的收益。
第2552章
不是我无能
  吴军临阵换将,让曹操意识到自己处境不妙,前途堪忧。
  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不到万不得己,一般不会这么做。孙策分明是胜劵在握,拿他当磨刀的砺石用,锤炼诸将。
  摩天岭成了中军诸将的演武场,就像整个益州是左右都护和几个大都督的演武场一样。
  近二十万大军三面围攻,这摆明了就是要仗势欺人,以天下十二州的实力碾压益州。孙策固然有压力,要面对不少非议,但相比于他,孙策也仅仅是有压力而已。
  别说天下十二州,仅是荆州的经济实力就足以碾压益州。荆州世家支撑不住,孙策还可以让豫州、扬州分担一部分,他却找不到更多的人来提供钱粮物资,只有现在的这么多。
  如果不能在短期内解决问题,最先支撑不住的肯定是他,而不是孙策。
  法正也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些恼羞成怒。
  如果真如曹操所担心的那样,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从一开始,他就误判了双方实力。孙策利用他的误判,轻取巫县,直接将战线推进到摩天岭,让他们退无可退。
  若非有意诱敌,拖住孙策,巫县、牛马岭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失守。
  如巫县在手,形势对蜀军要有利得多。
  可惜没有如果。
  一想到这些,法正就有一种要吐血的强烈冲动。
  就在这时,廖立来到摩天岭,带来一个消息。孙策的压力也不小,初步决定在半年内解决益州。如果不能达成目标,就停止进攻,暂时休兵。
  听到这个消息,曹操和法正开始还有些怀疑,会不会是孙策故布疑阵。毕竟廖立已经暴露了,孙权又因伤返回长沙,廖立无法打听到机密,要么道听途说,要么是孙策故意通过他散布假消息。
  很快,辛评、秦宓也送来消息,荆楚大族齐聚岳麓书院,也在讨论这个问题。虽说还没有定是半年还是一年,但时间肯定不会长。从各种迹象分析,半年的可能性比较大。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吴军兵制与以往不同,开支太大。不管是军械还是军饷,或者是家属的安置,吴军的标准都绝非蜀军能比,一个吴军将士的开支都数倍于蜀军,二十万大军一年的开支接近四百亿,已经超过了每年的收入,肯定支持不了太久。
  换句话说,吴军之所以战斗力强,是因为每一个吴军将士都是用钱堆出来的。
  这一点,曹操、法正深有体会。别的不说,吴军射出的每一支箭都要比蜀军的好,比蜀军的贵,那可全是钱。
  曹操与法正反复权衡,又与几个重要诸将通气,最后还是决定再坚持一下。益州的压力虽然大,半年还是能支撑的。如果半年之后,孙策力尽退兵,很快就能迎来秋收,益州就可以喘过这口气。
  当然,如果能主动击败孙策,甚至重创孙策,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个念头在很多人心头盘旋,却没人说出口。毕竟这一个多月的战斗就在眼前,吴军的攻击太犀利,他们守得太辛苦,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自信到可以主动出击,还能击败吴军,只会被别人笑话。
  曹操也试图反击过,但他很快就放弃了。一来吴军很谨慎,不会轻易上当;二来吴军反应极快,一旦发现情况不对,不是立刻撤退,就是召唤增援,留给蜀军的时间非常有限。
  总之一句话,双方各方面的差距都太明显,除了依靠地利坚守,没有更好的办法,弄巧只会成拙。
  ……
  月照山岭。
  阵地上一片静谧,双方的阵地靠得很近,有些地方甚至能听到对方说话,黑暗中也不知道有多少强弓硬弩像张开血盆大口的野兽,等着致命一击。
  “现在还不是最危险的时候。”法正指着远处的点点火光。“到了下半夜,吴军会摸营,有时候甚至不是为了攻击阵地,就是想吓唬我们一下。有好几个山岭,我们就是被他们吓得崩溃,自己放弃的。”
  法正说着,用力挤了挤眼睛。连续一个多月的征战,让他面容憔悴,两颊深陷,沙哑的声音也被夜风吹得飘忽不定。原本合体的锦衣松旷了很多,轻轻作响。
  廖立转头看着法正,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郭嘉。法正一直将郭嘉当作对手,但他根本不清楚,他们实在不对等。法正在苦苦坚持的时候,郭嘉却轻松得像度假。
  他甚至连前线都不来,每天在行营听报告就行了。
  法正的对手是张玄。
  论个人能力,张玄绝对不及法正。可张玄不是一个人,他身边有一个至少包括三名参军的参谋团,很多琐事都不需要他亲力亲为,集中精力处理军务即可。
  “祭酒,你要注意休息,身体要紧。”
  法正缓缓转过头,打量着廖立,嘴角扯了扯。“我能休息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6/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