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1332

  郭嘉听了,兴致勃勃,酒喝得更多。杜袭却有些意外,再三找人打听。郭嘉很奇怪,问他为什么,杜袭说道:“以我对孙将军的了解,他就算理论不过,也不至于对许劭动粗。这些传言只怕不实。”
  “孙将军擅长辩论?”
  “是不是擅长辩论,我倒不清楚,我与他接触的机会不多。”杜袭一边催促车夫加快速度,一边说道:“但孙将军有度量,就算不喜欢某人,也不至于动手威吓。他和南阳世家斗了那么久,从来没有用武力胁迫过谁。宗世林、娄圭几次与他为敌,他都没有动他们,最后还是用形势逼他们就范。”
  郭嘉兴趣更浓。“杜兄,要不这样吧,我们到了平舆,不要急着去见孙将军,且住上两日,看看他如何应付这些儒生,如何?”
  杜袭略作思索,点了点头。他对郭嘉的信心更强了。他去河北,恐怕不是被人轰回来了,而是没看上袁绍。一个谋职失败的人不会这么轻松,一个急于自荐谋职的人更不可能这么从容——看到孙策有麻烦,他应该抓住这个机会立功才对。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可能:觉得孙策不靠谱,想看看形势再说。如果孙策表现不行,他干脆就不见了,转身就走。真要是这样的话,那还是别见孙策的好,免得他之前夸下的海口无法实现。
  两人约定,进了平舆城之外,没有立刻去见孙策,而是找了个地方先住了下来。
  平舆城里热闹非凡,随处可见高谈阔论的儒生,三五个人一见面,几句话一说,立刻引为同道,对孙策大肆攻击,恨不得冲到孙策面前,为许劭讨回公道。
  但孙策一直没露面,儒生们也见不着他。进内城的人都要经过考核,只有在武艺上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能进城,否则就会被看守内城的士卒拒之门外。那些士卒一看就不是善茬,这些儒生口才了得,武艺却稀疏得很,有几个人触了霉头之后,剩下的人就只能在大城里叫嚣,不敢靠近内城。
  名士越聚越多,舆论对孙策越来越不利。如果名士们的口水能够喷到城里,估计孙策连骨头都会被他们的口子腐蚀成渣。
第0296章
白袍陈到
  孙策负着手站在将台上,看着城下正在演示武艺的应募士卒,轻叹了一口气。
  这汝南的民风很弱啊,来应募的人不少,但是真正能通过考核的却不多,士气还不如那些向他挑战的名士高昂呢。可是会打嘴炮没用啊,这些人离精锐的标准太远,上了战场就是炮灰,纯属浪费粮食。
  募兵令发出之后,来应募的人不少。他设立了三个目标:为天下,为乡土,为自己,可谓面面俱到,总有一款适合你,所以并不构成任何阻碍,总不会有人连撒谎都不会,直接说我就是想抢劫发横财的。
  但是,要想到孙策手下当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考核标准不仅高,而且近乎变态。
  孙策让典韦、秦牧为考官,应募步卒的由典韦负责,应募骑士的由秦牧负责。能和义从营的义从过两招而不败,可以入义从营。如果武艺不错,能击败一两个义从,就和典韦过招,不论胜负,以坚持的时间授职,或是伍长,或者什长。如果能坚持到五招以上,直接授屯长。你要是有本事击败典韦,那义从营都尉就是你的了。
  可惜,到目前为止,仅有一百余人勉强入选义从营,七人为伍长,三人为什长,一人为屯长,典韦闲得都快睡着了。
  秦牧那边也差不多,几天试下来,只有三十余人勉强能够入选骑士,有三个击败一名骑士,立刻就任伍长。绝大多数人能骑在马背上挥舞环刀劈砍几下就算不错。
  桥蕤很着急。他觉得孙策这个标准太严了,这不是募兵,这是打脸,打汝南人的脸。在用言语羞辱了许劭之后,再用武力来羞辱整个汝南人,纯属意气用事。但他不敢说,只能旁敲侧击的提醒孙策适可而止。
  孙策承认打脸是事实,但他不认为这是意气用事。他有他的打算。
  长安形势未定,王允会出什么招,他大致能猜到几种可能,但究竟会是哪一种,他一点把握也没有。豫州的实力的确很强,但是战略形势显然不如荆州。如果一定要放弃一个,他宁愿放弃豫州,也不肯放弃荆州。既然如此,招那么多兵干什么?养兵是要花钱的,而他现在最缺的就是钱。他宁可少招一些,补充亲卫营和义从营,也不肯一下子招那么滥竽充数的。
  如果要普通士卒,他需要费这么大劲吗?几万黄巾就在汝南,他分分钟可以拉起一两万人的队伍。就在这两天,留在汝南待命的黄巾大帅吴霸已经派人和他联络,打算来平舆投奔他。有刘辟、龚都等人示范在前,黄巾对孙策的印象非常好,就等着投了孙策分田呢。
  除了汝南黄巾,还有青州黄巾。虽然目前还没有人来联络,但孙策相信,没有了曹操,百万青州黄巾总有一部分要落到他的手里。他已经给朱治送消息询问情况,很快就有答复。
  有汝南、青州黄巾这么雄厚的兵源,兵力对他来说从来不是问题。料简有战斗经验的黄巾总比征招普通百姓强。他要的是精锐,是有统兵潜力的将领,而不是普通的士卒。
  这时,秦牧那边突然传来鼓噪声。孙策一惊,和桥蕤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约而同地转身向西北看去。居高临下,他们可以同时兼顾两个校场。
  校场上,一名白袍骑士正策马飞驰,挽弓而射,一口气射出三箭。箭垛旁负责报告结果的获者举起手中的三角彩旗用力挥舞,以示三箭均上靶,其中有一箭中鹄,也就是射中靶心。孙策有些意外。虽说距离并不是很远,但在飞驰的战马上一箭射中靶心绝非易事,这人的骑射不错,即使是在以羌骑为主的亲卫骑中也算佼佼者。
  桥蕤兴奋地一拍手。“将军,终于有勇士出现了。”
  “不急。”孙策也很满意,但他没有桥蕤那么兴奋。骑射俱佳固然难得,特别是对汝南人来说,但校场试射毕竟是试射,上了战场能发挥几成还说不定呢。就算和吕布一样骑射俱佳又如何,也就是个斗将而已。他要的不仅仅是斗将。秦牧忠心无虞,但能力有限,他需要一个更合格的亲卫骑将。
  来回两趟,那骑士一共射了十二箭,十箭上靶,这个成绩已经算优良,如果再算上一箭中鹄,这骑射功夫妥妥的优秀,已经把秦牧远远地甩到了身后。
  一个亲卫骑士策马奔到台下,大声叫道:“将军,有一位勇士骑射高明,求见将军。”
  “见我?”孙策很意外。按理说,试完了骑射并不等结束,还要试矛戟等长兵及环刀,看近身格斗的能力如此。全部试完了,才能来见他。
  “是的,他要求先见将军,否则就不肯再试了。”
  孙策点点头。“让他来。”
  亲卫骑士拨马而去,很快又引着那骑士来了。秦牧也跟着来了,在台下拱手施礼,眼神中既有喜悦,又有些不安。那骑士仰起头,打量着孙策,微微欠身施礼。
  “汝南陈到,见过孙将军。”
  孙策心中一喜。陈到,果然是你。他俯首致意。“陈君箭术超群,着实难得,通过考核应该不是难事。你要见我却是何意?”
  “陈到斗胆,想请将军亲自考校。”
  “放肆!”桥蕤大怒。“你既来应募从军,就应该知道军法严苛,违者唯有刀斧耳。”
  陈到仰起头,拱着手,双目炯炯有神,只是看着孙策,并不理会桥蕤,仿佛桥蕤根本不存在。他二十出头,相貌英俊,面皮白皙,头上没有戴头盔,却是武弁,身上一件髹白漆的铁甲,披着一件白色大氅,自有一股出尘之气。他眼中没有笑意,也没有怒意,就是很平静地看着孙策。
  孙策抬起手,示意桥蕤不要急。他也看出来了,陈到与其说是应募的,不如说是来挑战的。
  “你是专门来挑战我的吧?”
  “听说孙将军武艺高强,曾在南阳大败西凉精骑,还曾与并州勇士张辽阵前决斗。汝颍并称礼仪之地,本不以武事见长,陈到侥幸,小有武艺,愿与将军对决。”
  “对决?”孙策笑了。“决胜负,还是决生死?”
  陈到微怔,眼神缩了缩,语气不变,连一丝波动都没有。“唯将军所愿。”
第0297章
君子之争
  这次不仅桥蕤怒了,秦牧也怒了,厉声喝斥,下令骑士们上前将陈到拿下。
  陈到一动不动,静静地看着孙策。
  孙策再次抬起手,示意桥蕤等人稍安勿躁。陈到既然敢来挑战就不会怕死,说不定连遗书都准备好了。舍得一身剐,敢把孙策拉下马,为许劭出头,为整个汝南讨公道,这多有面儿啊,许劭怎么得也得给他扬扬名。究竟是怎么死的并不重要,反正上下两张皮,随便许劭怎么说,孙策不可能一一解释。
  不过虽然都是平舆人,貌似许劭的月旦评从来没评过陈到。孙策派人收集许劭月旦评的记录,并没有发现与陈到有关的记载,甚至知道陈到的人都不多,到是一些莫名其妙的人不少。
  陈叔至,你为了出名也够拼的啊。
  “好啊,那我们就决生死。我的箭术不如你,不过你可以用弓箭,我无所谓。”
  孙策一边说,一边示意近卫义从王津骑士们牵马来,又拿来了千军破,翻身上马,轻踢马腹,向比武场轻驰而去。陈到大喜,拨转马头,来到场中。孙策拔出千军破,倒转刀鞘插好,“啪嗒”一声拧紧,横刀在手,微微欠身。
  “江东孙策。”
  陈到解下腰间的弓囊箭袋,扔在地上,横矛拱手。“汝南陈到。”
  “请!”
  “请!”
  两个请字一出口,校场顿时安静下来,不管喜不喜欢陈到,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两个武者之间的互相尊敬。对孙策,那不用多说,不管是力战张辽还是击破徐荣,孙策早已是亲卫营将士心目中的小霸王,他能够对陈到以礼相待,堪称礼贤下士。陈到作为一个挑战者,能放弃自己最擅长的弓箭,与孙策公平较技,也值得一声赞。
  在无数人的注视者,两人开始踢马冲锋,战马加速,瞬息即至,陈到双手握矛,直奔孙策面门。孙策微微一笑,也不用千军破拨挡,侧了侧身,让过陈到这一招。两人错马而过,奔出十余步,圈马回来,再次加速。
  第二次,陈到刺孙策小腹。孙策不可能再侧身躲闪,竖起千军破,将长矛磕在一边,还了一招,陈到振臂,将千军破震开。
  第三次,陈到举矛刺向孙策心口。孙策再次格开,又还了一招。这次用的是刺。陈到没费什么力气,轻而易举的避开。
  接连三个回合,陈到分刺孙策面门、腹部和心口,招法稳健,但他并没有尽全力,马速不快,出矛时力道也有限。但是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从陈到这三式中,孙策知道陈到的矛法虽然谈不上顶尖,却绝对称得上高手,就算是碰到张辽也未必逊色。
  陈到应该经过高人指点,而且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他后来能和赵云并列,并统领白毦兵多年,和他自身的武艺高强密不可分。他不下杀手并不是怕,而是遵循武者交手的礼仪,先礼后兵。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现在比的虽然不是射箭,但陈到依然礼节周到,符合礼仪。与此同时,这也是让孙策热热身,让孙策的战马跑开来,以示公平。这就是出身汝南的陈到与出身雁门的张辽不同之处。张辽与孙策比武可没这些套路,上来就全力以赴,力求一击毙敌。
  所以,孙策也没有藏拙,一避,展示自己的身法,一劈一刺,展示千军破的两种用法,以示公平。
  陈到对孙策的表现非常惊讶。他勒住坐骑,扬声道:“孙将军武艺高强,我要尽全力了。”
  孙策也扬声笑道:“奉陪到底!”
  陈到猛踢战马,经过之前的射箭和三个回合的冲锋,战马已经跑开,此刻正是最兴奋的时候,猛然往前窜出,一跃十余步。陈到大喝一声,双手端稳了长矛,直奔孙策小腹。
  人坐在马背上,要靠双腿夹紧马腹才能坐稳,腹部最难移动,刺小腹命中率更高,又不至于像刺心口一样立刻致命,还有抢救的机会。陈到不想杀死孙策,引发孙坚的血腥报复,刺小腹就成了最稳妥的选择。
  一看陈到的矛头微垂,孙策就知道陈到的心思,知道陈到稳重,不是那种血一上头就不管不顾的人。他也不说什么,迎了上去,挥起千军破,用刀背砍在矛头。“当”的一声脆响,火星四溅,孙策顺势前推,刀锋砍向陈至的肩膀和脖子。
  这一次,防守反击一气呵成,可比刚才试招迅猛多了。陈到早有准备,竖矛,振臂,将千军破震开。纵使如此,他还是低估了孙策的速度,千军破从他头顶掠过,砍下了半截武弁。
  陈到惊出一身冷汗。他刚才是礼,孙策也是礼,双方都没有尽全力,还看不出高下。此刻真正动手,他全力以赴,还是没能把孙策怎么样,孙策却轻而易举的斩断了他的武弁,已经小胜一筹。如果是单纯的比武较技,陈到此刻应该下马认输才对。
  但是,今天的情况不一样,他不能就此放弃。
  陈到咬咬牙,拨马而来,大喝一声:“再来!”战马跑得更快,陈到端平了长矛,直刺孙策心口。
  刺心口比刺小腹难一点,可是对陈到来说影响不大。但刺心口时长矛端平,更难格挡,更难判断距离。孙策手中的千军破只有一丈左右,利于劈砍,却不利于刺击,要想抓住那一瞬间的机会格开矛头绝非易事,至少要比刺小腹难得多。
  陈到本来不想这么做,但形势逼得他不得不如此。他如果不拿出最利害的招法,想赢孙策很难。
  两匹战马相向而驰,八只马蹄腾空,错身而过。在那一瞬间,孙策手臂抖动,千军破像长矛一样刺出。两件兵器一碰,陈到发力挤靠,想将千军破推出去,却发现矛柄一松,挤了个空,心知不好,连忙侧身闪臂。一道寒光从面前闪过,千军破瞬间照亮了他的眼睛,紧接着下巴就挨了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